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威海旅遊業所面臨的問題

威海旅遊業所面臨的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11 16:38:00

Ⅰ 威海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分析

將高點謀劃精品旅遊發展路徑。

高水準推進《威海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編制,以精品旅遊發展理念,統籌我市全域旅遊發展布局。圍繞精品旅遊高端化發展,啟動了《威海市遊艇產業發展規劃》、《威海市旅遊國際化發展戰略行動方案》、《威海市高品質酒店調研》等專題研究,著力構建精品旅遊發展框架路徑。

召開了山東(威海)精品旅遊高峰論壇、威海精品旅遊座談會,邀請專家為全市旅遊產業發展進行高端謀劃,瞄準國內和世界一流旅遊城市尋標對標,按照高端和精品的要求,傾力打造旅遊品牌,推動威海旅遊業邁上更高水平。

(1)威海旅遊業所面臨的問題擴展閱讀:

威海旅遊業的相關情況:

1、推進旅遊服務智慧化,重點推進4A級以上景區實施客流量信息與國家、省平台對接,加快威海智慧全域旅遊服務平台建設,豐富威海旅遊移動端功能,為遊客在旅遊信息獲取、行程規劃、產品預訂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手機帶你游威海」。

2、用好用活各項政策,積極爭取省級文旅項目資金和土地扶持,並利用已出台《威海市旅遊招徠獎勵辦法》,吸引更多旅遊企業為我市輸送客源。

3、積極開展服務聯系企業活動,由班子成員帶隊深入產業一線開展專項調研,建立重點項目調度機制,梳理擇選全市文化和旅遊重點項目,按地區系統建檔,每季度定期調度,全面掌握旅遊項目建設實際情況。

Ⅱ 請問,去威海旅遊應注意什麼

吃的話不要在旅遊抄景點旁邊的海鮮大排檔吃飯 很黑外地人的 注意不要買的是珍珠 除非是特別正規的 否則一般都是假的 所有的韓貨商場絕對可以壓價到很低的 喊價是幾百 成交一般就幾十了 最好買一些海鮮干貨 不要買鮮的 不容易保存 韓國食品也可以買一些 味道很不錯(哈哈 我親身體驗)尤其是那些餅幹啥的 不過最好在能講價的地方買 否則很貴 玩嘛 可以去幸福公園 海上公園 威海公園 都是一條海岸線連著的 還不錯 還有定遠艦 據說啥舉起手來2不就在那拍的么 門票50(咱就因為心疼那點錢 在威海住好幾年了也沒去 能買多少巧克力威化啊)游泳建議還是去國際海水浴場 其他的例如葡萄灘海水浴場又冷清沙質又不好 不過要想在國際海水浴場揀貝殼啥的甭指望 沒有 不過葡萄灘有些鵝卵石啥的 那要看你們干什麼了 環海路也很美 不過是依山而建的 不能下水 不過超美的 拍婚紗照絕對好、、、、(好像話有點多了)

我差點忘了 劉公島也不錯啊 千萬記得不要被黑了啊哈哈哈哈哈

Ⅲ 威海旅遊業最主要的優勢是什麼

我給你發幾段采訪的話你就知道了吧
邵春(原《中國旅遊報》總編):威海的資源優勢非常明顯:千公裏海岸線,無論從海灘的質量,還是氣候、環境條件,都是中國海岸線的精華所在;灣多、岬角多、沙質好,作為旅遊景區可以大做文章;與京津、日韓建立一小時交通圈,處於東北亞中心地帶,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縱觀威海旅遊業的發展狀況,我們會發現這里的歷史與文化項目做得很有特色,山地資源得到了初步開發,營銷思路也體現了創新性,「走遍四海,還是威海」 的宣傳口號就讓人印象很深刻。威海要發展旅遊業,首先要有準確的定位———這里不是轉移站,也不是過渡帶,而應該是一個以休閑度假為主的目的地。威海旅遊定位應確定三個發展層次,即中國休閑度假的著名品牌城市;東北亞地區休閑度假的中心城市,或者是中心城市之一;國際旅遊休閑度假的明星城市。旅遊定位與城市定位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我認為,威海的城市定位應該是以旅遊為主業的海濱生態城市,是不僅宜居,而且宜業、宜游的城市,「旅遊立市」應該成為威海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在這一目標指引下,威海應按照旅遊目的地的要求,架構服務體系和產品支持。城市的框架、功能,服務設施體系的建設,要盡量適應休閑度假旅遊的要求,這一點應在規劃中體現出來。此外,體量重大的吸引物、規模化的景區群要建立起來,打造輻射能力強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融合全國、全球特色風味的風情街等;要把單一的洗海水澡逐步豐富為郵輪、遊艇、沿海游、漁家樂和環海游。為避免同質化的產品近距離不合理競爭,威海各市區應打造獨自的賣點,形成旅遊風格的多元化。
威海旅遊的突破口選在哪裡?我認為應該選在以溫泉為載體的康體健身項目上。溫泉是休閑產品的一大亮點,抓休閑抓旅遊業是城市產業鏈中的一個牛鼻子,是城市轉型的催化劑,是城市形象的宣傳書。溫泉開發有三個境界,一是洗身體,二是洗文化,三是洗精神,這就需要對溫泉和文化兩大資源進行整合。在確定明晰的發展思路的基礎上,威海應提升城市營銷水平,加強協調、加大投入,高端發力、高端策劃,打造東北亞休閑度假中心城市。
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系主任、教授):在中國很多旅遊城市,都著力打造以度假為主,或者是以休閑為主、體驗為主的目的地,它的產業的立足點不是景觀,而是環境。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發展旅遊需要從養眼的角度向養生和養心的角度提升。旅遊發展靠什麼?一個靠資源,一個靠客量。要把資源觀變成環境觀,大家就應該對環境展開說明,將大氣、水、氣溫的優勢用數據體現出來,將城市的好客度、社會風氣和安全,用指標表示出來。
一座城市旅遊業發展的未來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規劃和決策層的戰略。我們做旅遊規劃,是在評價環境、建設環境、營造環境和優化環境,而不是在建設景觀,建設景點,蓋房子。旅遊是一個產業,是一個創意,所以如果我們老想建景點、蓋房子,這個理念一定是錯的。我們應按照旅遊者的要求來打造城市,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城市配套健全,城市環境優美。
此外,我們威海要考慮城市外在形象及文化的打造,海洋文化、漁業文化在城市旅遊中要體現。要圍繞城市建設,第一打造旅遊城市中心服務區,建設我們旅遊城市的特色,中心城市優先建設好環境,要為市民打造休閑的空間。旅遊景區的革命要拋棄風景名勝區的概念,風景名勝很靜態,我們要把風景變成環境,要把名勝變成場景,這才是文化旅遊需要做的。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旅遊產業首先最大的貢獻是形象產業,打造區域形象,你不要指望它掙多少錢。威海應把地標性的東西,地脈當中原點、本色的東西,充分利用起來,做好海疆文化、漁家文化、休閑度假文化的結合與對接,形成核心競爭力。
嚴國泰(上海同濟大學旅遊與文化系主任):觀光旅遊與休閑度假旅遊,這兩者之間到目前為止,應該屬於相輔相成的。在我看來,威海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上來講,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從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閑城市概念的轉移和發展,這一點,在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當中,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和珠海、廈門等城市相比,威海有自己的個性特色。這說明威海發展旅遊業的總體思路中是注入了文化和環境因素的。
海濱地區不僅為城市居民,而且也為旅遊者提供了戶外游戲場所以及城市休閑體驗。如果我們只有海灘沒有文化,很難發展高端的旅遊產品。所以,我認為威海在發展海濱休閑旅遊的同時,還要挖掘威海的文化內涵,比如劉公島在威海旅遊業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們應強化劉公島與城市互動的關系,以劉公島品牌為起點,延伸到威海的其他景點,而後一一串聯起來;強化城市與鄉村旅遊板塊的互動。現在,體驗鄉村、回歸自然是趨勢,我們應高度重視鄉村田園景觀的建設,夯實鄉村游的基礎。
威海的地緣及資源優勢決定了這座城市應該堅定不移地發展度假旅遊。遊客在這里呆上一兩天就匆匆忙忙返回,沒有真正融入,是不能體驗到威海的獨特魅力的。我們的觀光旅遊階段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實現旅遊業的升級,強化威海旅遊文化內涵,讓人多留點時間在這里,使威海能夠讓人留下來。
吳文媛(雅克蘭德(香港)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城市型旅遊是高端的產業,它應該在中心區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心區必須具備兩個特色:公共資源提供的作用足夠多、商品必須具有地域特色。然而在威海中心區,唯一的公共資源就是濱海公園;中心區提供的韓國產品也屬於低端、基礎的旅遊消費品,沒有特色。這兩方面的問題必須加以改進。
中心區首位度的強化,需要「金角銀邊」的支持。我認為應該降低山和海之間,人和海之間,人和人之間的跨越度,因為對旅遊城市來說,道路的面積度越低越好,但同時道路的線密度越大越好,因為道路帶來的是路邊,俗稱「金角銀邊」,這里全都是經濟價值最高的區域。
中心區首位度的強化,還應該改善中心區的公路脈絡。現在城市中心區的脈絡不能連續,這種不連續的城市界面、商業界面制約了夜生活和商業生活的繁榮。
只有本地人樂在其中,幸福指數很高的區域才可能成為旅遊的目的地。因此,我反對為城市建設將人們的生活從海邊「趕出去」,人們就應該在離海更近的地方生活,這樣可以有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參與海上運動,才能向旅遊者傳達一種濱海生活方式。
周志輝(深圳錦綉時代景區管理公司總經理):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景區景點只是配套產業,最根本的支撐還是城市特色和服務業。一個城市的特色不是建築特色,最重要的是本地的自然特色、歷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風情文化特色。
我們可以借鑒北歐的旅遊經驗。相比南歐,北歐沒有氣候優勢,也沒有交通優勢,它憑什麼吸引遊客?南歐主打陽光、沙灘和海水,建設以大規模的豪華酒店為主體的度假村。北歐注重的是原生態的自然,強調文化和心靈的回歸。它把森林、大海、湖泊作背景,以城市和各種旅遊接待鄉鎮為主體,遊客來了之後體會的是北歐的一種幸福生活。此外,北歐的城市規劃,處處都有文化、生活、環境、情景的氣息。這種旅遊項目和自然生態相互尊敬的關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作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威海的主要賣點,應該是威海這座城市,城市和特色城鎮才是威海骨乾的產品體系,風景名勝區僅是體系中的補充。因此,威海的旅遊開發應該和城鎮體系建設、資源保護、優質產業,以及當地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結合。
真正做一個休閑度假城市,應如何開發?對於老城區,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復興應該是重點,新城區的重點是功能的完善、配套的到位和服務的提升。作為一個創業、旅遊、居住的三宜城市,整座城市建設的配套標准和服務標准,應該遠遠高於國家標准。此外,專項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是作為城市的補充,應做到少而精,打造有品位的景區,豐富整個城市旅遊產品類型,提升整個區域的檔次。
張人天(深圳創業投資集團公司首席投資顧問、投資總監):威海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要發展度假旅遊,首先要弄明白度假旅遊是什麼。度假游就是讓度假者來分享這個城市人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要有情感互動。
有些地方搞旅遊景區開發,把居民拆遷走,將風情小鎮風干,抽空了當地人的生活態度,變成一個空殼,成了趨同性景觀,遊客來了也不能有深度的體驗。威海的旅遊要真正有特色,就要營造出一種文化,迥異於其他地區的地方風情。要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應該眼高手低。所謂眼高,是指站在未來,規劃今天手上的活,手低就是要針對現實。
要把萬里長江水燒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上一桶燒開。所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可以利用既有條件,進行開發梳理。像劉公島這種不可替代的資源,我們可以尊重它的歷史,揀起過去那些失落的記憶,融入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把它發展成一個高端度假區。除了度假,還可以吸引遊客來此開會、聚會、豐富度假區的內容。
此外,還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傳播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應該有壟斷性,用簡單的話說清楚這個城市是什麼,內涵是什麼,與其他城市區分開,讓城市形象有較高的識別性。同時還要讓外地人有辦法很便捷地驗證甚至可適度地體驗,讓遊客和城市互動起來
魏敏(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副教授、度假勝地和著名飯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缺少文化的城市旅遊就沒有了內涵和潛力,失去了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就意味著一切旅遊項目、產品的開發,都必須以文化為依託。回顧威海旅遊業20多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與同等級的旅遊城市相比,威海的發展速度已走在他們前列,尤其在觀光旅遊方面卓有成效,在全國叫響了「人居」品牌。
按照旅遊業發展的軌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後,旅遊業便進入了觀光旅遊為主的發展形態,但當人均GDP水平達到3000美元時,人們對旅遊的需求就由觀光旅遊開始向休閑度假旅遊轉變。因此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在發展觀光旅遊的基礎上,逐漸向發展休閑度假旅遊轉變。發展休閑度假,威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它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與青島、煙台相連,交通便利;山、海、島群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全國享譽盛名;劉公島、聖經山、鐵槎山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要打造休閑旅遊度假基地,威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缺少叫得響的旅遊度假勝地,沒有功能齊全的酒店和基礎配套設施,更重要的是沒有旅遊產業的大企業、大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有了這些有形的資產,就能在無形中大幅提高威海的社會效益和知名度。
我認為,在下步威海打造旅遊文化產業的過程中,要大力拓展旅遊產業鏈條,提升旅遊文化產業層次。以人居節為例,可以更多地融入綠化、園林設計等相關文化元素,豐富人居品牌的內涵,拉長產業鏈條。第三,我認為要實行多部門聯動機制,共同促進旅遊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千方百計提高普通市民參與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的意識。
朱凱(威海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教師):作為一名外地人,我眼中的威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而且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和劉公島、聖經山、赤山等文化底蘊豐厚的著名景區,「走遍四海,還是威海」的響亮口號,又使這座城市成為在全國都能叫得響的「人居」城市。
但是,這樣一座美麗的濱海旅遊城市,卻有著許多不相稱的軟環境。以公交車司機為例,標準的「威海話」曾經讓無數遊客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這在不經意間,會讓美麗的威海失色不少。我認為,威海要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城市的人文素養,可以學習大連市的經驗,從細節之處著眼,無論從城市環境的保潔和自然資源的維護方面,都一絲不苟。另外,要注重旅遊項目、產品的形象包裝,要不斷融入新的文化創意,挖掘威海深層次的歷史文化內涵。威海的各個景區還應結合自身特點,挖掘文化資源。以濟南的九頂塔為例,它在景區內加入了民族風情園,舉行了一系列少數民族特色的風俗活動,與遊客形成互動,增強景區的感染力。對比威海,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劉公島應充分挖掘那段歷史背後的故事,而以民俗文化著稱的榮成,也可以將民俗文化通過文化長廊等方式展現出來,有利於將遊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的氛圍中。

Ⅳ 去威海旅遊有什麼建議

我是威海人,免費的景點最好的就是海邊的公園,也可以從山大威海校區租輛自行車(土豪可以自駕,自駕線路請自動延伸至榮成),從高區海水浴場一直沿環海路騎行到威海新港,無敵海景。這之間經過海水浴場,葡萄灘,半月灣,然後就是四五個連在一起的公園。然後建議去的景點就是,劉公島,成山頭,西霞口,如果4、5月份,海驢島一定不可錯過,冬天來,天鵝湖不能錯過,還有海草房(本人比較喜歡各式建築)。一定不能忘的是溫泉,可以去天沐和湯泊,這倆檔次最高,市裡比較方便的有眾多的溫泉會館、澡堂子、汗蒸館,設施也很好,真正的溫泉水(還分兩種,海洋礦泉和淡水礦泉),舒服極了,本地的大爺大媽、大姑娘小媳婦、小青年兒有事沒事就去泡個澡。對了,還有各種韓國街,基本上吃的、穿的、用的一應俱全。好吃的小吃:威海沒有本地小吃,都是海鮮、大菜,特色是魚鍋粑粑、墨魚餃子(是黑色的餃子皮)、海蜇腦做的面條、干鍋海葵、鮁魚餃子(我喜歡吃餃子)、熏鮁魚,然後是各種生猛海鮮(口水,太多了,不能說明)。夏天的時候有的人喜歡在也是吃大排檔,氣氛熱鬧,不過不比飯店便宜。再就是各種韓餐巨多(是巨多,想吃什麼檔次的都有),韓國人的酒吧、甜點店也不少。好玩的事:夏天是趕海,冬天是打撲克搓麻將。我平時喜歡閑逛或是爬爬山,哪裡都很漂亮,有的人覺得威海可能沒有特別驚艷的景點,但是我覺得她處處都很舒服、干凈、漂亮。其他暫時沒想到,耽誤太多工作時間了,不說了。

Ⅳ 威海景點有哪些

1,西霞口野生動物園

西霞口野生動物園全名「神鵰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山東省威海(榮成)市成山鎮西霞口村。總投資已超過1億元,全區佔地3800畝,辟有猛獸區、草食動物區、海洋動物區、非洲動物區、熊樂園、百鳥園、猛禽園、猩猩園、豹狼山、猴子山、金絲猴館、熊貓館等動物棲息地。

2,劉公島

劉公島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漢代劉公劉母的美麗傳說,又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台等甲午戰爭遺址,還有眾多英租時期遺留下來的歐式建築,素有「東隅屏藩」和「不沉的戰艦」之稱。

3,威海環翠樓公園

威海環翠樓公園於1992年5月由威海環翠區人民政府籌資興建,位於威海市區,西負蒼山,東眺碧海,南北分別與佛頂、古陌嶺群峰相望,登樓可見碧波浩渺於城東,綠翠掩映於四周,遂以「環翠」名之。東廣場建有民族英雄鄧世昌的銅像,是威海著名的風景游覽區,也是市民休憩、健身佳地。

4,神鵰山

神鵰山位於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威海市榮成, 有神鵰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佔地面積3800畝。神鵰山保護區內有秦始皇射鵰遺跡、狩獵場及漢武帝拜霞祠、猛獸區、食草動物區、百鳥園、熊狼山、野豬林、猴子山等旅遊景點,是山東省唯一一家放養式野生動物園。

5,聖經山風景名勝區

聖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文登市西北20公里處,昆嵛山前懷,方圓近8平方公里。區內有天然老子頭像和《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聖人與聖經同時出現在這里,神秘莫測,似有天意,玄之又玄,故名「聖經山」。

Ⅵ 威海市旅遊怎麼樣

給你發幾段采訪的話你就知道了吧
邵春(原《中國旅遊報》總編):威海的資源優勢非常明顯:千公裏海岸線,無論從海灘的質量,還是氣候、環境條件,都是中國海岸線的精華所在;灣多、岬角多、沙質好,作為旅遊景區可以大做文章;與京津、日韓建立一小時交通圈,處於東北亞中心地帶,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縱觀威海旅遊業的發展狀況,我們會發現這里的歷史與文化項目做得很有特色,山地資源得到了初步開發,營銷思路也體現了創新性,「走遍四海,還是威海」 的宣傳口號就讓人印象很深刻。威海要發展旅遊業,首先要有準確的定位———這里不是轉移站,也不是過渡帶,而應該是一個以休閑度假為主的目的地。威海旅遊定位應確定三個發展層次,即中國休閑度假的著名品牌城市;東北亞地區休閑度假的中心城市,或者是中心城市之一;國際旅遊休閑度假的明星城市。旅遊定位與城市定位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我認為,威海的城市定位應該是以旅遊為主業的海濱生態城市,是不僅宜居,而且宜業、宜游的城市,「旅遊立市」應該成為威海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
在這一目標指引下,威海應按照旅遊目的地的要求,架構服務體系和產品支持。城市的框架、功能,服務設施體系的建設,要盡量適應休閑度假旅遊的要求,這一點應在規劃中體現出來。此外,體量重大的吸引物、規模化的景區群要建立起來,打造輻射能力強的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融合全國、全球特色風味的風情街等;要把單一的洗海水澡逐步豐富為郵輪、遊艇、沿海游、漁家樂和環海游。為避免同質化的產品近距離不合理競爭,威海各市區應打造獨自的賣點,形成旅遊風格的多元化。
威海旅遊的突破口選在哪裡?我認為應該選在以溫泉為載體的康體健身項目上。溫泉是休閑產品的一大亮點,抓休閑抓旅遊業是城市產業鏈中的一個牛鼻子,是城市轉型的催化劑,是城市形象的宣傳書。溫泉開發有三個境界,一是洗身體,二是洗文化,三是洗精神,這就需要對溫泉和文化兩大資源進行整合。在確定明晰的發展思路的基礎上,威海應提升城市營銷水平,加強協調、加大投入,高端發力、高端策劃,打造東北亞休閑度假中心城市。
王衍用(北京交通大學旅遊系主任、教授):在中國很多旅遊城市,都著力打造以度假為主,或者是以休閑為主、體驗為主的目的地,它的產業的立足點不是景觀,而是環境。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發展旅遊需要從養眼的角度向養生和養心的角度提升。旅遊發展靠什麼?一個靠資源,一個靠客量。要把資源觀變成環境觀,大家就應該對環境展開說明,將大氣、水、氣溫的優勢用數據體現出來,將城市的好客度、社會風氣和安全,用指標表示出來。
一座城市旅遊業發展的未來走勢,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規劃和決策層的戰略。我們做旅遊規劃,是在評價環境、建設環境、營造環境和優化環境,而不是在建設景觀,建設景點,蓋房子。旅遊是一個產業,是一個創意,所以如果我們老想建景點、蓋房子,這個理念一定是錯的。我們應按照旅遊者的要求來打造城市,第一有文化特色,第二城市配套健全,城市環境優美。
此外,我們威海要考慮城市外在形象及文化的打造,海洋文化、漁業文化在城市旅遊中要體現。要圍繞城市建設,第一打造旅遊城市中心服務區,建設我們旅遊城市的特色,中心城市優先建設好環境,要為市民打造休閑的空間。旅遊景區的革命要拋棄風景名勝區的概念,風景名勝很靜態,我們要把風景變成環境,要把名勝變成場景,這才是文化旅遊需要做的。
對於一座城市來說,旅遊產業首先最大的貢獻是形象產業,打造區域形象,你不要指望它掙多少錢。威海應把地標性的東西,地脈當中原點、本色的東西,充分利用起來,做好海疆文化、漁家文化、休閑度假文化的結合與對接,形成核心競爭力。
嚴國泰(上海同濟大學旅遊與文化系主任):觀光旅遊與休閑度假旅遊,這兩者之間到目前為止,應該屬於相輔相成的。在我看來,威海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上來講,實際上已經出現了從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和休閑城市概念的轉移和發展,這一點,在中國的改革開放30年當中,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和珠海、廈門等城市相比,威海有自己的個性特色。這說明威海發展旅遊業的總體思路中是注入了文化和環境因素的。
海濱地區不僅為城市居民,而且也為旅遊者提供了戶外游戲場所以及城市休閑體驗。如果我們只有海灘沒有文化,很難發展高端的旅遊產品。所以,我認為威海在發展海濱休閑旅遊的同時,還要挖掘威海的文化內涵,比如劉公島在威海旅遊業中的作用和地位。我們應強化劉公島與城市互動的關系,以劉公島品牌為起點,延伸到威海的其他景點,而後一一串聯起來;強化城市與鄉村旅遊板塊的互動。現在,體驗鄉村、回歸自然是趨勢,我們應高度重視鄉村田園景觀的建設,夯實鄉村游的基礎。
威海的地緣及資源優勢決定了這座城市應該堅定不移地發展度假旅遊。遊客在這里呆上一兩天就匆匆忙忙返回,沒有真正融入,是不能體驗到威海的獨特魅力的。我們的觀光旅遊階段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要做的應該是實現旅遊業的升級,強化威海旅遊文化內涵,讓人多留點時間在這里,使威海能夠讓人留下來。
吳文媛(雅克蘭德(香港)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城市型旅遊是高端的產業,它應該在中心區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中心區必須具備兩個特色:公共資源提供的作用足夠多、商品必須具有地域特色。然而在威海中心區,唯一的公共資源就是濱海公園;中心區提供的韓國產品也屬於低端、基礎的旅遊消費品,沒有特色。這兩方面的問題必須加以改進。
中心區首位度的強化,需要「金角銀邊」的支持。我認為應該降低山和海之間,人和海之間,人和人之間的跨越度,因為對旅遊城市來說,道路的面積度越低越好,但同時道路的線密度越大越好,因為道路帶來的是路邊,俗稱「金角銀邊」,這里全都是經濟價值最高的區域。
中心區首位度的強化,還應該改善中心區的公路脈絡。現在城市中心區的脈絡不能連續,這種不連續的城市界面、商業界面制約了夜生活和商業生活的繁榮。
只有本地人樂在其中,幸福指數很高的區域才可能成為旅遊的目的地。因此,我反對為城市建設將人們的生活從海邊「趕出去」,人們就應該在離海更近的地方生活,這樣可以有越來越多的本地人參與海上運動,才能向旅遊者傳達一種濱海生活方式。
周志輝(深圳錦綉時代景區管理公司總經理):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景區景點只是配套產業,最根本的支撐還是城市特色和服務業。一個城市的特色不是建築特色,最重要的是本地的自然特色、歷史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和風情文化特色。
我們可以借鑒北歐的旅遊經驗。相比南歐,北歐沒有氣候優勢,也沒有交通優勢,它憑什麼吸引遊客?南歐主打陽光、沙灘和海水,建設以大規模的豪華酒店為主體的度假村。北歐注重的是原生態的自然,強調文化和心靈的回歸。它把森林、大海、湖泊作背景,以城市和各種旅遊接待鄉鎮為主體,遊客來了之後體會的是北歐的一種幸福生活。此外,北歐的城市規劃,處處都有文化、生活、環境、情景的氣息。這種旅遊項目和自然生態相互尊敬的關系,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
作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威海的主要賣點,應該是威海這座城市,城市和特色城鎮才是威海骨乾的產品體系,風景名勝區僅是體系中的補充。因此,威海的旅遊開發應該和城鎮體系建設、資源保護、優質產業,以及當地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相結合。
真正做一個休閑度假城市,應如何開發?對於老城區,商業的繁榮和文化的復興應該是重點,新城區的重點是功能的完善、配套的到位和服務的提升。作為一個創業、旅遊、居住的三宜城市,整座城市建設的配套標准和服務標准,應該遠遠高於國家標准。此外,專項度假區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是作為城市的補充,應做到少而精,打造有品位的景區,豐富整個城市旅遊產品類型,提升整個區域的檔次。
張人天(深圳創業投資集團公司首席投資顧問、投資總監):威海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要發展度假旅遊,首先要弄明白度假旅遊是什麼。度假游就是讓度假者來分享這個城市人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要有情感互動。
有些地方搞旅遊景區開發,把居民拆遷走,將風情小鎮風干,抽空了當地人的生活態度,變成一個空殼,成了趨同性景觀,遊客來了也不能有深度的體驗。威海的旅遊要真正有特色,就要營造出一種文化,迥異於其他地區的地方風情。要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應該眼高手低。所謂眼高,是指站在未來,規劃今天手上的活,手低就是要針對現實。
要把萬里長江水燒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打上一桶燒開。所以發展旅遊文化產業,可以利用既有條件,進行開發梳理。像劉公島這種不可替代的資源,我們可以尊重它的歷史,揀起過去那些失落的記憶,融入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把它發展成一個高端度假區。除了度假,還可以吸引遊客來此開會、聚會、豐富度假區的內容。
此外,還要注重打造城市品牌,傳播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應該有壟斷性,用簡單的話說清楚這個城市是什麼,內涵是什麼,與其他城市區分開,讓城市形象有較高的識別性。同時還要讓外地人有辦法很便捷地驗證甚至可適度地體驗,讓遊客和城市互動起來
魏敏(山東大學威海分校副教授、度假勝地和著名飯店研究中心主任):文化是旅遊發展的靈魂,缺少文化的城市旅遊就沒有了內涵和潛力,失去了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就意味著一切旅遊項目、產品的開發,都必須以文化為依託。回顧威海旅遊業20多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看出,與同等級的旅遊城市相比,威海的發展速度已走在他們前列,尤其在觀光旅遊方面卓有成效,在全國叫響了「人居」品牌。
按照旅遊業發展的軌跡,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後,旅遊業便進入了觀光旅遊為主的發展形態,但當人均GDP水平達到3000美元時,人們對旅遊的需求就由觀光旅遊開始向休閑度假旅遊轉變。因此我們不能滿足於現狀,必須在發展觀光旅遊的基礎上,逐漸向發展休閑度假旅遊轉變。發展休閑度假,威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它位於膠東半島最東端,與青島、煙台相連,交通便利;山、海、島群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全國享譽盛名;劉公島、聖經山、鐵槎山都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但要打造休閑旅遊度假基地,威海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缺少叫得響的旅遊度假勝地,沒有功能齊全的酒店和基礎配套設施,更重要的是沒有旅遊產業的大企業、大品牌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有了這些有形的資產,就能在無形中大幅提高威海的社會效益和知名度。
我認為,在下步威海打造旅遊文化產業的過程中,要大力拓展旅遊產業鏈條,提升旅遊文化產業層次。以人居節為例,可以更多地融入綠化、園林設計等相關文化元素,豐富人居品牌的內涵,拉長產業鏈條。第三,我認為要實行多部門聯動機制,共同促進旅遊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千方百計提高普通市民參與打造旅遊文化品牌的意識。
朱凱(威海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教師):作為一名外地人,我眼中的威海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而且擁有豐富的溫泉資源,和劉公島、聖經山、赤山等文化底蘊豐厚的著名景區,「走遍四海,還是威海」的響亮口號,又使這座城市成為在全國都能叫得響的「人居」城市。
但是,這樣一座美麗的濱海旅遊城市,卻有著許多不相稱的軟環境。以公交車司機為例,標準的「威海話」曾經讓無數遊客有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這在不經意間,會讓美麗的威海失色不少。我認為,威海要發展旅遊文化產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城市的人文素養,可以學習大連市的經驗,從細節之處著眼,無論從城市環境的保潔和自然資源的維護方面,都一絲不苟。另外,要注重旅遊項目、產品的形象包裝,要不斷融入新的文化創意,挖掘威海深層次的歷史文化內涵。威海的各個景區還應結合自身特點,挖掘文化資源。以濟南的九頂塔為例,它在景區內加入了民族風情園,舉行了一系列少數民族特色的風俗活動,與遊客形成互動,增強景區的感染力。對比威海,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劉公島應充分挖掘那段歷史背後的故事,而以民俗文化著稱的榮成,也可以將民俗文化通過文化長廊等方式展現出來,有利於將遊客更好地融入到民俗文化的氛圍中

Ⅶ 威海寶灘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單位名稱:威海寶灘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單位性質:股份制企業所屬行業:專房地產服務(中介·物業管理·屬監理、設計院)郵政編碼:264329所在區域:威海市
法定代表人:樓貴舜
成立時間:2008-04-29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08220000123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榮成市港西鎮大嵐頭村

Ⅷ 威海作為三面環海的城市,為什麼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威海,坐落在山東東北部,是個三面環海的港口城市。做為沿海開放城市,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城市地位上,似乎都與周邊沿海城市有著不小的差距,例如:青島、煙台、連雲港等地。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感覺威海一直沒有發展起來,其實這是有他特殊原因的。

雖然威海在經濟方面讓我們一直感覺沒有長足發展起來,但是並不影響我們對他空氣良好、環境優美,是個享受慢生活的宜居城市的印象。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