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旅遊發展的基礎
① 旅遊交通是如何促進旅遊業發展的
其實有句老話很有道理: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好了,人們出行方便,往來也方便,就會有商家進入,帶來旅遊,而旅遊與商業是正反饋關系,所以就有交通帶來了旅遊業的發展。
② 旅遊交通在地區旅遊發展中的作用
交通是旅遊業的基礎。沒有完善的交通,再好的景區也無法到達,那這個「景區」也就稱不上景區了。
③ 簡答旅遊交通作為旅遊產品的基礎要素體現在哪
:一、行:「快進、快出、慢游」是旅遊業對交通發展的基本要求。遊客來大同縣旅遊的交通組織可分為:外部大交通和內部小交通兩個方面:大交通方面,大同縣旅遊業發展需要形成區域合作的大旅遊交通格局
④ 旅遊交通在旅遊業中的作用是什麼
旅遊交通的作用:
1、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產生和發展的先決條件。
2、旅遊交通是旅遊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3、旅遊交通是旅遊業穩定而重要的收入來源。
4、旅遊交通是旅遊活動的重要內容。
旅遊交通是指旅遊者利用某種手段和途徑,實現從一個地點到達另一個地點的空間轉移過程。它既是「抵達目的地的手段,同時也是在目的地內活動往來的手段」。
(4)交通是旅遊發展的基礎擴展閱讀:
一、交通是完成旅遊的必要條件
從空間系統來看,旅遊活動由客源地、目的地、旅遊通道三個部分構成,其屮,交通作為旅遊通道的物質主體,是連接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紐帶。
在旅遊過程中,長途交通(航空、鐵路)將客源地和目的鏈接起來,市內交通將旅遊活動中的各個景點以及吃、住、行、娛、購的各個環節串聯起來,從而形成了完整的旅遊活動。所以說,交通是旅遊活動能夠順利完成的必要條件。
人們通常認為,在旅遊活動中旅行社是活動的組織者,是旅遊活動得益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這是因為旅行社將食宿、景點等因素,通過旅遊線路及車輛換乘有機的銜接起來,為遊客提供了完整的旅遊方案。
其實,這在某方面誇大旅行社的作用,而忽略了交通的重要性。當某旅遊地進入性差,交通不可達或不通暢時,將直接影響到旅遊活動的正常進行,就成為旅遊的短板效應。因此,交通是旅遊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尤其是在旅遊開發的初級階段。
二、交通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眾所周知,旅遊以旅行為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活動的空間日益擴大,遠距離跨國跨洲的旅遊越來越受到青睞,旅遊空間距離的增大,遊客在交通旅行上所花費的時間和費用必然增大;
與此同時,航空、高鐵、高速公路技術的提高,對速度、舒適度、換乘便利等的需求日益提高,在交通旅行上花費的時間將會減少,但用於旅行的交通費用將會增大。由此可見,不管旅遊業如何發展,交通的重要性始終占據重要的位置。
就交通在旅遊消費中的變化,具體有四個特點:
1、交通旅行時間占據了旅遊活動的大部分時間,跨洲的旅遊更多是遠距離的旅行;
2、交通旅行費用是旅遊活動中最主要的支出,跨洲旅遊航空花費占據更高比例;
3、在沿途旅行中所欣賞到的風景,也成為遊客旅遊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我國西部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廣人稀地區,公路旅遊、鐵路旅遊的興起,沿途旅遊日益成為重要的旅遊形式。
三、交通可達性和舒適度是旅遊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
旅遊過程中的交通狀況,是遊客滿意度評價的主要要素,交通可達性、舒適度及質量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旅遊整體質量的評價,尤其在如今以「享樂型」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下,交通服務變得更加重要。
交通服務質量的好壞,對旅遊費用支出的多少、情緒的好壞和精力充沛與否都將造成直接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使遊客的生命財產受到損害。
據抽樣調查與統計,在住宿、飲食、景點、交通等主要的旅遊影響要素中,60%左右的遊客認為交通服務質量的好壞對其最為重要。所以,交通是遊客滿意度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
四、交通是旅遊線路設計的基本要點
交通是旅遊項目吸引力的形成要素,交通通達與否和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遊客數量和旅遊收入的多少。當今旅遊的發展其實也是交通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
1、交通是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
2、旅遊發展依靠交通的發展,旅遊的興旺帶動著交通的進步。廣西、貴州、雲南旅遊資源豐富多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氣候條件得天獨厚,是中國西南部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如何將該地區優美的旅遊資源呈現給全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這就需要良好的交通條件的支持與推進了。
⑤ 旅遊交通的三個基本層次和特點
旅遊交通三個經濟奇點,基本層次有特特點嗎?是的,當然是旅遊交通,就這三個中職必須的
⑥ 旅遊業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旅遊業基礎設施是目的地旅遊發展的基礎支撐之一,根據對旅遊目的地的相關研究,我們認為旅遊目的地的基礎設施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1、旅遊交通運輸設施
旅遊交通運輸是最重要的內容。並非一切旅遊交通都應該有政府來投資。一般來說,景區以外的交通,應該由政府投資,是公共工程。景區內部的交通,應該由景區的投資商進行自主投資開發。
實際的情況是,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往往會把景區內部的主要交通設施完成,以便達到基本可進入目標,使招商引資更有吸引力。有時,政府會以景區經營權轉讓為砝碼,要求社會投資商建設景區以外的旅遊公路。
2、旅遊接待賓館
旅遊接待賓館的床位數量,是目的地接待容量的關鍵門檻。旅遊接待賓館,一般是由社會投資商進行投資的。但為了打造旅遊目的地,前期高星級酒店的建設,往往是由政府招待所改造提升形成的,以便盡快提升接待能力。政府也給予優惠政策,引資建設賓館增強接待能力。
3、旅遊路途中的休憩節點
到達目的地或景點之間的旅遊路途,有時較長,需要設置休憩節點,包括旅遊集散點。這些節點的選擇與建設,一般需要政府進行必要的投資。
4、旅遊夜間娛樂環境設施
旅遊目的地的停留時間,一般超過2夜。因此,夜間娛樂休閑,是游線組合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也是旅遊目的地吸引力的重要方面。
對於遠離大型城市的旅遊目的地而言,夜間遊客活動的區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夜間娛樂打造,必須政府給予支持,進行系統規劃開發。
5、旅遊餐飲購物環境設施
旅遊餐飲與旅遊購物,大多是在當地居民自發推動下形成和發展的。政府有必要通過規劃,引導餐飲與購物走向集約化、特色化、休憩化的發展。購物餐飲街區化,打造集散節點休憩環境,形成文化深度挖掘,是旅遊目的地從觀光型走向休閑度假型最重要的步驟。
⑦ 旅遊業發展對交通業的要求
要發展旅遊業,必須要先發展交通的
⑧ 東福山的基礎交通和旅遊資源
島上建有埠頭兩處,有一艘客座98座、航速達12節、抗風力8級的島際交通船——「內東福輪」往返於廟子湖島之間容,並由廟子湖通往沈家門各地。島上淡水資源缺乏,居民用電由駐島海軍觀通站供給,林業用地1.326平方公里,林地0.533平方公里,均為水土保護林,森林覆蓋率18.0%。
從大陸到東福山,要換兩次船、靠三個島。從舟山登船開始,順利的話一般需要4個小時才能登島,期間需要在廟子湖島換船一次,且需要停靠青浜島一次。
去東極每天早上8:30在舟山沈家門半升洞碼頭開船,返回時間為中午11:00,平常每天只有一班,7、8月旅遊旺季的周末會增加一趟加班船,下午13:30沈家門開出,16:00廟子湖返回。
廟子湖-青浜-東福山的往返輪渡平時每天有兩班,7:30、11:00廟子湖開,8:30、12:00東福山返程;7、8月旅遊旺季的周末會增加兩班,周六增加兩班13:00、16:00廟子湖開,14:00、16:30東福山返程,周日只增加一班16:00出發,16:30返回。
景點有極地石屋群、白雲廟、東海第一哨、象鼻峰、林彪保島山洞、遺址兩島對峙、海島奇石等。
徒步環島約需要三到四個小時。
⑨ 簡述旅遊交通布局的基本原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系統性原則
區域旅遊交通規劃受社會、經濟、技術、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因此,在進行區域旅遊交通規劃時應運用系統的方法。即在充分了解區域交通現狀的情況下,運用系統思維對區域旅遊交通進行近、中、遠期的規劃,才能使制定的規劃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區域旅遊交通系統作為區域社會經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要注意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從整體上發揮旅遊交通系統的功能。
2、適當超前的原則
交通作為區域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其現狀條件和發展情況對區域旅遊業的發展速度具有相當大的影響。道路交通設施的建設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和較大的資金投入,而旅遊業一旦在區域形成則會以燎原之勢迅猛發展,對旅遊地包括旅遊交通設施在內的各種旅遊基礎設施提出極大的需求。如果區域旅遊交通網路不能適應旅遊業的發展,將會成為區域旅遊業穩步發展的「瓶頸」。因此。在進行區域旅遊交通規劃時就應採取適當超前於旅遊業發展的策略,為當前和未來旅遊的良性發展鋪好路。
3、「風景線」的原則
旅遊交通對沿線的環境較之普通社會交通有著特殊的要求,環境的綠化、美化和凈化至關重要。很多人以為景區內部的交通才稱之為旅遊交通。其實不然,旅遊交通在遊客離開家門時就已經開始了。因此,在進入景區范圍以及連接景區之間的交通線路。無論是陸上的還是水上的。都要按照一定的旅遊景觀要求來設計沿線的景觀。使得旅遊交通規劃線路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旅遊交通規劃要讓遊客把沿途風光盡收眼底,「處處皆景」的感覺油然而生。換言之。旅遊交通線路既是交通路線。又是景觀走廊。
4、以人為本的原則
旅遊交通的服務對象是遊客。不同於一般乘客,因此必須適應遊客多方面的需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其具體表現為「方便、快捷、安全、舒適」。「方便」就是進得去、出得來、散得開。遊客作出旅遊決定時。首先想到的是目的地的交通是否方便。遊客的出遊願望往往受制於出行的距離,對遊客而言,距離包括實際距離和認知距離。相同的旅途長度,如果旅途交通快捷,節省了遊客的旅途時間,就會縮短遊客的認知距離,使遊客產生一種「近了」的感覺,促使旅遊動機的產生。因此,「方便、快捷」無疑是對旅遊交通規劃提出的要求,而滿足這一要求的關鍵是實現區域外部、內部交通的有機結合,提高外部交通的通達性.使內部交通網路形成環網,換乘方便。所以,在旅遊交通規劃中,注重市域范圍內整個交通網路布局結構的合理性,使得景區內外的道路連接成環成網;提高道路等級,盡快打通對外快速通道,並且增加有關的旅遊道路配套設施。使得整個旅遊交通網路系統達到「方便、快捷」的要求。「安全、舒適」則主要是針對旅遊交通的工具和服務而言。安全是乘客對交通運輸的基本要求;與一般乘客比較,遊客對旅遊交通運輸的舒適度具有更高的要求。交通商品具有無形性,人們只能憑借宣傳介紹、自身感覺和實際需要來選擇。旅遊交通部門必須不斷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的交通工具和優質的服務,促進區域旅遊交通事業的蓬勃發展。
5、保護環境的原則
旅遊交通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對區域環境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是佔用土地、大氣污染、雜訊、破壞旅遊資源和景觀等。交通道路設施佔用過多的土地.則意味著區域旅遊未來的發展餘地減少,甚至造成對旅遊資源和景觀的破壞。作為旅遊地,其環境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進行區域旅遊交通規劃時不注意這些問題.不以保護環境為先的話,輕則破壞旅遊資源和景觀,導致遊客的不悅,重則危害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遊客和當地居民的健康,導致整個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在進行區域旅遊交通規劃時必須堅持保護環境的原則.這樣才能實現區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進行旅遊交通規劃時,盡量利用現有的道路網路,對規劃的線路慎重考慮,以減少對土地資源的佔用以及對環境景觀的破壞;引用中高檔的交通工具,改善燃油結構和汽車排氣系統,減少環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