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汕頭發展旅遊業有哪些優勢

汕頭發展旅遊業有哪些優勢

發布時間: 2021-01-12 22:46:28

⑴ 汕頭有哪些發展

1、政治、商譽的負面影響逐步散去;
2、黃志光上任以來重視經濟建設,大建設、大規劃;
3、李峰以來央企眷顧;
4、股市2007年牛市,民資豐富的汕頭得到較大的利益;
5、善於運用資本的汕頭企業家,頻繁上市;

⑵ 汕頭發展的優勢有哪些

1曾經的特區,開放的先鋒,怎麼說瘦死的駱駝還比馬大,對於開放的理解還是內要比某些城市好
2交通容好:有國道、鐵路、機場、港口
3海內外鄉親多,只要有合適的項目,不怕沒人來投資
4省裡面後台多,一般汕頭做完官就能跑去省里了,呵呵
5汕頭人聰明,非常有頭腦,所以山頭不會缺人才,缺的是聘請人才的資金和企業影響力
6有個保稅區,呵呵,不過目前來說那個區有跟沒沒多大區別

旅遊業的優勢與劣勢有哪些

優勢:

1、促進城市之間的文化與交流

2、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

3、促進了人專們思想觀念屬的轉變

劣勢:

1、給城市的交通帶來巨大壓力

2、對當地的環境造成破壞

⑷ 汕頭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汕頭前景可期,但需要多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
衡量一座城市是否宜居,是否具備潛力和發展力,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產業、教育、醫療、環境、基礎設施及住房。
國內近幾年城市之爭日益激烈,北上廣深自不用說,杭州,蘇州,南京,武漢,成都、合肥等新一線城市都在各自在高科技、高端產業、人才等方面你爭我奪,各自都「搶占」了各自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比如杭州找准互聯網+電商產業和汽車製造業;南京搶占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華為、中興、亞信三大通信軟體巨頭接連進入;武漢手握三大高端產業:通信產業、半導體產業和激光產業;成都布局新興產業,在晶元和游戲產業上已經經營多年;合肥從家電業起步,到面板,再到晶元,目前在瞄準光伏- 智能電動汽車,已引進蔚來和大眾。
這些新一線城市的發展秘訣其實很簡單:產業+教育。具體的說:高科技產業+新興產業+高科技人才培養和引進。我認為這個才是汕頭未來要發展要走的路。下面談對於汕頭未來發展的幾個想法:
一、汕頭可以學學合肥
汕頭最近與深圳建立更深層次合作,汕頭的學習團也到了順德學習城鎮發展製造業。然而幾個新一線城市的發展軌跡中,我覺得最可以參考的是合肥。合肥在80年代僅僅是個小城市,但是在2019年,已經逼近了萬億。合肥的產業發展軌跡很簡單:先是從引進格力、美的、海爾起步,後來神奇吸引到京東方落戶合肥,做起了顯示面板;接著發展半導體產業。家電、顯示面板做起來之後,合肥又瞄準了晶元。家電、電腦、手機,都需要面板、也需要晶元。晶元的產業鏈,設計、製造(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設備、材料,個個都是硬骨頭。晶元產業,代表人類信息製造業的頂尖水平。合肥選了什麼做突破口呢?設計,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合肥的優勢不及深圳、上海、北京,所以,做不了。封測,沿海好些城市都在做,這是晶元產業鏈里最辛苦的環節。設備、材料都很難,在產業鏈中的收入佔比又不高。合肥於是瞄準了晶元製造 [1] 。2019年,合肥入局新能源,引進了蔚來和大眾新能源項目。這個就是合肥騰飛的故事,我認為這是教科書式的故事。
汕頭特區要重新出發,就需要學習合肥這樣的城市。簡單歸納學習合肥的什麼呢:
1、引進新興產業
2、規劃一脈相承,代代堅持
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如何落戶合肥的,合肥是怎樣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為突破口,引進國家科學中心,帶動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發展的;是如何通過這3所高校,吸引華為等高科技公司入駐的。
二、汕頭要盡快瞄準並引進高端產業或新興產業
產業驅動城市,看城市,就看產業,看城市發展,就看產業增量、尤其新興產業增量[2]。汕頭未來要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當下實力和潛力能夠發展的產業。汕頭不論在人才、區域、資源等方面,都不具備優勢。無論是晶元、半導體、激光等,汕頭都極難實現。個人認為生命科學、醫葯健康、3D列印、裝備製造是我們最接近能夠引進的。當然如何引進,汕頭市委市政府或者可以參考合肥。產業是根本,華僑經濟文化試驗區,作為汕頭未來發展的重要引擎個人認為金融已經很難,也很虛,不如利用亞青會發展教育、會展經濟、文化和體育產業和大型旅遊項目。
三、要發展還要看教育
除掉產業的秘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個新一線城市,都有什麼共同特點:高等教育相當強。南京有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兩所985和雙一流,更有南京師大、南京航空航天、南京理工、河海大學等211。合肥騰飛的另一個秘密其實就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汕頭未來要發展,除掉最重要的引進產業外,就是大力發展教育,培養高質量人才。除掉依靠汕頭大學和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兩所高校外,如果有可能,更要嘗試是否能引進中科院級別的「國字型大小」落戶華僑經濟文化試驗區。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據說已經基本落地深圳特區,我們是否可能引進?如果沒辦法,是否可能引進國家級實驗室或國家科學中心落戶東海岸新城,與汕頭大學一起打造高等教育中心。只有源源不斷的涌現高質量、高科技人才,新興產業及高科技公司才有可能選擇汕頭,長留汕頭。我們不僅僅是要做粵東高等教育中心,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更應該打造廣東終身教育中心、中學教育中心、學前教育中心。只有教育和人才是我們城市發展的源動力。

⑸ 汕頭這個城市有發展的潛力嗎

潛力是有的,但是腹地太小,跟珠三角較遠,如果劃入閩南一帶的經濟圈,應該還算不錯的。特別是深廈高鐵即將開通

⑹ 急!!!有沒有人有一些關於汕頭旅遊業發展狀況的資料

據汕頭市旅遊局的最新資料顯示,除商務、會議客人以外,來汕觀光、度假、休閑遊客占總人數的比例為46.2%,沒有達到全省47.57%的平均數。05年汕頭接待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佔全省7.6%和5.4%。由此可見,汕頭市旅遊資源發展緩慢。

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來汕觀光、度假、旅遊休閑的遊客比例僅為27.3%,因此景區景點吸引已經逐步成長為汕頭市旅遊業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但是汕頭缺乏具有國際知名度的觀光景點。

潮汕文化和潮汕華僑是汕頭最大的特色。雖然大家都說汕頭市著名僑鄉,但是沒辦法體現得了。例如華僑公園是全國唯一的一個以華僑來命名的公園,但是內涵不夠。因此,發展特色鮮明、內容豐富、全世界知名的旅遊景點能有力的推動汕頭旅遊業的發展。

⑺ 請問汕頭的經濟優勢在哪裡

很明確的告訴你,現在汕頭的經濟不行了。

為什麼呢?因為1998年以後,由於汕頭市在過去的發展中存在走私、偷逃關稅、制販假增殖稅發票以及出口退稅等一系列問題,中央及有關部門連續對汕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長期的查處工作。一批重大案件相繼曝光並被依法處理。汕頭經濟遭受重創。據統計,自1999年後,汕頭的經濟發展幾乎成為廣東省的尾巴,失去了往日明星的光環。

而恰在這些年中,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廣東其他地區卻抓住機遇,埋頭苦幹,成為全國及至於世界的經濟發展奇跡。
汕頭落後了,汕頭被遠遠地甩在後面。 那汕頭怎樣才能在新一輪的競爭中迎頭趕上,並保持經濟持續高速的發展呢?

下面這些有的取自網路,有的是我自己的添加:

其一、在於打好「僑牌」,就是要發揮潮汕地區華僑眾多的優勢。
汕頭之所以被定為特區,主要是考慮到汕頭「因為東南亞國家潮洲人多」(見《鄧小平文選》第三章366頁),可見當初中央也是考慮到這一點,這也是汕頭利用外資發展經濟的最大優勢。打好「僑牌」是發展汕頭經濟的重要一環。發展僑鄉經濟,要從過去主要靠華僑「捐贈型」投資轉移到引導華僑向「產業型」投資上來。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共接受僑胞捐資摺合人民幣20億,今為止(以汕頭市為例)全市批准4,100家三資企業,協議外資投資為36.89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29億美元。這些投資無論是在數量、規模、檔次、領域都與汕頭「僑鄉」地位不相符。利用華僑這條紐帶,吸引更多的資本,並通過這條紐帶把引資對象和引資領域擴大到歐、美、日、韓、澳大利亞,這是使僑鄉經濟上一個台階的關鍵。

其二,轉好「檯球」,大力拓展與寶島台灣的經濟聯系。
隨著兩岸關系的發展,大陸與台灣的經濟依存度已經越來越高。台灣與汕頭之間距離最近點只有100多海里,兩個地區之間的貿易由來已久,交往也由來已久。但是,汕頭對台貿易額僅1.5億美元。對台小額貿易約2,000萬美元。這一切都與兩個地區經濟發展不相適應。搞好對台濟工作,是汕頭騰飛的又一關鍵所在。為此,就要率先打破「三不通」的局面,利用對台的地理優勢,以及台胞眾多的優勢(南澳縣人口只有7萬人,而台胞就達十多萬人)千方百計將台灣的資金、技術以及管理,率先吸引過來。同時,積極向中央申請,在南澳島設立對台自由貿易區,人員來去自由。同時,爭取汕頭港對台「三通」港口,努力實現對台經濟飛躍。

其三,針對汕頭地區現狀,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選准「朝陽工業」帶動全區經濟大發展。此外,汕頭做為百年口岸,轉口貿易由來已久,所處地理位置適中,發展高科技含量的第三產業,發展轉口貿易、倉儲服務、運輸、相應發展房地產、旅遊以及勞務輸出,對外工程承包等。針對汕頭的現實情況,應完善和充分發掘汕頭保稅區的功能,以及設施的完善和配套,以優良的內、外部環境,吸引國內外企業財團來區內投資、辦廠,擴大保稅區的知名度。

其四,農業上以發展海洋經濟為突破口,建設「三高」農業,創造「立體農業」、「創匯農業」。
汕頭向來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約為1,800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汕頭為0.22畝,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最少的地區之一。面對這種局面,建設「海上汕頭」,發展海洋經濟已迫在眉捷。大力發展養殖業以及中遠洋捕撈業是加快汕頭經濟發展重要一環。在有限土地上,利用其所處氣候優勢,以及距港澳台相對較近,發展高附加值農業產品,搞「立體農業」、「創匯農業」。

其五,組建跨國企業集團,向國際大市場進軍,讓「大開放、大流通、大手筆」三美並臻。
據《潮州志》記載:「 潮人善經商,屢空之子,隻身出洋,皮枕衾以外無長物。受雇數年,稍稍謀獨立之業,再越數年,幾無一不作海外巨商矣。」由此可見,潮汕人會經商由來已久。現在的許多聞名遐邇的巨商富賈多系潮汕人士(例如李嘉誠)。因此,應發揮潮汕人富於經商且海外潮人多的優勢,走出國門,真正走向國際大舞台,參與國際競爭。地方政府應積極支持組建跨行業、跨部門的企業集團,立足港澳,幅射東南亞,創造條件對歐美市場滲透。

其六,人才是經濟騰飛之本,發揮地區「人傑地靈」的優勢,並著眼「外腦」的引進,兩手並用,開發人力資源。
汕頭的優勢在於人傑地靈。在大力培育人才的同時,還應「廣納百川」,引進智力,廣引人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才對於汕頭的騰飛猶為重要,應積極創造條件,吸引「孔雀東南飛」。在廣納國內人才的同時,還應積極吸引港、澳、台、東南亞以及美、日、韓、歐等到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借鑒其知識、技術和管理經驗,為我所用。

其七,根據區位優勢,多因素和全方位地營造區域經濟一體化,活化粵東、閩西、贛南大三角經濟區的發展。
汕頭位於粵東、閩西、贛南的龍頭,歷史上就是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這一區域總面積約10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800萬人,擁有豐富的水電、礦產、森林、土地和人力資源。隨著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深汕高速公路的開通,汕頭海灣大橋的峻工,汕頭新機場也已動工在即,汕頭廣澳深水港碼頭的建成,粵東、閩西、贛南大三角經濟區的形成,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發揮汕頭區位優勢,發揮「龍頭」和「通道」的作用,依託廣闊的腹地,帶動粵東、閩西、贛南大三角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共同繁榮。

其八,力爭中央政策傾斜,使汕頭在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對台經濟工作中發揮其巨大優勢,營造對台經濟新特區。
鑒於汕頭重要的地理位置、人文特徵,以及其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家應把汕頭的經濟發展放到一個新高度上來加以認識。建議在南澳縣(島)設立對台自由貿易區,通過有效途徑,促使台灣當局先期試開通南澳高雄的定期客貨輪,為避免台灣同胞往來汕頭經港澳中轉的麻煩,對南澳實行特殊政策。例如:台胞進出南澳只須持有效證件,不須簽證,出島旅遊觀光、探親,享受72小時免簽證,到潮汕地區經商、旅遊、探親、觀光、實行落地簽證。

其九,開拓港口,汕頭有天然的良港,這個我感觸最深,因為我本身就是做航運業的。所以汕頭要發展,還得靠廣澳深水港,港口帶動經濟。還有周邊的三百門,海門,惠來等也是天然良港,潮汕地區要發展,還是得靠這些。

縱觀汕頭的地區經濟發展,汕頭只有優先發展僑鄉經濟、海洋經濟、商貿經濟以及區域經濟,同時,積極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汕頭經濟才能夠在新一輪經濟角逐中迎頭趕上。
面對著世界經濟的挑戰,汕頭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⑻ 汕頭旅遊資源特色是哪五特色誰知道!!!

中山公園 神山景區 陳慈簧故居 汕頭礐石 汕頭媽嶼島等等 。。。。。。。

⑼ 發展旅遊業的好處

提高人們的物來質文化生源活水平
由於大量本地居民從事旅遊業或相關行業,個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遊業發展促進了設施建設和環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生活環境不斷改善。大量旅遊者的來訪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遊,開拓了眼界,豐富了地理、文史和風俗民情等知識,提高了對生活的要求。旅遊業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城市居民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提高。旅遊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其發展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對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國民文明素質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⑽ 大家覺得廣東汕頭的總體發展前景怎樣

汕頭只是一個中小城市,同是經濟特區;就旅遊來講,比不上珠海,就工業來講,比不上深圳。但這並不代表汕頭差,主要現在汕頭缺少投資,雖然汕頭很多有錢人,但大家寧願砸錢去其它地方投資也不願回汕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