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對旅遊業發展的經濟影響
1. 新疆喀什古城隊啥時回新疆
4月8日中午,CBA本賽季冠軍隊伍新疆喀什古城隊載譽歸來,眾多球迷趕到機場,打出回橫幅迎答接新疆隊將士回家。
飛機准點降落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機艙門一打開,新疆廣匯籃球俱樂部董事長侯偉高舉冠軍鼎,亮相在大家面前。之後俱樂部總經理張愛軍,主教練李秋平,隊員們依次走下飛機。西熱力江走在最後,手裡拿了瓶香檳,向空中噴灑下來,球迷們跟著高喊新疆!勞道!
新疆男籃用十五年堅持、努力、拼搏,終成正果,圓了新疆各族老百姓的夢,為新疆贏得了榮譽,贏得了尊重。
2. 從岌岌可危的古城到網紅景點,新疆喀什都經歷了什麼
從默默無聞的古城遺跡喀什,到如今千千萬萬遊客流連忘返的高原聖地,新疆喀什這個謎一樣美的地方不停地在向世界訴說著它的魅力。
喀什塔縣有一個白沙湖,白沙湖邊風很大,湖邊都是石塊。水藍天藍,空氣通透。你可以在白沙湖邊走走停停,一邊想像著「沙僧」在白沙湖下的模樣一邊抓起一把無暇的白沙任其從指尖流過。這是何等的愜意舒適。
新疆喀什作為國家西部開發的主要發展對象之一,無時無刻不在政府有力的支持下發展著她的經濟水平,尤其是旅遊業方面的開發更是嘔心瀝血。這才讓我們得以有幸欣賞到如今喀什令人窒息的美景。
3. 喀什古城在哪
喀什古城地理位置在新疆喀什市
喀什噶爾古城,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疏勒國都改稱「盤橐城」,前身即西漢時疏勒城。據近年來史學界考證,盤橐遺址就是今喀什市東南郊的艾斯克薩古城,位於克孜勒河與吐曼河交界的高埠之上,從地理位置上看,這種推測極有可能,不過尚有待進一步證實, 疏勒國……王治疏勒城…有市列」(《漢書·西域傳》),這是2100餘年前張騫對喀什古城的最早文字記錄。疏勒城(今喀什市)的形成無疑還要提前一二百年。至於此城的方位面積,目前尚無可考。
1主要景點
編輯
莫爾佛塔
位於喀什市東郊20餘公里古瑪塔格山中段的一座沙丘上,其南面隔恰克瑪克河古河道與幾公里外的漢諾依古城相忘望。這是我國西域古疏勒國都附近一處著名的佛寺遺址,是唐朝中晚期的建築物。2001年莫爾佛塔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艾提尕爾清真寺
始建於公元1442年,坐落在景區中心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約合16820平方米,佔地面積25.22畝,是中亞最大的清真寺之一,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香妃故園
阿帕霍加墓,座落在喀什市東北郊5公里處的浩罕村,佔地面積30畝,始建於公元1640年前後,距今已350年,是一座典型的維吾爾式古陵墓建築。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橐城
艾斯克薩古城,「艾斯克薩」維吾爾語為「破城子」之意。地處喀什市帕依納甫路東側,1954年,考古學家武伯綸曾來此考察,從種種跡象看,艾斯克薩古堡是公元74年-91年的17年間,班超曾經駐守過的疏勒國盤橐城。現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喀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福樂智慧園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座落在喀什市南郊,佔地965平方米,1987年重修,1988年重新開放。現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徠寧城
公元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清軍平定了「大小霍加之亂」,統一了整個新疆。不久,喀什駐扎辦事大臣永貴上書朝廷,請求另築一座新城,作為朝廷駐喀官署。乾隆準奏。並於1762年4月動工,到8月底,新城即告建成。新城築就的第9年,即1771年,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為新城定名為「徠寧城」,取安撫邊疆各民族、百姓安居樂業之意。新疆解放後到今日,徠寧城一直是公安、武警的駐扎工作之地。是喀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高台民居
維吾爾語的本名叫「闊孜其亞貝希巷」,意為「高崖上的土陶」。因此地土陶作坊多,才得下這個稱謂。高台民居現有居民640多戶4000多人,均為維吾爾族。高台佔地86畝,內有40多條小巷,其中16條是死胡同。
烏帕爾新石器文化遺址
1972年在喀什市西南50多公里的烏帕爾一帶連續發現的阿克塔拉、溫古洛克、庫魯克塔拉、德沃勒克4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統一被稱為「烏帕爾新石器文化遺址」。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我國最西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表明六、七千年前喀什噶爾綠洲上的原始人類與我國黃河流域存在著某種淵源。
漢諾依古城遺址
位於喀什市東北28公里處,地處伯什克然木鄉境內,是目前所知喀什市附近起源較早、發展歷史最長的一處古文化遺址。起始於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年),下至清朝中期,鼎盛於唐、宋時代(公元7世紀-13世紀)。1957年4月被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仙洞
三仙洞位於喀什市北部10餘公里處的伯什克然木河右岸峭壁的半腰間。據時間推斷,喀什三仙洞窟中的壁畫與塑像最早開鑿年代約在2世紀中晚期,其下限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雲木拉克夏宮
原為雲木拉克夏澇壩,是歷史上清朝駐軍指揮機構的供水水源地,軍官指揮部在清朝後期已被市民在原址上修建了住宅,曾一度是喀什舊城最大的澇壩,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為周邊居民提供用水需求,是喀什噶爾古城居民千年來的生活見證。
俄國領事館
1890年前後,沙俄在喀什噶爾完全站穩了腳跟,即於1893年春,在城西的色滿庄,也就是今日的色滿賓館處,興建正規的領事館。新領事館佔地1.5萬平方米,合22.5畝,所有房屋全部按俄式風格建成,全部平房,厚鐵皮尖拱蓋頂,屋頂塗以墨綠色油漆,並留有大孔通風氣門,屋內地面由厚木板鋪就,牆身厚實堅固,四壁有玻璃大窗;冬季取暖用外包銅皮的高大茅爐,領事館造型別致,顯得豪華氣派。其建築樣式,對喀什以後的街區建築有極大影響,效而仿之,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喀什街道上,俄式建築十分醒目。
英國領事館
1908年8月25日,英國駐喀什噶爾總領事館正式成立。首任英國駐喀什噶爾總領事叫叔德華,當時領事館辦公地點在今地區汽車配件公司一帶,租用的是民房。直至四年後的1912年,英國在今其尼瓦克賓館院內興建正規領事館。為了要超過沙俄,佔地達50畝,是俄領事館的兩倍多。這座英領館,由瑞典駐喀傳教團的誼格伯克設計,前後施工5年,至1917年底才全部竣工。
瑞典基督教代辦處
位於景區內今武裝部駐地,佔地約40畝,內設教堂與兩幢瑞典式平房,教堂毀於1934年的喀什戰亂,兩幢平房至今保留,全磚結構。
耿公祠
左宗棠率大軍入疆,前線總指揮劉錦棠將阿古柏侵略軍趕出新疆,將大營扎在喀什噶爾後,由他主持,在喀什噶爾老城最高處,修建了一座頗為壯觀的耿公祠,祠堂下面即是「九龍泉」。
布拉克貝希泉
維吾爾語「泉邊」,位於景區東北部的一處泉景,因有九股泉眼,漢族群眾稱其為「九龍泉」。清代至解放初期,九龍泉還被人稱作「耿公泉」,泉邊舊有的一座佛寺也被稱為「耿公祠」,這是為紀念東漢名將耿公而附會出的地名。[1]
2地理環境
編輯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中心,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滿路、亞瓦格路,西至雲木拉克夏路,東至吐曼河觀光帶。喀什噶爾古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素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譽。
4. 喀什古城導游詞
新疆喀什市老城來區猶如置身自新疆維吾爾族民俗風情的生動畫卷。喀什老城區位於喀什市中心, 面積為4.25平方公里,約有居民12.68萬人。老城區街巷縱橫交錯,布局靈活多變,曲徑通幽,民 居大多為土木、磚木結構,不少傳統民居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國唯一的以伊斯蘭文化為特色的 迷宮式城市街區。 2009年,喀什市對老城區進行集中改造,投入8.39億元,對喀什老城景區9722戶維吾爾族傳統民居進行加固改造;2014年喀什市投入了1.5億元提升喀什老城景區景觀質量、老城景區的市場輻射力,完善旅遊服務設施,提高管理和運營水平;2014年11月,喀什老城高分通過了國家旅遊局組織的申報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資源評審。 2015年7月20日,國家旅遊局向喀什老城景區正式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稱號。
5. 小學生觀看喀什古城心得體會作文
兩位維吾爾族大叔正在彈奏樂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攝)
「這里是我爺爺奶奶生活過的地方。非常感謝黨和政府,幫我建起了漂亮的房子。」老城居民帕爾哈提在自家內院對記者說。
由於喀什老城處在地震多發地帶,為保障老城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2010年國家正式批准啟動老城改造項目。此項目由國家補助資金20億元,自治區籌集資金10億元,加上喀什地、市兩級政府配套資金和老百姓自籌資金,項目總投資逾70億元。
項目一開始就把繼承和發揚喀什古城文化擺在首要位置,提出「保護性改造古城,建設性打造景區」的工作思路,採取「注重風貌,修舊如舊,一戶一設計」的原則,充分尊重民意和激發老百姓智慧,保留了喀什居住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所體現出的新疆巴扎文化的獨特元素。
在喀什的每一條街巷道幾乎都能看到老茶館。照片中的這座茶館已有上百年歷史。茶館為忙碌之餘喝茶消除疲憊的人們提供了舒適溫馨的場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攝)
帕爾哈提正是喀什老城改造項目的眾多直接受益者之一。今年9月1日,他的房子改建成茶館開始營業,有五名員工。「生意非常好,一天有一百多人來喝茶,能收入一兩千。」帕爾哈提說,「老城改造後環境特別漂亮,來自國內外的遊客也特別多。」
據悉,喀什古城景區總面積3.6平方公里,居住著兩萬多戶、六萬多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喀什古城日益受到國內外旅遊專家的重視和遊客的青睞。
喀什古城街道上,兩位女店主正在聊天。(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鄧浩/攝)
現在,古城已逐漸成為了「新疆名牌」、「喀什名片」。既是景區也是維吾爾族居民的生活區,是老城的一大特色。在這里,可以看到維吾爾族居民家庭生活、民族風情、各類傳統手工藝製作,還可以品嘗到純正的民族風味餐飲。
改造老城,解決了當地居民的住房問題;建設景區,解決了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如今,喀什古城景區在繼承和延續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還打造出滿足社區居民生活和遊客基本需求的手工藝品街、民俗風貌街、特色餐飲街、金玉文化街、巴扎文化街、歷史文化街、古董巴扎街等15條特色旅遊街巷,商鋪數量以及就業人數每年都在增加。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喀什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旅遊發展前景。
6. 寫喀什古城作文
寫喀什古城作文
聽當地導游介紹,喀什位於我國最西端,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是古代絲綢之路南北道的交會點,也是新疆維吾爾民族風情最為濃郁的一座城市,許多商家、過客都在此逗留歇腳,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跡,使這座城市慢慢變成了一個日趨神秘、繁華的旅遊勝地。
「喀什」是「喀什噶爾」的簡稱,意思是說這是個像玉石一般的地方,歌手刀郎演繹的經典曲目《喀什噶爾的胡楊》歌唱的就是這里。據說這里的胡楊三千年成長、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朽,在一億五千年後還會變成美麗的木化石——硅化木。
我去喀什的時候已是11月下旬了。早上從庫車出發,途經「西部明珠」阿克蘇、「塞外江南」溫宿縣,終於在暮色來臨時到達了喀什。夜幕中的喀什很美麗,我們漫步在喀城的街道上,不時看到帥氣飛揚的小巴郎和身穿艷麗紗裙的維族少女。街道兩旁霓紅閃爍、熱鬧非常,首飾店、錫器店、刀具店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各種維族特色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烤羊肉串的香味彌漫其間,更讓我們大飽眼福的是那些三三兩兩聚在一起的維族大姑娘、小夥子們,他們彈著冬不拉、打著手鼓,就在小街邊上載歌載舞,把對人生的熱愛和激情都融入到這無邊的歡樂中,把早在隋唐時代就傳入中原、獨放異彩的喀什歌舞演繹得淋漓盡致。
來到喀什的人們都會去那已有五百多年歷史、新疆最大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和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妃墓,而我卻被神秘的喀什老城深深吸引。到喀什前就聽健談的朋友們說起,老城是喀什最漂亮也最具特色的地方,因為地處400米高的平台上,又叫「高台民居」。
7. 喀什噶爾古城作文
老爸援疆去了,到了萬里之遙的天山腳下。一直聽他說起新疆有多大、有多美。終於盼來了暑假,可以有機會去祖國西部那片神奇的土地親眼看看、親身體會。神秘的喀納斯、湛藍的賽里木湖、秀美的天山天池、雄峻的慕士塔格雪峰……可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靜謐的金草灘。
從喀什出發,沿著顛簸的214國道中巴公路穿行在西昆侖帕米爾高原怪石嶙峋的莽莽群山中,車行5個多小時終於抵達了祖國領土最西端的塔什庫爾干縣城。阿拉爾金草灘,就位於縣城東側,佔地約20平方公里,是帕米爾高原上的一塊濕地。藍天白雲下,高山夾峙,河道縱橫,青草遍野,牛羊成群,炊煙裊裊,構成一幅極美的圖畫。
帕米爾的早晨原來如此令人著迷。爸媽和我一早就來到了金草灘。遠遠望去,山谷間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悠閑地漫步、吃草,遠處點綴著白色、咖啡色等顏色各異的蒙古包氈房,籠罩在輕煙薄霧中。高原的藍天純凈得如同無暇的水晶,谷地兩邊蜿蜒起伏的巍峨群山,山頂覆蓋皚皚白雪。碧藍如洗的天空上浮動著大朵的白雲,偎依著高聳的冰川雪峰。縷縷金色的陽光從白雲中穿射出來,揮灑在草地上,彷彿母親溫柔的撫摸。一片安詳、靜謐。
走進金草灘,步行在游覽木棧道上。腳下就是一道道或細或粗、或急或緩的溪流,穿插其間,潺潺水聲不絕於耳,紅的、綠的、一小株、一大團水生植物點綴溪間,給寧靜的濕地多添了幾分情趣。在木棧道的盡頭,還有兩個大大的木頭水車,一邊轉動,一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像是在與時不時叫上兩聲的牛羊對話。
一頭健碩的大黑牛,在離木棧道很近的地方悠閑地吃著草。我靠近它,它也絲毫不理會,照常用餐。側著牛頭,把嘴湊到草邊,用舌頭捲住草,輕微一甩頭就把草給卷進嘴了。我和它那麼近,甚至都聽到了小草根莖扯斷的清脆聲音啦!
8. 喀什老城,究竟是一座多神秘的老城呢有何秘密
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里有著迷人的風景,也是很多當地特色美食,在中國廣闊的國土上,新疆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景秀麗的土地,新疆喀什是個好地方,兩千多年前,小張來過這里,一千多年前,玄奘來到這里,現在有很多人來這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吸引人的地方,新疆有獨特的魅力,總是吸引很多人去這片土地。
9. 喀什到古城多少公里
距離很近20多公里
10. 為何叫新疆喀什古城隊
為發揮喀什南疆來重鎮、自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喀什通過現代體育文化為載體,利用CBA的宣傳平台,與新疆廣匯籃球俱樂部進行合作,以此帶動喀什地區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乃至帶動整個喀什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確保社會和諧、長治久安,展示喀什全新的對外形象,是喀什做的一個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