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高速發展原因
⑴ 民族風情旅遊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
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
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
期望到外面看一看
希望了解祖國的大好河山
民族旅遊就是好的方式
正逢其時
⑵ 高速鐵路對旅遊業影響方面有哪些
高速鐵路對旅遊業影響方面有:高鐵將改變我國旅遊交通格局;「快旅慢游」時代將到來,「散客自由行」將呈現較快增長;高鐵沿線旅遊資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視的區域將成為新的旅遊熱點;區域旅遊合作將呈現新的態勢。
⑶ 高速鐵路對旅遊業影響方面有哪些
(一)高鐵將改變我國旅遊交通格局
在鐵路「綠皮車」時代,乘汽車旅行比乘火車都要快,很多旅客選擇坐汽車出行。「綠皮車」由於受線路和速度的限制,在整個旅客運輸市場中沒有什麼優勢可言,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公路和航空蠶食自己的地盤。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高速鐵路將為跨區域的300~1000公里的中遠途旅行提供了新的交通選擇。它的下端將擠占部分公路客運市場,上端將對航空客運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從過去近兩年的客運情況來看,高鐵(包括250公里時速的動車)帶來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不僅影響到了公路客運,對航空客運也帶來的重大影響。與動車組同一方向的長途汽車幾乎都敗下陣來,上座率和票價應聲而降。合(肥)武(漢)鐵路的開通,武漢至南京之間的動車運營時間由過去的10小時左右縮短至3小時,二等動車票價僅180元。這一現狀直接導致武漢到南京的汽車票價從208元陡降至110元左右,而且上座率也大幅下降,也使得南京往返武漢的航班全部停飛。這也是高速鐵路在武漢和南京之間開通運營以來,逼停的第一條民航航線。高鐵(動車)擠占公路和民航客運市場的情況在北京-太原、武漢-廣州、上海-溫州、西安-鄭州等線路上也在上演。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高速鐵路網的逐漸建成和完善,高鐵將改變旅遊交通格局。
(二)「快旅慢游」時代將到來,「散客自由行」將呈現較快增長
在高鐵出現以前,由於交通的不便,普通旅遊者的整個旅遊行程,花在路上的時間佔了大部分,留在景點觀光的時間就很有限。遊客來去匆匆,最後留下的就是幾張照片,證明自己曾經到此一游。如今,由於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遊客可以減少花在路上的時間,增加在景點景區遊玩的時間。「快旅慢游」時代在高鐵的推動下正向我們走來。
參加團隊旅遊盡管省心,不用我們遊客自己花時間制定旅遊行程,只要跟旅行社簽訂旅遊合同、交好費,然後跟牢導游就可以了。但其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遊客幾乎沒有什麼自由度,行程非常的呆板。盡管如此,2005年以前,人們出遊多半都還是跟團出遊,因為團隊旅遊相對來說,價格要便宜一點,而且不用擔心旅遊過程中遇到的的各種問題。隨著人們旅遊經歷的不斷增多,旅遊交通等公共服務的改善,「散客自由行」越來越受到廣大旅遊者的青睞。自由行也稱自助旅遊、半自助旅遊,在國外稱自主旅遊(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遊客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兌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形式。散客自助游因其靈活、自由、可選擇性強等特點,深受遊客喜愛。歐美各主要旅遊接待國的散客市場份額達到70%~80%,經營接待散客旅遊的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旅遊業成熟的重要標志。在散客自由行成為國際旅遊主流的背景下,高鐵將推動我國散客自由行呈現較快增長。
(三)高鐵沿線旅遊資源品位高、以前被忽視的區域將成為新的旅遊熱點
從經濟的角度看,高鐵開通受益最直接的應該就是旅遊業。旅遊業是靠客流支持的行業,客流對旅遊業來說就是財富。沒有客流,再美的的旅遊景點也沒有意義。高鐵沿線那些旅遊資源品位高,原來由於交通不便,養在山中人未識的區域,高鐵開通後,將給其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例如,山西省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西大槐樹、關帝廟、五台山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根,這是多少中國人心馳神往的聖地。然而由於交通的限制,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石太客運專線動車的開通,拉近了山西與京津塘環渤海地區的時空距離,不僅讓旅遊業急劇「升溫」,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樣,衡陽素有「文化重地、宗教聖地」的美譽,是武廣高鐵旅遊黃金線上一個重要節點。以前也是受交通的制約,旅遊產業的潛力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高鐵開通後,旅客增長迅猛。2010年1-5月份,全市共接待遊客760.0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1%和38.4%。出現了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好形勢。不久前開通的京滬高鐵也正在給山東濟南、泰安、濟寧等地旅遊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的開通,一些新的旅遊目的地將呈現在遊客面前,我國的旅遊目的地版圖將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寫。
(四)區域旅遊合作將呈現新的態勢
高速鐵路將導致遊客在更大范圍內流動,也必將推動區域間旅遊合作的進程。以前的區域旅遊合作呈現的是塊狀合作,更多是臨近區域的旅遊合作。高鐵將帶動高鐵沿線城市之間的旅遊合作,旅遊合作將會呈現出線狀的特徵。如何在更大范圍內整合旅遊景區景點資源,設計旅遊線路,實現合作共贏,將成為高鐵時代一個新的命題。制定更大范圍的區域旅遊規劃,探索解決制約區域旅遊發展的新舉措,實現區域之間的無障礙旅遊,消除體制障礙,建立異地投訴、聯合執法制度將是大勢所趨。
⑷ 旅遊產業要怎麼做,我們這山區縣城要通高速了,想在這方面發展一下
衣食住行都弄好來了,自然後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環境一直好的話,就是優勢,開發特色旅遊項目,做好宣傳,這年頭宣傳不好沒人知道就是白搭,最好是在那裡拍個電影票房高一點,景色多一點,一下子就宣傳出去了,請電視台什麼的 宣傳(最好是湖南台,比如爸爸去哪之類的)旅遊類節目,當然服務一定要到位,如果宣傳好了 服務不行也白搭,認真做好規劃,考慮家鄉的優勢(我這里有別人沒有的)放大,度假村配套設施,上山的纜車,認真在現有條件下一步一步來,要做到任何人到你們那裡去一次就不想走了,安靜舒適,田園生活,農村習俗,清新空氣,世外桃源,
我不是專業的,山區最重要的就是旅遊 感覺,以上是一個普通學生的回答,O(∩_∩)O哈哈~,
⑸ 高速公路出入口區域發展旅遊經濟的優劣勢
現在很多高速公路都會提出多元化經營或其他一些新政策,出入口發展經濟的優勢比較明顯,那便是人流比較多,所有車輛都需要經過出入口,這樣不需要花費太多成本便可以得到一批目標客戶。其次出入口具有地方特色,交通方便。劣勢的話應該是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場地或是其他一些設施的限制,當然還有便是周邊設施應該會沒那麼完善。
E學雲海——高速公路崗位在線學習培訓管理平台(計重收費、防逃費、路政稽查、安全生產培訓課件)
⑹ 用英文翻譯下面一段話「對於高速發展的旅遊業,服務標准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services standardization requirements are increasingly high.
⑺ 散客旅遊快速發展的原因
散客旅遊快速發展的原因:
1、交通的便利,各個省份高速路、國道的修繕,各個家庭汽車持有量在上升
2、網路的便利,大家通過網路可以了解到自由行相關信息,不需要跟團也可以遊玩
3、經濟的發展,這是促進消費的根本原因
⑻ 瀋海高速建設後,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瀋海高速已經建設成功,小編認為這所高速公路的建設將會給全中國大部分的地區都帶來很多的機遇,比如會推動這些地方的工業、農業、旅遊業等方面的發展,下面大家可以看小編的具體分析!
當然了,以上內容均是我自己的看法罷了,如果大家有其他不同的觀點還望可以多多補充,如果喜歡我的觀點的話也可以給我點個贊哦!
⑼ 論述現代旅遊迅速發展的原因和特點
旅遊既是一種社會經濟現象,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必然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變化而在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地發展和變化,它是人們以了解自然和社會、豐富和完善自我為目的,非定居性旅行的高級生活方式。
現代旅遊,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迅速普及於世界各地的社會化大眾旅遊。現代旅遊類型按地理區域劃分,有國際旅遊和國內旅遊;按組織形式劃分,有團體旅遊、散客旅遊、包價旅遊、自助旅遊等;按旅遊方式劃分,有航空旅遊、鐵路旅遊、汽車旅遊、海上巡遊等;按活動內容劃分,有文化旅遊、人種旅遊、觀光旅遊、療養旅遊、探險旅遊等;按費用來源劃分,有自費旅遊、公費旅遊、社會旅遊等。
一、現代旅遊性質
縱觀人類旅行、旅遊歷史的演變,尤其是世界現代旅遊業的迅速發展趨勢與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緊密聯系,我們可對現代旅遊的本質屬性作這樣的概括:現代旅遊作為一種現代社會現象的反映,是人類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超出生存需要的一種消費形式。
1.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旅遊雖然是一項古老的社會活動,但在古代,卻只能局限在少數人和狹小范圍里進行。旅遊活動真正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而逐步發展變化的。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通訊設備不斷更新,使長距離跨國旅遊和洲際旅遊成為可能。同時社會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了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安全而便利的交通條件,舒適而完備的旅遊設施,以及由於勞動生產率成倍增長,而有條件從物質生產部門分離出更多的社會勞動力來從事旅遊產業,為旅遊者提供系列全程服務。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們餘暇時間普遍增多,旅遊需求增大,旅遊大眾化就成為可能。只有在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前提下,大眾性、國際性、持續性的旅遊活動才得以開展。現代旅遊業的崛起和迅速發展,說明人類的旅遊活動是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也只有現代世界經濟發展的今天,具有現代化、國際化、規模化的大眾化的旅遊活動才可能出現。所以我們認為,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現代旅遊的崛起和發展。
2.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文化發展的產物。從廣義上講,現代社會文化是人類在現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就是精神財富的總和。旅遊業既是文化性很高的經濟產業,又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人類各種形式的旅遊活動,歸結起來,不外乎是有關物質性和精神性的兩大類活動,但兩者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在整個旅遊過程中,旅遊者在物質享受的同時得到精神享受,在精神追求中得到物質享受。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相互依存,互為條件,因此,旅遊者所進行的一切活動實際都是社會文化活動。社會為旅遊者提供的旅遊客體,包括各種旅遊資源和各種設施設備及服務都富有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都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
首先,旅遊者是依賴一定社會文化背景而產生的。旅遊者首先要有旅遊消費支付能力和充足的閑暇時間,其次要有旅遊的需要和動機,即足以使旅遊者產生旅遊動機的文化條件(包括旅遊者本人的文化素質、游覽地的社會文化環境等)。
其次,旅遊資源是一定社會文化的物質載體,包括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旅遊目的地的人文資源包括社會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歷史、科學、藝術和民俗風情等因素,都是社會文化因素,它具有國家、民族和地區的文化色彩;而自然旅遊資源雖然是天賦的自然地理條件,但這些自然地理條件都必須經過人類的勞動加以開發改造,將自然景觀賦予人類智慧的印記,沒有文化內涵的純天然景色是難以成為現實的旅遊資源的。不管是人文資源,還是自然資源,都凝結著人類的精神文化,都是社會文化的物質載體。
再次,旅遊設施和旅遊服務是一定社會文化的表現形式。不管是直接或間接為旅遊服務的現代設施設備,都是以現代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作為後盾的,都是科學技術在旅遊業開發中的物質轉化。各個國家、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區的旅遊設施設備,都具有不同的歷史的藝術的文化內涵,具有異族的文化特色。所以,旅遊設施既可以作為一種旅遊媒介提供給旅遊者使用,又可以供旅遊者作為異族文化藝術來欣賞,從而增加它的魅力。
3.現代旅遊是新型的高級消費形式。首先,旅遊動機是人們較高層次需要的表現形式。恩格斯曾對人類生活需要進行過三個層次的分類:一是生存需要,二是享受需要,三是發展需要。按上述分類,旅遊顯然與第二和第三層次需要密切聯系。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著名的人的五個層次需要理論:(1)生理需要:食物、飲水、氧氣等;(2)安全需要:治安、穩定、秩序和受保護;(3)愛的需要:情感、集體榮譽感、感情聯系;(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聲望、成功、成就;(5)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這些需要的關系可結構為金字塔式層次,塔底為生理需要,塔頂為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在較低需要得到滿足之後,才會向上一級層次的需要發展。人們決定外出旅遊同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兩個較高層次的需要有密切聯系。所以,旅遊動機是人們較高層次需要的表現形式,較高層次的需要轉化為消費行為,一般都是以高級消費形式表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說,現代旅遊是新型的高級消費形式。
其次,旅遊是一種以精神享受為主的消費。在旅遊過程中,旅遊者以任意的空間和時間形式自由審美,使游覽中的景觀「感發心情和契合心情」,從而獲得特殊的審美效果。旅遊給旅遊者帶來的精神享受可細分為托志、泄憂、陶情、省悟等。從發展趨勢看,旅遊消費中精神享受的地位更為重要。
再次,旅遊是一種文化性很高的消費。這一點我們可從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文化的產物中去認識,也就是說,要認識旅遊活動主體的文化特徵,認識旅遊活動客體的文化特徵,認識旅遊活動媒介的文化特徵,一句話,要認識旅遊活動三要素與一定社會文化緊密相關,離開社會文化就不可能產生現代旅遊,文化性很高的旅遊消費當然也就不會出現。
最後,旅遊是一種經濟性很高的消費。這主要表現在,一方面,旅遊消費的發展水平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另一方面,旅遊消費的發展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4.現代旅遊是現代社會現象的綜合反映。如果我們把一次旅遊活動作為一個完善的運動過程看待,就不難發現其運動形態由兩大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線上運動,即旅遊者從離家外出到結束旅遊返回,旅遊者始終處在移動狀態。一部分是點上的運動,指旅遊者在旅遊目的地的逗留活動。旅遊者在「線上」和「點上」運動過程中都是在具體的社會環境中發生和進行的。由於旅遊者在旅遊過程中都要同這一社會環境中的諸多方面接觸和打交道,這一環境中的幾乎一切現象都程度不同地作用於旅遊者的旅遊活動之中,因而旅遊活動也就成了社會環境中各種現象的綜合反映。
二、現代旅遊特點
現代旅遊是同社會化的大生產緊密結合的,現代生產的高度社會化必然使旅遊具有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化特點。這一特點的主要表現是:
1.遊客的大眾性。現代旅遊首先表現為它的大眾化。所謂大眾化,一是指旅遊參加者的范圍已擴展到普通的勞動大眾,旅遊活動在世界各地各個階層都普遍開展起來。二是參加旅遊的人數越來越多,旅遊去處越來越遠。三是群體性、規范性旅遊增加。四是旅遊作為一種激勵員工的手段,已被企業或各種組織所廣泛採用。
2.發展的廣泛性。旅遊的發展有賴於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現代旅遊首先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興起,全世界90%以上的國際旅遊者來自發達國家和地區,同時,他們又接待世界80%的國際旅遊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旅遊業經受世界多次經濟蕭條的沖擊仍然興旺不衰,顯示了它是一個很有活力和發展前途的產業。發展中國家的旅遊業也普遍發展起來。目前,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經營國內、國際旅遊業,有100多個國家參加聯合國的世界旅遊組織。由於世界各國和地區的旅遊事業的普遍發展使旅遊者幾乎可以無處不到,區域邊遠地區旅遊的局限性正在逐漸消失。
3.地理的集中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交通運輸工具的進步,各地空間方面的時間距離不斷縮小,旅遊跨度增加。但是,現代旅遊者不是較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各個地區,他們往往集中到某些地區或國家去旅遊,甚至集中到某些景點參觀游覽或從事其他旅遊活動。現代旅遊的地理集中性不僅反映在全世界國際旅遊的分布格局上,具體到一個國家同樣也呈現這一特性。
4.旅遊的季節性。根據旅遊資源的不同性質和不同的旅遊類型,現代旅遊的季節性非常突出。一般來說,主要依賴自然旅遊資源吸引遊客的國家和地區,旅遊接待量的季節性波動比較大;主要依靠人文旅遊資源吸引遊客的國家和地區,旅遊接待量的季節性波動就比較小。消遣型旅遊受季節性制約多一些,事務型旅遊幾乎不受季節性影響。四季分明的國家和地區,四季中接待遊客的波動量比較大些;四季不太分明的國家和地區,四季中接待遊客量就比較穩定一些。
5.增長的持續性。戰後世界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許多曲折和起伏興衰的變化過程,尤其是西方國家的經濟都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的沖擊。唯獨旅遊業「一枝獨秀」,至今方興未艾。在今後歷史發展過程中,只要不發生新的世界大戰或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世界旅遊增長的持續性不會改變,世界旅遊業將繼續發展。我國只要保持社會的穩定,堅持改革開放,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旅遊業一定能持續發展和快速增長。
6.服務的一體性。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旅遊需求層次的不斷提高,現代旅遊服務的一體化特點越來越明顯。所謂服務一體化,就是為旅客提供食、住、游、購、娛系統服務;為遊客提供離開家園到返回家園的全程服務。這既是現代大眾旅遊組團旅遊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化、國際化的大規模的群體性旅遊活動能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
三、現代旅遊成因
現代旅遊的成因是指現代旅遊產生和發展的主要因素。戰後世界旅遊迅速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們從社會動因上去考察就必然發現,現代旅遊作為大眾參加的社會經濟文化現象,是社會創造條件使它出現和發展。主要因素是社會創造了一個持續的和平環境,根本原因是社會創造了更多的生產力,重要原因是政府行為的促動。
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什麼是現代旅遊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呢?
一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現代旅遊的發展帶來了社會客觀需要。國際上經濟統計資料表明:當一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00美元時,居民將普遍產生國內旅遊的動機;達到1000美元時,將產生國際旅遊的動機;超3000美元時,將產生洲際旅遊的動機。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意味著國民收入的增加、國民工作時間的縮短和國民生活的改善。世界性勞動時間縮短和帶薪假期增多,是使現代旅遊趨於群體性的一個重要原因。社會生產力水平提高,必須提高社會消費水平,改善社會消費結構,這對繁榮世界旅遊市場和促進旅遊業的興旺都起到決定性作用。隨著社會生產力更大幅度的提高,人們的旅遊生活需求和消費水平將會更大幅度地增加。
二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現代旅遊的迅速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戰後世界旅遊的最大特點是群體性、規模性和一體性,這就必然有先進的科學和發達的社會生產力作後盾。高速列車的出現,超音速客機的使用,相對縮小了世界空間距離,縮短了人們進行國內、國際旅遊的旅行時間,使現代旅遊比歷史上任何時代的旅遊都能獲得更廣闊的空間。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不僅為人們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收費低廉的交通運輸條件,同時能為旅遊者提供舒適而完備的食宿設備和各種游樂設施和設備,從而為現代旅遊業的興旺發達提供了有利的物質條件。
三是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了旅遊信息效益和旅遊組織效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由於交通和通訊網的高度發展,旅遊信息流速加快,人們了解世界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條件。旅遊經營者可以通過電視、電影、電台及各種書刊雜志等信息傳遞物質載體來宣傳介紹世界各地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激發人們游覽的動機和興趣,使旅遊宣傳和旅遊信息效益不斷提高。同時,由於電腦技術的發明和使用,大大地的提高了世界各地的旅遊組織工作的效率,有的遊客已用電腦技術預訂客房和車票,用先進的通訊設備咨詢旅遊線路、旅遊包價等。這樣就使得現代化、國際化的大規模群體性旅遊活動能有序地組織開展。
我們分析了現代旅遊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之後,還應闡述政府行為在現代旅遊發展中的積極因素。隨著大眾旅遊的興起,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政府都先後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和鼓勵本國旅遊業的發展。我們認為政府支持旅遊業特別是支持國際旅遊業的發展是由旅遊業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所引起的。旅遊業的上述兩大功能集中體現在:賺取外匯收入,平衡國際收支;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穩定;提高資源效益,推進經濟發展;樹立國際形象,改善國際關系。正因旅遊業具有這些功能作用,戰後很多國家的政府都把推進旅遊業的發展提到重要位置上來。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設立了全國性的旅遊管理組織,並採取了經濟的、法律的、政治的手段干預旅遊業的發展。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旅遊業的發展,已把旅遊業納入了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作為一大產業來開發;旅遊產業的開發速度逐步加快,旅遊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旅遊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旅遊法制逐步建立;旅遊管理逐步規范,旅遊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
⑽ 我國高速公路對旅遊的影響
任何旅遊者要實現從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間的旅行;都必須藉助良好的交通條件和運輸工具這兩個載體。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發展的首要條件。高速公路對旅遊的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