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歷史文化旅遊的導游

歷史文化旅遊的導游

發布時間: 2021-01-11 08:58:24

Ⅰ 求天津有文化歷史底蘊的旅遊景點,最好可以幫我規劃一條線路……另高薪求導游一名

先說景點。
有句來話說,自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1.小洋樓。天津在歷史上是殖民的城市。被九國列強分割。這是天津有如此多的各個時期各個風格小洋樓的由來。小洋樓最多最集中的區域是天津的五大道地區和意式風情區。裡面有很多的名人故居。
三岔河口地區:天津的發源地。永樂橋摩天輪那裡是天津的發源地,那裡是南北運河,大清河的交匯地。朱元璋去世後,把位傳給孫子朱允。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為了奪取皇位,從這里出發率軍南下奪取了皇位。他覺得這個地方是個風水寶地,於是讓群臣獻名。取天津一名,意為天津渡津之地。摩天輪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最高點有25層樓的高度,可以俯瞰整個天津城。強烈推薦
還有那邊有古文化街碼頭。可以夜遊海河。船上有講解員,一橋一景。
三岔河口周圍的大胡同,估衣街,古文化街這一片區域是天津的發祥地。有很濃厚的天津味。
古文化街有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的天後宮。
楊柳青的石家大院,天津站有直達的公交車。
就先寫這些。。。還有好多。。。

Ⅱ 從導游服務的歷史與發展中您如何理解導游職業

從導游的歷史與發展中,導游職業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獨立性強
導游員要獨立地宣傳,執行國家政策,獨立地執行旅遊計劃,組織活動.出現問題時,導游員還要獨立地,合情合理地進行處理。導游員要根據旅遊者的不同文化層次和審美情趣有針對性地進行導游講解,以滿足他們的精神享受需求。
2、腦體高度結合
導游服務是一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高度結合的服務性工作。
3、復雜多變
服務對象復雜、旅遊者需求多種多樣、人際交往復雜、要面對各種物質和精神污染 。 4、跨文化性
導游服務工作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導游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要通過其介紹出去,導游員必須在各種文化的差異中,甚至在各民族、各地區文化的碰撞中工作,盡可能多地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圓滿完成傳播文化的重任 。
5、與服務對象密切接觸
一名遊客加入團體旅遊,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都要安排,導游就是這個旅遊團隊中的靈魂。

Ⅲ 旅遊歷史文化、旅遊地理、民族民俗、宗教等知識在導游過程中有什麼應用

你問的應是「有什麼作用」吧?如果是「應用」,應說「在導游過程中怎麼應回用」吧?「有答什麼作用」,我想作用非常大,如你對這些知識非常了解,在導游中給遊客講解,一能展示你的才華,二能使遊客眼光大開,興趣盎然,起到非常好的旅遊效果。「怎麼應用」,你要用這些知識恰到好處的用到與之相關的景點進行講解,會給遊人增加許多游識,將來你的名氣和你所在的旅遊公司都會更大,人們會爭相請你們旅遊指導,這是多好的事啊。

Ⅳ 如何把中國歷史文化知識應用到實地導游講解中

基本每個地方的旅遊景點都和歷史有關,在做講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帶到歷史

Ⅳ 以導游的口吻介紹日本的歷史文化

日本國(日語:にっぽんこく、にほんこく),簡稱日本,位於東亞、國名意版為「日出之國」,權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總面積37.8萬平方千米。主體民族為大和族,通用日語,總人口約1.26億。
公元3世紀中葉,其境內出現較大的國家「大和國」。公元645年,日本向中國唐朝學習,進行大化改新。12世紀後期,天皇皇權旁落,進入幕府統治時代。
19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列強侵入迫使日本放棄「鎖國政策」,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人民展開了反對侵略、反對幕府統治的斗爭,1868年,明治天皇重新掌權,鼓勵向歐美列強學習,進行明治維新,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行列,對外逐步走上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曾多次侵略中國、朝鮮等亞洲國家。二戰日本投降後,美國派軍隊佔領日本。1947年,頒布新憲法,由天皇制國家變為以天皇為國家象徵的議會內閣制國家。戰後奉行「重經濟、輕軍備」路線,於20世紀60年代末一躍成為遠東第一大經濟強國。目前是僅次於美國、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Ⅵ 上海新場歷史文化陳列館導游詞

大家好,來歡迎來到源上海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向人們展示的人類文明的窗口,而上海博物館是上海乃至中國向海內外公眾展示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窗口。
上海博物館是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南端,該館創建於1952年,是上海市市領導決策,支持和海內外各界的慷慨捐助下,經過兩年時間建設,最終落成在大家眼前的這座國內大型的綜合性藝術博物館

Ⅶ 導游從中國歷史文化中可以借鑒到什麼

這個就要實事求是了。
先了解你要去的目的地,再聯系相關的歷史。
有的放矢,才能有說服力,也才更能加深印象。

Ⅷ 英語作文,你的朋友要來中國旅遊,請你以導游的身份介紹某一景點寫介紹信,內容:1,景點的歷史文化,2

關於長城的 自己節選把 望採納 謝謝In the north of China, there lies a 6,700-kilometer-long (4,161-mile-long) ancient wall. Now well-known a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it starts at the Jiayuguan Pass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west and ends at the Shanhaiguan Pass of Hebei Province in the east. As one of the Eight Wonders in the world,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has become the symbol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its culture.

Lots of beautiful legends and stories about the Great Wall took place following along the construction, and since that time these stories have spread around the country. Those that happened ring construction are abundant, such as Meng Jiangnu's story and the legend of the Jiayuguan Pass. Meng Jiangnu's story is the most famous and widely spread of all the legends about the Great Wall. The story happened ring the Qin Dynasty (221BC-206BC). It tells of how Meng Jiangnu's bitter weeping made a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collapse. Meng Jiangnu's husband Fan Qiliang was caught by federal officials and sent to build the Great Wall. Meng Jiangnu heard nothing from him after his departure, so she set out to look for him. Unfortunately, by the time she reached the great wall, she discovered that her husband had already died. Hearing the bad news, she cried her heart out. Her howl caused the collapse of a part of the Great Wall. This story indicates that the Great Wall is the proction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nese commoners.

Another legend about the Jiayuguan Pass tells of a workman named Yi Kaizhan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BC-1644BC) who was proficient in arithmetic. He calculated that it would need 99,999 bricks to build the Jiayuguan Pass. The supervisor did not believe him and said if they miscalculated by even one brick, then all the workmen would be punished to do hard work for three years.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one brick was left behind the Xiwong city gate. The supervisor was happy at the sight of the brick and ready to punish them. However Yi Kaizhan said with deliberation that the brick was put there by a supernatural being to fix the wall. A tiny move would cause the collapse of the wall. Therefore the brick was kept there and never moved. It can still be found there today on the tower of the Jiayuguan Pass.

In addit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storie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all, there are also plenty of stories about current scenic spots. A famous one is the legend of the Beacon Tower. This story happened 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11th century BC-711 BC). King You had a queen named Bao Si, who was very pretty. King You liked her very much, however Bao Si never smiled. An official gave a suggestion that setting the beacon tower on fire would frighten the King's subjects, and might make the queen smile. King You liked the idea. The subjects were fooled and Bao Si smiled at the sight of the chaos. Later enemies invaded Western Zhou, King You set the beacon tower on fire to ask for help. No subjects came to help because they had been fooled once before. Thus, King Zhou was killed by the enemy and Western Zhou came to an end.

Beautiful stories and legends about the Great Wall help to keep aliv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In each dynasty after the building of the Great Wall, many more stories were created and spread.

Ⅸ 武漢歷史文化 導游詞

此為復制的,慎用
武漢市歷史悠久,北效黃陂縣有近幾年才發現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宮城。三國時期,在武昌和漢陽築有江夏和卻月古城,唐代已是著名商埠,明清時為全國「四大名鎮」之一。
在中國近代史上,三鎮遍布革命勝跡,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首義於此,現存有起義門舊址,武昌閱馬場的紅樓是當時的指揮中心,現存有孫中山的紀念銅像。
歷史上武漢最負盛名的景點有: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國務院首批命名的國家級風景區東湖,以五百羅漢、玉佛及悠久歷史著稱的歸元寺,高山流水覓知音的古琴台等。

☆江城的由來

和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致的名字——江城。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

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台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舞場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築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築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築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http://..com/question/40397789.html

Ⅹ 祖國的歷史文化遺產眾多,請你當一回導游,為我們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歷史文化遺產。

初冬的海岸,陣陣海風擁著浪花,攜著濃濃的大海氣息撲面而來,讓人微微的窒息。熙攘的海岸漸漸地安靜下來,三三兩兩的遊人不甘心的駐足在海邊,凝視一下大海,片刻,便被呼嘯的海風吹離了岸邊。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