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影視旅遊發展的情況
『壹』 科幻電影對旅遊業的影響
目前,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應運而生。影視旅遊便是其中一種時尚的特色旅遊。人們憑借個人經驗認為,影視作品對人們如何選擇旅遊目的地會產生影響。但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甚少,除了旅遊休閑類雜志和一些影視期刊中對影視劇外景地做過一些描述性介紹外,很少有學術性的研究對影視作品與拍攝地旅遊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本文在此就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進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一、影視作品是一種有效的旅遊促銷手段
對很多人來說,電影除了提供物質與精神的享受之外,還吸引他們到電影的拍攝場地去旅遊。旅遊業界的促銷人員正是看到了電影對旅遊者的旅行決策的誘導作用,所以巧借電影造勢,對旅遊目的地開展全方位的宣傳促銷。以「100%純凈」為口號的紐西蘭,雖然風景如畫,但知名度並不高,可自從《指環王》三步曲問世以來,紐西蘭美麗的風景變得家喻戶曉,尤其是《指環王3:王者歸來》在第76屆奧斯卡金項獎頒獎典禮上,創紀錄地奪得好萊塢的11項大獎以後,更是在頃刻之間將紐西蘭的美好形象傳播到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而創造了一個以電影宣傳旅遊的成功範例。據紐西蘭旅遊局統計的數字,2003年紐西蘭接待的觀光客人數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2004年1月,紐西蘭的遊客數目比去年同期驟增11%,達到244300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指環王》系列的熱播以及由此激發的人們對紐西蘭的濃厚興趣。《指環王》系列影片堪稱最成功的紐西蘭風光宣傳片,它超凡的想像力和宛如仙境的畫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片的拍攝場地遍及紐西蘭供150多個地方,目前這些取景地多數已成為熱門旅遊勝地,開始接待旅遊者。曾有調查顯示,每十個外國遊客中就有一個聲稱是《指環王》把他們吸引到了紐西蘭[1]。
又如,土耳其是一個旅遊業發展較為成熟的目的地,尤其受到歐洲遊客的青睞。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土耳其對中國遊客的影響卻與其擁有的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稱。然而,借著好萊塢大片《特洛伊》在我國各地的熱映,土耳其旅遊部門開始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宣傳攻勢。土耳其大使館文化新聞處在北京舉行了「特洛伊之夜」晚會,向媒體和旅行社代表介紹了特洛伊與土耳其的淵源以及其他尚不為國人熟知的旅遊資源和產品。這種促銷手段的效果是顯著的,北京一些反應迅速的旅行社已經開始推出以特洛伊之旅為主題的土耳其一地游產品,如康輝的「特洛伊古城8日探秘之旅」、北京神舟國旅出境公司的「特洛伊古城」之旅[2]。雖然一些業內人士對《特洛伊》的熱映能否為土耳其入境市場帶來豐厚的利潤持懷疑態度,但該片掀起了土耳其旅遊宣傳促銷的高潮,有利於消除中國遊客對土耳其的陌生感,使土耳其的中國旅遊市場向縱深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3]。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 ... 展開全部>
『貳』 橫店集團以影視文化旅遊為切入點發展文化產業,將整個城市建成一個龐大而完備的影視產業配套和後勤服務基
①經濟是基礎,文化的發展是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的。浙江民營經濟的發展、橫店集團強大的經濟實力為橫店建設文化影視城奠定了基礎②文化反作用於經濟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橫店影視文化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大文化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社會和諧、文明、健康的發展④正是這種文化和經濟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是橫店成為時尚城鎮。(8分)
『叄』 影視旅遊的形成和發展
影視旅遊是一種新型的專項旅遊形式,是旅遊發展到一定階段與影視產業相結合的產物。影視旅遊最早產生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美國,隨後發展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影視拍攝地旅遊、以影視內容為題材的主題公園旅遊漸漸興起並發展到今天。縱觀國內外影視城,影視旅遊已經成為影視城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借用影視城的影視拍攝資源發展旅遊業逐漸盛行。 『肆』 影視旅遊的國內外影視旅遊發研究展概況 國外對影視旅遊的定義主要依據伊萬斯(Evans)的廣義定義:影視旅遊是指由描述物吸引電視、廣播和影片引致的旅遊。國外影視旅遊起步較早,對其的研究也相應較早,主要集中在影視旅遊的概念、外景地旅遊興起的原因、影視作品對外景地旅遊形象的作用、影視作品的上映對外景地旅遊社區的影響等幾個方面。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中期,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一些經濟類專家就開始了關於影視旅遊的探討。他們把它稱「Movie and TV Inced Tourism」,他們把它的范疇界定為「所有因影視活動的開展並引致的旅遊成果」,包括影視拍攝地旅遊、影視節事活動地旅遊、影視文化演繹出的旅遊等,統稱為影視旅遊。 『伍』 在中國有哪些因為影視劇而發展起來的旅遊目的地 東南亞地理位置距離中國較近,處於熱帶地區,常年溫度較高,適合旅遊,與中國文化比較相近。另外,對中國公民簽證政策非常簡單,旅遊成本較低。距離離我們近,有著和我們不一樣的景觀,因為東南亞是熱帶。語言文化和我們相當,因為華人和華僑人口在東南亞各國人口占較大比重。 『陸』 電影拍攝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 國內旅遊業界也日益看重影視劇對旅遊的宣傳促銷作用。如常德市政府、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拍攝的電視劇《桃花源記》日前在湖南省常德市順利封鏡。 該劇以常德市旅遊產業主導品牌——桃花源景區為拍攝地,是我國第一部專門為旅遊景區策劃並實現旅遊營銷的電視劇,旨在利用影視傳媒強大的傳播效應,實現影視與旅遊產業的互動,做大做強常德旅遊產業。 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成為旅遊營銷的有效手段,是因為影視作品引發的旅遊吸引力是其他營銷方式所不能達到的。正如Riley和Van Doren(1992)指出的那樣,與廣告相比,電影對旅遊地有更長時間的展現; 故事情節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刺激了旅遊者的慾望;特技效果的應用、明星效應和最佳的拍攝角度使當地的形象得到了強化。電影外景地是作為藝術形式出現的,其影響效果是潛移默化的,一部成功影視作品所依靠的長盛不衰的藝術魅力使任何旅遊宣傳品望塵莫及。 (6)我國影視旅遊發展的情況擴展閱讀: 旅遊業重要性: 旅遊業包括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兩個部分。兩者由於接待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其性質和作用是基本一致的。經濟發達國家的旅遊業,一般是從國內旅遊業開始,逐步向國際旅遊業發展。 一些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落後,經濟建設需要外匯,大多是從國際旅遊業開始發展的。國內旅遊業和國際旅遊業是密切相聯的統一體,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能夠互相促進、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旅遊業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通過旅遊使人們在體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況,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推動社會生產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以整個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同時又直接、間接地促進國民經濟有關部門的發展; 如推動商業、飲食服務業、旅館業、民航、鐵路、公路、郵電、日用輕工業、工藝美術業、園林等的發展,並促使這些部門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種設施、增加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旅遊業日益顯示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柒』 我國影視城數量非常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很少,原因包括哪些 綠維創景通過對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影視城的核心競爭力和特色產品的分析,發現:我國大部分影視城都實現了與旅遊的對接,旅遊產品正在從觀光型向休閑體驗型轉變,核心競爭力也開始關注專業化、規模化、多主題的影視拍攝功能的塑造,但還是成的少敗的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產品形式與旅遊者的需求有差距 目前國內的影視基地大多呈現一種中間狀態,即外景地拍攝加旅遊觀光,其收入也主要來源於這兩個方面。然而,現實中,影視城的數量大大超過了影視劇拍攝的需要,很多影視城不得不降低價格甚至免收場租費。據橫店影視旅遊雜志社總編輯曾毓琳表示,影視方面的收入,連維修費都還不夠。靠影視拍攝賺錢,一個字,難。於是,很多影視城轉向了旅遊。但影視城內大量的人造景觀、單一的觀賞模式,很難使遊客保持持續的興趣,也難以滿足他們對影視製作的好奇,旅遊也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困境。 2、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產業集聚不足 國外影視基地的打造模式除了像環球影城這樣的影視主題娛樂公園外,就是好萊塢式的影視產業功能聚合中心,它將電影籌拍、後期製作、出品等影視專業功能聚合在一起,創造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而在我國影視城雖多,卻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也沒有形成一個產業聚集基地。從而導致影視城的抗風險能力較弱,也極易形成同質競爭。 『捌』 如何運用影視藝術來推動旅遊業的發展
目前,隨著人們旅遊需求的日益個性化和多樣化,各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應運而生。影視旅遊便是其中一種時尚的特色旅遊。人們憑借個人經驗認為,影視作品對人們如何選擇旅遊目的地會產生影響。但國內有這方面的研究甚少,除了旅遊休閑類雜志和一些影視期刊中對影視劇外景地做過一些描述性介紹外,很少有學術性的研究對影視作品與拍攝地旅遊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本文在此就影視作品對旅遊業的促進作用提出一些淺薄的看法,以期引起相關學者的注意,進而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