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桂林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① 桂林旅遊資源優勢
桂林抄旅遊資源豐富,而且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都可以坐大船游灕江,看美麗山水風景等。一年四季突出的美景如下,春天看桃花油菜花、泡溫泉,夏天看梯田(放水、插秧、長綠)、爬瀑布、玩漂流等;秋天泡溫泉、賞梯田金色稻穀、看銀杏、聞桂花;冬天泡溫泉等。桂林四季游路線: http://www.0773cc.com/tourway/index.aspx
② 桂林是依靠旅遊業發展起來的嗎
桂林的經濟是向外型經濟,旅遊業是其支柱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工業也佔了很大的比重,配合農業和商貿已使桂林成為廣西經濟發達高新技術提升遊客交織的地區。
③ 有誰告訴我桂林旅遊業的現狀
現在因為漲水,比如象鼻山 游灕江的項目都關閉了。
④ 深入分析和研究桂林旅遊現狀
由於桂林城市范圍較小,所以旅遊開發潛力已經不大了。所以以自然風景和人文氣息來吸引遊客,視乎不是很有優勢了,因為現在各個地方的新興小城都在電視上打旅遊的廣告,就連央視上都有很多了。前幾個月,桂林市舉行了一個動漫桂林的活動,就是為了開發新興旅遊空間。而且桂林的山水,也就那樣了,沒有從前的清秀了。
⑤ 桂林特色旅遊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桂林憑借「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個殊榮盛名於世,或許在上個世紀還回能算是名副其實,星移答斗轉,如今桂林的旅遊業已是江河日下。顧名思義,桂林的特色旅遊在於它奇特的山和柔美的水,因為山的奇特峭直,所以透射一種俠骨柔情之風,又因為水的柔美旖旎,所以情系江南小橋流水的佳韻,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相得益彰。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桂林的氣候和那蔥郁的桂樹,四季如春,芳澤爭艷,桂花香來傳千里,神清氣爽,暢快淋漓,或許可與陶瓮的桃花源相提並論。
然則世界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加上地方政府沒有落實科學發展觀,各屆各自追求短促有效不科學的極端發展模式,一昧的向大自然挖掘索取,使已處疲態的大自然雪上加霜,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極度惡化等不良後果。舉目四望,眾山沮喪,灕江失顏,這便是對桂林旅遊業的強有力的重撞。人是文化的載體,反映一個地域的思想道德水準,桂林在人文教育問題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待加強提高,這也是問題的源頭。......
⑥ 桂林旅遊業電子商務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桂林作為世界旅遊名城,以其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中外無數遊客。20多年來,桂
林旅遊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8年10月地市合並後,桂林旅遊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整
體優勢更加明顯。大致體現在四個方面:(一)行政區域一體化,形成了加快旅遊業發展
的合力優勢;(二)地域廣闊,資源豐富,形成了山水、歷史文化、民族風情一體化的資
源整體優勢;(三)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設,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市、縣網路化的核
心優勢;(四)桂林旅遊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產業優勢。但由於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景
區景點建設缺乏統一規劃與系統開發、依法管理市場的力度不夠等因素的影響,旅遊企業
經濟效益不佳,整體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旅遊購物、旅遊文化娛樂等項目的收入一
直處於低水平,制約了旅遊業對全市財政的貢獻。為了更好地發揮整體優勢,促進桂林旅
游的發展,特提出幾條對策與建議。
(一)進一步統一全市對旅遊業發展全局的認識
1.必須充分認識國際國內的發展環境,以中共桂林市委《關於加快旅遊業改革和發
展的決定》和《關於制定桂林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為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旅遊立市、富市、強市」的觀念,堅持觀念創新、體制創新、產品創新和服
務創新,扎扎實實加快推動旅遊產業的市場化、現代化和社會化進程。
2.樹立發展桂林旅遊業的全局意識,以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為准則,沖破既得利益、
部門利益、地區利益的束縛,全力推進我市旅遊業的整體發展。
3.加深對旅遊資源的認識,一是資源的國有、共有性質和整體性,確定了它必須統
一開發使用;二是旅遊資源必須不斷挖掘潛力,在創新中提高產品質量,從而使潛在的資
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的資源優勢。
(二)加強旅遊發展的整體規劃工作,搞好景點建設
1.抓好《桂林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實施,用行政手段樹立起規劃的權威性,使
其成為全市旅遊發展的法規。
2.按照《總體規劃》的要求,指導各縣做好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嚴格按
規劃搞好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保證旅遊資源有序開發,合理利用,優勢互補,避免重復
和濫開發。
3.注重利用各種先進手段對景區景點進行開發包裝,提高其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4.挖掘、保護、修復、開發文物古跡和文化藝術景觀,特別要注重開發建設具有深
厚文化底蘊的文物古跡和現代文化藝術精品,增強景區景點的觀賞性、知識性。趣味性。
以市區為核心,重點推出幾條不同類型的旅遊精品線路。
(三)用好西部大開發政策,擴大對外開放,多方籌集資金,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和景
區景點的建設
旅遊發展的資金籌措渠道,一靠國家投入,二靠引進國內外資金和旅遊業自身進行擴
大再生產投入。桂林旅遊的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決主要靠國家、地方投入,而景區景點開發
建設和辦旅遊企業應該以引進國內外資金和旅遊業自身進行擴大再生產投入為主。當前進
一步拓寬旅遊融資渠道,一是要用好西部大開發政策。廣西屬西部大開發之列,桂林是全
國旅遊重點城市和廣西發展旅遊的龍頭,我們應積極創造條件,千方百計爭取到更多的資
金或項目來加快城市、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縣區景點的開發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二
是要進一步優化投資政策,推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投資機制。積
極實施「以資源換技術、以產權換資金、以市場換項目、以存量換增量」的舉措,加快資
本市場融資步伐。三是要充分發揮桂林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的融資作用,利用上市公司股票
發行的作用,融集更多資金。四是要積極爭取有較好經濟效益的旅遊企業進一步創造條件
盡早上市發行股票;積極爭取貸款對旅遊業的投入;積極爭取國家旅遊局對特色景區景點
(如龍脊梯田、興安靈渠等)的投入;積極支持本地大型企業參與旅遊開發建設等。通過
多方努力,多方籌措到更多的旅遊發展資金,全面提高桂林旅遊產業的國際國內競爭力。
(四)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有人認為,桂林旅遊產業的發展仍然缺乏面向新世紀的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和富於創新
精神的高級管理人才和設計者,這話有一定道理。為此,還必須:(1)創造更為寬松的
軟環境,制定更為優惠的政策來吸引並留住高層次的管理人才。(2)加強旅遊從業人員
的教育培訓,組建培訓網路及教育培訓隊伍,形成大培訓格局,把培訓發展成為產業,爭
取桂林成為全國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之一,促進旅遊教育培訓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現代
化。(3)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解決旅遊大縣的人才問題。市裡可有計劃地選
出一些管理人員到縣里掛職、任職,縣里的同志也可到市旅遊部門或企業掛職,通過交流
,幫助縣里培養旅遊管理幹部;也可以派人到縣里辦班或縣里派人到市裡的旅行社、飯店
等進行培訓或實習,幫助各縣提高旅遊經營管理素質和水平。(4)加大旅遊宣傳力度,
營造全民關心、支持旅遊發展的輿論環境。同時,可開展爭創微笑景區、微笑城市和爭當
萬名優秀市民等活動,以提高市民的旅遊意識和整體素質,為桂林發展旅遊提供一個良好
的社會環境。
(五)深化改革,提高旅遊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1.深化旅遊行業的體制改革
一是要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大對國有旅遊企業的改組、改制和改造力度,做
到產權明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要以產業化為目標,逐步培植大型旅遊企
業集團,實行一體化管理,一條龍服務,提高規模經濟水平。要優化旅遊企業結構,切實
發揮旅行社的龍頭作用。積極引導旅行社業向品牌化、集團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切實發
揮旅遊業的龍頭作用。二是逐步開放旅行江市場,打破行業壟斷,允許和鼓勵具備條件的
多種經濟成份和多種所有制形式開辦旅行社。從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發展趨勢
來看,桂林旅遊產品已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桂林要想招徠更多的客源,進而擴大
和推動吃、住、行、游、購、娛各項旅遊消費,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必須開放旅行社市場
。通過組建中外合資旅行社,利用外商的資金、人才和客源組織渠道為桂林招徠、組織客
源服務。吸引區內外大集團公司加盟桂林旅行社業,以此帶來商機和客源。允許和鼓勵具
備條件的非公有制經濟開辦旅行社。
2.加強管理,規范市場
要按照市場規則,對各種所有制形式和經濟成分的旅遊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通
過市場競爭逐步形成適應國際、國內旅遊市場的經營機制,建成一個開放、競爭、有序的
旅遊企業市場體系。要依法規范旅遊業。嚴格執行國家已發布的法律法規,盡快制定出《
桂林旅遊管理辦法》。旅遊行業管理要盡快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從微觀管理轉向宏
觀管理,從管理旅遊企業轉向管理全市旅遊市場,研究旅遊發展戰略、制定規劃、完善政
策、搞好行業間的監督協調和服務上來,以適應未來旅遊業發展的新要求。
3.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目前,我市雖然成立了相應的行
業管理協會,但有名無實。要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必須賦予行業協會一定職權。可借鑒美
國、日本、香港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採取協會與企業簽訂合同
的辦法,規定和約束企業必須在協會的行業規則下經營,形成行業自律。
⑦ 請問桂林旅遊業何時發展起來
現在不是在變革弄文化旅遊嗎?現在好像在發展空中旅遊。現在好像有專高鐵旅遊,還有航空旅屬游,然後桂林不是在建設那個什麼國際……旅遊城市,好像到2020年完成,2023年為遠景發展,好像為了打破陽朔等的單一旅遊路線,又在各個縣發展高速公路自己高鐵動車來著,還有市區好像要搞商業旅遊,萬達城好像也開始了
⑧ 幫我寫份桂林旅遊的概況,1000字左右。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是中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城市,有著被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點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兩頂桂冠,被譽為國際旅遊明珠。桂林風景秀麗,以灕江風光和喀斯特地貌為代表的山水景觀,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之譽,是中國自然風光的典型代表和經典品牌。「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獨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行政區域總面積27809平方公里。轄5城區和12個縣,總人口495.11萬。境內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四周山地環繞,地勢由西向東依次降低,灕江和義江自北向南流經轄區。桂林有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
桂林旅遊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由市區和靈川縣構成的城市旅遊板塊,以陽朔為中心,荔浦、恭城、平樂組成的南片旅遊板塊和以興安為中心,龍勝、資源、全州、灌陽組成的北片旅遊板塊構成了大桂林旅遊圈,形成了灕江、百里小康生態文明長廊兩條黃金旅遊帶,構築了山水觀光、 休閑度假、商務會展、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民俗風情、城市旅遊等多元化旅遊產品體系。
桂林旅遊資源豐富,並具有以下五個方面特點和優勢:一是山川秀麗獨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賦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風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譽;二是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渾然一體。灕江、蘆笛岩、象鼻山、龍脊、八角寨、靈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區(點)各具特色;三是城市與景區交融,推窗、出門就能見景,且景觀分布適當,旅遊可達性好;四是景觀分布的空間層次多,且各具特色,便於多種旅遊線路的組合與分期分區開發;五是多數景區有城鎮做依託。部分景區已有一定的開展基礎,適宜開展多功能、多層次、多種形式的旅遊活動,增強可游性。近年來,桂林市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和開發力度,大力推出了兩江四湖、樂滿地、印象劉三姐、愚自樂園、龍勝溫泉、銀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遊精品。
一 歷年旅遊數據
2004年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稅收收入為1595669元,帶來的規費為697786元,兩項合計為旅遊直接影響行業對財政的貢獻2293455元,對財政的貢獻度10.19%。2006年桂林共接待中外遊客1337.9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68.75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1.03%和18.63%,旅遊收入增長高出旅遊人數增長7個百分點。 2007年,桂林市接待國內外遊客 1530.6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14.4%,實現旅遊總收入85.51億元,增長 24.4%。2008年旅遊形勢嚴峻,歷經坎坷,桂林全市旅遊接待人次仍然達到了1600萬,同比增加5.5%;接待境外遊客125萬人次,與2007基本持平;特別是旅遊總收入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超過100億元,比上年的80多億元增長了18%,200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桂林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45萬人次,同比2008年增長92.93%,同比歷年春節黃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長12.3%。全市實現旅遊收入2.65億元,同比2008年增長96.3%,同比歷年春節黃金周最好水平的2007年增長21%。由此可見,旅遊對桂林的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旅遊對財政收入總的貢獻度(此段和後面旅遊對社會就業的貢獻作於2004年,望考慮時間因素)
旅遊消費所帶來的總的財政收入應該是旅遊直接影響行業、旅遊間接影響行業和旅遊引致影響行業帶來的財政收入之和。某一旅遊間接或引致影響行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等於該行業的財政收入系數乘以各個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旅遊總產出所引起的該行業的完全投入。最後加總所有旅遊相關行業(包括直接、間接、引致行業)所帶來的財政收入,除以全社會財政收入總量即為旅遊對財政收入總的貢獻度。
3.旅遊業對社會就業的貢獻
根據旅遊活動的內容以及旅遊業的特點,旅遊為社會就業所做的貢獻應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旅遊直接提供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在旅遊直接影響的行業中為「食、住、行、購、游、娛」六大旅遊要素服務的直接從業人員,旅遊對社會勞動就業的直接貢獻為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與全社會就業人數之比,其中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等於各個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的就業系數(單位產出直接需要本部門的就業人數)與本行業因旅遊消費而帶來的產出額的乘積。2004年桂林市全社會就業人口為1459800人,旅遊直接影響的就業人數為43795人,旅遊對全社會就業的直接貢獻率為3%。因為旅遊直接影響的行業大部分為第三產業,則旅遊對第三產業就業崗位的貢獻率達到11%。第二部分是為旅遊間接或引致行業提供的就業崗位。這些就業崗位包括與旅遊直接影響行業直接相關或間接相關的行業中因旅遊活動而導致的就業崗位。測度旅遊對社會勞動就業的貢獻,不僅需要考慮旅遊所直接帶來的就業效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全面考慮旅遊所完全帶來的就業效應,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展示旅遊業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力。桂林市2004年由旅遊直接與間接提供的就業崗位達101580個,佔全社會就業崗位的7%。這意味著全市總就業人數的1/14以上是與旅遊活動密切相關的。
⑨ 是從旅遊資源的特點分析桂林市發展旅遊業的優勢特點。
(來 1 ) 1 多樣性特點:桂林自市有山巒、岩洞、寺廟等旅遊資源( 1 分),種類較多且各類資源數量較多( 1 分); 2 地域性特點:石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壯族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等旅遊資源( 1 分)在桂林市大規模分布,且密度大( 1 分); ( 2 ) 1 大量開發石林、溶洞、溫泉,導致地質災害多發( 2 分); 2 人造景點建設過多,導致生態破壞嚴重( 2 分); 3 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進駐,導致風景區環境污染明顯( 2 分)。(選兩點,得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