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專項旅遊產品
❶ 我國夏令營旅遊產品的發展問題及對策國內外的研究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旅遊業的高速發展,我國旅行社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近十年來,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從業人員不斷增加,經營體制不斷創新,經營環境不斷改善,旅行社行業已經成為我國拉動經濟增長、擴大就業渠道的重要的服務行業之一。
一、行業發展為就業提供了巨大空間
我國的旅遊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旅行社作為旅遊業的龍頭,十年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為就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共有旅行社10716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19家,國內旅行社9397家),比1991年底增加了9155家,擴大了近7倍,年均增長21.24%;全國旅行社直接從業人員為19.24萬人,比1991年底增加了13.72萬人,年均增長13.30%。如按國際經驗,旅遊業每增加一個直接就業人員,將間接增加5個人就業來計算,相當於提供了96.2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未來十年,如旅行社的直接從業人員按年均增長15%計算,將為全社會提供間接就業機會292.96萬個,成為巨大的就業空間。
導遊人員作為旅遊業的形象大使,十年間從業人員的數量也有大幅度增長。1994年起,導遊人員的資格考試對社會開放,截止到2001年底,全國取得導游資格證書的人數已達到15萬,比1991年底增加了13.2萬多人,擴大了近8倍,年均增長23.62%,相當於提供了75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預計今年年底取得全國導游資格證書的人員數量將達到20萬。除此之外,臨時導游和景區(點)的導遊人員數量也增長較快,導游已經成為一項社會熱門職業。據了解,僅北京市2001年報考導游的人數就達到13800人。
二、為拉動經濟增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我國的旅行社是從有組織地接待國際入境旅遊者的發展模式開始的,九十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特別是每年增加了三個「黃金周」的假期,國內旅遊異軍突起,旅行社組織國內旅遊以更強勁的增長勢頭發展。另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家對出境游政策的調整,我國出境旅遊的發展也很快,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也成為了一個亮點。旅行社在旅遊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日益顯現,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是非常明顯的。一是在擴大內需中起了積極的作用。據統計,2001年度,在國內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團和接待達9410.56萬人次,占國內旅遊人數的12%,旅行社組織的國內旅遊業務收入為331.33億元,佔全國國內旅遊收入的9.41%。在入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接待入境旅遊者1453.64萬人次,佔全年入境旅遊者總數的16.33%,旅行社組織入境旅遊業務收入為150億元,約佔全部國際旅遊收入的10.16%。在出境旅遊方面,全國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人數為369.53萬人次,佔中國公民出境人數的30.45%。二是旅行社的投資對經濟增長也有促進作用。旅行社是綜合性比較強的行業,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投入產出率。2001年底全國旅行社資產總額達到415.47億元,同比增長13.55%;負債總額為199.08億元,同比增長2.07%;所有者權益總額為216.39億元,同比增長26.64%;注冊資本金額為130.63億元,同比增長15.39%。三是拉動了國內生產總值。2001年,全國旅行社營業收入為589.80億元,占旅遊業總收入4995億元的11.8%,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0.61%,但旅行社營業收入的增長為25.51%,遠遠大於全國GDP的增長速度,可以預見,旅行社行業在GDP中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四是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呈上升趨勢。2001年度,全國旅行社實繳稅金為7.63億元,佔全國財政收入16371億元的0.0466%,結匯7.85億美元,同比增長38.94%,占旅遊外匯收入的4.4%。旅行社對財政收入的貢獻表現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收入主要在旅遊經營企業和個人手中,第二個階段地方財政開始增加,第三階段中央財政開始增加,目前我國旅行社還處於第一階段,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發展,對各級財政的貢獻將越來越大。
三、不斷開發新產品滿足旅遊者的需求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者需求日趨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發展趨勢,我國旅行社加大了市場開發力度,在產品設計、營銷手段、客戶關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實現了新發展。產品由過去的單一的文化觀光產品為主逐步發展到觀光旅遊、度假旅遊、特種旅遊種類齊全、結構完整的格局,滿足了不同層次旅遊者的需求,促進了旅行社行業的發展。
在觀光旅遊產品方面,我國的文物古跡、山水風光、民俗風情最能反映東方文明和神州風韻,這類產品具有壟斷性,而且內容豐富,已形成相當的規模,成為我國旅遊產品在世界上競爭的長久優勢。適應市場的需求,旅行社大力開發了觀光旅遊產品,使我國的觀光產品有了長足的發展。一些旅遊產品參團人員踴躍、經久不衰、形成了品牌。如九寨溝之旅、長江三峽游、西部之旅,雲南周末團、海南周末團等。
在度假旅遊產品方面,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在中國開辦12個國家旅遊度假區,由此拉開了發展度假旅遊產品的序幕。之後,又有一批省市級旅遊度假區開始興辦,加上城市周邊的度假地,初步形成了比較適應國際國內多層次需求的度假產品體系,家庭度假、鄉間度假、海濱度假、周末度假、節日度假己形成比較成型的市場。
旅行社開發的專項旅遊產品比較新穎、獨特、別致。如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為脈絡的古城新貌、以青山秀水和鄉村風情為主題的鄉村旅遊、絲綢之路游、長城之旅、馬拉松團、西南少數民族風情游等幾十個品牌。一些大的旅行社如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應對市場需求,針對入境遊客推出了夜遊北京、中醫保健、北京婚禮等入境旅遊產品;中國旅行讓總社的出境游產品在國內首家突出個性化服務的分團型旅遊方式,以及北京--香港天天出團、「海上生明月」等特色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推出了「紅色之旅--革命聖地參觀團」、高考學生「放飛自我、回歸自然」系列團等。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適應旅遊者不同年齡、不同興趣、不同需求推出了豪華旅遊團、親子團、蜜月團、長者團等。
特種旅遊產品近年來發展也很快,形成了品種多樣、規模較大的特點。如修學旅遊產品、滑雪旅遊產品、商務會議旅遊產品、自駕車旅遊、文化體育交流等,外國人來華自駕車旅遊今年1-10月經國家旅遊局審批的就達到42個團2007人次。廣之旅根據旅遊的特點,推出了高文化含量的特種團,如修學團、滑雪團、烹飪團、自駕車團、球迷團、音樂欣賞團、科普旅遊團等。
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以及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目的地國家不斷增加,出境旅遊產品也得到較大的發展,到目前為止,主要出國旅遊產品有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條線路,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也包括東亞、歐洲、大洋洲、非洲的部分國家。中國旅行社開發的邊境旅遊產品主要有中俄邊境、中朝邊境、中越邊境、中老邊境、中緬邊境等旅遊產品。
四、更加註重企業形象和服務質量
隨著我國旅行社行業的對外和對內開放,旅行社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多數旅行社著眼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一批服務水平高的企業逐步脫穎而出,成了市場競爭中的佼佼者。
一是旅行社加強了內部科學管理。大多數旅行社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旅遊局出台的《旅行社出境旅遊服務質量》、《國內旅遊合同範本》、《出境旅遊合同範本》等法規規章的同時,加強了內部質量管理。通過對直接影響旅遊服務質量的過程的控制,對地接社的選擇與評價、出國領隊管理、導游陪同規范、顧客投訴處理、門市部服務要求等容易存在隱患問題的環節加強了管理,使旅行社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如中旅首都旅行社對社內各部門的經營管理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確定涉及服務質量的各個過程和環節,並以文件的形式加以規定,從而達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據可查」。有些旅行社還加強了企業內部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了健康向上、生動活潑的企業氛圍。
二是旅行社企業重視品牌的樹立。「品牌攬顧客、質量主沉浮」,一批旅行社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並形成廣泛影響。如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在1994年就在全行業率先導入CI,實施名牌戰略,採用琅琅上口而又有豐富含義的「廣之旅」簡稱,和讓人怦然心動的廣告詞「廣之旅無限風光帶給您」,設計了新鮮活潑亮麗的新商標。導入CI後的廣之旅不斷通過外樹形象、內抓質量,使「廣之旅」的品牌形成了廣泛的影響。2001年,廣之旅被全國質協用戶委員會評為用戶滿意服務單位。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實施品牌戰略,與國際知名廣告公司合作,推出了全新的品牌形象--「中青旅」,並創立了「青旅在線」網站和16家中青旅連鎖營業部。
三是一些旅行社完善了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一批旅行社通過了IS09001標准質量體系認證,並自覺按照標准規程運作,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標准,投訴率明顯下降,顧客滿意率顯著上升。如國旅總社,為實現旅遊服務與國際接軌,在2000年積極開展了IS09001質量認證工作,明確了企業「誠信、優質、高效、安全」的質量方針,確定了質量發展目標,2000年底順利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企業廣義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系初步完成,管理水平提升到與國際接軌的高度。
四是一些旅行社以提高遊客滿意度為目標,以強化員工服務意識為重點,向社會作出了更高層次、更為全面的文明服務承諾制。把企業的服務內容、服務標准、服務時限向社會、消費者公開,制定專門的服務承諾制度,對前台營業員、國內游全陪、出境游領隊、入境游陪同等業務操作及服務規范制定了專門的規章制度。同時還通過與接團的旅行社簽訂承諾協議書,保證了旅行社的承諾落到實處。此外,通過徵求遊客意見書,電話回訪以及上門聽取意見等形式來改進服務,使遊客的滿意率大大提高。如廣之旅在公司內部推行「五心服務」,即熱心的態度、貼心的服務、精心的安排、稱心的導游、開心的旅程,使遊客的滿意率達到98.6%。
中國旅行社發展現狀是很好的,但是旅行社行業的法律現狀卻是令人擔憂。
1、目前各保險公司的旅行社責任保險險種,按照近因原則,結合旅行社責任風險的實際,旅行社永遠不會成為近因原則中的近因,這就意味,保險公司的旅行社責任保險對旅行社的風險補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2、第三人責任造成旅遊合同違約,旅行社在沒有任何責任的情況下,先行讓旅行社賠付,對旅行社行業是不公平的。在旅遊行業八大要素中,吃、住、行、游、購、娛各行業中,旅行社對那一家都無可奈何。旅行社要想不違約,他必須能掐會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對於航空公司是否取消航班、鐵道部列車如何運行等等都必須清楚,才有可能不違約。這公平嗎?目前那部法律、法規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明確而又公平的規定。
3、意外事件,大量的旅遊意外事故,造成旅遊者甚至旅行社導遊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為什麼旅行社在自己沒有任何責任同時受到損害時,先賠旅遊者呢?意外事件,旅行社真的沒有過錯啊。法律公平在那?
旅遊者與旅行社相比,他是弱勢群體,在中國注冊資金在30萬元且占較大比例的旅行社與注冊資金在幾個億的航空公司、鐵路、船舶公司、保險公司以及注冊資金在幾千萬的旅遊景區、賓館飯店等等旅遊相關行業相比,旅行社猶如螞蟻與打象。
❷ 專項旅遊有哪些
專項旅遊的主要形式有文化旅遊、藝術旅遊、民俗旅遊、修學旅遊、鄉回村旅遊、探險旅遊、生答態旅遊、紅色旅遊、工業旅遊、農業旅遊、自駕車旅遊、社會旅遊等。
現代旅遊是閑暇追享的「民主化」。如冬季旅遊,過去是少數富人強占的運動;騎馬、劃艇、射擊,是非大眾化運動。但是嗜好和閑暇的「商業化」已使這種活動能為一般人所享用。大量的人到國外去參加更為令人激動和更富有外國情調的活動,如登山、滑冰、水下游泳和馬車旅行等。
(2)絲綢之路專項旅遊產品擴展閱讀
最早的旅遊
旅遊的先驅是商人,最早旅遊的人是海上民族腓尼基人。
在旅行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古代即以存在,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旅行活動的興起同樣居世界前列,中國早在公元前22世紀就有了。當時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數大禹了,他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游覽了大好河山。之後,就是春秋戰國時的老子、孔子二人了。
老子傳道,騎青牛西去。孔子講學周遊列國。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波斯,今伊朗和敘利亞。唐時玄奘取經到印度,明時鄭和七下西洋,遠至東非海岸,還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游記。
❸ 旅遊產品有哪些
旅遊產品,亦稱旅遊服務產品。旅遊產品有以下五種類型:
1、觀光旅遊產品(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城市風光等)
2、度假旅遊產品(海濱、山地、溫泉、鄉村、野營等)
3、專項旅遊產品(文化、商務、體育健身、業務等)
4、生態旅遊產品:生態旅遊最初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式出現,主旨是保護環境、回歸自然,變革了以往的旅遊發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態旅遊無論從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成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論。
5、旅遊安全產品:旅遊保護用品,旅遊意外保險產品,旅遊防護用品,這些保障旅遊遊客安全的工具產品。
(3)絲綢之路專項旅遊產品擴展閱讀:
旅遊產品類型
1、按旅遊產品組成狀況分類:整體旅遊產品和單項旅遊產品。
2、按旅遊產品形態分類:團體包價旅遊,散客包價旅遊,半包價旅遊,小包價旅遊,零包價旅遊,組合旅遊,單項服務。
此外,旅遊還可以按距離、計價形式、費用來源、和旅遊方式來分類。
在中高端市場,以度假享受為主的人群更看重休閑服務的品質。為了滿足中高端市場的需求,高端酒店、各大旅遊網站針對目標人群紛紛推出了一些相應的旅遊產品。高端酒店開始注重整合酒店內的資源,發掘周邊的旅遊資源。酒店內一日游以及周邊一日游市面上層出不清。
人民網-健身游教育游等特色產品正在引爆旅遊市場
❹ 什麼是專項旅遊它主要有哪些內容
旅遊產品是旅遊業者通過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提供給旅遊者的旅遊吸內引物與服務的組合。容即旅遊目的地向遊客提供一次旅遊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的總和。專項旅遊產品是指某地專門的那些旅遊產品,也是指特產一類的。
大的分類:
( l )按地理范圍劃分,可以分為國內旅遊、國際旅遊、洲際旅遊、環球旅遊等等;
( 2 )按行程距離劃分,可以分為遠程旅遊、近程旅遊;
( 3 )按旅遊動機劃分,可以分為消遣旅遊、事務旅遊(包括商務旅遊、公務旅遊和會展旅遊)、個人和家庭事務旅遊(主要指探親訪友旅遊和求學旅遊);
( 4 )按旅遊者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團體旅遊和散客旅遊;
( 5 )按照產品包含的內容,可以分為包價旅遊、非包價旅遊;
( 6 )按照產品檔次,可以分為豪華旅遊、標准旅遊和經濟旅遊;
( 7 )按費用的來源劃分,可以分為自費旅遊和公費旅遊;
( 8 )按交通工共劃分,可以分為航空旅遊、鐵路旅遊、汽車旅遊、遊船旅遊、徒步旅遊;
( 9 )按旅遊主題劃分,可以分為觀光旅遊、民俗旅遊、考古旅遊、會議旅遊、文化旅遊以及形形色色
❺ 絲綢之路最佳旅遊路線
絲綢之路,做為中國大西北的主要旅遊路線,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和建設,基礎設施正在完善,已經成為中國諸多旅遊產品中極具吸引力的一條主題旅遊線路。
烏魯木齊——西寧——銀川——蘭州——西安
絲綢之路沿線的自然景觀,奇特而壯麗。青海湖鳥島、巴音布魯克草原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和天山深處的天池、青海的鹽湖、羅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魯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瑪依的魔鬼城等等,均為絲路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❻ 在絲綢之路上的旅遊推廣是如何做的
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古代絲綢之路起點是中國的長安,現稱西安。長安是漢朝和唐朝的國都。古時的人們匯集當時各地絲綢和其它商品集中在首都長安東市/西市以後,再由各國商人組成商隊,浩浩盪盪爬上陝甘高原,越過烏鞘嶺,經過甘肅/青海,穿過河西走廊,到達當時的中西交通要道敦煌。然而做為生在西安長在西安的我,提起西安卻真不知從何說起,歷代的古跡景點早已在這個現代化的都市裡飽經滄桑。隻身走遍大小雁塔,鍾樓鼓樓,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城牆邊依然流淌著涓涓的護城河水。而城中棋盤式的城市街巷裡,筆直四通的道路也永遠不會讓陌生的異地人迷路。1. 雁塔晨鍾(大小雁塔與鍾樓鼓樓景區),2. 咸陽古渡(現咸陽市內)3. 華山仙掌(西嶽華山) 4. 太白積雪(太白山) 5. 曲江流飲(現」曲江春曉園」)6. 草堂煙霧(草堂寺)7. 驪山晚照(驪山及華清池一帶)8. 灞橋風絮(西安灞橋區),盛唐時期的「關中八景」在經歷了一千年以後,多數早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近幾年大量仿製的盛唐古建築群遺跡。當然參雜其中的也少不了作為西安人那引以為豪的「唐人」情節。古老的西安城裡,孕育著一代代的西安兒女,也飽含了眾多關於這座歷史名城裡不斷上演的歷史故事,還有與故事相關的那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從李隆基與楊貴妃那纏綿悱惻的愛情;到開元盛世時,李白酒後豪放的詩句;從潛心向佛,跋涉千里取經的唐玄奘與《大唐西域記》;到富於個人犧牲精神,始終堅受意志完成的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一個個的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與人物都不覺讓西安這座古城無形中產生了不一般的魅力與吸引力。此外,鍾樓,鼓樓,城牆,書院門古風古韻的美景,以及回民街豐盛的美食,西安人的熱情豪放,都會使人不覺開始對西安留戀往返。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也是萬里長城的最西起點。南為祁連山、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西為戈壁沙漠鹽鹼,嘉峪關以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秦漢以來的歷代王朝都在這里派兵駐防。而與遠隔萬里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遙相呼應,嘉峪關以其關城樓閣高聳,巍峨壯觀而名動天下。這座歷代邊疆重地,這坐歷史悠久的古老關城,同時也是所有被貶官下放的文豪詩人門最多感慨的地方。從一首悲愴的「西出陽關無故人」到林則徐那首豪情的《感賦》:「長城飲馬寒霄月,古戍盤雕大漠風。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雄關」。所有描述關隘的詩句無一不在向我們吐露著一個訊息——嘉峪關 實乃「天下第一雄關」。既然天下第一雄關,也必是兵家必爭之地,難免少不了刀槍棍劍,兵戈血馬的洗禮。兩漢時期,河西走廊一直是與匈奴征戰多年之地,明朝初年,征虜將軍馮勝再次將河西畫回中原版圖,不過這次對手不是匈奴而是蒙古人。馮勝將軍上表朱元璋稱嘉峪塬「此咽喉要地」於公元1372年建關城於嘉峪山西塬,關以山名,後經數百年擴建才有了這座明長城的西起點,也成為了萬里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關城—嘉峪關。嘉峪關的修建,實在花費了不少當時大量人力物力,甚至一度演繹出了不少冰道運石、山羊馱磚、擊石燕鳴的動人故事。 嘉峪關關城承梯形,西長東短,東西各有一門,門內惻有馬道登城,城牆箭垛高1.7米,城門上建有17米高3層城樓,東名光化,西名柔遠,東樓3層上懸「氣壯山河」、「天地正氣」、「長城主宰」匾額。兩城門外各有翁城一座,翁城南側開門,東名朝宗,西名會極。此為內城,四角各有角樓一座,南北牆中段各有敵樓一座。內城中原有古建,如驛站、營房、門樓、演武廳本世紀40年代改建兵營時拆除。現僅存游擊將軍府並曾有19位將軍駐守於此。東翁城外關帝廟是關城附近最大的建築物,據說是當年怕守城官兵寂寞而設的文娛中心。西翁城外為羅城,門楣有乾隆皇帝所提「嘉峪關」三字。羅城上重建關樓(1988),與東西城樓樣式相同,名嘉峪關關樓,懸「天下第一雄關」匾。羅城南北各有箭樓一座。北面向北8千米連接黑山懸壁長城,南側有明土城牆向南延伸越過戈壁連接7千米外的長城第一墩,但該段城牆被公路鐵路斷開。 古老的絲路文化、皚皚冰川和茫茫戈壁鹽鹼地,紛紛震撼著我們這些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人們,一路從深圳趕來的我們,也頭一次了解: 原來那個虎門硝煙,鎮守深圳伶仃洋的將軍林則徐也曾仕途坎坷貶官下放。人生有起有落,然而幾經朝代的變遷,嘉峪關卻至今一直位居咽喉,固若金湯。也協同當地特色邊疆文化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人文與自然旅遊資源。新疆行程的第一站就安排在了吐魯番,一方面是想化解此行心中最代表新疆印象的葡萄溝吃水果的心願,更為重要的原因也是不想回程時從烏魯木齊再走回頭路。可孰不知,到了吐魯番才發現,吐魯番的美以及由其代表的西域文化會遠遠超過所有此行新疆行所有帶來的震撼。而也正是在隨後的西行日子裡,我們才更多的認識到了歷史長河中一個個為新疆做出卓越貢獻的男人與女人。《史記》中著名的張騫二次出使西域,都曾提到過吐魯番。雖然張騫最終因為各小國不和,沒有達成漢朝聯合夾擊匈奴的目的。但張騫本人那種不屈不撓,歷經幾十年鬥志不移,寧可舍棄異族妻女,隻身冒險多次往來西域的精神卻使值得我們這些後輩永遠尊敬和學習。張騫二次出使西域不但打通少數民族及漢族與西域國家的商貿往來,也促進了漢夷之間的文化交融。此後由於張騫出使西域給新疆帶來的變化,至今仍然可以從吐魯番普通的生活中得到體現: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大量在中原栽培(新疆到處賣石榴汁,葡萄乾)。而中原亦引入了絲織養蠶技術,並在新疆大部分地區推廣種植桑樹(5月底去正是桑葚的季節)。同時大力推廣鑄鐵器的技術(喀什大街到處可見鐵匠鋪)。中國蠶絲和冶鐵術的西進,對促進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甚大。不僅如此,逐漸在文化領域上漢夷更廣泛的交流,也為世界文化的融合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龜茲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引入漢朝,極大豐富了漢族人民的文化生活;而漢朝軍民在鄯善、車師(吐魯番)等地屯田,並協助當地居民一同開發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術,習稱「坎兒井」,更使乾旱少雨,酷熱難耐的吐魯番地區成為了瓜果飄香,甘泉清冽,涼風襲襲的解暑聖地。這里曾經是世界民族大融合之地,亦是後來作為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的重要歷史遺跡。在絲綢之路影響下,漢、唐兩代政府安排的「西域督護府」更是成為了管轄新疆大部及中亞地區的主要行政機構。吐魯番作為入疆的要塞,擁有眾多的歷史古城遺跡中(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高台古城),多數都與西域的三十六國(西域是古時的一片屬地,在《漢書》中曾有記載。因有三十六個國家在其領域稱王,所以也稱「西域三十六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交河故城位於吐魯番西郊10公里牙爾乃孜溝兩條河交匯處30米高的黃土台上,長約1650米,兩端窄,中間最寬處約300米,呈柳葉形半寫。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都城,是該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交流中心。交河城是車師人所建,建築年代早於漢,毀於十四世紀前半葉元代的戰火中。該城經過風風雨雨的考驗,至今城內的官署、寺院、佛塔、坊曲待道等建築物保存較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築城市。更是因為此地很少下雨,所以200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從泥土糊成的城牆,寺廟,民居,官窯中找尋到2000年前的車師部族的生活原貌。交河故城的布局大體分為三部份,一條長約350米。寬約10米的南北大道,把居區分為東西兩大部分。大道的北端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院,並以它為中心構成北都寺院區。城北上還建有一組壯觀的塔群,可能是安葬歷代高僧的塔林。東南方,有一座宏偉的地下宅院,頂上有11米見方的天井,天井東面南道,設有四重門柵,天井地面,有一條寬3米,高2米,長60米的地道與南北大道相通。據考察推測,可能是安西都護府的住所,後為天山縣的官署衙門。西部有許多手工作坊。大道兩側是高厚的土垣,垣後是被縱橫交錯的短巷分割的「坊」,臨街不開門。「坊有紡織、釀酒、製鞋等手工作坊。東側有軍營,余為民居。交河城僅有東門和南門兩座城門。東門巍然屹立在30米高的峭壁上,主要是為城內居民汲引河水的門戶。由於城建在30米高的縣崖上,不用築城牆,城門亦非正式建築,南門,是古代運送糧草、大軍出入的主要通道。南門地勢險要,有「一人守隘,萬夫莫向」的山口。
❼ 絲綢之路旅遊開發的看法
絲綢之路旅遊產品需要深度開發西部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的富集地,也是21世紀我國旅遊業保持高速增長的戰略接續區。培育特色產業經濟,將西部地區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旅遊產業優勢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要形成旅遊產業優勢,實現區域旅遊業的跨越式發展,西部絲綢之路旅遊產品的深度開發是一個關鍵著力點。 絲綢之路旅遊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伊始向海外重點推介的15條黃金線路之一,也是世界旅遊組織向國際旅遊市場著力推介的世界級旅遊線路產品之一,我國旅遊業的象徵性徽標「馬踏飛燕」即源自絲路名城甘肅武威。絲綢之路蘊含著享譽世界的資源品位和厚重久遠的人文精神,具有承繼性的主題積累與線性資源區域分布的特徵,因此完全可能成為推動我國西部地區旅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橋梁和紐帶。 然而絲綢之路旅遊目前現狀卻不容樂觀,不僅沿線各省區旅遊業發展相對滯後,旅遊產品本身對旅遊業發展的紐帶作用也遠未發揮。有關統計數椐表明,絲綢之路旅遊沿線各省、區的客源流失比例高達40%—70%,而真正最後完成全線絲路產品的購買者不足總數的20%。 旅遊產品銷售的內在規律是「賣線不賣點」,對於中長線遊客來講,這個規律所顯現出來的作用更為突出。絲綢之路旅遊發展滯後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是未能建立起圍繞產品線的區域合作機制。面對潛在的合作利益空間,卻缺少進行整體規劃與開發的行為主體。區域內沿線各省區在資源互補的背景下缺少深層次的相互合作,遊客所購買的產品是鬆散性的景點組合,而不是有機結合為整體的絲路旅遊線路產品。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區域旅遊合作的內在動力是不同行為主體對一種潛在的利益空間的追求。由於絲綢之路沿線各省區旅遊資源稟賦具有高度的互補性,區域間存在著通過合作可獲取的巨大的利益空間,由此奠定了區域合作的堅實基礎,目前缺少的是行為主體對合作前景的前瞻性的認識和實現合作目標的有效途徑。 在絲綢之路合作機制的參與主體中,應明確政府和企業的不同職能和分工。政府的作用應突出地體現在建立跨區域政府協調機制和運用政府引導企業合作行為方面。旅遊企業的作用則主要體現為在政府的規治下,自發地在成本分攤、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框架下構建與實現共同的利益空間,通過反復的「博弈—均衡」,形成一種「競爭—合作—共贏」的內在機制。通過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理分工與定位,最終可以構建出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體的合作框架,而區域性合作組織在合作機制中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將政府規治和市場機制有效地結合在一起,發揮區域優勢資源整合的功能。
與「長三角」與「珠三角」等經濟與旅遊業發達的地區不同,絲綢之路旅遊沿線區域缺乏強有力的區域經濟支撐,基礎設施欠發達,同時沿線區域市場化程度不高,依託城市明顯不足。絲綢之路旅遊沿線景點眾多,也不乏世界級與國家級景點,但分散在綿延近4000公里的線路上,旅遊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支出用於交通,因此開發絲路旅遊產品,首先要構建立體無障礙交通網路。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過程中,西部各省都加大了基礎交通設施的投資,公路、鐵路和航空三維立體交通形成了現代絲綢之路旅遊的支撐。為了進一步減少旅遊者在交通過程中的時間耗費,絲路沿線區域要加快高等級公路的網狀布局與對接,進行沿線支線機場的布點建設。目前絲綢之路旅遊者大都沿隴海鐵路集散,鐵路仍然承擔著遊客運輸的主要任務。所以要進一步完善隴海鐵路的復線建設,同時非常有必要從滿足遊客需求出發,設計推出絲綢之路星級旅遊定期專列,這需要沿線各省區旅遊和交通部門進行密切的配合和有效的合作。形象塑造是旅遊目的地佔領市場制高點的關鍵。整體形象的定位和推廣不是依靠單個地區或企業所能完成的,絲綢之路產品整體形象的樹立過程實質上表現為一種區域公共產品的生產過程,所以必然要依靠沿線各省區政府及企業聯合進行開發投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產品的生產往往會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所以進行絲綢之路形象塑造需要建立選擇性激勵機制,對那些品牌建設和市場開發中投入較多的企業要給予相應的激勵和回報。在絲綢之路產品形象定位中應該突出個性,並且做到整體定位和分段定位相結合,整體形象應以其厚重的人文精神為基調,分段定位要突出區域特徵,構建成資源互補、相得益彰並極具市場吸引力的旅遊路線產品。 絲路旅遊產品要有明晰的市場指向。鑒於散客旅遊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旅遊客源的主體,絲路旅遊在鞏固團隊旅遊的同時,要著力於應對散客旅遊快速增長的趨勢,加強和完善與散客旅遊相適應的設施和服務,尤其要加強旅遊信息與旅遊解說系統的開發建設,以滿足日益個性化發展的遊客需求。 綜上所述,通過建立區域合作協調機制,實現絲路旅遊產品的深度開發與共建,提高絲綢之路旅遊在國際旅遊市場上的形象和地位,有助於將絲綢之路打造成西部旅遊產品第一品牌和世界旅遊黃金路線,更有助於推動旅遊業在西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❽ 什麼是專項旅遊產品
旅遊產品是旅遊業者通過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提供給旅遊者的旅遊吸引物與服務的組合。即旅遊目的地向遊客提供一次旅遊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的總和。專項旅遊產品是指某地專門的那些旅遊產品,也是指特產一類的。
❾ 列舉5種旅遊產品
1、觀光旅遊產品(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城市風光等)
2、度假旅遊產品(海濱、山地、溫回泉、鄉村、野答營等)
3、專項旅遊產品(文化、商務、體育健身、業務等)
4、生態旅遊產品:生態旅遊最初作為一種新的旅遊形式出現,主旨是保護環境、回歸自然,變革了以往的旅遊發展模式。但如今的生態旅遊無論從概念、方式、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創新,成為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論。
5、旅遊安全產品:旅遊保護用品,旅遊意外保險產品,旅遊防護用品,這些保障旅遊遊客安全的工具產品。
❿ 十五大類專項旅遊產品包含哪些
旅遊產品是旅遊業者通過開發、利用旅遊資源提供給旅遊者的旅遊吸引物與服務的組合。即旅遊目的地向遊客提供一次旅遊活動所需要的各種服務的總和。專項旅遊產品是指某地專門的那些旅遊產品,也是指特產一類的。
大的分類:
( l )按地理范圍劃分,可以分為國內旅遊、國際旅遊、洲際旅遊、環球旅遊等等;
( 2 )按行程距離劃分,可以分為遠程旅遊、近程旅遊;
( 3 )按旅遊動機劃分,可以分為消遣旅遊、事務旅遊(包括商務旅遊、公務旅遊和會展旅遊)、個人和家庭事務旅遊(主要指探親訪友旅遊和求學旅遊);
( 4 )按旅遊者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團體旅遊和散客旅遊;
( 5 )按照產品包含的內容,可以分為包價旅遊、非包價旅遊;
( 6 )按照產品檔次,可以分為豪華旅遊、標准旅遊和經濟旅遊;
( 7 )按費用的來源劃分,可以分為自費旅遊和公費旅遊;
( 8 )按交通工共劃分,可以分為航空旅遊、鐵路旅遊、汽車旅遊、遊船旅遊、徒步旅遊;
( 9 )按旅遊主題劃分,可以分為觀光旅遊、民俗旅遊、考古旅遊、會議旅遊、文化旅遊以及形形色色
大概就是這些,再細分就分不清了。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