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什麼是旅遊可持續發展其實質是什麼

什麼是旅遊可持續發展其實質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09 23:25:22

❶ 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什麼

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實質。就是要加強旅遊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更要加重旅遊資源的保護工作。因為只有把旅遊資源徹底的保護好和發展好。旅遊產業才可以持續發展。才可以向更好的方向發展的。

旅遊文化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是利益的合理開發,不過度同時也能滿足自己的需要,而在旅遊這個行業來說,如果不注意分寸,把握尺度,搞不好一個景點,一個文化點也就是那麼幾十年就玩完了!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觀是什麼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恢復景點160餘處」,短短六年,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恢復西湖歷史水面90頃,新建

❹ 什麼是可持續旅遊

可持續旅遊的定義:
可持續發生的旅遊業既要顧及現時遊客及旅遊地區的需內要,同時容亦要保障和增加未來的發展機會。為達到這個目標,在管理資源時便須同時滿足經濟、社會及美學的需要,亦要保存該地的文化傳統、基本生態發展、生物品種及生態系統。

❺ 什麼叫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簡單一句話 就是 能長久的持續的保持生產力

❻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什麼所要達到的客觀效果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

在於調節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關系,將人類的活動限制在版自然界所能權承受的范圍內,以保護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

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所要達到客觀效果是:

不僅能使當代人能夠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要使將來的子孫後代也能夠發展。


  • 拓展: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們是一個密不可分的系統,既要達到發展經濟的目的,又要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既有聯系,又不等同。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發展,但要求在嚴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和保護環境、資源永續利用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心體;可持續長久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使子孫後代能夠永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是:改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的觀點,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使之相互協調,做到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❼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觀是什麼

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強調旅遊資源開發要與保護相協調,發展速度要與發展質量相協調,發展規模要與自然承載能力相協調,經濟效益要與生態效益相協調,實現「生態—經濟—社會」的良性互動。只有得到精心保護,處在良性循環狀態的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才能促進人們將旅遊願望轉化為現實的旅遊需求。
作為旅遊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景區景點則是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載體。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關鍵之一是如何確保景區景點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景區景點經營效益的持續獲取。「恢復西湖歷史水面90頃,新建、恢復景點160餘處」,短短六年,杭州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業績。

❽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什麼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經濟發展應該建立在生態可持續發展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實質是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❾ 旅遊業為什麼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

如何實現科學的旅遊發展觀,我理解應該有以下五條准則: 第一準則:「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的旅遊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科學旅遊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的「人」主要是指旅遊者(或遊客)和社區居民。旅遊發展首先應該研究人、關注人,然後才是物質設施。旅遊開發應把「以人為本」作為第一要義,以滿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為目標,注重人的生命質量、生活質量的提高(即要為旅遊者提供審美價值、愉悅價值、健康價值、文化價值、知識價值、精神價值、道德價值等),也要為當地人帶來相應的福利。旅遊需求是一種高級的需求,它是基礎物質需求滿足後才產生出來的。通過有效的規劃和導引,使遊人在親近自然、欣賞山水、接觸社會、感受人文、體驗風情、享受休閑、美食購物的旅遊過程與服務過程中體驗到身心愉悅!對應於科學發展觀,就是要為遊客著想,滿足遊客的需求,即看什麼、玩什麼、吃什麼、買什麼、住哪裡等。事實上,真正抓住了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費的賣點,就能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第二准則:「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價值觀應成為旅遊科學發展觀的又一指導思想,這也是中國旅遊發展創新的根本和哲學理論基礎。「天人合一」的實質,就是要求把旅遊開發建立在環境承載力之上,要與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的融合、和諧。為此,就要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在旅遊與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和諧統一的條件下開展旅遊活動,全面、協調地發展旅遊業,從而實現經濟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的統一;要實現旅遊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還必須對旅遊的社會文化效應予以高度重視,堅持「經濟-文化」二元統一論和「資源-市場-文化」的綜合導向;多搞「軟開發」,少搞「硬開發」,走內涵集約式發展的道路。 第三準則:「4Z主義」,即「資源、資本、制度、智慧」的結合,發揮智慧在資源、資本之間的橋梁作用,最有效地使旅遊資源資本化,同時依靠制度創新來保障和推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是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這一行業的特點就是「事在人為」,企業應對市場的機制及穩定的人才團隊,是企業成功的關鍵。旅遊又是一「富民行業」,它可以通過帶動老百姓的創業、就業,致富一方百姓。 第四准則:「五種眼光」,即多學科專家、政府官員、投資者、媒體和旅遊者五種眼光的結合。專家的眼光可以保證科學的開發,避免少走彎路;政府官員的眼光可以體現出很強的現勢把握感;投資者的眼光可以更好地把握效益,把握投入產出及利潤;媒體的眼光通常對市場比較敏銳、能把握住賣點;旅遊者是最終的買單者,因此必須關注和引導旅遊者的需求。 第五准則:「規劃體驗」,也就是把消費者的消費融入情景設計中,以服務為舞台,產品為道具,環境為布景,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感受到美好的體驗。從設計者出發,要達到全方位的創造,使旅遊者的體驗達到全身心的感受。在旅遊產品的設計開發上,以各具特色的體 驗為中心設計旅遊產品,給遊客更多快樂和富有情調的消費體驗。

❿ 什麼是旅遊可持續發展的12維度

Sustainable tourism is 「tourism which meets the needs of present visitors and host regions while protecting and enhancing opportunity for the future」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
1.Being different
2. Achieving authenticity
3. Reflecting community values
4. Understanding and targeting the market
5. Enhancing the experience
6. Adding value
7. Respecting natural and cultural values
8. Achieving conservation outcomes
9. Having good 『content』 (『telling the story』)
10. Achieving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in design
11. Providing mutual benefits to visitors and hosts
12. Building local capacity
世界旅遊組織:可持續旅遊是「滿足當前遊客和本地區的需求,同時保護和增強未來機會的旅遊」。
1。具有特色
2。實現真實性
3。反映社會的價值取向
4。認識並定位市場
5。加強旅遊體驗
6。增值服務
7。尊重自然和文化價值
8。實現保護成果
9。具有良好的'內容'('講故事')
10。實現卓越的設計和創新
11。向旅客提供互惠互利
12。當地能力建設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