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業
『壹』 在疫情下的馬來西亞,現在的經濟狀況如何
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全球的油價也因為疫情的緣故暴跌、美國400多家大型企業宣布破產。而馬來西亞也不例外,多數馬來西亞企業對於2020年馬來的經濟狀況持有較為悲觀的態度,不過很多的馬來企業對於明年的馬來的經濟狀況還是比較樂觀。不過現在馬來西亞經濟可能會面臨再次的沖擊,因為在全球針對新冠病毒的益苗還在持續研製的時候,馬來西亞確診了四名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病例,這無疑對馬來西亞復工狀況有所影響,馬來西亞民眾可能為了保證生命安全而繼續減少出門消費的次數。雖然相比於美國馬來西亞的疫情還不是特別嚴重,但是馬來西亞經濟GDP大跌超過了很多周邊國家。這跟其主經濟很依賴貿易有關,而且馬來西亞復工時間也相對晚一些,所以大部分馬來企業並不看好2020年的國內經濟。
『貳』 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好不好,讓去過的人來告訴你
已磨好刀,只等上架,
『叄』 馬來西亞的哪些利好擊退全球80個國家,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投資點
「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帶來春風
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的馬來西亞,憑借自然風光的獨具魅力,在東南亞的重要地理位置,正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馬來西亞首相納吉在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見證了中馬交換9份涵蓋建設、農業、證券交易所、基礎設施、港口等領域合作的「企業對企業」(B2B)了解備忘錄及協議,總貿易額達到312億馬幣(約72.2億美元)。
他表示,作為首批支持「一帶一路」的國家,大馬是首個受「一帶一路」利惠的國家,大馬已經從中獲得實際的利益。
據新華社今年2月報道,2016年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額較上一年增長4.4%,達2409億令吉(約543億美元),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第8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
自中國推行「一帶一路」政策以來,整個馬來西亞地區的投資發展熱度與中馬關系的友好度同步升溫。2013年,中馬將兩國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雙方更是開始深入各領域務實合作,中馬關系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先進優越的馬來西亞教育和醫療
除了優越的房地產投資環境,馬來西亞在醫療和教育領域的優勢同樣讓人無法忽視。
馬來西亞的醫療體系呈多元化結構。既有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還有慈善醫療機構,多種形式並存,滿足社會各界人士的醫療需求。且設施一流,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最近3年,到馬來西亞享受醫療服務的遊客數量年均超過85萬人次。2017年1月7日,在美國《國際生活》雜志公布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排名中,馬來西亞憑借優越的醫療環境,名列榜首!
在教育方面,不少投資者也了解到,馬來西亞的教育並不輸於其他先進國家,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馬來西亞的國際學校和初等教育與英美高校直接對接,孩子學業完成後可繼續深造美、英、澳、加、紐西蘭等國著名大學碩士或博士學位。留學馬來西亞,可謂明智之舉。
中國地產資本加速馬來西亞布局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及中馬各領域的全面鋪開,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以中央政府為主導,地方政府、央企、國企、民間資本多維度投資馬來西亞的趨勢。這其中,有著雄厚實力的中國房地產企業便率先在馬來西亞開始了布局。
『肆』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怎麼樣啊醫療技術會不會比中國差婦科方面的
總體水平肯定比中國差,看經濟水平就知道了。不過,要看你去馬來西亞哪,經濟水平高的地方,醫療技術肯定好點
『伍』 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好不好
馬來西亞的醫療水平也是全世界首屈一指,再加上低廉的診療價格,讓大馬的醫療行業在近幾年崛起為全球一流的新興醫療旅旅熱門地。
最近3年,到馬來西亞享受醫療服務的遊客數量年均超過85萬人次。2017年1月7日,在美國《國際生活》雜志公布2017年全球最佳醫療國家排名中,馬來西亞憑借優越的醫療環境,名列榜首!
首先不得不說的就是大馬可以媲美歐美的先進醫療水平。
馬來西亞是亞洲唯一由衛生局而非旅遊局推廣醫療旅遊業的國家,醫院都受馬來西亞健康品質協會及國際醫院評鑒的監督和管制,上述兩項認證也均獲國際醫療品質協會的認可。所以無論是在醫院的硬體設備還是醫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操守上,大馬都可以媲美歐美的先進水平。
目前,大馬的優勢醫療項目包括心臟外科、骨科、整形及牙科手術、試管嬰兒和健康體檢等等。
馬來西亞現共有逾238間私人醫療中心為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各級別醫療服務。此外,大馬完善的法律管理體系,也可以讓前來旅遊和就醫的人們免去很多後顧之憂。
醫療水平先進,醫療費用卻很低廉。
醫療費用低廉,是吸引遊客到馬來西亞來就醫的最主要原因。根據倫敦媒體報道,馬來西亞當地醫療機構為遊客提供健康檢查的費用,僅僅是英國同類檢查的1/5。
以心臟搭橋手術為例,美國花費約為13萬美元,在馬來西亞只需1-1.5萬美元,僅為美國的1/10左右。
而且馬來西亞的私立醫院不會對外國求診者徵收額外費用,對於醫療遊客來說,更讓人安心。
最令人稱道的,就是貼心的醫療服務和優質的醫療環境了,整個治療的過程沒有一絲的煩悶和焦躁。
在馬來西亞,人們推崇一種理念就是「預防勝於治療」,也因為這樣,大部分醫院都叫保健中心。
來大馬醫療旅遊,醫院都會安排接送機服務,剛下飛機就會有專車接送到相應的醫院,這個時候醫院會根據你的需求,為你安排護士進行一對一的服務。
有了護士的陪同,基本上你就什麼都不用再擔心了,她會幫你搞定檢查過程中的一切,比如掛號、拿葯、取報告等等。
雖然英語是馬來西亞的通用語言,但是只會說漢語的您也無需擔心,當地醫院會配備專業的翻譯員,確保讓您獲得優良的醫葯咨詢和周到的服務。
『陸』 在馬來西亞醫療旅遊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凡英聯邦國家(不包括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及斯里蘭卡) 、愛爾蘭、瑞專士、荷蘭、聖瑪利屬諾及列支敦斯登的公民,無須申請簽證。
3個月簽證豁免
來自阿爾巴尼亞、奧地利、阿爾及利亞、巴林、比利時、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丹麥、埃及、芬蘭、德國、匈牙利、冰島、義大利、日本、約旦、科威特、盧森堡、黎巴嫩、摩洛哥、挪威、北葉門、韓國、瑞典、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美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民、可獲得 3 個月免簽證入境旅遊。
1個月免簽證豁免
東盟國家公民,可享有此項便利。
14天免簽證豁免
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及南葉門的公民,可享受有此便利。
7天免簽證豁免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及俄羅斯公民,可享受此便利。
『柒』 健康旅遊醫療旅遊的區別
從概念上講「健康旅遊」更通俗,含義與內容比「醫療旅遊」更寬泛和全面,只要與健康相關的項目都涵蓋在內,而後者(醫療旅遊)一般是指與專業治療或體檢相關的項目。
其實健康旅遊是從路上開始的。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保持車內空氣新鮮:車廂內人多,人體代謝產物也多。其中尤以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多,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5%時,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加之汽車發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以及有些人在車上吸煙,均使車廂內空氣質量下降。因此,車窗要適度打開,通風換氣,車廂內空氣新鮮,才能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2、預防旅行者水腫:長時間坐車,可出現下肢腫脹,醫學上稱為「旅行者水腫」。因此,乘車時不要總是坐著,應常變換一下體位,或站一會兒或抬高下肢坐一會兒,也可用手從上往下進行下肢按摩,幫助血液迴流。
3、預防暈車病:為了預防暈車病的發生,可在開車前半小時,服用乘暈寧。在旅途中要盡量減少頭部活動,可將頭靠在座椅背上,閉目養神,避免看窗外移動的景物。一旦出現全身疲乏無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全身冷汗、面色蒼白等症狀時,應閉目仰卧,保持安靜,可用冷毛巾敷前額或坐在靠窗處,保持空氣清新、流通。
4、謹防傳染病:車廂是公共場所,在乘客中,有患流感的人,可通過談話、打噴嚏、咳嗽等將細菌或病毒傳染給他人。另外,車廂內的拉手、椅背扶手、車窗等部位,均有檢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報道。醫學研究證明,在「澳抗」陽性者的唾液、汗液中存在著乙肝表面抗原。車廂內人多,污染嚴重,加之有的乘客隨地吐痰,更增加了傳染疾病的機會。
常見的健康旅遊項目包括日光浴、海水浴、空氣浴、沙浴、泥療、礦泉浴等,相對而言更休閑娛樂。
「醫療旅遊」是將旅遊和治病、療養結合起來的一種旅遊形式。旅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游覽區,在旅遊的同時進行治療。
世界醫療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泰國,除此以外,包括印度、印尼、哥斯大黎加等國目前均在大力發展醫療旅遊產業。中國香港與台灣地區也在大力發展該新品,但由於這兩個地區的人力成本較上述東南亞國家要高,故在收費上難以與印度、泰國等抗衡。2007年,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5國的醫療旅遊產業年收入合計高達34億美元,大約有290萬外國人到這5個國家進行觀光旅遊兼治療。
目前各國特色的醫療旅遊項目主要有:韓國的整形整容手術與幹細胞療法、馬來西亞的健康檢查、新加坡的減重手術與健康檢查、匈牙利的修復殘齒與種植新牙、以色列的試管嬰兒手術、印度的心臟搭橋手術等。
希望能夠幫到您!
『捌』 馬來西亞旅遊業有哪些有利因素
論述紐西蘭的旅遊資源特色
『玖』 馬來西亞目前的旅遊現狀
馬來西亞旅遊總的趨勢是以700萬人/年的數量增長。其旅遊資源豐富,如大海、沙灘,是海專濱娛樂屬理想之地。從海岸到高山,有著豐富的生態旅遊地點,著名的海龜產卵奇觀。馬來西亞有良好的旅遊機構基礎設施,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對於旅遊者來講,無論他們呆在城市還是冒險去遙遠的地區,馬來西亞是一個安全的國家。許多廣告促進體育活動,如高爾夫球、6步旅行、潛水游泳、牛車旅行、木筏運動、潛水和釣魚。多元的文化,特色的民居都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旅遊者。麒訊網度假頻道有更詳細的馬來西亞旅遊資源信息,可以了解更多。
『拾』 什麼是醫療旅遊
醫療旅遊是指旅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游覽區,在旅遊的同時享受健管家服務,進行有效的健康管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世界醫療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泰國,除此以外,包括印度、印尼、哥斯大黎加等國目前均在大力發展醫療旅遊產業。中國香港與台灣地區也在大力發展該新品,但由於這兩個地區的人力成本較上述東南亞國家要高,故在收費上難以與印度、泰國等抗衡。2007年,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5國的醫療旅遊產業年收入合計高達34億美元,大約有290萬外國人到這5個國家進行觀光旅遊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