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旅遊業應具備什麼素養
Ⅰ 從事旅遊工作最重要的素質是什麼,如何開展工作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解析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內涵
旅遊服務人員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務人員、旅遊景區服務人員、旅遊飯店服務人員等。其中比如導游員就是在旅行社從事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其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為旅遊者組織、安排旅行和游覽事項,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日本導游專家大道寺正子認為:「優秀的導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質的體現。
在心理學中,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是一個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人的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氣質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因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情感是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二)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要求
旅遊服務中更多的是服務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旅遊企業都把「一切旅客著想」、「客人總是對的」這些口號作為旅遊服務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職業對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基本心理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二、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狀態分析
很多的業外人士認為在旅遊企業工作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環境優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費旅遊,工作輕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深入了解旅遊服務人員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後,我發現很多的服務人員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擾他們的心理問題。
(一)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沖突產生的心理不適
首先旅遊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完全切合職業要求純屬理想,他們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於表達、領悟能力強,善於處理客我關系,有人記憶好、長時穩定注意的能力強,但不善於交際。而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上的差異上,有人做事快速靈活,而有人則做事遲鈍穩重,這些源於他們氣質的差異。而有的服務員內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默寡言,這些表明他們在對現實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其次許多旅遊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存在抵觸性。一些服務人員在服務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現不順暢和不和諧的情況,服務人員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而服務人員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質,如倔強固執、爭強好勝、高傲刻薄,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客人產生不滿情緒,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也消失殆盡。性格和能力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使服務人員符合職業要求,適應服務環境。但是一些服務員的氣質因子與服務要求相悖,而且改變較難,如一些服務員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言一行產生心理反應,而有的則太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熟視無睹,又會怠慢客人。一些服務員的忍耐性較低,對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緒,甚至和客人發生沖突。可見,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與服務員的個性心理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無疑會增添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不適。
為了減少以上的心理不適,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之前,制定較明確的崗位需求,招聘時,履行一套嚴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或筆試題目,系統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在運用心理測試時,切忌運用不科學的測試方法或完全照搬國外的心理測試。
(二)社會認知偏差以及客人的欠尊重,導致了職工問題行為的產生
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以把職工的問題行為分為兩大類:攻擊性問題行為和退縮性問題行為。攻擊性行為是外向的,有明顯的破壞性,而退縮性行為是內向的,主要表現為消極、冷漠和疏遠。由於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現在很多人對服務工作比較鄙視,認為服務工作是低等的工作,從事服務工作是沒有出息的表現,也沒有前途可言。服務人員在這種負面的社會暗示之下,一些員工認為自己所從事的服務工作低人一等,質疑自己的工作意義和價值,對將來憂心忡忡。還有很多第一線的服務人員,工作量大,工作辛苦,有時還要遭受少數客人的有意刁難甚至是人格侮辱。在挫折面前,有的服務人員產生怨恨、憤怒和不滿,可能會採取一些不理智的行為去發泄,舒緩心中的壓力;有的服務人員因為「怒而難言」產生退縮行為,變得自卑抑鬱、懷疑敏感。
為了讓社會偏見的幅面影響降到最小,我們必須加強從業者的職業意識培養,讓服務人員認識到從事的職業是社會分工的結果,整個社會中,服務工作並不是低賤的,從而准確的把握在服務工作中的所扮演的角色,擺正和客人的位子,認識到社會角色的不平等是合理的不平等。
(三)人際關系緊張與企業氛圍不和諧,滋生員工的不良反應
企業中同事之間友好、融洽的相處,創造一種和諧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會使人心情舒暢、精神煥發,使企業融合為一個友好、和睦的大家庭和團隊。相反企業中如果缺乏彼此信任、尊重、關懷,理解、謙讓、體諒,那麼一些員工就會缺乏心理的歸屬感,情緒低落,產生煩惱、壓抑、妒嫉、疑心等心理反應。這種情況在旅遊飯店企業尤為多見。作為服務性行業,其服務的要求及標准都很高,內部管理都很嚴格,員工的點滴過失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所以員工往往為尋求自我保護而淡化同事間關心和友愛。管理層對下屬員工的大棒政策,使員工缺乏被愛和被接納認可的歸屬感覺。加之許多一線操作員工自身素質不高,員工之間的關系冷漠,某個員工出現工作上的過失,其他的員工不是關心、安慰和幫助,而是冷冷地觀望,甚至是幸災樂禍。而部門之間又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所以部門之間關系也不夠融洽。加上一些高層領導的權術斗爭,也把旗下部門捲入其中。
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因人際關系和企業氛圍問題產生的心理疲勞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厭倦工作、上班遲到次數增多、心情煩躁、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反應遲緩。服務性行業確實要注重員工心理按摩,訓練員工調控自己的情緒,同時旅遊企業應把「和為貴」作為企業的重要的經營思想,從最高層開始倡導友誼和愛心,彼此信任、尊重、關懷,互相理解、謙讓、體諒,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創造一個到處充滿愛的氛圍。
(四)「欠人性化」的管理觸傷員工感情,產生了心理的挫折感
旅遊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把服務員當「雇員」,而不把他們當作「成員」,把他們當「工具」,而不夠關心體諒他們的工作。低微的工資報酬、快捷的勞動節奏、巨大的工作強度,以及缺乏健康安全保障,這些讓服務人員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也無法滿足;不夠完善的激勵機制、流於形式的員工績效考核、缺乏公平的用人原則,遙遙無期的晉升機會,這些讓服務人員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自我實現
Ⅱ 旅遊體驗師需要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是一個從事旅遊行業很長時間的人員,喜歡旅遊,喜歡自助游,對於吃、住、行、游、購、娛非常精通的人;善於觀察,對於旅遊中的心得體會能總結精華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Ⅲ 如何適應旅遊飯店業需要具備良好職業素質
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旅遊、貿易的重心從歐洲、北美向亞洲轉移,亞洲旅遊業的發展勢頭異常迅猛。亞洲並不缺乏旅遊景點、服務提供者和遊客,但唯獨缺少一流的高級管理人才,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思。從行業發展的深層次分析,亞洲的年輕人往往安於現狀,缺乏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信仰不夠,急功近利,毅力不足。而具體到酒店行業,一個好的高級酒店職業經理人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 素養,包括過硬的專業知識、領導素質以及管理能力,良好的溝通、交往和相處能力,以及長期的投入、長遠的目標和堅定的信心等,這恐怕是亞洲人的弱項。
與傳統飯店業態表現形式不同,現代酒店是以市場因素為主旨,以空間環境為基礎,成為提供深度體驗產品的全立面服務企業。經營環境市場化、服務對象多元化、競爭格局國際化的新形勢,正深刻沖擊和改變著中國酒店經營者固有的思維方式與經營模式。 因而,培養具有現代酒店管理素質和能力的職業經理人,不僅是提升中國酒店業綜合管理水平與營運能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創造和實現酒店價值、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要求。
現代酒店經營的環境變遷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的飯店業發生了巨大變革,尤其是在上世紀90年代步入市場化階段後,更是呈現出經營市場化、管理專業化、運作資本化、發展集團化和品牌化的特徵,資源整合、市場細分、產業鏈拉長與有效分工的趨勢日趨明顯。市場化以後的中國酒店業星羅棋布、欣欣向榮,目前星級酒店己達到14000多家,而其中的代表則是各大品牌專業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的連鎖酒店。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和世界第四大旅遊目的國,旅遊業己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中國酒店業的發展也已經從單體酒店的建設經營發展到集團化、品牌化、資本化運作的時代。整個行業不僅面臨著政策導向、市場環境、經營管理以及專業人才的巨大壓力,同時還面臨著投資成本、投資回報、經營方式、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嚴峻挑戰。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IO 以後,不僅意味著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和更高的服務質量要求,而且也意味著游戲規則的改變和培養高素質的酒店職業經理人迫在眉睫。
酒店職業經理人的特徵分析
酒店職業經理人是指專職從事酒店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有別於從事重大經營決策事項的企業家和承擔具體工作任務的經理人,他們與企業建立合約制僱傭關系,更加強調的是從事資產經營,即高效地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日常經營,從而實現從理想目標向現實業務產出的順利轉換。他們十分重視能力培養和職業道德修行, 注重業績提高和市場評價,因為,其命運最終要由市場來選擇和評價。
現代酒店經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前廳、客 房、餐飲、人力資源、財務、營銷等各個方面。這就要求職業經理人不僅要有較強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文化素養和服務意識,還要對飯店業和飯店經營業務有全面的認識,並熟練掌握現代酒店標准運作流程與系統管理方法。
中國酒店業盡管不乏部門級專項管理人才,但能夠承擔酒店日常經營管理職責的復合型人才井不多,其綜合素質同真正意義上的酒店職業經理人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因為國內酒店職業經理人有許多是半途 出身,缺乏必要的職場經歷和專業培訓,有些還帶有機關事業單位領導的痕跡,在服務人性化、 操作標准化、管理精細化等方面還存在明顯不足。
基於資源的核心能力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既需要廠房、設備、資金、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硬資源,也離不開區位、商譽、品牌、營銷渠道、客戶關系、信息、網路、制度安排、物流體系、業務流程等軟資源。對於酒店職業經理人而言,硬資源往往是先天的,而軟資源才是其施展才華的領域所在。因而要與現代酒店經營以管理模式為中心、以知識產權為核心、以資源整合為重心、以軟要素經營為重點功能相適應,酒店職業經理人就必須在心態、觀念、意識、視野、職業化、社會責任感和競爭資源使用等方面加快轉型。
酒店職業經理人的素質構成
從動態的角度看,酒店經營管理的重心在如何確定企業目標、資本目標和群體目標。因而,優秀的酒店職業經理人要立足於提升酒店的服務質量和品牌影響力,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方面的素質,即專業知識、管理藝術和經營能力。
1.專業知識
專業知識是酒店職業經理人成長的前提和基礎。一個優秀的酒店職業經理人不僅要有豐富的旅遊行業知識、飯店業務知識和人文社會知識,還要有與現代酒店經營管理相匹 配的國際貿易、財政金融、投資決策、資本經營、並購重組等現代經濟知識。
2.管理藝術
管理藝術主要包括領導藝術、修養藝術、求索藝術三個 層面,其中:領導藝術是上級、下級、同級之間的相處藝術,修養藝術是指經理人的信仰、性格、言談、組織、心態和禮儀,而求索藝術則囊括了素質評價、目標設定、發展規劃、環境選擇(工作、生活、學習環境)、社會交往、求知技巧、體驗生活等范疇。
3.經營能力
主要是通過對管理知識、生活閱歷、自然規律、社會形態的理解,結合對酒店客觀環境的分析研究,形成獨特的經營管理思想和經營管理於段。包括經營決策能力、應變與危機處理能力、人力資源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公共關系協調能力、內部協作與溝通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等。
此外,酒店職業經理人還應講究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忠誠可靠、以人為本、奉獻社會 。
酒店職業經理人的素質培養
相比較一般的生活服務業,酒店投資大,回報周期長,對外部環境的依賴性強,酒店的投資者往往希望經營者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收回投資井開始贏利。但是,和一般的生活服務業相比較,酒店在投資回報方面就要求職業經理人擁有較高的收益產出,以期回饋股東及其它利益相關方。酒店職業經理人所需要的素質非常全面,在具有優秀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技能和專業技能的基礎上,酒店職業經理人還必須在以下四個層面增強核心能力。
1、戰略層面
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熟悉酒店業行規、法規和操作模式。圍繞企業發展方向和應實現目標,准確把握外部經營環境現狀及對未來變化趨勢,主持企業戰略規劃設計,並堅定不移地組織實施。在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過程中,能夠確保組織政令暢通和團隊目標的一致性,避免出現政令阻塞和管理失效現象,最終實現公司的戰略意圖,完成各項經營績效目標。
2、性格層面
酒店職業經理人在生活與工作中應充滿激情,要深入一線喜歡動手,要關注細節,關愛員工。善於傾聽大多數人意見,特別是來自反面的意見,防止決策的失誤。要善於學習提高,注重在創新變化過程中保持工作秩序並有所變化。具有團隊凝聚力,知人善任,心胸開闊,親和力強,善於識別、選拔、任用、考核評價和激勵人才。
3、知識層面
酒店職業經理人在管理中要注重產品的生產和製作標准,完善產品供應體系,創新操作方法,建立行為准則,統一服務標准,加強市場開發和資源整合。要善於引導和建立學習型酒店企業,培育和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經營形勢。
4、綜合層面
經理人應是一位踏實、進取、真誠、樂觀,富有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辱感的人,應當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尤其要善於處理與員工、顧客間的復雜關系。要善於營造和諧的企業內部氛圍,創造蓬勃向上的企業文化,激發團隊熱情,形成共同價值觀,以實現團隊中每個人追求差異性與團隊價值觀和發展目標的有機統一。
企業競爭終歸是人才的競爭。加強職業經理人的梯隊 建設和職業素質培養,既是行業發展對人才提出的現實要 求,也是提升酒店核心競爭力的應義。酒店職業經理人只有認清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努力保持踏實、穩健、向上、進取的工作作風,加強自我修煉,注重人格塑造,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以平常人、平常心融入不平常的世界,以激勵心參與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寬容心創造和諧的環境,以平凡心取得不平凡的成就,以責任心成就自己的未來。(摘錄)
Ⅳ 旅遊管理專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有哪些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解析
(一)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內涵
旅遊服務人員主要涉及旅行社服務人員、旅遊景區服務人員、旅遊飯店服務人員等。其中比如導游員就是在旅行社從事一線服務的工作人員,其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為旅遊者組織、安排旅行和游覽事項,提供向導、講解和旅途服務。導游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工作范圍廣,責任重大,作為「民間大使」,往往代表了旅遊地的形象。日本導游專家大道寺正子認為:「優秀的導游最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人格。」其人品和人格正是其心理素質的體現。
在心理學中,心理素質是指個體在心理過程、個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徵和品質。它是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動在個體身上的積淀,是一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特徵和能動性,是一個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意志、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其中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人的活動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心理特徵的總和;氣質就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而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叫做性格;意志是自覺地確定目的,並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各種因難以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情感是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願望和觀點而產生的體驗。
(二)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素質的要求
旅遊服務中更多的是服務人員與消費者面對面的服務,而且旅遊企業都把「一切旅客著想」、「客人總是對的」這些口號作為旅遊服務的宗旨。因此,特殊的職業對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有著特殊的要求,一個優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基本心理素質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培養。
二、現階段旅遊服務人員心理狀態分析
很多的業外人士認為在旅遊企業工作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在酒店工作,環境優雅、四季如春;在旅行社工作,免費旅遊,工作輕松。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深入了解旅遊服務人員的生活和日常的工作後,我發現很多的服務人員身心俱疲,滋生了一些困擾他們的心理問題。
(一)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沖突產生的心理不適
首先旅遊服務人員的心理特徵完全切合職業要求純屬理想,他們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性。在能力方面:有人善於表達、領悟能力強,善於處理客我關系,有人記憶好、長時穩定注意的能力強,但不善於交際。而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上的差異上,有人做事快速靈活,而有人則做事遲鈍穩重,這些源於他們氣質的差異。而有的服務員內向,有的外向,或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則沉默寡言,這些表明他們在對現實態度和相應的行為方式上的差異。
其次許多旅遊服務人員個性心理特徵與職業要求存在抵觸性。一些服務人員在服務方面的能力不足,客我交往出現不順暢和不和諧的情況,服務人員的情緒也隨之發生變化。而服務人員性格方面的一些品質,如倔強固執、爭強好勝、高傲刻薄,容易導致人際關系緊張,客人產生不滿情緒,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也消失殆盡。性格和能力都有較強的可塑性,可以通過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訓,使服務人員符合職業要求,適應服務環境。但是一些服務員的氣質因子與服務要求相悖,而且改變較難,如一些服務員感受性很高,很容易因客人的一言一行產生心理反應,而有的則太低,對周圍發生的一切現象熟視無睹,又會怠慢客人。一些服務員的忍耐性較低,對一些要求比較苛刻的客人,控制不了情緒,甚至和客人發生沖突。可見,近乎完美的工作要求與服務員的個性心理會產生矛盾,這種矛盾無疑會增添服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使服務人員產生心理不適。
為了減少以上的心理不適,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之前,制定較明確的崗位需求,招聘時,履行一套嚴格的招聘程序。一方面可以通過面試,考察應聘者的能力和性格,另外可以運用心理測試或筆試題目,系統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心理特徵和人格特質。在運用心理測試時,切忌運用不科學的測試方法或完全照搬國外的心理測試。
Ⅳ 旅遊職業素養成長方案怎麼寫
龔蘭靜我慢慢來寫,從你的指教來思考一定會出來的呵呵。
無規矩不成方圓,無體制不以信服。在寫這個旅遊激勵方案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公司的現況,並將投票的內容細化,讓員工們知道,我們的評比標准。另外,要考慮到一些細節,如:是所有一進公司的員工都可以參加,還是過試用期的員工可以參加……總之,出台一個周到、全面、可行的激勵方案。
Ⅵ 旅遊從業人員應具備哪些職業道德品質
一、愛崗敬業,遵紀守法
愛崗敬業,是指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以恭敬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履行崗位職責,「專心致志,以事其業」。遵紀守法,是指旅遊行業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令和有關政策,自覺遵守各種規章制度、條例、守則等職業紀律。
愛崗敬業、遵紀守法是旅遊從業人員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根本保證,是旅遊業取得社會、經濟效益的源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 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克服職業偏見
2、堅守工作崗位,具有高度責任心
3、熱愛工作對象,具有職業良心
4、執行政策法規,抵制不正之風
二、熱情服務、賓客至上
熱情服務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尊重客人,主動、熱情、耐心、周到地關心客人並為他們排憂解難的態度和行為。賓客至上就是視顧客為「上帝」,把賓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如一的為客人著想,努力滿足他們在消費過程中正當、合理的各種需求。
熱情服務、賓客至上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是旅遊行業的生存之本,發展之道,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待客之道和應具備的基本品德。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 樹立服務觀念
2、 樹立客人意識
3、文明禮貌服務
三、誠實守信,公私分明
誠實守信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忠誠老實,不說謊話,不弄虛作假,遵守許下的諾言,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公私分明是指旅遊業從業人員正確處理和擺正公和私利益關系,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不貪圖個人利益,不為了個人利益損害集體、國家利益。
誠實守信、公私分明是旅遊行業經營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樹立企業形象的基礎,是創造品牌的靈魂,是旅遊從業人員應有的思想品質和行為准則,是高尚情操在職業活動中的重要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兩點:
1、誠信服務
2、勇於奉獻
四、團結協作,顧全大局
團結協作是指旅遊業內部全體從業人員相互之間的團結友愛,各個工作環節和服務部門之間協同奮斗。顧全大局是旅遊從業人員的一切言論和行為都要從國家、旅遊業、企業的大局出發,要識大體,顧大局,從而保證大局不受損害。
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是建立新型人際關系的需要,是提高旅遊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踐行這一條規范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團結互助
2、以大局為重
五、一視同仁,不卑不亢
一視同仁是指旅遊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對客人不分厚薄,一樣看待、同等對待。它要求從業人員不論客人的國籍、種族、身份、貧富等都能友好地相待,一樣地尊重他們的人格、習慣以及宗教信仰等,滿足他們的正當的服務需求;在任何客人面前不分厚薄,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關心他們的切身利益,真誠地為他們服務。不卑不亢指從業人員在工作中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國格,堅持自己的信念,要謙虛謹慎,但不要妄自菲薄,為客服務,但不低三下四,熱愛祖國,但不妄自尊大,學習先進,但不盲目崇洋。強調不卑不亢,就是要反對民族自卑感,反對金錢拜物教。
一視同仁是人道主義原則的具體體現,是旅遊業的商業性所提出的要求。不卑不亢是旅遊從業人員的國格、人格和民族尊嚴的具體體現。踐行這一條規范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一視同仁
2、自尊自強
3、謙虛謹慎
Ⅶ 做好旅遊策劃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隨著中國全域旅遊、美麗中國、特色小鎮等文商旅產業的興起,各種景觀策劃公司、設計研究院、策劃運營團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策劃定生死,創意出生意」,策劃是關鍵,是靈魂。是決定項目存活率、盈利率的核心節點。
那麼,在激烈的競爭下,如何能更好的做好旅遊策劃?作為基本的策劃人員又應要具備哪些基本素養呢?銘智旅遊策劃認為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素養。
一、卓越的創新創意能力。創意,是景觀項目的生命線,是賣點,是消費者願意消費、多次消費的理由,是項目存活並盈利的核心斥求。
二、做策劃的人,一定要有跨界的知識與視野。旅遊策劃是一項綜合工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歷史、工業、農業等等。知識面越寬廣,視野越宏大,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就不同,對項目的綜合把控能力、定位能力就不同,最終策劃出來的項目的創新程度、適應度和高度也完全不同。
三、政策拿捏度與市場敏感度。景觀項目,對政策的了解、消化及把握程度,對趨勢及社會發展的預測都至關重要。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場敏感度,這樣才會提出好的品牌宣傳口號,做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精準定位。
四、理論與實戰的駕駛力。旅遊策劃,既考驗策劃人的理論水平,又考驗策劃人的實戰經驗。理論,體現高度、密度及前瞻性;實戰,體現針對性、應用性及地頭力。
優秀的策劃人,應該是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戰經驗。如此,做出的策劃才是理想的、適到好處的。
五、良好的文化功底與寫作能力。在很多項目中,文化是其靈魂。這就要求,策劃者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此,才能夠更好的理解項目,把握項目,從而挖掘、提煉、激活項目的文化元素,使文化成為景觀項目最活躍最具價值的生命力與競爭力。除了文化功底,寫作能力,也是策劃人必不可少的「硬體」和標配,要不,怎麼能夠精準地呈現你的定位和構思?有時候,好的寫作能力,還可以彌補經驗和內容的不足。
總而言之,策劃是啟動項目的首要環節,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而策劃者為了能夠做出好的策劃,應該具有以上的基本素養。顯然我們還有許多方面的不足,那就需要我們用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學習。
Ⅷ 旅遊這個專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專業素養
導游需要具備哪來些專業素養?想做導游源不僅需要經過專業的考試,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素養。比如以下幾點:
1、導遊人員良好素質的標準是: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導遊人員。其素質要求基本可以將其歸納為思想素質、道德素質、知識素質、技能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六個方面。
2、思想素質
愛國主義意識、服務意識
3、道德素質
健康的政治素質、良好的品德素質
4、知識素質
語言知識、史地文化知識、政策法規知識、心理學和美學知識、旅遊業務知識、交通知識、海關知識、貨幣保險知識、郵電通訊知識、社會知識、國際知識以及衛生、生活等旅行常識
5、技能素質
獨立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公關能力、導游講解能力、特殊問題的處理和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6、心理素質
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冷靜的思維能力和准確的判斷能力、較強的自控能力。
Ⅸ 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哪些職業技能
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職業技能:
(一)具有從事旅遊服務的基本知識及職業道德,熟悉相關的法律法規;具有較強的服務意識,禮貌待客,誠實守信,吃苦耐勞。
(二)了解旅遊服務部門主要崗位的服務流程及用語,能提供恰當的接待服務。
(三)具備主要崗位的服務技能,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具有在服務崗位使用外語與客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四)具備使用、維護及保養基本設施設備的知識與能力,能較嫻熟地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業務溝通和規范服務。
(五)具有團隊合作意識,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具有繼續學習,應用新技術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自我創新,勇於創業的能力。
(六)能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的2張(或2張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需要考取的證書:
(一)導游證
(二)其他什麼證書還要看自己和所在學校的要求,英語四級、六級,計算機二級,普通話二甲,導游證。
(9)從事旅遊業應具備什麼素養擴展閱讀:
旅遊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旅遊經濟的發展、旅遊產業的發育而建立的一個新型學科。在我國,這門學科的產生只有二十年的時間,但已成為管理學科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的學科部門。旅遊管理已與工商管理並列,是管理學下的一級學科。
該專業培養適應新形勢旅遊企事業單位需要的一線服務與管理類專門人才,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較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綜合素質,具備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和發展基礎,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