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
A. 旅遊活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有哪些
一、引言旅遊經濟影響評價向來是旅遊影響研究的三大內容(經濟、環境、社會)之一。旅遊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切入角度可以多種多樣。例如,旅遊收入可以在不同經濟部門之間分配,從而形成旅遊消費經濟影響的不同模式,這實際上是指出了旅遊經濟影響施加的對象(部門)。我國「七五」期間由孫尚清主持完成「中國旅遊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主要就是將旅遊業作為一個經濟部門來分析其經濟效益。在一些國家機構和很多學者個人完成的旅遊經濟發展研究中,採取多年資料進行發展階段分析也很常見,這實際上是在關注旅遊經濟影響的時間特徵。而在一些學者看來,還可以用旅遊經濟活動發生的空間特徵來研究其影響。例如在Vaughan等給出的旅遊經濟影響評價框架中(圖1),首要問題就是判斷該影響究竟波及多大的范圍。要准確描述這一范圍,自然需要引入地理學中的「區域」概念,從而明確表達旅遊經濟影響的空間模式。近年來,國內越來越重視從更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旅遊業所產生的整體經濟效應,這其中就包括了研究旅遊對區域經濟、地方經濟的影響,已出現一些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成果。實際上,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旅遊早已「被普遍看做是一種發展區域經濟的工具」,政府決策者和旅遊研究人員都希望證實這一觀點,以支持地方政府的旅遊發展戰略。由此,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應運而生。在具備了對象(部門)維、時間(階段)維、空間(區域)維三個切入角度之後,對旅遊經濟影響的研究方能更加深入和全面。
圖1旅遊經濟影響評價框架
Tab.1 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主要研究旅遊收入在區域內的形成與流轉的過程,如果按影響的正負方面來劃分,則「乘數」和「漏損」分別是兩個重要的研究主題。「乘數效應」即指旅遊收入在區域內的形成與流轉能夠給區域經濟帶來的實際增長,而「漏損」也就是指旅遊收入在流轉過程中移出旅遊地經濟系統的現象。國內學者對旅遊收入乘數效應和收入漏損問題有過探討,但是停留在介紹和引用國外相關方法和模型的層次,區域層次上的實證研究並不多見。此外,由於我國旅遊發展的特殊性,入境旅遊始終得到政府、企業、學界的高度重視,因此一般將旅遊收入漏損限定為因入境旅遊造成的旅遊外匯流失,而對國內跨省旅遊、跨地區旅遊等可能造成的旅遊目的地旅遊收入漏損的研究相對缺乏。這可能與如下認識有關:國內旅遊收入是經營國內旅遊業務所收入的本國貨幣,它不增加旅遊目的地國的國民收入總量,只是物質生產部門與勞動者所創造的價值的轉移,體現著該國或地區內部的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個人之間的經濟關系。這樣的認識似乎存在一種誤解,因為它假定了因旅遊帶來的商品與服務都不能創造新的價值。這種假定成立的潛在前提是從國民經濟總收入的角度來看待旅遊收入,如果一旦要從區域經濟總收入的角度來分析問題,則由於國內旅遊經常造成消費的區域間轉移(移出客源地,轉入目的地),可能形成不同區域國民收入的一種再分配機制。當然,這種重視旅遊經濟的國家層次影響的傳統並不是我國的特殊現象,由於在資料獲取、數據有效性等方面遭遇到很多困難,西方學者也傾向於從國家層次來開展研究。
既然是「影響評價」研究,則必然需要建立一定的評價標准,收集被評價對象的相關信息,這更適合於採取定量研究的方法。然而,由於旅遊現象的復雜性,要推行有效的定量評價面臨著很多實際困難。保繼剛和蔡輝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指出,國內的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由於旅遊統計不健全,僅依靠旅遊部門的統計難以做出全面的分析。事實上,雖然近年來旅遊統計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開始逐步規范和豐富,但是由於國家進行旅遊經濟統計的出發點和目標是既定的,所以針對特定區域而言,國家數據方面的大、偏、漏問題並未消除,對分析旅遊區域經濟影響適用程度有限,因此有待於完二、簡單數學模型時期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第一個時期是以利用「乘數原理」為主要分析工具的簡單數學模型時期。
凱恩斯在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所謂「乘數原理」,本來是考察投資增量與國民收入增加量的倍數關系的一種宏觀經濟模型。「投資增量」和「國民收入增加量」這兩者一般都是要針對特定的國家和地區而言的,因為只有具有一定范圍(很多時候是以行政劃分為標准來確定其空間邊界)的區域才會進行相應的國民經濟統計,才能提供乘數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宏觀經濟指標。因此,即便在經濟學中,乘數本身也是一個向來就帶有區域含義的研究對象。
乘數原理應用於旅遊研究時,稍微變動了其在經濟學中的原始定義,不是直接考察投資增量和國民收入增量的倍數關系,而是考察旅遊收入的增量和國民收入增量的倍數關系,或者考察旅遊就業的增量和國民就業增量的倍數關系,其潛在假設是,旅遊的新發展帶來的產業內變化,將會以各種途徑導致其他產業的連帶變化。乘數關注的是這一變化的最初原因和最終結果之間的關系,而實際過程並不在它的研究視野之內。事實上,研究變化過程的工作是由後來的投入產出模型和旅遊衛星賬戶模型實現的。
旅遊乘數研究著眼於計算入境遊客支出,探討目的地國家直接獲得的入境旅遊收入總量及其對目的地國家國民經濟的宏觀影響向來是西方學者的研究重點。實際上,旅遊對收入和就業的貢獻不僅僅來自於入境旅遊,也來自於國內旅遊,而且很多時候後者的實際貢獻都要超過前者。然而,也有學者指出,乘數研究本來就是針對國家這一層次的,因為乘數的大小隨研究區域的大小變化,所以,越小的區域所獲得的乘數效應也就越弱,只有在國家這一層次上,乘數才能表達出獨特的參考價值。但是需要指出,由於乘數始終是一個宏觀經濟的概念,它沒有深入經濟活動的細節,缺乏很多實際情形的周詳考慮,所以並不能最終決定經濟影響的大小。例如,對一個區域而言,僅僅具有很高的旅遊乘數是不夠的。假設一個區域中的旅遊企業主要由小企業組成,那麼,因為這些小企業主要都是銷售本地區的商品,收入漏損較低,所以可能使得該區域擁有很高的旅遊收入乘數;然而,由於每一筆收入絕對額度都不高,實際上這些小企業能夠創造的經濟財富可能並不多。反之,假設一個區域中主要都是高級酒店和娛樂場所,因為存在貨品上的進口漏損,區域旅遊收入乘數可能比較低,但是由於每一筆旅遊收入都相對較高,那它也可能創造相對較多的區域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
旅遊乘數分析並不能展現旅遊對地方經濟影響的全貌,它只反映出一種不對等和不完整的經濟影響景觀。而一些發展中國家為了證明旅遊發展對國家和地方的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並不排斥利用在數字上讓人興奮的旅遊乘數分析。這一濫用傾向已經引起了一些學者的警惕,如Getz就指出,為了表明旅遊發展對地方經濟有很大的貢獻,一些人不負責任地將原本適用於國家層次的收入乘數硬生生地拿來分析地方層次的旅遊收入問題,並且得到了一些很不切實際的誇大的結論。
簡言之,一個籠統的乘數會掩蓋細節存在的問題。僅從數字上來分析,不同變數的變化可能導致同樣的乘數表現,如果只看到了乘數的相同,而忽視了乘數背後不同的形成機制,則可能對與旅遊相關的區域經濟狀況做出錯誤的判斷。在西方國家,當投入產出模型開始應用於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之後,對旅遊乘數的研究基本萎縮到僅出現於教科書的地步。
三、復雜數學模型時期
旅遊區域經濟影響評價研究的第二個時期,以利用復雜數學和統計工具為特徵,建立了以投入產出分析和旅遊衛星賬戶為代表的一系列數學模型,並已得到廣泛應用。
(一)投入產出分析及其擴展
投入產出(I/O,Input/Output)分析可以清楚地顯示社會經濟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的復雜性,解決乘數研究無法回答的旅遊區域經濟影響的過程問題。當然,它本質上屬於微觀經濟學上的靜態均衡分析,在實際運用中可能還存在著局限性,因為它存在著兩個假設前提:
1.「技術系數」的不變傾向,即在同一張I/O分析表中,一個單位的產品所需的各種投入都是固定的;
2.生產函數具有規模報酬不變的特點,即將投入增加一倍,則產出可以增加一倍。
事實上,對「技術系數」和規模報酬的不變的假設,是對微觀經濟學的邊際效應原理的背離。然而在短期分析中,可以認為I/O表考慮的就是邊際變化本身,從而所得到的分析結論就不會因為假設的欠妥當而與實際情形相差太遠。實際上,因為旅遊經濟影響研究中的I/O分析一般是利用近年的產業經濟統計數據來建立,更新周期不長(一般國家為5年),因而可以認為利用其分析結果能夠較准確地體現客觀實情。然而,要觀察和測量旅遊對整個區域的經濟影響狀況,研究者不能只依賴產業經濟統計數據,而必須將所需的資料范圍擴大到旅遊業本身的交易之外,需要清楚掌握家庭對商品和其他資源的消費行為。
目前對I/O分析的批評主要集中在:它相對重視GDP受益於旅遊經濟的影響,但是對旅遊行業本身受到的影響分析不夠,同時忽視進口漏損等問題,甚至完全不考慮其他行業受到的負面影響,這就可能誇大旅遊區域經濟影響的正面效應。近來的I/O分析已經得到擴展,引入了對跨區域產品流、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生產就業等的核算,出現了社會核算矩陣(SAMs,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和可計總量平衡(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兩種新的評價模型方法。SAM為綜合地揭示那些可描述區域經濟結構的數據提供了一個系統化的框架。它能夠體現區域內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和消費之間、收入的分配和組成之間的聯系。CGE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是為了同時分析市場價格和供需的問題,對競爭市場的經濟運轉情況進行的一種模擬。 善統計指標,挖掘統計深度.
B. 旅遊業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1、旅遊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可以有效帶動建築工程及相關行業、航空運輸業、輕工業、商業、工藝美術和農副業等行業的發展。
2、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它所具有的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導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業機會
旅遊的發展可以增加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的流動,因此發展旅遊業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4、增進國際交流,拓寬世界視野
在一定意義上,一次旅遊活動是一種廣義上的文化交流,通過發展旅遊業,各國人民之間的彼此了解,並有力地促進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過旅遊業的發展,這種軟環境效應可以克服各國意識形態間的障礙,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有利於協調各國之間的關系,以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的集團化。
5、促進招商引資,利於國際接軌
與貿易創匯相比,旅遊創匯不需要直接輸出物質產品,不需要進行多環節的長距離運輸。發展旅遊業可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利於低成本地學習借鑒別人有用的東西,更新觀念,促進本地區擴大開放及與國際的接軌。
(2)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擴展閱讀:
旅遊業組成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C. 關於旅遊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①能夠增加就業機會和人均收入 ②能促進交通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但旅遊業必須考慮當地旅遊資源的承載能力,避免資源浪費、城市污染、重復建設以及惡意競爭破壞旅遊資源.
故選:C.
D. 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什麼作用
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回籠資金、穩定市場;增加外匯收入。
E. 旅遊對區域經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分別有哪些
旅遊:是人們為尋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進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游覽過程中所發生的一切關系和現象的總和。旅遊業是旅遊的媒介,是為旅遊的主體和旅遊的客體之間的有機聯系提供服務中介。
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積極影響:
1、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增加地方財政收入。
2、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帶動當地就業。
3、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別。
旅遊業對區域經濟的消極影響:
1、因投入資金過大,難於收回成本,造成經濟損失;
2、因建造佔地過多,影響農業的發展 ;
3、因大量旅遊者的湧入,引起物價的普遍上漲,影響人民生活。
F. 旅遊在提高區域經濟水平、縮小地區差別方面的作用有哪些
旅遊業是一個新興行業,是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行業,發展勢頭強勁。旅遊業之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如此之快的發展,其根本原因是它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其綜合能量遠遠超過其它重要的單一工業部門,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旅遊業在區域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建設和環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客觀存在的。 旅遊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等各個方面的社會活動,這就決定了旅遊業的發展必然會給旅遊地帶來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 一、旅遊業在區域中的經濟功能 旅遊產業的發展會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在旅遊企業為滿足旅遊者的需要而生產「旅遊產品」時,也需要來自旅遊部門之外的物質和服務的投入。對區域經濟而言,其經濟效益主要表現在: 1.增加外匯收入。就接待區域外的旅遊者而言,其最重要的經濟作用之一便是可以增加一個地區的區域外匯收入, 提高該區域的支付能力,從而有助於平衡其區域收支。 2.促進區域內相關行業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一方面有賴於目的地中很多經濟部門或行業的支持和配合,同時也可以帶動和促進很多區域內其他經濟部門或行業的發展。 3.增加目的地經濟收入,平衡區域經濟發展,縮小地區 差別。國內旅遊消費並不直接造成國家財富總量的增加,而是形成在有關地區間的流動和重新分配,起到調節地區購買力的作用。然而海外旅遊者在華消費對我國的經濟來說,則構成一種外來的經濟「注入」,增加了我國外匯收入。 4.增加區域就業機會。發展旅遊業是增加區域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在評價旅遊業的經濟功能時,增加就業機會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旅遊業的發展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增加區域就業崗位。 根據國際經驗,旅遊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可容納250人就業,而多數資金密集型行業每百萬元固定資產只能容納90人就業;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旅遊業在吸收失業人員方面將扮演重要角色。增加區域政府稅收。無論是發展入境旅遊業還是國內 旅遊業,都可以起到增加國家稅收的作用。稅收是國家提供 「公共產品」資產來源,沒有足夠的稅收,國家便難以有效地提供國防和治安等公共產品。因而旅遊的這一作用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既然旅遊業在國家總體和區域經濟中的功能如此重要,發展區域旅遊業,進一步探討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的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 旅遊業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1.旅遊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效應產業關聯或產業波及就是產業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任何一種產業活動通過產業之間相互聯結的波及效果,必然影響和被影響於其他產業的生產活動。一種產業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的作用就被稱為產業關聯或產業波及效應。一般認為,旅遊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效應比較強。即旅遊業的發展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從而拉動區域經濟發展。一方面,旅遊業要發展必須建立在一定的物質資料生產基礎之上,因此,旅遊業的發展必然會拉動相關的物質資料生產部門隨之發展;另一方面,旅遊業作為國民(區域)經濟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綜合性產業,其產品內容包括了旅遊資源、旅遊設施及其他各類設備、旅遊服務、旅遊線路設計和日程安排等,其發展需要吃、住、行、游、購、娛六個要素相互配合,所以旅遊業能夠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交通運輸、商業服務、建築業、郵電業、金融、外貿、輕紡工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國民 (區城)經濟的發展。因此,科學合理地開發區域的旅遊資源,打造出有鮮明特色的旅遊產品,又能因地制宜,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大眾需求的飲食業、娛樂業等相關產業,就能使旅遊業發揮出其具有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效應,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 2.旅遊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旅遊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創匯性迅速的特點,使一些不具備產業優勢的地區也可藉此興旺發達。旅遊業能帶動區域相關市場,增加區域就業,改善區域面貌。 配第克拉克定律認為,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當人均國民收入進一步提高時,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勞動力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佔比重越大,勞動力的相對比重上升就越快。旅遊服務對象具有多層次性和差別性,決定了區域旅遊業的經營規模相對要求較低,經營的技術標准靈活,促使區域旅遊業的比重增加得也較快。 3.旅遊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在區域中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旅遊業的產業關聯度高,是一個綜合性行業,旅遊業是集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它能帶動區域交通、金融、商業、貿易、保險、賓館、餐飲、娛樂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吸納大批的勞動力就業。有關研究結論認為:每一美元的直接旅遊收入可帶動2.5美元的間接旅遊收入。每一直接旅遊就業人員可帶動平均2.5個間接就業人員。在我國,根據有關研究測算,旅遊 業每收入一美元,可使國民生產總值增加3.12美元;旅遊收入每增加一元,可帶動第三產業相應增加l0.7元;旅遊外匯收入每增加一美元,利用外資金額則相應增加5.9美元。 旅遊需求的多樣化和多層次性,使荒山野嶺、大漠草原變得和繁華都市一樣具有吸引力,而且差異越大,越具吸引力,為資源的開發利用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旅遊的開發利用使原本不能直接創造價值的資源,產生了經濟效益。 旅遊業為區域開辟新的市場。旅遊業本身的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都為區域不斷地開辟和提供新的市場。 三、 區域旅遊經濟整合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隨著我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各地各級政府都已意識到共同發展區域旅遊經濟是旅遊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各地方共謀多贏的必然選擇。 1.從存在的空間來看,是存在於某個經濟區域的旅遊業,具有鮮明的區域特徵。任何旅遊產品都是區域性的產品,旅遊 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特色的旅遊產品正是區域對遊客產生旅遊吸引力的根本動力。以獨特的區域旅遊資源為基礎,現實的交通連接條件為前提,以景區間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為原則,為遊客提供旅遊服務。 2.從區域旅遊產品的推銷方式來看,旅遊採取的是整體促銷方式。這種促銷方式具有氣勢大,內容多,形式活,覆蓋面廣等特點。還能使區域資源、產品、服務、交通及社會文明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較強的綜合競爭能力。 3.通過旅遊整合,增強資源的價值和吸引力。針對因行政區劃而影響資源的完整性造成資源價值貶低的情況,通過旅遊 整合,進行跨區域統一開發,可以增強資源的吸引力。利用資源正的近鄰效益增強資源的單體價值。 4.通過旅遊整合,增強遊客的可進入性,降低了旅遊時間比,改善了區位關系。區域旅遊經濟的整合是現代旅遊業樹立大區域旅遊形象,提升旅遊綜合競爭力,實現無障礙旅遊活動的必然趨勢。由於我國特殊的行政區域制度和旅遊資源的地屬性特點,使得旅遊 資源和行政區域間產生了一種地緣關系,即旅遊資源與行政區域相合或旅遊資源與行政區域相交,旅遊資源所依託的地域往往被行政區劃劃分到不同的行政區域,同一旅遊資源為兩個或多個行政區共有。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區域旅遊經濟的整合都表現出風生水起的態勢。區域旅遊整合有其必要性。由以上分析可知,每個區域都有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因此必須揚長避短,軟硬結合。硬體建設是進行區域旅遊的物質基礎,而軟體建設則是區域旅遊發展的保證。只有將硬體建設與軟體建設相結合,使該區域的自然風光與當地社會風情、歷史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為遊客提供上乘服務,才能有效地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G. 旅遊業對提高區域經濟水平縮小經濟差距方面的作用
1.旅遊業是對宏觀經濟各產業關聯度最大的行業之一,從上游來看,旅遊行業可版以帶動有色、鋼鐵,權建築、紡織、航空、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
2.從下游看,旅遊業可以帶動餐飲、服務、酒店等各行業均產生關聯影響。
3.從境外旅遊角度看,旅遊業可以影響國家的外匯儲備,在人民幣升值的條件下,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4.從地區就業看,旅遊可以促進就業,增加當地區民的收入水平。
H. 旅遊對區域經濟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分別有哪些
1、增加外匯收入,平衡國際收支。
2、有助於貨幣回籠
3、增加目的經濟收入
4、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5、增加政府稅收
6、平衡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地區差別
7、增加就業機會
I. 舉例說明旅遊對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中國是大陸文化西方是海洋文化 大陸文化是指以大陸為生成背景的文化海洋文化是指以海洋為生成背景的文化 這種不同的生成背景,包括地域地貌、氣候氣象、自然生態、風土民俗以及歷史文化等差異而形成顯著區別。 主要區別:大陸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海洋文化是一種商業文化,兩者代表人類文明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與發展水平。早先,人類只能在陸地從事生產與生活;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人類開始從陸地走向海洋,使陸地與陸地溝通,促進航海與商品貿易的發展。 大陸文化因受山嶺江河阻隔而造成狹隘性與封閉性,因對土地的私人佔有而產生封疆與世襲觀念,又因土地佔有的面積大小與山嶽的高低形成等級制度。陸地是穩定的,農業社會要求穩定,風調雨順;封建政權的代號為「江山」,即使說「四海為家」,也是以四海為邊界。傳統所謂「六合」、「四方」一般都不包括海洋,明清實行「海禁」政策,也把海疆排除在外。安土重遷,安貧樂道,惜別懷鄉,這些都是大陸文化的生成背景:封閉,保守,墨守成規,求穩求太平,害怕社會變動。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大陸文化雖然平和,厚重、典雅、精緻,其局限性則是很明顯的。 海洋文化海洋的廣闊與一望無際而表現出大氣與開放姿態(李白詩:「海水不滿眼,觀濤不稱心。」);又因海洋無法私人佔有而形成平等觀念,密切了人間關系(「同舟共濟」「風雨同舟」)。海洋是人類的精神家園,天風海濤,最能啟迪人們想像與幻想;而險惡的風波,又能培養人們的冒險精神,使航海成為勇敢者的事業。海洋是流動的,變化的,寬容的,有較大自由度(普希金詩:「大海,自由的元素。」),較少狹隘觀念與保守思想。海洋又是積極的,進取的,浪漫的,有廣闊的想像與聯想的空間,開拓人的心靈世界。這些構成了海洋文化大氣、強悍、機智、熱情、浪漫、生氣勃勃、充滿想像力與創造性的基本特徵,也構建了海邊民豪爽、曠達、靈活、容易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的心理素質。海洋文化作為一種商業文化,是一種城市文化、市民文化,體現了人類文化最新發展成果,有鮮明的時代標志。其外延涵蓋當代的科技發明、商業流通與社會進步;其內涵包含近代的民主理念、平民意識與自由思想,從根本上提高了人的文化素質與精神境界。它不僅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性,更具有時代性與世界性,標志當代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公元前221年,通過「商鞅變法」而強大的秦國最終統一了中國大地~至此,長達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專制制度拉開了序幕。這次統一,不僅為統一的華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礎,也標志著中華民族的開始行成。而此時的西方各國(這里主要指的是歐洲各國)還僅僅是奴隸制的邦城國家。此後的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希望有一個相對安寧的生產環境以維持農耕經濟的發展。因此,主張「非攻、尚賢」的儒家思想成為了中國的統治思想,因此,中國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諧」,少了些「爭斗」。而西方各國,隨著庄園經濟的發展,游牧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游牧經濟的擴張性也越來越突顯出來。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爭」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為其文化中的關鍵。至此,中西文化開始「分道揚鑣」了。 中西文化差異繼續擴大是在16、17世紀,此時的西方各國,特別是西歐各國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變革。 思想方面,「文藝復興」這場思想解放運動對西方後來的文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人文主義」思潮的傳播一方面將人的思想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慾過度的膨脹,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爭」。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使資本主義體系開始形成。資本主義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資本的原始積累也使得其文化中「爭」的日益突出。 回過頭來看中國,長期的封建專制日益完善和加強,統治階級滿足於現狀,仍然做著「天朝」的美夢。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說去「爭」了。再者,由於封建思想、自然經濟的自閉性,人們也安於現狀,並不,也不敢去「思變」。 中西文化的差異還集中體現在宗教信仰上。在中國,不論是外來的佛教還是土生土長的道教,講究的是逆來順受、講究的是來生。而西方的教義,雖然也強調來生,講究受難,但不論基督教還是伊斯蘭教,也都很講究個反抗異族壓迫,反抗異教徒等,如《聖經》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繪尤太人的反抗和戰爭。 這種在宗教上的差異的形成也與其形成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佛教、道教的傳入和產生是在東漢時期,當時的中國,封建專制已經形成,統治者急需一種能夠安撫人心,利於安定的宗教以束縛人們思想,進而維護其統治。 而西方各國,大多是鬆散的邦城,各國的統治者都希望通過戰爭獲得土地和人口。因此,建立統一的國家成為他們迫切的希望,而宗教的信徒,為了發展本教,打擊異教,於是與統治階級相「勾結」,根據統治者的侵略慾望,對教義進行適當改動後成為了其統治工具,同時也使其教得到了發展。例如歐洲「宗教改革」。 再者,中西文化的差異也體現在對「愛」的詮釋上,在中國文化里,對「愛」,強調的是「大愛」,是對芸芸眾生的大愛。而在西方社會里,人們更加突出自我,更加註重自我的感受,因此,在西方文化里的「愛」主要是對自己,對家人或是某個個體的「小愛」 形成這樣的差異其實與文化形成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眾所周知,華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是處在封建社會的形成與發展時期,因此,華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而在封建社會中,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利益,更好的統治人民,往往通過各種途徑向人們灌輸諸如「譜度眾生」、「因果循環 」之類的思想。因此,人們為了能夠來世「成仙」就今世行善,於是就有了對芸芸眾生的「大愛」。 而縱觀西方文化歷史,其開始形成如今的資本主義文化是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在這場文化運動中,人們宣揚「人文主義」,肯定人的價值、尊重人的權利、重視人的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會帶有其「人文主義」的特徵。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會的「小愛」。 其實,中西方文化的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其產生及發展的社會背景及時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帶有其產生的時代烙印,即時代特徵。文化是一定區域的人們長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質,因此,文化既然已經形成,就沒有優劣之分。這也是我們在研究文化問題時必須緊記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