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遊歷史文化
⑴ 河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遊業發展好,為什麼不如南方省份發展火熱
安陽細算下來也是「七朝古都」,最久遠可以推到3300年的商朝,但河南的「X朝」古都實在太多了,所以這樣一個頭銜也然並卵。當然因為安陽很早就以城市的形態發展了起來,城市歷史悠久,歷史上名人輩出,在老城區隨便走走就可以看到幾個古代名人的故居,不過歷史上(包括民國時期、建國初)這些故居多被改為他用(比如北宋三朝宰相韓琦故居貌似曾是安陽市第五中學舊址),建築也大都是後來重新修復,旅遊價值不大。
這些文化遺產給我的感覺大體就是這樣…究其旅遊業看上去不溫不火的原因,我能想到的有兩個:首先是如果不是相關行業從業者或對此有特別興趣的遊客,在我看來是不會興起主動來這些文化景點參觀的意向的;其次一個很重要的是,這些景點太過分散,景點與景點之間大概都有1-2小時車程,並且都在郊區,公共交通十分不便,不利於自由行。
⑵ 河南都有那些名勝古跡
1、安陽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1928年殷墟正式開始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
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⑶ 去河南旅遊,因為比較喜歡歷史文化,而且在古代是重要的文化之都,有哪些地方可以去求推薦一下!
一路樂上都來規劃好了:自現在去河南牡丹是看不到了,季節過太多了,不過河南旅遊推薦的地方也不少啊。巍巍中嶽嵩山,還有山上的少林寺。也一樣很出憨穿封費莩渡鳳殺脯輯名。武林名剎禪宗祖庭少林寺,是絕對給力的景點之一,佛教聖地,而且還可以看武術表演,不過那裡消費太高了。寺內還有中國最大的古塔群塔林就在少林寺,這個常看武俠小說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河南旅遊推薦的還有洛陽的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之一龍門石窟,這個可就有年頭了,據說是自北魏至北宋400餘年的開鑿,至今仍存有窟龕2100多個,10萬余尊,根據碑刻題記3600餘品,多在伊水西岸。河南旅遊推薦的開封府,是包公的辦公室哦,去參觀一下也不錯。還有天波楊府,萬歲山森林公園,龍亭都可以去走一走。河南土特產也有很多,而且河南做為古都,當地主小吃美食也十分有名,建議樓主去逛逛夜市。佛教勝地有大相國寺、白衣閣、寶珠寺,清明上河完是按清明上河圖復原建造。
⑷ 河南有什麼旅遊景點和歷史文物
旅遊景點
世界文化遺產2個:龍門石窟和安陽殷墟
世界地質公園4個:雲台山;嵩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級地質公園12個:
第一批: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第二批:河南焦作雲台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內鄉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
第三批:河南王屋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西峽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南嵖岈山國家地質公園
第四批:鄭州黃河地質公園,洛陽黛眉山地質公園,洛寧神靈寨地質公園,輝縣市關山地質公園,信陽金剛台地質公園,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個:雞公山;洛陽龍門;嵩山;王屋山-雲台山;石人山;青天河;神農山
重要的古文化遺址
1、南召猿人 :發現於河南南陽南召縣的古猿人化石,證明在大約五六十萬年以前,河南就有人類居住。
2、許昌人 :距今約10萬年的古人類化石於2007年在河南許昌被發現。它的發現,通過與其它遺址配合,為中國人不是起源於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證據。
3、賈湖遺址: 距今約9000年左右,位於河南舞陽,這里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類似文字的契刻符號等幾項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轟動世界,被認為是「人類從蒙昧邁向文明的第一個門檻」。
4、裴李崗文化 :距今約8000年左右,因發現於河南新鄭裴李崗村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
5、太昊陵: 距今約7000年,位於河南周口淮陽縣,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華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於春秋,擴建於唐宋,完善於明清,歷代帝王51次御祭。淮陽古稱「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長眠之地,也是神農氏定都之地,被認為是中華姓氏文化、農耕文化和龍圖騰的發源地,是華夏族和東夷族共同的聖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約5000年至7000年,因發現於河南三門峽仰韶村而得名。這是同時期影響范圍最廣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發掘也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端。
7、黃帝故里: 河南新鄭是國內史學家公認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定都之地。中國人從春秋起開始在新鄭軒轅丘祭拜人文始祖黃帝,一直延續至今。「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華人的廣泛認同而成為中華第一大典,在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頭文化: 距今約4000年,因發現於洛陽偃師二里頭而得名,被學界認為是夏朝的都城。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9、鄭州商城: 位於今天鄭州市區,是商朝早期比較重要的都城。這是鄭州成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陽殷墟: 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和甲骨文而轟動世界,堪稱20世紀人類10大考古發現之首,殷墟也毫無爭議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甲骨文是一種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種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傳下來的文字。「十一五」期間,我們國家要在安陽建設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
11、白馬寺: 位於洛陽,建於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所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見證。
12、龍門石窟: 位於洛陽,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開鑿的。它既是少數民族與漢民族文化交流的產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 龍門石窟產物。尤其是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它那「東方的微笑」將神性與人性、陽剛與陰柔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龍門石窟也因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3、少林寺: 位於登封,是禪宗和少林武術的發源地。佛教傳入中國後,少林僧人將它與中國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創立了禪宗。禪宗是中國化的佛教,它迅速地傳向全國各地及周邊的日本、朝鮮、韓國和東南亞等地,對中國歷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少林武術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術之大成,總結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經、鐵布衫等700多種武術絕技,並對其它武術流派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僅從少林拳派生出的拳術就有四五十種。少林的積極入世使它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少 少林寺林也因承擔社會責任而成為「天下第一名剎」,少林武術也因此廣播四方並在實戰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少林的與時俱進、開放和積極入世,使它一直保持著很強的生命力,在歷經磨難後的今天,禪宗和少林武術依然生機無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將互聯網、營銷學等現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典範,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華文化的代名詞。
14、中嶽廟:位於嵩山,是五嶽名山中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共有古建築514間。中嶽廟始建於秦,後來,漢武帝、武則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宮對其進行擴建。現存的中嶽廟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宮所建,因酷似故宮,故有「深山故宮」之稱。五嶽名山為道教所封,而中嶽廟是五嶽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築,所以中嶽廟被認為是嵩山地位的象徵。
15、嵩陽書院: 位於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范仲淹、程頤、程顥、司馬光等大儒曾在這里講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有一部分就是在這里寫的。這里在洛陽附近,二程在這一帶將儒釋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創立了以後影響中國800年的理學。
16、應天書院:位於商丘(北宋時稱應天府)睢陽區,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學子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說的就是應天書院。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曾求學於此,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17、登封觀星台: 位於登封,建於元代,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是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學遺址。大天文學家郭守敬在這里取得了領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學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時歷」被中國、朝鮮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們國家正以此為依託,在這里建設「中國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
⑸ 河南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河南有的東西太多了,先不說是人口第一大省,中原文化發源地。也有很多旅版游勝地。河南不但是傳統的農業權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新興的經濟大省和工業大省。少林寺、龍門石窟、黃帝故里、清明上河園、殷墟和雲台山、白雲山、伏牛山、石人山、雞公山是河南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
經典的一句話:華夏民族的故鄉,華夏文明的搖籃,王者之地,中原河南!
世界文化遺產3處:洛陽龍門石窟、安陽殷墟、鄭州「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國家5A級旅遊景區9處:少林寺、龍門石窟、雲台山、清明上河園、殷墟、神農山、白雲山、堯山—中原大佛景區、焦作青天河景區
世界地質公園4處:嵩山、雲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0處:雞公山風景名勝區、洛陽龍門風景名勝區、嵩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雲台山風景名勝區、堯山(石人山)風景名勝區、林慮山風景名勝區、青天河風景名勝區、神農山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
⑹ 河南的歷史文化有那些
中國之中,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幾乎每座城都是歷史名城,幾千年文化河南是中華民族的回主要發祥答地,也是中國姓氏的主要發源地,中國300個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個,依人口數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個大姓中有78個姓氏的源頭或部分源頭在河南,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內外四大姓氏均起源於河南。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縱橫家等思想均發源於河南。
⑺ 河南都有哪些歷史文化
他們回答的都是什麼啊!河南有什麼?我用外省人的眼光回答:中嶽嵩山,少林寺,北宋都城開封,包青天,豫劇,龍門石窟,更重要的是中原指得就是河南!記住這些足矣!
⑻ 河南境內的歷史文化傳說
少林寺,位於中國的河南省,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並且也許是世界最著名的佛教寺廟。然而,令人驚奇的是,今天由於他與武打藝術緊密相連,他更多的因武打而不是因佛教而聞名於世。少林武功強調長期靜心修煉,在中國有著牢固的根基,同時也深深地影響了日本的歷史和文化,使它成為禪宗聖地。
據說,少林寺是武術的誕生地,雖然有許多人對此表示懷疑,即使中國武功並不起源於少林寺,但事實上,武術和佛教的首次融合,確實發生在這里。這種融合可以追溯到1500年以前,並且對今天武術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現在盡管有許多年輕人到少林寺是專門學習武功的,但也有許多人是專門來學佛教的。事實上,在少林寺,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幾個世紀以來,武打和佛教的奇妙結合,使少林寺造就了歷代武術大師,並流傳有無數個傳說。關於少林寺,有如此多的故事、書刊、影視劇,以致於經常使人真假難分,以下本文敘述的幾個故事,是有關少林寺的過去、少林寺時代流傳的故事。它們是事實,還是虛構,有待讀者自己斟酌。
少林寺由魏孝文帝建造於公元495年,孝文帝是一位新宗教信仰的支持者。他下令建造少林寺,目的是讓印度僧人沙門跋陀在中國傳教。跋陀是一名早期的傳教士,他自印度來到中國傳播佛教,倍受孝文帝的青睞。少林寺位於登封縣西北,建造在沿著嵩山山脈的少室山腳下。據說,因它與山東北部接壤而命名,故寺廟稱少林,意思是「少山的森林」。
跋陀是第一位寺院的大主持,直至終生。他翻譯了婆羅門經典中的箴言(佛教所寫的書),而且在寺廟中傳授佛經,據說跋陀熱衷於中國武術,而且吸收了有武功絕技的人為門徒。
惠光與僧稠
跋陀有幾位傑出的門徒,其中有一名名叫慧光,跋陀是在旅行到洛陽附近時,遇到慧光的,他走過時,注意到一個男孩正在踢鍵子,這對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是很尋常的。通常在身體前方踢,而這個孩子卻在自己的身後踢,這是較難的技巧。
僧人注意到這位男孩踢鍵子五百次而沒有落地,更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這個男孩正在做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動作:站在高高的石院牆上向下俯瞰,如果失去平衡,男孩就會掉下去。
跋陀被這個男孩的專注和膽量所感動,他設法接近這男孩。男孩也完全被他吸引住了,後來經父母同意,他跟隨僧人跋陀來到寺廟。以後跋陀給男孩取法名叫慧光。
據說慧光成為僧人之前就身懷特技,他被人們認為是武術引進少林寺課程的非常有影響的人物。他與沙門跋陀在一起修煉,並翻譯和編寫了許多佛經中有關釋加牟尼原話(婆羅門經典中的箴言)的注釋,被認為是佛經學派的創始人。
僧稠是受沙門跋陀賞識的另一位弟子。僧稠成長在河南省安陽縣,他28歲時,發誓成為一名佛教僧侶。跋陀收他為弟子不久,他的聰明才智和驚人的記憶力為世人所知。哪怕最枯燥的經文他只要讀一遍,就能理解和背誦。
僧稠體魄非常強壯,據說他精通武術,喜歡摔跤,常在假日和節日期間為參觀寺廟的人表演,據說沒一人能打敗他。為了娛樂,他爬上房間,至少離地面十二英尺的主樑上,然後從這條樑上跳到另一條,兩跟梁之間的距離至少十英尺。他也喜歡以神奇的速度敏捷地在高牆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