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旅遊的本質是文化

旅遊的本質是文化

發布時間: 2021-01-11 07:04:51

❶ 旅遊的本質性有哪些

您好!旅遊的本質是一種精神文化活動!
其具有以下特性:
(1)旅遊業的依賴性;(依賴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
(2)旅遊業的綜合性;(旅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遊景區等)
(3)旅遊業的脆弱性;(容易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戰爭等影響,如03年的非典)
(4)旅遊業的波動性;(由於本身的脆弱性和季節性)
(5)旅遊業的季節性;(淡季和旺季的區別)
(6)旅遊業的涉外性;(接待外來旅遊者)
(7)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建造成本大,人力資源成本大)

❷ 為什麼文化是現代旅遊的核心

進入新世紀以來,與世界范圍內旅遊業越來越紅火的大勢一致,我國相當的地區把旅遊業當成了本地的「支柱產業」。但在注重「發展旅遊」收獲經濟效益的同時,許多人卻忽視了旅遊的經濟效益是從「文化」中獲得的。對於這個問題,學術界對旅遊本質是「文化」還是「經濟」的爭論不少,論證旅遊本質是「文化」的文字更多。但到今天為止,旅遊業界輕文化、重經濟的狀況並沒有大的改觀。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之一,是旅遊學「所產生的各個定義都是為了適應某一特定情景、解決某一迫切問題,由於缺乏統一定義,妨礙了旅遊作為學科的研究。」在這個模糊的理論基礎之上,不少討論「旅遊文化」的論者只是在運用似是而非的「旅遊文化」概念,很少人探及旅遊理論基石的問題。例如,被大多數研究者奉為圭臬的旅遊經濟「三要素」(旅遊者、旅遊業、旅遊資源)理論,就是有明顯缺陷的。在這個少有人質疑的旅遊理論「三要素說」中,旅遊資源被提到「旅遊客體」(旅遊者是旅遊主體,旅遊業是旅遊媒體)的高度,旅遊審美文化卻沒有起碼的位置。這就難免使很多研究者把注意力放在與經濟相關的旅遊資源上,而對「文化」在旅遊經濟中的地位和價值熟視無睹。
漢語的「資源」一詞,本指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如礦產資源、人力資源、水資源等。旅遊論著所說的旅遊資源,是由英文tourismresources翻譯過來的概念。這個詞在英語語用實踐中,有時被用來指代吸引遊客的「旅遊吸引物」(attraction),包括名山勝水和民俗風情之類;有時指代遊客群(tourists),即旅遊景觀的市場資源。在國內旅遊研究論著里,主要用來指前者。但研究者幾乎都沒有論及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吸引遊客的旅遊資源,包括天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大多不會出售給旅遊者;反過來說,出售旅遊資源的行為,也不是旅遊活動,而是純粹的經濟活動。譬如湖南鳳凰縣政府,把50年的經營權轉讓給黃龍洞股份有限公司,這個行為被視為典型的出售旅遊資源的行為。但這個出售旅遊資源的過程,並沒有旅遊者這個基本元素的參與,這個出售旅遊資源的行為,也不再是旅遊活動,而是純粹的經濟行為了。在旅遊學論著討論旅遊活動時所謂的「旅遊資源」,實際上就是指旅遊文化。事實上,旅遊業所出售和旅遊者所購買的「商品」也是附著在旅遊資源上的審美文化,或者說是旅遊文化。
舉例說,四川省近年開放的旅遊景點青城後山,無論開發不開發,這座山都是四川省都江堰市的旅遊資源,但在開發出來之前,它沒有也不能出售。在修了路,搭了橋,做了必要的安全防護和提供了必要的旅遊設施後,可供觀賞的「青城後山」景點才成了旅遊者追求的審美對象。同時,管理者所出售的和旅遊者所購買的「旅遊商品」,並不是旅遊資源「青城後山」本身,而是「青城後山」這一旅遊資源產生的審美價值,或者說是附著在旅遊資源上,由持有者開發和開放的審美文化。
我們不妨剖析一個旅遊活動實例:到瀘沽湖體驗女兒國風情,那裡的走婚習俗、摩梭女孩和自然風光是旅遊者嚮往的審美對象。但那些奇妙的民俗,如果不針對遊客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地點表演,旅遊者就不可能得到審美滿足;另一方面,旅遊者前往瀘沽湖旅遊的目的,並非是去購買摩梭姑娘和瀘沽湖山水,而是去欣賞瀘沽湖人所表演和展示的摩梭族生活形式……
所以,旅遊文化既是旅遊者所嚮往和享用、追求的對象,也是旅遊業和管理旅遊業的政府所提供的「商品」,它維系著參與旅遊經濟活動的人之間的關系,是在經濟利益上對立的旅遊者和旅遊業的共同旨歸。從這個意義上說,旅遊文化處於旅遊者和旅遊業雙邊關系的核心地位。
那麼,沒有參加旅遊活動的旅遊資源的價值又何在?強調旅遊文化在旅遊經濟活動中的意義,會不會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貶低以致忽視了對旅遊資源的研究?這個擔心大可不必。強調旅遊業出售和旅遊者購買的是旅遊文化,只是說旅遊資源沒有直接參加旅遊活動,但並沒有因此否認旅遊資源在旅遊活動背後的價值。事實上,「旅遊文化」是附著在旅遊資源上的審美文化,沒有旅遊資源,旅遊文化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旅遊資源的重要性不僅不會因為強調旅遊文化而削弱,反而會因為明確了地位而加強。從理論上弄清楚旅遊文化和旅遊資源之間的關系,也不是要厚此薄彼,而是在研究中使這兩種現代旅遊活動的元素各歸其位,不至於使現代旅遊研究陷入盲目。
強調了旅遊文化的意義,自然會注意到旅遊資源最寶貴、最值得開發的基本屬性:應該而且必須產生吸引旅遊者的審美文化效益。具體說,旅遊者追求的審美對象,總是自己所缺乏、因而嚮往和追求的。這種對象可以是觀賞的對象,也可以是某種民俗。不管如何,旅遊業要想吸引旅遊者,贏得經濟效益,就必須千方百計地尋找可產生「差異」的旅遊文化資源,開發旅遊資源的文化差異因素,從而使旅遊者看到、聽到、體驗到與在別的旅遊景點不一樣的新奇。所以,如果研究者注意到旅遊文化在現代旅遊活動中的核心地位和經濟效益,不僅可以給旅遊學研究帶來突破,也有望給旅遊業的經濟效益帶來飛躍。

❸ 旅遊的概念,本質和特徵!!!

1.旅遊,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人是社會再生產的主體,人的行為從屬於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因而可以把人的行為劃分為生產行為、分配行為、交換行為和消費行為四大類。

旅遊的主體、客體、主觀、客觀就是旅遊構成的四個要件。同時具備四個要件的行為才是旅遊,否則就不是旅遊,而只能叫做旅行。沒有游覽觀光目的或行為的會議、商務往來、科學考察、修學、探險活動就不應該叫做旅遊,只能叫做會議旅行、商務旅行、科研旅行、修學旅行、探險旅行等等。至此,可以給出一個基本的樸素的旅遊定義:旅遊是指達到一定年齡的人到一定距離之外的地方去欣賞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的行為。
旅遊的本質是一種精神文化活動
旅遊的業的特徵
(1)旅遊業的依賴性;(依賴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
(2)旅遊業的綜合性;(旅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遊景區等)
(3)旅遊業的脆弱性;(容易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戰爭等影響,如03年的非典)
(4)旅遊業的波動性;(由於本身的脆弱性和季節性)
(5)旅遊業的季節性;(淡季和旺季的區別)
(6)旅遊業的涉外性;(接待外來旅遊者)
(7)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建造成本大,人力資源成本大)

2.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在英文里寫作「Tourist」 。意思是出於一種好奇心,為了得到愉快而進行旅行的人。但是在統計旅遊者的人數時,便出現了一個難題:哪些人算旅遊者?哪些人又不算旅遊者。比如說,一個人離開居住地到異地觀光,停留時間超過了24小時,這種情況算旅遊者,看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另一個人離開了本單位或家宅,在本居住地的城市或郊野遊玩了幾個小時,當晚又回到了住地。這種情況算不算旅遊者?依我們的看法他是旅遊者,可是在國際上統計旅遊人數時,又不予以承認。

3.旅遊資源:所謂旅遊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有吸引力、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國家旅遊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
主要內涵:
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吸引功能;
旅遊資源的作用對象——旅遊者;
旅遊資源的內容——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總和;
旅遊資源可開發性——旅遊價值和原材料。
旅遊資源可定義為: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並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統稱為旅遊資源。它是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物質條件,在范疇上屬於社會資源之列。
旅遊資源的特徵
(1)價值上的觀賞性。(獨特性)它主要是用來看或觀賞的。這是旅遊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
(2)空間上的地域性。 地域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遊景觀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是否有成就。
(3)時間上的季節性。 (變異性) 主要指自然景觀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呈現出的最佳觀賞季節。
(4)使用上的永續性。 主要指旅遊資源只供觀賞不能帶走,因此可以長期供遊人使用。前提是保護和管理得好。
(5)構景上的綜合性或多樣性。指旅遊資源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組成。

❹ 旅遊的本質特徵

1.旅遊,是人類的一種行為。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人是社會再生產的主體,人的行為從屬於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因而可以把人的行為劃分為生產行為、分配行為、交換行為和消費行為四大類。

旅遊的主體、客體、主觀、客觀就是旅遊構成的四個要件。同時具備四個要件的行為才是旅遊,否則就不是旅遊,而只能叫做旅行。沒有游覽觀光目的或行為的會議、商務往來、科學考察、修學、探險活動就不應該叫做旅遊,只能叫做會議旅行、商務旅行、科研旅行、修學旅行、探險旅行等等。至此,可以給出一個基本的樸素的旅遊定義:旅遊是指達到一定年齡的人到一定距離之外的地方去欣賞自然景觀或人文景觀的行為。
旅遊的本質是一種精神文化活動
旅遊的業的特徵
(1)旅遊業的依賴性;(依賴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
(2)旅遊業的綜合性;(旅遊酒店、交通、旅行社、旅遊景區等)
(3)旅遊業的脆弱性;(容易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戰爭等影響,如03年的非典)
(4)旅遊業的波動性;(由於本身的脆弱性和季節性)
(5)旅遊業的季節性;(淡季和旺季的區別)
(6)旅遊業的涉外性;(接待外來旅遊者)
(7)旅遊業是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建造成本大,人力資源成本大)

2.旅遊者,從字面上解釋,就是遊客,即從事旅遊活動的人們。在英文里寫作「Tourist」 。意思是出於一種好奇心,為了得到愉快而進行旅行的人。但是在統計旅遊者的人數時,便出現了一個難題:哪些人算旅遊者?哪些人又不算旅遊者。比如說,一個人離開居住地到異地觀光,停留時間超過了24小時,這種情況算旅遊者,看來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另一個人離開了本單位或家宅,在本居住地的城市或郊野遊玩了幾個小時,當晚又回到了住地。這種情況算不算旅遊者?依我們的看法他是旅遊者,可是在國際上統計旅遊人數時,又不予以承認。

3.旅遊資源:所謂旅遊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遊者有吸引力、能激發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可以為旅遊業開發利用,並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國家旅遊局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國旅遊資源普查規范(試行稿)》)
主要內涵:
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吸引功能;
旅遊資源的作用對象——旅遊者;
旅遊資源的內容——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總和;
旅遊資源可開發性——旅遊價值和原材料。
旅遊資源可定義為:凡能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並具備一定旅遊功能和價值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原材料,統稱為旅遊資源。它是發展旅遊事業的基本物質條件,在范疇上屬於社會資源之列。
旅遊資源的特徵
(1)價值上的觀賞性。(獨特性)它主要是用來看或觀賞的。這是旅遊資源同一般資源最主要的差別。
(2)空間上的地域性。 地域差異性集中體現在各個地區的旅遊資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旅遊景觀魅力。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旅遊業是否有成就。
(3)時間上的季節性。 (變異性) 主要指自然景觀受季節氣候的影響而呈現出的最佳觀賞季節。
(4)使用上的永續性。 主要指旅遊資源只供觀賞不能帶走,因此可以長期供遊人使用。前提是保護和管理得好。
(5)構景上的綜合性或多樣性。指旅遊資源往往是由多種因素綜合在一起組成。

❺ 旅遊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什麼活動

旅遊文化學是從文化的視角研究旅遊的知識系統,是把旅遊作為文化的對象和內容加以研究的一門學問。旅遊文化學是商業文化研究的一個分支,是旅遊學和文化學的結合,也是旅遊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深化。作為一個旅遊者,僅僅知道旅遊,只是一個看客;不僅知道旅遊,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個真正的旅遊者,才稱得上是一個旅行家。同樣,僅僅研究旅遊,可以成為一個旅遊業的指導者或一個有知識的商人;只有不僅研究旅遊,而且研究旅遊文化。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旅遊專家。

❻ 旅遊的本質屬性是什麼為什麼

從A地轉移到B地,一個人所產生的非日常工作的移動,就可以算是旅行了,但出差例專外,出差是旅行屬的一種。旅行的屬性可以是,觀光,休息,飲食,商務,探親,學習等移動。旅行的本質就是,玩樂,尋找快樂和休息。也許周末和朋友去一個沒去過的餐廳吃飯,這也算是一種旅行,聚會本來就是輕松的。所以說不攜帶工作任為的出行(出差除外)已經可以算是旅行了。

❼ 旅遊的本質是什麼

玩,吃,放鬆

❽ 簡述旅遊的本質

旅遊的本質是觀光、娛樂,放鬆心情。

旅遊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是在物質生活條版件獲得基本滿足後出現的一種追權享欲求。旅遊者的心理中有「求新、求知、求樂」這樣三條。這是旅遊者心理的共性。旅遊者不遠千里而來,就是想領略異地的新風光、新生活,在異地獲得平時不易得到的知識與平時不易得到的快樂。

(8)旅遊的本質是文化擴展閱讀:

旅遊的注意事項:

1、注意飲水衛生

一般來說,生水是不能飲用的,旅途飲水以開水和消毒凈化過的自來水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萬不能生飲。無合格水可飲時,可用瓜果代水。

2、瓜果一定要洗凈或去皮吃

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農葯污染處,在採摘與銷售過程中也會受到病菌或寄生蟲的污染。

3、 慎重對待每一餐,飢不擇食要不得

高中檔的飲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檔的可有選擇地吃,攤位或沿街擺賣推車賣)的不要去吃。旅行中雖然飢腸轆轆的情況不少,但小攤小販的食物不能去碰。如果飢不擇食,則等於拿生命開玩笑。

❾ 為什麼說旅遊的本質是文化:對旅遊的「文化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旅遊資源。旅遊資源的本質特徵是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旅遊資源可粗略地分為自然景觀旅遊資源、文化景觀旅遊資源、自然和文化景觀旅遊資源三大類;地質地貌景觀是自然景觀旅遊資源中的一部分。

❿ 簡述旅遊的本質和基本屬性

滿足人類需求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強度高,人們需要利用閑暇時間出去旅遊,已達到回休養生息、答彌補消耗、恢復體力和腦力的目的,這一點需求主要是針對參與社會工作的旅遊者而言的。我們可把此歸結為「滿足人類補償性消費需求」再者,人們積累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水平,往往是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和接受培訓來實現的。旅遊活動為人們在閑暇時間獲得全面、綜合發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這說明了旅遊活動還能「滿足人們的發展性需求」。 第三,多數人是為了豐富文化生活,鍛煉身體,而進行的旅遊。即「滿足人類娛樂、鍛煉等方面的需求」。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