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回族伊斯蘭教旅遊產品

回族伊斯蘭教旅遊產品

發布時間: 2021-01-30 01:18:30

A. 回族信仰什麼教

回族社會絕大多數成員,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看做是回族文化的「來源」,虔誠信仰伊斯蘭教。回族穆斯林在口語中稱伊斯蘭教為「伊斯倆目的教門」或簡稱「教門」。在歷代官方文獻與私人著述中對伊斯蘭教有多種稱呼,唐代稱為「大食法」,宋代稱為「大食教度」,元代稱為「回回法」,明代又稱為「回回教門」、「回回教」,明末清初的回族伊斯蘭教學者稱為「清真教」,清代多稱作「回教」。1956年6月國務院在《關於伊斯蘭教名稱問題的通知》中統一稱為伊斯蘭教。回族穆斯林把對伊斯蘭教的信仰稱為「伊瑪尼」,即「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天仙」、「信聖人」、「信經典」、「信前定」、「信後世」)。信仰的行為實踐是履行「天命五功」--念、禮、齋、課、朝。
「念」是對信仰的表白,包括念《清真言》和《作證詞》。「禮」即禮拜,虔誠的回族穆斯林堅持在沐浴、正時、正候、正向的前提下,盡可能到清真寺參加每日五次的「日禮」、七日一次的「聚禮」和每年兩次的「會禮」。
「朝」即朝覲麥加「克爾白」,歷史上回族穆斯林受交通、經濟條件限制,朝覲者稀少,故一旦有人朝覲歸來,許多回族穆斯林便前去車站、城鎮隆重迎接,爭相與之擁抱「沾吉」;朝覲歸來的"哈志"受到回族穆斯林的尊重。
伊斯蘭教六條基本信仰綱領的總稱,簡稱「六信」。亦稱為「基本信條」或「信仰總綱」。系阿拉伯語「阿戛伊德•西特」的意譯。即指: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後世、信前定,統稱「六大信仰」。信仰總綱最基本的信條是:「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其核心為「認主獨一」。中國穆斯林稱信仰為「正信」(即遵奉安拉之道)、「明德」(即明曉並承認基本信條)。
伊瑪尼伊斯蘭教教義學概念。阿拉伯語譯音,意為「信仰」。亦譯為「伊曼」。伊斯蘭教義學家根據《古蘭經》和聖訓的規定,將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教理分成三部分:"伊瑪尼"(即宗教信仰);爾巴代特(即宗教義務),指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項宗教功課;伊赫桑(即宗教善行),指穆斯林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規范。伊瑪尼在三者中間最為重要,它是伊斯蘭教義的總綱。

B. 回族和伊斯蘭教不能帶什麼首飾項鏈

1.形象異教標志的。2.人頭像。3.動物形象

C. 漢族入回族的伊斯蘭教會是怎樣的過程

不用洗胃。有兩位穆斯林在場,念誦作證言即可。最好是去清真寺念,阿訇會內教你的。
加入伊斯蘭的過程很簡單容,但實踐伊斯蘭的過程卻不一般。
另外友情提示:伊斯蘭文化和漢文化有很大的沖突:1、不能吃豬肉等;2、不能給已故的親人燒紙;3、不能和父母用同一個鍋吃飯(因為父母不是穆斯林);4、每年齋紀一個月(日出之後日落之前不能吃飯、喝水);5、不能過一些和伊斯蘭教有沖突的,或者帶有神話、其他宗教色彩的節日(例如:情人節、清明節、回族人不過春節);6、每天還得給真主禮拜,在禮拜中要給真主反復磕頭、用阿拉伯語背誦禮拜詞。 另外,伊斯蘭文化有很大的排它性,也就是說很難包容其他文化。 所以,漢族人如果要信伊斯蘭教,那麼,一定要先了解伊斯蘭文化,確定自己可以做得到,也就是說你能夠放棄絕大多數漢文化,然後和父母商量之後,再做決定

D. 回族的清真是什麼意思啊

  1. 清真:阿拉伯語原意為「合法的」。但清真與阿拉伯語詞義的范圍有所不同,作為一個中文詞彙,清真僅針對符合伊斯蘭教教法的飲食而言的,與其他如衣、住、行、思想無關。「清真」一詞最早見於南北朝時期,本意是指自然、質朴、純潔,原是普通名詞,曾用於多種場合,如寺廟、宮殿、道觀以及樓閣幽靜場所,含「清凈無染」「至清至真」「純凈潔朴」之意。宋末時期開始用於伊斯蘭教。到明清時期,這一用法和概念已經得到系統闡述和普遍接受。

  2. 「清真飲食」是我國的回、維吾爾、哈薩克、保安、東鄉、撒拉族、烏孜別克、塔塔爾、塔吉克、柯爾克孜等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究其根源是來自伊斯蘭教禁食豬肉的條律,但由於長期沿襲的結果早已形成了民族習慣。這種民俗習慣在各族穆斯林中也被主流認定。《古蘭經》上說:「眾人啊!你們可以吃大地上所有合法而佳美的食物。」

(4)回族伊斯蘭教旅遊產品擴展閱讀:

  1. 作為一個中文詞彙,清真不僅針對符合伊斯蘭教教法的飲食而言的,與其他如衣、住、行、思想有關,例如:清真言,清真寺,五功,清真飲食。宋末時期開始用於伊斯蘭教。到明清時期,這一用法和概念已經得到系統闡述和普遍接受。

  2. 如今常用的與「清真」相關的詞如「清真寺」、「清真言」、「清真食品」、「清真餐館」等,基本都是與伊斯蘭教相關的事物,清真寺就是伊斯蘭教的禮拜寺,清真言則是穆斯林信仰核心的那句話:「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的使者」,清真食品是遵伊斯蘭教法所生產的食品,清真餐館就是伊斯蘭餐館,總之,如今「清真」二字已經成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代名詞,擁有著包括生活准則、制度、規范等各個方面的內涵,而絕不只是「不吃豬肉」這么簡單。

E. 回族把伊斯蘭教和他們的文化帶到了中國。他們還帶來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重要的事情多了啊,阿拉伯和波斯的穆 斯林與中國建立了絲綢之路,帶來了青花瓷,醫學,天文學,建築學,數學等等

F. 回族是伊斯蘭教

說你應該說回族興奮,什麼叫但是正如你所說,回族大多數人還是興奮一次懶覺,所以他們回族不吃豬肉,只吃羊牛肉,所以就是他們興奮意思蠻吊的一種表示。

G. 回族人為什麼信仰伊斯蘭教

回族最早的先民就是來自中東的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以及元朝時來自中亞的穆斯林士兵,後來又融入了中國本土的其他民族(主要是漢族)。所以說先有的伊斯蘭教後有的回族,所以說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是必然的。

H. 我的同學是回族,可是他為什麼不信伊斯蘭教

回民100%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我身邊都是這樣。漢族同胞不太了解。吃煙喝酒,或者吃豬肉,也不代表不是教徒。舉個例子,你是中國公民,法律規定,不能偷人東西,但你可能做了,就是犯法犯戒,並不代表你不是中國人了!另外,好多說入黨,和其他民族同胞一樣,有的人只是想撈取政治資本。你學習馬克思,你想想自己相信嗎?大多數不信那一套一樣。希望對你有幫助。對應你的提問,我們只是認為他是迷途的犯錯的羔羊!還有,轉信基督,或猶太,只是選擇的聖人不一樣了。都是一神教,都是信仰造物,有的稱呼安拉,有的稱呼上帝,有的稱呼養主。就像漢族同胞稱呼老天爺一樣,一個意思。猶太教,在人世傳教聖人是摩西(伊斯蘭教叫穆薩),猶太耶穌(伊斯蘭教叫爾撒)。三個宗教都是和造物主一一對應的一神教。區別在於,猶太教認為,天經只是他們猶太人的,是猶太人和上帝之間的契約,不是其他種族民族的宗教,是上帝選民,血統高貴的民族。這是其他兩教不認同的。基督教,是承認聖經(天賜經典,天經),一神教,認為這是全人類的宗教,不僅僅是猶太人的。但伊斯蘭教認為,基督教三位一體是不對的,上帝/聖母/聖靈/聖子,聖子耶穌不是上帝的兒子,人格化上帝了,他只是一個人,和我們一樣,普通的人,只是被上帝選中,獲得神諭,傳教士而已。同理,聖母也是普通的人類。聖靈是精靈,但品級沒有耶穌高,耶穌是聖人。還有一點,伊斯蘭和猶太認為,基督教篡改天經。再說說,伊斯蘭教,在伊斯蘭教認為,穆聖是封聖萬聖之聖,以後再沒有聖人了,最後一個上帝選擇的聖人。上帝以前降臨過很多聖人,包括猶太/基督的聖人,都是伊斯蘭教的聖人,有幾千呢!承認這個上帝的宗教是全人類的,不是某個特定民族,這和基督教一樣。承認聖人都是普通人,造物主選定,賜予經典,這和猶太教一樣。都承認今生來世,沒有輪回。大概就是這些。不懂的話,再問。希望對你有用。

I. 回族人為什麼都吃[清真]食品

現在社會上流傳著回族至所以不吃豬肉,是因為豬是回族的祖先的說法。這樣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對回族來說是莫大的侮辱。希望給不知詳情的人們知道其真正的來歷。
回族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在生活上是一個注重衛生,講究營養,並有一定飲食禁忌的民族,最主要的禁忌源於伊斯蘭教的經典《古蘭徑》的規定,禁食的對象為;自死物(包括因打、摔、觸、勒等原因而自死的動物)、血液、豬肉和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以及酒。回族禁吃這些東西是出於「重視人的性靈純潔和身體安全」,是實行衛生問題和衛性修養所採取的措施,一不是神秘,二不是迷信,完全是對飲食文明的選擇而已。動物不宰自死,其死因或因疾病,或為衰老,或為中毒;血液乃動物所需各種養分的輸送渠道,其中往往含有有害物質;豬形態醜陋,不擇飲食,性情懶惰。此三類列為不潔,故不可吃。而禁食「非誦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動物,是為了從信仰和思想上區別於崇拜偶象的多神教徒,禁止食用涌偶象之名而宰殺的動物。至於酒,在初期僅限制用量,以不醉為限,後因有人酒醉出現貽誤正事、影響團結的行為,遂宣布為禁物。
回族的主要飲食禁忌,根源於《古蘭經》的規定,而不吃自死物和豬肉,還有更為深遠的民族和宗教根源。因該民族所信仰的伊斯蘭教由居住在西亞一帶的閃米特族的支系阿拉伯人所創立,而阿拉伯半島氣候炎熱,且多為沙漠,不利於豬的生長和發展;豬的傳染病很多,閃米特族人自古以來,視死動物和豬為穢物,不可食,不可摸,不可用之祭神。有些不友善的人認為回族不吃豬肉是為拜豬,那完全是無知和誤解。其實諸如猶太教、基督教也有過禁食死物和豬肉的戒律。
回族對飲食的禁忌因出自伊斯蘭教的經典,所以是每個回民(穆斯林)必須遵守的,年深日久,代代相遵,就逐漸演變為回族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組成部分,成為該民族的生活習慣,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回、維吾爾、哈薩克、東鄉、塔塔爾、烏茲別克、克爾克孜、撒拉、塔吉克和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都遵守這一習慣,因而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個別成員雖然放棄了宗教信仰,但仍然很難改變他們從祖輩上繼承下來的這一生活規范。現在伊斯蘭教的飲食規范已成為全世界12億多穆斯林的共同生活習慣,具有民族性和國際性。回族所用的「清真食品」的特點就在於無豬油、豬肉、自死動物肉。
歷史上處理民族宗教糾紛時,往往強迫回族人吃豬肉,甚至唆使一些人將豬頭或豬肉掛在回族人的家門或清真寺的門上,以示侮辱,個別低級、反動文人編造種種侮罵回族人的讕言,侮辱回族人的人格,更增加了他們對豬的強烈反感,於是不吃豬肉又具有反抗民族歧視、民族同化的意義。此一習慣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又成為我國某些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共同心理狀態。根據我國憲法和黨的一貫政策,這一習慣受到尊重,受到法律的保護。回族散居全國各地,人口所佔比例甚微,在與以豬為主要肉食的漢族或其它民族雜居時,容易在生活問題上不為人們所理解,從而產生誤解和矛盾,因此讓社會上更多的人了解回族不吃豬肉的原因,對消除民族之間的誤解,增進相互理解與尊重,對發展我國同各阿拉伯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是十分重要的。總之,各民族生活習慣的差異,並不影響各民族在我國經濟建設及各項事業利益上的一致,我們應該正確地,實事求是地,不帶任何偏見地看待回族的禁忌習俗。

J. 穆斯林、回族、清真、伊斯蘭到底都有什麼聯系

伊斯蘭為宗教,穆斯林為伊斯蘭教信徒專稱,回族信仰伊斯蘭教,清真為符合伊斯蘭教教法的飲食、衣、住、行、思想等。

穆斯林、回族、清真、伊斯蘭關系分述如下:

1、伊斯蘭

與佛教、基督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也有解釋為「和平、安寧、平和」的),指順從安拉(中國穆斯林亦稱真主)的意志。伊斯蘭教為穆罕默德所創。

2、穆斯林

是伊斯蘭教信徒的專稱,意為「順從安拉的人」。全世界穆斯林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有四個:分別是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

總之,伊斯蘭教、伊斯蘭國家、伊斯蘭教徒,核心詞是伊斯蘭。按邏輯順序,伊斯蘭教在前,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為伊斯蘭教徒即穆斯林,以伊斯蘭教為國教、或者伊斯蘭教徒占國民比重較大的國家為伊斯蘭國家。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