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遊發展大會
『壹』 河南鄭州在經濟和旅遊發展上是一座怎樣的城市呢
在近些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經濟的背景之下,全國上下600多座城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當然,作為我國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一直是我國的扛旗者和標桿。
另外,各個城市之間也出現了你追我趕的態勢,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於是近幾年來的新一線城市了。
不過在近些年來,有很多網友吐槽少林寺商業化氣息太過於濃重,已經沒有了佛教寺廟該有的樣子,當然,這種模式有利有弊,如果沒有前期商業化的帶動,想必這里的名氣遠不如現在,因此這也是後話了。
後記
城市之間你追我趕的發展,也為國家的建設發展帶來了動力,也為各個城市中帶去了活力和希望,對於河南省唯一一座新一線城市,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貳』 2019年去河南旅遊有什麼最值得去的景區嗎
1、焦作雲台山
位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和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交界處,景區面積280平方公里,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點。
2、清明上河園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清明上河園坐落在古樸典雅、宋韻十足的開封市老城區,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實景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
3、洛陽白雲山
到了一個地方,不去看看當地的山是不行的,雖然河南有最著名的嵩山,但是位於河南省洛陽市的白雲山也同樣不能錯過,白雲山的第一峰玉皇頂海拔2216米。除此之外,白雲山融雄、險、奇、幽、美為一體,更是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4、龍潭大峽谷
景區內有六大自然謎團:「水往高處流、佛光羅漢崖、巨人指紋、石上天書、蝴蝶泉、仙人足跡」。七大幽潭瀑布:「五龍潭、龍涎潭、青龍潭、黑龍潭、卧龍潭、陰陽潭、蘆葦潭」。
5、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與山西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它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里是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叄』 河南省旅遊市場的現狀
一、河南旅遊業發展現狀
1、河南旅遊業整體狀況。河南的文化旅遊資源可概括為五大特色,即「古、河、根、拳、花」。河南是古文化旅遊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國前列,館藏文物達130萬件,佔全國館藏文物總量的八分之一。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河南省的旅遊業取得很大的發展。全省各地通過多種渠道,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景區、景點有300餘處。龍門石窟、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龍亭、等一大批名勝古跡景點面貌煥然一新,一些新的自然風光、生態環境、休閑度假旅遊景區景點相繼建成並對外開放,雲台山、白雲山、龍峪灣、等景區景點逐步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目前,全省已經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6個城市進入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行列;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嵩山少林寺、開封清明上河園、林州紅旗渠、焦作雲台山等15個景區景點,進入國家4A級旅遊景區的行列;龍門石窟進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嶽嵩山、焦作雲台山和內鄉的寶天曼自然保護區分別被列入國家地質公園和聯合國確定的世界生物保護圈。這些,都為河南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河南發展旅遊業的交通優勢。圍繞旅遊資源的開發,全省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新鄭、洛陽、南陽三個機場開辟的國內航線通達全國各主要城市和港澳地區;以鄭州為中心的高速公路網四通八達;橫貫東西的隴海鐵路與南北走向的京廣鐵路、焦柳鐵路、京九鐵路分別在鄭州、洛陽、商丘交匯,使河南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鄭州北站和全國最大的鐵路貨運站-鄭州東站,在全國鐵路運輸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河南省發展旅遊業的區位優勢。河南省位於中國中部偏東,承東啟西、連南貫北,是中原經濟區的主體。正在打造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層指鄭汴一體化區域,包括鄭州、開封兩市區域;緊密層包括洛陽、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7個省轄市區域;輻射層包括安陽、鶴壁、濮陽、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駐馬店9個省轄市市區。
河南省北臨山西的太原,河北邯鄲,人口稠密;東臨山東、安徽,接近東部沿海城市,市場范圍廣闊;西有陝西的西安,正所謂「東都洛陽,西都長安」,有利於兩省旅遊資源的相互補充;南臨江蘇的徐州、湖北的武漢,南北景觀差異性顯著,對南方遊客吸引力大;可以說河南這種區位優勢是非常優越的。
4、河南旅行社發展現狀。全省現有國際國內旅行社530多家(其中國際社32家),旅遊涉外、星級飯店300多家,旅遊車船公司55家,旅遊涉外定點單位150多個,旅遊直接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檔次和規模,功能齊全、協調配套的旅遊服務體系。特別是通過近年來開展的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活動和旅遊景區等級質量評定工作,使河南的旅遊環境和旅遊管理水平、接待服務質量有了很大地改善。
2010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58億人次,旅遊收入突破2000億元,達2294億元,其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排在全國第6位和第8位,位居中部地區首位。
2012年河南省旅遊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貫徹落實了《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以及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1年全省旅遊業發展情況,分析當前河南省旅遊業發展形勢,部署2012年全省旅遊業的重點工作。2012年工作預期目標是:接待海內外遊客3.48億人次,同比增長13%,旅遊業總收入3222億元,同比增長15%。
二、河南省旅遊業面臨的問題
近幾年來,河南省國內旅遊市場發展勢頭迅猛,呈現出持續、全面、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但與先進省份的差距在逐漸拉大。2002年,我省入境接待旅遊人數排在全國僅為第20位,旅遊創匯排在全國第21位。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問題主要由以下幾點:
1、旅遊知名品牌缺乏。雖然河南歷史悠久,人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旅遊資源也多姿多彩,旅遊景點、景區數量眾多,但是缺乏世界級和國家級的旅遊精品線路。但文化內涵挖掘不夠,表現手法大同小異;在全國叫得響的精品景點和旅遊熱線極少,知名景區、景點比例小。「清明上河圖」、「木蘭詩篇」、「河洛風」等旅遊精品工程推出後,雖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但還沒有唱響全國舞台。盡管河南省旅遊商品品種較多,但缺少向外宣傳促銷的拳頭產品,除了少林寺外,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景點幾乎沒有。
2、市場宣傳力度不夠。與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對旅遊宣傳促銷的投入偏少,在重點市場只能做蜻蜒點水式的宣傳促銷,有許多城市甚至沒有專項促銷經費的預算。各級旅遊部門在搞產品開發的同時,忽略了市場開發。其次,各級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尚未形成合力,難以產生轟動的宣傳促銷效果。
3、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盡管近年河南省交通建設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集中表現就是旅遊交通運力不足,主要表現在航線少、航班少,火車客運超負荷運行,旅遊集散城市火車起點車次不足;通往旅遊區的公路等級低、路況差、不安全因素多;這種交通狀況難以滿足遊客的需求,特別在旅遊旺季,旅遊熱線和旅遊景區的交通不便問題尤為突出,直接影響了旅遊服務質量、綜合接待能力、安保障能力和整體效益的提高。
三、針對河南省發展旅遊業的一些建議
1、加大旅遊資源的整合及品牌建設。著力打造一批有潛力的旅遊資源,加強旅遊資源的空間聯系,避免景點過於單調;注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結合。我省戲劇、曲藝、雜技等藝術品種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要把這些資源,通過與旅遊的結合,把河南省文化旅遊的特色和優勢展現出來,提高旅遊項目的文化附加值。加大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關林、嵩山少林寺、開封清明上河園、林州紅旗渠、焦作雲台山等國家4A級知名旅遊景區的品牌建設。
2、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河南省旅遊業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應重點加強旅遊道路、景點停車場、旅遊服務中心、旅遊安全等方面的建設。道路交通方面,加大主要景區和交通干線之間的旅遊公路建設;加快鄭州航空樞紐和支線機場建設,完善旅遊航線網,增加旅遊目的地和主要客源地間車次安排;通過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把臨近的景區聯系起來,形成旅遊資源的組團式發展。鼓勵和景區配套的酒店旅館的發展。
3、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文化旅遊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旅遊產品質量和旅遊服務水平。要在產品上顯示旅遊地的特色,以旅遊地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為題材設計產品圖案,盡量用當地的特產材料作原料進行生產。對一些精湛的民間工藝製作,開放工藝流程、製作現場,提高遊客的參與性、吸引力,增加遊客的滯留時間。
河南文化與旅遊的依存度很高,關聯性很強,文化對旅遊帶動力也很大,在加快旅遊開發的過程中,要深度挖掘我省的文化旅遊資源內涵,充分發揮文化效力,這樣,有利於文化資源的充分挖掘、展示及利用;有利於增加旅遊的文化內涵,提升其文化品位,提高旅遊業的品質;有利於河南豐富的地域人文優勢轉化為區域經濟優勢,把河南的特色文化旅遊推向國內國際市場,拉動經濟增長,進而實現河南由文化旅遊資源大省向文化旅遊經濟大省的跨越。
『肆』 河南省旅遊發展的缺陷和不足滯後狀態與地位 怎麼提高河南旅遊業
定位不準。
你要是寫論文換個題目吧。省長都搞不定的事,你感覺一般人說的好嗎?
『伍』 請問在河南省內有哪些地方適合會議旅遊謝謝!
我們單位想在河南省內找一個環境好的地方,可以開會又可以休閑的地方
『陸』 你了解河南省一些地級城市的旅遊發展情況嗎
河南省很多地級城市都大力發展旅遊業,每年從別的城市來的人河南省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柒』 河南省旅遊同業資訊平台
你是要找 旅遊同業交流平台嗎? 有個E路同行旅遊服務平台,是免費的,感覺挺好用的,推薦給旅行社同胞們!
『捌』 如何利用論談繼續促進河南省旅遊產業發展,提升我省對外開放水平
推進旅遊重大項目建設。完善旅遊項目庫,科學論證、精心策劃、重點招商,建設版一批資源品位高、配套條件權好、市場潛力大、組合能力強、帶動作用顯著的重大旅遊項目,引領全省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將重大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重點旅遊項目納入省重點建設項目庫,由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旅遊局每年進行聯合發布,予以重點扶持。積極推進鄭州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二期)、鄭州環球美食城、朱仙鎮國家文化生態旅遊示範區、商丘古城、浚縣古城、許昌三國文化園、中原國際演藝中心、汝州溫泉觀光醫療產業園等一批投資超50億元的旅遊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一批重點旅遊產業園區,不斷提升我省旅遊業集聚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結合中心商務區和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在鄭州、開封、洛陽、焦作等市加快布局建設旅遊綜合體和中央遊憩區,打造一批特色旅遊休閑街區。實施旅遊景區上檔升級工程,力爭到2016年,全省4A級以上旅遊景區達到130家,5A級旅遊景區達到13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