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旅遊業發展規劃
A. 承德旅遊計劃
承德建議去避暑山莊、普陀宗乘之廟、班禪行宮、普寧寺。去承德游覽的話自由行比較方面,在門口處處都可以見到正規的導游。建議你可以用嘟嘟導游的App,這樣可以花很少的錢找個導游幫忙講解一下
B. 首屆承德市旅遊發展大會有哪些亮點
2017年9月27日,首屆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灤平圓滿落幕。縱觀此次承德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灤平縣分會場具有三大亮點。
亮點三:創建旅遊新機制。把旅遊業作為主要產業來抓,既要藉此次旅發大會推進旅遊跨越發展,更要發揮此次旅發大會的長效作用,深化旅遊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遊服務水準,升級旅遊產業業態,真正把文化旅遊產業同美麗鄉村、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等工作緊密結合,在全縣上下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旅遊產業發展新局面。
借力首屆承德旅發大會,灤平這座歷史悠久、歷史文化厚重的塞外山城將以更為開放的姿態,笑迎八方遊客。
C. 承德旅遊業的優勢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豐富。 比鄰京津。 這些是優勢。
季節性強,接待能力不足,硬體設施相對滯後是 劣勢。
D. 承德地區的旅遊資源
承德市區以皇家園林及皇家寺廟群為主要特徵:圍場、豐寧縣以山地、風景林、冰雪、湖泊、草原為主要特徵;興隆縣以森林公園、峽谷河流、山水林洞配合協調為主要特徵;寬城縣以潘家口水庫為中心,水利資源為主要特徵;灤平縣以金山嶺長城的人文特色為主要特徵.
四條旅遊線路:一是以市區內避暑山莊、皇家寺廟為主的文物古跡旅遊線;以磬錘峰、羅漢山、雙塔山、朝陽洞為主的自然風光旅遊線。二是隆化溫泉、圍場、豐寧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及大灘草原為主的溫泉、草原林海旅遊線。三是以金山嶺長城及霧靈山為主的文物古跡、森林生態旅遊線。四是以寬城潘龍湖、潘家口水庫、喜峰口古戰場為主的水利資源及歷史文化古跡旅遊線。
E. 承德全域旅遊的發展規劃是什麼
承德全域旅遊的發展規劃就是全部都動員起來發展旅遊業。
F. 承德旅遊建議
第一天中午到抄,午飯後去磬錘峰,順便安遠廟和普樂寺也逛了,第二天早起,去山莊,(不知道幾點開售票哈),下午去其他寺廟,晚上看錶演,第三天上午自由活動。 你最好打電話問問旅行社咨詢,網上旅行社電話很多,用不用旅行社沒關系的。最好找個導游吧,否則自己怪累的。
G. 去承德旅遊幫我計劃下
要是自駕車就好多了.
要是坐火車的話,承德到天津就1個火車.2邊發車都是晚上10點多,到了也是早晨了.
不過還好,就是木蘭圍場去不了了.
上壩上的有車,再說3天時間也趕不回來.圍場到市區還100公里那.上壩上旅遊沒車也沒法玩,(景點距離太遠了)
也就是說3天只能在市內玩了.
按月初算
1號晚上10點坐火車從天津出發,2號早晨到承德.先找旅館.承德太多了幾十到幾百.看經濟狀況了.下了車站到帝景園(最高一個高樓一看就看到)之間住宿的地方多了.
住下後可以去看看外八廟.佛教的東西嗎,信佛佛就在,不信佛不怪.打車10塊錢,公交6路 118路1塊錢,都能到這8個廟 其實很近的.坐車很累的,第一天可以看看五烈河得夜景很美的.
3號早期去山莊,早晨6點那會晨練的人多也沒人查票,山莊票是90吧.山莊很大的,能玩1天.多帶點吃的.
4號去看看磬錘峰打車也10塊錢,公交10路1塊錢,喜歡爬山的就爬上上去,路在右邊去普樂寺的路就是,過了普樂寺上面就有風景區的收費亭了.不到收費的地方左邊繞過他的地方多了,都是小路很清晰的,市裡的人都在那走.也不花錢.不想爬山有索道.看看棒槌山看看蛤蟆石.
傍晚吃點飯,休息會晚上10點的車回天津.
來回車費卧鋪的話120.住宿2晚上100.就門票貴點.多說130也夠了.反正也能逃票.吃飯,室內車費100.
450肯定能玩挺好了
H. 急需承德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的有關論文
承德要是沒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就不可能發展旅遊 你要是不相信 就去問問當地的遊客
I. 寫一篇調查報告( 以積善承德,和合承德為主題,了解家鄉建國際旅遊城的變化)
坑爹的九中老師,每次放假都要些社會調查報告,可惡啊,他又不教,只能來查 看在同學的份上,我幫幫你,記得採納哦!
承德地區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承德地區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承德市區重要景點(避暑山莊及普寧寺)
調查方法:市區及景區內外隨機訪問調查
調查人數:50人
前言:
承德素以「紫塞明珠」的美稱而揚名於天下,是和皇室有著神奇關系的旅遊城市。現已集「七項桂冠」於一身: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之一、全國十大文明旅遊景區示範點之一。1994年12月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全國著名的旅遊城市承德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身為承德人,我也為此而感到驕傲,值此暑期調查實踐之機,我就對自己故鄉的旅遊狀況做了一份調查。
(一) 承德的旅遊發展現狀
1、根植於優質豐富的旅遊資源
在我所設置的問卷調查中,95%以上的遊客來承德旅遊的目的都是為了參觀避暑山莊。而幾乎100%的遊客都知道避暑山莊。
避暑山莊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在此大興土木,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建成36景。雍正朝代暫停修建。乾隆六年(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又繼續修建直至完工,建成的避暑山莊新增加乾隆36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界牆內佔地564公頃,其規模壯觀,舉世罕見。特別注意的是,避暑山莊的輪廓實際上是當時中國版圖的縮影,這正體現了清帝 "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宏偉願望。
除避暑山莊外承德還有許多享譽國際的人文、自然景觀。到2007年底,承德擁有正式開放的旅遊區(點)50餘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2處,5A級旅遊區(點)1處,4A級旅遊區(點)4處,3A級旅遊區(點)4處,國家旅遊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處,省級森林公園10處。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蜚聲海內外;普寧寺深入挖掘佛文化內涵,建成我國北方最大的佛教活動中心;塞罕壩林場和京北第一草原突出生態特色,得到越來越多國內遊客的青睞。承德市四周8縣3區內還有多處旅遊勝地,多以奇峰異景著稱,鬼斧神工,形態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如:木蘭圍場、棒槌山、蛤蟆石、羅漢山、僧冠峰、雙塔山、霧靈山、白雲古洞、水下長城、遼河源森林公園、蟠龍湖等。
2、具有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
承德市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毗鄰京津,北靠內蒙,東連遼沈,南與秦皇島、唐山相鄰,是燕山腹地的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京、津、唐經濟中心主要城市之一,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
(1) 旅遊腹地廣闊,提供大量的遊客資源
在我所設置的問卷調查中有近40%的遊客來自北京,15%的遊客來自天津,10%來自遼寧,8%來自秦皇島和唐山,還有部分來自我國南方城市的遊客是在北京旅遊之後順路來承德旅遊的。承德已初步形成了以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為中心,以京北黃金旅遊線和京東朝陽旅遊線為紐帶,連結木蘭圍場、京北第一草原、金山嶺長城、遼河源森林公園、霧靈山、蟠龍湖六大景區的京北黃金旅遊帶。
(2 ) 優勢互補,互利雙贏
承德幾乎具有除海洋景觀外的所有旅遊資源,而據承德較近的秦皇島則彌補了承德的不足。有近8%的遊客表示他們已經去過或將要去秦皇島旅遊。承德地區以山地為主,工業不發達。大量的旅遊和生活消費品來自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的2008年北京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的召開,又為承德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遇。
3、旅遊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接待能力不斷提高
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市擁有各類旅行社70餘家,其中國際社3家,旅遊星級飯店30餘家,其中四星級12家,三星級16家,,飯店總床位1萬余張。其它各類賓館、飯店300餘家。全市現有各類餐館2000家,既可使遊客品嘗到御膳、野味等美味佳餚,也可供應標准西餐、大眾餐飲和特色小吃。這些解決食宿問題的基礎設施的完善,極大的提高了旅遊質量。
(二) 制約承德旅遊發展的瓶頸
來過承德旅遊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承德的旅遊是「一流的資源,二流的服務,三流的設施」。在我的調查問卷中有也有近30%的遊客表示他們來承德有一定的失望感。
究其原因如下:
1 經濟發展落後,資金力量薄弱
承德是貧困山區,農業發展制約較大,加之多年為保障京津用水,許多工業企業、重點項目都被擱置。財力不足,資金短缺必定將造成旅遊業發展緩慢。
2、交通條件制約
在我的調查中設置了一個問題「您認為來承德旅遊您最不滿意的是什麼」其中有過半數的人回答是交通。交通發展滯後,是承德旅遊發展的一大瓶頸。從承德至北京坐普通的火車需要近6個小時,汽車也需要3-4 個小時。而且承德至今沒有民用機場。景區之間公路較差,難以形成網路,直接制約了承德旅遊業的發展。
3、 景區開發維護不合理,票價偏高,旅遊線路過於陳舊。
(1) 歷史原因很難彌補,人為破壞防治困難
承德避暑山莊是承德旅遊主推的旅遊景點。然而由於日本的侵略戰爭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當年的康乾72景多數致殘,至今雖有55景已被修復,但還有些景緻的修復工作很難完成。
(2)票價偏高
我在調查過程中設置了關於景區票價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票價偏高。承德地區重要景區票價如下:避暑山莊90元,普寧寺(大佛寺)50元,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40元,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棒槌山)索道40元,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50元。 部分景區「景中含景」還需要另收費。
4、 城市規劃不合理,城市環境細節問題影響遊客心情
在我的問題「你認為來承德旅遊您最不滿意的是什麼」中,還有15%回答城市環境較差。景區內和周圍的衛生間很難找而且衛生條件不好。這些細節問題也直接關繫到遊客心情從而影響著旅遊質量。
通過對承德旅遊優缺點的綜合分析,在調查完成之後我思考並初步擬定了提升承德旅遊競爭力的方案規劃,具體如下:
1、改善交通主必須佔主導地位
京承高速公路已於2007年正式通車 ,這給承德帶來一個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各個景區之間的交通網建設還應成為以後交通工作的重點,只有各景區之間交通便利才能帶動整個承德旅遊業。
2、加大景區開發規劃保護力度,加設特色旅遊路線
(1)引進資金加大對旅遊業的投資,在旅遊淡季進行景區的維修和保護,早日重現避暑山莊康乾72景的輝煌。承德以山為特色,以奇山為景觀,加強山區的綠化工作,改善景區環境。
(2)承德的旅遊打皇家牌,決定其旅遊線路開發必須突出清文化內涵。生態旅遊漸盛的大趨勢,決定承德旅遊開發必須做「綠色」文章。游線安排以周末兩日游為基礎,輻射到三日游及黃金周的七日游直至帶薪假日和暑期活動的10日以上度假游。 除此之外還應該增設一些較為新穎且利潤較高的旅遊項目。例如自駕車旅遊和商務旅遊。較早開發設計出這樣的旅遊產品可以取得較大的利潤空間。
3、擴大宣傳力度,打造承德旅遊名牌
在我調查的人群中很多人認為承德的旅遊宣傳力度不夠。大多數人了解承德只是知道避暑山莊而不知道承德的其他景區,沒有形成旅遊名牌。對此問題,我擬定了一些措施:
(1) 加大廣告投資,媒體宣傳打頭。在中央電視台和京津等旅遊腹地地區的強勢媒體上進行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承德的旅遊資源。
(2) 聯合全國知名旅行社,突出承德旅遊名牌。我所調查的旅遊者絕大多數都是通過旅行社來承德旅遊的,因此與旅行社合作將承德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必將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途徑。
(3) 利用網路宣傳。承德目前已有了一批網路宣傳網站,但網站水平不高,缺乏特色。應進一步加強網路建設宣傳力度。
4、改善城市環境,加強城市建設
大多數來承德旅遊的人都認為城市的環境有待改善,綠化偏少,建築混亂是其中的突出問題,對此應加強市容監察力度,做好城市規劃;可以向大連等城市取經,藉此做出自己的城市特色。同時還要加大對城區空氣和噪音污染的治理力度,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
結語:
通過此次調查實踐活動,我不僅得到了鍛煉也從詢問走訪和查閱資料中對家鄉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熱愛自己的家鄉,並以身為承德人而自豪。
J. 承德的民俗文化與旅遊業發展
歷史文化
【歷史背景】
承德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末期的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即勞動、生息在這塊土地上,這里曾發現的石斧、網墜、陶鬲等豐富的歷史文物,就是他們在這里勞動生活的遺跡。殷周時期,這里是山戌、東胡少數民族活動的區域,是燕侯的勢力范圍。承德市東約150公里處的凌源縣海島營子村,出土過多件西周銅器。戰國時代,承德一帶隸屬於燕國設置的漁陽右北閏、遼西三郡。《史記。.匈奴傳》記載,燕國曾在這一帶修築長城,理在長城遺址,仍依稀可見。特別是著名的興隆農具鐵范發現,說明當時這一帶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發達的。秦漢以後,歷代的中央政權都曾在此設置過行政管理機構。在漫長的歷史中,這里的漢、匈奴、烏桓、鮮卑、庫莫奚、契丹、突厥蒙古等各民族的經濟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
清朝後,熱河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這里毗鄰京、津、西顧張家口、東接遼寧、北倚內蒙、南鄰秦皇島、唐山,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濱重要的區域性城市。由於這里的氣候、物產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於是清帝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興建避暑山莊,直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工程才告結束。山莊建立後,清朝曾有7個皇帝在此駐蹕。清代康、乾年間,是山莊和外八廟的興盛時期。帝王們在此消夏理政,使這里成為全國的第二個政治中心。隨著清王朝的國勢衰弱,鼎盛一時的山莊和外八廟開始敗落。1976年,國務院批准了《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整修工程第一個十年規劃》,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得以大規模整修。
【文化特色】
承德歷史也稱熱河,有特定的地域文化、深厚的底蘊。承德是億年以前侏羅紀世界生物發祥地,也是承德歷史底蘊中最濃重的一筆。
紅山文化遺址「紅山文化」是熱河地域新石器時期的歷史文化,至今已經五千多年。在新石器後期氏族社會轉化時,即游牧民族從蒙古高原沿河流進入平原區過渡農耕生活。都曾經在熱河地帶經過,這里是人類進化、發展的轉折區域。這一時期應稱為燕山文化,與趙文化成為現河北的歷史主體文化。
承德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二百年的陪都,匯集過各民族王公大臣的朝王之所。現存有中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集中皇家文化、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和中原儒文化、是個被國人和業內人士看好的收藏寶地。近日,已著手建立了初級的地攤市場,建立了承德古玩城,市收藏家協會與民族民俗博物館聯手在熱河都統府舊址籌辦熱河古玩城,也包括藝術品超市。
民間藝術品產業 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列入全世界重點文化保護的課題。我市的古建築文化、佛教文化、中原儒文化和多民族交融的民風民俗、自然資源構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資源寶庫。
在挖掘、整理保護文化遺產資源的同時,有效地利用、擴展為產業化效應是文化產業又一重要組成部分。 承德市近年來已經成名的豐寧藤氏布糊畫、崔曉立鑿銅、雕塑、李鍾奎的木雕、張冬閣民俗裝飾畫,泥人、根雕、竹編、核桃雕,以及享譽全國的攝影、繪畫、書法等門類都有大量的重量級藝術家及其作品問世。扶持文學藝術家的創作和市場化是承德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剪紙產業 剪紙是承德地域傳統家庭文化和民族藝術的遺產,其遍布承德各縣區,尤其豐寧剪紙最為著名。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剪紙之鄉」;2005年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出版了《王老太太剪紙》專集;河北省組織了部分藝術家到國外展出表演;又命名了一批工藝美術藝術家稱號。但是沒有當作產業來運營,滯後了藝術的發揚光大,比較起張家口蔚縣剪紙產業有很大差距。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目標:優化配置商業資源,把承德打造成為立足河北東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承德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的編制工作始於2004年8月。規劃的規劃期限為2005~2015年,規劃的空間范圍為雙橋區、雙灤區和新區,規劃的業態范圍包括超市、便利店、大型超市、倉儲商店、專業店、專賣店、百貨店、大型購物中心等8種零售業態,規劃對象包括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專業市場、農貿市場、物流企業、星級酒店和餐飲企業。
從整個《規劃》中看,承德市區將形成「以新區為先導,以雙橋區為依託,以雙灤區和城北旅遊文化區為支撐」的功能分區布局和市級商業中心、區級商業中心、居住區商業中心的三級商業市場體系框架,以建設購物中心、便利店等新型業態和商業特色街以及大型專業市場、物流企業為重點,將建成8條特色商業街:新華路(商貿服務街)、清風街(商業文化走廊)、陝西營街(休閑娛樂街)、裕華路(精品街)、武烈路(文化休閑街)、四條胡同(電子及通訊產品街)、普寧路(旅遊文化商業街)、灤河古街(民俗商業文化步行街)。同時規劃建設承德國際會議中心,依山莊而建,並融於山莊,成為避暑山莊景觀的外延。在區級商業中心布局中,將上二道河子以北至小廟子水庫規劃建設為旅遊文化區;將新區規劃建設機場新區的金融商務區、馮營子地區的文化服務區、上板城地區的物流園區。規劃雙灤區的商業形成「以區級商業中心為核心,以雙塔山大街和灤河大街為兩冀延伸,以物流為支撐」,「一核兩帶」的格局。通過規劃,承德將形成布局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市商業網點體系,使承德市成為立足河北北部,面向京、津、唐,輻射蒙、遼和華北地區的商貿流通中心。
觀光游覽
承德市1998年底被國家旅遊局列入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紫塞明珠」之稱。我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避暑山莊,雄偉壯觀的寺廟群--——外八廟,而且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市區四周燕山環抱,東有聳峙天際的磬錘峰,嶙峋嵯峨的雞冠山;西為連綿起伏的廣仁嶺;北依巍峨的金山余脈;南倚峻峭的僧冠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猶如璀璨的珠翠,鑲嵌在神州大地北方。
是旅遊避暑勝地。
承德市各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灤平境內有長城之精粹--金山嶺長城;豐寧的「京北第一草原」以其優勢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而見長;「白雲古洞」則集奇、險、野、幽和僧、尼、道於一山;圍場縣著名的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最北的圍場縣境內,與內蒙古交界,從承德北行約120公里。圍場自古就是一處水草豐沛,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公元1681年,康熙皇帝在這里建立了方圓一萬平方公里,含72圍的狩獵場。是夏季旅遊避暑、冬季滑雪狩獵的天然勝地;興隆境內的霧靈山動植物種類豐富,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寬城的「水下長城」為萬里長城之奇觀;平泉遼河源頭景色迷人,自然次生林層次分明,山頂一片草原,呈現亞高山草旬景觀......目前,承德相繼推出的「北京--承德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民俗風情游」、「木蘭圍場滑雪狩獵游」、「壩上森林草原游」、「北京--承德--圍場--豐寧--北京生態旅遊環線」、「承德長城古跡游」、「霧靈山科普考察游」、「佛教之旅」等項目。
游承德四季皆宜,但考慮到其季節性的優美自然風光,以4-10月份為最佳。
特產
避暑山莊絲織掛錦 承德木雕 蕨菜 民間剪紙
滕氏布糊畫 杏仁露
特色菜
口蘑 汽鍋野味八仙 御土荷葉雞
小吃:南沙餅 蕎面河漏 碗坨 鮮花玫瑰餅
丹霞地貌
承德不僅有豐富的人文景觀,而且具有朴實天然的自然風貌。
丹霞地貌:在市區周圍,分布著多處千奇百怪的紅色岩石(岩層)景觀,地質學稱之為「丹霞地貌」,在我國北方實屬罕見。這些地貌景觀比之江南的丹霞山,不僅造型奇特,還增添了幾分雄渾奇偉。
主要自然山景:磬錘峰、蛤蟆石、羅漢山、僧冠峰、天橋山、雙塔山、雞冠峰等十多處。
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建築風格最獨特的皇家園林,也叫熱河行宮、承德離宮,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從事各種政治活動的地方。
避暑山莊:主要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大部分。
宮殿區在南部,是清代皇帝處理政務、舉行大典、會見外國使臣的地方,也是帝後居住的地方,建築古樸威嚴、雄偉壯觀。
苑景區在宮殿區北面,包括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三部分。
湖泊區碧波粼粼,洲島橋亭錯落掩映;
平原區綠草如茵,古木參天;
山巒區奇峰迭起,幽谷深峽。
特色:避暑山莊集江南水鄉的精緻與皇家建築的雍容大氣於一身,如一塊絢爛多姿的瑰寶鑲嵌於華北大地。
皇家園林區:佔地面積約560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頤和園的兩倍、紫禁城的8倍。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營造,歷時87年才基本完成,有樓、台、亭、閣、殿、軒、齋、榭、廟、塔、廊、橋各種建築120多處,有康熙皇帝以四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皇帝以三字命名的三十六景。
廟宇建築
在承德避暑山莊外圍,分布著12座大大小小的寺廟,這12座寺廟分給八處管理,所以被稱為「外八廟」。分別是:須彌福壽之廟、普彌宗乘之廟、溥仁寺、殊像寺、普寧寺、安遠廟、普樂寺、普佑寺。
傳說
熱河化「兵」
承德是一座神秘的城市,也是一處令人嚮往的游覽勝地。聞名遐邇的避暑山莊曾是清朝皇帝夏季處理朝政的熱河行宮,山莊內有眾多供皇親國戚游樂的苑景區,外有普樂寺、普寧寺、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等「外八廟」以及「棒槌山」等天然景緻。承德的許多建築兼有漢蒙藏維等民族藝術特色和江南園林風格,1985年被評定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承德民間有「熱河化兵(冰)」的傳說,當初未建避暑山莊時,有位總兵上書康熙帝,請求撥款重修長城,以固邊防。康熙不同意,認為國家要太平,關鍵在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後來,隨著避暑山莊的修建,熱河小城也逐步形成。與其它古城不同的是,這里地勢開闊,無險可守,卻不曾建城牆城門,建城300餘年也未曾刀兵相見。前清乾隆不僅把承德當「夏都」,也視為聯合、融匯各民族的「平台」。「熱河化兵」的傳說也成為一種文化元素傳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