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旅遊發展歷程
『壹』 安徽黟縣的水墨宏村是一個怎樣的歷史古村落
美麗的古村落。因為我曾經來宏村玩過,這里的建築充滿歷史色彩,而且非常干凈,村子中間還有個小水塘。
『貳』 黟縣宏村的歷史
宏村鎮,古稱弘村。南宋紹興元年,宏村始祖汪彥濟因遭火災之患,舉家從黟縣奇墅村沿內溪河而容上,在雷崗山一帶建十三間房為宅,是為宏村之始。汪彥濟在村口興建睢陽亭,作為入村標志性建築。
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作為程朱理學發祥地的徽州也達到了極盛時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營商者大增,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財富,為光宗耀祖,紛紛在家鄉購田置屋,修橋鋪路。
明仁宗洪熙元年-明神宗萬曆二十四年,宏村以「東土道制(龍排廟)、南土水制(紅楊、白果)、北土土製(雷阜榛子林)和西土佛制(觀音亭)為水口布局(風水屏障)。營建了樂敘堂、太子廟、正義堂等祠堂、廟宇,宏村逐漸形成了以血緣、地緣關系聚合的同宗同姓的民居集落。
清康熙元年-清宣統三年,宏村南湖書院,樹人堂、三立堂、樂賢堂、承志堂等大型書院、宅第相繼修建。
建國後,黟縣人民政府對宏村的祠堂、廟宇、書院和承志堂收為國有。
『叄』 皖南古村落的發展歷史
1986年,皖南古村落主要代表之一西遞村於定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皖專南古村落評為省級文明景區屬示範窗口。
1999年,西遞村被國家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單位,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並通過了專家評估考察。
2000年,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作出決定,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是首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1年,皖南古村落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003年10月8日,皖南古村落被批准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13年,皖南古村落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文物維修保護樣板示範工程之一。
『肆』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的歷史事件
1047年胡土良於現西遞村地區始建家宅。
1131汪彥濟於現宏村地區始建家宅。
1190-1194年宏村始建。
1587年建膠州史牌坊。
1691年建「大夫第」。
1855年始建西遞承志堂。
『伍』 宏村有多少年歷史
宏村史建於公元11-12世紀現在是21世紀,能算出來了吧?我是宏村人,想了解關於宏村的是就問我吧!
『陸』 到那兒能查看當地村落發展歷史
皖南山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態相近、特色鮮明的傳統建築及其村落。皖南古村落不僅與地形、地貌、山水巧妙結合,而且加上明清時期徽商的雄厚經濟實力對家鄉的支持,文化教育日益興旺發達,還鄉後以雅、文、清高、超脫的心態構思和營建住宅,使得古村落的文化環境更為豐富,村落景觀更為突出。皖南古村落已於2000年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現已成為全人類共享的寶貴財富。作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黟縣的西遞、宏村兩個古村落已率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皖南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山區聚居村落特點,又稱作「徽州古村落」。現存的皖南古村落建築以明清時期所建的居多,主要是清朝建築,明以前的比較少見。
建築,其本身來說,所具有的結構布局上的特點並不能夠使其具有流傳千古的價值,失去了文化的依託,建築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因而,對於皖南古村落的研究,便不能不考慮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是指發生與存在於歷史上徽州本土以及由此發生輻射、影響於外的典型特色文化。從地理區域范圍來說,包括當年徽州府所轄的六個縣,即歙縣、黟縣、休寧縣、祁門縣、績溪縣和婺源縣。從歷史時期來說,主要指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設立徽州府起至清末,這一時期的文化現象是徽州文化的主體。
皖南自古便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因而對於當地百姓來說,相對少且貧瘠的土地,並不能夠養活自己,面對改善生活的強烈願望,當地便形成了一股深遠的重文重商的習俗。
徽州居民自古便十分注重教育,以科舉道路改變人生的觀念在當地根深蒂固。徽州地區一直文風昌盛,居歷史記載,在宋代,徽州即有書院12所,清末時已達70 所,社學更多達562所。「十戶之村,不廢誦讀」乃是當地教育發達的深刻寫照。明清兩代,徽州舉人多達996名,進士618名,而狀元則僅休寧一縣就有 19名,休寧的「狀元之鄉」、「中國狀元第一縣」可謂名副其實。在徽州,「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一門九進士、兄弟四尚書」、「同胞翰林」、「父子尚書」等故事絕不是信口空談,由此可見當地文化之深厚,文風之昌盛,足可稱道於世間,誇耀於史上。又由於當地山川秀麗,綠水怡人,因而徽州足可稱之為「鍾靈毓秀」「人傑地靈」。
另一方面,與中國一直重農輕商的傳統不同,對依靠出外經商來拼打天下並獲得「徽商」美譽的徽州人來說,商人是受到尊崇的。面對當地土地的貧乏,經商,便成了徽州人科舉之外的另一條出路。自宋代以來,大批徽州人出外經商游歷,因其注重誠信、方法靈活,因而徽商獲利之重,一時富甲天下者大有人在。
落花終有凋謝日,綠葉也需歸根時。當一批批宦遊經商之人歸家時,帶來的便不僅僅是一個經歷,一批財富,更是一片視野,一種文化。當地的山水結構,使得徽州古村落建築小巧而緊促,而當地的重文重商的文化背景,則使其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氣息和豐富的園林情調。小巧玲瓏的結構特點加上深厚的徽文化內涵,使得皖南古村落的建築具有了經久不息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吸引力,其作為徽文化的載體,傳遞的不僅僅是一種輝煌的經歷,更是一種文化的生命力。
『柒』 安徽宏村的十三樓的歷史背景是(就是雷崗山莊上面的)
南宋年間,宏村汪氏六十六世祖彥濟公捧祖像,懷家譜,率妻孥,偕老幼專,在雷崗之陽,屬購地數畝,歷經二十年的艱辛建設,造樓房四幢
名曰:究易軒,三友軒,槿木軒,大雅堂。三幢三間屋,一幢四合屋,共計十三間,俗稱十三間樓,形成太乙象,取名泓村,又名宏村,定下了宏村的基址。 歲月無情,十三樓在歷史的沖刷中消失了,只留存今日的這第十三座樓的「十三樓」。僅存一幢大雅堂 。因此,這座十三樓的資格在宏樹最老,相應地位最高。
2000年,汪晶德、吳阿桃夫婦注資修復了此樓,並以「雷崗山莊十三樓」為名以念……
『捌』 求黃山宏村歷史背景、人文、藝術、風俗詳解
宏村[1],古取宏廣發達之意,稱為弘村,位於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回,是古黟桃花源答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地理坐標:東經117°38′,北緯30°11′,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距今約有900年的歷史。宏村最早稱為「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為宏村。
整個村落佔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紹興 宏村導游圖年間,古宏村人為防火灌田,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玖』 嗯西遞宏村有關的歷史故事
西遞、宏村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西遞、宏村位於安徽省版黃山市黟縣,是安徽南權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被譽為"畫中的村莊"。
西遞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發展於明朝景泰中葉,鼎盛於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餘年歷史。東西長700米,南北寬300米,居民300餘戶,人口1000多。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稱。
宏村始建於南宋紹熙年間,原為汪姓聚居之地,綿延至今已有800餘年。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經常雲蒸霞蔚,有時如濃墨重彩,有時似潑墨寫意,真好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西遞、宏村其「布局之工,結構之巧,裝飾之美,營造之精,文化內涵之深」,為國內古民居建築群所罕見,是徽派民居中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