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開展活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信息

開展活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信息

發布時間: 2021-01-14 14:47:27

㈠ 社會生產力發展與旅遊活動發展的關系

社會生產力就是人們進行生產活動的能力,也是勞動產出價值的能力是生產力。生產力表現在生產,得有主體和主體行為及行為結果的存在,即勞動產出。生產力按主體性質的不同分自然生產力和社會生產力。

一個社會的發展最主要取決與生產力的發展,旅遊活動的發展只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部分,而社會經濟的發展又是生產關系的發展的一部分,而生產關系的決定因素就是社會生產力。所以旅遊的發展只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小部分,屬於第三產業。目前世界各個國家的旅遊經濟都占本國國民經濟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體現的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㈡ 節事旅遊活動對舉辦單位、對參與單位,各有什麼功能與作用

旅遊要素:旅遊者、旅遊業、旅遊資源三大類。旅遊者:以團隊、個人、小組、自駕等以人為單位。是主動參與者。旅遊業:屬於中間媒介,包括旅行社、旅遊景區、旅遊...

㈢ 簡單談談旅遊活動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

旅遊活動是經濟社抄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發展的一種。而旅遊活動又能大大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旅遊其實算是一種精神消費,是一種清潔生產。經濟社會發展到小康以後,如果還注重和倚重物質的消費,只會造成資源浪費,加速消耗,加重污染,促使人類走向滅亡;必須轉尋另外的道路。人類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還是滿足人們的需求,使得人類過得更好更幸福。當物質上吃飽穿暖以後,人們更需要的是精神的滿足,更需要服務上的滿足。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人們的這種需求才會凸顯。發展服務業,發展旅遊業,無疑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㈣ 現代旅遊的活動和旅遊業的迅速發展的原因

原因一,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二,世界經濟迅速發展。三,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縮短了旅行的時間距離。四,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使勞動者的帶薪假期得以增加。五,各國城市化進程普遍加快。六,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發展教育事業。

㈤ 認識現代旅遊活動開展的特點有什麼意義

現代旅遊業的發展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並一直保持著較高速度的發展,尤其進入20世紀9 0年代以後,全世界每年旅遊者人數和旅遊收入的增長速度均超過10%,旅遊業發展的前途非常 光明。然而20世紀旅遊業的超高速發展並不僅僅帶來成群的遊客和繁榮的經濟,也帶來了成堆的 問題。旅遊業一直被稱為「無煙工業」、「朝陽產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各產業中發 展最快的產業之一。在人們回歸自然奔赴鄉村的時候,環境旅遊已成為現代旅遊的重要形式。所謂 環境旅遊就是發生在自然環境中的各種旅遊活動的總稱。近年來我國旅遊業發展十分迅猛,市場潛 力巨大,因此許多城市已經把發展環境旅遊業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環境旅遊業也是發展我國現代旅遊業的先決條件。1發展現代旅遊業的基本條件旅遊業雖說是低門檻、低投入的第三產業,但是要想成功地把其建設成為 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還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1.1旅遊環境工業文明的飛速發展,刺 激了人們對於野外空間的需求。回歸自然的旅遊方式被看做是醫治城市病的良葯,良好的環境質量 已成為強大的旅遊吸引力。在環境意識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一個地方如果沒有高質量的自然環境 ,哪怕旅遊資源再好,也不可能成為旅遊勝地,所以要發展現代旅遊業就必須把環境搞好,良好的 旅遊環境是發展現代旅遊業的先決條件,也是首要的條件。1.2旅遊產品的開發旅遊產品的內涵 和外延極其豐富和廣泛,很難簡單地用一般產品的分類方法加以明確界定。有些事物與現象今天還 不能列為旅遊產品,但難保今後永遠不會被列為旅遊產品;有些事物與現象對於一部分人有吸引力 ,也許對另一部分人沒有吸引力。旅遊產品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決定了旅遊產品的復雜性;所以 旅遊產品的開發不僅要遵循一般產品的共同規律,而且應考慮其特殊的規律。首先,旅遊產品的開 發既要重視「有為」,更要重視「無為」。其次,旅遊產品開發既要「求實」,也要「求虛」。再 次,旅遊產品開發主要是一種產品的創新。最後,開發旅遊產品要注意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同時在旅遊產品開發時,必須注意遵循以下四個原則:①環境效益原則,②因地制宜原則,③經濟效益原則,④社會效益原則。1.3開發能力與效率一個國家要想成功地進 行旅遊開發,必須注意旅遊開發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將資源盤活,市場做大,以最小的投入獲取最 大的回報。一是現有的經濟結構的改善,經濟開發程度越高和經濟越健康發展越有利於旅遊開發的 成功。二是旅遊接待設施的現狀和潛力。這是旅遊開發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遊效益。三 是交通便捷性,要能夠讓遊客來得容易走得輕松。四是旅遊開發的容量。五是地方政府管理和引導旅遊業發展的行政能力和水平,既要規范旅遊從業者的市場行為,又要疏導客流使其有序運行。2現代旅遊業發展的戰略模式2.1政府主導型模式就是按照旅遊業的自身特點,在以市場為主配置資 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爭取旅遊業有更大的發展。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體是政府 ,基礎是市場。各級政府與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和各類旅遊企業之間形成多重交叉組合的相關關系。 雖然它們在市場中的職責、分工各不相同,但市場的運作、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它們共同協作,由此 構成一個完整的促進旅遊業發展的體系。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觀念主導、政策主導、管 理主導和資金導向等方面。實現政府主導型模式的主要措施有:建立和完善旅遊法制體系,使旅遊 管理納入法制管理的軌道;將旅遊管理部門納入政府部門序列,提高和擴大其許可權和職能,以適應 旅遊業大發展的需要;開征旅遊稅;增加宣傳促銷的投入等等。2.2市場需求型模式就是根據旅 游市場潛力協調各環節旅遊商品供給者之間的關系,使得他們在時間上、地區上協調地提供旅遊服 務,使得旅遊者的需求充分得到滿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 平也大大提高,這在很大意義上促進了現代旅遊業的大發展。人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必然要尋 求精神生活上的滿足,而一些城市卻由於嚴重缺乏傳統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從而只得大力發展各種 休閑娛樂設施來滿足需求。同時,自身的都市文明和經濟引力向這些城市以外的區域輻射。它的最 大特徵就是旅遊業的起步是在城市自身休閑娛樂需求的作用下成長起來的,雖然市場需求旺盛,但 是旅遊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滯後於需求的增長。因此今後要加大人造景觀的建設、城市環境的改良、 旅遊服務設施的提高以及服務的多樣化,盡快地把巨大的市場需求轉化為經濟和社會效益。2.3 經濟新增長點模式就是通過確定旅遊業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緩 解目前的就業壓力,提高國有經濟的活力。與其他行業相比,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優勢在 於:一是市場前景廣闊,是永遠朝陽型產業。二是創匯能力強,換匯成本低,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 優勢。三是關聯帶動功能強,能直接或間接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四是提供就業機會多,並且就 業成本較低。五是擴大國際交流,促進改革開放。六是促進區域間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因此, 選擇和確定旅遊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現實可行性,經濟增長點戰略也成為旅遊發展戰略體 系的一個重要方面。2.4資源主導型模式就是根據我國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合理開發旅遊資源 ,爭取更大的旅遊空間和更適宜的旅遊環境。傳統意義上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優美的山水風光 、眾多的名勝古跡、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建築風貌以及典型的民風民俗等等。它們發展旅遊業 最突出的優勢就是擁有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這是我們發展旅遊業的最有利最重要的 因素,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總觀這類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明顯地看出,正是自然與文化 資源的獨特性和綜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基礎設施、接待條件以 及人文環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讓旅遊業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就必須採用 保護性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杜絕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的發生,否則就會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不 可挽回的損失。2.5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旅遊業,除了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外,還要注重環 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而保證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和 旅遊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遊目的地自然環境的損害,並對其社會文化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正 是迄今為止人們對發展旅遊和旅遊業的利弊產生激烈爭論的主要原因。旅遊研究者和旅遊工作者對 此應有較清醒的認識。1989年,「各國議會旅遊大會」通過的《海牙旅遊宣言》指出:保護自 然、文化和人文環境的不受損壞,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個基本條件。因此,重視和保護好旅遊目的地 的環境,是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必然。《關於旅遊業的21世紀議程》指出:旅遊業必須在環境保護 方面採取行動,否則「可能對風光、野生動物、紀念物和建築物以及文化多樣性等造成無可挽回的 損失」,為此「從道義上講,旅遊業有責任帶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既反映了旅遊和旅遊業對環 境的嚴重威脅,同時也說明旅遊行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要對旅遊資源 和包括資金、原料、能源、技術、人才等在內的經濟資源加以合理利用和大力保護,通過採取各種 有利措施,一方面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利用,並處理好開發、利用和保護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使經濟資源得到綜合利用。只有這樣,才能使旅遊和旅遊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現代旅遊業的發展戰略@龐海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系!武漢430060
@王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財稅系!武漢430060 中國;;現代旅遊業;; 戰略 環境旅遊業是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戰略之一。發展現代旅遊業就必需突破過去「就資源論開發」的傳統 思想誤區,但還需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因此應該因地制宜地採取相應的發展戰略。在實際操作過 程中,還應該注意可持續發展、投資負擔以及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問題。<1>魏向東主編.旅遊概論.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趙西萍主編.旅遊人力資源管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3>邸德海主編.旅遊管理信息系統.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4>歐陽斌.城市旅遊.城市發展研究,2001(4)?蚣渚?煤蛻緇岬男?鞣⒄埂R虼耍?≡ 窈腿范?糜我底魑?碌木?迷齔さ悖?哂邢質悼尚行裕??迷齔さ閼鉸砸渤晌?糜畏⒄拐鉸蘊逑檔 囊桓鮒匾?矯妗?.4資源主導型模式就是根據我國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合理開發旅遊資源,爭 取更大的旅遊空間和更適宜的旅遊環境。傳統意義上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如優美的山水風光、眾 多的名勝古跡、深厚的文化積淀、獨特的建築風貌以及典型的民風民俗等等。它們發展旅遊業最突 出的優勢就是擁有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自然和人文景觀,這是我們發展旅遊業的最有利最重要的因素 ,屬於典型的「資源型」發展模式。總觀這類旅遊業的發展可以明顯地看出,正是自然與文化資源 的獨特性和綜合品位,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基礎設施、接待條件以及人 文環境等方面的改善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要想讓旅遊業健康持續地發展下去,就必須採用保護 性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杜絕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的發生,否則就會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不可挽 回的損失。2.5可持續發展模式發展旅遊業,除了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外,還要注重環境效 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三者的統一,從而保證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旅遊和旅遊 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造成旅遊目的地自然環境的損害,並對其社會文化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正是迄 今為止人們對發展旅遊和旅遊業的利弊產生激烈爭論的主要原因。旅遊研究者和旅遊工作者對此應 有較清醒的認識。1989年,「各國議會旅遊大會」通過的《海牙旅遊宣言》指出:保護自然、 文化和人文環境的不受損壞,是發展旅遊業的一個基本條件。因此,重視和保護好旅遊目的地的環境,是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必然。《關於旅遊業的21世紀議程》指出:旅遊業必須在環境保護方面

㈥ 了解旅遊者類型對開展旅遊活動有什麼意義

了解旅遊者類型可以適銷對路開展旅遊經營活動和旅遊營銷活動。

㈦ 未來旅遊活動的發展趨勢

1、旅遊多樣化、大眾化趨勢
旅遊目的的不同,使目前占統治性地位的觀光型旅遊向多樣化發展,如商務會展旅遊、文化宗教旅遊、專項旅遊和新興高端旅遊。再者,旅遊不再是高消費活動而是作為日常生活進入了千家萬戶。旅遊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可能是遠距離的長途旅行方式,形成空前廣泛而龐大的人群交流和遷移,傳統的地域觀念、民族觀念被進一步打破,旅遊的淡旺季已不再明顯。
2、文化性是旅遊業發展的新亮點
旅遊本身的文化功能是內在的。旅遊企業是生產文化、經營文化和銷售文化的企業,旅遊者進行旅遊,本質上也是購買文化、消費文化、享受文化。在旅遊開發、管理和經營的過程之中沒有文化就沒有競爭力。因此,旅遊業發展首先要注重文化內涵。無論是文化性、生態性、探險性還是度假性的旅遊項目,也無論是辦旅行社,還是建飯店,都要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可以說,對文化內涵的注重已經成為旅遊業競爭的起點,起點高則發展餘地大。
3、形式與內容的多元化是旅遊業發展的主旋律
在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人們主要以游覽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為目標。但隨著經濟、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人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觀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遊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體驗生活。人們旅遊需求的多層次發展勢必迫使旅遊業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均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從形式上講,自助游等旅遊形式將越來越普遍;從內容上講,工業旅遊、農業旅遊、會展旅遊等將會成為新的熱點。工業旅遊,農業旅遊,各類會展等相繼多元化。
4、旅遊服務逐漸向人性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隨著旅遊業從經驗管理走向科學管理,標准化服務的實施使服務質量有了很大提高。然而由於旅遊需求的多樣性、多變性等特點,標准化服務的弊端逐漸顯露。因此,未來旅遊服務將通過人性化的服務滿足不同遊客的需要,努力使所有的遊客滿意。一方面通過開展度假游等繼續為旅遊者提供服務;另一方面通過積極開展商務游、會展游擴大對企業、政府的服務。通過承攬其他各種專項旅遊服務,真正實現旅遊服務全面化、社會化。 5、旅遊業科技化趨勢日益突出
高科技在旅遊業中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旅遊資源開發的高科技化,海底游、南北極游、太空游等旅遊方式已成為可能;旅遊服務的高科技化,如:旅遊目的地信息系統、計算機預訂系統、飯店管理系統、開張與結算計劃等信息網路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旅遊業的發展。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㈧ 舉辦會展活動對於旅遊業發展有什麼意義,求詳細。

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大量人氣,讓知名度迅速上升。
由於人流增加,帶來大量現金迴流,是一種答短期內高投入、高回報(知名度、人氣、現金)的行為。
但如果在策劃時估計不夠,人流不能保障就可能產生較大虧損。不過現在的局勢來看,對於新景點,只要活動帶來的人足夠多,知名度、人氣上的回報遠比現金的回報更有價值。

㈨ 舉辦賽事活動對推動旅遊產業發展有哪些

舉辦高端賽事,無論是從手段上,還是從效果上,對舉辦地旅遊形象的樹立、宣傳所帶來的媒體效應都是非常巨大的。
特別是要針對國內旅遊消費多元化、個性化和家庭化的趨勢,宣傳推介體育休閑、健身、探險等特色體育產品,形成體育旅遊、文化旅遊交相輝映的大旅遊格局。

㈩ 旅遊業的發展給區域經濟的發展帶來哪些好處

1、旅遊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可以有效帶動建築工程及相關行業、航空運輸業、輕工業、商業、工藝美術和農副業等行業的發展。

2、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旅遊業作為朝陽產業,它所具有的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導向性功能是不容置疑的。

3、增加就業機會

旅遊的發展可以增加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流的流動,因此發展旅遊業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4、增進國際交流,拓寬世界視野

在一定意義上,一次旅遊活動是一種廣義上的文化交流,通過發展旅遊業,各國人民之間的彼此了解,並有力地促進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通過旅遊業的發展,這種軟環境效應可以克服各國意識形態間的障礙,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有利於協調各國之間的關系,以促進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區域經濟的集團化。

5、促進招商引資,利於國際接軌

與貿易創匯相比,旅遊創匯不需要直接輸出物質產品,不需要進行多環節的長距離運輸。發展旅遊業可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有利於低成本地學習借鑒別人有用的東西,更新觀念,促進本地區擴大開放及與國際的接軌。

(10)開展活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信息擴展閱讀

旅遊業組成要素:

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是旅遊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三大要素。

旅遊資源,包括自然風光、歷史古跡、革命遺址、建設成就、民族習俗等,是經營旅遊業的吸引能力;

旅遊設施,包括旅遊交通設施、旅遊住宿設施、旅遊餐飲設施、旅遊游樂設施等;

旅遊服務,是包括各種勞務和管理行為相結合是經營旅遊業的接待能力。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