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紅色旅遊業
⑴ 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事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愛國主義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積極發展紅色旅遊,寓思想道德教育於參觀游覽之中,將革命歷史、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旅遊傳輸給廣大人民群眾,有利於傳播先進文化、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愛國主義教育效果,給人們以知識的汲取、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激勵和思想的啟迪,從而更加滿懷信心地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之中。
二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黨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扶持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文化發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革命歷史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遍布全國各地特別是革命老區的紀念館、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發展紅色旅遊,把這些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好、管理好、利用好,對於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陣地,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後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三有利於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革命老區大多地處偏遠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普遍不高。幫助老區人民盡快脫貧致富,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務。發展紅色旅遊,是帶動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舉措,可以將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特色產業,促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帶動商貿服務、交通電信、城鄉建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就業,增加收入,為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四有利於培育發展旅遊業新的增長點。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居民的旅遊消費支出逐年增長,對旅遊內容和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遊業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產品結構,更好的地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紅色旅遊作為旅遊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滿足旅遊需求、促進旅遊業發展,增強旅遊業發展後勁,開拓更廣闊的旅遊消費市場,具有積極作用。
⑵ 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屬於什麼行業
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屬於建築行業領域
⑶ 紅色旅遊屬於什麼職業
「紅色旅遊」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革命聖地、革命紀念地以及革命精神是其主要的吸引物;二是在游覽過程中要學習歷史知識;三是紅色旅遊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新形式.在遠景設計研究院看來,紅色旅遊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事跡和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
在發揚革命先輩精神與作風的今天,紅色旅遊作為一種新興的專項旅遊活動形式和產品類型在當前得到很多關注.發展紅色旅遊有利於在廣大幹群特別是青少年中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⑷ 如何做大做強西柏坡紅色旅遊產業
2013年,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1%,第三產業增加值佔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而易見。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旅遊消費的需求也有逐漸增強。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17%。2013年,國內旅遊人數為32.6億人次,同比增長10.25%。在旅遊消費方面,2005-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花費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長率約為22.20%。2013年,我國國內旅遊花費為26276億元,同比增長15.72%。
⑸ 鹽城市紅色旅遊產業的發展現狀如何
300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以中東部地區較為集中,其中北京市紅色旅遊景區最多,共有15個,排名首位;河北、湖北、湖南紅色旅遊景區各14個;山東、陝西、廣東紅色旅遊景區13個;另外以江西等為代表的我國重要的革命基地,其旅遊景區也有11個。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知網文章下載:論紅色旅遊文化建設對旅遊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 近年來國內紅色旅遊研究回顧與前瞻
發給你了
⑺ 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紅色旅遊是什麼
紅色旅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兼顧市場發展和公益性
紅色旅遊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遊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遊活動。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蘊含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的紅色旅遊再次成為熱點。綜合高德地圖和各大在線旅遊平台的數據來看,今年暑期,紅色旅遊持續升溫,總體天氣條件適宜出遊,預計將有過億人次的旅遊者選擇紅色旅遊。「八一」建軍節前後,或為出行高峰期。
紅色旅遊發展現狀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紅色旅遊接待遊客11.47億人次,同比增長11.7%,綜合收入達到3060.9億元,同比增長17.2%。近三年來,全國紅色旅遊接待遊客累計達34.78億人次,綜合收入達9295億元。。現在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紅色旅遊正成為旅遊產業的一個重要板塊。
年輕人漸成主力
紅色旅遊的一個較顯著變化是年輕人漸成主力人群。今年國內紅色旅遊的主要客群已由60後、70後向80後、90後轉移。今年1月至6月,紅色旅遊遊客平均年齡為33歲,在紅色旅遊總人數中80後佔24.9%、90後佔8%、00後佔5%。紅色旅遊遊客中,80後和90後的佔比已升至39%,60後和70後則降至32%。
紅色旅遊推動有利因素
1、紅色旅遊在時代特色、意涵方面的特殊性對年輕人形成一定吸引,注重遊客體驗成為產品設計的重要考量因素,綠色生態、自然風光、文化名勝、研學教育等與紅色旅遊相結合,形成更多樣化的產品體系,契合了不同遊客類型的需求
2.、另一方面,是相關政策的推動。早在2004年,國務院頒布《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之後國務院持續頒布《2011-2015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文件提出,要繼續擴大革命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加強革命文物創意產品的開發,鼓勵支持文化文物單位和社會力量參與革命文物創意產品的開發,並提高紅色旅遊發展質量,包括推出更多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行、體驗旅遊、休閑旅遊項目等。
3、從目的地一端來看,紅色旅遊景點密集,相關旅遊資源較為豐富,挖掘力度相對較大及其旅遊產品相對多樣化,是受捧的重要原因。不少目的地城市也在尋求更多彼此合作的機會,增加彼此間紅色旅遊市場的連接。
紅色旅遊發展痛點分析
不過在市場趨好背後,紅色旅遊也出現一些問題。其中低俗、過度娛樂化等現象在某些地區紅色旅遊區域較為突出。紅色旅遊中低俗、庸俗和惡俗現象主要包括,有的「景區」移花接木虛造歷史場景、建築和器物;有的做成不倫不類的游樂園;有的講解詞不實;有的紀念館越建越氣派,紀念碑越建越高;有的壟斷和強行兜售高價花圈、花籃牟利;有的借吃「憶苦飯」提供價實不符的飲食等等。
國內大部分紅色旅遊目的地的旅遊商品開發現狀還不盡如人意,旅遊商品的同質化傾向嚴重,旅遊商品創意概念的表達受阻。他認為,國內紅色旅遊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諸如紅色旅遊資源開發模式單一、項目建設同質化嚴重、產品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兼顧市場發展和公益性
下一步需要加強紅色旅遊特色商品與創新型商品的開發力度,進一步優化旅遊購物環境和市場秩序;鼓勵當地居民參與到旅遊商品的打造之中,充分整合利用當地社會資源,鼓勵企業本著社會責任的精神,積極投身紅色旅遊商品創新公益行活動,打造出有特色的旅遊商品品牌。
紅色旅遊應在市場發展與公益性方面保持平衡。紅色旅遊應該圍繞紅色主題,營造氛圍、深化體驗、寓教於游,切不可隨意用「產業化」「市朝」削弱文化主題和公益性質。
如何做大紅色旅遊市場?
要提高紅色旅遊發展的質量,依託革命文物資源,推出更多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行、體驗旅遊、休閑旅遊項目,豐富紅色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提升紅色旅遊的服務質量。
針對紅色旅遊參與主體年輕化的發展格局,紅色旅遊景區要將自身的紅色文化與美食、體育、科技、動漫、電子競技等現代化元素進行探索性的有機融合,從而更加直觀、有趣、有效地傳播紅色旅遊背後的主流價值觀。要充分認識到「旅遊+」是壯大紅色旅遊的重要發展方向,紅色旅遊需要在與時俱進和不斷融合的過程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培育紅色旅遊主題產品體系,構建紅色主題的餐飲、娛樂、購物等系列產品及品牌,大力推動紅色旅遊和觀光旅遊、文化旅遊、鄉村旅遊、休閑度假旅遊等其他旅遊產品相結合,形成以紅色旅遊為主題、形式多樣的復合型旅遊產品和線路,增強其吸引力和競爭力,實現產業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