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的必要性
Ⅰ 扶貧的重要性和意義
抄扶貧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脫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戶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
中國由於歷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區之間和地區內部的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部和中、西部經濟技術水平平有很大差別,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生產力發展十分緩慢。採取積極扶持措施,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致富,加快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加強社會安定團結,加速社會主義建設,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發揚革命傳統,鞏固國防都有重要的作用。扶貧在構架和諧社會,增進城鄉居民親情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更為突出。
許多貧困地區的地下礦產資源和地表生物資源都比較豐富,有些還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急需的資源,有計劃地開發這些地方的經濟,可以帶動社區的發展;從全國整體考慮,開發這些地區可為將來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轉移,有計劃地大規模地建設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礎。
Ⅱ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有哪些積極意義
發展鄉村旅遊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1、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2、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3、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
4、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Ⅲ 為什麼要發展鄉村旅遊
鄉村旅遊增長速度快
統計顯示,國內鄉村遊客數量達12億人次,占國內全部遊客人數的1/3。鄉村旅遊收入達到3200億,占國內旅遊總收入10%。鄉村旅遊實際完成投資2612億元,同比增長60%。
消費人群有實力、有品位
逐步壯大的中產階級是鄉村旅遊的主要消費者。他們長期在城市裡生活,非常嚮往鄉村的自由、淳樸。三十多年的城市化進程帶來的環境、文明污染,以及越來越大的競爭、生存壓力,使得城市人需要藍天白雲青山綠水來找回本我。這些人願意到鄉村去追求更有品質和品位的生活。
中國進入散客出行時代
國家旅遊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自由行是中國遊客最主要的旅行方式。超過40億人次國內遊人群中,自由行人群佔比80%,高達32億人次;1.2億人次出境遊客中,2/3遊客選擇自由行,達到8000萬人次。
在自由行中,自駕游又是一個主要的趨勢,2015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64億輛,汽車駕駛人約2.60億。自駕游時代,大量的自駕遊客將進入鄉村。(銘智旅遊策劃—您身邊的鄉村旅遊規劃專家)具體到出遊時間和距離來看,遊客的雙休日遊程距離一般在150-300km之間,三日遊程一般在600km范圍內。這也意味著更多的遊客會在周末選擇鄉村旅遊。
鄉村本身有魅力
中國的鄉村保持了數千年的活力,很多鄉村有著非常好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傳承,也有著非常淳樸的民風民俗,甚至保留著很多建築文物,為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國家穩定和民生幸福的保障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金融穩定性降低,經濟增長壓力加大,社會輿論激盪,國家頂層對穩定的訴求非常強烈,對民生的關懷成為最頻繁提及的話題之一,鄉村旅遊是扶貧的重要渠道。
Ⅳ 發展鄉村旅遊對農民有什麼好處
鄉村旅遊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在於:
①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充分利用農村旅遊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拓寬農業功能,延長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村旅遊服務業,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較好的經濟基礎。
②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增加價值。同時,也使農村生產的農副產品就地消費,降低了運輸成本,提高了市場價格,促進農民增收。
③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使農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發展,進而減少國家對農村的扶持資金。同時,當地農民參與投資、經營旅遊業,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實現「生活寬裕」的目標。
④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促進城鄉統籌,增加城鄉之間互動。城裡遊客把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意識等信息輻射到農村,使農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現代化意識觀念和生活習俗,提高農民素質。
⑤ 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挖掘、保護和傳承農村文化。以農村文化為吸引物,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旅遊。同時,通過旅遊可以吸收現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鄉風。
⑥ 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旅遊對於環境衛生及整潔景觀的要求,將大大推動農村村容的改變,推動衛生條件的改善,推動環境治理,推動村莊整體建設的發展。旅遊追求個性化、特色化、原生態、唯一性等等,形成了旅遊村莊的獨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農村建設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可以說,發展農村旅遊,有利於農村乃至全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有利於保護資源和環境,促進農村科學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容整潔」的目標。
⑦ 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在發展鄉村旅遊的過程中,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高旅遊業在當地社區的參與度,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進行農村建設,提高當地農民的民主、法治意識,實現「管理民主」的目標。
Ⅳ 我國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發有哪些積極作用
發展鄉村旅遊、扶貧的意義非常之重大。人民生活富足、精神物質文明發展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和保障。發展鄉村旅遊有助於當地經濟的發展、有助於提高當地的經濟生活質量,對扶貧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Ⅵ 發展鄉村旅遊,扶貧意義有多大
旅遊發展起來了,帶動飯店 住宿 農產品 手工藝品的銷售,鄉村收入提高了,扶貧就見成效了。
Ⅶ 旅遊發展對鄉村扶貧和振興的影響作用
旅遊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作用:
1、產業興旺是前提。
發展鄉村旅遊恰好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繁榮的重要途徑。只有產業的蓬勃發展才能帶來農村經濟的繁榮。而發展鄉村旅遊恰好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繁榮的重要途徑。
2、生態宜居是基礎。
發展鄉村旅遊有利於保護鄉村生態環境,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通過科學規劃和有效治理,讓農村環境更加優美,空氣更加新鮮、水源更加潔凈、吃得更加放心、安全。留下一個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鄉村,才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才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3、鄉風文明是保障。
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可以有效治理農村臟亂差的環境,實現村容整潔,為群眾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通過發展鄉村旅遊還可以讓農村的「千鎮一面」、「千村一面」、「空心化」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4、治理有效是根本。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有助於促進當地人民群眾就地勤勞致富,有助於形成井然有序的良好的社會秩序,有助於解決因為外出打工而導致的留守兒童教育、留守夫妻交流、留守老人養老等深層次社會問題,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擁有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生活富裕是目的。
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村居民邁向生活富裕、富足打下了堅實基礎。發展鄉村旅遊本身也是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的一種重要路子。
Ⅷ 關於鄉村旅遊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促進農村旅遊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