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變化
1. 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旅遊業上述發展變化的原因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享受的方面要求也高了起來,而旅遊無疑是放鬆精神增長知識的最好途徑與消遣,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旅遊,從而促使了旅遊行業的興盛.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勢頭最強勁和規模最大的產業之一。旅遊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遊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旅遊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因素:
(1)居民旅遊觀念的變化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三)居民可支配時間增多
2. 簡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遊業經營市場的變化和演進情況
(1)1978年至80年代時期,以接待入境旅遊為主的發展階段。
(2)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並行發展階段。
(3)1997年至今,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和出境旅遊全面發展階段。
3. 近年來人口因素變化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一、近年來人口流動抄性加大對旅遊業的影響。現代社會,大量農村人口湧向城市,同時人口又在城市間流動。人口流動性的加大,提升人們的旅遊意識。
二、城市發展迅速對旅遊業的影響。城市人口的擴大,促使許多城裡人想暫時逃避城市生活,到自然和農村享受去。從而促進了自然類旅遊和農村旅遊火爆。
三、許多城市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加大。促使銀發旅遊發展迅速。
4. 簡要論述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變化
貴州旅遊業的發展變化:
產業規模呈現投資提速、主體壯大、實力增強的良好態勢。
2013年實施「100個旅遊景區建設工程」以來,全省「100個旅遊景區」累計簽約建設項目477個,簽約金額2063.09億元,到位資金622.95億元,完成投資689.71億元,建成旅遊項目2018個。
「十二五」以來,全省5A級景區從2家增至4家,4A級以上景區從18家增至61家,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3家。旅行社從260家增至356家,星級酒店增至349家,旅遊客運車輛增至1500餘輛,持證導游突破1.2萬人。
「十二五」前4年,我省旅遊業主要指標實現了年均23%左右的增長,預計2015年全省接待遊客可實現3.6億人次左右,旅遊總收入可達3500億元左右,分別是2010年的2.79倍和3.3倍,旅遊業主要指標綜合排位列全國15位,實現了旅遊大省的階段性發展目標。
(4)旅遊業變化擴展閱讀:
貴州省旅遊業的優勢——旅遊資源的種類多樣:
貴州省在旅遊方面的資源很多,貴州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風光,有大量的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景點,擁有多個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地質保護公園、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主要旅遊資源包括梵凈山、雷公山、雲霧山、黔靈山、石林、黃果樹瀑布、赤水十丈洞瀑布、荔波小七孔、威寧草海、清鎮紅楓湖、織金洞、興義萬峰林等。同
5. 旅遊景區業務流程變化
旅遊景區業務流程怎麼變化?因為流程景區變化非常的好,非常簡單,也可以寫成清楚的,也可以的
6. 入世十年 中國旅遊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根據國家旅遊局的統計,2001年,中國公民出境人數為1213.31萬人次,其中經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總人數為369.53萬人次,到 2010年,出境人數達到5738.65萬人次,經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的總人數也攀升到1663.88萬人次。作為亞洲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和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出境旅遊市場,國人腳步越走越遠。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2010年曾表示,對於外商投資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擬在中國部分地區先行試點。對外資開放是否會對中國旅遊業帶來沖擊,邵琪偉表示,在一定階段,特別是在開放之初,會帶來一定的挑戰,但一定是利大於弊。「相信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以及加入WTO近10年的經驗積累,中國的旅行社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圖為 2009年7月8日,乘坐全日空航空公司航班的首批中國赴日「自由行」旅客抵達日本東京附近的成田機場,在機場迎接的日本觀光旅遊大使凱蒂貓與遊客們合影。為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日本從2009年7月1日開始向中國個人遊客發放旅遊簽證。
7. 簡述世界旅遊發展將出現的變化
世界旅遊業從形成到發展,現在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21世紀將是旅遊業的第二個黃金時代。旅遊業將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旅遊者將達到空前的規模,來自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旅遊者將把他們的足跡印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盡管各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以及旅遊業的發展模式不同,但就整個國際旅遊業來看,將出現下列發展趨勢。
一、旅遊業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產業
旅遊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產業,每年國際旅遊業的交易額已超過3000億美元。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00年底,國際旅遊人次可望達到6.6億,相當於世界總人口的10%左右。旅遊收入將增至5000 億美元,旅遊業將取代石油工業、汽車工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創匯產業。1992年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根據總收入、就業、增值、投資及納稅等幾個方面的分析,證明旅遊業作為世界上最大產業的態勢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遊與觀光理事會指出:旅遊業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旅遊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就業部門,共產生1.27億個工作崗位,約佔世界勞動力總數的6.7%;旅遊業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 其增值額已達到14490億美元;旅遊是各國財政中主要的納稅產業之一, 全世界的旅遊企業及從業人員的納稅總額高達3030億美元。旅遊業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不僅是產生的產值和提供就業崗位的貢獻,它同時還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一系列的經濟效益。
二、國際旅遊區域的重心將向東轉移
歐洲和北美是現代國際旅遊業的兩大傳統市場。在80年代以前,它們幾乎壟斷了國際旅遊市場,接待人數和收入都佔世界總數的90%左右。80年代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區一批新興市場的崛起,使國際旅遊業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市場份額出現了新的分配組合。尤其是東亞、太平洋地區,近些年來,國際旅遊增長率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達到7.5%。預計到2010年國際旅遊者人數將達到1,9億。 在邁向21世紀的發展中,歐洲和北美地區國際旅遊市場上的份額將呈進一步縮小之勢,旅遊重心由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轉移的速度將會加快。隨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繁榮,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去鄰國度假者必定會增加,區域性國際旅遊將大大發展。特別是隨著全球經濟重心也相應東移,使亞太地區成為未來國際旅遊業的「熱點」區域。從中國的情況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間來華旅遊入境人數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長。1998年旅遊入境人數達6347.84萬人, 顯示出非常強勁的增長勢頭。
三、國際旅遊客源市場趨向分散化
長期以來,國際旅遊的主要客源市場在地區結構上一直以西歐、北歐和北美為主。這兩個地區作為現代國際旅遊的發源地,其出國旅遊人數幾乎占國際旅遊總人數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遊客源國中,除亞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亞外,其餘大都集中在上述兩個地區,其中僅德國和美國兩個國家,就占國際旅遊消費總支
1/3
出的三分之一以上。國際旅遊客源市場在地區分布上畸形集中的局面,同樣也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特別是當代世界經濟正在迅速分化和重新改組,初步形成了北美、西歐、日本、獨聯體、東歐和第三世界等6 大經濟力量相抗衡的態勢,直接影響各地區國際旅遊客源的發生、發展、消長和轉移,從而導致客源市場分布格局由目前的集中漸漸走向分散。到21世紀初,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脫穎而出的新興工業國,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可能逐漸取代傳統的旅遊客源國,而成為國際旅遊的主體市場。中國目前私人出境旅遊人數較少,但增長速度較快。 1994 年至1998年五年間,私人出境旅遊人數平均年增長18.6%。出境旅遊正在逐漸形成規模。
四、國際旅遊方式趨向多樣化
從近年來國際旅遊業發展的特點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眾多旅遊者越來越不滿足多年一貫制的觀光旅遊,而希望能夠在旅遊中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積極的探索、參與和休息,人們將更加重視精神疲勞的消除,這樣就要求旅遊企業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那些單純遊山玩水的消遣觀光,將逐漸為多樣化的旅遊方式和項目所取代。國際上傳統的旅遊方式分為四種,即娛樂型、觀光型、療養型和商務型,大多數旅遊活動更多的是各種方式特徵兼而有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方式是由其資源條件、地理位置、市場條件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同的旅遊方式也有不同的產品、價格、市場對策等,同時旅遊者也有不同的消費要求和消費特點。當今,國際旅遊消費動向的重大變化是消費由「目的」變為「手段」,人們消費是為了實現自我愛好,為了自由娛樂,表現豐富的感情等。傳統的觀光、娛樂等旅遊方式已不能滿足旅遊者的需求。旅遊方式朝著個性化、多樣化、文化化的方向發展,各種內容豐富、新穎獨特的旅遊方式和旅遊項目將應運而生。
五、中遠程旅遊漸趨興旺
旅遊距離的遠近受限於時間和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在本世紀上半葉,人們大都只能藉助於火車和汽車進行旅遊活動。當時飛機速度既慢且票價昂貴,還很不安全。因此,那個時代的人一般只能作短程旅遊。中、遠程旅遊,特別是橫渡大洋的國際旅遊的興起,是二戰後航空運輸大發展的直接結果。目前,飛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續航技術日新月異,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小,距離在旅遊限制因素中的作用日趨減弱,人們外出旅遊將乘坐更快捷的飛機和高速火車。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新一代的超音速飛機,從倫敦飛到東京,航程9585千米,只需3小時; 短途旅行可坐時速550千米的超導火車, 速度比現在的高速火車快近一倍。加之閑暇時間增多,今後將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遠程旅遊的行列中來。1983年,歐洲共同體國家出國旅遊者中,7
9.7%的人是到毗鄰國作短程旅遊,中、遠程旅遊者僅佔20.3%;到1995年,出國作短程旅遊的那部分人數下降到72.7%,中、遠程旅遊人數升至27.3%。另據國際航空協會估計,世界航空運輸中,長途航運將成為主要手段,距離在2400千米以上的長途客運量可能從目前占航空客運量6%劇增至40%。因此,隨著更加快捷、安全、
2/3
舒適、經濟的新型航空客機投入運營,全球性大規模的中、遠程旅遊將成為可能。
六、國際旅遊對旅遊安全更為重視
世界局勢的緩和,使世界避免爆發全球性毀滅戰爭成為可能,但世界上局部戰爭和沖突時有發生。民族沖突、宗教沖突、國際恐怖主義將隨時對國際旅遊業的發展形成局部威脅。在具備閑暇時間和支付能力的條件下,惟一能使旅遊者放棄旅遊計劃的因素就是對安全的顧慮。旅遊者考慮的安全因素主要有:局部戰爭和沖突,恐怖主義活動;旅遊目的地政局不穩定,傳染性疾病流行,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社會治安狀況惡化等。旅遊者只有對各方面的安全因素確定無疑後才會啟程。因此,各旅遊接待國或地區都愈來愈重視安全因素對市場營銷的影響,力求從每一個環節把好安全關。針對一些不可預測的不安全因素為遊客預先代辦保險,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輕遊客的後顧之憂,另一方面,一旦事故發生,可以將其對市場的沖擊力減少到最低程度。
8. 試分析國內遊客旅遊的需求變化趨勢
A、地點,注目新鮮與稀罕
人們常常把旅遊活動目的稱為「求新,求逸,求知」。這種說法雖然不夠准確,但是,卻可以簡單而概括地指明旅遊者的目的特徵。最近幾年,北方地區冬季(曾經是旅遊淡季)的冰雪旅遊的走熱,就是這種「求新」的最好見證。旅遊者對新鮮目的地的嚮往,在2006年及其隨後的幾年,除了冬季北方冰雪旅遊的繼續走俏、鄉村旅遊的繼續升溫外,新辟旅遊目的地旅遊、西部旅遊(包括青藏高原旅遊、寧甘陝旅遊、新疆旅遊)、台灣旅遊等,都將逐漸成為新的熱點。而2006年7月青藏鐵路正式通車後開通的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寧、蘭州至拉薩的旅客列車,便是更加平民化的西部旅遊的極佳機遇。此外,還有正在興起的探險旅遊,也正是這種注目新鮮目的地旅遊的一個反映。
B、近地,熱衷自駕與親朋
由於時間和道路的便捷性,近地旅遊常常是居民出遊的第一選擇。這些年我國國內旅遊的統計也證明了這一點。近年,隨著私有轎車陸續進入中國百姓家庭,自駕車旅遊也開始成為中國城鎮居民的愛好,2005年三個黃金周的自駕車旅遊潮,就是有力的證明(有消息甚至說,2006年春節,北京、天津、蘇州、成都和三亞等一些大中城市的信息顯示,自駕車出遊已經佔了短途旅遊的2/3分量)。在2006年及其隨後的幾年,自駕車游將進一步向城鎮周邊地區擴散。國家統計局的統計表明,截至2004年底,我國1.82億城鎮居民家庭中,每百戶平均擁有家用汽車已經達到2.18輛(近5年,我國消費的轎車已經達到930多萬輛,其中公務和商用約佔三分之一,其餘600多萬輛轎車進入普通老百姓家庭,使他們圓了家庭轎車夢)。至2005年底,雲南省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8輛;截至2005年7月底,浙江省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8.43輛;至2005年底,廣東省每百戶城鎮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車9.7輛。在大城市,2004年,上海市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5.3輛;至2005年9月底,廣州市每百戶居民擁有家用汽車6.3輛;至2004年底,北京市每百戶城鎮居民擁有家用汽車12.64輛。在發達地區的中小城市,居民家庭擁有家用汽的比例就更高,如溫州,至2005年底,城市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已經達到20輛;東莞,至2005年11月底,城市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竟高達42輛……自駕車旅遊,既滿足了旅遊者休息旅遊的需求,又帶來了親朋知己聚會和駕車的樂趣,形成潮流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我們為此做好准備的同時,還必須對已經興起的「自駕發燒友」的中長距離的跋涉旅遊給以及時的關注。
C、觀光,講究主題與深度
隨著國內旅遊的發展,旅遊者也在消費活動中逐漸成熟起來,加之消費思潮的日新月異,因此旅遊萌芽期的走馬觀花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都已經注意到了旅遊的主題和深度,即使是觀光旅遊也是如此。2004和2005年,出境旅遊的這一傾向已經有了相當的顯現,可以預見,這一傾向在今後國內旅遊中也必將越來越明朗。關於這一點,不僅在全國各地的旅遊廣告中已見端倪,而且在各省市縣「十一五」規劃的編制中也已經開始表現出來。
D、行程,開始試調與自主
雖然全面個性化的旅遊時代還沒有到來,但是個性化的趨勢已經越來越顯現。最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不少旅行社已經開始了面向自駕車旅遊的自選式「菜單」服務。同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的旅行社的團隊旅遊也已經開始出現由旅遊者自己組團、自定時間、自定線路、自定日程、自定標準的「五自旅遊」業務。即使旅遊者不是自己組團,一些同路人也相約一起試著要求旅行社部分調整原來的行程「套路」。加之近幾年赴港澳「自由行」的啟示,從發展趨勢看,目前旅遊者自己制訂線路的消費方式,在未來的國內旅遊業務中還有進一步蔓延的可能。這種所謂DIY式的自點菜單的旅遊消費,或者就是揚克洛維奇營銷顧問公司(Yankelovich Partners)在旅遊趨勢觀察報告中所指出的,世界旅遊中正在發生的「從以目的地為中心向以遊客為中心」的轉變。
E、游樂,更愛新潮與心跳
早年中國的傳統旅遊,比較注目於清凈與閑適。但是受現代思潮影響的年輕人,卻更喜愛快節奏的游樂與刺激。與觀光游不同的,是游樂旅遊有更多的參與,不只能夠帶來更多的愉悅,而且常常伴隨著挑戰自我。2004年北京環球嘉年華52天創造1.4億元驚人收入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狂歡節」式的游樂活動吸引了102萬人次的遊客(2005年北京環球嘉年華歷時73天,接待遊客約156萬人次,活動總收入1.7億多人民幣;與2004年相比,總收入增長17.3%,日均客流量增長20%)。有資料顯示,這些遊客不僅有大量的北京青少年,也有大量專程從北京周邊城市趕來的旅遊者。深圳華僑城的幾個主題公園都是十分成功的,但是近幾年旅遊旺季和節假日的統計,卻往往把後起的「歡樂谷」推上遊客人數和營業收入雙雙第一的位置。不可否認,新潮新異和令人心跳的游樂旅遊,將是國內旅遊今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可以預料,2006年北京「歡樂谷」的開業,也定將引起更多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的注目,或者還將帶來全國游樂旅遊的新高潮。
F、休閑,趨向健身與輕松
近年,我國在注意到居民的旅遊需求增長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到休閑與旅遊的關系。「休閑旅遊」的發展,就是兩者的有機融合。休閑旅遊既是整個旅遊活動的一部分,同時休閑旅遊也是整個休閑活動的一部分(旅遊活動的另一部分是交流類旅遊,休閑活動的另一部分是非旅遊的本地休閑)。當人們不再以觀光旅遊作為唯一選擇的時候,休閑旅遊便自然而然地補充了進來。在閑暇和休息時,老百姓自然可以有許多的選擇;如果他們選擇異地休閑(自然,也就是休閑旅遊),常常又與一般年輕人的取向不盡相同。一部分平時工作負擔較重的職工,常常偏於選擇閑適和輕松的休息,人們對城市周邊的農家樂的選擇,大多屬於這種需求;而另一部分對自己身體更為關心的職工,卻樂意選擇健身活動,在自己常住地選擇去健身房、體育館,在外出旅遊時便選擇去溫泉或度假村。與此相似的是歐洲一些國家正在流行的「健康旅遊」(wellnesstourism)。所以,「農家樂」、「度假村」等不僅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如何創造更優環境、如何豐富健身和輕松的內涵,也是應該再加一把力的。
G、高檔,追求野趣與豪華
從人們關注的我國「基尼系數」的居高難下,應該確信我國實在有不少的富人。對他們的旅遊需求,也同樣不應忽視。為了舒適,他們往往會一擲千金;地位形成的慣例,往往又使他們不願意把自己混同於「一般人」。俱樂部、夜總會、高爾夫,有時候也嫌人多,所以,他們的旅遊活動往往便選擇了遠離普通人的地方。或者這就是國外所謂的「野奢」(rustic luxury)——在荒涼的地方享受著奢侈的旅遊生活,以贏得更多的私人空間與更多的個人體驗。漠漠的孤島,茫茫的草原,浩浩的沙漠,磊磊的山崖,片片林樹,靄靄霧雲,一頂帳篷,一縷炊煙,一幅耳機,一杯咖啡……但是最好還能就近有一家一應俱全的現代化豪華酒店,這就是他們的需求(我們不應該反對他們的正當消費,但是,保護生態卻是必須注意的)。與此相似的,是一些並不十分富有的年輕人,也有類似的旅遊喜好。因此,對於這種需求潮流,也同樣應該給以適當的注目。
H、不便,暫且觀望與臥遊
旅遊供給貼近群眾,「方便」、「經濟」常常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國目前仍有相當多的居民不具有選擇旅遊的消費實力,他們還處在從旁觀望的時期。對於他們,地方政府應該考慮給予更多一些的關注,如杭州西湖的取消門票、河南省的歷史文化遺產日(全省6個城市的67個博物館和歷史文化遺址對公眾免費開放兩天)等,都是很有意義的舉措。只是對於分布全國各地的低收入者說來,這仍然是杯水車薪。他們還必須在觀望中等待自己的旅遊條件的成熟。而另一些已經具備條件卻暫時沒有選擇旅遊的居民,或者因為一時抽不出時間,或者因為某種顧慮……所以也選擇了觀望,不過他們卻常常在書本中、在報刊上、在電視或電腦里「臥遊」。其實,應該說他們都是潛在的旅遊者,而觀望與臥遊都是暫時的。在後一部分居民中,還有少數的同志是旅遊批評者,他們常常會對旅遊發表許許多多的意見;我們應該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因為這對於旅遊活動的開展和旅遊業的進步都是十分有益的;而旅遊環境和旅遊服務的改善,又正是他們從觀望到實踐的必然。
9. 時代在變遷,旅遊方式也在改變,中國人的旅遊出行都歷經了哪些變化
在線旅行服務商,結束了中國人出門訂酒店要靠朋友,買張機票還需要人情的年代,現在如果想要出去旅遊,只需要在線上查詢車票,然後訂票出去就可以啦,簡單又方便。這是訂票上的跨越式改變,從而也影響了整個旅遊業的發展,大家更願意從自己的家裡走出來,去其他的地方看看。
現在很多人選擇乘著高鐵去旅行,高鐵的出現讓中國成為旅遊大國,高鐵現在是最方便的旅行方式。時代在變遷,旅遊業也在不斷的發展,現在已經是大家都能夠享受的基本服務的。旅遊業的發展,不但能夠讓大家愉悅身心,而且還能夠促進其他地方的經濟發展,所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10. 近十年中國旅遊業起伏變化趨勢及原因
近年來,中國的旅遊業變化的原因是我們的各個經典都做得非常好,所以說你有一頁非常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