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力發展旅遊強省
㈠ 貴州省旅遊優勢 劣勢 機遇和威脅 越詳細越好 好的可以追加分數
貴州旅遊
優勢(仍待加強)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比如 黃果樹瀑布,每年都有很多全國各地的遊客去,優勢在於它不僅僅是美麗,而且讓你的心情得到釋放。
劣勢(亟待減少)說明我們不是「表演終結者」。為什麼會有劣勢呢,因為很多很多的問題有待提高,問題在於「問題」的基礎之上。
機遇(需要探索)刺激DS/DOOH行業持續、穩步增長。政策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成功靠機遇,優秀靠自己。所以一要靠機遇 二要靠實踐。
威脅(可以中和)可以用我們行業的優勢來中和。充分發揮行業的優勢,把旅遊項目做大做強。
㈡ 貴州旅遊業發展趨勢.
貴州的景色自不必說,只是貴州相關部門似乎不懂炒作。織金洞、龍宮、梵凈山、馬嶺河等很多貴州境內的風光無限美好的地方都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宣傳。估計以後會加大對自然風光的宣傳力度。
其次就是氣候,全球變暖的趨勢正在蔓延,貴州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貴陽成為避暑之都、六盤水稱為涼都,大打氣候牌拉動旅遊已經正在走向軌道。旅遊輻射的如餐飲、住宿、消費等其他行業也會迅速發展起來。
㈢ 貴州旅遊事業的發展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不足
分析南方地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㈣ 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文化帶動鄉村振興戰略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2018年。
對應的文件應該是《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18〕1號)。而這份文件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發〔2018〕1號)精神出台的對應性文件。
作為戰略規劃性文件,振興戰略不是由具體哪個部門提出,而是政府牽頭,部門落實。
至於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文化帶動鄉村振興戰略可參見
《省文化廳2018-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其中第八條明確指出:
(八)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和文化扶貧,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支撐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農村文化建設提出的新目標、新要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將農村文化建設與文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大力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推動繁榮興盛農村文化,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落實《貴州文化廳文化扶貧「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安排,推動文化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效。派出思想好、作風硬、業務強的幹部駐村幫扶的同時,切實關心他們的思想和生活。及時總結推廣文化扶貧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並對涌現出的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和表揚。
㈤ 貴州省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簡介
貴州省舉辦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指導思想是什麼?建設旅遊大省、大力培育旅遊支柱產業,堅定不移地實施旅遊精品戰略,轉變旅遊經濟增長方式,強力推進體制、機制和思路創橋塵新,動員各方力量,凝聚各方智慧,整合各方資源,全力推動重點旅遊區率先加快發展,帶動提升貴州旅遊在國際國內旅遊市場孫兆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促進全省旅遊業實現大突破、大跨越、大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提供重要產業支撐。貴州省舉辦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1)召開一次旅發大會,使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提速五年,使旅遊產業發展提速五年,使環境建設提速五年;(2)針對全省旅遊業發展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和突出矛盾,制定出台一組具有指導性、針對性和操敏凱禪作性的政策措施;(3)通過整合項目、資金和新聞宣傳等各類優勢資源,大力支持和幫助大會舉辦地加快發展,大幅度提升舉辦地旅遊的知名度、美譽度和旅遊業的自我發展能力、綜合競爭能力,使舉辦地旅遊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全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4)通過實施一系列務實舉措,使旅發大會成為促進全省各地旅遊創新和開展合作競爭的重要平台,成為國內外旅遊投資商了解貴州旅遊發展商機、發現貴州旅遊發展亮點、投資開發貴州旅遊的重要窗口,成為有效整合全省優勢資源、推動貴州旅遊業不斷取得新突破的持久動力源。旅遊發展大會為什麼由各地州市承辦?全省九個地州(市)通過採取申請競爭輪流舉辦形式,這有利於引入競爭機制,調動地州(市)發展旅遊的積極性;有利於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典型引路,以點帶面;有利於整合資源聚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總之,這種創新機制有利於推動我省旅遊業發展。
㈥ 八年級上冊地理:說一說,貴州省發展旅遊業有什麼優勢條件
近年來,隨著貴州交通運輸業的日益發達,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原來閉塞的貴州也逐漸地為世人敞開了觀光之門。眾所周知,旅遊業相對來說有投入少,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小的特點。因此,大力發展旅遊業無疑成了貴州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
那麼,貴州發展旅遊業究竟有哪些優勢呢。在本文中,本人將著重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來談談貴州發展旅遊業的有利條件。
首先,從自然條件來說,貴州地處雲貴高原,緯度較低,但海拔高,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因此,這里冬無嚴冬,夏無酷暑。七月份的平均氣溫才二十四攝氏度,在全國來說是個理想的避暑勝地。每年夏天來貴州避暑的遊客絡繹不絕,推動了貴州旅遊業的發展。更何況2007年貴陽被評為「全國避暑之都」。這樣一來,更是大大的提高的貴州的知名度。 除了氣候外,貴州的自然風光也是一絕。因為貴州地處高原山區,群山蜿蜒起伏,峰巒錯落疊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石溶積岩是貴州省地貌的主要特徵,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謂「無山不洞,無洞不奇」,這些溶洞形態各異,各有各的韻味。其中就有號稱「世界第一溶洞」的織金洞,「大自然的奇跡」的龍宮等。這些景點都是巧奪天工,極盡自然之魅力。
洞內有天地,當然洞外的世界也就更精彩了。貴州的風光與江南的煙雨朦朧,塞北的天蒼地茫,青藏的碧水藍天等相比,另有一種獨特韻味。貴州的山,層巒疊嶂,秀峰林立,各具風姿。如雷公山,山上奇石特立,鍾靈奇秀。特別是雨天,煙霧迷濛,更讓這片熱情的土地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天登山,能讓遊客的暑意立消,心曠神怡,飄飄然有馮虛凌風之感。
有山當然就少不了水。有山無水則滯,有水無山則空。貴州有了名山,當然也就會有勝水與之相合。貴州的名水如烏江、舞陽河、馬嶺河,名湖如紅楓湖、黃果樹等。烏江有「千里畫廊」之譽,流程132公里,形成了89公里的奇峽壯觀,從南至北由夾石、黎之、銀童、土坨、王坨等五個峽段和百絲坨、洗心泉、珍珠洞、黃龍泉、飛龍過江等30餘個主要景點組成。山峽北接重慶市烏江峽谷旅遊線,南鄰梵凈山自然保護區。峽岸奇峰對峙、灘險壑幽、飛瀑流泉、嵯峨怪石、古樹蒼藤、珍禽異獸,景觀奇特,蔚為壯觀。黃果樹就更不用提了。黃果樹的落差高達70多米,是世界第二大瀑布,每到豐水期。遊客到此可聞瀑布雷鳴,聲勢有如萬馬奔騰,驚心動魄,數里之外可聞。
貴州的山水秀美如斯,人文美的魅力當然也不弱了。 貴州的人文旅遊資源又包括了民風民俗和歷史名勝兩大類。貴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漢族外,還居住著48個民族,各民族歷史悠久,形成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習俗。每年五彩繽紛的民族節日達1000多個。貴州少數民族粗獷豪放、熱情質朴、豐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各具特色,成為貴州民族風情和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奇葩。貴州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它那濃郁的民族風情猶如醇美的茅台酒令人心醉。侗家鼓樓和風雨橋、苗族吊腳樓、布依石頭寨,精湛的銀飾花帶、綺麗的挑花蠟染、多彩的民族服裝,侗族大歌、儺戲歌舞、蘆笙銅鼓,壯觀的鬥牛大賽,驚險的上刀梯、下火海,都令人嘖嘖稱贊,心儀不已。 在歷史名勝方面,貴州也一點都不落後。貴州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一代代勤勞勇敢的貴州人民留下了眾多嘆為觀止的古跡名勝。其中著名的就有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築群、平壩天台山伍龍寺、福泉明城牆、安順府文廟、遵義海龍屯、奢香墓、息烽集中營舊址、遵義會議會址等等。古跡之多,不勝枚舉。
現在,貴州已形成了以省城貴陽市為中心,以游覽黃果樹瀑布、龍宮、織金洞、紅楓湖、馬嶺河峽谷為主的西線旅遊區;以領略苗、侗民族風情為主,伴有舞陽河風光的東線旅遊區;以瞻仰革命遺址、游覽風光秀麗的赤水十丈洞瀑布和品嘗國酒文化為主的北線旅遊區,以及以瑰麗多姿的「小七孔」自然景觀為主的南線旅遊區。逐漸地,貴州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大大提高了。每年來貴州的遊客量都在迅速增多。
總之,貴州氣候資源好,有山有水有風光,山美水美人更美。遊客至此,不僅可以避暑,放鬆心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時也可以感受得到貴州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風情,在覽景的同時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
有了上面這些有利條件,相信隨著貴州交通的進一步發達,基礎設施的更加完善,貴州的旅遊產業一定會蒸蒸日上,更上一層樓,成為貴州的支柱產業,讓貴州成為一個旅遊強省。
㈦ 以「貴州省旅遊發展」為題寫一篇論文
貴州省本身就是旅遊大身,因地理環境決定了貴州以山、水、石、林為主線的旅專游環境,而紅軍長屬征更是為貴州旅遊增添了不少旅遊聖地。
古鎮、紅色旅遊、自然融洞、瀑布景觀、民族文化等組成了貴州旅遊的特色,貴州旅遊發展這個做論文題目,這個課題就太廣了,建議會貴州的某一個旅遊點上去以小見大吧,多在網上查查資料!
㈧ 貴州省發展概況如何
一,貴州省旅遊業發展概況
一、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貴州省按照《國務院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發展特色旅遊業」的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遊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加以大力扶持和發展,培育成支柱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目標,積極推進貴州省旅遊業的建設和發展。實施西部大開發近五年來,全省旅遊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提前三年實現了「十五」計劃目標。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遊者23.1萬人次,外匯收入8020.27萬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2480.21萬人次,同比增長31.88%,國內旅遊收入161.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8%,旅遊總收入167.75億元,同比增長43.54%。
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特點: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進一步堅定加快旅遊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2002年出台了《貴州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標志著貴州省旅遊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貴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旅遊業富民強省、保護自然生態和民族民間文化、推動改革開放等功能和產業聯動效應,使旅遊業的發展與實現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相協調。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強化旅遊產品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素質,創新旅遊業發展模式,使貴州旅遊業形成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發展之路。二是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國家和貴州省各相關部門對旅遊業投入共計4.03億元,其中旅遊國債資金達3.25億元,投資總額超過了1980年至1999年貴州省財政對旅遊業的投入總和,極大地改善了旅遊的基礎設施建設。貴州省委、省政府在財政比較緊張困難的情況下,決定從2002年起,每年撥出專款1200萬元建立貴州省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把對旅遊業的投入納入到財政預算中(從2005年起增加到2000萬元),這對進一步完善貴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是以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高等級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幹線通往重點旅遊區的道路條件顯著改善,幾個旅遊支線機場相繼通航和開工。四是旅遊規劃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世界旅遊組織和國家旅遊局的指導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由國際著名旅遊規劃專家編制的《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獲得了貴州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批准,地、縣級旅遊發展規劃和支線機場旅遊線路規劃及長徵文化、鄉村旅遊等專項旅遊規劃編制(修編)工作已相繼完成或啟動。五是旅遊精品戰略全面實施,以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和多民族特色文化體驗旅遊為重點的產品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全省首批三個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建設進展順利。旅遊宣傳促銷工作成效明顯,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媒體參與的聯合促銷機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島,生態貴州」的旅遊目的地形象已經凸現。六是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以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重點的旅遊景區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進展,旅遊企業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工作全面推進。
二、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從貴州實際出發,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把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營造旅遊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擴大旅遊業投入、抓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壯大旅遊產業規模作為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 2、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圍繞實施旅遊精品戰略,按照「規劃先行,保護第一」的原則,切實做好旅遊規劃編制和旅遊資源保護等基礎性工作,認真解決好旅遊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3、堅持「以質取勝」和「以特取勝」,轉變旅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和民族文化旅遊,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品體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場,積極推進區域合作,努力塑造貴州旅遊新形象。
4、始終把加強旅遊教育培訓、整治旅遊市場秩序、規范行業管理,作為提高我省旅遊業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重要環節來抓。大力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在旅遊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體制、經管機制的創新上進行新的探索。
三、貴州省旅遊業「十一五規劃」的基本思路
總體要求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富民興黔為旅遊業發展的根木任務,把促進就業、解決「三農」問題、擴大對外開放和推進「三個文明」建設作為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質取勝」、「以特取勝」,進一步轉變旅遊業經濟增長方式,在切實保護旅遊資源的前提下,實施精品戰略,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文化體驗旅遊和紅色旅遊,打造精品線路,創建旅遊品牌;加大以入境游為重點的高中端客源市場開發力度,加強區域合作,拓展旅遊發展空間;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相關行業、部門的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努力開創旅遊業齊抓共建的新局面。
發展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2010年實現旅遊業總收入突破 3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年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遊業建成支柱產業,使貴州成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態旅遊的重要目的地,成為中國西部旅遊熱點地區。
四、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繼續加大以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鐵路和航運構成的立體旅遊交通網路。以旅遊產品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旅遊經濟優勢的轉化,爭取在首批三個優先發展旅遊區率先取得突破。以國際、國內旅遊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不斷鞏固和完善現有觀光、度假旅遊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和紅色旅遊,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安全舒適、服務配套、在旅遊市場上影響大、競爭力強的旅遊精品,建設一批重點旅遊城市、特色旅遊城鎮及民族文化村寨,構建起初具規模的特色旅遊產品體系。
(二)加強區域旅遊合作。按照「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資源為載體,以交通為紐帶,發揮比較優勢,明確區域旅遊發展方向,確定功能定位和區域分工,促進資源在空間上的有效配置。加強與國內外旅遊界的合作及與重點客源城市的協作,聯合周邊省區市共同策劃推出省際特色線路,形成開放、聯動和多元化的市場格局。以聯手開發客源市場、聯合打造區域旅遊品牌、建立無障礙旅遊區為重點,形成區域旅遊精品環線。近期正積極參與和推動「9+2」泛珠三角的旅遊合作,西南六省市區旅遊合作,以及不斷推進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邊合作,努力促進區域旅遊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大力拓展旅遊市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緊緊抓住兩個市場,著力拓展中高端旅遊客源市場。按照營銷渠道多樣化、營銷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實把目的地形象推廣與旅遊產品營銷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專業營銷網路開發旅遊市場的特長,形成組合優勢,有效拉動客源增長。大力開發日本、港台、東南亞和韓國、歐美等入境游市場,不斷拓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北及周邊國內重點市場。
(四)實施人才興旅戰略。圍繞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目標,實施人才興旅戰略。進一步加快旅遊院校教育、職業資格認證教育和崗位培訓的協調發展,擴大旅遊教育培訓與國際間合作與交流,力爭到2010年,建立起適應旅遊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體系。把人才培養和招才引智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培育旅遊人才市場,優化旅遊人才資源配置,在穩定和用好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形成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服務貴州旅遊業的良好機制和有效渠道。通過項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類旅遊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對做出重要貢獻的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實行期權、股權等激勵措施,以及採取知識、技術入股等形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和智力,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的轉變。加強旅遊崗位培訓的力度,加大對旅遊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遊教育投入機制,努力培養造就一文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五)提高旅遊服務質量,規范行業管理。營造依法行政、誠實守信的旅遊業發展環境。繼續抓好國家和省級旅遊管理、服務標準的實施和建設,通過實施標准化建設進一步規范和整頓旅遊市場秩序,完善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客運等旅遊企業的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以旅行社管理、導游管理、規范出境游和查處非法經營旅遊業務等四個環節為重點,加強旅遊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強化旅遊綜合執法機制;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進一步加強旅遊行風建設,促進全行業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防止重大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幾點啟示
1、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進一步轉變職能,創新旅遊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進一步深化旅遊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分明、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遊行政執法體系,嚴格依法行政,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旅遊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真正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加大旅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逐步實行以監督執法為主的管理方式。
2、推進重點旅遊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創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統一規劃、屬地行政管理、部門行業指導、企業自主經營」、「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繼續推進重點旅遊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創新,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的分離。積極鼓勵旅遊區(點)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旅遊資源能夠有效保護和有利於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前提下,依據規劃和相關法規的要求,採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股份合作、租賃等多種形式,通過公開招標等多種方式選擇業主,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旅遊區(點)的建設、管理,引進人才和現代管理理念。
3、擴大旅遊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國有獨資旅行社股份制改革,推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相互參股,促進國有旅行社企業股權結構多元化。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旅行社業。放寬市場准入限制,鼓勵省內外優勢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到我省合資、合作經營旅行社。積極引進國外旅行社採取合資、獨資方式在我省開展旅行社業務。對在我省興辦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資質審查與項目審批方面適當放寬標准。省外、境外優勢企業通過投資、兼並、參股、收購、遷移總部等方式來湖北開展旅遊經營,凡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我方企業可以不控股。
4、進一步改善旅遊投資環境,建立協調對外、運轉高效的工作協調機制,規范旅遊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搭台、以企業為主體的旅遊招商引資機制,建立滾動的、分層次、分行業的旅遊招商引資項目庫,大力推行定點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遊招商引資的服務質量和實效。
5、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省財政每年安排的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要根據財力情況適當增加,主要用於旅遊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遊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遊宣傳促銷等,其中用於宣傳促銷的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各市州和重點旅遊縣(市、區)政府應安排相應旅遊業發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切實保證重點旅遊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的資金需求,相對集中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交通、生態、水利、小城鎮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等方面的資金和項目,要適當向重點旅遊景區傾斜。加快建設湖北旅遊項目庫,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更大的支持。
6、拓寬旅遊項目融資渠道。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和延長貸款期限;爭取國家商業銀行總行對我省貸款金額較大的旅遊重點項目給予直貸。選擇條件成熟的部分旅遊區,採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國外和省外資金參與我省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環境綜合治理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國外優惠貸款、政府間投資進行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和生態環保項目建設。積極探索以旅遊項目收益權作為質押向銀行貸款,通過建立旅遊產業基金、開放式旅遊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展成為上市公司。
㈨ 貴州省的旅遊發展如何呢
自從貴州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它的經濟總量慢慢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在2019年它的GDP總量達到了1.67萬億元,從中可以看出它擁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而且現在貴州不單單就是旅遊業出色,還帶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比如餐飲和住宿行業等,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最近這些年貴州也在大力發展交通,相信之後憑借著自身的優勢會帶來更大的突破。對於中國唯一「三不靠」省份,不靠江不靠海不靠邊,經濟卻一年比一年好,不知你怎麼看?
㈩ 結合貴州省情,為貴州省旅遊發展獻計獻策
對於貴州旅遊的發展來說,這就要內外一起努力了,怎麼說呢:
對內,各旅遊目的地要加強素質教育宣傳和基礎設施建設。可能你認為我說的有點虛,但事實確是如此,你到各旅遊景點看下,到處都是垃圾,怎麼看都不爽。
像茂蘭自然保護區,那邊的旅遊景點確實很好,但路都不好走,到裡麵食宿都很固難,在好又有幾個人會走呢。
在說對外吧,對外的宣傳得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了,這個不是某個人或某個團體能幹得了的事。還有在宣傳的時候要把文化也融入進去,這才是重點,要不然別人也不知道你的獨特之處。
為什麼埃菲爾鐵塔那麼出名,不就是一個鐵架子嗎,哪裡沒有呢,大家想過這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