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瓊中鄉村旅遊發展的探討

瓊中鄉村旅遊發展的探討

發布時間: 2021-01-10 10:22:45

㈠ 海南省如何通過旅遊扶貧精準

近日,省旅遊委相關負責人一行來到扶貧聯系點五指山市福關村開展扶貧日活動。活動現場,參與幫扶的分界洲景區、五指山曜陽度假養老公司與福關村簽訂結對幫扶合作意向書,一場「扶貧招聘會」為貧困戶們帶去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20多年來,海南南山文化旅遊區為周邊村莊累計安排扶貧資金3800多萬元,安排200多名村民到景區就業,幫扶200多名貧困大學生,帶動南
山周邊區域農家樂餐廳、鄉村酒店、農產品水果商店、遊客停車場、花卉苗圃等一批旅遊扶貧產業發展。檳榔谷黎苗文化旅遊區在幫扶周邊村民的過程中,變「輸血
式幫扶」為「造血式引領」,在勞動用工方面優先考慮和安置當地村民,並針對性地為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村民量身定製「半天務農
半天務工」的彈性工作模式,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樂業……

投入資金大、參與時間長、涉及面廣、扶貧功能強,我省旅遊景區已經成為全省旅遊扶貧的主力之一。

農旅結合,發展產業助脫貧

借力「美麗資源」,農旅融合成為我省鄉村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除了就業扶貧和產業扶貧,通過挖掘特色地方文化資源扶貧成為五指山妙自然茶業有限公司的一大探索。2013年,該公司從雲南引進國家茶樹保護新
品種「紫娟」種植在阿陀嶺紅山一帶,目前已成功種植「紫娟」茶園300餘畝。「公司+農戶+基地+茶科所」模式,讓不少村民嘗到了甜頭。

「公司給我們發放種苗,教種植技術,採摘的茶葉還負責收購,賺錢不用操心。」什會村村民王梅霞告訴記者,這讓主要以種植稻穀、橡膠等農作物為生的村民們看到了掙錢的另一種方式。今年,紫鵑茶進入採摘高峰期,每畝可採摘茶青400斤,保底收入將達到4000元/畝。

以開發旅遊驛站而整村脫貧的「白沙羅帥村模式」、互聯網+旅遊扶貧的「瓊中什寒村模式」、新型城鎮化+旅遊扶貧的「瓊海會山鎮模式」……越來越多的鄉鎮在不斷創新旅遊扶貧模式。

按照《海南省旅遊扶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到2018年底通過重點扶持45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和其他特色村鎮發展旅遊業,帶動10萬以上貧困人口
增收脫貧。方案提出,以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和開展精準幫扶為主要路徑,重點在深入挖掘貧困地區鄉村旅遊發展潛力,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促進鄉村旅遊與三次
產業融合發展,有效帶動和促進群眾脫貧致富。

省旅遊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把鄉村旅遊納入全省旅遊規劃的同時,通過將貧困地區的鄉村旅遊資源融合到精品旅遊線路中,來提高當地的遊客到達率,並以此來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提高貧困地區的勞動生產力,甚至藉此深度開發當地旅遊資源,建設大規模的鄉村旅遊景點

確實能夠發家致富。

㈡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經濟

瓊中縣氣候溫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是發展農、林、熱、牧綜合性生產農業縣。
清至民國時期,土地被峒主豪紳等封建統治階級所佔有,生產無法發展。刀耕火種,水平低下,糧食年畝產僅60多公斤。
1947年,瓊中縣境域解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土地改革,改變了生產關系,農業生產開始得到發展。1952年後,經過農業合作化運動,興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實行科學種田,使各項生產不斷發展。1958年「大躍進」刮「共產風」,造成糧食產量和畜禽飼養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時期,只抓糧食生產,排斥多種經營,經濟效益很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農村生產進行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各項生產迅速發展,產值銳增。1949年瓊中縣農業總產值448.1萬元,1990年增至4281萬元,增長8.5倍多。主要產品產量,1990年糧食達3.97萬噸、橡膠973.29噸、水果6548.93噸、牛存欄量3.85萬頭,分別比1949年增長4.5倍,9731.9倍,44.73倍和1.88倍。
2010年,瓊中縣桑蠶種植面積發展到2.39萬畝,養蜂發展到4.1萬群(箱),新興特色產業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新亮點。畜牧業加快發展,從2006年起生豬出島實現零的突破,「十一五」期間生豬出島量為1.77萬頭。全面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退耕還林、林權制度改革、家電下鄉等30項惠農項目。瓊中全縣累計成立綠橙、養蜂、檳榔、橡膠等61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2012年瓊中縣鞏固提升橡膠、檳榔等傳統產業效益的同時,大力引導農民發展桑蠶、養蜂、綠橙、鐵皮石斛等新興特色產業,逐步實現瓊中縣農村產業多元化。2012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26.65億元,同比增長0.27%。其中,農業產值完成9.65億元同比增長22.12%;林業總產值完成10.89億元,同比下降15.59%;牧業產值完成4.06億元,同比下降2.51%;漁業產值完成6750萬元,同比增長11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3767萬元,同比增長28.57%。主要糧食作物產量穩定增長。2012年,瓊中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6萬畝,總產量5萬噸,同比增長7.9%。 清末民初,瓊中縣境內有零星私營手工作坊,行業有打鐵、打銀、木工、編織、紡織、釀造、榨油、製糖和燒制石灰、磚瓦等,從業人員20多人。解放前夕,時局動亂,大部份季工業者離境歇業。
1952年後,外縣手工業者逐年流入瓊中縣,從事縫紉、編織、印染、打鐵等業,1956年對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立綜合生產合作社。並開始創辦地方國營工業。1958年「大躍進」,瓊中縣社大辦工礦企業,比例失調。
1965年有工廠26家,總產值318.7萬元。1970年後,瓊中縣社工業發展迅速,至1978年達43家,工業總產值1036.7萬元。
1980年起貫徹「改革、開放、搞活」方針,逐步改革經濟體制,擴大企業自主權,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建,添建一批全民工廠。集體工業由於農村經濟體制改變,大多數承包給職工經營。個體工業開始發展。
1990年瓊中縣計有工業167家。其中全民17家,集體10家,個體140家。行業有機械、化學、建材、森工、食品、制葯、造紙、印刷、紡織、電力、服裝、自來水、制茶、制膠等。職工3238人,總產值2846萬元,上繳利稅87.8萬元。
2011年瓊中縣生產總值達13.06億元,人均GDP達9130元,分別是2005年的2.07倍和1.9倍;全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292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是2005年的3.14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3億元,是2005年的3.25倍。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由2005年的51.5:14.1:34.4調整到2010年的47.9:14.1 :38,一產下調約4個百分點,三產上調約4個百分點。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六項主要經濟指標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
2012年全年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在國家節能減排宏觀調控的壓力下,積極培育壯大環保綠色產業,引進綠色工業企業落戶灣嶺農副產品加工園。據初步估算,瓊中縣工業增加值完成1.49億元,同比增長20.9 %。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9828萬元,同比增長24%;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完成5040萬元,同比增長14%。2012年瓊中縣發電量約為2100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0%;供電量13028 萬千瓦時,同比增長30%;瓊中縣自來水供應約為110萬噸,同比增長1.1%。 招商辦公室縣政府辦縣發展改革委 縣檔案局(檔案館)縣司法局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縣統計局縣民宗委縣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局縣應急辦縣民政局縣農業局縣衛生局縣住房城鄉建設局縣人口計生委縣國土環境資源局縣商務局縣教育局 縣農稅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審計局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旅遊局縣委辦縣工業與科技信息產業局 縣委統戰部 縣委政法委 縣委宣傳部 縣直工委 縣紀委、監察局 縣委組織部 市政管理局

㈢ 如何打造鄉村旅遊共同體 神州旅創

「農抄+旅」:開展包括綠橙採摘、品嘗,綠橙認養認購、吃綠橙比賽、綠橙親子植樹等在內的瓊中綠橙文化體驗活動。
針對不同時段不同類型的遊客推出自駕路線、徒步路線、團體路線、一日游、兩日游「奔格內」鄉村休閑精品主題線路,讓遊客充分領略瓊中優美的自然風光及品味豐富多彩的黎苗文化;舉辦鄉村音樂會、篝火晚會、對歌賽和綠橙露營大會等,加深遊客對瓊中的游覽體驗。

㈣ 特色資源的鄉村旅遊如何做旅遊規劃

發展鄉村旅遊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方向之一。通過鄉村旅遊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從而實現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
在城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城市人群對鄉村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綠色服務與綠色產品需求也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發展鄉村旅遊將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而擁有特色資源的村莊應如何抓住機遇,促進鄉村經濟發展?如何通過合理的規劃將具有文化、生態、農業等特色資源有機結合在一起,建設美麗鄉村?如何在規劃中將旅遊與農業發展、農村建設相結合,如何打造文化與生態相結合的特色景觀?這一系列問題,將成為此類村莊規劃關注的重點。
品牌塑造。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建設思路,強調村莊品牌塑造,依託現有的景觀資源,圍繞品牌塑造、旅遊特色策劃、產業帶動、公共空間景觀規劃、特色節點設計、民俗節慶設計等方式。打造紅色文化特色品牌,同時展現民俗風情文化、體現鄉村生態文明。銘智旅遊策劃有豐富的鄉村旅遊策劃規劃經驗。在村莊景觀的設計、營造與風格,項目的選擇、命名和內容,標識的設計、色彩、選材等方面,都要突顯村莊的「品」。
產業帶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遊相結合 在原有農業基礎上積極發展特色新型農業,諸如瓊中山雞飼養、種桑養蠶、冬種特色瓜菜等。一方面可以提升村民經濟收入,另一方面這些特色農業也可作為旅遊產品,同時也可作為生態農業觀光節點,滿足旅客購物休閑需求,帶動鄉村經濟發展、鄉村環境的培育等多重要素的協調發展,使農業發展與旅遊開發相互促進。

㈤ 海南瓊中能發展起來嗎

瓊中位於海南中抄部,山地較多,襲交通不方便,另外瓊中有限制不能發展工業(本來海南工業就很差,瓊中又是最差之一),沒有什麼打開交通的理由,還有發展旅遊業,但瓊中沒有什麼景點可以吸引外地人,單一的景點不能吸引遊客。
海南島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沿海向中部包圍發展,比如之前的保亭很落後,但現在不錯了。現在發展趨勢中,似乎沒有多大發展的就屬於瓊中,屯昌,定安。
瓊中會發展起來的,但目前還很難發展,雖然最近的幾年看起來不錯。既然要發展旅遊島,那應該會考慮到整個島的發展,所以發展不發展還不重要,重要是發展要能帶起當地經濟。不要發展起來,地被徵用,錢花光,土地也沒了。

㈥ 海南瓊中的縣鄉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有發展前途嗎,待遇怎麼樣啊

任何地方和環境的發展,一是自己的能力,二是機遇。這兩者把握好了就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