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積極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

積極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1-26 23:43:48

Ⅰ 溫州瑞安市

參考資料:http://www.ruian.gov.cn

瑞安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和溫州大都市區南翼中心城市。全市陸域面積 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37平方公里,共轄6街道12鎮19鄉,總人口112.5萬。瑞安歷史悠久,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開始置縣,至今已有1760多年歷史,有著「理學名邦」、「東南小鄒魯」之美稱,二十五史正式立傳的瑞安人就有22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陳傅良、「南戲鼻祖」高則誠、清代朴學大師孫詒讓等就是瑞安歷史文化名人的傑出代表。瑞安名勝古跡眾多,境內已發現史前遺址和各類文物史跡600處,其中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2個、省級重點文保單位8個。2003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92.5億元,財政總收入19.49 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名列全國百強縣(市)第36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第24位。

瑞 安 經 濟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努力克服要素資源制約,實現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全年宏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活力有所增強;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取得新發展;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一、綜 合

經濟總量持續較快增長。據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27.7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增幅達到了1998年以來的最高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2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 130.3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87.2億元,增長14.2%。全市人均生產總值20179元,比上年增長13.5%。

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國民經濟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4.8:56.8:38.4調整為4.5:57.2:38.3,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比重由上年10.1%提高到10.3%,外貿依存度由上年的11.7%提高到13.9%,出口依存度由16.6%提高到21.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全部工業的比重突破50%,達到53.3%。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還不牢固,激勵機制尚需完善;工業產業結構水平較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土地、電力等資源性瓶頸制約更加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制約經濟發展後勁;區域發展和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二、農 業

農業生產恢復增長。我市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兩個l號文件精神,加大農業扶持力度,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中心,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安全,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7.8億元,增長7.4%;林業產值0.2億元,增長3.3%;牧業產值1.7億元,下降6.0%;漁業產值7.8億元,增長3.5%。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均恢復增長。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0.1萬畝,比上年增加4.3萬畝,增長12.0%,扭轉了我市連續6年糧食種植面積下降的趨勢。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5.8萬畝,比上年下降1.9%。糧經比例為60.9:39.1。全年糧食產量15.7萬噸,比上年增長14.4%。

農業產業化經營穩步推進。農產品推廣成效顯著,通過舉辦旅遊節、高樓楊梅節,提高了我市楊梅的知名度;在省農博會、溫州農博會等展示展銷會上簽訂農產品銷售合同9350萬元,農產品獲獎25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增速較快。全市50家農業加工企業,全年實現產值9.8億元,同比增長15%。品牌戰略實施成效顯著。鹿木鄉馬蹄筍基地被評為"浙江省效益林業十大精品基地",楊梅產業項目被列入省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階。"清明早"牌茶葉通過有機食品認證,成為我市首個擁有"有機食品"標志使用權的農產品;"廚工"牌陳醋、"大三元"牌香脆鰻片和蝦皮等8個產品通過了綠色認證,至年末"綠色食品"累計達9隻;無公害農產品新增11個,累計達30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新增13個(其中畜禽2個)、面積4.8萬畝,累計個數達27個、面積13.2萬畝。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造林面積0.4萬畝,發展經濟林0.4萬畝;封山育林2.5萬畝,累計達32萬畝;平原植樹20萬株。森林覆蓋率為41.5%。

畜牧業和漁業生產總體穩定。畜牧業生產略有下降,全市肉類總產量10793噸,比上年下降8.0%。全年水產品總量115781噸,比上年增長2.1%。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我市不斷完善工業發展政策,加大對主導行業的引導、扶持力度,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48.0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增幅比上年提高4.5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16.1%。工業經濟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工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率達到56.5%,拉動GDP增長8.3個百分點。

工業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據初步統計,全市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模以上工業)數量繼續攀升,達到756家,完成工業總產值238.6億元,比上年增長27.7%,高於全部工業增幅6.9個百分點。重工業產值135.0億元,比上年增長27.8%,高出輕工業2.1個百分點,輕重工比達到43.4:56.6。產值超億元的企業41家,比上年增加12家,實現產值96.1億元,增長32.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40.3%。

三大主導行業引領其他行業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三大主導行業完成總產值138.4億元,比上年增長30.7%,增幅高出規模以上工業3個百分點,其中高分子合成材料及其製品行業43.5億元,增長36.0%,汽摩配行業44.7億元,增長29.5%,機械電子行業50.3億元,增長27.4%。

品牌經營得到較快發展。2004年獲得"中國男裝名城"、"中國膠鞋名城"稱號,至此我市已擁有5個國家級生產基地稱號。獲國家免檢產品1個,累計達3個;獲浙江省名牌產品6個,累計達到17個;獲溫州市名牌產品18個,累計達到51個。全年新獲省著名商標3個,累計達16個;溫州市知名商標9個,累計達22個。華峰集團、榮光集團等企業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

企業資本經營取得突破。華峰氨綸公司完成上市輔導期,並通過國家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瑞立集團通過收購境外企業,創建瑞立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並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實現溫州民企上市零的突破。

工業經濟效益有所改善。對規模以上工業7項經濟效益指標綜合考評得分為137.6分,比上年提高0.3分。在考核指標中,成本費用利潤率為5.44%,全員勞動生產率為4.6萬元/人,均比上年有所好轉。效益考核企業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28.2億元,比上年增長26.6%,利稅總額20.8億元,增長21.3%,其中利潤總額12.0億元,增長28.8%,呈現產銷利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全市擁有四級以上資質的建築企業52家,實現總產值16.1 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利潤4365萬元,下降13.7%。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89.8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竣工面積92.3萬平方米。

四、國內貿易、對外經濟和旅遊

消費市場穩步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8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批發零售業零售額56.5億元,增長9.1%;餐飲業零售額7.3億元,增長26.4%。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全年實現商品零售總額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等增長較快。汽車類商品零售額9.54億元,增長11.7%。

商品交易市場成交活躍。年末有各類市場77個,其中消費品市場50個,生產資料市場26個,生產要素市場1個。商品交易市場全年實現成交額104.9億元,比上年增長56.1%。各類市場中成交額超億元市場9個,年成交額93.9億元,其中超十億元市場2個,年成交額71.1億元。

利用外資進展順利。在行業結構上,外資開始涉足城市基礎設施、服務行業等項目;在利用外資方式上,瑞立集團在美國"買殼上市",開辟了我市間接利用外資的新渠道;在投資規模上,合同外資平均投資規模達454萬美元,比上年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23家,新簽合同外資金額10454.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1.8%,實際使用外資3694萬美元,增長113.5%。

對外貿易快速增長。我市已與13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2.3%,其中出口5.87億美元,增長51.8%,進口2.05億美元,增長54.5%。機電產品出口增長快速,出口額比上年增長79.4%,占總出口額的27.8%。市場開拓有新進展,對出口總額佔全市90%以上的歐、亞、美三大主體市場出口分別增長38.7%、67.7%和46.3%,對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也成績斐然,增長率為76.4%。全年新增出口企業97家,完成出口額9514萬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6.2%,成為帶動我市外貿發展的新動力。

外經合作穩步推進。全市共新批境外投資項目24個,同比增長118.2%,完成年度計劃266.7%。境外機構帶動國內商品出口9990.9萬美元,同比增長11.5%。

旅遊產業進入發展新階段。全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35.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6.5%;實現旅遊收入15.3億元,增長46.7%。全年接待海外旅遊者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7.6%;旅遊外匯收入209.6萬美元,增長41.7%。2004年,我市在社會經濟各方面條件不斷完善的基礎上,積極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通過了國家驗收。

五、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勢頭趨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54.8億元,比上年增長5.7%,增幅比上年下降14.3個百分點。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億元,比上年下降5.6%;農村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0億元,增長12.8%。國有單位投資10.1億元,比上年下降1.9%;非國有單位投資44.7億元,增長7.6%。城鄉私人投資8.4億元,下降2.4%。

投資結構變化顯著。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較大力度,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4.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工業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工業性項目完成投資額17.0億元,增長39.2%,增幅比上年增加26.9個百分點,支撐著投資總額增長的勢頭;房地產投資14.4億元,下降16.1%。限額以上項目投資22.9億元,比上年增長25.2%。

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展順利。2004年全市共安排重點建設工程25個,完成投資9.65億元。瑞安廣場、市行政學校、鳳山水廠一期、110KV上望、焦坑(擴建)變電所、糧食中心庫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56省道瑞安段全線貫通,飛雲江三橋及接線、東新路、文化藝術中心等工程進展順利,污水處理、城市防洪三期、瑞楓公路、塘下大道、溫福鐵路瑞安段等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六、交通、郵電和電力

交通建設成效顯著。2004年,我市交通建設力度繼續加大,有10項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列入省級計劃,獲得交通補助資金7500萬元,是歷史上列入省級項目最多、獲得資金補助最多的一年。干線暢通工程順利推進。圍繞我市"五縱二橫一繞"公路主網路建設,全年投入重點工程投資4.8億元。鄉村康莊工程全面鋪開。全年開工的通村公路建設總里程186.6公里,完成投資7400萬元。至年末市域內等級公路達535.3公里,每平方公里擁有公路42.1公里。交通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全年貨運量763.31萬噸,貨物周轉量34752.77萬噸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4.8%、2.6%;客運量、旅客周轉量分別為2995.03萬人、73114.77萬人公里,分別增長5.8%、8.5%;飛雲江港口貨物吞吐量256.31萬噸,比上年增長3.5%。年末機動車擁有量13.4萬輛,其中汽車5.6萬輛。

郵電業務進一步發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49億元,增長14.5%;郵政業務總量4876.5萬元,增長9.8%。年內新增固定電話用戶10.1萬戶,行動電話用戶15.7萬戶,互聯網用戶1.9萬戶。至年末全市擁有固定電話用戶52.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8.6萬戶,互聯網用戶12.0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46部,行動電話61部,互聯網普及率達到39.5%。郵政業務保持穩定發展。全年函件總量307.0萬件,包裹總量11.3萬件,匯票業務38.9萬筆,特快專遞22.3萬件,報紙訂閱累計2018.8萬份,雜志累計53.9萬份,集郵業務31.8萬枚。

電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市電力系統最高負荷48.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7.1%,用電高峰期電力負荷最大缺口達25萬千瓦。由於供電緊缺,全年全社會用電量27.5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8.5%,增幅比上年下降5.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用電量21.56億千瓦時,增長1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4.2億千瓦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七、財政和金融保險

財政形勢穩定。全市完成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23.4億元(按上年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2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8億元,同比增長26.5%。考慮2004年實施的出口退稅新機制及其他財政體制改革因素,全市財政一般預算總收入為19.1億元(新口徑),與上年同口徑相比增長17.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億元,增長21.8%。全年地方一般預算支出12.87億元,與上年相比增長23.7%,完成預算的112.6%,其中教育事業費支出3.77億元,增長24.3%。科技、社會福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等重點支出明顯增加。

金融運行健康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221.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0.3億元,增長10.1 %,其中居民儲蓄存款128.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1.0億元,增長9.4%;企業存款61.3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6億元,增長12.0%。年末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到170.0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5億元,增長16.0%。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比達76.7%,比上年末提高3.9個百分點。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基礎建設、工業、個人消費等貸款保持較快增長,與上年末相比增幅分別為22.9%、25.7%、和30.5%。金融機構全年現金累計收入2347.4億元,累計支出2311.2億元,現金凈回籠36.2億元,比上年增加8.1億元。

保險業繼續發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保險公司12家,全年保費收入45831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7151萬元,增長18.6%;人身險保費收入28680萬元,下降6.4%。全年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12771萬元,比上年增長41.1%,其中財產險10749萬元,增長58.6%;人身險2022萬元,下降11.1%。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整體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學校221所,在校學生168697人,占總人口14.91%。小學入學率為99.99%;初中入學率為98.54%;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段比例達到88.69%,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全國高校統考報名錄取率80.34%。中等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也得到大力發展。全年新創溫州市級教育強鎮2個,溫州市級以上教育強鎮累計達14個,其中省級12個。教育條件繼續改善。每個學生平均佔有校舍建築面積,小學達4.83平方米,初中8.24平方米,普高15.23平方米;校均學生人數,小學達到687人/所,獨立初中達到1149人/所,一貫制學校初中部達265人/所。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小學、初中、普高、職高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98.8%、97.1%、94.9%、72.8%,中級及以上職稱比例分別為49.34%、47.06%、48.43%、38.28%。

科技進步取得新進展。全社會科技經費投入41178.2萬元,科技投入占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8%。各級財政科學事業費支出1554萬元,比上年增長18.6%,科技三項經費投入2438萬元,增長37.0%。全年列入國家級火炬計劃5項,星火計劃1項,重點新產品計劃6項,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列入省級各類項目56項、溫州市級項目13項。全年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溫州市科技進步獎9項。積極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年內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家,溫州市級6家,至年末,共有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1家。全年專利授權486項,至年末累計2642項。一批科技項目獲得國家和省貼息貸款或創新基金資助,全年獲資助經費773萬元,比上年增長45.4%。科技合作交流加強。全年技術成交額1.3億元,占溫州市的24%。年末,隸屬人事部門管理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3288人,比上年增加623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人員5770人,增加834人。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群眾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年共創作各類文藝作品139件,其中獲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獎11個。文化產業繼續穩步發展。至年末,我市共有文化經營單位1223家,比上年增長13.7%,總投資額達3.2億元,增長18%。公共圖書館藏書18.7萬冊(件),年總流通量10.9萬人次。城鄉群眾文化生活條件不斷完善,年內新?quot;東海文化明珠"鄉鎮1個,累計達10個;"金海岸文化網"工程新增1個,累計達4個。全市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7%,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7%,有線電視用戶19萬戶。

公共衛生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市有各類衛生機構605家,其中醫院5家,衛生院58家,村衛生室345家,其它醫療機構185家,城市和農村衛生網路逐步完善。年末有各類衛生技術人363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99人,執業護士935人。全市醫療機構病床 1750張,平均每萬人擁有病床15.5張、醫師15.9人。至年末全市農村改廁普及率達88.5%。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年體育人口達48.6萬人,占總人口的43%;中小學全面開展體育達標活動,達標率為98.3%;公共健身點新增40個,累計達160個。全年舉辦全民健身活動47次,參加活動17萬人次。瑞籍運動員在省、市運動會的19個項目上共獲金牌92枚、銀牌71枚、銅牌67枚。

十、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不斷加強。全年新增城市道路面積44.2萬平方米,累計260.8萬平方米;新增公共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累計122.3萬平方米。城市公共交通、供排水設施繼續改善。市區公共交通營運線路12條,年載客量332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1%。年末供水管道270公里,年供水量4119萬噸,增長16.7%;排水管道199.4公里,液化石油氣用戶5.9萬戶,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圍繞生態市建設目標,加強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大氣環境和城市雜訊環境質量水平保持穩定,環境空氣Ⅰ、Ⅱ級優良天數佔全年總天數的比重為91.3%,城市道路交通雜訊全年平均值68.8分貝,符合交通干線雜訊標准。工業污水排放達標率90.9%,工業煙塵排放達標率97.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93.3%。全市已有8家單位通過ISO14001環境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繼續保持低增長。年末全市總人口113.1萬人,總戶數30.5萬戶。男女性別比為106.6: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4‰,計劃生育率達90.6%,已婚育齡婦女綜合避孕率90.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率86%。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繼續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6元,比上年增長15.9%,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35.5%。教育文化娛樂

Ⅱ 如何掌握農旅結合七大開發模式

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項目開發中如何掌握農旅結合七大開發模式
一、田園農業旅遊模式
即以農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和特色農產品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農業游、林果游、花卉游、漁業游、牧業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題旅遊活動,滿足遊客體驗農業、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
1、田園農業游
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嘗和購置綠色食品、學**農業技術知識等旅遊活動,以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
2、園林觀光游
以果林和園林為重點,開發採摘、觀景、賞花、踏青、購置果品等旅遊活動,讓遊客觀看綠色景觀,親近美好自然。
3、農業科技游
以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為重點,開發觀看園區高新農業技術和品種、溫室大棚內設施農業和生態農業,使遊客增長現代農業知識。
4、務農體驗游
通過參加農業生產活動,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讓遊客接觸實際的農業生產、農耕文化和特殊的鄉土氣息。

二、民俗風情旅遊模式
即以農村風土人情、民俗文化為旅遊吸引物,充分突出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開發農耕展示、民間技藝、時令民俗、節慶活動、民間歌舞等旅遊活動,增加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
1、農耕文化游
利用農耕技藝、農耕用具、農耕節氣、農產品加工活動等,開展農業文化旅遊。
2、民俗文化游
利用居住民俗、服飾民俗、飲食民俗、禮儀民俗、節令民俗、游藝民俗等,開展民俗文化游。
3、鄉土文化游
利用民俗歌舞、民間技藝、民間戲劇、民間表演等,開展鄉土文化游。
4、民族文化游
利用民族風俗、民族**慣、民族村落、民族歌舞、民族節日、民族宗教等,開展民族文化游。

三、農家樂旅遊模式
即指農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產的農產品及周圍的田園風光、自然景點,以低廉的價格吸引遊客前來吃、住、玩、游、娛、購等旅遊活動。
1、農業觀光農家樂
利用田園農業生產及農家生活等,吸引遊客前來觀光、休閑和體驗。
2、民俗文化農家樂
利用當地民俗文化,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娛樂、休閑。
3、民居型農家樂
利用當地古村落和民居住宅,吸引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4、休閑娛樂農家樂
以優美的環境、齊全的設施,舒適的服務,為遊客提供吃、住、玩等旅遊活動。
5、食宿接待農家樂
以舒適、衛生、安全的居住環境和可口的特色食品,吸引遊客前來休閑旅遊。
6、農事參與農家樂
以農業生產活動和農業工藝技術,吸引遊客前來休閑旅遊。

四、村落鄉鎮旅遊模式
以古村鎮宅院建築和新農村格局為旅遊吸引物,開發觀光旅遊。
1、古民居和古宅院游
大多數是利用明、清兩代村鎮建築來發展觀光旅遊。
2、民族村寨游
利用民族特色的村寨發展觀光旅遊,
3、古鎮建築游
利用古鎮房屋建築、民居、街道、店鋪、古寺廟、園林來發展觀光旅遊,
4、新村風貌游
利用現代農村建築、民居庭院、街道格局、村莊綠化、工農企業來發展觀光旅遊。

五、休閑度假旅遊模式
依託自然優美的鄉野風景、舒適怡人的清新氣候、獨特的地熱溫泉、環保生態的綠色空間,結合周圍的田園景觀和民俗文化,興建一些休閑、娛樂設施,為遊客提供休憩、度假、娛樂、餐飲、健身等服務。
1、休閑度假村
以山水、森林、溫泉為依託,以齊全、高檔的設施和優質的服務,為遊客提供休閑、度假旅遊。
2、休閑農庄
以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田園景觀、豐富的農業產品、優惠的餐飲和住宿,為遊客提供休閑、觀光旅遊。
3、鄉村酒店
以餐飲、住宿為主,配合周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遊客提供休閑旅遊。

六、科普教育旅遊模式
利用航天農業科普教育基地、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或博物館,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
1、農業科技教育基地
是在農業科研基地的基礎上,利用科研設施作景點,以高新農業技術為教材,向農業工作者和中、小學生進農業技術教育,形成集農業生產、科技示範、科研教育為一體的新型科教農業園。
2、觀光休閑教育農業園
利用當地農業園區的資源環境,現代農業設施、業經營活動、農業生產過程、優質農產品等,開展農業觀光、參與體驗,DIY教育活動。
3、少兒教育農業基地
利用當地農業種植、畜牧、飼養、農耕文化、農業技術等,讓中、小學生參與休閑農業活動,接受農業技術知識的教育。
4、農業博覽園
利用當地農業技術、農業生產過程、農業產品、農業文化進行展示,讓遊客參觀。

七、回歸自然旅遊模式
利用農村優美的自然景觀、奇異的山水、綠色森林、靜盪的湖水、發展觀山、賞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遊活動,讓遊客感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
森林公園
濕地公園
水上樂園
露宿營地
自然保護區

Ⅲ 哪個旅遊具有經濟遊憩社會教育環保醫療文化deng

鄉村旅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發展鄉村旅遊的路徑在於:加強規劃指導,注重有序開發;規范指導理念,設置開發門檻;增加活動內容,創新管理體制;利用「農味」優勢,多元開發聯動;重視教育培訓,規范環保管理;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勵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礎設施;規范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保持鄉土本色,注重優良民風;打造旅遊品牌,大連虹光酒店公寓(新開路店),創新營銷策略;拉長產業鏈,提升綜合效益;創新特色產品,擴大產品促銷;強化分類管理,防止流弊侵蝕;借鑒國外經驗,創新發展模式。

關鍵詞:鄉村旅遊,經濟發展,路徑

在旅遊發達國家,觀光旅遊、度假旅遊、鄉村旅遊構成三大重要板塊,呈三足鼎立之勢。我國的鄉村旅遊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方興未艾。

鄉村旅遊,就是以鄉村地域及農事相關的風土、風物、風俗、風景組合而成的鄉村風情為吸引物,吸引旅遊者前往休閑、觀光、體驗及學習等的旅遊活動。它包括傳統鄉村旅遊與現代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假制度的形成而發展起來的,是滿足人們精神和物質享受而開辟的文化性很強、大自然意趣很濃、農業和鄉村特色很突出的一種交叉性產業,具有經濟、社會、教育、遊憩、保健、文化和環保的多重功能,是當前和今後合理有效利用農業資源,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擴大勞動就業,加強城鄉交流,促進農村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縮小城鄉差別,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部分。

一、鄉村旅遊的特點、意義及我縣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鄉村旅遊的特點

1、濃郁的鄉村氣息和農家風情。這是吸引市民的魅力所在。在城市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城市高樓林立、街道狹窄、綠地減少、環境污染、人口增加、生活節奏緊張繁忙、生活空間日趨縮小。假日里有限的城市公園和風景區人滿為患,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休閑和旅遊的心理需求,迫切需要到郊外農村尋找新的旅遊空間,欣賞田園風光,享受鄉村情趣,實現回歸大自然、陶冶情操、休養健身的願望。

2、收費公道,價格低廉。鄉村旅遊的吸引對象主要是城市工薪階層,他們有錢,但錢不多。「農家樂」低廉的收費,讓市民樂於接受。

3、出遊便利,方式靈活,可採取分時度假。城裡人有閑,但閑不連續。從1995年開始,我國推出了「雙休日」制度;2000年開始實現了「黃金周」制度。目前,蘇州金山圓酒店,我國全年的法定假日已達114天,約為全年的1/3。但這種休假是不連續的。隨著「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和「工作是為了更好的休閑」的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隨著假期的增多和延長,隨著帶薪休假、獎勵旅遊的興起,方便靈活、可分時度假的旅遊形式下定會越來越受到歡迎。而「農家樂」因多處城鄉結合部,恰恰能彌補這一需要。

4、以自住房進行經營,可根據營業需要進行改建或整修。我國的鄉村旅遊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大型的公司化經營的模式,大多還是以一家一戶為主,營業面積和內容等比較方便靈活。如添加人造景觀與娛樂設施等。

5、季節性較強。由於季節和農時的變化,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季節性。如花卉觀賞、瓜果採摘等。

(二)鄉村旅遊的意義

鄉村旅遊是鄉村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是拓展農業經濟的重要領域,也是高效和深層次開發農業景觀、聚落景觀、鄉村文化景觀和鄉村田園景觀的重大舉措,蘇州翰林鄰里假日酒店。它兼顧農業生產、鄉村風貌與景觀塑造及觀光、休閑、度假的功能,拓展鄉村旅遊,使鄉村轉化成為重要的遊憩地,並促進鄉村文明的進步。

鄉村景觀資源的開發,主要應包括鄉村景觀規劃與設計、鄉村遊憩地系統建設、觀光農業資源開發與鄉村休閑業發展等。具體說來,發展鄉村旅遊具有以下個實際價值:

1、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增加農村收入。鄉村旅遊以「離土不離鄉」的形式為農民提供了新的就業門路。廣東河源市的蘇家圍景區,自2000年開展鄉村旅遊以來,當地農民的人均年收入從當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鄉村旅遊,使祖祖輩輩靠老天吃飯的農民,也享受了經濟社會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鄉村旅遊的興起,開拓了農村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充分有效地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一是轉移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鄉村旅遊促使農民轉而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資源和綠色資源,就地發展第三產業,拓寬了勞動力轉移渠道;二是農戶收入增強,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三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鄉村風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鄉村旅遊正是傳統農業延伸的新嘗試和農業自然資源的新利用。

3、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鄉村旅遊是城鄉文化的一個交匯點。鄉村旅遊的消費主體是城市工薪階層,他們是現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載體,鄉村旅遊必將加深城鄉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勞動就業。

4、促進農村文化發展。鄉村旅遊在城鄉之間架起了文化傳播的橋梁,城市居民在鄉村旅遊活動中感受到了農村生活的風貌,同時傳播了城市文明。農民群眾在旅遊服務實踐中開闊了視野,學習了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生活方式。

5、推進旅遊業的發展。鄉村旅遊是現代旅遊的一種新形式,它豐富了旅遊的內容,擁有其他旅遊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讓遊客了解農業生產活動,體驗農家生活氣息,享受農業成果,普及農業基本知識;它開拓了新的旅遊空間和領域,使遊客走進「農業」這一大世界,崑山漢庭酒店連鎖(柏廬中路店),以減輕和緩解城市旅遊地過分擁擠的現象,從而推動了現代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6、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旅遊活動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大主要要素,這使得以農業為主的農村經濟結構得到優化和補充,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鄉村旅遊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鄉村旅遊由於起步晚,存在著經營管理粗放,服務層次和水平低,服務設計落後,產業類型單一粗糙,對旅遊景區、家業生產的收獲活動及傳統節慶活動過分依賴,經濟效益低等特點。目前主要問題有:

1、缺乏正確認識,發展思路不清

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社會各界對鄉村旅遊的內涵、特點、性質等知識了解不夠全面;一些地方對鄉村旅遊的資源優勢把握不準,對鄉村旅遊重視程序不夠,主導意識不強,未能形成系統的鄉村旅遊發展觀。其表現為農產經營理念陳舊落後,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農村建設的高度,將鄉村旅遊作為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措施來抓,對鄉村旅遊的經營農戶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學規劃,跟風模仿從洋

有些地區急於發展經濟,缺乏科學的整體規劃,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造成旅遊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無法實現區域內旅遊資源的有效整合,使得鄉村旅遊的巨大潛力不能有效發揮;一些農民急於致富,既不做市場調查和投資分析,也不做產品規劃設計,只是簡單地利用現有的農田、果園、牧場、養殖場發展旅遊,市場定位不明確,只利用了資源的原始價值,不能創造資源的再生價值,開發層次低,產品品味不高,大連原野內蒙賓館,因而逐漸衰落停業。由於缺乏規劃,各地鄉村旅遊發展往往表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景象,從而讓遊客產生「審美疲勞」,讓遊客覺得「農味淡了」的感覺。而實際上,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一定要注重「農家樂」的特色開發,突出「農味」,反映當地多彩的鄉土文化、純朴的民俗風情和恬淡的農家生活,避免惡性競爭。

3、政策不易到位,監管措施乏力

盡管以旅遊促進「三農」發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共同認識,但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還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資開發優惠政策、保護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經濟扶持政策、鼓勵吸引外資政策等等方面,還有待於出台並完善。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滯後或空白,嚴重製約了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同時,監管措施也乏力。目前鄉村旅行政管理部門主要是農業部門和旅遊部門,各部門之間存在著協調難的問題,從而使旅遊監管出現「掛空擋」現象。另外由於鄉村旅遊處於「小」、「散」、「雜」的局面,使得鄉村旅遊管理部門難以形成中心角色,監管力度較弱。許多旅遊項目的開業、停業都較隨意,居民旅館、餐飲店等項目無證(照)經營的現象比較普遍,有些農戶開辦多年而極少上繳稅費;有些政府對旅遊項目考察不認真,跟蹤管理不經常,缺乏定期評估和淘汰,造成鄉村旅遊整體服務質量較低。

4、產品缺乏特色,品牌建設不夠

現階段鄉村旅遊活動主要停留在觀光、採摘、垂釣、「農家樂」聚餐等常規項目上,產品單一雷同,各地的鄉村旅遊產品和服務同質化趨勢較嚴重,缺乏精品和亮點,致使遊客重遊率低。一些「農家樂」、「民俗游」等活動內容趨同,缺乏體驗、休閑項目,缺乏文化內涵,地域性、個性化特色不突出,難以滿足遊客的深層次需求,造成遊客逗留時間短,消費支出受抑制。

5、服務設施落後,經營管理粗糙

因為缺乏規劃,許多景區沒有相關配套的設施設備。有些景區、道路凹凸不平,狹窄難行,可進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區村戶面貌落後,屋內擺設陳舊,衛生及住宿條件讓人望而生畏,讓遊客感覺是在花錢買罪受。另外,專業人才匱乏,經營管理不規范。鄉村旅遊的經營主體是鄉村居民,他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習慣,又因多未受專業培訓,旅遊服務意識較差,服務質量較低,經營過程簡單粗放,而作為主管部門的旅遊管理部門也普遍缺乏專家型的管理人才,現有管理者對鄉村旅遊理論掌握不夠,實踐研究不足,往往憑經驗辦事,缺乏對鄉村旅遊經營特點和規律的深層認識,影響了鄉村旅遊的健康發展。

6、缺乏產業鏈條,綜合效益低下

現有的鄉村旅遊產品類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幾個主要環節,而行、購、娛等環節的產品尚為空白或嚴重缺乏,沒有形成完整的旅遊產業鏈,鄉村旅遊上下游相關產業缺乏融通,無法進一步產生更多的延伸產品和服務,影響了鄉村旅遊綜合經濟效益的提高。

此外,生態環境的惡化、文化的變異以及物價上漲等也是鄉村旅遊發展中出現了一些負面影響。

二、鄉村旅遊發展路徑探索

(一)加強規劃指導,注重有序開發

做好旅遊規劃,是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應成立由旅遊規劃、環保、建設、農業等部門組成的鄉村旅遊資源開發協調小組,加強對鄉村旅遊的理論研究,同時聘請鄉村旅遊方面有關的專家、學者和規劃設計人員,編制鄉村旅遊發展規劃,以指導和協調鄉村旅遊資源開發工作。在總體規劃時,必須要對旅遊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旅遊區的有關建設必須適度、有序地分層次開發,要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建設,提倡以自然景觀、民俗文化為主,體現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禁止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費等刺激經濟增長的項目轉移到鄉村旅遊中來。同時,「酒香也怕巷子深」。各級黨委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要加大對鄉村旅遊的旅遊宣傳力度,擴大影響,廣納客源;可將鄉村旅遊拍攝成專題片,在新聞媒體上作廣泛宣傳。

(二)規范指導理念,設置開發門檻

1、規范指導理念。指導理念是指開發鄉村旅遊時應該樹立的目標和和觀念,至少包括兩方面:一是對「鄉村旅遊」這一概念的准確定義和闡釋。二是推廣這一活動的目的、價值、意義所在,即開發理念。

中央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決議中提出了「鄉村旅遊」一詞;國家旅遊局把2006年定為「鄉村旅遊年」。所謂鄉村旅遊,是指依託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而開展的旅遊活動。這是一個相對於城市旅遊的空間概念,除已建成的景區、高爾夫球場、大型度假設施外的一切在鄉村旅遊活動都包含在鄉村旅遊概念之中。這個定義闡明了兩層意思:第一層,這是一種以鄉村資源為吸引物的旅遊活動,旅遊主體是市民,而不是農民;同時需要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備。第二層,以旅遊為紐帶,轉移消費熱點,既滿足了市民求新、求異、求知的心裡需求,又自然的促進了城鄉交流,達到了城市反哺農村的目的。因此,我們應該同國際接軌,把農村、農業、農戶旅遊的概念統一到鄉村旅遊之中,以規范視聽。

基於對鄉村旅遊概念的認識,我們在開發理念上應該以提高農業經濟總量,解決農村就業,造就城鄉和諧為目標,而不是以開發鄉村旅遊為幌子,把佔有土地資源的矛頭由城市轉向農村,或租賃一片土地建造企業的療養院;或修建自己的後花園。

2、設置開發門檻。

從經濟學角度看,鄉村旅遊說到底是因遊客空間位移形成的經濟活動,它有一定的規律。鄉村旅遊開發,資源是基礎,市場是導向。我國鄉村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但並不是所有的村莊都適合開發鄉村旅遊。我們應該根據各地的實際,因地制宜,適度開發。一哄而上,遍地開花,必然造成重復建設,資源浪費。設置門檻,能有效地防止盲目跟風和避免重復建設。

(三)增加活動內容,創新管理體制

1、增加活動內容。目前我縣鄉村旅遊活動內容單一,千篇一律。單調重復的活動,既沒有達到交流、消費的目的,反而導致許多市民產生了失望甚至厭惡感,鄉村旅遊者的重遊率迅速下降。鄉村旅遊活動應該圍繞當地的資源基礎和遊客的需要而展開,著重體現「三親」,大連航空賓館。即,親知:讓旅遊者了解農林業科技知識、當地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社會變革、家庭變遷等。親行:組織和引導旅遊者參與農事活動、民俗節慶、鄉村體育、鄉村游藝等,其中參與自做農家美食尤其受女性遊客的歡迎。親情:將旅遊者作為家庭一員,與其結對子、拉家常、共同娛樂等。

2、創新管理體制。我縣鄉村旅遊最大的誤區在於只重開發不重管理,或把開發與管理截然不同的分開,使鄉村旅遊點形成管理不善,開發半途而廢或開發後缺乏科學管理而門可羅雀的尷尬局面。鄉村旅遊管理是一個全過程的行為,開發最重要環節便是管理,其中管理體制的健全又涉及全局。

(1)建議結合新農村建設,成立鄉村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吸納農辦、旅遊、農業、林業、漁業、工商、稅務、消防、環保等相關部門參加。指導本地區鄉村旅遊協調有序發展,制定鄉村旅遊政策規范,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下設辦公室,從事實際管理工作。辦公室設在旅遊部門有利於市場營銷和規范管理。旅遊協會可以分支出鄉村旅遊協會進行業務培訓與指導工作。

(2)滿十個經營戶的村應該成立鄉村旅遊合作社,不滿十戶的可以聯合相鄰村落共同組成合作社,股份制或鄉村集體所有制,公司形式,村委會必須有代表參加其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享受農業的相關優惠政策,如享受低利率農業借貸,統一辦理工商稅務登記,規范管理經營戶,協調經營戶與非經營戶利益分配問題,決定村級公有資源使用范圍等。合作社之外成立村鄉村旅遊分會,負責業務指導和市場營銷宣傳,經營信息管理,接受市、縣鄉村旅遊協會的領導。

(3)村級鄉村俱樂部或旅遊服務中心,是鄉村旅遊合作社在本村的經營操作實體,負責客源組織、分配工作,可以利用村裡的公房、公共設施接待小型會議,安排村裡的大型旅遊、體育、比賽、娛樂活動,協調和組織本地農副產品的銷售等。所獲利潤主要用於本村環境改造、公共設施建設,壯大集體經濟。

領導小組、合作社、俱樂部的建立,不用擴大編制,增加行政人員,同時理順了管理、業務、經營等多重關系,也避免產業歸屬不清或部門之間爭權問題,有利於我國鄉村旅遊穩步、快速發展。

(四)利用「農味」優勢,多元開發聯動

各級黨委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要因勢利導,充分利用交通、景區景點、田園風光、宗教文化等特色資源,開發出「農家樂」系列產品、「農家樂」系列套餐,突出鄉村民俗文化等。使鄉村旅遊走出各自的特色之路,打上各自的特色品牌。此外,由於經營鄉村旅遊的農戶多數「單打獨斗」、勢單力薄,難以滿足市場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為深入挖掘鄉村元素的旅遊價值,提升鄉村旅遊的吸引力,催生鄉村旅遊產品升級換代,必須引入多元的開發模式,加強產品營銷策劃,設計獨特賣點。比如,交通便捷、環境整潔是發展「農家樂」的基本要求。如何確保遊客「行有基礎」、「游有內容」,把發展「農家樂」與時下正在進行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結合起來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Ⅳ 農業規劃的規劃原則

農業規劃應遵循的原則有:正確貫徹國家和地區發展農業的方針政策;正確版評價當地農業的現有基礎權和發展潛力;量力而行,積極可靠、留有餘地;以提高效益為前提,進行多方案比較,選擇最優方案。
農業規劃和農業計劃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是制訂計劃的基礎和依據,後者為農業規劃近期實施的內容。

Ⅳ 農業生態園的農業生態園面臨的問題

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
生態園規劃應充分考慮原有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因地制宜,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如交通、水電、食宿及娛樂場和度假村的進一步建設等。另外,生態園規劃必須結合生態園所處地區的文化與人文景觀,開發出具有當地農業和文化特色的農副產品和旅遊精品,服務社會。
培植精品,營造主題形象
基於觀光農業生態園缺乏拳頭產品,難以深度開發的現狀,生態園規劃應以生態農業模式作為園區農業生產的整體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態旅遊型觀光農業精品。另外,要發揮生態園已有的生產優勢,採用有機農業栽培和種植模式進行無公害蔬菜的生產,體現農業高科技的應用前景,形成產品特色,營造「綠色、安全、生態」的主題形象。
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
生態園的規劃設計以生態學理論作指導思想,採用生態學原理、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和現代管理機制,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經過科學規劃的生態園主要是以生態農業的設計實現其生態效益;以現代有機農業栽培模式與高科技生產技術的應用實現生態園的經濟效益;以農業觀光園的規劃設計實現它的社會效益。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相統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光農業生態園。 通過科學規劃設計,現代化的觀光農業生態園應該是一個具備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示範園、觀光農業旅遊園、有機農業綠色園以及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從而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
生態農業示範園
觀光農業生態園設計採用多種生態農業模式進行布局,目的是通過生態學原理,在全園建立起一個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穩定和持續高效的農業生態系統,提高農業生產力,獲得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實現可持續的生態農業,並對邊緣地區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進行示範,體現生態旅遊特色。
觀光農業旅遊園
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將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田園景觀、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進行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園」。
綠色食品生產園
在「綠色消費」已成為世界總體消費的大趨勢下,生態園的規劃應進一步加強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區的規劃,以有機栽培模式採用潔凈生產方式生產有機農產品,並注意將有機農產品向有機食品轉化,形成品牌。
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
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農業博物館、展示廳等,對廣大遊客和中小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時應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及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把園區規劃成農業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以及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基地,體現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科普功能,進一步營造旅遊產品的精品形象。 1、生態園功能分區規劃
依據資源屬性、景觀特徵性及其現存環境,在考慮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態園的完整性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發展和客觀需要,規劃中應採取適當的設計實現園內的功能分區,以惠東永記生態園為例,設計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設置生態農業示範區、觀光農業旅遊區和科普教育功能區。
2、生態農業示範區
生態農業示範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示範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採用的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消費者,也要有分解者。 例如在永記生態園的新規劃中,稻田生態區「動植物共生系統」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稻魚鴨萍種養共生模式;果園生態區採用「立體種植業」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果園結合養殖的模式;魚塘生態區設計採用「食物鏈、加工鏈式生態農業」類型——豬鴨魚草相結合的種養模式。這些生態農業類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種生物的共生關系,將各生態元素以食物鏈串在一起,相互轉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質,由此形成良性物質能量的生態循環,體現較高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另外,為了提高生態園的經濟效益,生態園中蔬菜栽培區採用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不僅有生產效益高、產業帶動性強和集中性統一的優點,還能對其他農業產業化企業起到示範性和參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區主要生產各種食用和觀賞性花卉,供遊人品嘗、欣賞和購買消費。食用菌中心在生態園規劃中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體現了廢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經過科學規劃後的生態園,將會以生態農業作為生態園主要的「生態旅遊」核心內容,體現「綠色、生態、示範」多種功能,可以成為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精品和主導產品。
3、觀光旅遊區域
進入21世紀,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及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深入,農業已從傳統的生產形式逐步轉向景觀、生態、健康、醫療、教育、觀光、休閑、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態熱、回歸熱、休閑熱已成為市民的追求與渴望。生態園新設計著重把農業、生態和旅遊業結合起來,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嘗、習作、農事體驗、健身、科學考察、環保教育、度假、購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貼近自然的特色旅遊項目吸引周邊城市遊客在周末及節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增加旅遊收益。
生態園規劃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閑為主題,在園內建設花藝館、野火樂園、綠色餐廳、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休閑娛樂場所,讓遊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4、科普教育功能區
觀光農業和農業科普的發展是相統一的,旅遊科普是觀光農業和農業科普的統一產物。旅遊科普是以現代企業經營機制,開發農業資源,利用農業資源的新興科普類型。它的引入將解決目前困擾我國現代觀光農業和科普事業發展的諸多瓶頸問題,緩解我國農業科普客體過多的沉重壓力,為我國農業和科普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旅遊科普規劃時應遵循知識性原則、科技性原則、趣味性原則,例如可以通過在生態園中設立農業科普館和現代農業科技博覽區等科普教育中心,向遊人介紹農業歷史、農業發展現狀,普及農業知識和加強環保教育。還可在現代農業科技博覽區設立現代農業科技研究中心,採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種農作物,形成特色農業。這樣生態園一方面可以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為大中院校和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場所,同時也為各種展覽和大型農業技術交流、學術會議和農技培訓提供場所。 園路規劃
依照園林規劃設計思路,從園林的使用功能出發,根據生態園地形、地貌、功能區域和風景點的分布,並結合園務管理活動需要,綜合考慮,統一規劃。園路布局既不會影響園內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環境,也不會影響園內景區風景的和諧和美觀。園路布局主要採用自然式的園林布局,使生態園內景觀美化自然而不顯莊重,突出生態園農業與自然相結合的特點。園林主幹道寬約5 m,用於電車通道和遊人集散;次幹道連接到各建築區域和景點;專用道為園務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單車道主要圍繞生態公園而建,寬1.2~2 m。
給水排灌工程規劃
生態園以生產有機農產品為主,園內農業生產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統,同時考慮到環保及遊人、園工的飲用需水,所以進行給水排水系統的規劃。規劃中主要利用地勢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溝,將雨水排入附近的水體;一切人工給水排水系統,均以埋設暗管為宜,避免破壞生態環境和園林景觀;農產品加工廠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統,不得排入園內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環境。
園區綠化設計
生態園內的綠化規劃,均以不影響園內生態農業運作和園內區域功能需求出發來考慮,結合植物造景、遊人活動、全園景觀布局等要求進行合理規劃。全園內建築周圍平地及山坡(農業種植區域除外)綠化均採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幹道和生態公園等輔助性場所(餐廳、科普館等等)周圍綠化則採用觀花、觀葉樹為主,全園內常綠樹占總綠化樹木的70%~80%,落葉樹佔20%~30%,保證園內四季常青。總之,全園內植物布局目的,既達到各景區農業作物與綠化植物的協調統一,又要避免產生消極影響(如綠化植物與農作物爭奪外界自然條件等)。 永記生態園位於廣東省惠東縣大嶺鎮,於1997年由香港永記食品集團獨家投資興建,投資額超過千萬美元,佔地面積1000餘畝,是惠州重點旅遊項目之一。於2004年1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試業,通過引進各種外國先進的高科技農業技術,大力發展高科農業﹑環保農業﹑園林農業﹑觀賞農業,全國首屈一指。各式各樣的外國品種蔬果直銷海外,其農業不斷走向國際化﹑網路化﹑專業化﹑多元化,成為中國農業的模範先鋒,讓人耳目一新!
永記生態園是惠州唯一一所集教學、會議、旅遊、休閑、度假、娛樂、服務於一身的現代化生態農庄。通過引進外國高科技農業技術,並按照自然生態平衡的模式管理,進一步拓展了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的功能,完完全全是國際級的生態示範。
永記生態園採用高科技種植各式各樣國內罕見的外國綠色蔬菜,產品銷往海外各地。於2000年,成為全國第一家成功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蔬菜種植企業; 2001年省環保局授於「廣東省生態示範園」稱號; 2003年獲頒為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還是惠東縣中小學生的環保教育基地,華南農業大學的校外實習基地,惠州農業學校的校外實習基地,惠州旅遊的校外實習基地。永記生態園所有景觀設施項目採用澳大利亞直接進口的開放式建築設計,具有濃厚的外國風情,讓您有如置身海外環境當中。其中重點設施包括全天候多功能透視式的會議中心,在5星級的環境,享受戶外優美的天然景色,絕對能帶來新一代生態旅遊的新體驗。
永記生態園環境質量高,自然風光優美,全園均按國家級風景區的標准建造,突出歐式農庄特色,在青山碧水中,各種配套設施先進完善,是盡享休閑和美食的最佳場所。 高科技溫室種植教育區: 數十座大型溫室,先進的自動調控裝置及無土栽培系統,培植全球各種無公害蔬菜,色彩繽紛,仿如置身外國農庄。
外國蔬菜種植培育區: 過百種外國名優蔬菜,展現海外高科技農業文化,必讓您嘆為觀止。
會議中心: 全天候多功能用途,透視式裝修設計,可以同時享受室內戶外高雅休閑的景緻,給您帶來生態旅遊的新體會。
百花香薰園: 繽紛的香草及各種名貴鮮花打造一片花的海洋,是您拍下最動人時刻的最好選擇。
綠色禮品店: 親身感受採摘外國鮮果蔬菜的樂趣,選購世界特色水果,琳琅滿目的西式禮品及薰衣草製品必讓你喜出望外。
綠色自耕地: 在專業技術指導下,學習耕種知識的同時,讓您和您的孩子感受耕種及收獲的樂趣。
野火樂園: 讓你享受西式健康燒烤美食餐,感受外國燒烤風情。
時代廣場:歐陸風格的設計,濃郁的西方文化藝術氛圍,讓您陶醉於浪漫的歐陸風情之中。
觀光車,情侶單車:敞開式精美觀光車,浪漫情侶單車,適合不同人士的需求,帶您盡覽歐式的田園風光,休閑自在。
風箏樂園: 藍天、白雲、草地、風箏與您的身影,營造一個歡樂天地。
潛能訓練區: 讓您發揮無限潛能、進行力與汗、智能與活力的較量,體驗潛能活動的刺激與樂趣。
高爾夫球場: 讓您一展身心,鍛煉球技,更設有迷你高爾夫球場,其樂無窮。
露天茶座: 西式浪漫露天茶座讓你「依依不捨,流連忘返」。
捉魚樂: 池塘邊,小樹旁,讓您在浮光掠影中擦亮捉泥鰍的童年時光。
直升機停機坪: 設有國際級直升機停機坪,配合高級商務及觀光度假人士需要。
生態餐廳: 全天候,全方位的三維綠色生態空間,無論舉行宴會或是團體用餐,實現真實擁抱自然生態的感受。
香莓園:芳香馥郁,令人沉醉於收獲的喜悅。

Ⅵ 科普教育旅遊模式有哪些旅遊熱點和主要開發經營類型

改革開放以來,農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一大批農業科研新成果、新技術成為科普教育旅遊模式的旅遊熱點,如塑料薄膜地面覆蓋栽培技術、太陽能溫床、土壤普查遙感技術、原子能輻射育種、稀土利用、動物胚胎移植新技術等廣泛推廣應用,農業科技成果層出不窮。依託這些農業科技資源,開發建設農業觀光園、農業科技生態園、農業產品展覽館、農業博覽園,為遊客提供了解農業歷史、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旅遊活動。該開發模式將知識性、科技性與趣味性相結合,是農業旅遊項目中一個極具發展前景的類型。其可開發經營的類型主要有以下5種:

(1)科普教育基地。兼顧農業生產、科技示範與科普教育功能,常在農業科研基地的基礎上建設,依託農業科學研究機構的科技綜合優勢,向社會各界充分展示新成果、新產品、新設施、新技術以及現代農業科普知識。

(2)科技農業園區。是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實踐中涌現出來的一種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也是觀光農業旅遊開發的一種主要類型。採用新技術生產手段和管理方式,形成集生產加工、營銷、科研、推廣功能於一體,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農業種植區或養殖區。農業的新品種、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法、新式的設施設備等都可用來作為園區展示的內容。

(3)少兒農庄。針對少年兒童建設少兒農庄,利用當地的農耕文化、農業技術等,讓中、小學生參與休閑農業活動,接受農業技術知識的教育。

(4)農業博覽園。建設相關展區,將當地農業技術、農業生產過程、農產品、農業文化進行展示,讓遊客參觀。

(5)教育農園。即利用農園中所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以及配備的設施,如特色植物、農耕作物栽培、傳統農具展示等,進行農業科技示範、生態農業示範,為青少年和城市居民傳授農業知識。如河南省農業高新科技園是隸屬於河南省農業廳和河南省農業職業學院的一個集農業科研、觀光旅遊、會議培訓、拓展訓練、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高新科技示範園區。園區建有科技展覽館、生物技術中心植物克隆技術、國家作物區試站、名貴百花園、珍稀百果園、種植嫁接體驗、轉基因魚試驗等展區,是人們體驗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理想場所。

Ⅶ 中國未來有發展的十大行業是什麼

這10大行業包括人工智慧領域,大健康領域,大數據領域,新物流領域,新能源領域,環境保護與改造領域,旅遊領域,智能家居領域,新零售領域,新型保險領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10個領域確實是未來發展最有潛力的領域,很多大型企業甚至從現在開始就已經布局了,其實保守的估計,這10個領域最少要在未來30~50年左右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誰先起步的早誰就能佔領行業的頭幾名。其實我個人覺得人工智慧領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3、軍事領域的應用

可以說在未來幾十年的發展當中,人工智慧被應用到軍事領域是必然的,就好像我們經常在科幻片里看到的一樣,機器人無論是在數據處理還是在反應速度上,面都優越於我們普通人,而且在危險區域勘察或大型規模戰爭的時候,機器人如果參與的話,會極大限度的減少人員的傷亡。

Ⅷ 一個好的農業生態園要有哪些好的功能和盈利

什麼是農業生態園呢?

農業生態園就是採用生態園模式進行觀光園內農業的布局和生產,將農業活動、自然風光、科技示範、休閑娛樂、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

農業生態園,也稱農業休閑園,是指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漁牧生產、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家庭生活,提供國民休閑,增進國民對農業及農村的體驗為目的的農業經營;是集旅遊功能、農業增效功能、綠化、美化和改善環境功能於一體的新型產業園。

農業生態園的整體規劃是最重要的,要充分體現因地制宜,綜合規劃設計,培植精品,營造主題形象,效益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功能方面,依據資源屬性、景觀特徵性及其現存環境,在考慮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態園的完整性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發展和客觀需要,規劃中應採取適當的設計實現園內的功能分區,設計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設置生態農業示範區、觀光農業旅遊區和科普教育功能區。

將整個園區分成四個園:

1.生態農業示範園

生態農業示範園設計採用多種生態農業模式進行布局,目的是通過生態學原理,在全園建立起一個能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穩定和持續高效的農業生態系統,提高農業生產力,獲得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副產品,實現可持續的生態農業,並對邊緣地區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發展進行示範,體現生態旅遊特色。

生態農業示範區是生態園設計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態園最主要的效益來源和示範區域,是生態園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生態農業示範區的規劃設計應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遵循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園區設計所採用的生態農業類型中既包含有生產者,消費者,也要有分解者。

生態農業示範園主要體現在示範上,規劃什麼樣的農業種植產品呢?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谷類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棉花、林果、蔬菜等為主,畜牧業養雞、養羊、養豬為主。

生態園的規劃中,稻田生態區「動植物共生系統」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稻魚鴨萍種養共生模式;果園生態區採用「立體種植業」式的生態農業類型,採用果園結合養殖的模式;魚塘生態區設計採用「食物鏈、加工鏈式生態農業」類型——豬鴨魚草相結合的種養模式。生態農業類型要充分利用多種生物的共生關系,將各生態元素以食物鏈串在一起,相互轉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質,由此形成良性物質能量的生態循環,體現較高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另外,為了提高生態園的經濟效益,生態園中蔬菜栽培區採用大規模產業化的生產模式。不僅有生產效益高、產業帶動性強和集中性統一的優點,還能對其他農業產業化企業起到示範性和參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區主要生產各種食用和觀賞性花卉,供遊人品嘗、欣賞和購買消費。食用菌中心在生態園規劃中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體現了廢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經過科學規劃後的生態園,將會以生態農業作為生態園主要的「生態旅遊」核心內容,體現「綠色、生態、示範」多種功能,可以成為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精品和主導產品。

2.觀光農業旅遊園

觀光農業生態園規劃將緊緊圍繞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田園景觀、當地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文化,在體現自然生態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學和園藝核心技術,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進行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形成具有特色的「觀光農業旅遊園」。

進入21世紀,伴隨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及鄉村城市化和城鄉一體化的深入,農業已從傳統的生產形式逐步轉向景觀、生態、健康、醫療、教育、觀光、休閑、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態熱、回歸熱、休閑熱已成為市民的追求與渴望。生態園新設計著重把農業、生態和旅遊業結合起來,利用田園景觀、農業生產活動、農村生態環境和生態農業經營模式,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品嘗、習作、農事體驗、健身、科學考察、環保教育、度假、購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貼近自然的特色旅遊項目吸引周邊城市遊客在周末及節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增加旅遊收益。

生態園規劃以充分開發具有觀光、旅遊價值的農業資源和農業產品為前提,以綠色、健康、休閑為主題,在園內建設花藝館、野火樂園、綠色餐廳、綠色禮品店、農家樂活動園、漁樂區、農業作坊、露天茶座、生態公園、天然鳥林等休閑娛樂場所,讓遊客在完美的生態環境中盡情享受田園風光。

生態園近期規劃以水果、花卉種植為主,融休閑娛樂、觀賞、勞作體驗等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生態園可以分為三大功能區,即休閑娛樂區、種植區、鄉土風情區。入口商業區設有展示中心,集中展示風土人情和鄉土特色、農產品初步加工、耕作工具展示、村莊歷史沿革與特色農產品介紹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流程展示區設有鹹菜腌制過程、年糕加工流程展示。種植區分為果卉生態園、植物園和現代化農業區、果卉生態園以種植梨、葡萄、草莓為主,考慮到不同季節遊客的需要,增加了柿、橘、桃等水果。植物園種植品種不同的各種觀賞植物,樹種的色彩、形體、季節搭配協調、並劃分出桂花園、梅花園、廣玉園等小型種植區。現代農業區為現代農業種植技術與農產品展示區,近期以種植溫室蔬菜為主,遠期可發展為科普基地。鄉土風情區則利用農家小院、池塘等營造鄉土景觀,放養家禽、養殖小龍蝦、魚等水禽,供遊客抓捕、體驗勞作,充分展示農家特色,體現鄉土風情。

3.綠色食品生產園

在「綠色消費」已成為世界總體消費的大趨勢下,生態園的規劃應進一步加強有機綠色農產品生產區的規劃,以有機栽培模式採用潔凈生產方式生產有機農產品,並注意將有機農產品向有機食品轉化,形成品牌。

生態農業大發展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以生態科學和原理為指導,利用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形成農林牧副漁良性循環,保持大農業穩定發展。綠色食品生產園是生態農業的一種形式,生態園搞自然養殖,技術十分簡單,容易掌握,幾乎不用打針喂葯。散養的柴雞、野兔在果園內奔跑、追逐,恢復原有的天性,從而增強了體質,提高了免疫力。同時,雞群又為林果除蟲,並提供優質有機肥,使林草格外繁茂,足夠野兔食用。在生態園里種植果樹並試種牧草,上下層結構充分利用空間;養柴雞,這樣不但控制雜草,減少病蟲害,還給果樹上了有機肥,同時散養的柴雞還可以帶來了不少的收入,也增加了果樹的產量;樹葉和草用於進行沼氣發酵,沼肥用於蔬菜林果樹上肥,有機肥無公害,增加了果樹常量,節省了用電用氣的消費。同時也形成一個循環的有機生態園,真是一舉四得。

實行「沼氣—沼采」三位一體的種植模式,利用沼氣能源生產蔬菜,逐步建成無公害蔬菜及林果生產基地。開發農牧結合項目。發展訂單農業與家畜養殖,與食品公司簽定了回收合同,發展果樹與散養柴雞結合推廣「樹下種草,種草養雞,雞糞肥樹」的生態立體種養新模式。為避免破壞植被,根據柴雞勝利生活特點,建造「流動雞舍」採取「劃區輪牧」的飼養方式。

4.科普教育和農業科技示範園

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農耕文化博物館、展示廳等,對廣大遊客和中小學生開展環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時應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及農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把園區規劃成農業技術交流中心和培訓基地以及大專院校學生實習基地,體現觀光農業生態園的旅遊科普功能,進一步營造旅遊產品的精品形象。

觀光農業和農業科普的發展是相統一的,旅遊科普是觀光農業和農業科普的統一產物。旅遊科普是以現代企業經營機制,開發農業資源,利用農業資源的新興科普類型。它的引入將解決目前困擾我國現代觀光農業和科普事業發展的諸多瓶頸問題,緩解我國農業科普客體過多的沉重壓力,為我國農業和科普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旅遊科普規劃時應遵循知識性原則、科技性原則、趣味性原則,例如可以通過在生態園中設立農業科普館和現代農業科技博覽區等科普教育中心,向遊人介紹農業歷史、農業發展現狀,普及農業知識和加強環保教育。還可在現代農業科技博覽區設立現代農業科技研究中心,採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種農作物,形成特色農業。這樣生態園一方面可以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為大中院校和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場所,同時也為各種展覽和大型農業技術交流、學術會議和農技培訓提供場所。

生態園中其他規劃

園路規劃

依照園林規劃設計思路,從園林的使用功能出發,根據生態園地形、地貌、功能區域和風景點的分布,並結合園務管理活動需要,綜合考慮,統一規劃。園路布局既不會影響園內農業生態系統的運作環境,也不會影響園內景區風景的和諧和美觀。園路布局主要採用自然式的園林布局,使生態園內景觀美化自然而不顯莊重,突出生態園農業與自然相結合的特點。園林主幹道寬約5m,用於電車通道和遊人集散;次幹道連接到各建築區域和景點;專用道為園務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單車道主要圍繞生態公園而建,寬1.2-2m。

給水排灌工程規劃

生態園以生產有機農產品為主,園內農業生產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統,同時考慮到環保及遊人、園工的飲用需水,所以進行給水排水系統的規劃。規劃中主要利用地勢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溝,將雨水排入附近的水體;一切人工給水排水系統,均以埋設暗管為宜,避免破壞生態環境和園林景觀;農產品加工廠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統,不得排入園內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環境。

園區綠化設計

生態園內的綠化規劃,均以不影響園內生態農業運作和園內區域功能需求出發來考慮,結合植物造景、遊人活動、全園景觀布局等要求進行合理規劃。全園內建築周圍平地及山坡(農業種植區域除外)綠化均採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幹道和生態公園等輔助性場所(餐廳、科普館等等)周圍綠化則採用觀花、觀葉樹為主,全園內常綠樹占總綠化樹木的70%~80%,落葉樹佔20%~30%,保證園內四季常青。總之,全園內植物布局目的,既達到各景區農業作物與綠化植物的協調統一,又要避免產生消極影響(如綠化植物與農作物爭奪外界自然條件等)。

我們應該配備的主要設施

高科技溫室種植教育區:數十座大型溫室,先進的自動調控裝置及無土栽培系統,培植全球各種無公害蔬菜,色彩繽紛,仿如置身外國農庄。

外國蔬菜種植培育區:過百種外國名優蔬菜,展現海外高科技農業文化,必讓您嘆為觀止。

會議中心:全天候多功能用途,透視式裝修設計,可以同時享受室內戶外高雅休閑的景緻,給您帶來生態旅遊的新體會。

百花香薰園:繽紛的香草及各種名貴鮮花打造一片花的海洋,是您拍下最動人時刻的最好選擇。

綠色禮品店:親身感受採摘外國鮮果蔬菜的樂趣,選購世界特色水果,琳琅滿目的西式禮品及薰衣草製品必讓你喜出望外。

綠色自耕地:在專業技術指導下,學習耕種知識的同時,讓您和您的孩子感受耕種及收獲的樂趣。

野火樂園:讓你享受西式健康燒烤美食餐,感受外國燒烤風情。

時代廣場:歐陸風格的設計,濃郁的西方文化藝術氛圍,讓您陶醉於浪漫的歐陸風情之中。

觀光車,情侶單車:敞開式精美觀光車,浪漫情侶單車,適合不同人士的需求,帶您盡覽歐式的田園風光,休閑自在。

風箏樂園:藍天、白雲、草地、風箏與您的身影,營造一個歡樂天地。

潛能訓練區:讓您發揮無限潛能、進行力與汗、智能與活力的較量,體驗潛能活動的刺激與樂趣。

高爾夫球場:讓您一展身心,鍛煉球技,更設有迷你高爾夫球場,其樂無窮。(可以是非標準的)

露天茶座:西式浪漫露天茶座讓你「依依不捨,流連忘返」。

捉魚樂:池塘邊,小樹旁,讓您在浮光掠影中擦亮捉泥鰍的童年時光。

直升機停機坪:設有國際級直升機停機坪,配合高級商務及觀光度假人士需要。

生態餐廳:全天候,全方位的三維綠色生態空間,無論舉行宴會或是團體用餐,實現真實擁抱自然生態的感受。

香莓園:芳香馥郁,令人沉醉於收獲的喜悅。

下面說一下柴雞蛋的營養和沼氣池的好處!

1.柴雞的營養

該雞以螞蚱、青草、菜葉、草籽、五穀雜糧為食,飲用小河、溪流、淺淖等天然水。產出的柴雞、柴雞蛋自然香,柴雞蛋蛋白含量絕對值高,蛋黃顏色自然黃。富含鈣離子,以及人體所需的十幾種氨基酸,且不含任何激素、抗生素,為純天然綠色食品,是老幼皆宜的全新營養蛋品。山喔喔肉用小公雞年齡小、愛運動、肉味純正。山喔喔柴雞蛋、綠殼蛋蛋黃顏色自然黃、口感好、自然香。富含鈣離子、鉀離子以及人體必需的十幾種氨基酸,且不含任何激素、抗生素及農葯,為純天瞭然綠色食品。

2.沼氣池的好處

興辦沼氣的好處很多,綜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興辦沼氣有利於解決農村能源問題。一戶3―4口人的家庭,修建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只要發酵原料充足,並管理得好,就能解決點燈、煮飯的燃料問題。

(2)興辦沼氣有利於促進農業生產發展。興辦起沼氣後,大量畜禽糞便加入沼氣池發酵,即可生產沼氣,又可漚制出大量優質有機肥料,擴大了有機肥料的來源。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不僅增強了抗旱防凍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節省化肥、農葯的噴施量,也有利於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

(3)興辦沼氣有利於促進畜牧業的發展。辦起沼氣後,有利於解決「三料」(燃料、飼料和肥料)的矛盾,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4)興辦沼氣有利於改善衛生條件。凡是建了沼氣池的農民都體會到,利用沼氣當燃料,無煙無塵,清潔方便。一些糞便、垃圾、生活污水等都是沼氣發酵的好原料,隨著這些原料進入沼氣池的病菌、寄生蟲卵等,在沼氣池中密閉發酵而被殺死。從而改善了農村的環境衛生條件,對人畜健康都有好處。

(5)興辦沼氣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興辦沼氣解決了農民的燃料問題,減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對山場的破壞,有利於保護林草資源,促進植樹造林的發展,減少水土流失,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6)興辦沼氣有利於解放勞動力。辦起沼氣後,過去農民揀柴、運煤花費的大量勞動力就能節約下來,可以投入到農業生產第一線上去。廣大農村婦女通過使用沼氣,從煙熏火燎的傳統炊事方式中解脫出來,節約了生火做飯的時間,減輕了家務勞動。

農業生態園除了觀光、採集、體現農作、享受鄉土情趣外、還容納餐飲、娛樂、科普教育等功能,是一個以生產農作物、園藝作物、花卉等為主營項目,讓旅遊者享受田園樂趣,並可欣賞、品嘗、購買的綜合性園區。本次規劃強調項目設置與當地的民俗民風相結合,與農作文化相結合,以親切、真實、淳樸的感受吸引周邊城市居民。強調項目設置的參與性與互動性,安排水果採摘、家禽捕抓、年糕製作、鹹菜腌制等項目,以增加園區活動的人氣,體現鄉土氣息。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