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雲南旅遊文化論文

雲南旅遊文化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1-09 22:01:52

A. 我要雲南旅遊之我見的論文

發展雲南旅遊之我見

幾年來我雖然一直在外地上大學,對家鄉雲南的想念和關注卻不曾稍減,對於雲南旅遊業尤其關注。今夏,趁回昆度假之機,在省內跑了一趟,沉醉於美景的同時,卻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次我走的是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精品線路,我們團大多是省外遊客,整個行程下來,他們在對雲南美景紛紛贊嘆的同時,對雲南旅遊中出現的問題也是直言不諱。通過一路觀察和與他們交流,歸納起來,我發現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

第一、雲南旅遊資源開發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地方過度開發,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最典型的是麗江古城,完全成了旅遊商品一條街,商業味取代了古樸的文化氣息,嘈雜喧嘩淹沒了雪山古城的寧靜。而其它如滇西北等地開發卻遠遠不夠,很多景點過於粗糙,人為雕琢過多。第二、旅遊景點單一,可玩性差,難以留住旅客。每到一個景點,旅行社往往把旅客放下車拍幾張照,又拉上趕路,典型的「到此一游」,旅客只能「看」,不能「玩」。我一路粗略算下來,旅行的時間至少有一半是在汽車上顛簸,疲於奔命,行色匆匆,旅行快感大打折扣。第三、許多景點管理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香格里拉的碧塔海破壞嚴重,大理的古城鋪上了柏油路,澄江等湖泊不同程度遭到了污染。第四、宣傳不夠。主要表現在對整個雲南旅遊宣傳投入明顯不足,而且宣傳集中在麗江、香格里拉等熱點景區,多數景區仍默默無聞,外地旅客對雲南旅遊只有一個不全面、模糊的印象。

針對雲南旅遊業的各種問題,我認為對策主要有:一、加大投入,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二、對旅遊資源進行有深度的、可持續的開發,實現對雲南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三、用現代管理方式加強對雲南的各個旅遊品牌進行管理。四、利用雲南旅遊優勢開發雲南旅遊資源。例如利用與東南亞各國毗鄰的優勢,合作開展跨國旅遊等。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雲南旅遊知名度。假如能用宣傳皇馬蒞昆的氣勢和投入,藉助國內外各種媒體,宣傳雲南旅遊,雲南旅遊必將以清晰、富有魅力的形象走向國內外。雲南旅遊資源極豐富,「三江並流」申報世界遺產剛剛成功,雲南旅遊的前景一片大好。若乘此機會把阻礙旅遊發展的問題逐一解決,並採取各種措施提高雲南旅遊的綜合實力、品牌價值,雲南旅遊必將更上一層樓。

B. 介紹一個你喜歡的旅遊景點,3000字左右

雲南----再次撲向你的懷抱,讓我歡喜,讓我憂愁
飛機准時降落在昆明機場,我們見到了早已約好的王先生,他開來了金杯車,他不太守信譽,給我們開來一輛6年的車(本來說好是新車的)簽好租賃協議,我們上路了。
昆明就象我想像的那樣,雖然是12月份但一點也不冷。按照我們的計劃今天先要去石林,這昆明市區的交通實在不怎麼樣「堵」車嚴重,費了好長時間才算開到了去往石林的高速公路上,這公路質量還可以,可是快到出口的時候,所有的車都停下了,車堵了足有3公里,
用了40分鍾才算出閣。
這門票也太貴了!!!參觀石林的門票居然要140元,是那位大爺定的這個票價??我們10人在這里一下子就貢獻了1400塊。真恐怖!這里連經理證也失去了效應,「管你經理不經理,有本事別組織你的團隊來呀」。 我也說不好這票價是否公道,只見幾位外鄉人看著售票處的價格發呆了很長時間,最後他們選擇的是放棄。
第一章 楚雄
一般的旅遊公司是不組織團隊前往楚雄的。而前往楚雄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其誘人之處不是在於他城市的本身,前往途中就有大量的迷人的旅遊資源。
出昆明市區首先遇到的問題又是交通問題,我們必須先向西行駛20公里左右才能再向北,就是這不到20公里的路實在夠我們一嗆,車太多了,各種車輛混雜在一起相互掙搶著前行的道路,車與車之間隨時都有刮蹭的可能,這里大貨車是掙搶的能手,其次是長途公共汽車,自己製造的三輪摩托也讓人驚嚇不小,另外的不舒服就是這條公路的上方,政府正在修建高架橋就一直在你的頭頂上延伸,壓抑是我的唯一感覺.將近2個小時車程,終於在我們的左側出現了讓我們輕松的場面。
滇池!!!她活魄魄出現了,這讓我們想起了她悠久的歷史和雲南燦爛的文化,為了緩解由於剛剛堵車造成的疲勞,我們下車要去親吻一下可愛的滇池,這里的空氣比市區裡面好多了,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城市與滇池銜接的邊際,還可以隱約看到西面連綿的碧雞山,北面的蛇山好一番風光呀,突然幾只黃嘴鷗在我頭頂飛過,突然又折轉返回,這讓我想起8年前在滇池公園的場景,立刻召集所有驢友搜集食品拋向天空,我們馬上就與黃嘴鷗成了朋友,它們呼喊著在我們的頭頂盤旋。We are quite enjoyable
中途路過安寧在路邊的小餐館上我們正經地吃了一頓地道的當地火鍋,真便宜呀!!我們10人大吃鮮魚火鍋共計110元
楚雄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了的城市,開車20分鍾可以橫穿全城。入住了酒店,邊上有一家煙廠的煙草味道太好聞了,差點勾起我3年前的煙隱。
黑井,讓我好一番思想,她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她的交通、人文、歷史是我最關注的事情,一大早就給黑井旅遊接待中心打了電話問了去黑井的路線和路況(聽說去這里的路非常難走)旅遊接待並不認為道路有多麼難,他們很明確的告訴我,由楚雄直接到廣通再向西北三十多公里便可到達了。
看來路途只有170公里左右的樣子,並不可怕,今天是星期天,我們可以好好的在路上玩一玩,想必途中必有集市。今天我們感到了鄉下的特點了,房屋的建築;勞動的人們;路邊的雜草;山坡上的植被和藍藍的天空無不讓我們興奮,哎!哎!哎!停車!老橋發現了路邊的養蜂場。車停在了路邊的草房旁,幾只看家狗向我們狂叫。
老橋買下了養蜂人的花粉和蜂膠,他又要給同仁堂的親戚找事了,他回去後肯定讓同仁堂幫他加工。
又前行了不到10公里,右側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訴我們這里是集市了。這里肯定有我們平時看不到;聞不到;聽不到;吃不到的東西。這里是個名叫腰站的地方。
買豬的商販居然把小豬崽子裝在麻袋裡,聽著他們在麻袋裡面的呻吟,好鬧心!!
更多內容請看我的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840787005/blog/1217929183

C. 求研究雲南旅遊的研究方案

摘要:成功承辦了'99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雲南省旅遊業發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遊者總人數近38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首次突破200億,達到204億,比1998年增長49%。為了使雲南旅遊業順利步入21世紀,實現把雲南建成旅遊強省的目標,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在分析了雲南旅遊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對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出了一定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雲南旅遊;旅遊資源;資源優勢;開發
Abstract: The success undertook ' 99 Chinese Kunming world gardening exposition's Yunnan Province tourism development to be rapid, in 1999, the entire province received the tourist total number of people nearly 38,000,000 people, the tourism always receives breaks through for the first time 20,000,000,000, achieved 20,400,000,000, compared in 1998 to grow 49%. In order to cause the Yunnan tourism to march into smoothly the 21st century, realized completes Yunnan travels the strong province goal, the promotion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 has analyzed in the Yunnan tourist resources superiority foundation, proposed certain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key word: Yunnan travels; Tourist resources; Resources superiority; Development

一、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的美譽。這里山河壯麗,自然風光優美,擁有北半球最南端終年積雪的高山,茂密蒼茫的原始森林,險峻深邃的峽谷,發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雲南成為自然風光的博物館,再加上雲南眾多的歷史古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為雲南增添了無限魅力。

從雲南旅遊資源的分布、構成、景觀質量及特徵、開發程度、社會情況等來看,可將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概括為以下8個方面:

1、多樣性

雲南山川秀美,其旅遊資源構成復雜多樣、豐富多彩。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十分豐富,有寒溫熱帶的立體氣候;有雄偉壯麗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歷史文化遺存及近現代革命歷史紀念物;還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種奇異典型的地質現象、豐富的礦產礦床及動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絕壁、急流險灘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險;眾多的高原湖泊為水上運動提供了優美的場所;還有數量和品種多樣的礦泉供人閑逸療養。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帶上,巨大的垂直變異的地質構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雲南幾乎囊括了從海南島到黑龍江中國大地上所有氣候類型和風景景觀:既有熱帶雨林景緻,又有雪域和草原風光,還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壯偉的石林和"三江並流"更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另外,特殊的區位,更使雲南成為中國大陸聯結東南亞,南亞的橋梁,成為中原文化、藏文化、東南亞文化、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形成雲南旅遊資源組合的多樣性。

2、奇特性

通過雲南省眾多的景觀與國內外相似或同類景觀比較,得出這樣的結果:雲南省許多地區地學景觀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觀堪稱世界自然奇觀,構成旅遊資源優勢。例如,"三江並流"景觀雄奇壯美;虎跳峽以其雄壯奇險著稱於世,是世界最深的峽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觀而舉世聞名;發育著現代冰川類型的玉龍雪山是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終年積雪,山下四季如春,從山腳河谷地帶到峰頂具備了亞熱帶、溫帶、寒帶的完整的垂直帶自然景觀;素有"東方大峽谷"之稱的怒江大峽谷長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美國科羅拉大峽谷還要深,為世界著名的大峽谷;地處印度與歐亞大陸兩大板塊邊緣的騰沖火山群類型齊全,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居全國之首;建水燕子洞為特殊的地下喀斯特地貌景觀,是亞洲最大、最壯觀的溶洞之一。

3、多民族性

雲南的民族旅遊資源特色鮮明,豐富多樣。全國55個少數民族,雲南有51個,人口超5000人的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白、哈尼、傣、佤、拉祜、納西、景頗、布朗、阿昌、普米、怒、德昂、獨龍、基諾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風格各異、類型多樣的民族文化、,風谷習慣、節日、服飾、村舍建築,構成了雲南旅遊資源的一大特點和優勢。

4、地域性

全省旅遊資源分布極為廣泛,除昆明、石林、大理、西雙版納等地區旅遊景觀久負盛名之外,在滇西北、滇中、滇東北、滇西南等廣大地區旅遊資源大量分布,並且有相當程度的集中,構成景觀區。全省各地、州、市、縣幾乎都有風景名勝區、點,並各有特色。但是,各類旅遊景觀資源的分布卻受一定地域限制,例如滇東、滇西旅遊景觀的顯著差別,少數民族分布的地域性等等。

5、融合性

在全省,不同的地學景觀與各異的動植景觀、氣象景觀和民族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組合,形成風格、特色不同的景區,各類景觀相輔相成,互為依託,體現出極高的組合性。具體到某一景區,組合特點較異亦大,便如,西山景觀,便是借得滇池、城市、遠山景觀襯托出自身的雄奇;而大觀樓更是以亭台樓閣、潭水、垂柳、遠山、夕陽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融為一體而顯得古樸、神奇、令遊人留連忘返。由此可見,有機的組合使各類景觀旅遊資源具有極高的可游性,構成群體價值。

6、生態性

雲南省生物旅遊景觀極為豐富獨特,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花卉王國"之美譽,不少動植物類型觀賞價值極高,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較好,成為全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數量最多的省份,西雙版納熱帶生態系統原始而典型,被譽?北回歸線上的一顆綠寶石";包含五大展館、6個專題園的昆明世博園更是集各國園林精品、奇花異草於一體的科普生態旅遊勝地;而位於滇西北的香格里拉生態旅遊示範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主題,成為雲南一大生態旅遊景觀。

7、跨境性

雲南與緬甸、寮國、越南三聯單接壤,邊境線總長4060公里。其中,中緬邊界線雲南段長1997公里,中老邊界線雲南段長710公里,中越邊界線雲南段長1353公里。有出境公路20多條,國家級口岸10多個,省級口岸10個,還有86個邊境或邊民互市點。全省少數民族中有16個民族跨境而居。雲南與東南亞、南亞這種地相接、山相連、水相通、人相往的狀況,形成極大的區位優勢,使雲南成為民俗風情和邊境旅遊的最佳去處。現已開發形成的旅遊線有中越、中老、中緬臨時過境游,昆明國旅在曼谷與泰方合資成立了旅遊公司,促進了東南亞來滇旅遊人數大幅度增長,充分展示了跨國旅遊的潛在性。

8、潛力性

雲南省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旅遊資源豐富,但絕大數未加以開發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潛力還很大。例如:位於中甸德欽縣境內的梅里雪山,冰峰相連,雪巒綿亘,勢如刀劈劍削,氣勢非凡,到如今仍處於半開發狀態,其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為雲南最高點,迄今仍是無人登頂?處女峰";位於怒江兩岸的高黎貢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景物雄奇壯觀,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素有"東方多瑙海"之稱的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一條著名的國際河流,現在處於開發狀態。另外,如石寶山、巍寶山、騰沖、滇東北等地,很多舉世奇觀尚未向廣大旅遊者展示其風姿,處於藏於深山人未智的狀況;而大理、西雙版納等許多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旅遊資源也需要進一步進行深度開發,不斷補充內涵,賦予其新的生命力,充分挖掘出其潛力。

二、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為把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雲南省委、省政府於1995年作出了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新興支柱產業的決策,加快了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的步伐。

目前,雲南已開發和建設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風景旅遊區和旅遊服務設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的三大旅遊線路,重點建設了昆明、麗江、大理、景洪、瑞麗5個重點城市,構建了滇中、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東南5大旅遊區。但在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已取得了喜人成績的同時,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視的問題存在。

1、資源總體開發程度不高

除昆明旅遊區外,外線旅遊設施建設較差,如東部旅遊線以石林、溶洞、高原湖泊為主體,景區建設覆蓋面積較大,但旅遊路線長,景區開發較差,服務設施還不配套,景觀資源的開發較單一,造成資源特色的浪費,開發缺乏系統性和整體性。

2、保護意識差

開發過程中資源的保護意識差,對旅遊資源的破壞現象仍然存在,人為性破壞和建設性破壞現象嚴重。例如:

(1)雲南大理古城是我國保護較好的古城,系國家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旅遊開發建設中,片面考慮古城原石板地面不利旅遊車行駛,將石板撤毀換為柏油路,與古城風貌格格不入,破壞了石城的特色;

(2)石林外圍石柱及部分珍貴地質現象在採石活動中遭到破壞;

(3)瀘沽湖四周大規模採伐活動,嚴重地破壞了湖區生態環境,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湖泊淤積嚴重,湖邊常有泥石流發生,影響自然景觀;

(4)中甸地區部分草旬、沼澤由於人為活動的影響,景觀質量降低;

(5)滇池、洱海等優質景區,受到污染的影響和威脅,陽宗海、異龍湖、星雲湖景觀受到人為活動的較嚴重影響。

3、行業管理差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各自為政,各行其是,盲目開發的現象時有發生。相當部分環境質量高、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上乘,且具有科學考察價值的重點旅遊資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層次的開發,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業管理不當,造成景觀的破壞和景點的重復建設,大大損害了雲南旅遊地的形象。

4、環境管理差

許多景區,由於環境管理差,直接有損於雲南旅遊形象。雖然各地政府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抓環境衛生,但成效不大。臟、亂、差損害了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所帶給旅客的美的感受,甚至引起遊客本身的反感,造成遊客滯留時間較短,極少有回頭率,在遊客中口碑不好的現象。

5、開發資金不足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資金來源不穩定。旅遊資源的發展建設本身就具有建設周期長,資金消耗大的特點。而目前雲南省旅遊開發的資金基本上由政府劃撥,盡管政府也建立了發展旅遊業的基金,分年度劃撥,但仍是杯水車薪。因此,有些好的旅遊項目因資金問題而擱淺,其開發速度遠不能與迅速增長的遊客需求相適應。另外,由於資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礎設施欠帳太多,制約著雲南旅遊業的發展。許多景觀資源,由於地處邊遠地區,交通設施落後,可進入性差,導致這些頗有價值的景觀鮮為人知。

6、宣傳力度不夠

雲南諸多的名勝風景旅遊區,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多年來一直鮮為人知,造成旅遊資源的極大浪費,整整比其它旅遊發達地晚發展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泰國每年要拿出旅遊業收入的30%在全世界對其旅遊進行宣傳,美國則更多,而雲南每年的旅遊宣傳資金不到旅遊收入的5%。

此外,諸如資源開發規劃人才匱乏,地方政府對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政策的認識不足、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也是制約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雲南旅遊資源的特徵及開發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吸取多年來的經驗教訓,提出以下建議,以供參考。

1、轉變政府職能,加大開發力度。

"九五"是雲南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堅持社會、經濟、生態全面發展,充分轉變政府職能,組織力量對雲南省的旅遊資源進行全面的普查、評價,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加大開發力度,立足於充分發揮雲南自然旅遊資源優勢和人文旅遊源優勢及區位優勢,面向東南亞,服務全國,輻射大西南,以深度開發為主,重點開發市場前景廣闊、環境質量好、容量大且能夠滿足遊客觀光、享受、訪友、療養、度假、探險、考察等不同的旅遊資源。

2、積極倡導生態旅遊,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積極倡導生態旅遊,使生態旅遊進入人們的生活,並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做到以旅遊帶動資源開發,以資源開發促進旅遊發展,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做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3、加強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旅遊資源開發的政策和法規,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有法可依,對違反法規的開發行為和破壞資源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保證資源開發工作順利進行,使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工作走向正軌。

4、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落實旅遊資源開發、建設資金。

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必須貫徹利用內資和引進外資相結合;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起上的方針,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爭取國家各種專項建設資金扶持;建立旅遊發展基金;改善投資環境,積極引進國外資金;以多形式、多渠道地籌集社會資金,廣辟財源,多方集資,解決雲南旅遊資源開發資金不足的難題,在西部大開發中,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5、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

加強以自然旅遊資源優勢為基礎的資源開發利用,同時注重人文旅遊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並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深度開發,對那些市場潛力大、功能開發齊全的旅遊地積極引導,大力扶持,對尚未開發的旅遊資源多渠道進行開發,對已開發的旅遊資源應不斷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內涵。

6、堅持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

開發雲南旅遊資源,應樹立長遠觀念,為子孫後代保存珍貴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不要只顧及眼前利益,做到旅遊資源開發一項、見效一項、保護一項,使雲南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健康協調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和旅遊區域,以首屆昆明國際旅遊節為契機,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有利之機,實現雲南旅遊業的持續增長和強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桂華、鍾林生、明慶忠:《生態旅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楊振之:《旅遊資源開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3]歐陽國斌:《雲南優勢資源研究》,雲南科技出版社,1996年。
[4]沈安波主編:《新編雲南省情》,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楊桂華:《突出特色,深化雲南自然旅遊資源開發》,雲南大學旅遊經濟重點學科研究文集,1996年。
924347849 論文咨詢.............專業博士教授

D. 旅遊線路設計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啊。

天哪 我也是旅遊系的啊 1.國內旅遊線路設計研究:]旅遊線路設計是一項技術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多數旅遊者希望在舒適度不受影響或體力許可的前提下,能花較少的費用和較短的時間盡可能游覽多的風景名勝區,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意味著旅遊組織著效率的提高,旅遊企業成本的降低和競爭能力的增強,所以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好的旅遊線路設計方法。以滿足旅遊企業與旅遊者雙方共同的要求。[目錄]摘 要Abstract一 緒論二 了解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三 滿足旅遊者需求的研究四 對旅遊線路設計的研究結 論致 謝參考文獻[原文]旅遊業具有無煙產業和永遠的朝陽產業的美稱,它已經和石油業,汽車業並列為世界三大產業。旅遊業一般分為國際旅遊業和國內旅遊業,國內旅遊業是為國內旅遊者服務的一系列相關的行業,旅遊線路是針對旅遊業應運而生的產物,我國的旅遊線路分為國內旅遊線路和國際旅遊線路。國內旅遊線路是為國內旅遊者旅行而制定的線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旅遊業有了非常迅速的發展,相應的旅遊線路的設計也越來越追求大眾的口味了.以此看來,國內旅遊線路的設計成為了當時的研究主體,旅遊線路設計是一項技術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工作,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多數旅遊者希望在舒適度不受影響或體力許可的前提下,能花較少的費用和較短的時間盡可能游覽多的風景名勝區,而這一目標的實現將意味著旅遊組織著效率的提高,旅遊企業成本的降低和競爭能力的增強,所以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更好的旅遊線路設計方法。以滿足旅遊企業與旅遊者雙方共同的要求。 二 了解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及趨勢(一) 我國國內旅遊業發展的現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內旅遊發展迅速,覆蓋面廣,但總的說來仍然處於一種低消費、大眾化、低水平、中近距離旅遊的狀況。旅遊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發展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旅遊發展速度的要求。從總的旅遊人數和回籠貨幣來看,旅遊人次數穩步增加,旅遊消費額逐步提高。 從旅遊消費方式和旅遊消費結構來看,絕大部分屬於觀光旅遊,文化型、享受型極少。即走馬觀花式的參觀型旅遊活動多,而修學、健身、尋根、考察、探奇、了解風土人情的專項特點旅遊較少。一般遊客住低檔旅館,飲食簡單。從旅遊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來看,國內旅遊熱點集中在經濟較發達,知名度較高,旅遊基礎設施較完善的旅遊勝地,如北京、江浙滬、廣東等地。象敦煌、九寨溝、西雙版納、黃果樹瀑布等風景點由於交通不便相對處於溫冷點。但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設施的進步,這里將是人們熱衷的旅遊勝地。從距離上看,一般以中近距離旅遊為主,遠距離旅遊為輔。如桂林主要以粵湘鄂的旅遊者為主,杭州主要以江浙滬的旅遊者為主,北戴河以京津冀遼的旅遊者為主。從客源分布來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為主,內地縣鎮為輔。旅遊者停留時間較短,一般在2.5天~3.5天左右,「一日游」也佔有很大比重。自我服務的散客多,有組織的較少。旅遊過程中,自帶飲料、食品的遊客較多。[參考資料]1甘朝有等.《旅遊心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112國家旅遊局人教司.《旅遊行業管理與市場促銷》.中國旅遊出版社.1992.93羅明義等.《旅遊經濟學》.雲南大學出版社.19944趙西萍.《中國旅遊業持續發展及其戰略研究》.陝西科技出版社.19975趙西萍等.《居民的旅遊影響知覺初探》載《心理學動態》.1997.第二期6趙西萍.《旅遊目的地國國際旅遊需求預測方法綜述》.載《旅遊學刊》.1996.第6期7候敏.《國際旅遊經營謀略》.中國發展出版社.19968戴賢遠等.《市場分析與營銷策略》.中國審計出版社.1995.39 www..com搜索引擎輸入關鍵詞「旅遊線路設計」10 www.tourstar.bokee.com/3624024.html龔軍姣《旅遊線路設計理論》11Ries.Al and jack Trout.Possitioning:The Battle for Your Mind.New York:Warner Books .Inc.198112Marketing Management.A Programme for Canada』s Tourism Instry.Canadian Hunter Ltd.1993 ..2.旅遊線路設計課件下載給你網址 你下下看 對你應該有幫助當然畢業論文還得你自己花心血去寫啦 只要努力肯定有成果 加油

E. 茶馬古道的歷史背景與意義論文3000字

摘 要:茶馬古道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古道之一,它是我國古代因茶馬貿易而興起的商貿通道。茶馬古道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它是漢族和藏族長期友好互助的歷史見證。茶馬古道上的茶馬貿易始於唐,興於宋,盛於明,衰於清。千百年來茶馬古道推動著沿途民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交融和發展,對中華文明的傳播、弘揚發揮了不可低估的歷史作用。
關鍵詞:茶馬古道;方式;成因
一、茶馬古道的含義
「茶馬古道」又稱「茶馬貿易」和「茶馬互市」它是我國古代漢、藏之間一種以茶易馬為內容的貿易往來。茶馬古道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茶馬古道是指起源於今天的雲南、四川等傳統茶葉產區,在傳統的茶葉貿易中用馬幫等載體運輸茶葉到藏區和其他傳統茶葉市場,以換取藏區的皮毛等產品的交通運輸線。它的范圍不僅包括了雲南、四川、西藏三省,而且其范圍還可進一步延伸到青海、甘肅等省區。 廣義的茶馬古道是以雲南、四川為中心的中國西南雲南、四川、西藏、湖南、貴州、廣西等省區及其與毗鄰的甘肅、陝西、寧夏省市和緬甸、印度、寮國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之間的傳統交通運輸線路。就地理范圍而言,它不僅覆蓋了歷史上的「蜀一身毒道」「旎牛道」「五尺道」「進桑糜冷道」「永昌道」「藏彝走廊」等,還包括了之前學者們提出的「西南絲綢之路」和「草原絲綢之路」的一部分。」①
二、 茶馬古道的成因及其貿易方式
(一) 、茶馬古道的形成前提
茶馬互市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形成具備的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佛教傳播路線的改變。中亞伊斯蘭教的興起使得佛教改由西南傳入中國內地,這是茶馬古道得以延續的精神支柱;二是鹽業的運輸,古老的鹽業造就了茶馬古道的道路物質基礎,之後茶葉在唐代進入藏區。茶葉在西藏的巨大需求為茶馬互市綿延幾千年的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②
(二)、茶馬古道的成因
康藏地區屬於高寒地帶,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在這極其寒冷生活環境下,藏民的飲食以含有大量熱量的食品為主。由於西藏地區缺少蔬菜,所以這些高熱量的食物很難消化。茶傳入西藏後人們發現喝茶不但可以促進這些高熱量食物的消化而且能夠防止燥熱,長而久之,茶成為了藏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品,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需要用內地需要的戰馬換來自己所需的茶葉。
飲茶之風在唐晚期盛行,隨後傳入西藏,受到西藏上層的歡迎。「在唐朝初期,皇帝篤信佛法,致使禪宗興盛。隨著吐蕃與唐王朝關系的密切,禪宗僧人也進入藏地傳播佛法,自然會影響到吐蕃僧人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而「坐禪之僧,不體息,又不夕食,但可以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輾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由此構成吐蕃社會的王公貴人、普通百姓、僧人三個層面均離不開茶葉的局面,甚至嗜茶如命,一日無茶,社會為之不要。」③
自唐朝以來,各朝政府都面臨著邊疆少數民族的軍事壓力,面對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中原政權組織了大量的騎兵,因而需要大批戰馬。青藏西北地區盛產馬匹,且馬種優良,體壯膘肥,適應高原氣候環境,可謂戰爭佳品。因此中原政權用絲綢,茶葉等同少數民族政權交換所需的戰馬。 由於中原政權和少數民族政權戰爭不斷,戰爭需要大量軍費開支,造成了國家的財政緊張,隨著茶馬貿易的不斷發展,茶稅的徵收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朝廷認識到可以將對茶葉的控制來制約周邊的少數民族。 --!>
(三)、茶馬古道的貿易方式
茶馬交易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官方貿易,朝貢貿易和私茶貿易三種。
(1)、官方貿易
官方貿易就是以政府為主導進行茶馬交易的貿易形式。宋政府設茶馬司在沿邊各「地召募蕃商,廣收良馬」的貿易。宋朝時在雅州設。茶馬司成立後統一管理榷茶買馬事宜,並制定具體實施措施,有力的推動了茶馬貿易的發展。宋朝時政府通過茶馬互市得到了大量來自甘、青和西藏那曲等地方戰馬這些戰馬一部分良馬供軍隊使用,另一部分普通馬匹則充斥於良田,以務農桑,藉以滿足朝廷軍用及民用之需。政府貿易的另一種形式是差發馬制度,就是對藏區收取馬稅,同時配之以茶的制度。差發馬制度是明朝茶馬貿易所特有的。
(2)、朝貢貿易
朝貢貿易是一種藏族頭人朝貢的方式向中央王朝以貢馬便獲得茶葉、絲綢和較為珍貴的賞賜品的一種貿易方式。朝貢貿易是以經濟為紐帶,是中央王朝對藏族地區進行有效政治統治的一種方式。封建社會的中央政府往往採用厚往薄來的朝貢政策,通過給予經濟上的好處來換取西藏高層對封建中央王朝的歸順。厚往薄來的政策吸引了大批西藏高層同中央政府進行朝貢貿易。「唃廝啰與北宋政府大規模的茶馬貿易是以貢、賜的名義進行的。
(3)、私茶貿易
私茶貿易是一種民間進行的茶馬貿易。私茶貿易是由藏族商人同內地商人直接進行的一種貿易方式,雙方互相交換得到自己所需的商品,藏族商人利用商品貿易中剪刀差,從中牟取利。自唐朝以來政府就下令禁止私茶貿易。唐朝政府設立了管理茶葉交易的專門機構,制定了禁止私茶交易的相關法律,由政府壟斷了茶葉交易,但由於巨大的經濟利益,私茶貿易仍然相當繁榮。」「雖然明朝制定了嚴格的法律禁止私茶貿易,但是明朝的私茶貿易卻一直比較興盛,特別是到後期差發馬制度廢除以後,私茶貿易更是如雨後的春筍一樣發展起來。正所謂「 茶馬互市,利之所在,人皆趨之,禁令越多,走私之風越盛。」
三、茶馬古道的意義
茶馬古道是中國歷史上一條著名的古道,它是我國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見證。茶馬古道自唐朝到現在千百年來對促進漢藏經濟的發展,促進文明文化和佛教的傳播,鞏固國防和促進民族團結具有不可沒滅的貢獻。
(一) 、促進經濟的發展
茶馬古道使這一地區的茶葉文明中外。茶馬古道推動茶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四川、雲南等傳統產茶區的綠名茶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雲南思茅的普洱茶風靡一時。同時茶馬古道有助推動茶葉外銷,西南地區的名茶借茶馬古道之名遠銷韓國、俄羅斯、歐洲各國。茶馬古道改變了西藏落後的經濟發展模式,帶動了西藏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藏區經濟相對落後的封閉現狀,逐漸改變了西藏輸血型經濟的狀況。
(二)、促進民族團結
茶馬古道我國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見證,千百年來漢藏兩族通過茶馬古道不僅實現了各自所需,同時還促進了民族團結,通過茶馬古道漢族同西南少數民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推動了中華民族的發展。通過各民族的長期交往,漢族居民不斷進入西藏地區和藏族雜居在一起,漢藏兩族和睦的生活在一起,一起生產,一起生活,既促進了當地社會的進步又促進了民族的團結。茶馬古道就一張巨大的網,把各西南少數民族同漢族緊緊的團結到了一起。它極大地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個民族之間政治、經濟、文化的互動、發展和融合。茶馬古道對促進民族團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註解:
① 周重林.《茶馬古道的范圍與走向》[J],中國文化遺傳,2010(04)。
② 羅世偉.《茶馬古道歷史線路與旅遊開發現實意義》[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2003(03)。
③ 宋家樂.《論川藏邊茶馬古道上的城鎮》[J],西藏民族學院,2011(04)。 ④ 陳光國.《青海藏族史》[M],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 年,第 172 頁。
⑤ 況臘生.《淺析宋代茶馬貿易制度》[J],蘭州學刊,2008(05)。
⑥ 張永國.《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與價值》[J],西藏大學學報,2006(02)。
⑦ 張永國.《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與價值》[J],西藏大學學報,2006(02)。

F. 雲南的一個鄉村旅遊介紹

我在寫論文,需要一些案例支持,請大家給幾個知道的,專門針對老年人市場的鄉村旅遊景點。
如果能夠給出這些景點的一些基本資料更好,不行也沒事,只要能夠給出景點名稱也行,資料我自己去查。
萬分感激!
問題補充:
我主要是想老年市場應該比較好找資料一些。

但是,其實我是要寫鄉村旅遊市場細分的東西,所以要是有哪位大蝦可以直接給一個鄉村旅遊市場細分的案例最好。
其實對於老年人的資料並不好寫
現在的旅遊市場主要是針對青年人以及家庭旅遊
我就是從事旅遊工作的
如果你執意要找老年人的資料 國內游你可以找海南度假觀光這方面的 對北方城市的老年人來說 海南是最適合越冬的....
國外的話 你可以針對生態游 或是 鄉鎮游
雲南的麗江、大理是老年人去的比較多的地方
烏鎮以及廣西灕江...
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
我還是建議你寫青年人方面的 因為老年人這方面真的很少.....

G. 急求一篇雲南旅遊論文

發展雲南旅遊之我見

幾年來我雖然一直在外地上大學,對家鄉雲南的想念和關注卻不曾稍減,對於雲南旅遊業尤其關注。今夏,趁回昆度假之機,在省內跑了一趟,沉醉於美景的同時,卻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次我走的是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精品線路,我們團大多是省外遊客,整個行程下來,他們在對雲南美景紛紛贊嘆的同時,對雲南旅遊中出現的問題也是直言不諱。通過一路觀察和與他們交流,歸納起來,我發現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

第一、雲南旅遊資源開發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地方過度開發,失去了特有的魅力。最典型的是麗江古城,完全成了旅遊商品一條街,商業味取代了古樸的文化氣息,嘈雜喧嘩淹沒了雪山古城的寧靜。而其它如滇西北等地開發卻遠遠不夠,很多景點過於粗糙,人為雕琢過多。第二、旅遊景點單一,可玩性差,難以留住旅客。每到一個景點,旅行社往往把旅客放下車拍幾張照,又拉上趕路,典型的「到此一游」,旅客只能「看」,不能「玩」。我一路粗略算下來,旅行的時間至少有一半是在汽車上顛簸,疲於奔命,行色匆匆,旅行快感大打折扣。第三、許多景點管理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壞。香格里拉的碧塔海破壞嚴重,大理的古城鋪上了柏油路,澄江等湖泊不同程度遭到了污染。第四、宣傳不夠。主要表現在對整個雲南旅遊宣傳投入明顯不足,而且宣傳集中在麗江、香格里拉等熱點景區,多數景區仍默默無聞,外地旅客對雲南旅遊只有一個不全面、模糊的印象。

針對雲南旅遊業的各種問題,我認為對策主要有:一、加大投入,並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傾斜。二、對旅遊資源進行有深度的、可持續的開發,實現對雲南旅遊資源的永續利用。三、用現代管理方式加強對雲南的各個旅遊品牌進行管理。四、利用雲南旅遊優勢開發雲南旅遊資源。例如利用與東南亞各國毗鄰的優勢,合作開展跨國旅遊等。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雲南旅遊知名度。假如能用宣傳皇馬蒞昆的氣勢和投入,藉助國內外各種媒體,宣傳雲南旅遊,雲南旅遊必將以清晰、富有魅力的形象走向國內外。雲南旅遊資源極豐富,「三江並流」申報世界遺產剛剛成功,雲南旅遊的前景一片大好。若乘此機會把阻礙旅遊發展的問題逐一解決,並採取各種措施提高雲南旅遊的綜合實力、品牌價值,雲南旅遊必將更上一層樓。

H. 論文的題目該怎麼定啊 是關於旅遊的

提供一些旅遊類論文的選題,供參考。

並購與中國旅行社成長模式研究
當前我國旅遊紀念品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對旅遊飯店員工滿意度的研究
對生態旅遊的理性思考
對我國旅行社責任保險制度的思考
飯店企業的並購模式研究
分時度假在中國本土化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關於發展我國會展業的探討
關於旅行社產品價格戰的思考
關於體驗經濟時代旅遊業發展的認識與思考
關於我國發展會展旅遊的探討
關於我國旅行社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關於武漢旅遊文化形象建設的思考
國內外旅遊企業員工滿意度與忠誠度研究
國外旅遊企業戰略聯盟的現狀及對我國的啟示
國外鄉村旅舍開發與經營研究
加入WTO對我國旅遊業的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與經營戰略
酒店財務內部控制探討
酒店業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及對策
老年旅遊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對策
老年旅遊消費行為分析及旅遊產品開發對策
旅行社從「暴利」轉「微利」的現狀分析
旅遊飯店員工流失分類管理研究
旅遊服務發體驗營銷研究
旅遊服務質量問題淺析
旅遊目的地品牌化發展初探
旅遊企業的信用問題及其治理對策
綠色酒店——我國酒店業永恆的選擇
論「過剩經濟」環境下的飯店業發展戰略
論產權式酒店的開發經營模式
論旅遊衛星帳戶對發展旅遊業的促進作用
論我國飯店集團化發展的障礙及對策
論我國旅行社的品牌化經營
論我國生態旅遊的發展問題
論我國生態旅遊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論無障礙旅遊--區域旅遊合作的新形式
企業成長理論與我國旅遊企業並購的路徑策略
淺談酒店業人力資源現狀及對策
淺談如何提高旅遊業服務質量
淺談如何提升旅遊景區形象
淺談我國老年旅遊市場的現狀及其發展戰略
淺談中國紅色旅遊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淺析我國假日旅遊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淺議產權式酒店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淺議雲南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性開發
淺議中國飯店業的現狀及其發展途徑
上海都市旅遊發展戰略研究
生態旅遊—我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世界分時度假業的發展及其啟示
試論旅行社的危機管理
試論我國獎勵旅遊市場開發
試論我國旅遊飯店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與提升
試論我國體育旅遊的發展狀況及前景
體驗經濟時代發展我國紅色旅遊的戰略思考
體驗經濟時代下的旅遊體驗營銷策略
體驗經濟與旅遊產品設計的影響和啟示
體驗式旅遊產品設計創新研究
外資進入我國旅行社業的發展及對策探討
完善我國飯店業員工績效管理體系
我國發展鄉村旅遊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飯店服務模式創新——定製化服務模式研究
我國飯店集團化發展障礙及對策
我國飯店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對策
我國飯店業並購模式研究
我國飯店業集團化發展路徑探索
我國飯店員工流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
我國分時度假市場需求實證研究
我國會展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我國經濟型飯店的發展對策
我國經濟型酒店發展問題及策略
我國景區門票價格管理初探
我國酒店業薪酬管理研究
我國酒店業員工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旅行社的跨國經營研究
我國旅行社品牌經營現狀的分析與思考
我國旅遊產業促進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我國旅遊飯店員工流失的原因及對策
我國旅遊紀念品的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
我國旅遊業信息化建設研究
我國農村居民旅遊消費需求的障礙及對策研究
我國農民旅遊市場的開發探討
我國入境旅遊市場分析及發展對策
我國商務旅遊及其市場開發策略探討
我國生態旅遊發展的現狀、問題分析和對策思考
我國世界遺產地區旅遊開發與保護探討
我國體育旅遊現狀及發展現狀
我國外方管理酒店人力資源現狀分析及對策
我國休閑旅遊業的現狀、特徵與發展趨勢
鄉村旅遊與中國新農村建設的互動關系研究
鄉村體驗性旅遊項目開發模式研究
中國餐飲特許經營現狀及其對策研究
中國產權式酒店的發展對策研究
中國出境旅遊發展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
中國海濱度假旅遊的現狀、趨勢與創新研究
中國互助游的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
中國獎勵旅遊發展思考
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對策研究
中國經濟型酒店品牌建設的思考
中國旅行社業對外開放戰略研究
中國旅行社營銷的問題與現狀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中國旅遊飯店業跨國經營道路的探討
中國商務旅遊市場發展戰略思考
中外飯店服務模式比較研究

I. 某地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論文怎麼寫

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問題初探
摘要: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為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跨世紀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早在1994
年,雲南省委、省政府就把旅遊業作為雲南省的支柱產業來發展。但在近幾年的旅遊業發展中,旅遊資源開
發和利用,存在許多問題和不合理的地方。本文就雲南省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討
論,力求為雲南省旅遊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關鍵詞:旅遊資源;區域經濟;雲南省
近年來,雲南省把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進行重點發展,在政策方面、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扶持,旅遊
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但審視現狀,我們不難發現,雲南旅遊業的發展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由於種種原因,我省旅遊產業的發展中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在旅遊資源開發這一問題上,缺乏科
學性和可持續發展性。下面,僅就雲南省旅遊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雲南旅遊資源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一)雲南旅遊資源的結構分析
1·雲南豐富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
美麗富饒的雲南地處西南邊陲,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雲南地貌波狀起伏,山高谷深,河川縱
橫,壩子和湖泊眾多,喀斯特地形分布廣,既有近代火山地貌,又有現代冰川。整個地勢從西北向東南
傾斜。江河順著地勢成扇形,分別向東南、向南流去。其基本地貌特徵為自西北向東南分三個階梯。
迪慶州為第一級梯層,滇中高原為第二梯層,西部、南部、和東南部為第三梯層。雲南江河眾多,山水
相依,氣象萬千,著名的有:東方大峽谷———怒江大峽谷、迪慶香格里拉大峽谷、麗江虎跳峽、羅平小三
峽等;湖泊星羅棋布,其中以景色秀麗而著稱的有:滇池、洱海、撫仙湖、瀘沽湖等;雲南有「植物王國」,
動物王國」,「葯物王國」,「大自然花園」等美稱。雲南森林面積近1000萬公頃,覆蓋率為24·2%,木
材積量9·88億立方米,是我國兩大林區之一;觀賞植物達2000多種。雲南野生動物之多,為全國之
首,脊椎動物達1737種,佔全國種類的58·9%。
雲南季風氣候極明顯,冬季盛行乾燥的大陸季風,夏季盛行濕潤的海洋季風。加之全省地形地貌
復雜,境內高山深谷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立體氣候。有的地區長冬無春,春秋較短;有的地區終年
如夏,一雨成秋;不少地方四季如春。總的特點是:年溫差小,日溫差大;降雨充沛,干濕分明,分布不
均;氣候垂直變化明顯。
雲南有眾多的歷史遺跡。雲南是人類的發祥地之一,祿豐、開遠臘瑪古猿的發現,證明遠在800
萬年前,滇中地區出現了「正在形成的人」;元謀猿人化石的發現,證明早在170萬年前雲南已經是早
期人類活動地區之一;另外,雲南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情,雲南省2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有25個;為
全國之冠。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藝術、語言藝術,這是最令人向
往的地方之一。
2·雲南旅遊資源的開發情況
雲南旅遊業始於50年代。1956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組建中國國際旅行社昆明分社。昆
明分社和昆明飯店實行兩塊牌子,一個機構,開展旅遊服務工作。後來又增掛雲南省華僑旅行社的牌
子(雲南省中國旅行社前身)。這時期由於全省的旅遊業務主要是接待社會主義國家的旅遊者和回國
華僑,業務范圍有限,發展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雲南旅遊業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
1978年3月,成立了雲南旅行游覽事業管理局。1995年省第六次黨代會上,把旅遊業作為全省四大
支柱產業之一,確立了雲南省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地位,揭開了雲南旅遊業大開發的序幕。
雲南旅遊業近年來發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基本上形成三條旅遊線:昆明—石林—阿廬古
洞—普者黑—魯布格為主的滇東南旅遊線;昆明—大理———麗江和保山,騰沖、瑞麗為主的滇西旅遊
線;昆明—思茅—西雙版納為主的滇西南旅遊線;已建成除昆明外的大理、麗江、景洪、瑞麗4個旅遊
集散地;已建成5個旅遊區:(1)以昆明為主的滇中旅遊區;(2)以麗江為主的滇西北旅遊區;(3)以大
理為主的滇西旅遊區;(4)以景洪為主的滇西南旅遊區;(5)滇東南旅遊區。並形成了六大產品:(1)觀
光世界罕見景觀的觀光旅遊;(2)享受四季如春溫和氣候的度假旅遊;(3)地方特色鮮明的民族風旅
游;(4)距赤道最近的雪上旅遊;(5)動植物王國的熱帶動植物旅遊;(6)豐富多彩的綜合娛樂旅遊。
(二)雲南旅遊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開展程度不夠
我省旅遊資源豐富多樣,但大都停留於旅遊資源的表層開發,開發出來的產品屬於初級旅遊產
品。近兩年來,我省旅遊產品結構仍以觀光度假和商務旅遊為主,其它旅遊產品只佔領市場份額的很
少一部分,產品結構嚴重傾斜,近似於單一,大大制約了我省旅遊產品的市場吸引力。觀光度假和商
務旅遊因其產品增值能力差,屬資源的表層開發,由此可見我省旅遊資源開發程度不夠。
2·開發范圍窄
雲南旅遊資源覆蓋面極為廣闊,除滇東北地區外,基本上各地州都有其較為獨特的旅遊資源。但
近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其中主要是旅遊地知名度和客源數量)我省在旅遊資源的開發問題上,對昆
明地區和滇西北地區開發力度較大,而對其它非熱點地區,開發投入較少,致使我省旅遊資源開發面
相對較窄。
3·項目重復建設現象較為突出
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應以市場為導向,但市場機制是具有盲目性的。如何克服開發過程中的盲
目性是旅遊資源開發中的關鍵性問題。雲南旅遊市場經過近幾年來的發展,在資源的有效利用上有
了長足進展,但在開發過程中,項目重復建設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在什麼樣的項目賺錢就一
窩蜂而上,欠缺對長遠目標的規劃和考慮。在投資項目時沒有經過科學分析,造成了項目重復建設,
使旅資源的利用陷入了較為盲目的狀態。
4·旅遊資源開發可持續性差,保護力度不夠
旅遊資源的科學利用不僅表現在對資源的充分利用上,它還表現在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上。雖
然我省旅遊業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但在對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上還存在不少問題。我省旅遊
開發缺乏對旅遊文化的內涵、景觀審美特徵、地域文化背景的綜合利用,缺乏集參與性、娛樂性、知識
性於一體的多元化產品。從總體上來說是一種高速度、低質量的發展模式,發展後勁令人擔憂。另
外,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保護力度不夠,破壞性開發現象時有出現。我省西北部地區的迪慶州中甸
縣白水台風景區,由於當地旅遊部門缺乏對旅遊資源的保護意識,讓遊客隨意到白水台上行走,致使
白水台風景區在先期開發過程中就遭到破壞。
5·旅遊資源開發的系統性不夠
旅遊業的發展應強調實效,樹立「大旅遊」的發展思路。這就要求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中應注意
開發的系統性。所謂「系統性」,就是在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針對本地區旅遊資源情況,制定長期性
的發展戰略,在開發過程中,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一個旅遊業發展中的堅強實體,在這個實體的
密切協作下,把旅遊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使當地旅遊資源開發作為系統工程來看待。我省
旅遊資源在開發過程中,因種種原因,系統性不強,沒有一個統一規劃,欠缺對長遠利益的考慮,「羊頭
效應」較為明顯,這不利於我省旅遊產業的長期發展。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其它產業發展。
6·沒有充分挖掘人力資源
傳統觀念認為:旅遊資源是自然風光資源與人文歷史文化資源的有機結合。據此,筆者認為:人
力資源也是旅遊資源的一部分。在旅遊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應充分重視「人」的因素,把人力資源的有
效利用和對自然、人文歷史資源的開發有機結合起來,使旅遊資源的開發更加科學、有實效。雲南省
旅遊資源開發尚屬初級階段,充分重視人力資源利用是旅遊資源開發產生質的飛躍的關鍵所在,我省
過去的發展變化表明:人力資源的科學開發,是任何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二、科學合理地開發旅遊資源是雲南旅遊業發展的關鍵
旅遊資源具有重復利用的價值。一般說來,旅遊資源不會因為旅遊者的旅遊活動而被消耗掉。
旅遊者經過旅遊活動後帶不走旅遊資源本身。旅遊者帶走的只能是在旅遊活動中使用資源的感受和
經歷。因此,只要加強對旅遊資源的保護,採取合理的旅遊開發方式,就可以獲得旅遊資源的永續利
用。旅遊資源開發本身就是一個人與自然共同創造優美景觀的過程,隨著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
開發更多的旅遊資源,這就更需要保護和建設與自然協調的優美的旅遊景觀和旅遊環境。筆者認為
在今後雲南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注重雲南旅遊資源的深層次開發。充分發掘雲南省豐富多樣的旅遊資源,深層次挖掘可開發
利用的有效資源,不要把開發僅僅停留在滿足傳統的觀光度假游之類的表層開發上,要注意找出旅遊
資源的豐富內涵,把資源的優勢轉化為旅遊業發展過程中的新經濟增長點,要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
發展優勢。
2·把開發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在開發過程中注重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性,切忌為了眼前經濟利益
而進行毫無保護的破壞性開發。雲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各地、州均有其特色明顯的旅遊資源。所
以,在開發過程中應把視野放開闊一點,不要把開發緊緊盯在「一點(昆明)兩線(麗江、大理—西雙版
納)」這些熱點地區,這樣才能使旅遊業真正成為雲南省的支柱產業。另外,在充分開發旅遊資源的同
時,不能忽視對旅遊資源的保護工作,不然會形成對旅遊資源的破壞性開發,從而使旅遊業的發展走
進死胡同。
3·強調旅遊資源開發的系統性,避免項目的重復建設。首先,要樹立「大旅遊」的發展觀念。雲
南旅遊資源開發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這便要求在資源開發問題上要有較強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從以往我省旅遊資源開發的情況來看,這一點做得是不夠的。旅遊資源的系統開發應在政府有關部
門的引導下選擇最優方案來進行。最好能夠用投標的方式,讓開發商作出最理想的方案,然後經過論
證後執行。這樣做,還可以有效避免開發過程項目重復建設的問題,避免在人力、財力、物力上的不必
要浪費。
4·把人力資源利用好。旅遊資源的開發歸根結底還是對人的智力因子的挑戰。充分調動和發
揮人的作用是旅遊資源開發最終成功的關鍵。雲南從事旅遊行業的人將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而不斷增
多,如何把人力資源管好、用好是旅遊主管部門和各旅遊企業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我省由於地處
邊疆地區,教育相對而言比較落後,旅遊從業人員文化素質普遍較低。所以,把人力資源利用好;特別
是那些擁有扎實旅遊專業知識的專門人才,一定要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把先進的旅遊知識、發展
理念同我省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使我省旅遊業朝著健康、良性的軌道大步邁進!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