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東海湖區旅遊發展規劃及景觀總體規劃設計
『壹』 景區總體規劃有哪些內容和要求
旅遊景區規劃是指為了科學保護和合理開發各項資源、有效經營和科學管理旅遊景區,充分發揮景區資源價值而進行的各項旅遊要素的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遠景設計院談到根據規劃的內容及深度不同,景區旅遊規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即旅遊景區總體規劃、旅遊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景區修建性規劃。在這三個規劃層次之外,旅遊景區還可以根據各景區特點編制景區旅遊策劃或概念性規劃、旅遊項目策劃,或針對具體建設項目編制開發規劃。不同層次的規劃,在編制內容、深度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
根據國家標准《旅遊規劃通則》(GB/T18971--2003)和《風景名勝區規劃規范》(GB50298--1999),我國景區開發需要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現就三類規劃內容和要求分別加以論述。[1]
一、旅遊景區總體規劃
任何一個景區開發建設前,原則上應當編制景區總體規劃。景區總體規劃編制以景區所在地的旅遊業發展規劃為依據,對景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幫助景區實現社會、經濟、環境多重效益。
(一)規劃時限
景區總體規劃的期限一般為10-20年,同時可根據需要對景區的遠景發展做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對於景區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設項目,也應做出建設規劃,期限一般為5年。
(二)任務和作用
總體規劃的對象是一個具體的景區。其基本任務是綜合研究旅遊資源、客源市場,確定旅遊地性質、環境容量及接待規模;劃定旅遊區的用地范圍及空間發展方向;統籌安排區內各項建設用地和交通組織;合理配置各項旅遊服務設施、基礎設施、附屬設施和管理設施;提出開發實施戰略,處理好發展與建設的關系,指導旅遊的合理發展。編制旅遊總體規劃對更好地推動和實現旅遊的開發計劃和發展目標,確保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其實現最佳利用價值,確保設計的旅遊產品與實際旅遊市場需求的統一性,確保旅遊地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會、經濟和環境方面的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資料收集的內容
收集的內容包括地形圖、專業圖以及氣象、水文、地質、自然資源、歷史文化、人口、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企事業單位、交通運輸、旅遊設施、基礎設施、土地利用和環境等方面的資料。
(四)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
(1)綜合評價旅遊業發展的資源條件和基礎條件。
(2)全面分析市場需求,科學測定市場規模,合理確定旅遊業發展目標。
(3)確定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規劃依據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是旅遊規劃的主題,是體現一定規劃時段內總目標的一種設想。
(4)明確景區區域、旅遊產品重點開發的時間序列、土地利用的空間布局,根據需要劃定緩沖區的范圍,包括旅遊服務設施、附屬設施、基礎設施和管理設施的總體布局。
(5)綜合平衡旅遊產業要素、結構的功能組合,統籌安排資源開發與設施建設的關系,包括住宿設施、旅行社的結構、功能和布局的確定。
(6)確定環境保護的原則,提出科學保護利用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的措施,包括各級保護區及影響保護地帶的界線、面積的確定。
(7)根據旅遊業的投入產出關系和市場開發力度,確定旅遊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
(8)提出實施規劃的步驟、措施和方法,研究確定行業發展的目標戰略。
『貳』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具體有哪些內容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也是連接旅遊學、景觀學、生態學、地質學、地理學以及社會、經濟和管理等學科領域的橋梁。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既是整合"旅遊區總體規劃"與"旅遊區詳細規劃"成為旅遊系統整體性規劃控制的有效途徑,又是實現旅遊規劃體系走向完善和成熟的必然選擇,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當仁不讓地成為現代旅遊規劃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然而,目前面對我國應用而生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公司"或"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設計中心",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理論研究遠遠滯後於其實踐,以至出現各層次旅遊規劃之間脫節的現象,由此成為影響旅遊景觀高效利用、永續的主要障礙之一,並制約著旅遊區的可持續發展。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研究對於解決我國旅遊區規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挑戰,推動旅遊區規劃進一步向前發展,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 一、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涵 旅遊景觀設計,簡言之,是指運用旅遊景觀學原理,對旅遊區內的各種景觀要素進行整體規劃與設計,使旅遊景觀要素空間分布格局、形態與自然環境中的各種生態過程和人類觀瞻協調及和諧統一的一種綜合規劃方法。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強調景觀空間格局對過程的控制和影響,並試圖通過格局的改變來維持景觀功能流的健康和安全。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是旅遊景觀學重要的實踐領域,是旅遊景觀管理的重要手段,集中體現了旅遊景觀學的應用價值。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從整體協調和優化利用出發,確定景觀單元及其組合方式,突出宏觀總體格局、中觀功能分區和微觀單元設計,能夠較好地實現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目的。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圍繞著人與景觀的共生發展這一原理展開,旅遊景觀開發活動不能違背景觀生態特點,二者的互利共生、和諧統一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最終目標。因此,優化整合旅遊區的自然生態環境、旅遊景觀設計和旅遊景觀經營活動三大系統,協調各系統之間的關系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基本目標。通過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使景觀結構、景觀格局與各種生態過程以及旅遊活動互利共生,協調發展。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始終將某些景觀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考慮,從整體上來協調人與環境、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生物與非生物、生物與生物以及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具有高度的綜合性,把構成景觀的所有要素都作為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和變數來進行研究,在不斷變化中和不確定因素的干擾下維持旅遊景觀穩定性和持續發展。 空間尺度的考慮無論在旅遊景觀的概念,還是在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中都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來說,它是基於地方尺度,並以旅遊景觀為對象的一種生產活動,其核心內容是對旅遊景觀內部旅遊景觀單元空間配置的規劃。但一個完整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不僅要涉足到更小尺度的實體單元研究,還包括基於區域尺度對不同旅遊景觀類型單元間的合理配置進行研究和規劃。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與旅遊規劃和景觀規劃有著密切的聯系,既有差異,又有共同點,只不過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一)關於旅遊規劃 旅遊規劃,是指在旅遊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針對旅遊資源的屬性、特色和旅遊地的發展規律,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趨勢,對旅遊資源進行總體布局、項目技術方案實施設計和具體實施。其中經濟、技術是規劃開展的先決條件,正確處理旅遊業發展同環境,同旅遊資源的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前提。 從1959年的夏威夷規劃算起,現代旅遊規劃已有近50年的歷史,旅遊規劃理論形成了相對完備的體系。但由於分析角度不一樣等原因,不同專家、學者對旅遊規劃理論體系問題的認識也不一樣。例如,國內著名的風景旅遊規劃專家吳人韋先生認為,旅遊規劃的理論體系可分為經濟、環境和人文三大板塊,也可從哲學、科學和技術3個層次來考慮。另有學者提出,指導我國旅遊規劃的理論依據主要源於4個學派,即景觀園林建築學派、生態學派、地理學派和歷史經濟學派。影響最大的是以形體規劃見長的景觀園林建築學派,其次是以綜合規劃見長的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地理學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觀點都對旅遊規劃理論體系做出了很好的歸納,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關於景觀規劃 景觀規劃是指在較大尺度范圍內,基於對自然和人文過程的認識,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過程,具體說是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適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當的土地利用。三、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原則 (一)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自然第一原則 數十億年不斷演化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最為穩定,較人工生態系統有更強的抵禦風險的能力和優越性。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把自然第一原則放在首位,包含三層含義: 一是顯露自然。為使景觀生態系統的美學價值得以發揮,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以自然景觀為本底,再現復雜多樣的自然生態過程,使隱藏的生態系統和過程得以顯現,並能為人們所理解,還能夠讓人們充分地認識人與自然的聯系以及對人類自己在景觀上留下痕跡的關注。這種自然意識的加強,無疑會使人類的認識得以升華,自然景觀中的水與火不再被當作災害來看待,而是作為一種維持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必須的生態過程。 二是順應自然。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針對具體的地區、具體的對象。不同地區的景觀結構、格局和生態過程不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和要求應該與之相適應。進而言之,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順天應時,必須以當地的自然生態過程為依據。此外,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要尊重當地的文化傳統,學習當地的鄉土知識,因為對多數地方來說,當地人長期的生活實踐已經表明,養育他們的景觀總有某些方面符合生態規律。 三是模擬自然。人為旅遊景觀的建設,應藉助於純自然景觀的管理方式,必須盡可能保護、保持和恢復自然景觀資源(森林、湖泊、草地、沼澤等),維持自然景觀過程和功能,這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合理開發景觀資源的前提。模擬自然狀態,建設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似的人為生態系統,該系統最適合人類生存,最大限度地滿足物種適應周圍環境的要求。同時,依據自然生態系統和生態過程進行的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可減少投入,形成優化的旅遊景觀,實現生物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統一。 (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整體優化原則 旅遊景觀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組成的一個整體。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重點應為整體景觀,是對全部生態系統的組合、平衡和協調進行規劃,改善景觀結構和功能,優化各要素的布局和配置,實現人與環境、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生態系統與生態系統、社會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景觀利用與景觀發展之間的協調,保證整體生態功能得以保持和發展,達到降低災害、增強生存能力、提高生產力的目的。進而建設成一個功能完善的、穩定的生態環境,以實現景觀生態系統的整體優化,保證當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多樣性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多樣性原則要求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創造多樣化的旅遊空間,具體包括三層含義:一是景觀要素形態的多樣性,即廊道、斑塊形式多樣、大小斑塊相伴、寬窄廊道相結合;二是生物種的多樣性,斑塊的生境、形狀、大小、邊緣條件等諸多因素是保護生物種多樣性的基礎條件。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必須盡可能保持自然的斑塊形態,例如旅遊景觀中自然殘留的濕地、牛軛湖、高地、小片林地等均應得到保護。三是生境的多樣性,不同生境的組合有利於整體景觀的穩定,具有抵抗外來干擾的能力。例如單一的"玉米海"、"一望無際的稻田"、"萬畝果園"等農業旅遊景觀規劃設計不可取,因為這在抵禦病蟲害的傳播和擴散方面有極大的脆弱性。(四)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異質性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異質性是景觀的最重要的特性,是一個地區景觀保持穩定和生物多樣性的基本條件。例如旅遊景觀是一個高度人為化的景觀,如果水泥建築斑塊及廊道占絕對優勢,綠地斑塊及廊道少,就會產生嚴重的失衡現象,進而影響旅遊景觀的生態功能,造成空氣污染、水質下降等諸多環境問題。為此擴大旅遊景觀的水平空間異質性,對維持旅遊景觀的生態平衡有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旅遊景觀設計還須根據生態學原理兼顧美學特徵,加強垂直空間異質性,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形成自穩協調的生態系統,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抵抗不良因素干擾的能力,創造良好的生態旅遊環境。(五)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綜合效益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綜合效益原則要求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突出區域特色,把人類文化、傳統和習俗與景觀疊加,將旅遊服務設施、景觀生產價值有效利用融於自然之中,使旅遊景觀美不被減弱又能產生最佳經濟效益。進而使當今人類主動地、以科學的態度去美化景觀、創新景觀,通過規劃達到旅遊景觀形態美、多樣性豐富、結構復雜,增加可視性,達到與人類的美學要求相一致,從而滿足旅遊者追求"新、奇、異、美、樂"的普遍心理需求。(六)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環境敏感區保護原則 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環境敏感區是對人類具有特殊價值或具有潛在自然災害的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極易因人類不適當的開發活動導致環境負效應。依據資源特性與功能差異,環境敏感區可分為:生態敏感區(河流水系、濱水地區、山峰海灘、特殊或稀有植物群落、野生動物棲息地等)、文化敏感區(文物古跡、古人類遺址、古生物化石產地、革命遺址等)、資源生產敏感區(城市水源地、新鮮空氣補充地、土壤維護區等)和自然災害敏感區(可能發生洪患的濱水區、地質上的構造斷裂破碎帶、空氣嚴重污染區等)。在敏感區內環境的惡化大多屬於不可逆變化,一旦失去穩定將會給旅遊景觀的安全帶來隱患。為此旅遊景觀規劃設計應對環境敏感區予以特殊關注。四、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 依據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規劃後的旅遊景觀要具有:整合性、多樣性、進化性、自然性、暢達性、標識性、和諧性、經濟性、文化性。 為實現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目標,需要對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未來發展情況進行研究,通常包括六個方面的問題:旅遊景觀規劃設計該如何描述和評價、如何運作、運作是否良好、景觀是否要做改變、如何改變、這些變化會產生哪些不同的後果。科學地回答這些問題,也就是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內容,具體分為互利共生、協調發展的四部分:一是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系統,以景觀環境調查為基礎,評價旅遊景觀利用狀況的適宜性,以及旅遊景觀格局分析。二是區域的旅遊景觀設計系統,主要對結構、功能、動態等方面對旅遊景觀生態過程進行研究,探討景觀的最佳利用結構、格局,對旅遊景觀進行合理設計。三是區域的旅遊經營活動系統,主要從滿足旅遊者多樣化需求的旅遊活動、旅遊設施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進行研究,提出人與景觀和諧共生的旅遊經營活動方式。四是區域的旅遊景觀保護系統,通過旅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監測,實施有效的景觀管理和景觀保護,以實現旅遊景觀規劃設計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叄』 溫泉度假旅遊規劃設計找哪家規劃設計公司好天成國際景觀策略規劃有限公司有做這方面的項目嗎
天成國際景觀策略抄規劃有限公司天襲成國際景觀策略規劃有限公司由中國資深園林規劃專家傅克勤先生與高級建築師李小傳先生共同組建,在香港注冊。主要從事綜合性開發項目的前期景觀策略規劃咨詢業務、大型景觀規劃和設計業務,包括城市規劃設計、旅遊風景區與主題公園規劃設計以及住宅社區和商業的園林規劃設計等。自成立以來,以其創新的構思、高效率的運作、高質量的設計、優質的服務,迅速成為全國知名的咨詢、規劃設計公司,先後完成近百項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贏得廣泛贊譽的規劃工程。與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南方總院系「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中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是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的直屬設計機構,擁有風景園林甲級設計資質。南方總院系中心在中國南方的分支機構。
道路景觀規劃設計就找天成國際景觀,擁有專業的城市商業綜合項目規劃設計精英團隊,甲級規劃設計資質,以及大量城市商業綜合項目規劃成功案例,如:廣東汕頭東部城市經濟帶新津片區、北京平谷洳河東區、海南保亭雨溪谷、安徽合肥名流度假山莊、廣東三水雲東海旅遊經濟區等等的城市商業綜合項目總體規劃設計。
『肆』 景區規劃設計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
景區規劃設計在旅遊規劃稱為旅遊目的地規劃設計,旅遊系統中的游覽對象內的組合和容所在構成了「目的地」,一般有分為四個步驟:概念性規劃設計、總體規劃設計、控制性規劃設計、修建性規劃設計、
概念性規劃/概念性方案:針對各種旅遊項目提供客觀的全局性的發展政策與設想。
總體規劃:針對各種旅遊項目遠景發展作出輪廓性的規劃安排並且對於旅遊區近期的發展布局和主要建築項目也作出近期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區內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它規劃管理要求,為區內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導。
修建性詳細規劃:滿足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並為下一層次建築、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
『伍』 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的案例有嗎
區域旅遊發展規劃的案例有嗎?綠維創景專家指出,文章航天城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的項目,航天發射基地落戶文昌將為當地旅遊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海南省整體旅遊業格局也將面臨重新洗牌,然而就目前文昌市的區域規劃來說,「綠色椰鄉」、「好客椰鄉」等形象定位已遠遠不能展現文昌旅遊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新的旅遊總體規劃編制迫在眉睫。因此我們建議文昌旅遊總體規劃要在進一步全面調查旅遊資源、研究細分市場的基礎上,結合「航天主題」,科學整合地域特色、科學劃分功能分區、准確提出主題定位,市場定位,形象口號、重點創新旅遊產品體系、設計遊憩方式及旅遊線路,並在此基礎上合理配置旅遊基礎設施,進行土地利用調研分析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研究,提出合理的旅遊運營模式與營銷對策。 更多內容可見:《文昌航天產業帶動之旅遊業發展研究》 。
『陸』 旅遊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相互之間是什麼關系,有什麼不同
旅遊區總體規劃-中國旅遊區總體規劃專家-北京綠維創景規劃設計院-指出,旅遊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三者之間的關系是很密切的,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對於旅遊區當前要建設的地段,應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
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任務:在總體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細化,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主要內容: 綜合現狀與建設條件分析。 用地布局。 景觀系統規劃設計。 道路交通系統規劃設計。 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旅遊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系統規劃設計。 工程管線系統規劃設計。 豎向規劃設計。 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系統規劃設計。
旅遊區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 規劃設計說明書。 圖件,包括綜合現狀圖、修建性詳細規劃總圖、道路及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圖、工程管網綜合規劃設計圖、豎向規劃設計圖、鳥瞰或透視等效果圖等。圖紙比例一般為1/500~1/2000。
綠維創景業務范圍覆蓋全國,業務類型涉及風景名勝區、度假區、休閑地產、城市商業街區、產業聚集區、酒店、高爾夫、溫泉、滑雪場、古城古鎮古村落、紅色旅遊、鄉村旅遊、農業休閑、森林旅遊、濱海旅遊、濕地公園、城市公園、郊野公園、主題公園、動植物園等30多個門類。
『柒』 旅遊景區的總體規劃包括哪些內容提供那些圖件
旅遊景來區的總體規劃包括哪些源內容?提供那些圖件?北京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認為,總體規劃主要是在充分調研和客觀分析的基礎上解決旅遊區的六個定位和六個布局問題。六個定位是:功能定位、目標定位、市場定位、規模定位、形象定位、風格定位。六個布局是:功能區劃分基礎上的項目選擇和布局、給水管線布局、排水管線布局、道路管線布局、電力管線布局、通訊管線布局。
文本部分一般應當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 研究分析:規劃背景、旅遊區開發條件分析、市場調查分析、市場定位與規劃理念;
第二部分 規劃布局:功能分區與項目布局、綠化及植被撫育規劃、水電電信規劃、道路交通規劃;
第三部分 經營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經營管理規劃、分期發展規劃、旅遊形象策劃與推廣、旅遊市場開拓規劃。
總體規劃圖紙部分應當包括: 旅遊區宏觀區點陣圖、旅遊區周邊旅遊景點關系圖、旅遊區現狀圖、旅遊區建設用地分析圖、旅遊區水流流向分析圖、旅遊區功能分區規劃圖、旅遊區分區分期規劃圖、旅遊區規劃布局圖、旅遊區公共設施布局圖、旅遊區道路交通系統圖、旅遊區水電系統規劃圖、各功能區景觀意象圖。
『捌』 旅遊發展規劃文本內容都有哪些 天成國際景觀策劃規劃有限公司旅遊風景區規劃設計收費標准
天成國際景觀整理: 旅遊發展規劃文本 1、規劃依據; 2、旅遊資源特色定位; 3、旅遊市場定位; 4、規劃目標與指標體系(近期目標與遠景目標,定性與定量指標,國內旅遊人數、旅遊收入,總人數、總收入,佔GDP比重、產業地位、旅遊乘數、環境容量等); 5、空間結構與布局; 6、旅遊產品類型、體系與開發規劃; 7、床位數預測與旅遊飯店業發展規劃; 8、旅遊道路交通系統規劃; 9、旅行社業發展規劃; 10、旅遊購物業發展規劃; 11、旅遊娛樂業發展規劃; 12、旅遊景區特色、形象與土地使用概念規劃; 13、旅遊廣告詞與市場營銷規劃; 14、旅遊業對經濟、環境、社會文化和城鎮發展的影響評估; 15、旅遊發展對城市規劃、景觀規劃、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城市基礎設施規劃的要求和協調; 16、近期建設項目與投資效益估算; 17、旅遊經營與管理規劃。 旅遊規劃設計收費標准 按照以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規劃期末旅遊人數為准,15000元/10萬人。其中: 1、省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150萬元; 2、市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50萬元; 3、縣域旅遊發展規劃基價為20萬元; 4、旅遊區總體規劃、詳細規劃收費以面積為基準,參考風景名勝區、公園、景觀規劃收費,在此基礎上增加30—50%的旅遊策劃費。 天成國際景觀策略規劃有限公司 以綜合規劃設計為服務領域,致力於提高中國旅遊資源開發及相關產業開發的水平和質量,致力於提高中國城鎮建設、商業地產發展及相關旅遊產業開發的水平和質量,為各級政府、開發商及運營企業等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 我院以規劃設計總包為服務模式,提供貫穿項目全過程的總體規劃、詳細規劃以及建築和景觀設計等,並以咨詢顧問、可行性研究、商業模式設計等為補充。主要規劃設計領域包括:(1)旅遊目的地(區域)、旅遊景區景點、旅遊度假區和旅遊城鎮(房地產)、旅遊服務設施及相關項目;(2)城鎮與公共空間、建築與景觀以及綜合土地開發和園區開發等。
『玖』 旅遊風景規劃與景觀設計如何做有特點
旅遊風景規劃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地形特徵、行政區劃內和保護要求,劃定風景容名勝區規劃范圍,包括外圍保護地帶。
(2)確定風景名勝區規劃性質、發展目標、規模容量。
(3)根據風景名勝區功能分區,確定土地利用規劃,進行風景游賞組織。
(4)確定風景名勝資源保護規劃,明確保護措施與要求。
(5)確定風景名勝區天然植被撫育和綠化規劃。
(6)確定風景名勝區旅遊服務設施規劃。
(7)確定風景名勝區基礎工程規劃,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電力、電信、環保、環衛、能源、防災等設施的發展要求與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