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經濟支柱旅遊業
『壹』 支撐泰國經濟的主要是什麼。
泰國經濟
1.自然資源
泰國的主要礦產資源是錫,總儲量約150萬噸,居世界首位。泰國錫產量的98%來自砂礦床,含錫率
高達65%。其它礦物有鎢、褐煤、鐵、銅、石油、天然氣、寶石、鹽、鉛、石膏、銻、錳、螢石、金和
鉻等。泰國還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有各種熱帶常綠喬木,主要包括榕樹、露兜樹、樟樹、金雞納樹等。
季風林木主要有柚木、鐵樹、沙爾樹和芒果樹,還產各種藤及竹子。在內河和泰國灣盛產多種魚類,
淡水魚類主要有鯉魚、彈塗魚、鱸魚、鰻魚等,海魚以鯖魚和沙丁魚為主。
2.經濟簡史
泰國原是一個農業國。1960年農業收入占國民收入的80%左右,農業勞動力占總就業人數的83%,工業僅
佔5%,服務業佔12%。由此可見,泰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起點較低。為了盡快躋身於工業化國家的行
列,泰國政府從1961年以來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針政策,並且依照其國情特點及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狀況
制訂了6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五年計劃,作為各階段經濟發展戰略和指導原則。
自60年代至今,泰國經濟大致上經歷了進口替代、出口導向和協調發展的三個階段。由於政策、措施得,在過去的20多年裡,泰國經濟一直保持了較高的增長率,在60 年代超過8%,70年代超過7%。即使在適逢西方工業國出現經濟危機的第5個五年計劃 (1982—1986年)期間,其年均增長率也達到4.4%。1986年以後,泰國經濟突飛猛進, 1987年的增長率升到6.3%。同時,泰國充分利用了油價、利率和匯率三低的有利國際經濟條件,及時把握日本、台灣、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向海外大舉投資的機遇,大力推進吸引外資戰略,並實行了放寬管制和逐步走向自由化的經濟政策,從而使泰國經濟進入了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時期。
3.經濟概況
90年代以來,由於受海灣戰爭和國內政局的影響,泰經濟增長率有所所下降,但年均 增長率仍有8%左右。隨著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旅遊業的崛起,泰經濟結構已 發生重大變化,由過去主要以農產品出口為主的農業國逐步向新興工業國轉化。 1995年,泰人均收入已超過2500美元,世界銀行將泰列入中等收入國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現有基礎設施超負荷,工程技術人員缺乏,教育和科學技術滯後,已影響到經濟的增長。1996年,泰經濟增長率急驟下降,僅達6.9%,為過去13年來最低水平。尤其是外貿出現嚴重滑坡,增幅猛降到不足1%。經常項目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8.3%,通貨膨脹率也上升到6.2%。
1996年財政年度,全國51家國營企業在交通、通訊、房屋、電力、供水等基礎設施方面投資為2580億銖。
1996年財政年度,國家財政支出總額為7773億銖。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泰國有80%的人口從事農業,享有「東南亞糧倉」的美名,是亞洲唯一的糧食凈出口國和世界上主要糧食
出口國之一。泰國的大米出口量在世界上已居第一位,木薯輸出位居全球之冠,橡膠名列世界第三,玉
米排名第四,魚產品出口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在泰國的10大出口商品中,農產品佔6個,占出口總值的
40%。
到目前為止,新開發的水產品、畜產品、水果、蔬菜及花卉植物等已日益成為泰國農業的重要支柱。
目前,泰國已成為亞洲第三大海洋捕魚國,漁業產品躍居泰國農業產品出口的第4位。在飼養業方面,雞
、鴨、肉、蛋等畜禽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出口量越來越大。泰國凍雞、雞蛋、凍蝦等冷凍製品的出口已躋身於世界10 大出口國之一。
另外,泰國在水果罐頭和蔬菜市場中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泰國菠蘿罐頭已佔據當今世界市場的35%。泰國農作物包括水稻、橡膠、玉米。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作為傳統農業國,泰國經濟結構隨著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雖然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但製造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日益擴大。製造業已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且成為主要出口產業之一。泰國工業化進程的一大特徵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發展食品加工及其相關的製造業。這種以農業資源為基礎的工業發展模式在過去20多年取得了顯著成就,並將在今後發揮更大的作用。
泰國的采礦業過去曾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近幾年國內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泰國采礦業的地位日漸衰落。作為換匯大戶的錫也因世界市場價格趨低受到很大沖擊。另外,國內需求的不斷增長也導致部分礦產品出口的下降,甚至短缺。在采礦業中前景樂觀的首推石油開采。目前,泰國的主要工業產品包括服裝、紡織、製鞋、電機、電子、運輸設備等。
今後幾年建築業的發展勢頭仍將持續,但不會再象前幾年那樣迅猛。由於建築業的興旺,建材市場出現短缺,如水泥、鋼材等目前依靠進口以補充不足。為改善這種狀況,政府積極鼓勵建材工業的發展,供求形勢有所緩和。目前發展較快的有水泥、陶瓷、衛生設備等。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3).服務業概況
泰國旅遊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歷來以「微笑國度」聞名於世,吸引著眾多外國遊客。因此,旅遊
業以其巨額外匯收入在泰國經濟中佔有重要的位置。泰國政府採取了許多吸引遊客的措施,使遊客人數
有了很大增長。金融業和其他相關服務業也有了穩定增長。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6年):1842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1996年):6.9%
人均國民收入(1996年):2700美元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38.5000銖
通貨膨脹率(1996年):6.2%
失業率:2.6%
『貳』 泰國的經濟產業發展靠什麼
農業,旅遊業,人妖!
泰國是農產品生產和出口大國,政府十分重視生物產業的發展,內通過建立高容層管理機構、出台優惠政策、制定發展規劃,在生物農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能源等產業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未來泰國將更加重視政府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法規建設,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實施產業優惠政策,加強生物資源和知識產權保護,重點發展生物農業、生物醫葯和生物能源產業。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同時也是水稻、蝦、罐裝和冷凍海產品、罐裝金槍魚、罐裝菠蘿以
及木薯的最大出口國,第二大蔗糖出口國
『叄』 同樣作為東南亞重要國家,為何泰國的旅遊業要比越南發達很多
因為泰國的交通要比越南方便的多,並且當地的經濟也比較發達,在東南亞泰國還是不錯的國家,而泰國人對旅遊業也是非常的重視,畢竟旅遊對於泰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刺激效果,所以說泰國目前旅遊發展的非常成熟,有不少國人來到泰國旅遊都覺得這里相當的方便,而越南畢竟經濟比起泰國還要落後一些,所以交通也沒那麼發達,到達越南一般只有坐火車才能到達,這也讓不少人感到越南這個地方沒有什麼吸引力,唯一的優勢就是越南的消費比較便宜。
而越南雖然也是東南亞一座非常重要的國家,但是越南的經濟比起泰國而落後很多,並且交通也沒那麼發達,很多國家因為沒法到達越南,所以放棄了到越南旅遊這個念頭,雖然越南的海同樣也是非常的美,像芽庄也是著名的海濱城市,但是越南畢竟經濟實在是太差了,出去旅遊至少還是要考慮出行方便和安全因素的,而泰國在旅遊業方面比較發達,去泰國也是比較放心的,畢竟那邊遊客比較多,相對發展更加成熟。
『肆』 泰國發展旅遊業的優勢與劣勢是什麼
泰國的旅遊資源主要集中在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文化資源。
中部地區的人口和省府是最稠密的,是泰國的農業和產業中心。中部有很多旅遊景點:寺廟、大皇宮、素可泰歷史文化公園等。
北部自然景色旖旎:歷史觀光景點,佛塔寺廟和古跡眾多,這些因素吸引了眾多外國遊客來此旅遊和度假。
東部是泰國面積最小的旅遊中心,如:芭提雅。西部的旅遊景點主要是水壩。
南部是世界上著名的海島旅遊景點,最受旅遊者青睞的海島眾多。
(一)泰國旅遊業發展優勢。泰國有地理優勢,位於區域的中心,泰國還有適宜全年旅遊的溫暖氣候。吸引國外遊客的是泰國文化形式、泰國節日及宗教。泰國大部分人民都信佛,在泰國源遠流長,對泰國人民的生活及文化各個方面都有深遠的影響。泰國位於東南亞的中心地帶,與周邊多個國家的交通都很便利。
(二)泰國旅遊業發展劣勢。色情業和每年約有數十萬遊客專程赴泰國觀看人妖表演,這對於泰國來說無疑有損國家形象,還有泰國地處世界毒品的最大產地「金三角」地帶,毒品在泰國相對容易得到且價格較低。
『伍』 泰國的旅遊業與經濟的發展
你這個問題能做下來,隨便可以寫一本書,做好了,還可以給泰國政府用,囧。
『陸』 泰國經濟的支柱型產業有哪些為什麼
旅遊吧
他沒什麼長處,好像還有原料出口
『柒』 泰國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1、離中國比較近,性價比高。泰國國內消費物價相對不高,旅遊購物綜合支出,大專多數人認為比屬較經濟劃算。
2、環境好,海島資源豐富。
3、泰國對華人印象比較好,對中國人比較友善。
4、泰國信仰佛教,熱情好客。
5、泰國很多人都有會說漢語,中國人去泰國遊玩不用擔心語言障礙。
伴隨著泰國旅遊業的迅速發展,酒店行業也不斷地發展,酒店對中國實習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中國大學生通過SII海外實習去泰國進行且完成了酒店實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了海外實習的工作經驗和還拓寬了自己的眼界。
『捌』 泰國的支柱產業是什麼
旅遊應該是
『玖』 泰國旅遊業在未來會如何發展
12月31日午夜,漫天焰火照亮泰國灣的夜空,伴著漁船的汽笛和辭舊迎新的歡呼聲,泰國東部羅勇府進入2018年。
他說,旅遊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而中國遊客在泰國旅遊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為提高對中國遊客的接待能力,羅勇府附近的烏塔保機場進行了擴建,並將開通對更多中國城市的直航。此外,羅勇府的旅遊景點和特色產品也在不斷增加中文標識,為迎接更多中國遊客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