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遊發展布局
Ⅰ 針對旅遊鄉村業態布局比較單一怎麼解決
可以從五個方向著手:一是發展產業化,各地以農業為基礎,利用農業、農村資源,興辦鄉村旅遊,已經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走產業化發展之路。
二是:業態多樣化,從初級觀光向高級休閑、從同質開發向差異發展、從單體經營向集群布局的轉變,各地積極培育鄉村旅遊新業態。
三是:產品特色化,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現狀、目標人群,因地制宜,細分市場,精緻產品,創新設計,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色的鄉村旅遊定位和策劃,避免低層次雷同建設和重復開發,構建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體系。
四是:運作組織化。改變傳統的個體分散經營模式,建立協會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社會參與水平。
五是:服務標准化,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國內外相繼出台的各類鄉村旅遊相關的規范、標准50多個,涵蓋10餘種類型,有效地解決了鄉村旅遊發展過程中散、亂、差等問題。
還可以要通過專業的設計院進行產業的布局設計,有效的提高遊客的體驗效果。比如遠景設計院
Ⅱ 在具體農家生態旅遊路線設計和規劃時,應遵守怎樣的布局原則
(1)在設計開發時,要遵循自然、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觀光生態農業系統。
(2)在其生態旅遊區的開發中,要始終堅持「生態農業第一村」這一主題,突出在生態建設上的成果。
(3)在具體景區的設計和規劃時,還應遵守以下基本設計原則:
①生態優先原則:旅遊區或點的開發要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②功能分區原則:生態觀光活動不應僅僅在旅遊區的核心區域開展,要按照功能分區的原則合理布局,往外圍發展;
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④旅遊者的旅遊活動與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觀光生態農業在生態農業旅遊中的應用研究相融合。
(4)設計結構模式時,必須做好基礎設施建設,交通、水電、飲食、住宿等基礎設施的配備,設計專門的旅店、餐廳、農宿以及娛樂場所和度假村,開發具有特色的農副產品及旅遊產品,以供遊客觀光、游覽、品嘗、購物、參與農作、休閑、度假等多項活動。與農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要搞好農村居民點和道路規劃,合理開發和整治土地,改善農村環境,在保留歷史民俗農舍的同時,興建體現觀光特色的農村新民舍,以供遊客觀光旅遊。如生態農業觀光區、無公害有機蔬菜高科技示範區、沼氣太陽能綜合利用示範區、民俗旅遊觀光區、無污染旅遊製品工業區、青少年綠色文明教育基地、國際生態學術研究交流培訓中心、生態農業旅遊度假村、農業公園、農業博物館等都是比較好的具體設計結構模式。在設計開發時,要遵循自然、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原則,建立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觀光生態農業系統。
Ⅲ 浙江一處受歡迎的景點,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哪個景點呢
浙江省中的風景區很多,它們的旅遊景觀特色各異,文化內涵價值程度較高,同時對很多景點表現下來看,也得到了很多遊客的稱贊和認可,所以從分類上說,人文景區的表現意義較大,它們不僅融入了很深刻的精神內涵,同時在其景區內,它的一些建築布局也別具一格,所以從旅遊業的角度說,很多景觀的發展潛力較大,從而讓人感到很有不要不同的組成部分,這更是讓人感到很有文化魅力的了,畢竟對很多景點來說,這處景區的發展意義較大,也對當地旅遊產業的推動有很強的社會意義,這點是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作為是浙江一處受歡迎的人文景點,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古建築,堪稱是一處巨大的活文物,讓很多遊客都感到其古村內部建築的價值是很高的了,而且在這些古民居建築中,也需要對其大力的保護,因為很多古建築年代久遠,文化內涵即便很豐富,但也需要更受到當地城市的大力保護和看重了。
Ⅳ 城市旅遊資源和鄉村旅遊資源,在開發體繫上,有什麼不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城市旅遊資源開發模式,在此基礎上,建立城市旅遊資源模糊多級綜合評價模型。
旅遊空間布局的整合是旅遊產業主體的經濟活動在區域空間上的表現,是各層級的主體在各自利益的推動下進行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空間經濟活動。區域旅遊空間布局的主體主要有三個層次:
1、微觀層次獨立的企業
微觀層次的企業是以自身的利潤最大化為目的,進行空間企業的選址。旅遊企業主要有旅行社或旅遊公司、旅遊餐飲住宿業、旅遊車船租賃業。旅遊企業多數集中布局在旅遊依託城市中心,形成便於旅遊者接近的市場區位,使市場區最大化,從而最大化企業利潤。
2、一般層次的區域旅遊行業管理部門
旅遊行業的管理者通過制定相關的行業內部政策影響區域空間的旅遊業的布局,進行旅遊空間布局的整合。旅遊行業的管理者通過制定行業法規和旅遊政策,營造區域旅遊經濟環境,在以市場為導向的前提下進行行業內的宏觀監控,實現旅遊業區域空間布局的最優化,促進各空間要素的聯合與協調。但是,由於受到我國旅遊業管理體制的限制,旅遊部門現階段的管理許可權只是集中體現在對行業內的調整上,而旅遊業布局受到來自各相關部門與產業的影響與制約,單一的部門調整難以實現旅遊空間布局的優化整合。
3、宏觀層次的政府主體
政府管理部門對旅遊產業的宏觀布局的把握,是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進行考慮,因而具有更高的戰略視角,能夠從城市格局與三次產業宏觀布局的角度進行考慮,把握旅遊空間布局,因而進行旅遊空間布局與整合的相關政策往往經由政府部門控制決定。
鄉村旅遊資源是旅遊資源的一種空間劃分類型,也是監管劃分類型的一種。鄉村是一種景觀,也是具有獨立空間屬性的景觀空間。因此,鄉村旅遊資源是指在鄉村地域范圍內能夠被利用的景觀及景觀資源,是對無論是鄉村居民或城市居民都能夠產生吸引力,並滿足旅遊需求的鄉村食物、事件、過程、活動、人物、鄉村文化、鄉村民俗、口頭傳說、民間藝術、鄉土教育等資源。鄉村旅遊資源的數量、類型、品味、地方性組合特徵和鄉村居民的友善好客等居民態度構成鄉村旅遊資源的主要特徵,而鄉村旅遊資源開發程度、基礎設施建設、經濟更新條件等成為鄉村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條件。
鄉村旅遊資源的類型非常豐富,依據國家標准(GBT—2003),旅遊規劃公司將鄉村旅遊資源劃分為9個大類、51個亞類和266個基本類型,構成了鄉村旅遊資源的完整體系。
Ⅳ 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的區劃布局
蓮花來山度假區地處長白山余脈大黑源山中段,坐落在長東北核心地帶,是主城區連接空港、內陸港、能源供應區和水源地的必經區域,也是長吉圖戰略的重要起步區。度假區規劃控制面積417平方公里,下轄勸農山鎮、泉眼鎮、四家鄉「兩鎮一鄉」,共26個建制村,總人口5.9萬人。
成立蓮花山度假區是長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國家關於長吉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我省長吉一體化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對蓮花山度假區發展寄予厚望,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高廣濱和市長崔傑不僅多次過問這里的招商引資情況,還帶領市直相關部門到度假區現場辦公,明確賦予度假區市管省級開發區政策。
蓮花山度假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著力實施「創新引領、生態先行、環境立區」戰略,正按照森林湖濱觀光、山地冰雪運動、健康森林體驗、民俗風情、鄉村體驗和休閑療養、風情小鎮6大功能區劃布局,全力打造以冰雪運動、溫泉療養、休閑度假、時尚娛樂、四季和諧為特色引領的生態型、全景式國際旅遊目的地。同時,正計劃將鎮區建設成服務於長春、吉林中心城區高端居住承載地和旅遊度假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