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1
⑴ 截至2011年2月,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以達到多少個
108個 港澳台地區,東南亞三國(新馬泰)韓國、日本、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亞、紐西蘭、馬爾地夫、荷蘭、法國、義大利、盧森堡、奧地利、英國、美國、朝鮮等
⑵ 2011、2012中國旅遊統計年鑒
1. 根據您的需求提來供以下資料,源祝您成功!
2. 2011中國旅遊統計年鑒http://www.book.com/book/1520519/
3. 中國旅遊統計年鑒(2012) (平裝) http://www.amazon.cn/gp/aw/d/B00ASFLRDQ
⑶ 中國旅遊經濟藍皮書和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1 NO 3 在哪兒買
5月2日後,北京到杭州這邊的機票不是很貴。可以留意2004年,全市旅遊產業增加值156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的6.3%,全年入境遊客
康輝神遊假期
⑷ 2013中國出境旅遊人數
據《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4》(中國旅遊研究院出版)一本中所報,2013年中國出境旅遊為9819萬人次。
⑸ 出境旅遊的中國遊客
「如果有一天,《時代周刊》將中國遊客作為封面人物,我絲毫不會驚訝。」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直言,「中國遊客」已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一個顯著話題,熱度持續升高。
中國已穩居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市場。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4》發布:2013年,中國出境旅遊規模達到9819萬人次,今年,這一數字或將被改寫為1.14億。
2015年3月4日發布首份年度出境旅遊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遊客赴日本、韓國旅遊增長顯著,韓國首次排名第一,成為中國內地遊客出行人次最多的國家。
2014年中國內地出境游首次突破1億人次,排名前十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韓國、中國香港、泰國、日本、中國台灣、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新加坡、美國、柬埔寨。一些小眾目的地塞席爾、斐濟、丹麥、汶萊、埃及、墨西哥等國家也備受內地遊客青睞。
中國國家旅遊局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首次過億,達1.07億人次,出境游開支總額近900億美元。而2015年出境旅遊人次更增加到1.2億。
中國旅遊研究院和螞蜂窩旅行網共同發布的《全球自由行報告2015》顯示,2015年中國自由行出境人次達到8000萬,平均消費11624元,同比增長24.1%。 戴斌介紹,中國出境旅遊的試點工作起步於1998年,主要是赴「新馬泰」三國的旅遊。「16年過去了,我國已成長為全球消費量最大的旅遊客源國,成長非常迅速。」戴斌說,「中國人早已走出亞洲,將足跡延展至全球。這個以中文為交流語言的群體,輻射的半徑正逐漸加大,形成一個日益廣泛的中文旅遊圈。」
快速成長的中國出境旅遊對全球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商業上,中國遊客成為全球零售商的一個關鍵的收入來源。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4》指出:2013年,中國出境旅遊消費達到1287億美元,超出其他任何國家。有媒體指出,在西方人眼裡,中國遊客已經「泛土豪化」,出境游不再是富人的專屬,他們旺盛的消費能力給各國萎靡不振的經濟注入了「強心針」,成為各國政府爭相招攬的「寵兒」。
以「中國遊客」為關鍵詞通過網路進行搜索,共有相關新聞282萬條。檢閱相關新聞,在法國、韓國、英國、新加坡等地,中國遊客都成為消費量最大群體。
不久前,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專門發布了一份關於購物和旅遊的報告,指出購物仍是中國遊客的關鍵活動。全球的零售商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應對中國客戶口味的多樣化。 不僅是全球的零售商在試圖做出改變。旅遊業界的改變早已進行。
近年來,多次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客會發現,國外的住宿餐飲接待有了不少變化,「10年前,在國外聽到一句『你好』都能興奮半天。」戴斌介紹,如今,中餐、中文服務已不是新鮮事。
早在2011年8月,希爾頓酒店就啟動了「希爾頓歡迎計劃」。在希爾頓酒店看來,中國遊客一方面希望體驗新鮮的文化及目的地,另一方面也想擁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希爾頓歡迎計劃」要為中國遊客提供熟悉親切的細節,讓中國遊客盡可能獲得最愜意的體驗。
2013年發布的一份《中國遊客境外旅遊調查報告》中,列出了十大最受歡迎專為中國遊客而設的服務,依次分別為中國銀聯/支付寶設施、通曉中文的酒店員工、免費無線網路、中文版旅遊/游覽指南、酒店中餐廳、中文電視節目、酒店中文網站、中式客房服務、中式早餐、中文版歡迎資料。中國旅遊研究院的中國遊客出境游滿意度調查報告指出:2013年四個季度中,缺少中文服務、中文電視節目和中文菜單是中國出境遊客最不滿意的因素。
「要做中國人的生意,就應該提供更多的中文服務」已經成為共識。
2012年,中國旅遊研究院與哲意控股共同啟動「歡迎中國」活動,致力於研究和推廣一套「為中國遊客定製」的服務標准體系,通過與境外目的地的住宿、餐飲、購物、交通、主題公園等商家通力合作,為中國遊客提供更加便捷、更為友好的接待環境,特別是滿足中國遊客在境外旅遊過程中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這一套認證標准就是希望幫助國外商家滿足中國遊客的核心訴求。」戴斌介紹,讓這些商家藉此領會「新待客之道」。 中國遊客遍地走,中國企業跟著提供全球服務。據美國《僑報》報道,中國最大的移動用車服務網站「易到用車網」登陸美國,將美國兩座城市納入用車軟體的適用地區,而舊金山和紐約這兩大城市正是中國遊客最愛的旅遊目的地。據介紹,「易到用車網」將為中國遊客提供專屬服務,配備中文司機來滿足英語交流困難的中國遊客的用車需求。中國遊客一下飛機,便可以享受用車服務。未來,中國遊客在美國旅遊,即便不會「實用英語100句」,也能直達目的地。
該公司的創始人周航預計自己公司的市值將在未來幾年與Uber(叫車服務界的鼻祖)旗鼓相當。他的底氣正是來自於中國出境遊客數量的迅猛增長。
中國企業走出去,中文的影響也日益壯大。已有1000多個來自漢語的詞語進入英語體系。這其中,「kungfu(功夫)」、「jiaozi(餃子)」等都與中外間旅遊交流有著密切關系。中山大學教授周海中認為,這是漢英兩種語言接觸的必然產物,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必然結果,隨著中華民族與英語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頻繁,來自漢語的英語詞語及表達方式將會越來越多。
過去幾年間,中國遊客因為在境外的不文明行為,成為「話題人物」。對此,戴斌認為,應當理性看待。「中國人去的地方越來越遠,除了看風景,還通過自由行等方式深入當地老百姓生活。回歸到日常生活的旅遊就得經常面對主人和客人之間的關系。既有客人覺得主人不夠熱情的時候,也會有主人覺得客人不夠禮貌的時候。」戴斌說,近年來,關於中國遊客不文明的話題越炒越熱,扎堆高聲喧嚷、小孩子當街小便等,幾乎每一事件都可炒作成新聞熱點。「這些年出境旅遊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得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之間的交往已經從政治外交、精英交流過渡到普通國民之間的日常互動,結果就是遊客在慣常環境中的生活方式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與境外目的地居民之間的主客關系也由充滿神秘互動的『戀愛期』一步步地走到柴米油鹽的『生活期』。不文明現象都是中國出境旅遊初級階段的暫時問題,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戴斌強調,在承認這些問題和現象客觀存在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將之隨意放大,更不能因噎廢食。
戴斌認為,在中文旅遊圈的輻射之下,2014年中國出境旅遊或會迎來轉折,我國的出境遊客會越來越文明;各國、各地區的政府和公共部門會給予中國遊客更多的便利,在接待細節上善待到訪遊客;旅遊業界會更加深入地研究中國市場和中國遊客的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中國遊客對目的地的整體滿意度。
⑹ 出境旅遊市場近年的特點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截止2019年,中國遊客在境外消費的場景日益多元化,出境旅遊已是中國人生活水平改善、幸福指數提升的一大標志。
1、在預訂渠道上,中國遊客一個手機走天下,攜程這類OTA(在線旅行社)成為出境游主流預訂、服務平台。
2018年,攜程通過各類出境旅遊產品和服務,服務了超過5000萬人次出境遊客。2019年中國遊客選擇出境游度假產品到達全球158個國家,較去年增加了17%,出境人次和消費額也創新高。
2、銀行卡消費仍是主要的支付方式,但移動支付快速提升,銀聯卡已成為中國人出境主流支付工具。
為更好服務出境遊客,銀聯國際加速受理環境建設。境外已有176個國家和地區,2850萬商戶支持銀聯卡,「雲閃付」用戶已可在境外52個國家和地區掃碼或「揮」機支付。銀聯國際數據顯示,
(6)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年度報告2011擴展閱讀:
中國出境游市場發展趨勢預測
1、融入當地生活,深耕目的地特色體驗
從在線旅遊廠商來看,途家擴充10萬+海外新房源,布局對應中國出境游熱門東南亞目的地;窮游Q-Home線下門店加入民宿功能,目的地生活場景從服飾、廚藝到住宿逐步豐富。
2、技術+服務並行,解決目的地即時需求
旅遊和科技的發展相輔相成,科技改變人們的旅遊方式帶來更多互動式的體驗,而體驗中產生的差異化新需求也在催化著技術不斷前行。從需求本質上來看,遊客對技術的需求即是對解決能力的需求,因此,安全性、及時性和高效性的技術革新才是提升服務的有力輔助。
⑺ 據媒體報道,我國2009年公民出境旅遊總人數約5000萬人次,2011年公民出境旅遊總人數約720
1、設平均增長率為 x, 則:
5000 * (1 + x) ^2 = 7200
解方程得:x =0.2 x= -2.2(捨去)
這兩年我國公民出境旅遊總人數的年平均增版長率為權20%
2.7200*(1+0.2)=8640.故第二題答案為8640萬人
⑻ 中國出境旅遊年度報告屬於什麼類型的文獻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因此,寫作議論文要盡量符合這些標准。
常見的論述模式是:首句為小論點或承上啟下的過渡詞句;中間圍繞小論點,運用恰當的事實、理論論據,或針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現象,分析說理;最後結合論述內容寫一兩句小結的話語。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寫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脈絡,顯示全文的論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體論證結構常用正反對比式。許多道理只要從正反兩面說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論述嚴密。在考場中熟練地運用這種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開寫作,減少失誤,節省時間。同時,它可使閱卷者能便捷地依據評分標准,在中檔以上分項計分,避免不利於考生的個人評分因素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