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市圈旅遊業發展
⑴ 關於愛湖北愛家鄉
鄂州百科名片鄂州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是全國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是中國佛教凈土宗的發源地、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是武漢城市圈「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目錄[隱藏]【氣候】 【交通旅遊】 【經濟發展】 【歷史演變】
鄂州市區【鄂州市概況】鄂州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蠻荒時代的鱷魚部落到今天的中國中部地標城市,歷經了數千年的變遷。千百年來,鄂州的先輩們用勤勞的雙手,在這片豐饒的大地上創造了不朽的業績。
今天的鄂州地級市,是1983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湖北省轄中等城市。鄂州市組建之初包括鄂城區和黃州區(1987年劃歸黃岡市)兩個直轄區和華容、長港、程潮、梁子湖四個派出區,目前轄鄂城區、華容區、梁子湖區三個縣級區和國營長港農場、湖北省葛店開發區,以及古樓、樊口、西山、鳳凰等四個直管街道辦事處。鄂城區轄澤林、杜山、新廟、燕磯、汀祖、楊葉、花湖、碧石渡、長港、沙窩等10個鄉鎮;華容區轄華容、廟嶺、段店、臨江、蒲團等5個鄉鎮;梁子湖區轄太和、東溝、沼山、塗家堖等4個鄉鎮和梁子島生態旅遊區;葛店開發區轄葛店鎮。2009年末總人口106.97萬人。
地理 鄂州概況
鄂州市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革命老區黃岡地區隔江相望,南同咸寧地區瀕湖毗鄰。郵編:436000。代碼:420700。這里曾為東楚鄂王都邑、三國吳王故都。
鄂州全市總面積1504平方公里,整個版圖輪廓呈「三葉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中間低平;最高點為四峰山,海拔485.8米,最低點為梁子湖,海拔11.7米。
鄂州市境內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65萬畝,是中國著名的「百湖之市」和「魚米之鄉」。其梁子湖為全國十大名湖之一,方圓300多平方公里。
歷史
鄂州歷史悠久,自春秋戰國以來,始為東楚首府,繼為鄂邑、鄂郡、鄂縣,其間兩度為帝王都城。三國時期,東吳立國60年,鄂州作為其國都和陪都,其先後達45年之久,與建鄴(今南京市)並稱「東都」和「西都」。兩晉迄於宋遼,鄂州時為郡治,時為州府,始終是長江沿岸的政治和軍事重鎮。在歷史上,鄂州是鄂東南的重要商埠,亦是這一區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人文
鄂州人文薈萃,英俊輩出。楚國熊渠、東吳孫權、東晉陶侃等歷代王侯重臣,或承封襲爵,或建都駐蹕,都曾在這片土地上金戈鐵馬,縱橫馳騁,鄂王城、吳王城、點將台等故址遺跡,都記載著他們在鄂州的文治武功。唐代李白、北宋蘇軾、元代丁鶴年等文騷首領,或結廬隱居,或慕名游歷,都曾在鄂州揮毫濡墨,舒喉放歌,留下了許多名傳千古的詩詞歌賦。《武昌釣台篇》、《武昌西山詩》、《松風閣》等古詩詞,飽含著他們對古武昌今鄂州的殷殷深情。尤其在近現代,鄂州更是人才輩出,為中國歷史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熱血男兒彭楚藩、吳兆麟為代表的革命先烈,在辛亥革命中首舉義旗,為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統治而血灑江城;以進步青年范鴻戢、劉伯垂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知識分子,在舊中國積極傳播馬列主義思想,參與創建了北京和武漢共產主義小組,成為我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還有「曾門四學士」之一的晚清書壇宗師張裕釗,中國工人運動著名的女活動家張金保,中國近代氣功武術教育家萬籟聲,中國現代話劇事業的拓荒者萬籟平,全國戰斗英雄趙怡忠等,他們如同燦爛的群星,為鄂州歷史增添了光輝的異彩。 [編輯本段]【氣候】鄂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位於中緯度地區,季風氣候明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嚴冬暑期時間短,主要災害天氣有暴雨、乾旱、大風、冰雹和冰凍等。
【春季】(3至5月中旬)氣候特徵:
升溫快、雨日多、天氣變化劇烈。
【夏季】(5至7月上旬)氣候特徵:
初夏:暴雨多、濕度大、雨量集中。
盛夏(7月中旬至8月)後:晴熱少雨、高溫高濕,日照強,蒸發大。
【秋季】(9至11月)氣候特徵:
秋高氣爽,晴多少雨。秋季是夏季向冬季過度的季節,北方冷空氣迅速南夏,本地常受單一的冷 氣團控制,氣溫比較穩定,有利於秋收秋播。
入秋後,氣溫下降比較快。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氣候特徵:
寒冷少雨,氣候乾燥,以偏北風為主。寒潮過後天氣回暖時,早晚有霜凍現象。
【氣溫】
本市年均氣溫17.0℃,為鄂東地區最高值。
【地溫】
本市地溫的變化同氣溫一致,也系冬低夏高,最低月在元月,最高月在八月。月際變化與氣溫一 樣。隨著深度的增加年平均地溫基本無變化。
【降水】
本市年平均降水量為1282.8毫米,年際變化大。
本市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點是:西北部略多於東南部,中部和西南部介於量者之間。
【風】
本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季節氣候十分明顯,秋、冬兩季主導風向是偏北風,春、夏兩季主導 風向是偏東風。
【日照】
本市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3.7小時,平均每天5.5小時。
本市年平均日照率為45%,為鄂東地區高值區。 [編輯本段]【交通旅遊】【交通】
鄂州地理位置優越,在長江流域處於「得中」地位。東去上海,西上重慶,水路距離都在1100公里左右。萬里長江依市而過,境內江岸線長達90公里,有大小港口5座,江海直達,常年可泊5000噸級輪船。106國道縱貫市區南北,武(昌)九(江)鐵路、316國道和宜(昌)黃(石)一級公路三線並行,橫穿鄂州東西。這種「江湖海直通、水鐵公聯運」的優勢,使鄂州得以成為鄂東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寧(南京)漢(武漢)渝(重慶)光纜數控通訊工程的開通,又使鄂州成為鄂東南地區的通訊樞紐。鄂州基礎設施完備,通訊、供電、供水條件完備。
正在興建的武漢—鄂州—黃石城際鐵路,也進一步大大縮短了鄂州與武漢間的時間距離。交通的便利將進一步為鄂州的經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
【旅遊】
鄂州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東漢以前為鄂邑、鄂郡、鄂縣。三國時吳王孫權在此建都,改稱武昌。此後,鄂州或為郡治,或為州府,始終是長江中游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
鄂州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城市,是長江之濱的旅遊城市,山、水、城渾然一體,以西山、梁子湖、洋瀾湖為主體的山水自然景觀,以「怡亭銘」摩崖、吳王城、觀音閣為重點的古跡景觀,以孫權、元結、蘇軾等歷史名人的遺跡為代表的人文景觀,以及以佛教「凈土宗」發祥地古靈泉寺為標志的佛教景觀,是國內有名的「古銅鏡之鄉」的發祥地。遍布全市各地,使鄂州成為「三國旅遊線」和「長江旅遊帶」上的重要城市,成為湖北楚文化旅遊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概況】
鄂州是長江中游南岸的一座新興工業城市。是鄂東「冶金走廊」、「服裝走廊」、「建材走廊」的重要支撐,形成了以冶金、服裝、建材、醫葯、化工、機械、電子、輕工為主體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業基地和鄂東的商品集散中心。
【基礎設施】
通 訊:15萬門程式控制電話與國際國內聯網,圖文傳真、行動電話等現代通訊設施齊備,特快傳遞及一些高速優質的郵政服務一應俱全。
供 電:鄂州地處華中電網中部,電力供應充足,市區現有220千伏、110千伏變電站各2座。總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的鄂州電廠第一期工程60萬千瓦已建成發電。
供 水:市區建有自來水廠兩座,日供水40萬噸。
其 它: 鄂州市是全省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市區內各類銀行和證券機構齊全,擁有6座公園、游園,8個大中型購物商場,30多家賓館,其中三星級以上賓館4家。
【開放】
鄂州投資環境優越。198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鄂州為乙類對外開放城市。1988年,湖北省為擴大對外開放,實施「在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批准鄂州為全省的「經濟改革開放試驗區」。鄂州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國家確定的開放城市和對外開放口岸,是湖北省唯一的「經濟改革開放試驗區」,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國二十佳開發區之一,湖北省紅蓮湖旅遊度假區、花湖民營開發區已具有一定規模。近300多個中外合資項目已在這片沃土上生根、開花、結果,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這里建立了經濟技術文化關系。
1990年,省政府又把「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放在鄂州市葛店鎮。因此,鄂州實際上成為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對外開放幾年來,鄂州緊緊抓住「兩區」建設的有利機遇,積極擴大開放引進,先後同美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建立子廣泛的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交流聯系,與美國俄亥俄州瑪瑞塔市和日本三條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大批外商和港澳台商紛紛來鄂州投資,「三資」企業逐年增加,外向型經濟比重也日趨增大。
【資源】
鄂州礦藏資源豐富,發展冶金、機械、建材等產業具有良好的物質基礎。從已探明的地質資料看,計有鐵、銅、鈷、金、銀等金屬礦數十種和沸石、膨潤土、珍珠岩石等非金屬礦30餘種,其中尤以鐵、鉛礦藏儲量大、品質好。早在3000多年前,鄂州先民就大規模地開發地下礦藏,並發展了冶煉事業,史稱「冶石為器,千爐齊設」。三國時期,鄂州的金屬采煉、瓷器製造、銅鏡加工和造船業就相當發達,是長江中游著名的礦冶古城和手工業中心,又是「古銅鏡之鄉」。聞名於世的「銅綠山礦冶遺址」實際上就是鄂州先民的傑作。宋乾德5年(公元967年)割武昌三鄉置大冶縣,將今黃石、大冶一帶都劃了出去,礦產資源亦隨之劃去不少,但在這方面仍有優勢。鄂州的麥飯石在中國儲量第一。
【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從鄂州的資源優勢出發,對鄂州進行了重點投資開發建設,相繼興辦了一批重點企業,其中包括武漢鋼鐵公司的重要礦山-程潮鐵礦,湖北省最大的地方鋼鐵基地鄂城鋼鐵廠,國內有名的立窯水泥廠-鄂城水泥廠。今日鄂州已是鄂東「冶金走廊」和「建材走廊」中的重要一環。
1983年鄂州市成立以後,在鞏固提高冶金、建材、機械等基礎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了食品、紡織、服裝、輕工等新興產業,從而逐漸成為產業結構比較協調、產品布局比較合理的新興工業城市。已動工的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鄂州電廠建設起來後,鄂州又將為鄂東南的重要能源基地。
以鋼鐵為主體的冶金工業,以服裝和紡織為主體的紡織工業,以陶瓷、水泥和新型建築材料為主體的建材工業,以機床、模具和汽車零部件為主體的機械工業,以鍶鹽、化肥、精細化工為主體的化學工業,以食品、造紙和日用消費用品為主體的輕工業,以新型抗生素、生化葯品、中成葯為主的醫葯工業。
【高新技術產業】
以高新技術裝備的電子通訊、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編輯本段武鋼程潮鐵礦概述
武鋼潮鐵礦是中南地區礦藏資源最豐富、生產規模最大、技術裝備最新的地下開采礦山,生產規模在全國同類礦山中名列前三位,是武鋼重要的礦石生產基地。40多年來,程潮鐵礦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自我超越和提升,如今步入了生產發展的快車道。特別是最近幾年來,我礦堅持以「凝聚人心、加快發展、爭創一流」為指導思想,搶抓機遇,科學發展,堅持走礦石產品深加工之路,加大產品結構調整力度,興建了年產120萬噸、具有國際先進工藝的現代化球團廠,並於2005年實現達產;礦山技術改造取得階段性成果,技術裝備有了較大改觀,產品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生產經營呈現跨越式發展,企業管理邁上新的台階,競爭力明顯增強,改革發展勢頭強勁,在武鋼礦山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有力提升。同時,圍繞礦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心,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較好地發揮了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三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礦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湖北省文明單位、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省廠務公開先進單位、省「三五普法」先進單位、鄂州市最佳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礦黨委多次獲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公司先進黨委稱號。
【農業】
鄂州農業十分發達,是名副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全市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區組成,尤以湖泊眾多而著稱,號作「百湖之市」。市域內,湖泊、庫塘星羅棋布,港汊溝渠連成網路,共有水域面積近50萬畝,可養殖面積30多萬畝,適於養魚、育蚌、植蓮,是馳名海內外的武昌魚的故鄉。
鄂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區,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有發展種養業的良好條件。全市有稻、麥、豆等農作物品種200多個,銀魚,胭脂魚、螃蟹等水生動物100餘種,蓮、菱、芡實等水生植物20多種,豬、牛、羊等畜禽品種近百個,楊、柳、松等樹木數百種,主產糧、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頭等農副產品的重要出口基地。
鄂州集鎮稠密,計有大小集鎮78個,平均不到20平方公里就有一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鄂州的鄉鎮企業有了迅速發展,已吸收五分之二的農村勞動力,農村工業化、鄉村集鎮化已成為農村發展的一個重要特點,並已初步形成「以市帶鎮,以鎮帶村,城鄉並進,共同繁榮」的局面。
「四荒」開發,糧、油、果樹、蔬菜、花卉等農作物優質高新品種、新技術開發,蔬菜、花卉無土栽培系列化生產,優良種畜種禽、水產苗種繁育,名特優水產品養殖,糧食、蔬菜、水果、肉食品、水產品貯藏、保鮮、乾燥、加工新技術、新設備。
市樹:樟樹
市花:梅花
⑵ 麻城杜鵑文化旅遊節的簡介
2007年10月26日至28日,中科院林業專家來麻城實地考察論證和取樣鑒定後鄭重宣布,在麻城發現生長周期達數百萬年的古杜鵑原生態群落。其面積之大、年代之久、保存之完好,全國一絕、世界罕見,極具開發價值。後經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多次實地勘察鑒定,麻城市古杜鵑總面積達100多萬畝,其中龜峰山風景區連片面積達10萬多畝,生長周期百萬年以上,現存樹齡均在兩百年以上。麻城旅遊這幾年的紅火,完全可以歸納為麻城「兩紅」的帶動:其一麻城是紅色古城,有光輝、悠久的文化底蘊;其二就是麻城火紅的杜鵑花,有豐厚、獨特的自然資源。於是開發和保護紅杜鵑很快就列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2008年4月成功舉辦首屆杜鵑文化旅遊節,以後每兩年舉辦一次。2009年4月18日,麻城杜鵑花以「中國面積最大的古杜鵑群」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大全收錄。
「麻城的目標是爭創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湖北省旅遊強市、大別山旅遊門戶城市、武漢城市圈旅遊服務基地。」在談及麻城旅遊業今後發展方向時,麻城市旅遊局局長孫謀安顯得信心十足:「以麻城現在的發展速度,想要實現既定目標,其實並非難事。」 孫謀安介紹,麻城現有三條鐵路線(京九鐵路、滬蓉鐵路、漢麻鐵路)和四條高速公路(大廣高速、滬蓉高速、麻武高速、麻竹高速)以及一條國道(106國道)經過,擁有京九鐵路和滬蓉鐵路二級火車站兩個;市龜峰山風景區、麻城烈士陵園已正式獲得國家4A級風景區授牌,其中龜峰山景區著重打造的天景山漂流成功開漂,「空中看杜鵑」的索道工程3月已完工。此外,五腦山、杏花村、麻城市博物館等已創建為3A景區,乘馬會館2A景區創建也已完成,杏花村、龜峰山村已躋身全省旅遊名村創建單位,九龍山國家地質公園已申報成功,浮橋河水庫、大河鋪水庫等6個水庫成功創建為省級水利風景名勝區。
⑶ 武漢旅遊年卡如何辦理
騰旅復e卡通武漢旅遊年卡,制在網上就能辦理。
可以直接在騰旅旅遊官網或者微信上辦理的。
通過微信城市服務、淘寶等都可以進行購買。
另外,景區售票點、中百超市也可以買。綁定身份證信息就可以使用。
騰旅e卡通武漢旅遊年卡,定價200元 ,e卡通用戶可全年不限次免費暢游57家優質景區,且節假日不限。 「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門票總價值4043元,並可獨家免費遊玩宜昌青龍峽漂流、車溪景區,及木蘭天池跨山玻璃天橋。
望採納,記得點贊哦!
⑷ 黃陂勝天農庄可以使用武漢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嗎
可以使用。
勝天農庄,即木蘭勝天風景區,國家3A級名勝風景區,湖北省五星級農家樂,坐落在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境內。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其實也叫「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旅遊年卡,定價200元 ,e卡通用戶可全年不限次免費暢游57家優質景區,且節假日不限。「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門票總價值4043元,並可獨家免費遊玩宜昌青龍峽漂流、車溪景區,及木蘭天池跨山玻璃天橋。
57家景區包括東湖遊船、東湖落雁景區、木蘭天池、木蘭山、園博園、東湖海洋世界、武漢植物園、錦里溝、清涼寨、九峰森林動物園、九真山、勝天農庄、紫薇都市田園、張公山寨、古琴台、木蘭古門、龍泉山、船長九號、九真桃源;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仙湖畫廊(八仙群島)、仙佛山、龍鳳山、磁湖遊船、銅綠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別山主峰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五腦山森林公園、東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園、天馬寨;金卉庄園、白兆山;湖北咸寧,三國赤壁古戰場、玄素洞、太乙洞;梁子島、鄂州武漢東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態園;章華台遺址、世博湖北館;京久花世界;天悅灣溫泉和水上樂園;武漢鳥語林、農耕年華;漢城漢宮景區;英山四季花海;萬紫千紅植物園;宜昌青龍峽風景區;青龍峽漂流;三峽車溪景區。 宜家冰雪王國、醉美西湖、武漢花世界、武漢姚家山。
⑸ 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哪裡有賣的
好像網上就有賣的。
通過微信城市服務、淘寶、京東、攜程、去哪兒都可以買。
景區應該也可以買。
⑹ 武漢城市圈各產業的具體數據
正確選擇武漢未來十年既能帶動產業結構優化與升級,又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要求相適應的支柱產業,是關系武漢國民經濟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立足於武漢現實產業基礎與未來武漢城中功能的提升方向,作為「一家之言」,我們擬選擇光電子通信產業、鋼鐵產業,交通運輸產業。商貿產業。旅遊產業,住宅產業等八大產業作為新時期武漢的支柱產業(以下稱新的支柱產業)。需指出的是。六大產業伙發育狀況看可分三個層次,一是具有發展優勢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光電子通信產業,目前規模雖然不大,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二是發展比較成熟的傳統產業,如第二產業小的鋼鐵業,第三產業中的商貿業、交通運輸業,特別是鋼鐵業,歷來是武漢經濟的強鞏需要在新時期再領風騷;三是新興的服務業,如旅遊業、住宅業,武漢要掘棄「非生產性領域」觀念,將它們納入到支柱產業范疇培育發展。我們認為,以上六大產業可構成武漢經濟跨世紀發展的新的支撐框架,到2010年六大產業佔GDP比重可達64%左右。
一、光電子通信產業
光電子通信產業是全球剛剛起步的高科技產業,光電了通信技術的發展,將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又以新需求推動新的供給,引發新一輪經濟的高速增長,是當今新經濟發展的龍頭產業。選擇光電子通信產業為新的支柱產業,符合武漢市這一產業技術與規模發展的現狀與要求。
(一)武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與人才優勢
武漢是我國光纖通信的發源地,武漢郵電科學院在光纖光纜、光電器件、光傳輸設備、光儀表方面的研究與工藝技術在全國居領先地位,該院兩個IP技術標准獲國際電信聯盟批准,標志著武漢在這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華中科技大學擁有我國第一個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兒個激光工程研究中心,該校46項激光方面科研成果有16項獲國家專札並保持國內領先地位。武漢地區42名兩院院士中有10人是我國光於信息技術領域的學科帶頭
(二)武漢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現實基礎
光電子通信產業在光子與電子相輔相成的基礎上發展,其產業鏈很長,相關產品可以分解出光纖光纜、設備、軟體、電子商務等很多行業。1999年,全市規模以上電子丁業企業66家,完成電子工業產值72.13億元,在電信設備製造業方面,有移動通信、光通信等為代表的通信產品,電傳機、傳真機產品產量在全國領先;新型元器件方面具有生產優勢,石英晶體、熱敏電阻、金屬膜電阻生產居同類城市前列水平;計算機應用服務方面在全國擁有知名度,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的多媒體軟體、華工大的機械CAD軟體、武漢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的地理信息系統核動力所的模擬軟體等多項成果獲國家及其他科技獎。全市計算機社會擁有量超過50萬台,政府上網、企業上網、家庭上網取得明顯效果,電子商務已經展開。以網路服務為載體的通信業發展迅速,其通信綜合能力。綜濟效益水平與發展前景均居全國城市的前列。1999年全市通信業業務收入29.24億元,固定資產原值82.25億元,交換機容量30.69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55.24萬戶,行動電話用屍50.79萬戶,市電信數據及多媒體通信用戶5.9萬戶,全市網際網路用戶達到35-40萬戶(專家測算數),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鋼鐵產業
武漢鋼鐵公司是武漢鋼鐵業的主體,武鋼作為全國最重要的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之一,於1958年建成投產。四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新時期,隨著「控制總量調整結構」政策的實施,武漢鋼鐵產業作為國家重點區域布局之一將進一步發揮優勢,使其成為鋼鐵產品中的精品生產基地,進而繼續成為武漢的支柱產業。可以說,鋼鐵業是當前武漢最具優勢的產業。
一是具有綜合經濟效益的優勢。當前武鋼已經具備年產鋼鐵各700萬噸的生產能力,1999年生產鋼625.8萬噸,鐵61.4萬噸,分別比1990年增長29.5%和36.6%。完成工業增加值50.96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19.5%;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22萬元/人年,處於工業行業前列,在全市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是具有新產品開發的優勢。武鋼是我國鋼鐵工業品種、規格最齊全的重要板材和關鍵鋼村生產基地,曾被評為全國綜合技術開發能力百強第2名。主要產品有熱軋卷板、冷軋卷板、鍍鋅板、鍍錫板、彩色塗層板、中厚板、冷軋硅鋼片、型村、重村、高速線材、棒材等200多個品種,80年代以來,一批主體設備通過更新改造,技術狀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先後實施三煉鋼系統工程、硅鋼改擴建工程、高速線材軌軋工程,一煉鋼「平改轉」工程等,具備了較強開發和生產新產品的能力,科技進步貢獻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近六年來研製開發的新產品有47個系列、139個產品,尤其是研製開發的高強匿橋梁鋼、壓力容器鋼、電機機系列用鋼、低焊接裂紋敏感鋼及取向硅鋼片等一大批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在國內僅武鋼獨家生產;集裝箱板、IF鋼。石油管線鋼等在國內也只有武鋼與寶鋼生產,均是國內目前十分短缺的替代進口品種。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三是具有產品質量的優勢。武鋼堅持和深化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不斷深化質量保證體系,成為我國首家通過質量體系國際認證的國有特大型企業。先後有100多產品獲全國、省。部優質產品證書,有24個鋼材品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四是具有明顯的價格、營銷、售後服務優勢。武鋼近五年來開展「成本效益縱深行」活動,不斷降低成本,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並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營銷體制,鋼材銷售網路覆蓋除台灣、西藏以外的全國所有地區。並向海外輻射,產品銷往東南亞、韓國、日本、台灣、美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三、商貿產業
商貿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是市場經濟成熟度的重要標志。國外經濟學家把商貿業稱為經濟發展的推進器和穩定器,即是指在經濟的高速增長期,繁榮的商貿流通能夠推進國民經濟的全面增長;在經濟的緊縮調整期,商貿業又可以吸納大量勞動力,從而對社會生活的穩定起到十分突出的作用。對於武漢而言,商貿業是反映綜合實力水平和社會繁榮程度的一個「窗口」,是不斷強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與輻射功能的助推器。因此,選擇商貿產業作為武漢新的支柱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一)商貿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武漢歷來是我國內地最大的商貿中,商貿產業是傳統的重點優勢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建國初期在總體經濟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商貿產業比重超過20%。隨著國家建設重點的轉移,商業比重下降,但一般佔10%左右。改革開放以來,商貿產業作為「兩通」之一翼開始起飛,九十年代商貿業大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1999年武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39.55億元,是1978年的8.4倍(扣除價格影響)年平均增長速度為10.7%,比GDP年均10.5%速度高0.2年百分點,其規模從1994年以來僅次於上海、北京、廣州、天津、重慶等城市、居第六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穩居第二位。商貿產業的發展與經濟總量增長關系密切。統計資料表明、由市場銷售所決定的消費需求,對經濟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且呈剛性推動。進入九十年代以來,武漢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2.3%其中最高為1999年達到80.6%,最低為1994年40.0%,水平差異為40點。而同期投資貢獻率差異達105點,凈出口貢獻率差異達164點,可見商貿業的發展事關上市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人局。據投入產出資料,商品流通貨幣值增加1元,可以推動社會生產2元以上的增加量,武漢每人增加1元的銷售值,全市即可增加1500萬元的社會生產量。
(二)商貿產業市場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1、網點、人員增加,市場服務化程度提高。1999年末,武漢而業及餐飲業網點為14.68萬、其中:零售網點佔63.15%,批發網點佔22.11%;小型企業佔98.72%。全部網點比1990年增加1.35倍。隨著商業網點密度上兒從業人員迅速增加,1999年商貿及餐飲業吸納勞動力76.74萬人,比1990年增加1.31倍,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18.37%,從業人員與全中人口比例為1:9.63,而1990年為1:20.00;每個網點的服務人口為50.4人,而1990年為107.0人,1978年為 640.0人。
2、主體多元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在放開經營、公平競爭的大環境下,經濟主體竟相發展,結構調整抓緊進行。1999年非公有經濟銷售比重佔46.3%,比1990年上升30.l上百分點。其中三資企業銷售佔2.1%,其數額比外資開始迸漢的1993年增長11.3倍。大型商場經過更新改造提供了現代化的購物環境,發展了連鎖經營、特許經營、代理配送,網上購物等經營業萬言書態,精品屋、專賣店遍布武漢三鎮,舊貨業、租賃拍賣也開始出現,各種促銷手段把經營管理方式推人高水平。
3、商品市場建設規模持續擴大。商品市場建設進展順利,基本形成以市一級市場為主體,區(縣)級市場互為補充,多種經濟主體,多種經營方式的大市場、大流通、大服務的格局。到1999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場共有699個,其中消費品市場621個,生產資料市場78個,營業回積超萬平方米的市場57個;商品市場成交額億元,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市場37個,市場規模的增長幅度在同類城中處於前列。
四、交通運輸產業
交通運輸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它溝通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提升城市形象,維系武漢跨世紀發展的重要基礎。武漢交通便利,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其置居中,中國絕大部分大城市都在以武漢為中心,半徑為1000公里的圓圈內。優越的地理自然條件,促成了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獨特優勢。未來二十年,交通運輸產業將進一步發展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一)武漢交通運輸產業的優勢在於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武漢的交通運輸產業由鐵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種運輸方式構成,各種運輸方式有其不同特點。五種運輸方式共同構成了優勢互補的武漢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展迅速
「八五」以來武漢集中財力投資於交通基礎設施,使綜合運輸能力加強。鐵路方面,建成了華中第一站一漢口火車站,改造了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一京廣線鄭武段,機車車輛達到牽引內燃化;公路方面,道路面積增長較快,1999年達到1500萬平方米,比1990年增長41.6%,先後完成了107國道、318國道等10條出口通道。建成了日運輸力達12000人的武漢客運總站,公交,汽車線路達700多條,日客運能力達20萬人、增加了空調卧鋪客車、雙層客車、集裝箱貨運汽車等。水運方面,建成了內河最大的客運站一武漢港客運站和一些大型碼頭、如年吞吐量90萬噸的武漢青山外貿碼頭、集四項國家科技成果於一身的紅鋼城多用碼頭和年吞吐量150萬噸的舵落口碼頭;航空方面,建成了國內一流水平的武漢大河機場,引進租賃了一批波音737大中型客機。空中航線達91條。日客運能力達到1.80萬人以上。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加快,為武漢提供了展示區位優勢,變區位優勢為經濟優勢的機遇。1999年交通運輸產業增加值為59.76億元,比1990年增長10.3%、占當年GDP比重為55%。
五、旅遊產業
旅遊產業是當今世界最富生機與活力的產業其經濟份額與勞動就業面均佔全球10%以上,有專家預測,未來二十年。世界旅遊人數與旅遊創匯將分別以年均4.3%與7.6%的速度增長。這一速度遠遠高於全球的經濟增長。當前「入世」在即、經濟一體化的浪潮沖擊著生產。貿易要素,也必將伴隨入流的涌動。因此武漢要盡快採取應對措施,搶占旅遊戰略高寺。在武漢84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起這個朝陽大產。
(一)發展旅遊業的山水資源依託
依託山水建設旅遊城市、是面向21世紀發展旅遊產業的首要舉措。武漢總體地勢低平,北部小片山丘最高海拔87.3米,其餘95%以上的面積均屬江漢平原東部的地域,是淺丘性的河湖沖擊平原。武漢的山不高,但數量約有200多座,一般都有較好的觀賞價值。自然賦予武漢的山水以獨特的美,其誘人的魅力是旅遊業的最可寶貴的資源。
(二)建設旅遊城市的歷史人文資源依託
武漢歷史文化積淀豐厚。據有關旅遊資料,目前全市己開發的旅遊人文景觀256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處,市級104處,區級87處。全市有優秀歷史建築102項。為了建設獨具特色的武漢旅遊業,必須從開發浩如煙海的歷史遺存中,突出入文旅遊資源建設的承接性、融合性、革命性、發展性。承接性是指楚文化、中原文化、漢味民俗文化景點的保護與建設、加以黃鶴樓、盤龍城、集家咀等為標志的文化景觀的進一步仟發;融合性是指宗教文化遺存及其交融,如晚清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及其「湖北新政」的歷史遺存、漢口中西合壁交融的建築的保護與開發;革命性是指辛亥革命的遺存、毛澤東及其他老一輩共產黨人在武漢活動遺存的深度開發;發展性是指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文景觀建設,如蔚為壯觀的南望咀——龍王廟旅遊景觀建設等。如能將以上四者結合起來,就能體現武漢旅遊產業的深厚文化底蘊與面向未來的氣魄,從而就抓住了建設武漢優秀旅遊城市的精、氣、神。
(三)建設旅遊城市的產業依託
武漢旅遊業的發展一是依靠旅遊業本身,二是需要其他產業的支持、融合與交流。 從旅遊業本身來看,90年代以來武漢硬體設施明顯改善,現代化程度逐步提高、為發展旅遊業打下了基礎,1999年末全市賓館飯店142家,從業人員2.1萬人,全市裡級飯店47氛其中五星級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2家,旅行社106家,定點院校14家。本年接待國內旅遊者1748萬人次,實現收入104.8億元;涉外旅遊者16.1萬人次,創匯收入7336萬美元。從產業融合情況看,綜合開發型的旅遊產業開始興起。旅遊業亦稱無煙產業,投入少、收益大,產業關聯度高,可以橫跨一、二、三產業進行深度開發。有資料顯示,旅遊收入多增加1元,相應第三產業增加值可增加10.2元。目前由於觀光農業的發展,全市相繼出現森林公園、度假村、垂釣區,旅遊業與農業融合的趨勢明顯。與此同時,旅遊業與二、三產業發展也在互為融合,到開發區觀光、漢正街購物逐漸成為旅遊時尚。
(四)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依託
武漢的區位優勢,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條件。要利用這一優勢,合理組織豐富多彩的旅遊市場。編排以武漢為中心的旅遊線路,盡快建設以武漢為中心,以長江中游地區國家級風景區、自然保護區、歷史文化名城、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內的輻射全國、接軌國際的「大武漢旅遊圈」形成吸納客源與輸送客流的良性循環譏制。
六、住宅產業
住宅產業是為人類生活提供居住空間的產業。它包括第二產業中的住宅建築業和第三產業中的房地產服務業。大力推動住宅消費、扶持與培育住宅產業,使其成為支柱產業,是武漢面向21世紀,振興經濟的重要舉措。
(一)住宅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住宅是人們最大的生活資料,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從消費需求演變趨勢看,80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四大基本需求中的前兩項已經基本解決。進入90年代後,市場無新的消費熱點,消費性儲蓄持續積累,城市居民總體購買力上升到「萬元級」,但消費尚未「升級」。因此開拓住宅市場,調動與滿足經濟發展的最終需求,是居民消費的內在迫切面積為8.5平方米,距小康水平差3.5平方米,按原七城區人口384.78萬人計算,需住房1347萬平方米;城調資料還顯示,現在單元式配套住宅只佔總量72.8%,還有27.2%的住宅處於普通住宅及其他住宅的低水平狀況;每年有近5萬對新婚家庭;全市有170多萬流動人口,以上因素都構成住宅市場的巨大潛在需求。
(二)住宅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住宅業有較強的相關效應,前後與50多個行業相關聯。與建材、冶金、紡織、化工、機械、儀表、木材等行業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家電、傢具、裝修、金融、保險、旅遊、運輸、商業等行業發展。有關專家預測,如果住宅建設增長10%,就能推動GDP增長0.5至1個百分點。未來10年武漢如能發展市場潛力大而又與其他產業相關性強的住宅產業,對於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保持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又會給住宅產業自身發展帶來寬松有利的宏觀環境。
21世紀初葉,武漢住宅產業面臨著產業水平不斷提高的機遇。首先是資金來源增加,隨著投資環境的改善,在區位優越的武漢,住宅產業將成為外商投資的重要目標。
其次是產業技術含量不斷提高。隨著開放的擴大,人們對住宅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住宅消費個性化的超勢已見端倪,千樓一面,千戶一面的「火柴盒」式住宅樓不吃香了,除面積需求外,還出現個性的需求。
⑺ 武漢經濟圈的旅遊業發展
武漢櫻花開花在即,廣州市場也提早被攪熱。昨日,武漢市旅遊局赴廣州參加國際旅遊展覽會,首次以新花城形象,向世界遊客推出「五朵金花」主題旅遊產品。廣交會現場,武漢展區被打扮成櫻花的造型,黃鶴樓、東湖磨山、歡樂谷、木蘭景區等景點點綴其間,向遊客們推出 「寒梅傲雪一日游」、「浪漫櫻花一日游」、「木蘭故里,休閑黃陂·杜鵑花海二日游」等線路。針對廣州遊客最感興趣的櫻花和最關注的賞花交通問題,推出「逛漢街、游東湖坐遊船、賞櫻花」水上賞櫻線路,既能避免陸上交通的擁擠,又能欣賞到楚河漢街的美景。武漢廣州兩地多家旅遊社簽訂了「美麗江城新干線、武漢新花城之旅」客源互動協議。武漢旅遊景區和企業推出系列門票折扣或優惠政策,如廣東高鐵遊客憑本人身份證和高鐵票遊玩磨山櫻園,可享受門票8折優惠。1月,武漢提出建設武漢新花城的戰略目標,主推梅花、櫻花、杜鵑花、牡丹花、荷花等「五朵金花」旅遊主題產品,正式打響「武漢新花城」宣傳口號。
旅遊推介會上,湖北旅遊部門還向河北遊客推出了4條精品高鐵深度游旅遊線路:環武漢都市高鐵體驗之旅(4日游),可游覽孝感董永公園、武漢黃鶴樓、咸寧赤壁大戰古戰場;長江三峽·神農架之旅(4日游),可游覽三峽大壩,巴東神農溪,神農架,清江畫廊;以武漢為中心延伸的世界遺產·三國文化之旅(4日游),可游覽道教聖地武當山,荊州古城;以武漢為中心向外延伸的恩施風情之旅(4日游),可游覽世界特級溶洞—騰龍洞、恩施大峽谷、梭布埡石林。
⑻ 紫薇都市田園可以使用武漢城市圈旅遊年卡嗎
可以使用,包含紫薇都市田園。紫薇都市田園景區以植物編織文化為主題,在整個華中地區乃至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無可比擬的獨特性。紫薇都市田園以打造新洲區第一家AAAA級景區為目標,遊客可以在紫薇園漫步觀薇、騎行娛樂,到荷花園賞荷采蓮、戲水劃船,還可以到桂園提前感受丹桂海洋。
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其實也叫「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旅遊年卡,定價200元 ,e卡通用戶可全年不限次免費暢游57家優質景區,且節假日不限。 「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門票總價值4043元,並可獨家免費遊玩宜昌青龍峽漂流、車溪景區,及木蘭天池跨山玻璃天橋。
57家景區包括東湖遊船、東湖落雁景區、木蘭天池、木蘭山、園博園、東湖海洋世界、武漢植物園、錦里溝、清涼寨、九峰森林動物園、九真山、勝天農庄、紫薇都市田園、張公山寨、古琴台、木蘭古門、龍泉山、船長九號、九真桃源;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仙湖畫廊(八仙群島)、仙佛山、龍鳳山、磁湖遊船、銅綠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別山主峰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五腦山森林公園、東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園、天馬寨;金卉庄園、白兆山;湖北咸寧,三國赤壁古戰場、玄素洞、太乙洞;梁子島、鄂州武漢東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態園;章華台遺址、世博湖北館;京久花世界;天悅灣溫泉和水上樂園;武漢鳥語林、農耕年華;漢城漢宮景區;英山四季花海;萬紫千紅植物園;宜昌青龍峽風景區;青龍峽漂流;三峽車溪景區。 宜家冰雪王國、醉美西湖、武漢花世界、武漢姚家山。
⑼ 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中包含哪些景區
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也叫「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定價是200元。自2017年7月1日起,騰旅e卡通升級新增黃陂木蘭草原景區,持卡用戶可免費入園體驗。加上原有的簽約景區,e卡通用戶可全年不限次、節假日不限,免費暢游58家優質景區。
58家景區包括:東湖遊船、東湖落雁景區、木蘭天池、木蘭山、園博園、東湖海洋世界、武漢植物園、錦里溝、清涼寨、九峰森林動物園、九真山、勝天農庄、紫薇都市田園、張公山寨、古琴台、木蘭古門、龍泉山、船長九號、九真桃源;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仙湖畫廊、仙佛山、龍鳳山、磁湖遊船、銅綠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別山主峰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五腦山森林公園、東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園、天馬寨;金卉庄園、白兆山;咸寧三國赤壁古戰場、玄素洞、太乙洞;
梁子島、鄂州東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態園;章華台遺址、世博湖北館;京久花世界;天悅灣溫泉和水上樂園;武漢鳥語林、農耕年華;漢城漢宮景區;英山四季花海;萬紫千紅植物園;宜昌青龍峽風景區;青龍峽漂流;
三峽車溪景區;宜家冰雪王國、醉美西湖、武漢花世界、姚家山、黃陂木蘭草原。
(9)武漢城市圈旅遊業發展擴展閱讀:
「騰旅e卡通」(原稱為武漢城市圈全域旅遊e卡通)是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騰訊集團合作開發,運用了互聯網的最新技術,是首次採用動態二維碼技術實現全虛擬旅遊的年卡門票,其實現了先掃碼後刷臉入園的方式,滿足用戶全程在線購買激活入園續費轉贈的需求。
「騰旅e卡通」是首次採用動態二維碼技術實現全虛擬旅遊的年卡門票,其簽約景區覆蓋武漢城市圈9個城市,持卡用戶在激活當日起全年不限次游,節假日也不受限制。
⑽ 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包含哪些景區
騰旅e卡通旅遊年卡也叫「武漢城市圈旅遊e卡通」,定價是200元。自2017年7月1日起,騰旅e卡通升級新增黃陂木蘭草原景區,持卡用戶可免費入園體驗。加上原有的簽約景區,e卡通用戶可全年不限次、節假日不限,免費暢游58家優質景區。
58家景區包括東湖遊船、東湖落雁景區、木蘭天池、木蘭山、園博園、東湖海洋世界、武漢植物園、錦里溝、清涼寨、九峰森林動物園、九真山、勝天農庄、紫薇都市田園、張公山寨、古琴台、木蘭古門、龍泉山、船長九號、九真桃源;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仙湖畫廊、仙佛山、龍鳳山、磁湖遊船、銅綠山、西塞山;薄刀峰、大別山主峰景區、桃花沖森林公園、五腦山森林公園、東坡赤壁、三里畈沙雕公園、天馬寨;金卉庄園、白兆山;咸寧三國赤壁古戰場、玄素洞、太乙洞;梁子島、鄂州東海洋世界;天湖野荷生態園;章華台遺址、世博湖北館;京久花世界;天悅灣溫泉和水上樂園;武漢鳥語林、農耕年華;漢城漢宮景區;英山四季花海;萬紫千紅植物園;宜昌青龍峽風景區;青龍峽漂流;三峽車溪景區;宜家冰雪王國、醉美西湖、武漢花世界、姚家山、黃陂木蘭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