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文化旅遊現狀
⑴ 安徽宣城市怎麼樣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人文:宣城歷史悠久,人民淳樸,很友好。
衣:衣不知道怎麼說,就算價格吧。衣服如果要便宜的就去商貿城,如果要中等的就在輕貿商城,如果中高檔就去八佰伴國購,麗晶國際也有。
食:價格適中,在大城市回調入宣城後發展很便宜,然後吃的東西很多。
住:說到住吧,這個我最近在考慮買房。價格的話4200元到7000都有,當然特殊的3千太偏僻,1萬一平的太特殊就不說。
行:說到行我要講句,3年前宣城沒堵車這事,可是現在時不時就堵車,經濟發展,生活水平高了,私家車多了。(公交1-16路,少了14路,然後加3個夜班車,加另一個不清楚了。 打車,起步價6元 火車現在正在建設,規劃圖好像很牛逼,不知道造出來什麼樣子,和長途汽車站在一起都在東門火車站原址。高鐵站最快通車的在涇縣,離宣城市區40分鍾 最值得關注的,蕪湖宣城機場現在在建設,在三元,靠近水陽養賢。機場路現在建到一半了)
經濟:如果說以前的宣城真心一般,現在的宣城經濟發展了得,很迅猛。宣州區無論市區還是開發區都是很不錯,當然也破壞了環境。安徽現在經濟發展在中國也靠前了。宣城憑借南京和杭州兩市的帶動也突飛猛進。人均GDP靠近江蘇浙江,雖然還是有點差距。
旅遊,宣城文房四寶,宣紙等,還有鱷魚,敬亭山等一些小景點。
教育: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宣城職業學院,最近說安徽大學宣城校區也會出現,也不知道會不會。
然後再小結下。宣城如果生活還是很不錯的,如果上班族想掙高工資那就不推薦了。當然如果取個老婆,宣城女的不錯。當然對於宣城的水陽,聽小區大媽們說,水陽女的娶不起。也許跟經濟有關吧,畢竟宣城市區外來人大都是水陽人。同時很推薦涇縣,喜歡旅遊的就來涇縣吧。會讓你感受到江南的意境。
希望我的回答給你帶來幫助。
⑵ 宣城大集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宣城大集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旅遊景點開發,園林設計等多樣化的文化旅遊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杜強
成立時間:2017-03-06
注冊資本: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180200008804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寒亭鎮義興村
⑶ 宣城的文化
宣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西漢元封二年(前109)設郡以來,歷代為郡、州、府、路所在地,范曄、謝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後任宣城太守。
宣城也是詩人梅堯臣、數學家梅文鼎、紅頂商人胡雪岩、新文化運動旗手胡適、徽墨名家胡開文、學者吳組緗、書法家吳玉如、書畫家吳作人的故鄉。
宣城境內國家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眾多的人文遺跡,使得這座古城不僅贏得「上江人文之盛首」的贊辭,更因謝脁、李白、杜牧等人的大量歌詠,而享有「宣城自古詩人地」的美譽。
所轄績溪縣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徽文化的核心區,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中國畫長卷樣稿《日月精華水火相濟———宣紙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入選安徽省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項目。績溪縣《月亮起山一盞燈》《四季歌》兩首歌曲入選聲樂類作品,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群星獎評比。
旌德縣創作的舞蹈節目《最炫民族風》獲第二屆全國中老年才藝展演,韓國站文藝匯演銀獎。
涇縣詞曲作家夏子、舒光傑創作的《家鄉的月亮》,在中國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中國音樂電視》節目中滾動播出。
市文化館組織的「金色晚霞」合唱節目在全省比賽中獲合唱比賽優秀組織獎和演唱獎。
小品《山裡的海》參加全省小品曲藝大賽,獲二等獎。在全省「六一」少兒文藝調演中,宣城市獲組織獎,舞蹈《山妞妞》獲一等獎。
在第九屆安徽花鼓燈會中,績溪縣的民間手龍舞《徽山龍娃》獲表演二等獎、創作獎,郎溪縣的民族舞蹈《誰不說俺家鄉好》獲表演三等獎。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有文物點2392 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9 處,含廣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1 處,不含廣德,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97 處。
宣城市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 座,績溪縣,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 座,宣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村3 處,水東鎮、查濟村、江村,中國傳統村落4 處,查濟村、黃田村、江村、龍川村,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村13 處,涇縣桃花潭鎮、黃田村,廣德縣甘溪村、宣州區小胡村、郎溪縣梅渚鎮、姚村,績溪縣龍川村、湖村、磡頭村、上庄村、馮村、石家村,寧國市胡樂鎮。
2012 年,爭取國家和省級文物維修專項經費390 萬元,爭取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專項經費703 萬元。
截至2012 年底,宣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4 個門類,916 個項目。宣紙製作技藝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國家級「非遺」代表名錄4 個,宣紙、徽墨、宣筆製作技藝、皖南花鼓戲;省級名錄30個;市級87 個。國家級徽文化保護試驗區1 個,績溪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 個,郎溪縣梅渚鎮、績溪縣伏嶺鎮。「非遺」專題博物館、傳習所7 個,宣酒文化博物館、績溪三雕博物館、涇縣中國宣紙博物館、績溪徽墨傳習所、徽菜傳習所、郎溪民俗文化館、五猖館。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5 人;省級傳承人36 人。
⑷ 安徽省的宣城市怎麼樣啊
很不錯。宣城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中國鱷城、江南魚內米之鄉。著名景點容有:敬亭山、江村古建築群、謝朓樓、鱷魚湖、龍川、太極洞、桃花潭等。
⑸ 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是2014-12-08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西林路西林名都B區7幢11號。
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8023227534948,企業法人李滔,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資源開發和經營管理;旅遊宣傳促銷策劃;旅遊商品開發銷售;旅遊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景區游覽服務;旅遊項目投資;房地產開發、銷售;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文化旅遊項目建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旅遊資源和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文化旅遊產品的開發;各種旅遊、文化藝術活動的組織策劃與推廣;會議會務服務;提供導游中介服務;導遊人員管理;旅遊信息咨詢。(上述經營范圍不含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禁止和限制經營的項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安徽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862319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775家。
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宣城市敬亭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⑹ 安徽省旅遊現狀
旅遊業非常發達
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黃山
黃山雄居於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她以三奇、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與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處於神秘的北緯三十度線上。黃山所具有的都是大自然的傑作,雄峻瑰奇,奇中見雄、奇中藏幽、奇中懷秀、奇中有險。黃山景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盪之巧石、衡山之煙雲。景區內奇峰聳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二游黃山,嘆曰:「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 黃山以變取勝,一年四季景各異,山上山下不同天。獨特的花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態的黃山松,維妙維肖的怪石,變幻莫測的雲海,構成了黃山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巨幅畫卷。這幅畫卷風采神奇、魅力無窮、靈性永恆。前人有道: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
佛教名山--九華山
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薩道場,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黃山、九華山、天目山)之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南境,西北隔長江與天柱山相望,東南越太平湖與黃山同輝,是安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黃金旅遊區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區。風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保護范圍174平方公里。中心位置九華街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北緯30°。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被譽為國際性佛教道場。
九華山主體由花崗岩構成,以峰為主,盆地峽谷,溪澗流泉交織其中。九華山有名峰70餘座,千米以上高峰30餘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唐代劉禹錫觀山時贊嘆:「奇峰一見驚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山間遍布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江邊一幅王維畫,石上千年李白詩」。九華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處處有景,移步換景,清代概括有「九華十景」。對外開放後,新辟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時景和日出、晚霞、雲海、霧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登臨天柱山封號「南嶽」。道家將其列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傳說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寺院有一座覺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經不為遊人所開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
天柱山屬花崗岩峰叢地貌,地質遺跡豐富,是全球矚目的大別山超高壓變質帶的重要地段,還擁有國家首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森林公園、中華十大名山等稱號。2005年9月,經專家評審,國土資源部批准天柱山為國家地質公園,面積135.12平方公里。
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
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縣縣城11公里。該村始建於北宋,距今已近千年歷史,原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獨出機抒開"仿生學"之先河,規劃並建造了堪稱"中華一絕"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統看全村,就象一隻昂首奮蹄的大水牛,成為當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全村現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餘幢。民間故宮"承志堂"富麗堂皇,可謂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內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從村外自然環境到村內的水系、街道、建築,甚至室內布置都完整地保存著古村落的原始狀態,沒有絲毫現代文明的跡象。造型獨特並擁有絕妙田園風光的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
鳳陽明皇陵
太祖朱元璋即帝位以後,建都南京,而以臨濠(今鳳陽)為中都。中都始建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建,由於興建和使用的時間短暫,沒有形成政治中心,但它在城市規劃上的某些布局思想,包括它城內的宮殿布局,卻影響了明北京城的規劃。
明皇陵位於中都城西南7公里處,陵墓中安葬著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兒的遺骨。朱元璋出身貧寒,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其父母、兄嫂相繼去世。朱元璋年僅10餘歲,無力大辦喪事,僅以「被體惡裳,浮掩三尺」之禮,安厝親人。20多年後,朱元璋受封吳王,命故臣汪文等赴濠州修繕父母陵寢。洪武二年,他下詔在家鄉興建中都城,同時詔諭因舊陵之地,培土加封。洪武八年,罷建中都,又用中都余材,再次營建父母之陵。到洪武十二年,皇陵的總體格局基本形式,外有城垣,內有護所、祭祀設施;又在陵前豎起高大的皇陵碑和成雙成對的石像生。
明中都城
明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朱元璋詔以家鄉臨濠為中都。集全國名材和百工技藝、軍士、民夫、罪犯等近百萬人,經過六年的營建,到洪武八年四月,突然以「勞費」為由罷建。然而此時,一座宏偉豪華的都城已經屹立在鳳陽大地之上。
中都建有內、中、外三道城。外為中都城,周長60餘里,開9門。中為禁垣,周長15里多,開4門,曰午門、東華、西華、玄武門。城內有正殿、文華和英武兩殿,文、武二樓,東、西、後三宮,金水河、金水橋等。正南午門外,左為中書省、太廟,右為大都督府、御史台、大社稷。中都城內外,還有城隍廟、國子監、會同館、歷代帝王廟、功臣廟、觀星台、百萬倉、軍士營房、公侯第宅、鍾樓、鼓樓等。《中都志》稱「規制之盛,實冠天下」。
歷六百年余載,中都城內外建築皆毀,僅剩皇城午門、西華門台基及1100米長的城牆,但觀其舊址和遺物,仍可見巍峨壯觀之一斑。
龍興寺
在鳳陽城北鳳凰山日精峰下,建於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是明朝皇家寺廟建築。它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禮佛的於皇寺,因該寺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發祥之地,與整個朱明王朝有著淵源關系,數百年來一直為國內名剎之一。198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卧牛湖
卧牛湖景區距安徽鳳陽縣城20公里,南與禪窟寺景區相依,西與韭山洞景區相接,總面積29平方公里。是以起伏的山巒、開闊的湖面、曲折的岸線以及平緩的泥沙灘為游覽內容的景區。
卧牛湖亦即鳳陽山水庫,因湖邊一小山酷似卧牛而得名。它東西長8公里,南北寬1.5—2公里,水面面積11平方公里。水體深,水面闊,萬頃碧波,靜謐安寧,無纖塵污染,無亂聲紛擾。湖上遊艇如梭,漁帆點點;湖邊山光水色,相映成趣;湖中竹島引來百鳥棲息,構成鳥的天堂。登臨一覽,竹樹茂密深秀,百鳥跳躍歡唱,是江淮大地上不可多得的綠島。卧牛山三面臨水,屹立湖邊。山上怪石嶙峋,林樹蒼翠,登山可收湖的全景。每至傍晚時分,霞光滿天,遠山疊嶂,如在煙霧之中,此乃湖中雙峰煙霞。
卧牛湖景現為安徽省風景名勝區——鳳陽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區之一。已建有遊船碼頭,購置了遊艇,開展水上游樂。卧牛湖正逐漸成為江淮一帶水上游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