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旅遊發展模式
❶ 什麼是旅遊PPP項目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是指政府、營利性企業和非營利性企業以某個項目為基礎而形成的相互合作關系的模式。
❷ 如何用ppp模式促進旅遊業發展
實際上,旅遊業是我國最早引入PPP模式的行業。廣東的白天鵝賓館就在我國第一批BOT項目之列。後來,PPP模式的應用似乎沒有引起旅遊業界的足夠關注。在PPP模式風起雲涌的今天,旅遊業界亟需思考如何應用PPP模式促進行業發展。不妨以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為突破口,充分發揮PPP模式的作用。
□溫星君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PPP模式上世紀90年代起源於英國,後來被廣泛應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其具體操作模式包括BOT(建設-運營-移交)、BO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BOO(建設-擁有-運營)、ROT(重構-運營-移交)等等。
今年4月2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讓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過去以政府資金和國企投資為主導的領域」。財政部為此專門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和PPP中心,發布《關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範項目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4]112號)和《關於印發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試行)的通知》(財金[2014]113號),公布30個PPP示範項目,並對財政系統官員進行多次大培訓,可見推動力度之大。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出台《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發改投資[2014]2724號),對PPP主要原則、項目范圍及工作機制等作了規定;出台《關於發布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的通知》(發改基礎[2014]981號),公布了80個首批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社會投資項目。一時之間,PPP模式炙手可熱,成為社會廣泛議論的話題。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較長的時間內,發展PPP模式將成為我國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創新的重要趨向。
實際上,旅遊業是我國最早引入PPP模式的行業。廣東的白天鵝賓館就在我國第一批BOT項目之列。後來,PPP模式的應用似乎沒有引起旅遊業界的足夠關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發改投資[2014]2724號)已將旅遊納入PPP項目適用范圍,但是財政部和發展改革委第一輪公布的項目名單中,均沒有一個旅遊項目。
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其發展與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只有跟上時代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新形勢,才能在新常態中找准新機遇。在PPP模式風起雲涌的今天,旅遊業界亟需思考如何應用PPP模式促進行業發展。筆者認為,在旅遊業傳統的飯店、旅行社、旅遊景區等板塊中,最適合應用PPP模式的是旅遊景區項目開發,不妨以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為突破口,充分發揮PPP模式的作用。
長期以來,困擾旅遊景區項目開發的關鍵性難題有三,一是難融資,二是難協調旅遊景區項目開發主體與政府、景區周邊居民的關系,三是難理順開發管理體制。應用PPP模式正好對症下葯。
第一,應用PPP模式有利於緩解旅遊景區的融資難題。旅遊景區項目的投資規模大、回收周期長、融資渠道窄、投資風險大,導致融資難成為項目開發的一大瓶頸。一方面,應用PPP模式,創新投融資機制,引入社會資本投資,可以緩解政府建設資金的不足。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化解地方債風險正是國家有關部門推廣PPP模式的主要出發點之一。另一方面,政府通過投資補助、基金注資、擔保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引入社會資本的項目,強化社會資本信心。
❸ 旅遊業引入PPP模式帶來哪些益處
廣義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自,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融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按照這個廣義概念,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過程中,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與BOT相比,狹義PPP的主要特點是,政府對項目中後期建設管理運營過程參與更深,企業對項目前期科研、立項等階段參與更深。政府和企業都是全程參與,雙方合作的時間更長,信息也更對稱。從廣義的層面講,公私合作(PPP)應用范圍很廣,從簡單的,短期(有或沒有投資需求)管理合同到長期合同,包括資金、規劃、建設、營運、維修和資產剝離。PPP安排對需要高技能工人和大筆資金支出的大項目來說是有益的。它們對要求國家在法律上擁有服務大眾的基礎設施的國家來說很有用。公私合作關系資金模式是由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對擁有和維持資產負責的合作夥伴所決定。近期股市震盪厲害,神牛app建議以觀望為主~~~~~多看個股資訊快訊。網路問答團隊賽中,望採納喲,碼字很辛苦!
❹ 如何運用ppp模式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文化旅抄游產業是高度依賴 基礎設施的產襲業。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基礎設施必須先行。現在ppp模式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類項目上,具體的你可以咨詢相關的專家,中建政研現有ppp的專家團隊,你可以咨詢!我是中建政研賈利,你可以網路一下:中建政研賈利!了解一下!
❺ 國家對農村的政策有哪些
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示範社建設行動。加強合作社人員培訓,各級財政給予經費支持。
將合作社納入稅務登記系統,免收稅務登記工本費。盡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條件的合作社承擔國家涉農項目的具體辦法。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發展農產品加工,讓農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中央和地方財政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規模,重點支持對農戶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基地建設、質量檢測。鼓勵龍頭企業在財政支持下參與擔保體系建設。採取有效措施幫助龍頭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
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
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
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農民工技能培訓;有條件的地方可將失去工作的農民工納入相關就業政策支持范圍。落實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在貸款發放、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提供支持。
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權益,對生活無著的返鄉農民工要提供臨時救助或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就業潛力,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鼓勵農民就近就地創業。
(5)ppp旅遊發展模式擴展閱讀:
惠農政策補貼
農業部發布《2014年國家深化農村改革、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政策措施》,50項政策涵蓋種糧直補、農機補貼、產糧大縣獎勵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其中僅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規模達到1600億。
以2014年明確的資金數和2013年基數統計,四項對農民的補貼金額為1638億元。除了對農民直補,中央財政每年會對產糧產油大縣實施獎勵政策;
2013年,中央財政安排產糧(油)大縣獎勵320億元,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勵力度,對產豬大縣的補貼預計也會達到2013年35億的規模。僅以上這幾項資金,就達到2000億的規模。
根據公開資料,我國用於農業補貼的資金從2002年的1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2000多億元規模,隨著各種補貼政策的完善,補貼資金還會進一步增長。
參考資料:惠農政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