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旅遊產品與市場發展情況如何
⑴ 中國海洋大學旅遊管理研究生就業怎樣
還是讀吧,畢竟在青島這個旅遊城市可以有不少實踐機會,而且青島城市環境和發展等各方面比較好,如果擔心旅遊就業不滿意可以讀研期間自己側重下其他方面,青島的就業還是不錯的~~
⑵ 中國海洋大學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工商管理旅遊管理那個好
女孩子還是學電子商務吧。市場營銷雖然好,但是要跑銷售,女孩子很累內的。旅遊管理是管容院最差的專業了。。還是別學這個了。工商管理么,就是一普通管理學,什麼都學一點,別人沒學的也能做這些,沒什麼特別的優勢。
海大的英語還可以吧,雖然專業排名什麼的一般,但是畢竟在青島這地盤,就業還是不錯的,而且女生學小語種確實不錯,工作不臟不累的,很適合女孩子。化學就正好相反了。。。化學本科畢業肯定得去企業工廠,至少在一線呆小半年。能不能離開一線還要看你工作以後的業績如何,反正我覺得不適合女生,而且化工廠都是在郊區。。你想想你願意么。。。
⑶ 中國該如何發展自己的海洋旅遊業,提幾點建議
首先得保護環境,地方要優美,還要獨一無二.
⑷ 我國海洋旅遊業等第幾產業增速均高於一二產業
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了《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海洋第三產業增加值43919億元,佔比56.6%,主要得益於海洋交通運輸業及旅遊業增速均高於第一、二產業。
《公報》指出,2017年海洋交通運輸業增速為9.5%,濱海旅遊業增速16.5%,均高於主要海洋產業平均8.5%的增速,2017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657萬人。此外,游輪及遊艇自由行等也將逐漸開放,濱海旅遊發展規模將持續擴大,海洋旅遊新業態潛能的增長也將進一步釋放。
⑸ 中國海洋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怎麼樣
實事求是說,不怎麼好,其旅遊管理定位或重點培養方向是培養能勝任中等旅遊教育的「雙師」型的專門人才。
不過,海大有海洋旅遊學的特色。
⑹ 中國該如何發展自己的海洋旅遊業
結合中國的實際,科學發展,不能為了發展而污染海洋
⑺ 中國海洋大學旅遊管理如何
中國海洋大學來旅遊源管理專業培養系統掌握旅遊管理基礎理論,具有較高外語交流水平、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溝通和協調能力,適宜從事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遊市場營銷、旅遊企業管理與休閑產業服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有:管理學原理、旅遊管理概論、休閑管理概論、旅遊市場營銷、旅遊經濟學、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旅遊飯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導游學與導游實務、旅遊信息系統、旅遊文化學、會展經營與管理、世界遺產經營與管理、公共關系與禮儀學等。
畢業生主要去向:政府旅遊部門的職能管理部門、旅遊規劃企業、旅遊景區(景點)、星級飯店和旅行社等旅遊管理行業,以及在大專院校從事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
⑻ 中國如何發展自己的海洋旅遊業
在確實保護海洋生態資源的前提下,適度發展海洋旅遊業包括:休閑海洋漁業、游輪度假和海洋公園建設等。
⑼ 中國濱海旅遊業的發展空間怎樣發展現狀如何
濱海旅遊是旅遊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沿海地區,它又是海洋產業構成中的一個很大部分。濱海旅遊業是指以海岸帶、海島及海洋各種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依託的旅遊經營、服務活動。
中國瀕臨太平洋西岸,擁有1.8×104km的大陸海岸線,1.4×104km的海島岸線,島嶼6,500多個;可管轄的海域南北延伸近40個緯度,面積達300多萬km2,有中溫帶、暖溫帶的海上景緻,更有熱帶、亞熱帶的海洋風光,擁有豐富多樣的濱海旅遊資源。近年來,中國濱海旅遊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2005年中國濱海旅遊業增長態勢強勁,沿海地區積極開發突出海洋生態和海洋文化特色的國內旅遊市場,提升濱海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全年濱海旅遊收入5052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29.7%;增加值2031億元,比2004年增長32.4%。全年濱海國內旅遊收入3887億元,比2004年增加1391億元。
2006年,濱海旅遊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旅遊市場持續擴大,旅遊消費穩步增長,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年濱海旅遊收入4706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25.6%,增加值2400億元,比2005年增長17.6%。
2007年,濱海旅遊消費需求繼續呈現擴張趨勢,濱海旅遊業持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全年濱海旅遊收入7748億元,佔全國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31.08%,增加值3242億元,比2006年增長19.9%。
中國濱海旅遊業正處於快速發育的「少年期」。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旅遊業發展階段等影響,中國濱海旅遊業與世界水平還有較大差距。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中國濱海旅遊業擁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中國越來越重視海洋產業的開發,為大力推進中國濱海旅遊業又快又好地向前發展,一些沿海城市也積極大力開發濱海旅遊資源,制定濱海旅遊業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根據中國總體經濟持續增長發展態勢預測,中國未來旅遊業發展同樣會持續增長,而濱海旅遊未來無論是資源利用深度或是品味等級層次都必然進一步得到拓展。可以預見,不遠的將來中國將會涌現出更多更好的海濱度假旅遊目的地,中國濱海旅遊業有著光明而廣闊的發展前景。
中投顧問2008-2010年中國濱海旅遊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⑽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的張廣海教授在旅遊管理方面的地位
旅遊學系成立於 1992 年。現有專職教師 14 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講師6人;其中已獲得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9人,還聘請了國內外著名旅遊學者、旅遊企業家5人作為兼職教授。現系主任為張廣海教授。旅遊學系設有旅遊規劃與開發、酒店管理、導游與旅行社管理、休閑管理、旅遊經濟與市場開發5個教研室,另設區域旅遊開發管理研究所、旅遊規劃中心、酒店管理與旅遊培訓中心等。目前,旅遊學系已經形成了「學歷教育 + 學位深造 + 業界交流平台」的立體高等教育模式,組成了包括旅遊管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函授教育和中外合作培養學歷教育在內的多層次辦學體系。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教育教學體系,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鍛煉出一支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水平的師資隊伍。教學工作上,旅遊學系注重基礎理論和實踐環節的講授,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素養。專科班主要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旅遊專門人才,側重酒店、旅行社等旅遊人才的培養;有高職全日制專科和成人函授專科兩種培養模式。已培養近 500 名畢業生,多數在山東省內旅遊企業工作,優秀者已經晉升到中高層管理職位。 本科專業以旅遊規劃與開發、旅遊企業管理為方向,前兩年接受管理學科的平台課程地系統教育,後兩年學習旅遊管理課程和專業實習。其中第三學年有為期一周的華東或省內野外認知實習,為期 100 天的旅遊企業生產實習;部分同學選派到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進行專業實習。旅遊學系與多家四星級以上的酒店、大型旅行社和國家級的景區合作。本科層次有全日制、高職專升本和成人函授三種培養模式。 碩士研究生主要以區域旅遊管理、旅遊開發與規劃、休閑服務管理、酒店管理為研究方向,為新世紀旅遊事業培養高級管理人才。現有在讀碩士研究生 29人,其中 2 人留學生。旅遊學系還開設有旅遊管理專業碩士學位課程進修班、中等職校教師碩士班。 中外合作培養學歷教育主要採取 「 1.5+ 3.5 」 的聯合培養模式,與韓國和日 本的大學合作,共同為振興東北亞旅遊經濟圈培育人才和儲備力量。 旅遊學系先後為省內多家旅行社、星級飯店和景區點進行各種人才培訓,為國內兄弟院校培訓師資,為地方的旅遊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在業界服務中做出了貢獻,是「山東省旅遊行業崗位培訓定點單位」。 科研工作上,近年來取得了較多成果。在海洋旅遊的理論及應用研究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主持和參與完成了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10項,完成市縣級旅遊產業規劃橫向課題16項。出版專著12種,已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擁有旅遊規劃丙級資質
參考資料:
中國海洋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