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
㈠ 國家旅遊示範區與5a級旅遊景區的區別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是指管理規范、具有示範效應的典型,經過相關標准確定的版評定程序後,具有明權確地域界線的生態旅遊區。同時也是全國生態示範區的類型或組成部分之一。
是以獨特的自然生態、自然景觀和與之共生的人文生態為依託,以促進旅遊者對自然、生態的理解與學習為重要內容,提高對生態環境與社區發展的責任感,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旅遊區域。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則代表了世界級旅遊品質和中國旅遊精品景區的標桿,較AAAA級旅遊景區更加註重人性化和細節化,更能反映出遊客對旅遊景區的普遍心理需求,突出以遊客為中心,強調以人為本。
一個強調自然,一個以人為本,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㈡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與運營規范什麼時候開始實施
GB/T 26362-2010
實施日期:2011-06-01
現 行
中文名: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與運營規范
英文名: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guidelines for prototyp
㈢ 江蘇十大貧困縣有哪些
1.江蘇省級貧困縣16個:淮安市:盱眙、淮陰區、漣水。徐州:豐縣、睢寧。鹽城:濱海、阜寧、響水。宿遷:沭陽、宿豫、泗洪、泗陽。連雲港:灌南、灌雲、東海、贛榆
2.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3.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的1.12%,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4.江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5.江蘇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截至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常住人口8029.3萬人。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6.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詳情的貧困縣可以參照這個非常權威的網路鏈接:國家級貧困縣_網路
㈣ 求甘肅甘南州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甘南藏族自治州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錄入者:jsz | 時間:2010-04-01 09:29:47 | 作者: | 來源: ]
[上一篇] [下一篇]
2009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州委確定的「1522253」發展戰略,搶抓國家和省上支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機遇,努力克服各種困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新的進步,全州國民經濟在平穩較快發展的軌道上運行。
一、綜合
經濟增長:初步測算,2009年全州實現生產總值57654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3099萬元,增長7.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34942萬元,增長9.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8506萬元,增長16.1%。從三次產業對GDP的貢獻和拉動看,第一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3.1%,拉動經濟增長1.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為15.7%,拉動經濟增長2.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為71.2%,拉動經濟增長8.9個百分點。
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州人均生產總值8472元,比上年增長12.5%。三次產業結構由2008年的26.0:22.3:51.7,調整為24.8:23.4:51.8,第二、三產業比重上調了1.1和0.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降低了1.2個百分點。
物價:全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6%,漲幅比上年回落4.3個百分點,食品類價格上漲拉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2個百分點。全年消費品價格總水平上漲3.0%;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3.0%。
全州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6%,漲幅回落10.6個百分點。
就業: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136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14人,就業再就業培訓622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5%,比控制目標低0.65個百分點。全年安排城鎮零就業1721戶,實現就業援助1721人。
二、農業
全州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3099萬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農業42498萬元,增長3.6%;林業2528萬元,增長9.5%;牧業97476萬元,增長8.5%;漁業31萬元,下降18.4%;農林牧漁服務業567萬元,增長13.3%。
種植業:全州農作物播種面積103.33萬畝,比上年增長0.7%。糧食種植面積53.60萬畝,下降5.0%。經濟作物播種面積32.14萬畝,增長1.9%。其中,油料21.46萬畝,增長5.2%;葯材9.26萬畝,下降5.0%。青飼料播種面積17.59萬畝,增長19.6%。糧經飼三元結構比由2008年的55.0:30.7:14.3,調整為51.9:31.1:17.0,糧食比例下調了3.1個百分點,經濟作物和青飼料比例分別上調了0.4和2.7個百分點。
油料總產量20860噸,增長7.4%,畝產97公斤,增長2.1%。受播種面積減少的影響,糧食總產量86762噸,下降3.4%,畝產162公斤,增長1.9%;葯材總產量18535噸,下降2.8%,畝產200公斤,增長2.6%。
畜牧業:全州各類牲畜產仔140.35萬頭、只,產仔成活128.08萬頭、只,成活率91.26%,比上年提高0.25個百分點;成畜保活383.75萬頭、只,保活率96.56%,提高0.12個百分點;出欄各類牲畜137.64萬頭、只,出欄率34.63%,提高3.51個百分點;商品畜118.06萬頭、只,商品率29.71%,提高3.07個百分點;各類牲畜總增113.39萬頭、只,總增率28.53%,提高2.17個百分點。年末各類牲畜存欄397.44萬頭、只,比年初增加0.01萬頭、只。其中:大牲畜存欄133.68萬頭,增加0.17萬頭、匹;綿山羊存欄243.43萬只,減少0.46萬只;豬存欄20.33萬頭,增加0.30萬頭。
全州肉類總產量51525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牛肉24511噸,增長12.7%,羊肉16104噸,增長12.6%,豬肉10602噸,增長4.1%。全州牛奶產量80023噸,增長2.5%。綿羊毛產量2227噸,增長2.2%。
年末全州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6.5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6.6%;拖拉機3411台,增長26.1%。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量)7606噸,下降0.05%。全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0.33萬畝,增長1.8%,保證灌溉面積11.73萬畝,增長1.6%。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平方公里。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全州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124042萬元,比上年增長9.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6327萬元,增長14.2%,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70%,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經濟實現增加值6722萬元,下降11.6%;股份制經濟77272萬元,增長18.1%;私營經濟2333萬元,下降8.6%。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37715萬元,增長1.1%。全部工業企業輕重工業增加值比為22:78,輕工業比重上升3個百分點,重工業比重降低3個百分點。
全部工業企業黃金產量4076.8千克,比上年增長10.5%。發電量28.04億千瓦時,增長50.8%。水泥61.31萬噸,增長23.5%。鮮凍畜肉14173噸,增長66.5%。中成葯50.1噸,增長43.1%。乳製品4631噸,下降18.9%。鐵合金6249噸,下降70.3%。
全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81348萬元,比上年增長26.5%;實現利潤總額(盈虧相抵)20682萬元,增長20.5%;盈利企業實現盈利額30657萬元,增長16.9%;稅金總額12147萬元,增長98.4%;虧損企業虧損額9975萬元,增長10.1%,18戶企業虧損,比上年增加6戶,增長50%。
建築業:全年建築行業實現增加值10900萬元,比上年增長4.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州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3392萬元,比上年增長46.1%。其中:州、縣屬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55146萬元,增長45.2%。
按城鄉劃分: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8533萬元,增長21.8%;農村完成164859萬元,增長2.3倍。
按投資構成分:建築工程完成投資481084萬元,增長45.1%;安裝工程完成投資43385萬元,增長30.9%;設備、工器具購置完成投資71601萬元,增長33.3%。
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完成41763萬元,增長62.5%;第二產業投資完成366096萬元,增長31.5%;第三產業投資完成215533萬元,增長75.9%。三次產業的投資比為7:59:34,第一、三產業投資比上升1和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降低6個百分點。
全州施工項目675個,比上年增長27.4%,其中:計劃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個數275個,增長67.7%,占施工項目個數的40.7%,提高9.8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464個,增長41.9%,竣工項目386個,增長48.5%。全州當年新增固定資產398643萬元,增長1.3倍。
五、交通運輸、郵電和旅遊業
全州交通運輸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23918萬元,比上年增長3.5%。
交通運輸:全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455萬噸,增長18.4%,貨物周轉量103535萬噸公里,增長4.2%;客運量2437萬人,增長10.2%,旅客周轉量101881萬人公里,增長4.8%。
至年末,全州機動車年末保有量45384輛,比上年增加7676輛,增長20.4%。其中:營運車輛5355輛,增加478輛,增長9.8%;非營運車輛40029輛,增加7198輛,增長21.9%。在機動車保有量中,汽車保有量22543輛,增加4450輛,增長24.6%。
郵電通訊: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735萬元,比上年增長26.6%。年末固定及無線市話用戶13.02萬戶,增加2.02萬戶,增長18.4%。其中:住宅電話用戶3.32萬戶,下降4.9%。年末行動電話用戶31.06萬戶,增加11.19萬戶,增長56.3%。每百人擁有電話64.7部,增加19.7部,增長43.8%。計算機互聯網用戶1.54萬戶,增加0.97萬戶,增長1.7倍。
旅遊: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5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93.8%,其中:國內遊客151.89萬人次,增長91.1%;海外遊客3.11萬人次,增長5.1倍。旅遊綜合收入3.1億元,增長1.2倍。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87億元,增長1.1倍;外匯收入0.23億美元,增長41.7倍。
六、國內貿易
全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513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從銷售地區看:市的零售額為75815萬元,增長16.5%;縣的零售額60645萬元,增長19.0%;縣以下的零售額30053萬元,增長12.2%。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125739萬元,增長13.4%;住宿餐飲業38164萬元,增長27.1%;其他業2610萬元,增長39.7%。
七、對外經濟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為394萬美元,比上年下降90.7%。其中:出口總額376萬美元,下降91.0%,進口總額18萬美元,增長3.5倍。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全州累計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54573萬元(年快報數),比上年增加8255萬元,增長17.8%。一般預算收入30104萬元,增長10.0%。其中:增值稅3782萬元,增長79.3%;營業稅6308萬元,下降0.4%;企業所得稅1615萬元,增長4.5%;個人所得稅538萬元,增長18.2%。全州財政總支出620367萬元,比上年多支174125萬元,增長39.0%,一般預算支出607823萬元,多支168568萬元,增長38.4%。
金融:全州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81712萬元,增長34.4%。其中:企業存款余額167226萬元,增長30.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71674萬元,增長30.2%。各項貸款余額為517363萬元,增長49.4%。其中:短期貸款余額192886萬元,增長84.6%,在短期貸款中,工業貸款7290萬元,增長2.6倍,商業貸款6662萬元,下降6.7%,農業貸款114951萬元,增長86.4%;中長期貸款余額324477萬元,增長34.1%。
保險:全年保險費收入6320萬元,比上年增長25.9%。其中:財產險收入3937萬元,增長19.0%;壽險收入1979萬元,增長49.8%;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收入404萬元,增長3.9%。全年賠付額2470萬元,下降41.4%。其中:財產險賠付1978萬元,下降14.9%;壽險給付307萬元,下降82.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185萬元,增長16.4%。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610所。其中:小學546所,在小學中,寄宿制小學137所,佔小學的25.1%;普通中學51所,在普通中學中,寄宿制中學48所,占普通中學的94.1%;職業中學9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幼兒園14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142739人,增加1761人。其中:小學在校學生90589人,在小學在校學生中,寄宿制小學在校學生54500人,佔小學在校學生的60.2%;初中35423人,高中12188人,職業中學2120人,中等專業學校2419人。在園幼兒473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98.52%,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其中:藏族兒童入學率97.97%。初中學齡少年毛入學率96.87%,提高0.04個百分點。全州有6個縣市實現「兩基」目標,實現「兩基」的人口覆蓋率為88%。青壯年人口文盲率下降到6.0%。
全州錄取到普通高校的考生2692人,錄取率70.2%。其中:本科錄取1004人,專科錄取882人,高職錄取806人,分別占普通高校錄取人數的37.3%、32.8%和29.9%。初中中專錄取的考生為1321人。
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在校學生7098人,增長15.9%。招生2335人,其中:本科478人。畢業1245人。
科技:年內,州、縣市組織開展科技下鄉和科技培訓宣傳活動。全州共培訓農牧村黨員幹部2160人次,農牧村青年技術骨幹3940人次,農牧民群眾56000人次。對20個項目組織專家進行了成果鑒定,其中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的科技成果9項,國內先進水平的10項,省內領先水平的1項。全年共推薦6項科技成果參加全省科技進步獎評選,其中1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受理專利申請18件。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年末全州有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出1214場,比上年增加300場,觀眾52.5萬人次;其中:深入農牧村演出231場,農村觀眾16.9萬人次。全州群藝(文化)館9個;博物館(紀念館)3個;藝術表演場館1個;綜合檔案館9個;公共圖書館9個,藏書31.68萬冊。全州建成1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20個農牧民書屋。
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分別達到84.37%和89.45%,分別比上年提高4.19和4.20個百分點。有線廣播電視用戶33058戶,增長1.2%。
全年出版發行藏漢兩文報紙294.04萬份,增長24.0%。其中:藏文報28.84萬份,漢文報265.2。
衛生:年末全州共有各類衛生機構712個。其中:醫院 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鄉鎮衛生院100個,婦幼保健機構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0個,衛生監督機構8個。衛生機構實有床位2009張。其中:醫院1400張,衛生院369張,婦幼保健機構114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029人。其中:執業醫師930人,執業助理醫師432人,注冊護士634人,葯劑人員96人,檢驗人員228人。全州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4.5人,增加4.5人。
體育:全州以「喜迎建國60周年」和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為契機廣泛開展了全民健身活動。舉辦了以「弘揚奧運精神,推動全民健身」為主體的甘肅臨潭·冶力關2009中國拔河公開賽暨洮州拔河節。共有蒙古、中國澳門、香港等11支團體27支代表隊、200名運動員參加了4個級別的比賽,甘肅臨潭建華水泥公司分別獲得了男子600公斤級第二名、男子640公斤級第一名。授予臨潭縣為「全國拔河之鄉」。各縣市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喜聞樂見的體育比賽。全州100所中小學校的5.60萬學生開展了田徑達標通訊賽。全州14個晨練點有10.31萬人次參加體育健身活動。臨潭縣政府、甘南州體育局被國家體育總局評選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體育彩票銷售額709萬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年末全州常住總人口為68.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13‰,比上年上升0.65個千分點;人口出生率為15.61‰,上升0.33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為7.48‰,降低0.32個千分點。
人民生活:全年全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2元,比上年增加1012元,增長13.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301元,增加252元,增長12.3%。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38.4%,比上年上升1.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57.0%,降低0.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上漲因素,全州職工年平均工資23851元,增長18.1%。
社會保障:年末全州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41萬人,增長11.0%,覆蓋率為97%。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5.59萬人,增長13.2%,覆蓋率為95%。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40 萬人,增長2.9%,參保率為89.1%。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3.12萬人,增長1.3%,覆蓋率為98%。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0.83萬人,增長16.9%,覆蓋率為97.3%,其中:參保農民工0.31萬人,增長34.5%。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0.73萬人,參保率為96%。農牧村幹部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229人,參保率為91.4%。各項社會保險基金征繳2.06億元,增長83.9%。支出各項社會保險費1.38億元。
全州8個縣(市)全面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合農牧民群眾52.19萬人,增長3.1%,參合率98.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集基金總額5283萬元,增長17.5%,基金累計支出5035萬元,增長25.8%,受益參合患者29.75萬人次,增長3.5%。
全年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3.38萬人,增長13.8%,發放低保金6815萬元,增長17.3%。農牧村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15.17萬人,增長22.0%,發放低保金9466萬元,增長33.1%。五保戶供養人數0.45萬人,增長19.4%,支出資金677萬元,增長49.1%。
民政部門開展城鄉醫療救助。全年城市醫療救助2.55萬人,增長0.4%,救助資金累計支出282萬元,下降19.0%。農牧村醫療救助15.47萬人,下降5.1%,救助資金累計支出1043萬元,增長25.1%。
十二、資源環境、安全生產、能源消耗和自然災害
資源環境:州府所在地合作市地面水水質達標率為83.3%。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空氣環境質量方面,總懸浮顆粒物年日平均為0.17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為0.006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為0.006毫克/立方米。區域環境雜訊年均值為51.9[db(A)];交通干線雜訊年均值為64.2[db(A)]。以上指標值均在控制范圍之內。
全州有自然保護區9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省級保護區5個。已批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1個。全年造林面積20.27萬畝,比上年實際增加3.54萬畝,增長21.2%。零星(四旁)植樹182.49萬株,減少3.06萬株,下降1.6%。封山育林面積110.77萬畝,增長8.7%。
安全生產:全年全州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87起,比上年增長7.4%。生產安全事故死亡65人,降低4.4%。受傷72人,增長5.9%。直接經濟損失385萬元,增長69.6%。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7起,下降30.0%,死亡8人,下降27.3%。道路交通事故66起,上升10.0%,死亡57人,上升1.8%,受傷70人,上升6.1%。火災14起,上升27.3%。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1.1人,減少0.5人,降低31.3%。萬車死亡人數為12.6人,減少2.3人,降低15.4%。
能源消耗:初步統計,全州單位GDP能耗比上年降低 5.16%。單位GDP電耗降低8.78%。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8.44%。
自然災害: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17.25萬畝,減少1.21萬畝,下降6.6%。其中:成災面積14.54萬畝,減少0.08萬畝,下降0.6%。
註:
1、本公報為初步統計數據。
2、二、三產業增加值數據與全州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進行了銜接。
3、公報中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其增長速度按2005年不變價格計算。
4、人口數據為人口變動調查數。
5、能源消耗數據尚未經省上有關部門評估認定
㈤ 中國有那些生態旅遊示範區
深圳東部華僑城被授予首個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 人工瀑布、空中纜車、森林小火車、歐式小鎮、濕地公園、茶園、竹徑,一處處美景在群山谷壑間錯落有致,妙趣橫生,令人流連忘返。華僑城集團投資35億元精心打造的休閑度假景區——深圳東部華僑城,在山海間建造了一個像童話世界般美麗的山地生態旅遊度假區。 東部華僑城7月28日向遊客開放,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吳曉青,向東部華僑城頒發由兩家單位共同授予的「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牌匾。這是中國首個獲得此項殊榮的旅遊區。深圳市人民政府同時授予東部華僑城「循環經濟標兵單位」稱號。 據介紹,東部華僑城是一個全新的山地生態旅遊度假區:既有完全保留原生態的自然植被和山地景觀,也有經過人工化方法充分美化和精化的原生態型景觀,還有用現代手段打造、融入區內生態環境的現代生態景觀。在整體規劃中突出生態環境的本體價值,體現「讓都市人回歸自然」的人性關懷和構築理念。 「生態保護大於天!」這是華僑城集團總裁任克雷在進行景區開發建設時反復強調的一句話。東部華僑城做足了生態保護的大文章。任克雷說:「東部華僑城開發建設是否成功,就在於生態環境保護做得如何。」東部華僑城一直堅持在項目建設中實現景觀和生態平衡,從規劃、設計、建設和經營管理方面入手,做好對山、水、植被的保護。建設近50萬平方米的人工濕地,為所在地區水庫提供天然生態過濾網;建設10個分散式污水處理站,每天可進行35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對邊坡進行綠化種植復綠工程;充分利用無污染、可循環的能源進行產品設置和開發;利用雲中風車、水能、太陽能發電;利用空調余熱為酒店用水加熱;所有物料均用再生紙製成等。
㈥ 甘南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建設什麼時候完成
近日,由中-宣-部組織,以中央主要媒體和省屬主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走進甘南,深入基層,聚焦甘南州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建設。
這幾年,經濟日報記者陳發明的足跡遍布甘南,他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記錄了甘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臨潭縣冶力關鎮廟花山村,陳發明一路走一路看,無論是思想觀念還是生活狀況,村莊和村民的變化,都令他感慨不已。陳發明說:「自從2015年甘南州開展環境整治以來,經濟日報就在持續關注。甘南州通過環境整治,不僅改變了臟亂差的環境狀況,摒棄了一些落後的生活習慣,還提振了廣大農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的精氣神,更重要的是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這是一次真正由環境革命帶來的綠色升級,相信甘南必將實現綠色崛起的發展目標。」
提高當地的經濟。
消息來自央廣網。
㈦ 與風景名勝區規劃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及行業規范有哪些 site:cnki.net
國家有關旅遊業部分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一覽表
一、與旅遊法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旅遊法》
二、與旅遊景區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2.《旅遊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3.《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4.《景區等級評定標准(評分細則)》
5.《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
6.《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管理暫行辦法》
7.《旅遊景區遊客中心設置與服務規范》
8.《生態旅遊區管理暫行辦法》
三、與旅遊規劃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9.《旅遊規劃通則》實施細則
10.《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
11.《旅遊發展規劃管理辦法》
12.《旅遊規劃設計單位資質等級認定管理辦法》
13.《旅遊扶貧試點村規劃導則》
四、與旅遊資源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及標准
14.《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
15.《旅遊資源保護暫行辦法》
五、與星級酒店、綠色飯店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16.《旅遊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17.《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與評定》
18.《綠色飯店等級評定規定》
19.《綠色旅遊飯店評定標准(附附錄A、附錄B)》
六、與旅遊基礎設施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20.《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1部分:通用符號)》
21.《標志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第2部分:旅遊設施與服務符號 )》
22.《旅遊廁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
23.《旅遊購物場所服務質量要求》
24.《旅遊滑雪場質量等級劃分及其評定》
25.《旅遊景區公共信息導向系統設置規范》
26.《綠道旅遊設施與服務規范》
27.《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
28.《無障礙設計規范》
七、與美麗鄉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及標准
29.《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30.《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認定》
31.《農家樂經營服務規范》
八、其他
3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35.《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
36.《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標准》
37.《中國旅遊強縣標准(試_行)國家旅遊局》
38.《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檢查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