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商於古道文化旅遊區

商於古道文化旅遊區

發布時間: 2021-01-11 00:44:34

❶ 商於古道的史料記載

商於古道在唐代及以後曾經多次修繕,增設了仙娥、商於、洛源、棣花、四皓、桃花、武關、青雲、層峰、富水等驛站。這些古時重要的驛館,在當時的交通往來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至今日,秦嶺山脈西北部到其東南部中原的古道山壁上,還可依稀見到一些孔穴,似乎要將那些飄散在風中的故事一一收攏,捧給後人。
古道遺址仍依稀可辨。據當地老年人講,1970年以前,這條古道最寬處有4米,最窄處只有2.5米,不過馬車和驢車都能通行。尤其是秦嶺峽谷段,雖然高山縱橫,谷底幽深,危崖高聳,險灘密布,卻仍是當時當地交通運輸的重要通道之一。 武關,為秦之南關,與東函谷關,西大散關,北蕭關並稱「關中四塞」。春秋前稱少習關,戰國時更為今名,史稱「三秦要塞」。這個商於古道上的重要關隘,北依少習山之岩險,東、南、西三面臨武關河谷之絕澗,山環水繞,險阻天成,為「秦楚咽喉」、「三秦鎖鑰」,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山勢分開秦楚界,水聲流盡漢唐人」。據史料載,武關古為「少習國」,是習姓祖籍的發源地。自春秋戰國以來,武關皆置重兵,以控扼東南、豫西、鄂西北,歷代兵事頻冗,為千古用兵之要塞。在春秋戰國時期,秦楚為爭奪商於這塊地盤,曾展開過多次拉鋸戰,大多以秦勝楚敗而告終。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想攻伐齊國,但憂慮齊、楚結成聯盟,便派張儀入楚游說楚懷王。張儀利誘楚懷王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信以為真,不聽屈原的勸告,與齊斷絕關系,並派使者入秦受地,張儀卻對楚使說:「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王大怒,興兵攻打秦國,結果秦兵大敗楚兵於丹陽(今豫西丹水之北)。從此,楚國一蹶不振,國運日漸衰敗。後來,秦昭王又以與楚懷王談判為名,誘使楚懷王來到武關會見秦王,並趁機將其扣押,解往咸陽,囚禁至死。不久,楚國也就順理成章的被秦國所滅。後人對楚懷王不聽忠言,輕信他人,客死異鄉的悲慘境遇多有感慨。
商於古道由長安東南行,經藍田,越秦嶺,通到商州,再東南行經武關,進入河南的南陽和湖北襄陽,當初是秦國為戰爭所需而開辟的一條通道,為秦國一統天下大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歷史也是十分詭異的,公元前202年,也正是通過這條商於古道,劉邦的十萬大軍長驅直入,直搗咸陽,終於讓秦帝國走向滅亡。
商於古道不僅是條軍事之路、商貿之路,也是一條詩歌之路,在古代中國南北文化交流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條古道上,千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為仕途奔走者發出了「往來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路計浮沉」的無限感慨。這些文人騷客、達官顯貴、孜孜學子們或進京趕考,或職務調遷,或去各地視察,或赴京拜謁,或貶謫江南,「憧憧往來皆出是郡」。有學者統計,僅唐一代,往來奔波於商於古道上的詩人約200餘人,有的還往返多次。白居易「七年三往復」,元稹「七度武關」,張九齡「四過商州」。李白曾在商州盤垣過七八個月,「苦吟詩人」賈島辭去藍田縣令落拓為僧時,曾以「無本上人」的法名,掛單鎮安雲蓋寺。盛唐隱逸派詩人王維,雖半隱輞川,對商州山水仍無限神往,曾以題贈友人赴商州赴任等形式,寫過多首贊頌商州山水的詩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出自韓愈之手,而這句寫的也是商於古道。唐憲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釋迦牟尼的一節指骨迎接到宮中供養。由於路途遙遠,百姓怨聲載道。韓愈見狀,寫了一道奏章來勸阻,唐憲宗大為惱火,下詣處死韓愈。所幸宰相和其他大臣替他說情,韓愈才免於一死,被貶潮州(今廣東省)。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韓愈在去潮州路經秦嶺藍關古道(即商於古道的藍關段)時,大雪封山,難以前行。危難之際,幸得親人相助,韓愈不勝感慨,吟出了《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這首千古詩章。這一批又一批詩人於此間邊行邊吟,一路踏歌來去,為後世留下了千餘首古典詩歌。

❷ 古道的代表類型

古時候,勤勞智慧的商人在巍峨的秦嶺間開辟出一條蜿蜒險峻、連接東南和西北的重要貿易通道,史稱之為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是指戰國時期商邑與於邑之間的水陸通道,泛稱「商於之地六百里」。其西起古商州藍橋,東至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稱作「武關道」、「商於道」,唐代又稱為「商山道」或「商州路」。自春秋戰國時起商於古道便是重要的軍事和商貿通道,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而今,我市「一體兩翼」宏偉的經濟藍圖描繪,商於古道被拂去厚重的歷史灰塵,新的時代里重新煥發其經濟文化勢不可擋的光彩和魅力。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商於古道是先秦時期華夏、苗蠻、東夷三大族團交錯過渡地帶,是楚族、楚國、楚文化的發祥地,是夏、商、周三代經略南國的戰略通道,是戰國時期秦、楚反復爭奪的戰略要地,是秦國扭轉乾坤,一統天下的戰略支點,是初唐、盛唐時期大唐帝國的第二條「國道」。秦時,商於古道是秦馳道的主幹道之一。漢時已成為全國馳道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戰國及秦漢魏晉時期,商於古道的主要功能偏重於軍事方面,由於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秦孝公十一年,秦國控制了東進中原的函谷關和南下江漢平原的武關,並在武關以西「城商塞」,加封公孫鞅為「商君」,改名商鞅,「封之於、商十五邑」,為得是要商鞅為秦國守住商於古道這條重要的交通線。史料中有記載,王陵在劉邦項羽之爭時屯兵於上洛南三十一里的古道旁襄王溝內建城號稱襄侯王(古道寒川佛誕公園襄王溝內王陵故城) ,助劉邦往返商於成就大業;明末農民起義首領李自成因屯兵商洛而養精蓄銳、恢復元氣,最終走出商洛後直取京城;民國時期,商於古道成為陝西抗擊日寇東路軍侵略的軍需供給線,又是中國共產黨鄂豫陝和豫鄂陝革命根據地中心區域和解放軍中原突圍部隊北上的重要通道。 約開辟於宋朝,是京都臨安通往福建、廣東一帶的「國道」的一段,北起台州黃岩溫嶺地界,南至溫州樂清雁盪山。長約260里,寬平均約七尺,石塊砌鋪,至今路況基本如舊。《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盤山秀嶺古道行》雲:
金公剛裕庚七七,從戎功成復拾筆,獅步沉健性超逸。
劉翁妙順年七二,笑謂人生信如寄,講台餘年謹惜器。
陳生民榮富春秋,政策許休而未休,為民甘為孺子牛。
彭君福雲正年輕,公務休假愛旅行,硯田呼來信手耕。
吾自知天命,學孔一日也三省,樂山樂水動高興。妻兒倆也有同好,幾大名山攀不剩。
大家昨游龍湫歸,相約今日古道瀟灑走一回。盤黃村北嶺如梯,石級雲扶沒天倪。要為官道通帝闕,千年幾受驛馬蹄。兩旁花草侵路心,二三短亭頗積泥。標語樑柱成文物,革命年代濃墨題。[1] 行行逗逗五六里,轉身俯睇嶺南迷。萬家甍瓦任模糊,雁峰蒲水已難稽。更陟一彎逼鞍嵴,盤山中聽兩州雞。清風吹汗若灑珠,男女老少游興齊。眾人腰腳動力足,越嶺漸覺暑氣溽。洪武尖下林多青,泉爭坡競仄莫束。嶁民輕易不下山,歧徑雖通蕪欲局。主途展闊曾一段,當時造旨未見錄。或謂憩眾備上嶺,或謂詅產小插曲。談論聲中步前方,迤邐降入太湖鄉。驛道截剩幾段閑,接以車路鋪青黃。沿途屋舍新舊雜,偶有老館無完牆。長溪兩岸田野曠,耕種牧飼各施將。富餘農力易身份,申辦廠企開作坊。蟬鳴幽靜犬吠鬧,聲響遙逝八面岡。認准解人詢前程,曲折奮上秀嶺坪。有紀有堂生話題,說是茶樓昔經營。挑夫嗨嗨馬鐵響,京宦粵商賴稍停。叢筱扶出蘆葦高,紫蕨放拳野蔓榮。歌禽逗人鼲看人,榛莽遠近聽蟲鳴。佳日傍午當艷晅,嵐消颸動衣衫翻。道里悠悠難窮原,世界今古逝與存。山頭雙向瞰山根,秀嶺南北秀嶺村。
【注】標語:驛亭內木構件上部可見多處不同時期的政治標語,如「人民戰爭勝利萬歲」、「人民公社好」、「滅資興無」、「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奮勇前進」、「實現四十條建設新農村」等等。 古羊腸坂在豫西北與晉東南接壤的南太行山中,東經112°54′,北緯35°10′。南口懷州(今河南沁陽市),北口澤州(今山西晉城)。從沁陽西萬、山王莊呈人字形入山,到常平匯交呈之字形北上,古稱「羊腸坂八百盤」。羊腸坂是古代太行五陘之一的太行陘,又名太行道。它盤旋在海拔200至940米之間,長45公里。峰巒疊嶂,溝谷縱橫,懸峭屏連。在古代,這條坂道是古柏參天,虎豹攔路,陰森恐懼。
沁陽市常平村北至山西新碗城一段長2.5公里,在海拔450至850米之間的碗子城山間,被稱為羊腸坂上的咽喉要道。這里東越幽谷是天池嶺,西跨龍門河是班鳩嶺,向南一覽眾山腳下小,向北高山屏翠一線天,正是一夫把關,萬夫莫開。在這段坂道上,歷史遺跡星羅棋布,刀光劍影猶在眼前。主要有古代坂道1500多米,哨卡、城寨、題刻等10多處。
羊腸古道是太行陘的最險要路段,轄古京洛要道之咽喉,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據有關史料記載,公元前497年,孔子游說趙國,曾過羊腸坡。公元前262年,秦將白起伐韓之野王,在野王屯兵期間,曾使人經羊腸坡至趙施「離間計」;公元206年,曹操北征叛將高幹,路過羊腸坡適逢大雪,面對軍旅生活的艱辛感慨萬千,寫下著名詩篇《苦寒行》,羊腸坡也由此更名為羊腸坂。 京西古道貫穿北京市門頭溝全境,古道多且長,主要有永定河古道、商運道、軍用道、進香道,它們相互交織、綿延纏繞。其中商用古道的歷史遺跡最多,過了幾百年乃至數千年歷史,雖顯得滄桑古舊,然風情古韻猶存。水峪嘴—東石古岩村,這部分屬於西山古道北路,基本是沿著永定河谷而行,逶迤遠去。西山大道東起三家店,但也可直接從水峪嘴開始,翻牛角嶺,再經橋兒澗,馬各庄,到達東石古岩村。

❸ 商於古道怎麼讀

您查詢的是:商於古道
查詢結果:共包含 4 個漢字,總筆畫數 36 畫。
去除重復漢版字後權:共包含 4 個漢字,總筆畫數 36 畫。
以下為單個漢字筆畫數:
11 畫shāng商
8 畫yú於
5 畫gǔ古
12 畫dào道

❹ 商的商於古道

商於古道,西起古商州藍橋,東至河南省內鄉縣柒於鎮,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秦回時稱「武關答道」,唐代稱「商山道」或「商州道」,全長約六百里,是古都長安通往中國東南各地的一條重要通道,素有中國「詩歌路」、「商業路」美譽。今天的商於古道橫穿商洛東西,沿途古建築、古遺址、近現代重要史跡等人文資源密集,生態資源豐富,集中展現了商洛文化的精髓。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