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六盤水旅遊經濟發展概況

六盤水旅遊經濟發展概況

發布時間: 2021-01-20 07:57:13

❶ 貴州旅遊業發展趨勢.

貴州的景色自不必說,只是貴州相關部門似乎不懂炒作。織金洞、龍宮、梵凈山、馬嶺河等很多貴州境內的風光無限美好的地方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宣傳。估計以後會加大對自然風光的宣傳力度。
其次就是氣候,全球變暖的趨勢正在蔓延,貴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貴陽成為避暑之都、六盤水稱為涼都,大打氣候牌拉動旅遊已經正在走向軌道。旅遊輻射的如餐飲、住宿、消費等其他行業也會迅速發展起來。

❷ 世界古銀杏之鄉的六盤水市第一屆旅遊發展大會

深秋妥樂, 風景如畫,杏黃如金。11月6日,以「開放創新,提速轉型,打造六盤水旅遊文化發展升級版」為主題的六盤水市第一屆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在「世界古銀杏之鄉」盤縣妥樂舉行。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旅遊產業升級版重大決策部署,通過每年輪流在各縣(特區、區)舉辦一次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實現「一地舉辦、全市聯動,一景引領、百景爭艷」,為全市旅遊產業發展注入激情、增添活力,打造六盤水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升級版。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傅傳耀,貴州旅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三旗,市委書記李再勇,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金,市政協主席唐方信以及向昀、王彬、張志祥、李新旺、彭說龍等市領導出席開幕式。副省長蒙啟良宣布「中國涼都·金彩盤縣旅遊季」系列活動啟動。省政協副主席陳海峰宣讀省政協主席王富玉的賀信。市委副書記、市長周榮,省旅遊局副局長鄭旭講話。開幕式由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楊宏遠主持。市委常委、盤縣縣委書記付國祥代表承辦方致歡迎辭。王富玉在賀信中指出,旅遊產業是發展前景最為廣闊的朝陽產業和可持續發展產業。自2005年以來,六盤水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旅遊產業發展作為新的支柱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不斷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旅遊發展環境,推出一批新的旅遊景點景觀,開創了六盤水市旅遊產業發展的新局面,取得了旅遊發展的新成效。希望六盤水市委、市政府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省委、省政府領導下,不斷改革和創新旅遊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全市旅遊產業取得新的更大發展,為全市經濟社會加速發展、加快轉型、實現跨越作出新的貢獻。
鄭旭在講話中表示,六盤水全力加快旅遊提速發展,推動「江南煤都」向「中國涼都」華麗轉型,為全省創新旅遊業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累了經驗,在全省旅遊業發展中的示範效應正在逐步顯現和增強。六盤水旅遊是貴州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涼都是多彩貴州的精彩篇章,省旅遊局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六盤水旅遊業做大做強。周榮在講話中指出,當今,旅遊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和社會活動方式,旅遊業成為一項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俱佳的陽光產業。六盤水旅遊資源稟賦優異,旅遊業優勢獨特。2013年成功承辦第八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貴州屋脊·中國涼都」美譽度和知名度不斷提升。隨著六盤水月照機場建成通航,六六高速即將建成,安六城際鐵路全面開工,我市川滇黔桂「四省立交橋」的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周榮說,六盤水旅遊產業進入了「後旅發時代」,我市將緊緊圍繞打造國際標准旅遊休閑度假城市的目標,搶抓機遇,大興旅遊,讓「貴州屋脊·中國涼都」風行天下。一是全力打造旅遊精品。堅持精品意識,依靠特色吸引、內涵沉澱、環境優化,真正讓遊客坐下來、住下來、靜下來。要注重業態創新,瞄準目標和預期市場。要注重個性特色,保護和利用好喀斯特地形地貌明顯、旅遊資源天生麗質的特質,避免過度商業化、人工化,留住山水人文的本色、本真、本源。要注重文化內涵,深度挖掘傳統文化、「三線」精神、紅色歷史故事,留住文化的「根」,讓景區景點經得起看、經得起問、經得起品,讓遊客獲得感官美的刺激、精神愉悅的享受和心靈的洗禮。二是全力推進旅遊營銷。長期以來,六盤水的旅遊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需要進一步宣傳推介。真誠希望媒體和旅行社宣傳好、推介好六盤水的旅遊風光,歡迎有識之士共同開發六盤水旅遊的未來,六盤水各級各部門將持之以恆服務好項目和發展。付國祥在致辭中說,盤縣圍繞建成國際一流精品旅遊大城市的目標,加快推進景區景點建設,避暑休閑、旅遊觀光、戶外運動、田園採摘等業態不斷豐富,旅遊產業正逐步成為盤縣轉型升級的重要產業。盤縣將以本屆旅發大會為契機,著力把旅遊產業培育成為做大經濟總量、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發展質量的新興支柱產業,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會議舉行了全市旅遊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並向六盤水市第二屆旅遊文化產業發展大會舉辦地水城縣授旗。會後,與會領導和嘉賓參加了「生態建設、文明旅遊」植樹活動,現場觀摩古銀杏景區。

❸ 貴州六盤水經濟水平、發展前途如何

和沿海城市沒發比,但是六盤水的職工收入平均水平在貴州九個地級市裡面是回最高的。其實想到六盤水來發展答不光要了解六盤水的情況,還要看你所學專業和特長適不適合這里。六盤水目前的經濟支柱還是以煤、電、鋼材等工業為主,受市場影響比較明顯。用辛市長的話說就是:價格漲了日子就好過,價格落了日子就難過。如果不是有其他考慮因素,如果你是個外地人甚至是沿海地區來的人,勸你還是謹慎選擇來六盤水工作比較好。

❹ 六盤水市旅遊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是怎樣的其旅遊發展主要受何種驅動力的推動

六盤水市紅色旅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一)存在的問題
六盤水市紅色旅遊點多面廣,類型齊全,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但從全市來看,旅遊產業的發展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於極度落後的狀態。2005年「5.1」黃金周期間,全市共接待遊客63,878人次,旅遊收入818.93萬元,人均不過120餘元,其中紅色旅遊僅為539人次,這與提高地方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極不適應的,究其原因,有如下幾方面:
1. 起步晚、起點低、意識不到位。六盤水市以工業立市,在其30餘年發展時間內,一直以重工業及能源輸出為基礎,旅遊產業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發展,旅遊行業從業人員素質整體偏低,旅遊業相關配套產業極不完善。
2. 體制不順,管理混亂。同一景點景區往往是多個部門多頭管理,而有些景點景區還未按市場經濟要求組建獨立經營的項目法人實體,旅遊管理部門還沒有做到對景區的統一協調和管理。
3. 基礎設施薄弱,投資不力。旅遊產業是一個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的高投入產業,除政府投入外,更需要吸納大量的社會資金和金融機構貸款,以對道路交通、環境衛生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進和改良。
4. 各旅遊景點景區設施陳舊,內容單調,表現方式缺乏創新,對歷史和人文內涵深度挖掘不夠,缺乏感染力和震撼力,對外推廣不力,缺乏統一的包裝策劃,方法簡單,不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思路:
1. 進一步認識紅色旅遊的重要意義。發展紅色旅遊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既是一項經濟工程,更是一項政治工程、文化工程,是一項利黨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
發展紅色旅遊,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特別是增強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帶動革命老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 結合實際,突出重點和特色,切實做好紅色旅遊的工作。紅色旅遊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它包含著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全部內容。從目前紅色旅遊工作的情況看,應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因地制宜,統籌協調,多方參與原則;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規劃要求,塑造整體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推進開發保護,加強宣傳教育,做好規范管理。
3. 加強宣傳,注重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建設宣傳推廣體系,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書籍、網路等媒體,為發展紅色旅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充分發揮紅色旅遊經營單位的積極性,通過交易會、博覽會、媒體廣告等多種方式,宣傳推廣紅色旅遊產品和品牌,形成組織得力、參與廣泛、效果顯著的推廣體系;同時要注意整合資源,集中優勢,認真做好紅色旅遊的區域規劃,充分發揮整體效益,從打造"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入手,通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推出一批項目內容有吸引力,產品要素結構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導游解說生動,接待服務規范,監督管理到位的紅色旅遊精品體系。
4. 注重建設。通過加大投入,多方建設,深挖主題,大膽創新,建設紅色旅遊資源保護體系,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對重點革命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加大保護措施和環境整治力度,使重要文物、遺址、建築等得到妥善保護;編制保護規劃,避免因計劃不當造成建設性、利用性破壞;同時充分利用現有設施,通過對現有各類交通基礎設施進行改造,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高水平,使其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交通需求。
此外,還應以紅色旅遊文化為主線,融綠色生態和民族風情於一體,把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和民族風情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紅色之旅產品,並注意主題突出,形象鮮明,內容豐富,充分展示自己的旅遊形象。
總之,發展紅色旅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也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各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更應抓住機遇,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打造自己的紅色旅遊精品品牌,以旅遊業帶動相關產業的建設發展,從而為全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協調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❺ 六盤水市的經濟如何

1—12月份,全市經濟運行態勢良好。

一、工業經濟增長較快

12月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6.69億元,比上年同月增長13.4%,較上月增長7.4個百分點;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175.39億元,同比增長24.5%,較1-11月回落1.2個百分點。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本月完成工業銷售產值44.03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19.3%,累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475.78億元,同比增長49.6%。本月工業產銷率為91.18%,累計實現工業產銷率95.69%,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

1-12月,全市原煤產量4478.59萬噸,同比增長6%;其中地方原煤產量2322.2萬噸,同比增長3.3%;發電量257.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6%;鋼材299.1萬噸,同比增長4.3%;水泥186.77萬噸,同比下降22.4%。

二、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

1—12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7.7億元,同比增長16.15%;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4.21億元,同比增長9.99%。其中:基本建設投資完成99.26億元,同比增長18.5%;更新改造投資完成31.27億元,同比下降8.43%;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完成18.08億元,同比下降2.64%。

三、市場購銷兩旺,市場物價穩步回落

本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3億元,比去年同月增長20%,累計完成93.81億元,同比增長20.9%。其中:市區完成51.6億元,同比增長23%;縣完成24.3億元,增長18.06%;縣以下完成17.86億元,增長18.92%。住宿、餐飲業累計實現零售額10.96億元,同比增長34.66%;批發零售業累計實現零售額82.84億元,同比增長22.84%。

物價保持平穩回落。本月,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為102.26%,比上年同月上漲2.26個百分點。1—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86%,比上年同期上漲4.86個百分點。居民八大類消費品呈「四升二降二持平」態勢,食品類、家庭設備用品類、交通和通訊類和居住類分別上漲12.2%、1.06%、0.96%、2.23%;衣著類、娛樂及服務類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2%、0.12%;煙酒及用品類、醫保類與上年同期持平。

四、財政收入增加

1—12月,財政總收入達61.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28%,較1-11月回落6.42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9.71億元,同比增長37.52%,較1-11月回落4.88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支出累計完成63.11億元,同比增長47.08%。

❻ 六盤水經濟發展怎麼樣

六盤水的輕工業抄不發襲達,這里很多人又喜歡打腫臉充胖子,從廣東一帶,采購一些電子產品和品牌產品,最好自己直接去拿貨,去除批發商的費用,可以拿到很低的價格。我現在在深圳,如果你想做電子產品這一塊我們可以合作。我是六盤水鍾山區的,現在在深圳。

❼ 請問一下六盤水最近幾年的發展情況如何

六盤水很來不錯
氣候好 被評為中國唯一的源「涼都」
所以這里的旅遊業發展特別快
也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專家預測,六盤水能在3年之內超過遵義
成為貴州第二大城市
這里的經濟發展太快了
告訴你
最賺錢的地方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地方
而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地方
因為這樣會產生很多新的需求
也就是很多機會
只要你看準了
就能發財
而經濟發達的地方
每個行業都已經很成熟
不容易進入,競爭也很大
還是六盤水好

❽ 六盤水的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六盤水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就。1997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9億元,比1978年增長3.2倍。其中,農業總產值17.67億元,增長2.6倍;糧食總產量達到53.32萬噸,增加15.15萬噸。鄉鎮企業產值達38.13億元,比1980年增長52倍,吸收15萬農村剩餘勞動力。全市地方財政收入3.05億元,增長4.7倍,地方財政支出7.07億元,增長10.9倍;全市社會消費的零售總額達15.36億元,增長13.4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3年的311元上升到1151元,貧困人口由128.2萬下降到47.83萬人。
發展至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882.11億元,增速15.9%,高於全省3.4個百分點,在全省9個市(州)中排第四位,財政總收入完成174.35億元,增長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632億元,增長50%(其中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89億元,突破1000億元大關,增速超過42%);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100億元,同比增長69.21%。農業生產穩定增長,工業生產緩中趨穩,旅遊開啟發展新征程。糧食總產量達到80.33萬噸,同比增長6.69%;完成500萬元以上工業增加值433億元,增長21%;接待遊客433.5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6.85億元,同比增長45%和39.2%。GDP總量位居貴州省第4,人均生產總值也將超過3萬元;人均GDP僅次於省會貴陽列第2位。六盤水市提出新的發展要求,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生產總值達1200億元。 六盤水是傳統的農業大市,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均有涉及,1949年,境內農業耕作粗放,農村經濟落後,處於自然經濟狀態。糧食總產量154361噸,大牲畜存欄166414頭,農業總產值(現價)4204萬元。1952年,各縣相繼實行土地改革,繼而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至1957年,糧食總產量提高到263420噸,大牲畜存欄發展至263702頭,農業總產值增至8427萬元。1958年開始「大躍進」和進行人民公社化運動,大煉鋼鐵,「以鋼為綱」,農民土地無償入社,農業生產資料及農產品多「平調」。繼而又遇三年經濟困難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大大受挫。改革開放後,六盤水的農業得到了全面發展。該市農業產業化起步於2003年。經過該市的努力,農業產業化經營有了長足發展。
發展至2008年,糧食產量達到84.16萬噸,增長2.4%。以馬鈴薯、蔬菜、畜牧養殖「三大產業」為重點的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規模化水平和商品率進一步提高,馬鈴薯種植達151.5萬畝,新增商品蔬菜基地3.07萬畝,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較上年提高1.08個百分點。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和完善,村莊整治取得新成效。新階段扶貧開發繼續推進。大力開展各類農業適用技能,農民致富的願望和能力得到增強。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34.94元,增長16.5%,剔除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7.6%。全市畜牧業實現增加值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7.4%。主要牲畜出欄頭數繼續增長,肉類總產量12.97萬噸,比上年增長10.4%。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8.2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4.2平方公里。農業裝備水平繼續提高,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28.0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4.9%,實現機耕面積22686公頃。
截至2012年,種植業實現增加值23.64億元,比2011年增長8.0%。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繼續擴大,全年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8.02萬公頃(270.3萬畝),下降1.3%;油料種植面積0.79萬公頃(11.79萬畝),增長11.6%;蔬菜種植面積2.08萬公頃(31.2萬畝),增長10.1%。年末果園面積0.49萬公頃(7.35萬畝),增長10.3%。雨水充沛,主要農產品產量有所增長,全年糧食總產量75.29萬噸,比2011年增長33.4%;油料作物產量1.04萬噸,比2011年增長23.0%.。全年畜牧業實現增加值16.26億元,比上年增長11.1%。豬、牛、羊出欄數分別比上年增長3.0%、3.5%和2.6%;肉類總產量11.54萬噸,比上年增長6.0%。禽蛋比上年增長1.9%。 解放後,特別是經過「三線建設」和改革開放二十年的發展,六盤水已為一個經濟門類較多、較全的新興工業城市。已建成水城礦務局、六枝工礦(集團)公司、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城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城發電廠、盤縣發電廠、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盤水煤炭機械廠、重慶啤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分公司、貴州勝景化建有限責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業,形成年生產原煤2160萬噸、生鐵130萬噸、鋼130萬噸、鋼材100萬噸、水泥175萬噸、電力裝機110萬千瓦的生產能力。煤炭、電力、冶金、建材成為六盤水的支柱產業。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礦泉水、生物制葯為代表的系列綠色產業得到較快的發展,逐步上規模、上檔次,並將成為六盤水的後續支柱產業。
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10.95億元,比2011年增長17.1%。其中,輕工業增加值10.38億元,增長1.0%;重工業增加值300.57億元,增長17.8%。重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6.7%,比2011年提高2.2個百分點。主要工業行業中,除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外,其餘各行業增加值均比2011年增長15.0%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等行業增長較快,分別比2011年增長21.2%、20.4%、50.6%和23.7%。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原煤、洗精煤、生鐵、粗鋼、鋼材和磚分別比2011年增長27.3%、42.4%、24.4%、25.0%、25.4%和53.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808.7億元,比2011年增長11.6%;盈虧相抵後的利潤總額為74.4億元,下降8.3%。
截至2014年,六盤水有5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即鍾山經濟開發區(紅橋新區)、紅果經濟開發區(兩河新區)、水城經濟開發區、盤北經濟開發區、六枝經濟開發區和一個市級開發區—大河經濟開發區。 2012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88.90億元,比2011年增長97.8%。計劃總投資50萬元及以上的城鎮投資、農村非農戶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766.39億元,比2011年增長74.2%。其中,基本建設投資412.93億元,增長84.0%,更新改造投資85.82億元,增長44.4%,房地產開發投資55.48億元,增長79.9%;工業投資360.59億元,增長40.0%。教育投資19.43億元,增長310.2%。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113.22億元,增長102.1%。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55.48億元,比2011年增長79.9%。按工程用途分,商品住宅投資30.12億元,增長39.7%;辦公樓投資1.05億元,增長101.9%;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83億元,增長100.2%。
截至2013年,全市完成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54.9億元,同比增長37.7%,增速排名貴州省第一。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6.5億元,增長116%;第二產業完成投資491.1億元,增長36%,其中工業完成投資490.2億元,增長35.9%,建築業完成投資0.9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487.3億元,增長31.7%。項目庫謀劃項目3518個,項目總投資1.56萬億元;共安排市級項目前期費8400萬元。全市共安排省市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372個,總投資4555.6億元,計劃投資748.1億元,實際完成投資762億元。全年集中新開工項目1261個,總投資2251億元,2013年計劃投資620.1億元,已開工項目1260個,已入庫項目1194個,累計完成投資711.4億元。 201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59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城鄉消費品市場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城市(市、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2%,農村(縣以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2%。住宿餐飲業增長17.3%,其中星級住宿業和限額以上餐飲業增長4.1%。
2012年消費品市場保持活躍。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2.82億元,比上年增長16.0%。城鄉消費品市場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3%,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0%。批發業增長17.6%,零售業增長15.5%;住宿業增長42.1%;餐飲業增長17.5%。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2011年上漲2.7%,在監測的八大類商品及服務項目中,除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比2011年下降0.1%外,其餘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食品價格上漲幅度最大,為4.4%。全年工業品價格比2011年上漲2.3%,消費品價格比上年上漲3.3%

❾ 六盤水市旅遊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是怎樣的其旅遊發展主要受何種驅動力的推動

六盤水的地來域面積有9000多平方公里自,主要以資源開發為主,初始的工業發展就是簡單的挖煤碳、銷售煤碳。此後,隨著工礦企業的發展,六盤水市逐步形成了三個特區――六枝、盤縣和水城,這三個特區主要進行煤碳開采和粗加工,也就是用煤碳發電,把熱能轉化為電能,其次是實施煤電磷、煤電化、煤電鋼、煤電材等工業產業的升級發展,也就是循環經濟的發展。另外六盤水地處西南,但是到六盤水的山上去看看就知道,六盤水有蒙古草原的風光。六盤水夏天非常涼爽,冬天漫天白雪,我們的冬季滑雪保留時間在西南地區是最長的,可達三個月之久,和冬季的哈爾濱差不多,這是我們一大優勢。

❿ 貴州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

樓上說的很好,我補充幾點 貴州省處在中國內地,然而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卻決定了它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省份。畢竟,貴州省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它處在雲貴高原的東部,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大省。這樣的地形地貌特點決定了他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多樣的大省,然而這對他的經濟發展貢獻不大。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大展宏圖的進程中,貴州的地理條件為它拖了後腿。
而發展經濟又成了貴州崛起的唯一道路。但是貴州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較快較穩定發展經濟呢?
貴州如果想依靠農業來壯大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結果。貴州人勤勞樸素,與天爭與地斗,最終改造了山地這樣的不利地形,發展了自己逐山而興的農業。當我們站在山頂遙望那成片的梯田是我們不禁會為人的力量而折服。可以說貴州在自己的農業發展上開辟了自己的道路,然而貴州省畢竟沒有農業發展的良好基礎,緊緊依靠梯田或者改造田發展農業還是相當艱難的事情。並且貴州正在遭受石漠化的侵蝕,其多滑坡和泥石流的現狀也為其農業發展增添很多不穩定因素。當然這只是其農業發展不利條件的一個方面,但是足以看出,貴州發展農業的現實狀況不足以讓貴州成為一個農業大省。或者說,盡管在氣候條件的方面貴州畢北方諸多省市要好得多,但是貴州難以把握這樣的條件。
工業呢?我個人認為貴州省發展工業的條件也很不利。其他的不說,暫且從交通方面來說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大凡一個工業區的形成,無論其或大或小,必然依賴於便利的交通。這樣工業原料的流入和工業產品的輸出才能得以保證,才有可能使工業區保持活力,進行源源不斷的生產活動。就這一點說,遍是山地的貴州給了工業很大的制約。交通不便使貴州發展處於劣勢。
況且,處於經濟不利地位的貴州即使發展了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其拼經濟的過高理想難免不會時期忘記了環境和人文保護的重要性,其工業布局的盲目與工業廢物的不合理排放也是其有可能要經歷的,這樣貴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面貌也將會受到污染。
可以說,在國家宏觀的大力調控下,一些工業或者產業鏈已逐步進入貴州,貴州的工業發展已經走上了一條正軌。也可以說,貴州工業發展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其工業分布比較散亂,大型工業較少,工業產值也難以達到一個讓人十分滿意的水平,所以發展貴州的工業不一定不能有效解決貴州落後的問題。但是對於貴州工業,我們還是有所期望的,畢竟它也有其優越之處,比如豐富的勞動力等等。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