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旅遊業ppt
Ⅰ 天津旅遊業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近代中國看天津」,天津以老城津韻、楊柳古鎮、歐陸風韻、意奧風情、小站練兵等12個文化旅遊主題板塊為核心載體,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帶動了旅遊經濟的蓬勃發展。但總體而言,天津旅遊業發展水平不高,在全國的影響力尚低(詳見表3-2)。
表3-2天津市旅遊業發展概況一覽表
天津旅遊業正在以「建設旅遊強市,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為目標,大力推進「都市觀光旅遊、休閑度假旅遊、商務會展旅遊」三大支撐體系建設。按照新編制的《天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和《濱海新區旅遊發展規劃》,開始實施「一帶三區九組團」(一帶,即海河旅遊觀光帶;三區,即中心都市旅遊區、東部濱海旅遊區、北部山野旅遊區;九組團,即東麗湖商務會展休閑組團、京津新城溫泉度假組團、七裏海濕地生態組團、大黃堡濕地度假組團、官港休閑游樂組團、楊柳青民俗文化組團、團泊湖生態休閑組團、津南歷史文化民俗組團、天嘉湖生態旅遊組團)的旅遊發展規劃,加快旅遊產業轉型升級。
Ⅱ 天津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急
1.天津旅遊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天津市旅遊景點已達到60多處,其中A級景點30處,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5個。到2005年底,全市擁有星級酒店110家,其中五星級酒店6家,客房總計1.52萬間。旅行社263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8家,國內旅行社235家,從業人員近3000人。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2.悠久的歷史文化、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顯現有著六百年歷史的天津,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傳統獨特;文物古跡豐富;風貌建築眾多,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境內山、河、湖、海、泉等多種自然地理特徵具全。與北京市、河北省接壤,特別是京津兩地直距百餘公里,兩市人口規模都在千萬以上,客源人氣旺盛。天津市是北方的經濟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將極大促進天津的發展並帶動旅遊業的繁榮。特別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天津與北京近在咫尺,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面臨極好的發展機遇。奧運經濟帶來的巨大商機會使天津市成為受益者,對天津市旅遊業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Ⅲ 近年天津的旅遊業注重發展什麼
薊州周邊旅遊開發了不少地區,景點也很多了。
Ⅳ 天津市有什麼旅遊資源
天津市簡稱津,為直轄市,位於東經116°'—118°01',北緯38°33'—44°15',總面積1.13萬平方千米。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渤海灣西端,全市海拔2—5米,北部為燕山山脈,其餘為平原。本區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2.4°C,1月平均氣溫為-4°C,年平均降水量約550毫米。主要有漢、回、朝鮮、滿、蒙古等民族。輕工、機電、化學工業發達,是中國北方重要工業基地和商業中心,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
旅遊資源:盤山為主要山林風景區。薊縣長城歷史悠久。宗教遺存較多,獨樂寺尤為著名。與中國近代史有關的景點較多,如炮台是反帝的見證,望海樓與「天津教案」、義和團運動有關,張園曾是孫中山下榻處,南開學校是周恩來的母校。民眾休息場所則有水上公園等。近年,又增避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城市發展與促進旅遊,打通了中環路,興建了古文化街、商業街、食品街、服務街、旅館街,擴建了火車站,豐富了游覽內容。
地方文藝:1860年前後,天津逐漸形成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商都,因而成為北方曲藝的重要發源地。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天津時調、相聲、快板書等日趨成熟,出現了名噪全國的藝人,形成獨特的風格和流派。評劇源於唐山一帶,但在天津發展起來,它唱腔優美甜潤,生活氣息濃郁。
飲食文化:小站稻米做飯香味四溢,沿海盛產對蝦、螃蟹,足可為天津飲食增色。狗不理包子名揚天下,創始人高貴友、小名狗子,其包子餡大肉多,鮮而不膩,皮軟而有勁,顧客盈門,使他無暇寒喧,人們便笑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故此得名「狗不理」。耳朵眼炸糕也有百年歷史,因最初該店座落於耳朵眼胡同而得名。它外焦里嫩,獨具特色。麻花、包子、炸糕為天津三絕。
Ⅳ 天津有什麼比較有名的旅遊景點,要做成PPT來講,不能太多,但要有代表性
『海河』 海河起自天津市西部的金鋼橋,東至大沽口入海,全長70多公里,橫貫天津市區。流域面積26.5萬平方公里,是子牙河、大清河、南運河、北運河、永定河5大水系的入海通道,兼有排澇、蓄水、供水、航運、旅遊和環境保護等綜合功能。海河是天津人的母親河,也是天津的象徵。天津人日常生活閑逛、休憩的地方都離不開海河兩岸,新型的建築物以及游樂地點都圍繞在夾岸兩旁。海河兩岸是一覽天津人面貌的最佳地帶。
『鼓樓』 鼓樓是舊時天津「三宗寶」之一,位於天津老城中心,緊鄰聞名遐邇的廣東會館,周圍與國內外著名的古文化街、天後宮、呂祖堂等景點相輝映,形成了濃郁的地方文化氛圍。重新修復後的鼓樓舉辦了與天津歷史有關的各種展覽,如天津危改展覽、天津住宅發展史展覽——展出金、元、明、清、近代、解放前幾個歷史時期本市住宅的發展變遷史,此外還開辟了天津風貌和名人名居展覽,集中展示了70多處典型建築和名人名居等。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由宮南、宮北大街和宮前廣場三部分組成,全長580米,天後宮位於全街的中心。全街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全部建築為磚木結構,是目前天津市最大的一處仿古建築群。建築格調為「仿清、民間、小式」的風格,配有油漆彩畫、磚雕、木雕。街的南北兩口各新建仿清式牌樓一座,全街有商店近百遙 納唐煩 哂刑旖虻胤教氐愕難盍 嗄昊 ⒛噯蘇挪仕堋⑻旖蚍珞蕁⒓糝健⑷蘧罨ㄒ醞猓 褂腥 韉氐納賢蛑置 毆ひ掌貳⑽幕 悶芬約拔奈錒磐妗⑼際樽只 取1還 衣糜尉秩范ㄎ 唄糜尉暗恪?br>
『石家大院』 位於西青區楊柳青鎮,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始建於1875年,佔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現辟為楊柳青民俗博物館。藏有大量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磚雕等民間藝術珍品。同時,石家大院內還設有石府戲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戲樓。
『五大道小洋樓』 天津有近千幢漂亮的小洋樓,古舊韻味引人入勝,英式、法式、德式、俄式、意式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物爭奇斗妍,天津又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這些小洋樓集中在五大道(成都道、重慶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當時,一些西方人、皇親國戚、巨商富賈把天津視為建立「小公館」和別墅的理想地點。天津這些小洋樓,幾乎都有近百年的歷史。
『海河意式風情區』 座落在河北區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義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已有近百年歷史,原有街區及建築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中國乃至東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義大利文化集中地。在這個區域的周圍有諸多著名的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故居,有梁啟超飲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凱、馮國璋宅邸等。 『薊縣風光』 薊縣居津京唐承四市的腹心,古稱漁陽,是天津的歷史文化古城,境內山青水秀、峰巒疊翠、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聞名遐邇的盤山、黃崖關長城、翠屏湖、石趣園、遼代白塔、唐代獨樂寺;還有以「八仙」在此野餐小憩的神話故事命名的八仙山、號稱「天津第一高峰」的九山頂、有觀賞與科研價值的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水伴石生的大峽谷。
『七裏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七裏海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位於寧河縣西北部,是海退後形成的古瀉湖潮窪地。潮白河南北貫穿,將濕地分為東、西七裏海,總面積約為9500公頃。七裏海生物物種多樣,是許多珍稀和瀕危野生動物遷徙、棲息、繁殖的基地。水生植物涉及12群落,植物200多種,國家保護三類植物3種,主要植物為蘆葦;動物有100多種,其中國家保護一類動物11種,二類動物14種,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達10多種。
Ⅵ 簡要介紹天津的旅遊資源
天津旅遊資源豐富,市區依河而建,景色優美,「天塔旋雲」、「薊北雄關」、「三回盤暮雨」、答「古剎晨鍾」、「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尋蹤」、「雙城醉月」、「龍潭浮翠」、「中環彩練」,這些景觀既有名勝古跡及舊景新顏,是新時代天津旅遊景觀的代表。
Ⅶ 想去天津旅遊,求天津旅遊簡介概括
天津市簡稱「津」,是中央四大直轄市之一,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素有「渤海明珠」之稱。它地處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距北京120公里),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 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就是京師門戶,畿輔重鎮。
天津原來是海,地下至今仍可以找到鯨、海豚等海生動物遺骸和種類繁多的貝殼。天津地區的形成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一直到元朝都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天津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中國明朝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作為軍事要地,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17世紀以來天津地區城市規模不斷擴大,1860年被辟為通商口岸後,在很長時間內工業生產和口岸貿易額僅次於上海,成為當時中國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
天津開放的景點有100多處,著名的有黃崖關長城、薊縣獨樂寺、盤山游覽區、海河風景線等津門十景,有不同風格的歷史建築以及80年代以來興建的天津青少年活動中心、海濱浴場、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等現代化文化游樂場所。領略天津的美、天津的韻味有很多方式,可以海濱趕海嬉水、郊野攀登盤山、爬黃崖關長城,或徜徉市區,好好做一番文化歷史游、美食游、民俗游,無論哪種方式都會帶給你不盡的享受。
天津旅遊資源豐富,市區依河而建,景色優美,1989年評選出的「津門十景」分別是「天津廣播電視塔」、「薊北雄關」、「三盤暮雨」、「古剎晨鍾」、「大沽口炮台」、「海河風景線」、「古文化街」、「雙城醉月」、「水上公園」、「中環彩練」,這些景觀既有名勝古跡及舊景新顏,是新時代天津旅遊景觀的代表。
Ⅷ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天津旅遊業的發展狀況
旅遊業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中關聯性和綜合性較強的產業。旅遊業的效益不僅表現在旅遊收入上,更多地體現在社會效益上。通過對旅遊業的投入、開發,可以帶動一定范圍內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全面發展。在把天津市建設成為環渤海地區乃至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的宏偉戰略中,加速旅遊業的發展,必將為天津的改革開放注入新的活力。
一、天津市旅遊業發展優勢顯著
1.旅遊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隨著「三步走」戰略和五大戰略舉措的不斷推進,天津市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旅遊業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居民收入逐年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情況下,2005年國內游、出境游和入境游三大板塊齊頭並進,增勢迅猛,主要經濟指標連創新高。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天津市接待人數達5013.4萬人次;旅遊收入達541.98億元。與四年前的2001年相比,分別增長53.6%和61.0%,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雙雙創出新高。本市居民出境申請14.66萬證次,同比上升59.7%,其中出境8.26萬證次,同比增長1.5倍;赴港澳人數平均每年以55%的速度遞增。入境游全年接待國際旅遊者74.0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2%;旅遊創匯突破5億美元大關,達到5.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4%。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以海河為主旋律的津城新貌遊客流量高達10餘萬人次,充分體現了海河綜合開發改造對旅遊業的巨大拉動效應。在五大道風情區遊人如梭,隨處可見打著小旗的旅遊團隊和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遊客,人們乘馬車觀光欣賞風格各異的小洋樓和市容市貌,宛如一道風景線。濱海旅遊品牌越做越大,人們前往濱海新區游海港、逛外灘、登航母、看炮台、當漁民,構成了獨特的秋遊圖。漢沽區7天共接待中外遊客17萬人次,同比增長28.8%,濱海航母主題公園接待遊人7萬人次。塘沽區7天接待遊客120萬人次,同比增長17%。以薊縣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休閑游十分火爆,節日期間薊縣農家樂旅遊共接待中外遊客14萬人次,旅遊收入845萬元。以楊柳青為重點的民俗風情游成為亮點,石家大院、峰山葯王古寺、霍元甲紀年館等景點接待人數屢創新高。西青區7天共接待中外遊人65萬人次,同比增長10%。天津市已逐步成為理想的城市觀光休閑目的地。
2.居民旅遊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旅遊業發展內在動力源於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變化。數據表明進入「十五」時期,天津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0.7%和10.5%。2005年天津市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為12639元和7202元。今年頭九個月,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10033元,同比增長10.3%,居民用於參觀游覽等文化娛樂服務支出人均達213元,同比增長近49.0%。收入的快速增長,帶動居民的出遊熱情。「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市旅遊觀光購物總收入22.29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旅遊總收入達到10.34億元,同比增長14.1%。全市旅遊接待總人數達386.9人次,同比增長9.6%。其中,本市居民游天津的人數253.01萬人次,同比增長近11%;接待外地來津遊客133.95萬人,同比增長7.2%。其中,北京來天津旅遊的人數達到52.72萬人次,同比增長10.6%。七天長假,本市居民到外地旅遊人數達到67.74萬人次。
3.旅遊資源豐富、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天津市旅遊景點已達到60多處,其中A級景點30處,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5個。到2005年底,全市擁有星級酒店110家,其中五星級酒店6家,客房總計1.52萬間。旅行社263家,其中國際旅行社28家,國內旅行社235家,從業人員近3000人。基礎設施的完善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4.悠久的歷史文化、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顯現有著六百年歷史的天津,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傳統獨特;文物古跡豐富;風貌建築眾多,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多彩。境內山、河、湖、海、泉等多種自然地理特徵具全。與北京市、河北省接壤,特別是京津兩地直距百餘公里,兩市人口規模都在千萬以上,客源人氣旺盛。天津市是北方的經濟中心,也是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將極大促進天津的發展並帶動旅遊業的繁榮。特別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旅遊業的發展。天津與北京近在咫尺,作為北京奧運會的協辦城市,面臨極好的發展機遇。奧運經濟帶來的巨大商機會使天津市成為受益者,對天津市旅遊業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天津市旅遊業持續快速發展 主要指標連創新高
二、天津市旅遊業發展存在問題
盡管天津市旅遊業發展較快,但存在的矛盾與問題依然明顯。長期以來,天津市旅遊業發展主要依賴於資源和資本的驅動,人員素質和科技進步的作用還不明顯。旅遊業的發展還存在著規模較小、品牌不突出等問題。旅遊業對就業、文化、社會的促進作用彰顯不夠。
1.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的特徵突出天津市旅遊產業規模同全國其他省市相比較存在著較大差距,大型骨幹企業較少。據調查,天津市只有天津中國旅行社名列全國國際旅行社第29位,金龍天之旅位居開展國內旅遊的旅行社第29位。景點企業規模小;高端酒店數量只有6家,僅相當於北京的1/6、上海的1/4。2005年天津市的國內游收入為541.98億元,僅相當於北京、上海的41%。入境游外匯收入5.09億美元,分別是北京、上海的14%,廣東的8%,規模的局限桎梏了旅遊業的發展,無法形成產業放大效益。
2.旅遊業品牌效應不突出旅遊行業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存在市場准入低,集中度差的特點。旅遊行業競爭激烈,導致部分企業虧損。由於缺乏拓展、開發,使得天津市悠久的文脈,眾多的自然地理特徵,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天津旅遊品牌沒有確立和突出。
3.旅遊法規不能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當前,相關旅遊法律法規還比較滯後。全行業現有的《旅行社管理條例》、《導遊人員管理條例》和《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管理辦法》三個行政法規,嚴重不適應旅遊市場的快速發展的要求,在處理違法、違規和糾紛時,難以適從,不能維護旅行社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三、優化資源,加快戰略調整的建議
隨著天津市旅遊產業規模擴張和旅遊市場客源結構的變化,天津市的旅遊業發展進入了一個轉型期。「十一五」時期天津市旅遊業應向旅遊大市、強市邁進,天津市旅遊產業站在新起點,面對新形勢,尋求新發展,必須進行戰略調整。
1.大力突出天津文化多元兼容的品牌天津文化包含著宮廷文化、槽運文化、港口文化、民間文化和外國文化,天津市文化的多元兼容的特色。銓釋這些文化的豐富內涵,展示津沽文化的美好畫卷,才會使天津市旅遊市場獨具特色,令人神往。努力把文化資源轉化成為有特色的旅遊資源並最終打造為城市品牌,是我們戰略調整的重點。
2.加快行業整合力度,提升天津市旅遊業的地位整合現有旅遊資源,由大型旅遊集團對中小旅遊企業採取適當方式,進行兼並重組,可以達到「雙贏」的目的。走整合之路是大多數中小旅遊企業的必然選擇。只有這樣靠龍頭集團帶動,才能提升天津市旅遊業在全國的地位。
3.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做好誠信經營,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旅遊市場秩序混亂、時常發生價格欺詐等違規現象;旅遊合同對遊客的侵害較大,容易發生法律糾紛。針對上述問題,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大力整頓和規范旅遊市場秩序,全面推進旅遊誠信體系建設,為旅遊者努力營造和維護良好的旅遊環境。
4.打好服務品牌,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質量是旅遊的生命線。旅遊業要突破要發展,關鍵在服務;要競爭要騰飛,基礎在質量。細節決定成敗,服務成就未來。旅遊服務看起來很平常具體,但由具體求深入,於平凡見精神。這是旅遊業的本質特徵和必然要求,也是天津人民熱情好客的傳統體現,通過我們的良好服務,展示天津風貌。
5.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催生區域戰略聯盟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天津市旅遊企業要走出津門,實行戰略聯盟。打破現有的行政區域為主的旅遊分工,促進旅遊要素的合理流動,謀求區域合作,推動資源整合,調整經濟結構。(來源:天津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