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河北旅遊業的發展對策
Ⅰ 京津冀旅一體化發展旅遊的優勢分別有哪些
京津冀三省市地域相接、人緣相親、文化相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為重要的區域。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對三地尤其是河北的發展,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旅遊業關聯度高、融合性強、拉動作用突出,是區域合作最容易起步、最容易實現的領域。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進程中,旅遊業扮演著橋頭堡和排頭兵的重要角色,既是共振點和共贏點,又是切入點和突破口。
京津冀區域旅遊資源富集。京津冀地區是我國旅遊資源最豐富、具有比較優勢的地區之一,旅遊資源不僅數量多、規模大,而且種類全、品位高。該地區集中了長城、故宮、天壇、頤和園、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明清皇家陵寢等7處世界文化遺產,佔全國總數的近1/5;擁有國家4A級以上景區200餘處,佔全國總數的1/10,深化區域合作具有雄厚的資源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特色互補。京津冀三地旅遊既有同宗同脈的統一性和完整性,又有各具特色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旅遊中心城市,自然、人文、歷史等景觀優勢明顯。天津近代人文旅遊資源豐富,以近代文化、民間文化、歐陸古典風情最為著名。河北有山有海,歷史底蘊深厚,資源種類齊全,特別是海濱、海島、草原、湖泊、天然冰雪、優質溫泉、青山秀水、鄉村風光等都是發展環京津休閑產業的特色資源。
京津冀區域客源市場廣闊。京津冀處於環渤海中心地帶,是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快速崛起的第三增長極,區位優勢明顯,交通通訊便捷。京津冀及周邊省份有4億人口,三地私家車擁有量已超過1000萬輛,市場廣闊、潛力巨大。京津冀GDP已突破6萬億元,佔全國10.9%。經濟基礎優勢明顯。2013年,京津冀旅遊總收入超過8000億元,旅遊總人數達到6.6億人次,並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京津冀區域合作基礎堅實。多年來,河北把實施「環京津戰略」作為推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先後與京津簽署了一系列旅遊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天津等高鐵沿線6省市聯合發起成立「京港澳高鐵旅遊市場推廣聯盟」,與京津等長城沿線8省市發起成立「中國長城旅遊市場推廣聯盟」,並積極參與組織和推動北方交易會等活動。三地初步建立了區域旅遊合作機制,拓展了旅遊市場,加強了旅遊監管合作,推進了旅遊產業發展,促進了三地旅遊經濟圈的逐步形成,為京津冀旅遊一體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京津冀區域旅遊協同發展有良好的基礎和條件,已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景可期。但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難以突破傳統行政區域思想束縛、欠缺一體化協調機制和統一規劃,旅遊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建設滯後、旅遊資源集約開發利用不夠、整體形象品牌不鮮明、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和產業鏈不完善等。這些都需要京津冀三地切實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協同發展。
一、建立健全協調合作機制
協調聯動的合作機制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京津冀三地旅遊合作起步較早,進展很快,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全面統籌、協調聯動的長效機制。三地應主動作為,共同推動成立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完善京津冀政府間交流平台,建立京津冀及相關市縣參加的定期旅遊協調會議制度,研究確定區域旅遊合作戰略、方針與機制,協調解決區域旅遊發展與合作的重大問題。同時,共同制定完善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合作發展規則和標准,進一步推動區域旅遊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的合作與交流。
二、強化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
推進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做好頂層設計。三地旅遊資源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很大的差異性,只有統一整合、規劃對接才能進一步提高整體吸引力和競爭力。在資源普查基礎上,三地可共同編制《京津冀旅遊業協同發展規劃》,根據不同資源特色,統籌策劃功能定位和結構布局,明確旅遊市場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發展目標,通過有效整合,構建多元化旅遊板塊,實現互補協同發展。同時,盡快編制河北省對接京津市場的專項規劃,使河北更快、更有效的對接京津旅遊市場,加速河北旅遊發展。
三、建設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
構建一體化旅遊交通體系,是區域旅遊協同發展的基礎。目前,三省市間和重點景區間道路建設均有滯後現象,斷頭路多,部分路段堵車嚴重、道路等級較低,不能適應快速、便捷的現代旅遊交通需求,影響了京津冀旅遊業整體快速發展。應借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勢,著力構築區域一體化交通體系,加快形成適應旅遊發展要求的現代立體交通網路。推動開通京津至我省主要旅遊城市的旅遊列車,在旅遊旺季加開三地之間的旅遊列車或增加旅遊坐席。爭取形成三地旅遊直通車網路體系,共同推動三地旅遊集散中心等相互開行通往異地的旅遊直通車,構建城市間旅遊公共交通網路,打造「京津冀公交旅遊圈」。
四、共同塑造區域旅遊品牌
形象鮮明的區域旅遊整體品牌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三地應大力開展區域旅遊聯合宣傳推廣,聯合推出精品旅遊線路,聯合策劃組織旅遊宣傳活動,聯合參加旅遊展會,聯合舉辦旅遊節慶,以及共赴境內外重點客源市場開展聯合促銷,建立形成一體化宣傳格局。河北將著力對節慶活動進行整合,與京津合作把張北草原音樂節、衡水湖馬拉松等區域性節慶活動,打造成具備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品牌。構建京津冀旅遊宣傳營銷平台,推動在三地媒體開設京津冀旅遊一體化專欄,在三地旅遊網共設京津冀旅遊板塊,支持區域內旅行社、景區、酒店等企業聯合建立旅遊營銷合作聯盟,鼓勵在策劃包裝產品、省際聯合推廣、互送旅遊團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五、構建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體系
強化服務意識,優化發展環境是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一體化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共同制定符合京津冀旅遊產業發展需求的旅遊咨詢服務、標識標牌系統等旅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准,加快完善旅遊集散中心、旅遊咨詢中心、旅遊指示標識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使自助旅遊公共服務規范化、一體化。探索推出區域內旅遊惠民便民政策,加快推進省際間旅遊網路平台相互鏈接,開通遠程網路化預售票系統,積極推動「京津冀旅遊一卡通」全面發行使用,推行統一旅遊套票,實現京津冀區域旅遊市場一體化。
對河北旅遊來說,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一次重大的、空前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借勢發展,力求更大作為。只要三地加大統籌整合、強化緊密合作、推動協同發展,就一定能夠把京津冀地區打造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成為帶動區域旅遊特別是河北旅遊業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重要引擎。
Ⅱ 京津冀三地如何才能做大旅遊市場
京津冀三地擁有抄豐富的旅遊資源,但以前一直處於「單打獨斗」的狀態,而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推進以來,這一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觀。
同時,京津冀三地還一同建設京東休閑旅遊示範區、京北生態(冰雪)旅遊圈、京西南生態旅遊帶、京南休閑購物旅遊區、濱海休閑旅遊帶這五大旅遊試點示範區。「三地立足各自不同的旅遊資源優勢,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框架之下,拓展原有的活動空間,優勢互補,為百姓搭建起更為優質的旅遊服務平台。」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首都旅遊協調與區域合作處副處長胡虎表示。
Ⅲ 京津冀一體化對天津旅遊有什麼壞處
上面提出京津冀一體化肯定又是在邯鄲學步了吧,學習南方的長三角、珠三角之類的。這專其中獲益屬最大的肯定是這裡面綜合實力最好的那一方,最好的那一方能夠最大限度的汲取另外兩方的優勢,但是另外兩方卻並不能完全的從最好的那一方獲得最大利益,只是因為最好的是京,而你是津、冀。不敢說的太直白,否則會被查水表的。希望你懂就行。純手打,望採納。
Ⅳ 河北一卡通公司推出的京津冀旅遊通卡目前可以在那些景點刷卡呢
千萬不要辦!!!
河北一卡通名下除電腦無其他財產——法人徐建新准備潛逃
河北一卡通交通服務公司股權及銀行賬戶都已經被凍結,實際控制人徐建新為了逃避債務東躲西藏經常無法聯繫上,徐建新和他控制的多家公司大多處於失信和異常無法經營狀態,母公司河北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涉及案件達一百四十多起,已經失信被執行人三十多起,股權凍結十七起行,政處罰多起,2019年春節期間法人徐建新被拘留15天,每天討薪討債退卡人員把一卡通公司圍的水泄不通,
河北一卡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因欠河北高速河北高速ETC通行費幾百萬業務被迫終止合作,造成業主ETC無法使用。眾多用戶赴河北一卡通辦公地(石家莊市橋西區新石中路377號物聯網大廈)辦理退卡退款業務。河北一卡通工作人員承諾一個月內退款至本人賬戶,承諾日內本人未收到退款。截止目前兩年多仍無法退款,電話聯系或前往河北一卡通辦公地用戶,詢問退款事宜,工作人員敷衍或者繼續拖延退款日期且態度惡劣。他們公司所在地經常有人報警,徐建新上欺滿股東涉及案件多起下拖欠員工工資勞資糾紛多起,對外詐騙錢財訴訟案件多起。徐建新資產已經轉移到早已在國外女兒那裡,他與妻子已經離婚,名下沒有任何可以執行的財產,已經做好了資產轉移並潛逃准備。
討薪員工包圍一卡通
請查看網路信用河北一卡通
Ⅳ 怎樣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旅遊業發展要做到五個堅持,分別是:
一是要堅持解放思想。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要從實現國家戰略的高度思考和謀劃出發,跳出旅遊看旅遊,充分認識推進三地旅遊協同發展的重大意義,突出旅遊合作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是綜合性產業,帶動性強、輻射面廣、產業鏈長。旅遊合作的成本低、見效快。經過努力,旅遊合作發展有條件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產業和示範引領。應當進一步加大旅遊產業戰略定位的宣傳力度,做到有作為、有地位,凸顯旅遊產業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氣和氣魄,主動謀劃,不斷提升旅遊產業的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堅持頂層設計。要用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審視和謀劃京津冀旅遊合作。加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目的,就是共同努力,把京津冀區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塑造國際旅遊品牌,打造世界級旅遊產品。要通過三地旅遊部門建立起來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頂層設計。要把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規劃納入國家級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之中,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三省市發改委的支持。要積極探索如何利用好京津冀三地旅遊資源的總體優勢和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要依託北京首都的資源優勢,發揮河北省的資源優勢,突出天津的資源特色,共同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拓展京津冀旅遊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要抓住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主要問題,才能有的放矢,打破瓶頸。當前的主要問題有: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機制不夠健全,可操作性還不太強;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的重點還不夠突出,還沒有抓住「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切入點;三地旅遊合作發展的思路和認識已達成共識,亟須抓幾項符合旅遊工作實際的合作舉措,並實實在在「落地」;從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格局看,還需強化旅遊協同發展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旅遊合作的進展還不太快,示範和引領作用還不突出。解決好這些問題,就要強化聯動互動,在分工協作中發揮三地的作用;要強化市場機制,突出旅遊企業的主體地位,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和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基礎性作用。要迎難而上,善於破解難題,開創旅遊合作的新局面。
四是要選准突破點和切入點。要加快推進「四個一體化」,即:盡快建立健全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旅遊組織一體化;進一步相互拓展旅遊市場,加快推進旅遊市場一體化;深化旅遊監管合作,加快推進旅遊管理一體化;加強對旅遊產業發展、規劃編制以及項目建設等重大問題的統籌,加快推進旅遊協同發展一體化。三地旅遊部門可以把「三個一」率先做起來,京津冀一張網、一張卡、一張圖涵蓋吃住行游購娛,要一卡多用,要有優惠,有吸引力,這才是實實在在的便民惠民舉措。三地的薊縣、平谷區、遵化市、興隆縣、三河市已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對接工作,積累了很好的旅遊合作經驗,下一步要繼續打造京東旅遊合作示範區,共同推進區域內的空港、海港過境遊客72小時免簽政策落地。選好這些突破點和切入點大力推動,定期總結經驗,有利於共同做好京津冀旅遊協同發展這篇大文章。
五是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京津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互補性很強。北京是六朝古都和世界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家的政治、文化、國際交流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的重點景區對海內外遊客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河北省內環京津,外環渤海,文化積淀深厚,旅遊資源豐富,特別是文物古跡數量眾多,河北的重點景區享譽海內外。天津是我國4個直轄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天津擁有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正在加快建設中國郵輪旅遊實驗區。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已在天津舉辦了五屆,我們正在積極創建中國旅遊產業園,推動了中國旅遊裝備製造業的發展。最近,民革天津市委會關於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份材料建議,要加快推進京津冀文化旅遊產業一體化,提出「三千年歷史看河北,一千年文化看北京,近代百年看天津」。三地的文化旅遊產業各具優勢,北京的皇城、四合院,河北的山水、燕趙文化,天津的小洋樓、薊縣山水和濱海新區。應把京津冀的旅遊「珍珠」串聯起來,把各個歷史時期的風貌建築、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串聯起來,精雕細琢,打造世界級的旅遊「金項鏈」,推出「京畿百年風雲游」、「明初清末文化游」、「古長城文化游」等旅遊觀光線。這些建議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京津冀三地要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為實現國家戰略、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做出旅遊行業新的更大貢獻。
Ⅵ 京津冀地區為什麼會成為全國旅遊業最發達的區域
京津冀本區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兩市一省,位於華北平原的中北部。西北部的壩上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相連,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為鄰,東北部與遼寧接壤,東臨渤海,南接山東、河南兩省,地勢由西向東傾斜直至渤海。本區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2%;人口約1.04億,佔全國的7.8%。它是我國旅遊活動興起和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並以其優越的區位和豐富的旅遊資源成為全國旅遊業最發達的區域。
Ⅶ 京津冀地區旅遊業現狀如何
SWOT 分析優勢
旅遊資源稟賦優越。河北省多樣的地形決定了河北省多樣的旅遊資源。河北省歷史文化悠久,擁有燕趙大地五千年燦爛的文化,不僅有清西陵、避暑山莊等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還有白洋淀等紅色旅遊景點,以及北戴河、野三坡等自然景觀。另外,河北省環繞京津兩小時交通圈優勢為河北吸引京津遊客提供了保障。對於定位高標准消費人群,具有明顯的地理位置與資源優勢。
劣勢
缺乏品牌效益。由於河北旅遊業後天的宣傳不夠,以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宏觀地位要求,使得河北在旅遊業上生態保護與開發尺度存在不當,造成內部11個地市之間發展存」在不平衡現象,區域性發展明顯,但整體品牌效益較差,在京津冀之中,處於劣勢地位,沒有充分的話語權。
缺乏龍頭型旅遊目的地,尚未有國際性景區成立,缺乏有影響力的景點路線與旅遊品,使得河北遊客多為周邊省市,尤其北京的消費人群較多,但在國內沒有影響力,這也是河北省旅遊景點未在榜上的原因。
機遇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對於河北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下,三地打破區域界線,集中20多處4A風景區共同開發,整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逐漸形成環京都休閑旅遊示範區。並且從2016年開始,每年一屆的河北省旅遊發展大會也為河北省旅遊帶來了良好的宣傳效果,使得區域性市場發展更加廣闊。
2016年,河北省首屆旅發大會在保定市淶源縣、淶水縣、易縣舉辦,成功打造了區域旅遊的經典品牌——京西百渡休閑度假區,開創了保定市旅遊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格局,實現了頂層設計和科學統籌發展、區域協同和旅遊大格局發展等十方面重大突破。當年旅遊人數突破7999.31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57.33億元,旅遊收入連續5年居河北省第一。
2017年第二屆河北省旅發大會在秦皇島開幕。大會集旅遊開發、生態保護、文化交流、招商引資、經貿合作為一體,以「打造世界一流濱海康養旅遊度假區」為主題,以「上山、下海、入村」為三大拓展方向,依託秦皇島獨特的山海文化資源,投資600億元,打造了濱海度假、海上娛樂、康體養生、山地生態、文化體驗、紅酒休閑六大業態,38個重點旅遊項目,形成了「一廊、雙環、七個組團」的格局,向世界展示河北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
Ⅷ 京津冀旅遊資源的特徵是什麼
1.歷史沉澱豐厚,名勝古跡薈萃本區歷史悠久,是人類發祥地之一。周口店北京猿人就生活在距今70萬~20萬年前。本區有中國五朝古都,各歷史階段遺存豐厚,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遺址,有數量眾多的寺廟建築,有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橋——趙州橋,還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帝王宮殿、皇家壇廟、皇家園林、帝王陵墓、偉大工程等,堪稱「人類發展史博物館」。本區以文物古跡和歷史名勝為主,匯集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長城、明清皇宮、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頤和園、天壇、明清皇家陵寢等7處世界文化遺產,資源品位度高。
2.地貌類型多樣,名山勝景眾多本區地貌類型多樣,地形上分屬冀北山地、太行山地和華北平原,自然旅遊資源極其豐富。冀北山地是華北平原和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地帶,由山地和許多山間盆地組合而成,總稱燕山。燕山在北京市境內叫軍都山,主峰八達嶺,有長城經過。軍都山東南側山前地帶,明代帝王陵墓選址於此,即明十三陵。燕山山脈伸入平原的一支,構成京東第一山,即在天津境內的盤山。西部太行山最高峰是位於河北省蔚縣境內的小五台山,風景優美。太行山以東、燕山以南為河北平原,它是華北平原的一部分,主要由黃河、海河及灤河等河流沖擊而成,河網窪淀星羅棋布,湖泊眾多。渤海沿岸的海岸地帶,海灘平緩,氣候溫和,形成眾多的海水浴場和避暑勝地,如北戴河、昌黎海岸等
3.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旅遊業淡旺季較明顯本區位於中緯度暖溫帶氣候區,東臨渤海,西北以群山為屏,在東亞季風環流的控制下,形成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蒙古高壓控制,盛行偏北和西北氣流,氣溫迅速降低,呈現出寒冷乾旱的氣候,1月最低均溫在0℃以下。春季乾旱多風沙,形成的沙塵暴破壞了明媚的春光,影響人們出遊及旅遊效果;夏季受東亞季風控制,形成炎熱多雨的氣候,山區多暴雨和冰雹;秋季蒙古高壓逐漸控制本區,常出現連續的晴朗天氣,氣溫適宜,是旅遊的黃金季節;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少雪,草本凋零,景色單調,成為旅遊淡季。但大雪天氣的北國雪景,往往會為旅遊業形成一個小旺季。秦皇島、昌黎一帶,受海洋影響較大,氣溫變化比較緩和,適於旅遊避暑;承德盆地形成冬暖夏涼的小氣候,是避暑的好去處
4.燕趙故土,文化藝術繁榮本區特有的地理條件孕育出來的燕趙文化,無論是武術、地方戲曲、民間藝術還是民俗風情,都體現出粗獷、豪放和慷慨的雄風俠骨。金、元雜劇首先盛行於此地。獨具燕趙風韻的戲劇有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燕趙武術威震四海,本區是中華武術的搖籃和發祥地之一,是「南拳北腿」之「北腿」的故鄉。尚武成風自春秋戰國以來流傳至今,僅河北省就有70多個市縣開展武術活動,建立了本地的武術節。本區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有雜技、馬戲、吹歌、舞蹈、美術、皮影、剪紙、石雕、泥人、草編、陶瓷等。河北省有7個縣(市)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5.都市新貌,繁盛可喜本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城鎮聚集地,城市現代化水平很高。北京是古都風貌與現代化大都市風貌相交融的城市,其中心是古都風貌最強烈的區域,越向外圍,現代化大都市的風貌越強烈。天津是北方綜合性工商業、重要港口和接待國際會議的重要城市,現代大都市風貌明顯。石家莊、唐山、邯鄲等一批區域中心城市的建設也卓有成效,散發出都市新貌的旅遊魅力。本區又是革命的起源地,名人聚居地,革命遺址、紀念地很多,如北大紅樓、盧溝橋、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等,是進行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良好陣地
6.特色商品,備受青睞本區工農業發達,民間工藝品和特種工藝品很有特色,深受旅遊者的喜愛。北京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之一,商品齊全,名特產眾多,如密雲小棗、京白梨、良鄉栗子聞名全國。傳統特種工藝品中,景泰藍、玉雕、牙雕、中國畫等享有盛譽。天津名特產品以工藝美術品天津四藝(地毯、風箏、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味小吃三絕(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和耳朵眼炸糕)享有盛譽。河北省特產以鴨梨、深州蜜桃、宣化葡萄、塞外口蘑等最為著名,傳統工藝品以陶瓷、山海關的人造琥珀最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