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種類

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種類

發布時間: 2021-01-14 13:43:02

⑴ 求推薦三國文化游的線路

我去過諸葛古鎮,挺好玩的一個三國景點,有武侯祠、馬超墓,還有出師表的演藝演出,喜歡三國文化的人,很值得一去。而且商業化不濃,客棧很有特色,很愜意休閑,適合去玩。

⑵ 旅遊資源的自然性和文化性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與深度開發
.
四川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作為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傳播地,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在全國具有鮮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較優勢,旅遊開發潛力巨大。

1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的特點分析

1•1 三國遺跡數量眾多,品味獨特

四川現存的三國遺跡數量眾多,約有100多處,成都—德陽—綿陽—廣元一線尤為集中,其中武侯祠、劍門關、桓侯祠、七曲山大廟、龐統祠、平襄樓等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大多具有唯一性或壟斷性,品味獨特。成都武侯祠是全國公認最具影響力的紀念諸葛亮和劉備的祠堂,惠陵是全國唯一具有明確標志的三國皇帝陵墓;劍閣劍門關是諸葛亮最早設立關隘以駐軍防守的地方;閬中桓侯祠是原址保存、建築面積最大的張飛廟;梓潼七曲山大廟的關聖殿是省內最早的關帝廟,殿內的金臉關公塑像為全國唯一;羅江白馬關龐統祠墓是保存最完整、時間最早的三國蜀漢遺跡;蘆山縣的平襄樓是國內尚存的祭祀蜀漢大將姜維最古老的建築物;大邑趙子龍祠墓是全國唯一的趙雲墓;雷波馬湖海龍寺是全國唯一的孟獲廟等。

1•2 三國文化旅遊亮點突出,優勢明顯

蜀漢英雄是三國文化旅遊的亮點,四川開展三國文化旅遊的優勢在於中國人喜愛並深受其影響的三國人物諸葛亮。雖然諸葛亮的故鄉在山東沂南,躬耕讀書在湖北襄樊,逝世後安葬在陝西勉縣定軍山,但他一生最偉大的功業建立在四川。即使人們記不住他的出生地和安葬地,但卻記得他建功立業的地方在四川,記得祭祀他的祠堂成都武侯祠。正因如此,全國所有三國景區的同行都承認,若論諸葛亮文化內涵的厚重精深和影響力,全國其他任何地方都無法與四川相比,任何城市都無法與成都相比。所以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應將諸葛亮這位歷史人物作為切入點和主線。

1•3 資源的文化價值高

三國文化源遠流長,影響中國文化至深,其中體現的謀略思維和忠義精神至今仍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四川在三國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地位:一是《三國志》是三國文化的重要源頭,其作者陳壽是四川人;二是《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為三國正統,蜀漢英雄是正面謳歌的對象;三是四川三國故事集中,三國遺址保存較好。可以說四川是三國文化的發源地和主要傳播地。

四川的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價值高,成都武侯祠、羅江龐統祠、綿竹雙忠祠、綿陽蔣琬墓、南充萬卷樓、閬中張飛廟等祠廟的文化內涵都相當豐富。

1•4 三國文化資源與自然生態組合良好,民間藝術豐富

四川三國文化遺跡與自然生態大多組合良好,適宜打造歷史文物和自然風光相結合的復合型旅遊產品。如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既有「鄧艾偷渡陰平」的歷史,又有優良的生態環境;劍門蜀道既有三國文化內涵,又有自然奇觀———天下雄關和生態景觀———翠雲廊[1];雷波縣既有全國唯一的孟獲廟,又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溶洞奇觀;七曲山景區既有諸葛屯兵、張飛植柏等30多處三國遺跡,又有被譽為天然氧吧的萬頃純古柏等。文化資源結合自然生態,突出創新,增加賣點,這也是當今旅遊資源開發的主體思路。

有關三國的民間藝術形式,包括戲曲、民間故事、諺語等不計其數,尤其是三國文化和我國戲曲發展聯系緊密,三國故事是地方戲極為熱衷的題材,其中的軍事鬥智和武打場面充滿了智慧和驚險的觀賞因素,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同時,這些劇目的基本思想傾向都是「擁劉漢、貶孫曹」,贊揚蜀漢集團文臣武將的機智和武勇。長期以來,三國戲一直是川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川劇中三國戲的總數有150出之多[2],這是其他題材的劇目難以相比的。這也正是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綜合性的體現。

2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滯後及原因

2•1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滯後的現狀

1982年,劍門蜀道被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四川旅遊部門便開始著手啟動三國文化旅遊線。這條線路涉及成都、綿陽、廣元、閬中、南充等地,囊括了四川主要的三國遺址和旅遊景點。1993年,隨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熱播,四川又開始重提三國文化旅遊,希望藉此帶動四川三國旅遊文化熱潮。1994年,國家旅遊局、文物局聯手推出「1994中國文物古跡游」,其中一條線路是「1710年前的三國戰略線」[3]。

這條線路的北線即是四川、陝西、河南三省的三國景點。但是,幾次開發均未被市場認可。目前,四川三國文化旅遊呈現出成都武侯祠一枝獨秀的局面。據統計,2005年四川三國文化旅遊人次數僅佔四川遊客總數的5•9%,門票和經營收入僅佔四川旅遊總收入的0•13%[4]。這種狀況與我省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

2•2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滯後的原因分析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升溫困難,究其原因,歸根結底是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首先是線路長、景點散,各家「自掃門前雪」,只顧介紹自家景點,很少深挖三國文化的內涵。從成都到廣元一線,由《三國演義》、民間附會和後人紀念形成的大小三國文化景區有數十個,傳統上以成都武候祠、劍閣劍門關、翠雲廊最有名,其他相對較弱。這些景區分布於5個市、10餘個縣,分布廣、跨區多,一方面為川西北發展三國文化旅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各自為政,群龍無首,總體規劃滯後的局面。

此外,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的主線路(成都—德陽—綿陽—廣元)屬線型的通道式旅遊線路,沿108國道一路排開。過去,這條線路全長360多公里,道路等級低,景點分散,旅長游短,遊客周轉速度慢[5]。

且108國道貫穿劍門關、明月峽、七曲山大廟等景區,將景區分割成兩半,使景區成為過境點,而非相對封閉的景區,不利於開發建設和管理。

就目前來看,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產品單一且缺乏聯動,幾乎都是觀光產品,並且主要都是「看廟」,開發建設檔次低,缺乏體驗和參與性。除成都武侯祠打造成為精品外,其它景區都只是初級產品,看點少,吸引力較弱。

3 實施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整合與深度開發戰略

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起步早,發展晚,長期處於品牌大,市場小,宣傳多,遊客少,景點熱,線路冷的尷尬狀況。但由於三國文化的巨大影響,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相關景區的開發建設、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及國內外遊客的認可,三國文化旅遊仍然充滿了市場潛力。

3•1 加快整合四川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形成推進三國文化旅遊的整體合力

整合是一種共贏的手段,合作區域實行旅遊資源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實現整個區域旅遊業的優勢互補,提升整體旅遊競爭力[6]。

要充分發掘四川三國文化旅遊市場潛力,關鍵在於三國文化旅遊資源豐富的各市、區縣要以三國文化旅遊資源整合為基礎,在發展思路、產業規劃、基礎設施配套、旅遊產品打造包裝等方面加強互動交流。一方面,依託各自區域內具有代表性的三國文化旅遊資源打造特色品牌,並注重相互之間特色品牌的差異互補,錯位發展,體現特異性;另一方面,要加強區域合作,尤其是省際間的合作,只有以資源的關聯性、旅遊鏈的完整性、消費的舒適性為首要原則,從完整的三國文化旅遊市場角度聯手設計旅遊線路,開發旅遊產品,打造旅遊品牌,才能充分體現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的整體性。

2002年由巴中、漢中、廣元三市率先發起的三國文化旅遊協作,簽署了《川陝毗鄰地區旅遊合作協議書》,本著「資源共享、線路共建、市場共拓、信息互通、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合作的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成效,協作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但在制定或修訂旅遊發展規劃時還要進一步站在大旅遊、大載體、大投入、大經營、大回報的高度,打破行政區域和體制限
制,加強跨行政區域的旅遊資源整合開發與管理,才能把三國文化旅遊產業做大做強。

3•2 深度開發三國文化旅遊資源,優化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的空間地域組合

深度開發首先應該是綜合性開發,要把各方面的資源全部利用,實行整體開發。深度開發三國文化旅遊資源是進一步發展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的突破口,整合、深度開發散亂的三國文化旅遊資源,不是簡單地將三國遺跡捆綁銷售,而是進行深度的市場協作和優化產品的空間地域組合。

針對三國文化主題進行四川文化旅遊建設,主要是以諸葛亮為重點和主線,大手筆、高起點建設三國文化旅遊精品項目和線路。因此,應統籌規劃,充分利用和完善現有的基礎設施和旅遊接待條件,優化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的空間布局。一是以成都武侯祠、錦里為中心,推出三國蜀漢都市休閑文化旅遊,把成都建成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的支撐中心和國際著名的三國文化旅遊城市;二是以劍門蜀道為紐帶,以龐統祠、富樂山、七曲山大廟、劍門關、翠雲廊、昭化古城、明月峽、清風峽等為支撐,推出三國軍事文化旅遊,優化和突出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的文化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3•3 聯手包裝,完善和延長三國文化旅遊產業鏈要提高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變「招徠客人」為「留住客人」,關鍵是要通過行政區域聯手、政企聯手、部門聯手等方式進行打造包裝,努力對三國文化旅遊景觀進行定位升級,形成與「三國文化旅遊線」相配套的獨具特色的知名旅遊品牌體系。完善和延長三國文化旅遊產業鏈不僅要圍繞三國蜀漢都市休閑文化旅遊和三國軍事文化旅遊展開,加強景區路網建設,加大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游樂場等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而且要將三國旅遊與三國文化產業相結合,進一步打造和提升三國文化旅遊品牌。

首先,將三國文化產業與旅遊開發相結合。三國文化的產業開發最初是在文化產業上進行的。從早期的史志、小說、民間文藝,到後來的廣播、電視、音像製品。現在,三國商戰謀略著作和電腦游戲成為了三國文化產業的主力。而這些文化產業都可以與三國旅遊結合起來,如梓潼七曲山大廟可以用民間的關公信仰來吸引遊客朝拜;錦里的諸葛連弩等民間游藝可吸引遊客參與;梓潼五丁開山景區的張飛趟腳石等豐富的民間故事則增加了遊客對三國歷史的體悟和情趣;劍門豆腐等三國民間飲食增加了三國文化體驗的內涵;綿陽富樂山三國戲、評書更是三國文化大餐;現代三國影視業發展又催生了影視城游覽、表演等旅遊項目,如無錫三國城[7],雖然四川目前尚無此內容。

近年來,以三國文化為題材的商戰謀略著作層出不窮,三國謀略成為部分企業的培訓項目,將三國文化旅遊與企業培訓相結合,可以開發出新的三國文化旅遊產品和市場。

其次,將三國文化產業與旅遊營銷相結合。如將三國文化旅遊的相關景區用游戲的形式串起來,製成電腦游戲,既開發了文化產業項目,又為三國文化旅遊提供了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平台。可組織三國網路游戲大賽,吸引更多人關注三國文化,參與三國文化旅遊。還可以利用三國歷史中的懸念故事來吸引遊客,諸葛亮六齣祁山發明的木牛流馬即是個絕好的題材,如組織國際性的木牛流馬設計表演大賽,用此類節慶活動來吸引世人眼球,塑造旅遊地形象,使其具有文化使命感,從而增強競爭力[8]。

第三,將文化研究普及與旅遊產品創新相結合。三國文化旅遊的靈魂是三國文化,隨著西方文化的流行和多元文化的興起,中國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如果有一天,中國的青少年不再了解三國故事,不再為三國英雄而激動,那一天便是三國文化旅遊的結束日。三國文化的研究普及既是三國文化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又可以直接創新產品、帶來遊客。協作體可以通過組織這方面的研討會、培訓班,來提高相關管理幹部和從業人員的素質。

4 結語

三國文化旅遊線路是四川「十一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四條精品路線之一。對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的整合與開發,是四川旅遊行業落實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旅遊產業升級、推進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經濟強省跨越的重大舉措,它對進一步增強旅遊開發工作的科學性、專業性和有效性,整合四川旅遊資源,優化旅遊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豐富四川旅遊產品文化內涵,促進旅遊產業協調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方海川(1965-),女,四川瀘州人,樂山師范學院旅遊與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與生態旅遊研究。
馮佳(1987-),女,湖南長沙人,樂山師范學院旅遊管理專業2005級學生,主要從事旅遊管理研究。

參考文獻:
[1]向玉成.巴蜀旅遊史資料選編[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06: 460.
[2]沈伯俊.三國漫談[M].成都:巴蜀書社, 1995.
[3]丁季華.旅遊資源學[M].上海三聯書店, 1999: 113.
[4]呂一飛.四川三國文化旅遊開發的戰略思考[J].成都大學學報, 2006(6).
[5]郭躍,張述林.旅遊資源概論[M].重慶大學出版社, 1998: 349.
[6]王迎濤.我國區域旅遊資源整合研究進展與發展建議[J].地域研究與發展, 2009(1).
[7]趙榮光,夏太生.中國旅遊文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03: 295.
[8]楊振之.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2: 108-109.

⑶ 四川三國文化線路旅遊攻略及預算

四川廣元是三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其中有以劍門關,明月峽,翠雲廊尤為出名,當然閬中古城和昭化古城也是很有價值的,可以去參考我寫的旅遊攻略,四川廣元旅遊攻略有很多遍。

⑷ 有沒有三國文化游的線路推薦

諸葛古鎮,有武侯祠、馬超墓,還有出師表的演藝演出,喜歡三國文化的人,很值得一去。而且商業化不濃,客棧很有特色,很愜意休閑,適合去玩。

⑸ 三國歷史文化游怎麼走

三國歷史深度游
http://blog.sina.com.cn/sangotour
每年會組合中港台朋友一起去考古三國古跡

⑹ 想進行一次關於三國歷史文化的旅行, 有那些值得去的遺跡,或者名勝符合史實

三國題材,歷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頭戲,世世代代為人們高度關注。近年來,三國文化迅猛升溫,無論研究領域還是普及層面,熱愛三國文化的人群越來越龐大。這種局面的出現,給三國旅遊帶來了機遇。襄樊作為三國文化名城,必將在三國文化旅遊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襄樊是我國三國旅遊線的起始點,三國文化豐富、歷史遺跡很多。
襄樊三國歷史文化資源的價值評估文化價值評估
襄樊在三國歷史地位中舉足輕重。《三國演義》120回中有30餘回與襄樊有關,「三顧茅廬」、「隆中對策」、「馬躍檀溪」、「
孫堅跨江擊劉表」、「劉備攜民渡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徐庶走馬薦諸葛」、「水淹七軍」、「刮骨療毒」等史實和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三國的開頭始於襄樊,即「隆中對」。沒有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戰略分析,就不可能有以後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的結尾終於襄樊,即羊祜、杜預先後屯兵襄樊,精心策劃了滅吳大計,後又從襄樊發兵,順江而下,一舉滅吳,實現了三國歸晉的結局。三國歷史的這一頭一尾,說明了襄樊在三國歷史中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其他任何城市不可比擬的。三國旅遊,唱響這個主題,不僅可以吸引人們的關注度,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提升襄樊在三國旅遊中的城市地位。
襄樊在東漢末年,作為荊州的首府,統轄兩湖及兩廣、河南、貴州部分地區,一度成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中心和全國的文化學術中心。當時匯集在襄樊的都是各學科的頂尖人物,他們在襄樊興學術、辦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也是吸引諸葛亮到襄樊來和他成才的重要因素。
以上三點,是襄樊在三國時期的亮點,自然也應是襄樊三國旅遊的亮點。
景區、景點價值評估
古隆中古隆中是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已形成「隆中十景」:躬耕田、六角井、古柏亭、梁父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庵。新中國成立後又陸續修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碑廊、騰龍閣等景點。隆中是三國文化旅遊的龍頭景區,其影響越來越大。
襄陽古城池襄陽城始建於西漢時期,古城牆周長7.3公里,外牆內土,高8.5米,寬5至10米,基本保存完整。護城河平均寬180米,最寬處250米,是我國最寬的護城河。襄陽城與護城河合稱襄陽古城池,自古有「鐵打的襄陽」贊譽。三國時期,劉表將荊州首府設在襄陽。諸葛亮從14歲至17歲住在襄陽,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曾一度也駐兵襄陽,因此,將襄陽古城列入三國旅遊線,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襄陽古城池2001年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襄樊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據,經過多年整修,內外環基本形成,護城河基本溝通,初步形成了古城池環城風光帶,具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荊州古治及荊州北街歷史文化街區荊州古治遺址位於荊州街北段,距大北門南280米處,原為券門式建築,其上有「荊州古治」匾額。它是中國古代行政區標志性建築;也是襄樊一度為區域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標志。東漢末年,劉表把荊州治所由漢壽徒至襄陽,使襄陽一躍而成為轄今湖北、湖南兩省和河南、貴州及廣東、廣西一部分的荊州首府。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劉備投靠劉表,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等故事均發生在這里。
鳳林關三國古戰場遺址東漢末年,孫堅與劉表爭奪襄陽,在鳳林關戰斗中,孫堅被劉表伏兵亂箭射死。「三國演義」第七回《孫堅跨江擊劉表》有描述。此處還有鳳凰池、鳳凰台、觀音閣等景點,唐代大詩人孟浩然的故里澗南園亦在此處。鳳林關除有眾多的歷史景點外,其靠山臨水的自然風光也是十分獨特的,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馬躍檀溪處劉備馬躍檀溪是不亞於三顧茅廬的三國故事。馬躍檀溪處留有摩崖石刻及古人附會的蹄窩。此處尚有「襄樊銘」摩崖石刻及真武山「擦擦石」等景點。
樊城會館截至民國初年,樊城有19家會館。現存山陝、撫州、黃州、中州、小江西等5家會館。尤其是山陝會館目前保留基本完整。山陝會館歷史上即供奉關羽。這些會館雖然不是三國遺跡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三國文化,其民居價值也很高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
構建三國旅遊線勢在必行
全國三國旅遊線大體上分布在河南、江蘇、湖北、四川等省。襄樊是這個線路上的重要一站。但是,現代旅遊方式發生重大變化,人們不可能依照專業部門設計的線路,在如此大的范圍內進行專題旅遊。旅遊者來襄樊,也不可能只看一個隆中就會滿足。所以,襄樊必須把三國旅遊題材做充分,形成品牌,變三國旅遊的過境游為目的地游。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市必須要有一個內涵豐富,形式獨特,布局合理的三國旅遊線路。只有這樣,才能吸引遊客,延長遊客在樊時間。我們認為,經過二至三年努力,我市三國旅遊線是可以建成的。
這個旅遊線包括:古隆中、襄陽古城池(含荊州古治、夫人城、仲宣樓)、鳳林關、馬躍檀溪、樊城會館。然後再輔以廣德寺、米公祠、習家池、鹿門山等景區景點。只有景區景點豐富了,才有可能為旅行社提供可以自由組合、為旅遊者提供可以自由選擇的旅行線路。
上述景點、景區,是我們的旅遊產品。大的品牌是「三國文化游」。這個品牌推向市場後,可以整體銷售,也可以拆零銷售、甚至可以搭配銷售。在此基礎上,可以設計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
按照這個思路,首先是襄樊旅遊的目的性增強。襄樊的三國文化游,在全國旅遊市場上增加了一個品牌,為旅遊者提供了選擇的機會。來襄樊旅遊的人數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高速公路全部開通後,將會出現旅遊目的地的需求,從這個角度講,襄樊更應抓緊機遇,早作準備。其二,來襄樊的遊客延長駐留時間,多停留一天,旅遊綜合收入就會增加1到1.5倍。其三,襄樊旅遊的潛力在於荊山生態旅遊,三國文化游的開通,將為荊山生態游奠定基礎。襄樊兩大旅遊品牌相得益彰,互相促進,最終形成良性循環。
三國旅遊資源開發和利用
依託襄陽古城池,開發乘舟攬勝游
重點恢復南城門城樓及湖心環島和吊橋,定期舉辦開城儀式和襄陽民俗表演,使其成為環城游的亮點。全線疏通護城河,開辟乘舟(船)環城游,中途辟襄陽公園、文園、薈園、仲宣樓、襄陽人家、鐵佛寺、夫人城等為停靠點,讓遊客上岸觀光。將臨漢門、仲宣樓、長門開發為襄陽軍事(戰爭)、名人書畫以及古城牆博物館、增加游線文化內涵。控制古城內的建設與發展。一是徹底將城內生產企業外遷;二是控制城內常住人口;三是控制城內建築密度及高度,盡快恢復古城風貌。
開發荊州北街及荊州古治,將其建設成三國旅遊線的起點和旅遊紀念品市場
荊州北街以西建設兩層以下仿古民居,整修附近古城牆和大北門瓮城,修復荊州古治券門,開辟諸葛亮登樓去梯計紀念處。
建設鳳林關文化公園
在207國道側建鳳林關牌樓,劉表擊斃孫堅雕塑及記事碑等。擴建觀音閣,重建鳳凰亭,整修鳳凰池。在觀音閣北側復建澗南園,即孟浩然故居,為唐代二進宅院,建浩然詩碑園。鳳林關景區開發的關鍵在於南渠的污水治理,此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景區環境。
開發檀溪文化公園
檀溪文化公園包括馬躍檀溪遺址,襄樊銘、真武山采空區及南渠流經段。在公園內恢復檀溪原貌(南渠),並修建劉備躍馬雕塑,在山頂修建漢亭,在沿山處修依山迴廊並於其中彩繪馬躍檀溪故事,在采空區建「穿楊亭」等景點。鑒於這一帶景點密集,建議現有公路向東移30米。
開發以關公文化為內涵的樊城會館群
把山陝會館從二中剝離出來,退還會館地盤,拆除對文物有影響的違章建築,逐步恢復會館原來面貌。在此基礎,做好殿內陳列。建議按歷史原貌,恢復對關羽、周倉、關平的供奉,並增設關羽在襄樊的「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歷史故事的陳列和展示。就近開辟撫州會館及陳老巷歷史文化街區、小江西會館等景點。

⑺ 關於猇亭三國文化旅遊的實踐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⑻ 三國文化旅遊產品有那些呀

5月21日,四川三國文化旅遊產品線路開發調研座談會在成都武侯祠舉行。受王懷臣副回省長委答托,省政府副秘書長崔廣義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旅遊局局長張谷、副局長陳加林、吳勉、紀檢組長張令祥、機關黨委書記陳立祥,省旅遊局各處室、直屬單位副處級以上領導,相關市(州)分管領導、旅遊局長,部分重點縣(市、區)領導、部分重點旅遊企業和旅行社代表共百餘人參加了座談會。

⑼ 四川在三國文化中的地位和三國文化旅遊特點是什麼

四川是三國三足鼎立蜀國發展和開辟的地方,劍門關、涪城、成都在三國電影里隨時能聽到,現在三國遺址武侯祠、張飛廟、蜀門棧道、富樂山等很多名勝古跡。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