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鳳陽縣狼巷迷谷旅遊發展有限公司
Ⅰ 鳳陽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鳳陽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鳳陽處於淮河中游南岸。北瀕淮河與五河縣相望,東、南部與明光市、定遠縣毗連,西部和西北部與淮南市、蚌埠市接壤,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鄉。
鳳陽旅遊景點:
【狼巷迷谷】 狼巷迷谷風景區位於鳳陽縣南部,韭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省級鳳陽山風景區的東端,距離縣城35公里,總面積約9平方公里。風景區包括禪窟寺、禪窟洞和狼巷迷谷三個景區,裡面有苗寨、塔林、禪窟寺、玉蟹泉、貯嵐亭、禪窟洞、蟠桃園、天石、瘦人谷、暈頭轉巷等大小景點40餘處。整個風景區是以佛教文化為背景、綠色生態為重點、石灰岩溶地貌為特色的自然風景區。
狼巷迷谷
【韭山洞】 韭山洞洞鳳陽縣城南三十公里處,因山暖多滋生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億年的地質歷史,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並留下多處唐宋題刻。朱元璋初起義兵時也曾據山屯兵,並在洞內外留下眾多古跡.
明皇陵
【明皇陵】 位於鳳陽西南十五里,為朱元璋父母的葬地。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復建,薦號英陵,旋改皇陵。皇陵雖非帝王之陵,即「宮闕殿宇、壯麗森嚴」,與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等同一制度。
皇陵原有皇城、磚城、土城三道。其間享殿具備,殿左右廡、宮廳、直房、神廚、宰牲廚、酒房等數百間,金門、紅門、欞星門數百六,御橋、紅橋、水關數十座,碑亭、兩祠、祭祀署、鋪舍數十間,松柏數百株,石人石馬數十對,神道總長253米。石像生32對,刻工精細,姿態紛呈,威武庄嚴,栩栩如生。「石像生數量之多,為歷代所有帝王皇陵之冠。」其藝術風格絕妙,堪稱上承宋元,下啟明清的大型石雕藝術精品。
皇陵碑位於神道南端西側,東50米外為無字碑。皇陵碑通高6.87米,碑首四周浮雕六條大螭,刻工精湛。中下部篆書《大明皇陵之碑》,下為雲朵。碑文系朱元璋親撰,記述了他自己艱辛的身世,戎馬生涯和奪取大明江山的全過程,闡明昌運興盛的道理,全文1105字,文字通俗易懂,感情豐富,膾炙人口。
【明中都城遺址】 全國及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鳳陽縣城的西北隅,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其發祥地鳳陽所營建的一座卻於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為顯示其新王朝的威勢,開始在全國調集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等,數以萬計,大興土木,在鳳陽營建中都。「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以《宮皇圖》為模本,設置「行工部」,其「規模之大、規制之盛、工藝水平之高,實冠天下」。中都城共有內、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長約30公里,設四門,每座城門以內都有一條筆直的幹道,縱橫交錯。中間一道為禁垣,周長7.85公里,平面呈長方形,四面設4門。即南曰承天門、北曰北安門、東曰東安門、西曰西安門。禁垣以內為寬約80米的護城河,被護城河環繞的才是內城,即皇城;皇城周長3.68公里,平面近方形,佔地84萬平方米;皇城牆高15米,全為長40、寬20、厚11厘米的特製大磚所砌。在中都城內十分明顯地存在著一條縱貫全城南北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南起外城的洪武門,北到外城的正北門(未建成),全長近7公里。中都城內的各種建築無不規整對稱地排列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居中者為三大殿,其左、右分別為東、西二宮,向兩翼分別為文華、武英二殿。其前為奉天門,後為後三宮。皇城午門以南,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明洪武八年(1375年),「罷中都役作」。後因取材建龍興寺、歷戰火等原因,城牆及宮殿被大量毀壞,至20世紀70年代初,僅剩殘存的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察其規模布局和遺物、遺跡仍十分壯觀。
中都城遺址
【鼓樓】 又稱中都譙樓,位於縣城中央,建於明洪武八年(1375),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屬建築,和西邊的鍾樓相距六里,遙遙對峙於中都城中軸線的兩側。 鼓樓由台基和樓宇兩部分組成。台基南北長72米,東西寬34.25米,高15.8米,是中國最大的鼓樓台基。台基上樓宇初建之時,「層檐三覆,棟宇百尺,巍乎翼然,瓊絕塵埃,制度宏大,規模壯麗」。終明一代,鼓樓一直以其高大雄偉為國內之最。 1989年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授予AAA級旅遊景區。
鼓樓自明代開始就成為鳳陽一道靚麗風景,清朝以後,「譙樓歸市」更成為鳳陽八景之一。鼓樓風景區環境優美,四周仿古建築與新建的鼓樓廣場相協調,32棵香樟樹綠蔭濃濃,更加襯托出鼓樓的雄偉、高大、古樸。
【龍興寺】 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安徽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禪窟寺】 中華名剎之一。 位於鳳陽縣城東南30多公里處的三峰山。地處江淮丘陵的東端,佔地8.5平方公里。始建於西漢武帝年間。初名桃花寺。據傳,西王母賜給漢武帝蟠桃時,途經此地撒下樹種,寺成之後,因滿山桃花盛開,艷麗怡人,故名。後隨朝代更迭,此寺幾易其名。宋代,一代文豪蘇東坡慕名到此一游,取「參禪旁窟居」之意,正名禪窟寺,並揮毫題寫了寺名,延用至今。該寺背倚峭壁懸崖,面對峽谷幽澗,終年溪流淙淙,到處茂林修竹、奇花異草,生態環境良好。主要景點有三峰浮玉、塔林、玉蟹泉、禪窟洞、蟠桃園等。歷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摩崖題刻。據初步考證,現存石刻17處,其中,出於唐刻4處,宋刻7處清刻4處,未署朝代的1處,字跡已剝蝕的1處。這些石刻多為紀游紀事之作,或題泳、或題名,風格各異,真、草、隸、篆,應有盡有。其中最具盛名者,當首推蘇東坡的「玉蟹泉」三字。
【小崗村】 位於鳳陽縣東部,距縣城40公里,隸屬小溪河鎮,由小崗、大嚴兩個自然庄組成,距京滬鐵路5公里,省道307線13.5公里,明光、臨淮兩個淮河航運碼頭20餘公里,現有108戶人家,476人,勞動力18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0人,其中大學文化5人,耕地面積1800畝,人均耕地4.85畝,其中承包耕地面積為1070畝。
Ⅱ 鳳陽有哪些旅遊景點
旅遊業: 自1991年以來,先後建成並開放了韭山洞、禪窟寺、龍興寺、明中都鼓樓、明皇陵、明中都皇故城、卧牛湖和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等八個旅遊景點,形成了「北人文、南自然」旅遊格局。組織了鳳陽一日游、二日游、鳳陽花鼓觀賞游、蘇皖古跡精華游、明朝三宮四陵游等多條旅遊線路,培育旅遊品牌,吸引境內外遊客。據統計,從1992年到2003 年,共接待海內外旅遊者260萬人次,其中入境遊客8000多人次,門票收入3000多萬元,旅遊總收入1.58億元。
Ⅲ 蚌埠到鳳陽一日游 韭山洞.狼巷迷谷.禪窟寺
在汽車站坐車 到狼巷迷谷40元 玩到12點 到韭山洞30元 玩到4點
在那轉轉在回家
Ⅳ 安徽有個什麼陽
安徽:阜陽市、渦陽縣、樅陽縣、鳳陽縣、青陽縣等。
1、阜陽市
阜(fù)陽,簡稱阜,古稱汝陰、順昌、潁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華北平原南端。西北部與河南省周口市,西與河南省新蔡縣相鄰,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相接,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與六安市隔淮河相望。
阜陽位居豫皖城市群、大京九經濟協作帶,是中原經濟區規劃建設的東部門戶城市之一,是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
2、渦陽縣
渦陽縣,隸屬於安徽省亳州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北臨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縣,南臨利辛縣,西靠亳州市譙城區,東臨蒙城縣。 地處黃淮海平原中部、亳州市中心位置。
渦陽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縣、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學發展先進縣、安徽省首批擴權試點縣、安徽省文明縣城、長三角休閑旅遊名城。
3、鳳陽縣
鳳陽,古稱「鍾離」、「濠州」,滁州市下轄縣,位於淮河中游南岸,處於北緯32°37′-33°03′、東經117°19′-117°57′之間。北瀕淮河與蚌埠市淮上區、五河縣相望,東、南部與明光市、定遠縣毗連,西部和西北部與淮南市大通區、蚌埠市龍子湖區、蚌山區、禹會區接壤。
4、樅陽縣
樅(zōng)陽,古稱宗子國 ,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地處安徽省中南部,長江北岸,大別山之東南麓,北緯30°38′~31°05′,東經117°04′~117°35′。
西以白兔湖、菜子湖與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與安慶市宜秀區、迎江區毗鄰;北與蕪湖市無為縣、合肥市廬江縣兩縣接壤;東與銅陵郊區交界,南與池州貴池區隔江相望。
5、青陽縣
青陽縣,安徽省池州市下轄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台、黃山區,西交貴池區,北與銅陵市接攘,地勢南高北低。
青陽已有2100多年歷史。九華山位於縣境西南,佛教文化源遠流長。地方戲曲"青陽腔"被譽為京劇鼻祖,是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4)安徽省鳳陽縣狼巷迷谷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城市風景勝地:
1、阜陽市旅遊景點:八里河風景區、潁州西湖、阜陽生態園、安徽王家壩國家濕地公園、迪溝國家濕地公園、沙潁河國家濕地公園、蓮浦湖省級濕地公園、茨河灣省級濕地公園、文峰塔、阜陽博物館、管仲公園、琉璃寺等。
2、樅陽縣旅遊景點:浮山風景區、白雲岩、大青山、岱鰲山、旗山、望龍庵、陳氏宗祠、漢武帝射蛟台、陶侃洗墨池、三國呂蒙城遺址等。
3、鳳陽縣旅遊景點:狼巷迷谷、明皇陵、明中都城、韭山、小崗村、龍興寺、鼓樓等。
4、青陽縣旅遊景點:九華山風景區、九子岩風景區、蓮峰雲海、清源山、神仙洞、佛緣谷漂流、甘露寺、獅子峰、龍泉聖境等。
5、渦陽縣旅遊景點:天靜宮、東太清宮、東岳廟、尹喜墓、范蠡冢、遺履橋、嵇康墓、陳摶卧跡、紅城子遺址、張樂行故居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安徽行政區劃
Ⅳ 安徽鳳陽狼巷迷谷好玩嗎滁州狼巷迷谷在哪裡
狼巷迷谷景點有:禪窟古剎、禪窟洞天、玉泉凈心、摩崖石刻、谷中黃山、天落石、狼牙巷、瘦人谷、響石谷、千層岩、摩腹巷等五十多處。
Ⅵ 鳳陽景點有哪些具體說說可以嗎
鳳陽抄景點有明皇陵、龍興襲寺、明中都鼓樓。
一、明皇陵
鳳陽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南岸。蒙大自然厚愛,饋贈給鳳陽一方名山勝水,孕育了內涵厚重的淮河文化,哺育了一代農民皇帝朱元璋,造就了「敢為天下先」的小崗人,鳳陽也因此以「帝王之鄉」、「花鼓之鄉」、「改革之鄉」和「文化藝術之鄉」享譽海內外。
明中都鼓樓位於縣城中央,是中都城重要附屬建築。鼓樓台二雄偉壯觀,高17米,南北長65.1米,東西寬34.4米。門額上"萬世根本」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數百米之外也能歷歷在目。
Ⅶ 當地或者熟悉當地的朋友給介紹下天長市,鳳陽縣,明光市三個地方
天長市:地理區位
天長市東北、東、東南、南與江蘇省揚州市的高郵市、邗江區、儀征市相連,西南與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接壤,北、西北與江蘇淮安市的金湖縣,盱眙縣毗鄰,西部與本市來安縣相依,素有「滁州東大門」之稱。天長地處華東腹地,南臨長江,北枕淮河,東臨高郵湖,西傍京滬鐵路,205國道—寧連高速公路以及寧淮高速公路縱貫境內,市區距揚州51公里,南京75公里,到上海也僅3個小時左右路程;水路經高郵湖直達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長是東部沿海地區與內陸中部地區的跳板,是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的配套加工業生產基地。 天長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1.2 城市地位
天長是東部沿海地區與內陸中部地區的跳板,是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的配套加工業生產基地。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100強、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全國中部百強縣(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基礎教育先進縣(市)、全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全國質量興市先進市、全國依法治市先進市、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國家商品糧基地。
1.3 行政區劃
天長全市下轄1個街道、14個鎮:天長街道、銅城鎮、汊澗鎮、秦欄鎮、金集鎮、大通鎮、楊村鎮、石樑鎮、仁和集鎮、冶山鎮、鄭集鎮、張鋪鎮、新街鎮、永豐鎮、萬壽鎮,以及城東新區、大壙圩農場,共有63個社區、121個村,4190個村(居)小組。市政府駐天長街道。
1.4 地理資源
地處江淮丘陵向蘇北平原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西南部丘陵起伏,東北部多平原,瀕臨高郵湖。天長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4.8℃,雨量適中,旱、雨季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048mm。旱季長7個月、雨季5個月,雨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8%。災害性天氣較頻繁。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平均每年3.6次,日最大暴雨量258.4mm。1~2月多寒潮,頻率5年4遇。礦藏有石油、天然氣、鐵礦、石灰岩、花崗岩、大理廠、白雲石、陶土、礦泉水。
1.5 歷史淵源
天長是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的生日而特設的縣,正式建縣已有1257年歷史。1946年,為紀念新四軍名將羅炳輝曾一度改稱炳輝縣,1959年復稱天長縣。1993年9月18日,經 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天長人文薈萃,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特別是1992年從三角圩漢墓群出土 的數百件國家一、二級文物舉世矚目,被列為「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譽為又一個 「馬王堆」,其中漆器及一套完整的28件木工工具為中國考古史上前所未有,堪稱稀世珍寶。
鳳陽縣:鳳陽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鳳陽處於淮河中下游南岸,北緯32°37′-33°03′、東經117°19′-117°57′。北瀕淮河與五河縣相望,東、南部與、明光市,定遠縣毗連,西部和西北部與淮南市、蚌埠市接壤。 地形南高北低,南部為山區,中部為傾降平緩的崗丘,北部為沿淮沖積平原。海拔一般為15-17米。境內最大湖泊是花園湖,正常水位下湖面約30平方千米。最高山峰為狼窩山,海拔340.3米。淮河流經縣境北部52.5千米,其它主要河流有小溪河、板橋河、濠河、天河、窯河,均由南向北注入淮河。氣候屬北亞熱帶江北區亞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9℃,年降雨量904.4毫米,年蒸發量1609.7毫米。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石棉等礦種。 中都鼓樓 夜景
[1]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1949年10月,鳳陽縣政區劃分為1個市、9個區、58個鄉鎮。其後,幾經撤區並鄉、復區分鄉,2005年,全縣有26個鄉鎮。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2008年合並行政村,至2010年,全縣劃分為1個鄉、14個鎮、2個省級工業園區:府城鎮、臨淮關鎮、武店鎮、劉府鎮、西泉鎮、大廟鎮、殷澗鎮、總鋪鎮、紅心鎮、板橋鎮、大溪河鎮、小溪河鎮、官塘鎮、棗巷鎮、黃灣鄉、鳳陽縣工業園區和鳳陽硅工業園區,其中府城鎮、臨淮關鎮為標准建制鎮,鳳陽縣工業園區設在府城鎮門台地區,鳳陽硅工業園區設在板橋鎮境內(南洛高速公路出口處)。全縣共有198個行政村,26個社區。2009年底,全縣人口為74.9萬。氣候條件 境內處於中國東部濕潤季風區內,淮河以南屬北亞熱帶,淮河以北屬於暖溫帶,這樣兩種氣候之間除地理位置上有一河之隔外,並無截然不同的界線。處在北亞熱帶向暖溫帶漸變的過渡帶內,在氣候上就具有明顯的過渡性特點,其表現為終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熱同季,乾冷同期,無霜期較長,但雨量季節分配不均且略顯不足。 土地資源鳳陽地形北低南高,自北向南呈三級階梯逐級抬升,海拔12-340米,總傾斜度1/600。地貌為北部平原、中部高崗丘陵、南部淺山三種類型。據1984年土壤普查資料:土地總面積292.43萬畝。其中:耕地157.5萬畝,宜林丘陵崗地58.4萬畝其中林地27.4萬畝、草地18.3萬畝,水域24.03萬畝,城鄉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9.9萬畝,未利用待進一步開發土地12.8萬畝。 水資源 鳳陽年均降水量在840-920毫米之間。年內分布:3-5月佔21%;6-8月佔52%;9-11月佔17%;12月和1、2月佔10%。 境內有淮河、濠河、小溪河、板橋河、窯河、天河等8條河流,總長325.3公里,年均過境水量264.78億立方米,其中淮河262億立方米。流域總面積1749平方公里。 全縣有鹿塘、官溝、鳳陽山、燃燈寺四座中型水庫和花園湖、月明湖、方丘湖、老塘湖四面湖泊,總庫容2.65億立方米;小型水庫134座和塘壩總庫容 6491立方米;建有固定機電排灌站155處,裝機129台套、2.75萬千瓦,基本形成了引、蓄、提、防、排相結合的水利格局。 較好的水資源和水利設施,不僅使農業生產旱澇保收面積佔耕地65%以上,而且促進了水產業發展。鳳陽每年各種水產品產量達3萬噸以上,尤其是花園湖螃蟹個大味美,暢銷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和江浙以及港澳地區。 礦藏資源鳳陽礦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有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蛭石、石棉、白雲石、金、銀、銅、鐵、錳、鉬、鋅等礦種達26種,其中石灰石、石英石遠景儲量分別為100億噸和50億噸,儲量、品位均居華東地區之首。目前,全縣從事「兩石」開采、加工、經營的企業300多家,年產各種型號石英砂500萬噸、水泥300萬噸。
明光市:
安徽省明光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居江淮分水嶺北側。南與滁州市南譙區接壤;北臨淮河,與蚌埠市五河縣接壤;東與江蘇省盱眙、泗洪等縣相鄰;西鄰安徽省定遠、鳳陽兩縣。境內京滬鐵路貫穿西部,並在明光境內設站。寧洛高速(蚌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明光區位
明光的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南部為低山區,占總面積的35%,中部為丘陵,占總面積的50%,北部為平原佔10%,湖泊佔5%。風土人情
4.1 穿戴
民國年間,本縣男性衣著多為長衫右開襟、布紐。冬穿黑藍布長衫,富者穿毛皮衣,短衣多為對襟排扣,大腰無袋直筒褲,政府官員和地方紳士則穿長袍馬褂。夏季服裝多為白色、淺灰色。有的青年穿中山裝,學生穿學生裝。未婚女子多梳獨辮子,辮根、辮稍扎紅頭繩,留劉海,少數戴金耳環,已婚女子梳髻,戴髻網,在髻上別銀簪、銀針、花等,少數手上戴戒指,腕上戴玉石鐲等。年青女子穿洋布斜襟褂,黑、藍褲。中、老年女子穿藍斜襟褂,藍黑色褲、男子穿藍、黑色長袍或大褂(長至膝下),秋冬戴禮帽。女子春夏秋之間,富有者多穿旗袍,青年男子富有者多穿西裝或中山裝。 建國後,機關幹部和公教人員多穿中山裝、列寧裝。城鄉居民仍穿舊式服裝為多,習慣於藍色、黑色布衣。50年代中期,隨著人民生活改善,增添了卡嘰布、燈蕊絨。70年代後,人們穿衣由棉織品向化纖品發展。80年代,本縣人民中多穿絛綸、的確涼等,毛料衣服也有增加,女式服裝款式也較新穎大方,花色繁多,除城鄉中老年婦女穿著上仍保持原習慣外,中青年女性,穿著逐漸時髦,講究美觀,在款式上也有變化。
4.2 飲食
本縣盛產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等,主食為大米、小麥。建國前,人民生活貧困,食糧不足,每年中均有一段時間拌以野菜充飢。建國後,本縣農業生產得以較快恢復發展,人民群眾吃糧問題逐步得到解決,城鄉人民吃糧多以米、面為主,兼食豆類、薯類和高粱等雜糧。副食品多為素菜、豆製品及禽蛋等。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實行大包干,本縣廣大農村人民生活溫飽得以解決,吃糧均為米,肉、禽、蛋也成為普遍食品。 本縣城鎮居民飲食,早晚多食粥、饅頭,中午食米飯,兼有炒菜。飲酒以白酒為主,70年代中期開始飲用啤酒。本縣有遇喜慶之日或老人去世擺筵席的習俗。建國初,筵席菜為十大碗,後改為八大碗八小碗。七十年代後期,城鄉人民生活逐漸改善,筵席菜增加到八大碗四小碗和十二盤,種類繁多。節日飲食比較講究,春節花樣更多。
4.3 居住
本縣居民住房,習慣於向陽建築(即大門向南),住房多為土木結構,起脊,屋頂繕草。房屋款式,多為四合院,即四周築牆,倚牆建屋,主屋三間,或明三暗五。人口眾多的家庭,可分為前後院,多為一宅一院。近山居民建房,多用石砌牆基,低窪地區,多築高台,高約四五尺,台上築屋,防止漲水沖蝕。一般集鎮居民,為起脊平房。三十年代,農村較富裕戶常築土炮樓,市鎮導民住房多為土木結構,用山草繕蓋;比較富裕者,住房為瓦頂磚牆。農民住房,窗戶較小,家中陳設簡陋。建國後,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均有了改善,城鎮住房逐漸由草房換成磚瓦房,八十年代以來,城鄉人民建房日漸增多,房屋結構已趨向混合型(鋼筋、水泥)發展,且寬敞明亮,有的建起兩三層樓房,居住條件和環境衛生有了顯著變化和改善。
Ⅷ 鳳陽狼巷迷谷好玩嗎鳳陽縣狼巷迷谷怎麼樣
鳳陽狼巷迷谷地址: 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鷹澗鎮。 鳳陽狼巷迷谷自駕路線:滁州出發—定遠—總鋪(由此地向路西左手轉,有路標,屬於鳳陽)—殷澗—宋集—嚴家—禪窟寺即是(沿途有路標)
Ⅸ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附近旅遊景區
小崗村沒什麼玩的.去一下龍興寺(朱元璋出家的地方).禪枯寺.狼巷迷谷(韭山洞專).鼓樓也是要去一下屬.還有明皇陵.這些玩下來花不了幾個錢.前幾年我們這去都不要錢.現在要了.也不多.頂多幾十塊.本地人還好.不是本地人肯定會被宰.做好心裡准備.下了車站別做車.那些汽車站里的車千萬別坐.坐了你就後悔!短途汽車站有去韭山洞的車.那倆寺就在鳳陽縣城.鼓樓在縣城的中心.其間距離不遠.完全可以當壓馬路.反正只要不被宰.幾百塊就夠你玩幾天的了.
Ⅹ 鳳陽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鳳陽有以下旅遊景點:
1.狼巷迷谷
迷谷內地形奇特、溝壑縱橫、明谷暗澗、溝溝相版連、穀穀相通,權谷深處抬頭望天如一線,谷淺處舉目觀山如層巒。其岩石千姿百態、形神兼備,有的似鱷魚探路、有的如野狼擋道、有的層層疊疊如天書萬頁。灰褐色的岩石千瘡百孔,蒼勁樸野,凝聚著遠古的風韻。生長在岩石上的樹木更具有特色,他們雖歷經滄桑,不那麼挺拔高大,歪曲的身材即能經得風霜雪雨,不屈不撓,倔強地生長,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
2.小崗村
位於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景區主要包括大包干紀念館、沈 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當年農家。大包干紀念館、沈 浩同志先進事跡陳列館免費。中午您可以去嘗嘗農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