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旅遊峰會
❶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哪些城市
1、雲南墨江哈尼之鄉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南部,地通往雲南西南邊疆的交通要道。墨江縣是1979年11月28日成立的中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
生活在北回歸線上的哈尼族是世界上最早人工種植茶樹的民族,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自己的哈尼文化,詩、歌、樂、舞、神話傳說等藝術形式豐富,如著名的哈尼《扭鼓舞》《阿迷車》《竹筒舞》等舞蹈以及傳唱了數百年的哈尼族敘事史詩《洛奇洛耶與扎斯扎依》,廣泛流傳於哈尼山鄉。
墨江縣北回歸線穿城而過,被稱為「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以及「太陽轉身的地方」。2005年開始,墨江縣便每年都舉行「中國·墨江北回歸線國際雙胞胎節暨哈尼太陽節」。
2、廣西南寧
南寧古稱邕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暨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舉辦地。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同時也是一個以壯族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處的現代化城市。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南寧滿城皆綠,四季常青,有「綠城」的美譽,「草經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放」之說也是名副其實。
3、廣東汕頭
汕頭是廣東省轄市,東南瀕臨南海,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年平均氣溫21-22℃。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等美譽。
汕頭華僑眾多,是全國著名僑鄉。自唐代就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也是近代中國最大的移民口岸之一,「有海水處就有華僑,有華僑處就有潮人」。
4、台灣花蓮
花蓮縣位於台灣本島東部,是台灣最後一個被漢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古稱「奇萊」, 花蓮縣還是台灣面積第一大縣。花蓮縣年平均氣溫為23.1℃,夏秋兩季多台風。它依山面海是太平洋上台風的屏障。舉世聞名的太魯閣峽谷就是位於該縣秀林鄉境內,為寶島八景之冠。
5、廣東封開
封開縣境內位於北緯23°13'~23°59',東經111°21'~112°02'之間,北回歸線經過封開縣,有北回歸線上的綠洲之稱,總面積為2723.43平方公里,地形呈東北—西南斜長形分布。
山巒起伏連綿,屬典型的丘陵地帶;地勢大體為東西兩側高,東部多高山峻嶺,最高的七星岩頂海拔高度達1274.4米,西部則多延綿起伏的丘陵,北端開口、南端閉塞、形成凹字槽狀地貌。縣內河流縱橫交錯,西江、賀江貫通全縣,水陸交通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