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
1. 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大會
2010年4月29日,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首次股東大會在韓城召開。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韓城市的7位優秀民營企業家各投資1億元注入韓城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成為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的大股東。
今年,韓城市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陝西省實施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這一重大機遇,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把調整產業結構和加快文化旅遊產業化優勢作為資源整合戰略重點,科學引導民營經濟走多元化投資發展之路。在4月召開的第十四屆西洽會上,韓城市政府與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簽訂了總投資50億元的韓城旅遊景區開發項目,該項目的簽訂,為韓城旅遊產業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同時也使得韓城一批熱愛家鄉、回報建設家鄉的優秀民營企業家希望投資當地旅遊產業發展的熱情日益濃厚。陝西黃河礦業公司董事長李保平、陝西海燕公司董事長王文選、三立礦業公司董事長程立庚、陝西大豐置業公司董事長郭景仙、陝西綠通園藝公司董事長丁沛生等七位韓城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各出資1億元人民幣,陝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公司出資3億元,西安曲江大明宮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2億元,韓城市人民政府下屬韓城旅遊總公司出資1億元,共同出資13億元正式組建了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制定了完整規范的公司章程。
據了解,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具體負責韓城旅遊景區開發項目。項目重點以韓城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文物旅遊資源為依託,以推動當地旅遊產業大發展為重心,以房地產開發為支撐,以打造國內一流文化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主要對韓城古城、司馬遷祠、黨家村等知名旅遊景區進行開發建設、整合和經營,最終形成獨具韓城地方特色的區域旅遊運作模式和區域性旅遊產品體系。 依法通過公司章程決議使得企業家們對韓城旅遊業的大發展充滿信心。
2. 韓城市旅遊在陝西的地位是什麼韓城旅遊業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
韓城旅遊剛剛起步,內部需要完善工作好多,交通是發展的主要問題。
3. 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2015-07-03在陝西省渭南市韓城市注冊成立的股份版有限公司權(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韓城市金城區金城大街古城美食街。
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581305620788W,企業法人強江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旅遊資源開發和運營管理、旅遊宣傳促銷策劃、旅遊產品開發銷售、旅遊景區配套設施建設、景區游覽服務、旅遊項目開發與銷售、文化藝術交流及宣傳策劃、禮儀慶典服務、會務會展服務、企業形象策劃及推廣、餐飲服務、餐飲管理、商業布局規劃、商業地產運營、商業經營管理咨詢與診斷、品牌管理、商業空間規劃設計、商業市場調研、賣場策劃、商品陳列布展、商業培訓。(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2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韓城市古城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韓城古城的歷史沿革
韓城古城,城池始建於隋唐,金大定四年(1164)土築城牆,明崇禎十三年(1640),由本市人當朝宰相薛國觀奏朝廷批准,倡議地方官員、紳士捐資改土城牆為磚城牆。城四門門樓額東日「東帶黃河」,西日「梁奕西襟」,南日「溥彼韓城」,北日「龍門勝地」。為了保護古城,市政府於80年代初作出決策,保護古城區,另建新市區,使古街區保護完好。 美麗的韓城被世人喻為古城活化石,那是因為韓城雖經1300餘年風風雨雨,古城風貌依然。韓城古城之所以有今天,與人們對她的保護分不開。
80年代末期,特別是韓城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以後,韓城在處理經濟開發與文物保護的關系時,注意從長遠利益出發,不使文物遭到損害。一是加強對文廟、城隍廟等唐、宋、元、明、清古建築「一條龍」的維修保護;二是著重抓「一條龍」街道格局的保護。即以老城區北部高台上金代赳赳寨古塔為龍頭,中部以南北走向的元、明、清古街道——金城大街為龍身,南部以古毓秀橋為龍尾,兩側的街巷為龍爪,保持青磚灰瓦薄屋頂的傳統風格不變。對「一條龍」周圍地帶的建築也要求與之相協調,以顯示傳統風貌的整體效果。為了更好地保護老城區整體古風貌,韓城早在80年代末就開始開發建設新市區,將在老城的地方政府和各級部門陸續遷出。
同時,為了保持老城區的繁榮,新建了一批商業及文化建築。現在,新老城僅僅一條坡道相連,新城之上是形式多樣的現代建築,老城內則是古樸典雅、耐人尋味的千年「古城博物館」。 韓城專門成立了名城保護管理辦公室和文物旅遊開發協調領導小組,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實行「古城保護文明戶」獎勵制度;民居修復實行「定點管理」,將古建匠人掌握的傳統技藝原汁原味地傳下去。除重點保護古城的城市格局、水系、橋梁、街道等硬體措施外,同時還注意保護傳統藝術、民俗、方言、節慶、信仰、菜餚、價值觀與道德規范等無形文化。2001年,韓城投資600萬元鋪設石條路,撤掉蜘蛛網電線埋設地纜,整體工程將於2001年3月動工,10月底告竣。至此,韓城金城大街恢復了元明清歷史風貌。
目前,韓城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硬、軟體方面都有著厚實的基礎。按照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三個標准——一是文化或自然遺產在世界上所具備的獨特價值(韓城有獨一無二的元代建築群);二是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保護該遺產的積極性(古城的保護、維修,地方政府全部遷出建設新市區);三是該遺產相關環境的協調及不協調狀況的整治克服程度(韓城市政府對這方面治理得非常出色)。韓城已基本具備上述三個條件。正是由於韓城歷屆領導班子對古城保護認識的不斷深化,才使韓城人對古城情有獨鍾的感情更加淳厚,韓城古城也才得到今天這樣精心呵護,才像今天這樣燦爛光艷。
5. 韓城古城的古城開發過程
2011.07.04 :7月4日至抄7月6日,在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副司長劉銘威帶隊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國家文物局組成的檢查組對陝西韓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村保護工作進行檢查。考察隊對於古城保護給予充分肯定並提出相關建議。
2011.07.15 : 7月15號,韓城市金城辦召開古城開發前期通氣宣傳動員會,聽取了陝文投韓城負責人對古城開發項目的系統介紹。今年將啟動涺水河改造、四大城門建設項目。
6. 韓城市旅遊業的發展新專如何
一直以來被埋沒,它是關中文物最韓城的地方,滿城景區,滿城文化,千年古城,從今年內起大規模開發,投容資五十億,迎來春天,開發前景很廣闊,將打造中國旅遊目的地,十幾個國家級景區,建最大自駕游生態濕地,史記景區等
7. 韓城的旅遊景點
韓城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旅遊景點眾多;著名的有:黃河龍門,司馬遷祠,梁代村遺址,黨家村、文廟等,韓城的老城也是少有的保留得很好的古城。韓城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便有人類活動,歷史人物眾多,文物 古跡薈萃,有「文史之鄉」和「關中文物最韓城」之美譽。世界文化名人司馬遷、春秋時期趙武、乾隆年間名相王傑、現代著名作家杜鵬程等都誕生在韓城。韓城現有各級各類文物保護單位182處,館藏文物萬余件,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11處(司馬遷祠墓、大禹廟、魏長城遺址、文廟、黨家村古民居、普照寺、城隍廟、法王廟、玉皇後土廟、梁帶村遺址、北營廟)。元、明、清古建築遍布城鄉,其中元代建築堪稱陝西之最,位於韓城市昝村鎮的普照寺被譽 為陝西元代建築博物院。韓城享有「小北京」之稱,明清四合院民居建築保存完整,尤以黨家村最為典型,被國內外專家贊譽為「世界民居之瑰寶」、「人類文明的活化石」。韓城的文化 遺產極為豐富,最具代表性質的有門楣題字、百面鑼鼓、耍神樓、秧歌等。近年來,韓城市依託豐富的文物資源,旅遊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初步形成了南司馬遷祠墓、中古城和黨家村、北龍門的旅遊格局,並融入了陝西省旅遊東環線。 韓城梁帶村兩周古墓群位於韓城市昝村鎮,距市區7公里。2005年4月,陝西省文物局開始對其進行挖掘。這座古墓群東西長600米,南北寬550米,總面積為33萬平方米,目前卜⑾至街苣乖?95座、車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從去年5月開始發掘以來,K1、M19、M26(M代表「墓」、K代表「坑」)已發掘結束,M27號墓正在清理中。 已發掘的三座大墓陪葬品極其奢華,發掘取得了重大收獲,大批金、玉、銅、漆、石、鐵器等罕見文物出土,許多都是國內首次發現。特別是M27中隨葬品及其豐富,或年代較早、或保存較好,亦能反映出墓主確定為一代國君。此次發掘墓葬保存完好,且有帶銘銅器,墓地的國別及許多歷史、文化和手工業工藝之謎即將被解開,尤其是古老的芮國的文化內涵、世系、地望等重大問題將逐漸被撩開其神秘面紗。三座大墓出土的銅禮器,特別是鼎、簋、方壺、甑的器形和紋飾,據以往銅禮器年代學研究成果,梁帶村三座大墓的年代為春秋早期。 韓城梁帶村兩周墓地規模較大、級別較高、布局完整、保存較好,歷史上少有被盜,這樣的墓地的發現在我省尚屬首次,在全國也屬罕見。韓城市兩周考古主要集中在遺址調查方面,兩周時期的墓葬發掘基本處於空白,而陝西全省同時期的墓地亦發現甚少,所以本次發現的梁帶村兩周之際的高等級貴族墓地,為了解和研究陝西及黃河沿岸周代的考古學文化,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墓葬制度以及社會歷史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梁帶村兩周遺址已於今年5月被評為「2005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與此同時,國家文物局也將梁帶村古墓群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城市梁帶村兩周遺址文物陳列館於2009年4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
8. 韓城古城的古城的開發
保護文化遺產 ,發展古城鎮旅遊 於2011年成立了 陝西文化產業(韓城)投資有限公司 發展和保護韓城古城景點。 遵循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
古城鎮旅遊的開發不同於其它旅遊資源的開發,應改變以前純粹依賴市場的做法。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市場運作為手段的原則。由政府專門成立旅遊開發領導小組,進行古城鎮的旅遊開發工作。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實施統一規劃,加強市場管理,強化監督職能。從宏觀層面規劃古鎮旅遊產業,統籌各方利益關系,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社會發展,協調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之間的關系。 實施古城鎮品牌營銷推廣策略
結合古城鎮自身特點,從不同角度創新出適合自己的營銷手段。保持古城鎮對遊客的吸引力,維持和延續古城鎮的旅遊生命周期,促進古城鎮旅遊的發展。積極申請世界和國家文化遺產的,擴大國際國內影響。如果申請成功,則將獲得聯合國相關組織、國家、地方政府的支持,大大拓寬了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及技術支持。為適應當前休閑度假旅遊、增值旅遊的新潮流,主題特色化是一種很常用的營銷方法。通過深入挖掘古城鎮的文化內涵,展示不同的個性風格和人文環境,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以此來吸引文化旅遊者。
9. 韓城古城的古城現狀
韓城老城建於隋朝,距今已有年的歷史,是全國范圍保存完整的古城之一。保留著唐,宋,元,明,清五代建築。其中有16處元代建築。韓城的「元建」是全國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
隋文帝開皇18年(公元598)改夏陽為韓城。韓城的正式名稱從此開始。隋煬帝大業11年,開始築土城。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游韓城時就作有《夏日登韓城門樓序》。
金大定三年(公元1173年)修建了六級八角寶塔,現在是古城的標志,所以又把古城稱作金城。
古城南臨澽水,西依梁山,東北有原,山環水抱,就是在風水家看來,也是一塊寶地。這塊寶地到了清代,又有了發展。現在古城有一條貫通南北的明清商業大街,全長近千米,此街也是古城的一條中軸線,把古城分為兩部分,東部為文化活動中心,有文廟、城隍廟、九廊廟等,西部為政治活動中心,現存有縣衙大堂、龍六書院、壯遠祠堂等。街道兩側為明清建築的古式店鋪,共87棟326間,店鋪分兩屋,上倉下店,青磚灰瓦坡面頂,古雅的建築配上青石板路,一派典型風貌。
老城是韓城的文物薈萃之地。高聳的金塔,城片集群的古建廟宇,令人嘆為觀止。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陝西韓城是全國少數幾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城之一。它以元、明、清建築風格為主要特徵,還有許多歷史文化遺產被列為國家級文物,如世界名人司馬遷祠墓、戰國魏長城等以及大量的元代建築。韓城市歷屆政府對名城保護、文物保護高度重視,80年代末就在古城區以外開發建設新市區,並且在名城保護與管理上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風貌依然的韓城古城原汁原味地保留在世人面前。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哲文認為,韓城的元明清建築,尤其是元代建築,在國內很有影響。韓城和平遙一樣,不在老城區發展,而另建新區,創造了很好的保護條件。目前,韓城市正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採取了有力措施。這為被譽為三秦大地的「小北京」的韓城,推進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促進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
在祖國遙遠的西北黃土高原上,在那片群山和黃河的懷抱中,有一座美麗而古老的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韓城市。韓城的歷史上有個難忘的日子:1986年12月8日。在這一天她成為我國第二批被國務院頒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韓城古城,是全國6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城之一。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忠實地記錄著一個民族前進的腳步。
韓城除古城之外,還有許多歷史文化遺產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司馬遷祠墓、戰國時期魏長城、元代大德五年大禹廟及中國西部最大的孔廟韓城文廟等名勝古跡。其他各類省、市級文保單位183處,古建築146處,特別是元代建築占陝西的90%以上,居全國1/6強。她們成為悠久歲月留給世人的文明成果和精神財富。美麗的韓城,是回族、滿族、蒙族、朝鮮族、苗族等10多個民族居住的地方(據1982年人口普查資料)。這里有距今2-5萬年的禹門口文化,有大禹治水鑿龍門的故事,這里的儒、道、佛教文化早在唐代就已盛行。韓城地靈人傑,歷朝各代,名人輩出,贏得了「士風淳茂」、「解狀盛區」之
美譽。韓城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唐武德八年(625年)設韓城縣治始,至今已有1300餘年的歷史。城內保存著大量的古建築及一大批有歷史價值的古民居和店鋪,建有縣署、譙樓、尊經閣、龍門書院、城隍廟、慶善寺、五樓五營、園覺寺、樂樓以及大小廟宇數十座。琉璃彩飾,金碧輝煌,重檐疊屋,結構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