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福建旅遊文化

福建旅遊文化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33:54

A. 福建七大文化是哪些

地方特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三要素)、帶有地域性,特殊性,文化屬性
畲族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媽祖文化,惠女文化
海絲文化:鄭成功文化,開漳聖王文化,土樓,紅色
抗戰文化:客家組地文化,朱子文化,陶瓷文化
基於文化要素(畲族),基於創業要素(動漫),基於產業要素(陶瓷)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淀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台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後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余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跡,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泉州作為唐朝中期以後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區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來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語言、藝術、風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戲、歌仔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 梨園戲: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戲劇。戲中指揮一般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漢代出土的樂俑形態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戲活化石」。南音(也稱南管):古代閩南語傳播的時候也將此音樂帶到東南亞等地,以至於有閩南語的地區就會有南音。傀儡戲(提線木偶):提線木偶的發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樣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拍胸舞:閩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地區戲曲舞蹈種類繁多,還有泉州北管,高甲戲,打城戲,火鼎公火鼎婆,塗腳舞,迎閣等。 泉州,周為七閩地,歷年來出土的西周禮樂器和原始壁畫,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閩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風貌。唐朝中期以來,中原人南遷入泉;唐、五代時,不但城郊東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記載,南安雲台山下還建有常設性歌舞院館。宋、元時代,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成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樂州」。海內外文化在泉州出現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詩中常見有關歌舞活動的描寫。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貪浪遊,莫看百戲」。明、清時代,泉州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了上元節泉州城內游燈、踩街歌舞活動「一國若狂」的熱鬧景象。解放以來,泉州民間舞蹈一枝獨秀,蜚聲全省、全國。

B. 福建旅遊資源特色有哪些

「山海一體,閩台同根,民俗奇異,宗教多元」是福建旅遊的鮮明特色。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島、神聖的媽祖朝覲、奇特的水上丹霞、動人的惠女風采、神奇的客家土樓、光輝的古田會址、悠久的曇石山文化、神秘的白水洋奇觀、壯美的濱海火山構成了福建獨具特色的十大旅遊品牌

一、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岩、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廈門的魅力錦上添花。去廈門可以選擇跟團游,省心省力,也可以選擇自助游線路,更多自由時間。

廈門景點:鼓浪嶼、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環島路、集美學村、陳嘉庚故居、胡里山炮台、日月谷溫泉等。連線游線路則包括武夷山、永定土樓或南靖土樓等。

廈門美食:廈門全年盛產海鮮,種類繁多。在廈門能吃到許多奇特的閩南菜,如蚵仔煎、沙茶麵、土筍凍、米線糊、燒大肉粽、花生湯、炸五香等,讓人大快朵頤。
最佳旅遊時間:廈門一年四季花木繁盛,冬天也比較溫暖,一年四季適合旅遊

二、武夷山群山環抱,峰巒疊嶂,地貌層次分明,是許多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這里全年有景,四季不同,其山川景色隨陰晴風雨變幻莫測,瑰麗多姿。
武夷山景點:天游峰、九曲溪、虎嘯八景、朱熹紀念館、龍川大峽谷、青龍瀑布、一線天、武夷宮、水簾洞、大紅袍景觀、仿古宋街等。

最佳旅遊時間:一般說來,一年四季都適宜游武夷山,但冬季山景蕭條,自然風光大打折扣,而夏季雖然氣溫偏高,卻是萬物生長最為茂盛、武夷風光最具特色之時,此時去是最好不過的。

C. 如何提高對福建旅遊文化鑒賞能力

要先去了解福建的歷史文化,查找福建都有那些旅遊景點。多去旅遊

D. 福建旅遊景點大全,越詳細越好

福建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3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個:武夷山、湄洲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個:泉州、福州、漳州、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上杭縣古田鎮、邵武市和平鎮;國家歷史文化名村3個: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處;國家森林公園21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5個;國家地質公園8家;4A、5A級旅遊區(點)31個;3A級旅遊區(點)10個;全國工農業旅遊示範點24個;中國魅力城市2個:泉州、永安;魅力名鎮2個:泰寧、崇武。
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1處: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1處:福建土樓;世界自然遺產1處:中國丹霞——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2家: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世界級旅遊景點
武夷山
武夷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方圓7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米,屬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東南」之美譽,碧山丹水,一曲一個景,曲曲景相異,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於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榮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
泰寧(泰寧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福建泰寧)
泰寧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泰寧縣境內,主要由大金湖、八仙崖、上清溪、狀元岩、貓兒山等景區和泰寧古城瀏覽區組成。200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審為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作為 「中國丹霞」捆綁的福建泰寧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是福建省目前唯一的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產「雙冠」世界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寧德地質公園位於福建寧德市境內,坐落在太姥山脈和鷲峰山脈的群山之中,由屏白水洋、白雲山、太姥山三個園區組成。2010年10月3日入選世界地質公園,公園以雄偉壯觀的晶洞花崗岩山嶽地貌、絢麗多姿的火山岩山嶽地貌、千姿百態的河床侵蝕地貌位主要特徵,兼有瀑布、深潭等水體景觀、海岸島嶼地貌、海蝕地貌等,各種地貌類型相得益彰,構成了公園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地貌景觀組合。
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被譽為「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 福建土樓包括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福建土樓是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福建土樓」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鼓浪嶼
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面積1.78平方公里。島上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無車馬喧囂,有鳥語花香,素有「海上花園」之譽。主要觀光景點有日光岩、環島路、鼓浪石、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等。鼓浪嶼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全國35個王牌景點之一。鼓浪嶼各種旅遊配套服務設施日臻完善,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
著名旅遊景點
三坊七巷 三平寺 白礁慈濟宮 鳳山寺 太姥山 鴛鴦溪 白水洋 冠豸山 梅花山 龍硿洞 泰寧大金湖 永安石林 永安桃源洞 寧化客家祖地 將樂玉華洞 萬石植物園 園博苑 同安影視城 清源山 曇石山文化遺址 清水岩 青雲山 湄洲媽祖祖廟 仙游九鯉湖 莆田廣化寺 德化石牛山
只能幫您到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E. 福建歷史文化

福建歷史悠久,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活動,屬於古越族的一支,被稱為「東越」。戰國時期,越國為楚兵所敗;越國一些王族南逃至福建和浙江南部,其後裔與福建的閩族人融合,成為「閩越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福建設閩中郡,第一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單位出現在中國版圖上。

唐朝中期設福、建、泉、漳、 客家文化---土樓
汀5州。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加強邊防;設「福建經略使」。始有「福建」一詞。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據閩成立閩國基本上奠定了後來的省界。福建又有「八閩」 之稱,南宋時福建設l府5州2軍,府、州、軍為同級行政機構,共計8個,故稱「八閩」。宋後基本延襲舊制。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增設台灣府,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單獨設省。清末福建共有9府2州,58縣6廳。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除府、州制,設省、道、縣三級制,幾經調整,至解放時止,全省設2市、7個行政督察區,共有67縣。1949年福建解放後,全省設2市、8專區,共有67縣。1951年,增設泉州、漳州2市,委託專署領導。此後20多年間,行政區劃又曾數次調整。開革開放以來,福建根據自己的特點,調整了行政區劃,地區改為地級市,形成市帶縣體制。至2o00年底,全省設9個省轄市,共有14個縣級市、25個市轄區、46個縣(含金門縣)。 福建歷史源遠流長,科學文化曾盛極一時。5000年前,先民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了可與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曇石山文化。三國時因造船業和航海技術發達,福建成為孫吳的一個水軍基地和對外通商口岸。南宋和元代,泉州成為世界上最大商港之一,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通商關系,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明代鄭和七下西洋多次在福建駐泊,招募水手,修造船舶,從福建揚帆出海。清同治五年間,在馬尾創辦福州船政局和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成為中國近代海軍和造船工業的搖籃。福建歷史上人才薈萃,涌現出一批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的傑出人物,如天文學家蘇頌,世界法醫學鼻祖宋慈,思想家、文學家李贄,音韻學家陳第,學者、書法家黃道周、蔡襄,文人嚴羽、楊億、柳永,史學家鄭樵、袁樞,民族英雄鄭成功、林則徐,思想家、翻譯家嚴復、林紓,鐵路建設專家詹天佑等。他們以自己的膽識和獻身精神,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歷史上福建人民為反壓迫、反侵略進行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勇斗爭,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福建人民貢獻出萬千優秀兒女,作出了卓越貢獻。福建是全國重點老區省份之一,老區分布遍及的62個縣(市);其中有46個老區縣(市)、518個老區鄉(鎮)、7772個老區行政村、2919個革命老區基點村。

戰國晚期,無諸在福建境內稱王。之後,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削去無諸王號,降為君長,在閩越故地設閩中郡,但未委派職官,仍由無諸統轄。劉邦起兵後,無諸率兵相隨。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復立閩越國,封無諸為閩越王。漢武帝時,閩越王余善反漢,被漢軍討平,閩越國亡。漢廷即設東部候官,派兵駐守,隸屬會稽郡東部都尉。東漢末,改屬南部都尉,並置候官長。三國時,福建隸屬吳國,先後統屬於會稽郡和建安郡,時置候官縣。

晉朝時,福建始屬揚州,後屬江州,境內置建安郡和晉安郡,委派太守管轄。南朝宋時,增設晉平郡,置太守;南朝齊時,撤晉平郡;南朝陳時,曾設閩州刺史,不久裁撤,福建先後隸於東揚州和豐州刺史管轄。後仍設建安郡和晉安郡,由太守管轄。

隋朝時,撤晉安郡,改為泉州,後改為閩州,置刺史管轄。後改建安郡,由太守管轄。

唐初,福建仍由各州、郡長官分治。因福建屬邊遠地區,所以設中都督府,委派都督監管。唐中期設福建道,道的軍政長官有:福建經略史、福建都防禦史、福建觀察使。福建觀察使實際上成為統領福建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的行政長官。唐末,藩鎮割據,節度使權力膨脹,成為實際軍政長官。王潮占據福建後,唐廷升福建路為威武軍,任命王潮為威武軍節度使。五代時,仍由節度使統轄;後唐時,王延翰建閩國。

宋初,福建軍政長官仍是節度使。宋太宗時設福建路,最高軍政長官為福建安撫使。另有福建轉運使,掌管財賦;福建提刑,掌管司法;福建提舉,管賑荒救濟事宜。此外,由中央政府派任福建及所屬州、軍的官員有節度使、承宣使、觀察使、制置使、宣撫使、巡撫、招捕使、撫諭使、發運使等,多是臨時性官員,或是有官無職的虛銜官員。宋代軍、政分設,福建軍事長官有都總管、都鈐轄、都統制等。

元代,福建行政區劃變更頻繁。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福建行中書省;次年,改置宣慰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年),復置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為行尚書省;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又改宣慰使司,並入江西行中書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大德元年(1297年),改為福建平海行中書省,治所從福州遷至泉州。大德三年(1299年),改為宣慰使司,治所遷回福州。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置福建行中書省。福建行省長官有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參知政事、提刑按察使;改置宣慰使司時,最高長官為宣慰使。還有管監察的肅政廉訪使。軍事最高長官為都元帥。

明初,福建仍為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在福建設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布政使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布政使司主要官員有:左、右布政使,左、右參政。另置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刑獄。軍事方面置都指揮使司,主要官員有:都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與之並行的還設有鎮守和鎮守總兵官。明朝中央政權為加強對地方監管,經常派官員到地方辦事並視察監督。由中央派出的主要職官有:巡撫都御史、鎮守太監、巡撫、刷卷監察御史、清理軍政監察御史、督銀課御史等。

清初,福建最高軍政長官為鎮守和總督。「三藩之亂」後,廢鎮守耿精忠,以後不復設。福建和浙江為一大區,設閩浙總督統管兩省軍政。巡撫為全省最高軍政長官,下設布政使,具體負責行政事務。布政使品級與巡撫相同,為從二品官,但職權僅限於掌管民政和財政。還設按察使掌管全省司法。因旗兵駐扎福建,清時設駐防福州大臣(福建將軍)統管,為從一品,與總督品位相同,但職權遠不如總督。漢族兵為綠營,其全省最高軍事長官為提督。福建省先設提督,後分設陸路提督和水師提督,分管陸軍和水師。光緒三十年(1904年)撤水師提督,設提督總管全軍。

F. 福建省的飲食文化有哪些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位於東南沿海,東經°50'—120°47',北緯23°30'—28°19',東瀕台灣海峽,與台灣省隔海相望。面積12萬多平方千米,大部分為山地、丘陵,僅東南沿海漳、廈、莆仙一帶為平原。大部分地區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無明顯的四季區分,春秋相連,夏季長達6—10個月。平均氣溫1月平均氣溫為7—13°C,7月為28-30°C,年均降水量1200—2200毫米。5—11月有台風登陸,而以7、8、9三個月為最多。有漢、回、苗、滿、高山等民族。農、林、漁業發達。

旅遊資源:花崗岩分布普遍,廈門、泉州、福州等地多有奇石構景,對建築也產生明顯影響。武夷山丹山碧水,是丹霞地貌代表景區之一。地處環太平洋火山帶,火山遺跡和地熱資源豐富,溫泉密集。氣候適宜,具有動植物資源的優勢,且多珍稀品種。長期與內地交通不便,使其文化保留著較濃的地區特徵及古文化成分。而航海歷史悠久,對外交往頻繁,航海文物與多種宗教遺存頗豐,泉州的航海博物館、洛陽橋、福州湧泉寺、泉州老君岩造像、清凈寺、聖徒墓等在全國均稱翹楚。福建是中國主要僑鄉之一,這在旅遊資源中有所反映(如廈門集美學村、陳嘉庚墓與晉江姑嫂等塔),形成全省旅遊業的特點。

地方文藝:梨園戲為中國古老劇種之一,有「宋元南戲活化石」之稱。莆仙戲更有千餘年歷史,流行於莆田、仙游、福清等地,表演形式古老,有些舞台動作具有傀儡的特點。泉州、漳州被譽為"木偶戲的故鄉",其提線木偶、布袋木偶形象生動,表演逼真,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飲食文化:閩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素以製作細巧、色澤鮮艷、調味清鮮著稱。重視甜、酸、咸、香。多以紅米釀造的「紅糟」調味,且有扛糟、燴糟、爆糟、炸糟之分,成為閩菜的特點。福建多產海味,如琅岐島的鱒、河鰻,長樂的竹蝦,樟港的海蚌等,故閩菜多用海鮮。大菜「佛跳牆」聞名全國。

G. 福建有哪些古文化

泉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積淀深厚,素有「海濱鄒魯」、「世界宗教博物館」、「光明之城」的美譽。全市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40處,縣(市)級600多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台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後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泉州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戲曲文化遺產,有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嘉禮」戲等劇種,其中蜚聲海內外的有:晉唐士樂余韻南音、宋元南戲「活化石」梨園戲和中國一絕「提線木偶」。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伊斯蘭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猶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種宗教在泉州廣泛傳播,留下大量遺跡,使泉州成為多元文化融洽交匯、和諧共處、互促共榮的載體。泉州作為唐朝中期以後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區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來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語言、藝術、風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戲、歌仔戲、梨園戲、提線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藝術。 梨園戲: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戲劇。戲中指揮一般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漢代出土的樂俑形態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戲活化石」。南音(也稱南管):古代閩南語傳播的時候也將此音樂帶到東南亞等地,以至於有閩南語的地區就會有南音。傀儡戲(提線木偶):提線木偶的發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樣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參加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拍胸舞:閩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泉州地區戲曲舞蹈種類繁多,還有泉州北管,高甲戲,打城戲,火鼎公火鼎婆,塗腳舞,迎閣等。 泉州,周為七閩地,歷年來出土的西周禮樂器和原始壁畫,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閩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風貌。唐朝中期以來,中原人南遷入泉;唐、五代時,不但城郊東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記載,南安雲台山下還建有常設性歌舞院館。宋、元時代,泉州已是東方第一大港,成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樂州」。海內外文化在泉州出現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詩中常見有關歌舞活動的描寫。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貪浪遊,莫看百戲」。明、清時代,泉州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記載了上元節泉州城內游燈、踩街歌舞活動「一國若狂」的熱鬧景象。解放以來,泉州民間舞蹈一枝獨秀,蜚聲全省、全國。

H. 福建智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智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2018-05-10在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內司(自然人投資容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金康路150號麒麟苑金鱗社區綜合樓一層08室。

福建智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04MA31P61X2T,企業法人馬成,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智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福建智程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I. 福建民俗文化

泉州飲食民俗文化的內容豐富多彩,下面先說說泉州人日常生活中的一日三餐。
一、一日三餐
泉州人的居家食俗,與我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均實行一日早、午、晚三餐制。作為正餐的補充。還有點心,但各時期、各階層有所不同。以永春縣為例,在清末至民國時期,為官「三餐三點」(早點、午點和晚點),十層「三餐二點」(早點和晚點),庶民農忙時才多加「一點」(午點),窮人三餐難顧,不敢有點心之奢想。
受本地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和生產方式的制約,泉州人的飲食結構具有自己的地方特色。主食原料為大米、番薯(也稱地瓜)、大麥等。在安溪、永春。德化等內地縣,是以大米為主,而在惠安、晉江、南安等沿海縣,則以番薯、大麥為主。主食的製作方法有干飯、稀飯兩種,以三餐皆稀為常,或一干兩稀(中午或晚上為干飯),或兩干一稀(中午和晚上均為干飯)。泉州人還有個主、副食「二合一」的吃法,即把蔬菜,海鮮、肉類等副食品直接與大米煮成咸飯(如高麗菜飯、紅膏母蟳飯、肉飯等)和鹹粥(如花生仁粥、蚝仔昭、鴨仔粥等),吃起來頗有地方風味。關於泉州人的主食原料,這里還應就番薯多說幾句。番薯除了作為三餐的主食,以及製作諸如薯粉糊、炸薯片等風味小吃外,還成為維系家鄉和境外、海外遊子的精神紐帶。家鄉的親友出境、出國探親,所帶的禮品中就有番薯粉等。華僑回鄉來,也要吃番薯粥、番薯湯。泉州僑鄉的人民甚至認為,能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頑強地生長著的番薯,哺育了他們旅居在境外、海外的鄉親們艱苦奮斗、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與性格,並克服種種困難,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迅速成長。而一旦事業有成後,當他們回想起以前家鄉人民植番薯、喝番薯湯的艱苦日子,又會激發起愛國愛鄉之情,踴躍支援桑梓建設。想不到番薯這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的粗俗食物,竟有如此豐的內化內涵。泉州城鄉一般民眾,舊時儉朴,粗食淡飯,佐之物多是自家腌制的瓜菜和廉價的新鮮蔬菜、豆製品等,魚、肉、禽、蛋,往往要逢年過節才難得一嘗,清道光《晉江縣志》曾記載明代萬曆進士楊廷相講他「為諸生時,歲惟大麥及蘿卜菜熟時一飽耳,余具枵然也」。因此泉州俗諺有「死死六工尺,豆乾、菜脯、(蟲字旁一個宅)(即海蜇)」和「日日醬瓜豆豉,終年不知肉味」之說。新中國成立後,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今天的主食結構已以細糧為主,麵食品也進入正餐。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家庭以牛奶、豆漿、麥乳精、營養麥片等飲料,配以麵包、油條或糕點為早餐。隨著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家庭飲食日漸講究營養化和口味化。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有時合家到飯店酒家進餐,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J. 想去福建旅遊,求福建旅遊簡介概括

福建旅遊景點介紹之概況
福建省,簡稱「閩」,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西北與江西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潮間帶灘塗面積約20萬公頃,底質以泥、泥沙或沙泥為主港灣眾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灣等6大深水港灣。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原有的廈門島、東山島、大墜島等島嶼已築有海堤與陸地相連而形成半島。福建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省全省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
福建省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溫帶暖熱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區域差異較大,閩東南沿海地區屬南亞熱帶氣候,閩東北、閩北和閩西屬中亞熱帶氣候。冬季溫暖,1月沿海平均氣溫7-10℃,山區6-8℃。夏季炎熱,平均氣溫20-39,並多台風。有較明顯雨季和乾季;3-6月為雨季,佔全年降水50-60%,7-9月是台風季,降水量較多,年際變化極大,容易發生水旱災害;10月至次年2月為,降水較少。
「山海一體,閩台同根,民俗奇異,宗教多元」是福建旅遊的鮮明特色。迷人的武夷仙境、浪漫的鼓浪琴島、神聖的媽祖朝覲、奇特的水上丹霞、動人的惠女風采、神奇的客家土樓、光輝的古田會址、悠久的曇石山文化、神秘的白水洋奇觀、壯美的濱海火山構成了福建獨具特色的十大旅遊品牌。
福建省悠久的歷史,眾多的名勝古跡,美麗的自然風光,使福建成為一個十分有特色的旅遊地區。 福建境內群山連綿,林海廣袤,森林面積居全國首位,武夷山、龍岩梅花山、三明格氏拷林和龍棲山、建鷗萬木林等自然保護區都保存有連片的原始森林,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福建省擁有東亞文化之都1個:泉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3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個:武夷山、湄洲島;國家歷史文化名城4個:泉州、福州、漳州、長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2個:上杭縣古田鎮、邵武市和平鎮;國家歷史文化名村3個: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武夷山市武夷鄉下梅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2處;國家森林公園21家; 4A、5A級旅遊區(點)31個;3A級旅遊區(點)10個;中國魅力城市2個:泉州、永安;魅力名鎮2個:泰寧、崇武。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1處:武夷山;世界文化遺產1處:福建土樓;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1處:媽祖信俗;世界自然遺產1處:中國丹霞——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2家: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寧德世界地質公園。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