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文化產業在國標行業編號

旅遊文化產業在國標行業編號

發布時間: 2021-01-15 00:51:21

旅遊業算文化產業嗎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旅遊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向旅遊者提供旅行游覽服務的行業。又稱無煙工業、無形貿易。 狹義的旅遊業,在中國主要指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車船公司以及專門從事旅遊商品買賣的旅遊商業等行業。廣義的旅遊業,除專門從事旅遊業務的部門以外,還包括與旅遊相關的各行各業。旅行游覽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高級的社會消費形式,往往是把物質生活消費和文化生活消費有機地結合起來的。
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結論 是文化產業的延伸和豐富

Ⅱ 旅遊屬於哪個行業

根據最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

旅遊業屬於L門類 租賃和商回務服務業;

72大類商務服務業, 下面分類答明細如下:

727中類 旅行社及相關服務 指為社會各界提供商務、組團和散客旅遊的服
務,包括向顧客提供咨詢、旅遊計劃和建議、日
程安排、導游、食宿和交通等服務 ;

再下面的小類具體有三項:

7271 旅行社服務、 7272旅遊管理服務 、7279 其他旅行社相關服務。

請參照具體經營范圍進行歸類。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以旅遊資源為憑借、以旅遊設施為條件,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

Ⅲ 衡量旅遊文化產業的三大指標是什麼

我國旅遊業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世紀新階段,既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戰略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世界經濟的持續平穩增長,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較快發展,全球化、區域化合作的日益深化,促進了我國旅遊業的加速發展,我國作為世界旅遊大國的形象日益鮮明,在全球旅遊界的綜合影響力顯著增強。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人民生活需求加速向物質與精神並重轉變,休閑消費的大眾化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旅遊業發展面臨著更加美好的前景。

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旅遊強國,是全行業在世紀之交提出的奮斗目標。當前,加速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促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進一步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化轉變、由數量擴張向素質提升轉變、由滿足基本需求向強化服務質量轉變、由經濟功能為主向經濟社會功能並重轉變,切實推動旅遊業又好又快地發展。當前,旅遊業尤其需要從戰略發展的高度關注以下問題:

旅遊強國指標要進一步科學化

2000年,國家旅遊局面向21世紀研究提出的旅遊強國目標,主要參考了世界旅遊組織的一項預測,「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遊接待大國和第四位的客源輸出國」。除此以外,旅遊強國指標還應有哪些具體內容,一直是旅遊業界十分關注的問題。

目前,旅遊業界對旅遊強國指標的認識,大多還停留在對旅遊大國特徵的認識水平,往往把發展規模、在世界排位,以及接近上述預測作為對躋身旅遊強國程度的判斷。對於世界旅遊組織的預測,我們應予關注和重視,把它作為一項重要參考,但更應清醒地認識到,這些預測不等於一套完整的國際競爭力評價體系,也不宜作為衡量我國成為世界旅遊強國的單一指標。

從全球公認的旅遊強國的情況看,衡量的指標是比較寬泛的、多元化的一些數據。既包括了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過夜旅遊接待和旅遊創匯的世界排位,還包括了其它方面的數據指標。從WTTC每年發布的旅遊發達國家的統計數據看,包括美國、西班牙、英國、法國、義大利、德國、加拿大、日本等在內,不管其旅遊經濟規模是多大,相同的許多項指標佔了全國總份額的10%以上,例如,旅遊收入佔GDP的比例、旅遊就業占的比例、旅遊投資占的比例、旅遊稅收占的比例、旅遊出口占的比例等。這說明,旅遊業發達與否是一個綜合性概念,而不在於單項指標有多大。

近年來,海外人士十分關注我國經濟發展,對強國標准也多有探討,對我們理解旅遊強國有一定的借鑒。例如,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表了《中國應為「盛世」做好准備》(2004年11月)的文章,認為強國不應是單一的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GDP水平,而應是一個復合型的指標體系,包括人民生活、教科文衛、思想文化等領域都應處於領先地位。

信息產業是旅遊產業的近鄰,都是快速發展的新興產業,在建設強國問題上有一定借鑒性。我國信息產業發展速度和單項產值的世界排位已超過了旅遊產業,但距信息產業強國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2006年,我國以年產9300萬台電腦、4.8億部手機的規模,成為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二大國,但世界各國公認的《全球信息技術報告》將我國排在全球信息化水平的第59位。排在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丹麥、瑞典、新加坡,雖產出規模小於我國,但技術創新和綜合競爭力明顯高於我國。從我國旅遊業發展水平看,我國入境旅遊總量已經超過英國、德國、奧地利、加拿大,但綜合素質和競爭力還不夠強,這也是主要差距所在。

因此,旅遊強國目標是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既應具有橫向的可比性,更應能夠反映綜合產業素質。

旅遊要素建設要進一步產業化

產業化是對產業發展較高的要求,是產業發展機制逐步健全的目標。國家旅遊局在研究「十一五」發展目標時,把完善產業化體系列為三大任務之一,產業化問題受到空前重視。加快旅遊發展的產業化進程,實質上就是從體系和機制上推動旅遊業發展,全面按照產業經濟的發展規律辦事。

對於旅遊產業化問題,業內的研究還較為膚淺,相當一些人認為產業要素發展就是產業化,這種認識有些片面和偏頗。其實道理比較簡單,就如同僅在農業生產中使用幾種機械,不能算是實現了機械化;把電話、傳真、電腦等僅作為辦公用具,也不等於實現了信息化。改革開放以來,為促進旅遊業發展,各級政府出台了涉及產業定位、產業政策、產業立法、資金扶持等鼓勵措施,有力地推動了旅遊各產業要素的發展,但對產業化體系建設則涉及不多。最近10年,國家旅遊局開展了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工作,全國現有271個城市獲得了榮譽稱號,其評價體系包括20大項、176個評分點,既有對發展規模、產出水平、各產業要素的具體要求,更有很多事關發展環境、基礎設施、支撐條件、配套保障等「外圍」性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遊產業化體系的輪廓和框架。

產業化發展不是對所有地區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旅遊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的地方,產業要素還正在萌芽,要求產業化發展是不現實的;而旅遊業已有相當發展基礎,並致力於把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產業的地方,產業化發展則是必然性要求;對於當前全國旅遊業來說,產業化發展則是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是促進旅遊產業升級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基礎。

促進旅遊要素的產業化發展,應著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促進旅遊產業要素的發展與升級。在大力推動產業要素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產業要素的配套發展,努力形成綜合配套、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要統籌協調與相關產業的要素關系,將旅遊新興領域和業態納入產業要素范疇。二是逐步完善旅遊產品體系。要全面提升觀光產品,大力開發休閑度假產品,積極培育專項旅遊產品,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復合型旅遊產品體系。三是加快完善協調配套的旅遊要素體系。旅遊業的投資者、開發者、經營者應遵循旅遊產業發展規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場利益共享關系;上下游企業之間、相關企業之間、同類企業之間,應實現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集團化、網路化、協作化。四是建立較為完善的旅遊法規、制度和標准體系,努力培育有利於旅遊發展的宏觀環境和旅遊消費環境。五是加快旅遊人才體系建設,積極培育旅遊業發展的良性機制。

旅遊發展機制要進一步市場化

開放性和外向型是旅遊業的天然特徵。旅遊資源的無限性和客源的廣闊性,決定了旅遊業是沒有邊界的,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經濟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旅遊業市場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但不夠開放的現象仍然存在,並以對內開放不夠最為明顯,成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障礙。一是地方保護壁壘較多,阻礙了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也影響了對外開放效應的整體發揮。二是現代企業制度尚未深入建立,一部分旅遊企業仍是國有體制,或者改制不夠徹底。以2005年旅遊星級飯店為例,國有的共5528家,佔全部總數的46.74%,國有的飯店房間62.67萬間,占總數的47.05%。三是市場在配置資源中尚未充分發揮基礎性作用,個別地方以行政決策取代市場規律和市場行為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四是旅遊市場監管過於行政化,動輒採取「運動式」的專項整治,對違規者採取「一次性死亡法」,但並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大力推進旅遊發展機制的市場化,重點應抓好以下方面:一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旅遊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領導、統籌和推動,但絕不能替代或排斥市場化作用。各級旅遊部門要由對行業具體事務性的管理,轉向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引導和服務,為旅遊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二是正確處理政府職能與市場作用的關系。政府要重點在戰略規劃、政策環境、市場培育、市場監管、形象宣傳、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和設施建設、安全保障等方面發揮職能作用;市場要重點在旅遊投資、市場開發、產品促銷、經營服務等與旅遊企業經營行為密切相關領域發揮導向作用。三是堅持對內開放與對外開放並重。要盡快消除行政分割和地區壁壘,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市場准入制度,對從事旅遊經營的各類企業,應公平對待,不得區別歧視。與此同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四是進一步創新企業機制。要以資產重組為契機,以產權制度改革為內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場主體為著力點,深化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步伐。

Ⅳ 詳解服務業.旅遊業.文化產業

其實服務業包括旅遊業,文化產業是從例外一個角度來區分和看待產業的劃分,與服務業和旅遊業的劃分角度不同。
服務業,一般認為是指生產和銷售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服務產品與其他產業產品相比,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即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建築業之外的其它所有產業部門。
除了第一產業農業和第二產業工業以外都屬服務業范疇。具體講,包括以下14個行業:第一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第二是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第三是批發和零售業;第四是住宿和餐飲業;第五是金融和保險業;第六是房地產業;第七是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第八是科研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第九是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第十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第十一是教育事業;第十二是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第十三是衛生、社會保險和社會福利業;第十四是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旅遊業應該是一個行業,從屬於服務業的行業而不是產業。主要是指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他們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旅遊業屬於服務業
文化產業,沒有規定的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文化產業的定義如下: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准,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准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

文化產業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是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物態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的行業(如生產與銷售圖書、報刊、影視、音像製品等行業);二是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
其范圍主要包括以下
1、 為社會公眾提供的實物形態文化產品的娛樂產品的活動,如書籍、報紙的出版、製作、發行等。 2、 為社會公眾提供可參與和選擇的文化服務和娛樂服務,如廣播電視服務、電影服務、文藝表演服務等。 3、 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務,如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圖書館服務、文化社會團體活動等。 4、 提供文化、娛樂產品所必須的設備、材料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如印刷設備、文具等生產經營活動。 5、 提供文化、娛樂服務所必須的設備、用品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如廣播電視設備、電影設備等生產經營活動。 6、 與文化、娛樂相關的其他活動,如工藝美術、設計等活動。

這些都會對經濟有帶動作用,一般帶動的產業都是相關的產業或行業,例如旅遊業,會帶動交通業。餐飲業、住宿業等的發展,服務業,會帶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由於其橫跨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其可以帶動這三大產業的發展。
從就業的角度而言,服務業、旅遊業、文化產業均為陽光產業,目前,就我國的發展程度而言,服務業發展算是比較成熟的,旅遊業發展速度很快,但存在很多問題,文化產業,則是最新出現的概念,發展前景好,但目前處於初期(文化產業發展比較好的是日本和美國,例如,日本的動漫)。
但,由於中國這些產業或行業發展沒有歐美發達國家那麼成熟,一般這些都是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很崎嶇。說白了,哪一行都有問題存在,差不多。
說到政策調整,國家一直會重視服務業、旅遊業,這是不變的,但最近,國家也開始重視文化產業了,或者說,國家也開始更加關注軟國力,即國家的文化傳承和發展。

Ⅳ 文化旅遊產業包括哪些

影途社溫馨抄提示:文化旅遊產業襲是旅遊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學術界和一些省市政府部門對文化旅遊產業的認識存在泛化現象,許多人把旅遊業主體都作為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包括旅遊交通企業、旅遊住宿企業、純自然的觀光型景區等。
其實,這是把旅遊文化與文化旅遊混為一談。真正的文化旅遊產業主要是由人文旅遊資源所開發出來的旅遊產業,是為滿足人們的文化旅遊消費需求而產生的一部分旅遊產業。它的目的就是提高人們的旅遊活動質量。文化旅遊的核心是創意。特別強調「創造一種文化符號,然後銷售這種文化和文化符號」,並強調文化旅遊的「文化」是一種生活形態,「產業」是一種生產行銷模式,兩者的連接點就是「創意」。因此,文化旅遊可以理解為「蘊含人為因素創造的生活文化的創意產業」。
你還有不懂得歡迎網路影途社,免費咨詢。

Ⅵ 旅遊業屬於什麼產業

旅遊業是產業鏈的一種。

當前旅遊市場發展的顯著特徵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國內旅遊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未來仍將保持較長時間段的快速增長。目前中國的中產階層占總就業人口的20%,如果按每年1%的增長速度,20年內中產階層可以達到總就業人口的40%。

這一由中國經濟持續飛速增長催生出來的中產階層,也使得中國旅遊產業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同時,中國旅遊基礎設施接近成為全球領先者。以汽車保有量及國家高鐵建設發展為例,中國擁有世界第一的汽車保有量,以及里程最多、速度最快的高鐵設施,這些都將為國人的旅行提供優於其他國家的出行條件。

因此,旅遊產業仍是最有前景的行業,中國旅遊業未來仍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仍將保持較長時間的快速發展。

2、旅遊消費分層逐步顯現,旅遊者對旅遊服務品質的追求不斷加深。受經濟社會發展驅動和收入提高推動,伴隨85、90後等年輕遊客群體逐漸成長,大眾消費從生存型消費轉向發展型消費,享受型旅遊消費需求穩步增長,消費分層加速。

同時,旅遊消費大眾化與結構分化並存特徵更加明顯,小眾市場不斷涌現,但休閑與觀光需求將長期並存。從大眾市場看,旅遊人數和消費持續多年穩定增長。同時中產階層的遊客正在增多,而且他們越來越願意選擇自由行。

同時,郵輪旅遊、房車旅遊、戶外探險、博物旅行、極地旅遊、婚尚旅遊、體育旅遊、電競旅遊、研學旅行、畢業旅行、影視旅遊、定製旅遊等小眾旅遊市場遍地開花,長尾效應逐漸明顯。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百姓旅遊消費明顯升級,遊客更願意把錢花在體驗上,在吃住行游等方面更追求品質與個性化,平台上私家團、定製游、當地向導等升級型新產品成為「網紅」。

隨著中產階層對高品質、個性化旅遊需求的提高,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性越來越低,更願意花更多錢消費高質量的產品,服務好品質高的好產品以後會脫穎而出。

現在歐洲、美國都已經出現這樣的趨勢,我國也正在朝這個趨勢發展。

3、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逐步成熟,在線旅遊將逐漸興起。得益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產品的興起。

近年來在線旅遊移動端的發展速度明顯提升,憑借更加便捷、更加個性的用戶體驗,在線旅遊的高速增長也將成為推動中國旅遊市場長期繁榮的新「助推器」。

2013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在線化率僅為10.6%;到2017年在線化率已增長至31.5%,增幅高達20.9個百分點。

2018年在線旅遊市場滲透率再次提升至36.9%,創下歷史新高,且未來也有逐步提升的趨勢。

我們預計未來3-5年,在線滲透率有望不斷提升,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或保持10%-20%的高增長,超過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個位數增速。

4、文旅融合將引領旅遊產業再升級。文旅部成立後,國家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將進一步明晰。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遊廳局長會議指出,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效初步顯現。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遊工作,成為亮點頻頻的各項業務工作中的突出亮點。接下來,文旅部將會著力推進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等工作。

文旅融合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重點工作,文旅融合將引領旅遊產業再升級。

(6)旅遊文化產業在國標行業編號擴展閱讀

旅遊業從業務種類劃分看,主要有3種類型 :

1、組織國內旅客在本國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

2、組織國內旅客到國外進行旅行游覽活動。

3、接待或招徠外國人到自己國家進行旅行游覽活動。後兩種類型的旅遊業務活動,都是涉外性質的業務。

Ⅶ 什麼是旅遊文化產業

「旅遊文化創意產業」是橫跨旅遊和文化創意兩大行業的新興朝陽產業,一般包括旅遊策劃、旅遊規劃、旅遊影視、旅遊傳媒、旅遊演出、旅遊出版、旅遊藝術等等,簡爾言之就是「以開發旅遊和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一切文化創意生產與服務活動」。中外旅遊文化協會是旅遊文化創意產業鏈條的整合者、領導者,會長王鈞凱先生是中國旅遊文化創意產業理論體系的奠基人。

Ⅷ 文化旅遊投資行業在商標注冊的時候申請書上屬於什麼類別

文化旅遊投資很廣泛,細分可以有:投資36類;旅遊39類;廣告35類;酒店43類。。等等旅遊涉及到的相關產品及服務都應該注冊。2534633994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