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問題

鄉村旅遊發展的核心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1-09 01:47:12

㈠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如何發展

休閑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閑、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可以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在綜合性的休閑農業區,遊客不僅可觀光、采果、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和度假

鄉村旅遊是以旅遊度假為宗旨,以村莊野外為空間,以人文無干擾、生態無破壞、以游居和野行為特色的村野旅遊形式。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近幾年圍繞鄉村旅遊提出很多原創新概念和新理論,如:游居、野行、居游、詩意棲居、第二居所、輕建設、場景時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論的提出使鄉村旅遊內容豐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緩解了鄉村旅遊同質化日益嚴重的問題。

鄉村旅遊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遊吸引物,依託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建築和文化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遊形式。它包括傳統鄉村旅遊和現代鄉村旅遊。雖然二者的內容都與農事有關,但是卻各有側重,鄉村旅遊偏重鄉村風情,而農業旅遊則是依託農事活動,離不開農場或農庄。我國是以農業為主體的發展中國家,鄉村地域廣闊,鄉村人口眾多。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城市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城市景觀以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與此同時,鄉村是我國經濟改革最早的地區,經濟水平顯著提高。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把自然、民族文化和農耕文化融入到傳統旅遊文化中,豐富了旅遊業的內涵,是旅遊業的一朵奇葩。隨著旅遊業與農村、農業的不斷融合,將進一步帶動農村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成為拓展農業多功能性、促進資源高效用、滿足新興消費需求的朝陽產業。

鄉村振興的大幕已拉開,農村創業創新風生水起,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鄉村振興中起到什麼作用,應該如何開展。近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負責人就促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進行了解讀。他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要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推進思路上,要堅持「一個圍繞,兩個緊扣,三個突出,三個著力提升」,落實抓好四個措施,處理好三個關系。

㈡ 如何促進我國鄉村旅遊的科學發展

一、發展鄉村旅遊對建設美麗鄉村的推動作用。 一是有利於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鄉村旅遊能夠有效促進當地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產業鏈的延伸,帶動農副產品、交通運輸、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發展。如鄉村旅遊特色鎮尤溪依託江南大峽谷景區的鄉村旅遊,帶動了當地特色的傳統手工業和生態農業,磨豆腐、做年糕、搗麻糍、釀米酒等傳統產業重新興起,蔬菜、水果、禽蛋、肉類這些農副產品實現了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目前我市已建成湧泉柑橘、羊岩茶葉、嶺景葡萄、括蒼大白桃等各類遊客嚮往的特色農業觀光園。 二是有利於促進農民增收。鄉村旅遊使許多農民成為旅遊從業者,農民既可以通過辦旅館、擺小攤、開餐館、加工紀念品等方式增收,還可以通過參與鄉村旅遊項目的入股分紅增收。如尤溪鎮指岩村的李彩女,她原來在江蘇打工,見老家發展旅遊業就回來在江南大峽谷景區擺了個小攤,專賣紅糖薑茶,2元一杯,生意出奇的好,每天凈賺好幾百元,相當於她在外地打工10天左右的報酬。一些在家無事的老人到山上挖蕨菜、野菜、摘蕃薯梗,或到農家樂幫忙做鍾點工,每天也能收入四五十元。 三是有利於促進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旅遊帶來的許多新信息、新理念,對農民素質和鄉風民俗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文化、學技術成了一些農民的自覺行動,全面提升了農民素質。如小芝、括蒼等鎮的大批農民自辦了旅遊服務館店,還通過互聯網做起生意,住房、用餐均實現網上預訂。 四是有利於促進環境保護。鄉鎮通過開發和保護旅遊資源,使廣大農民兄弟有了很強的環保意識,促進了當地生態資源和文化資源的保護,增強了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如尤溪下漲村,有了軍事探險漂流項目後,村裡除了建起大型停車場、公園等,還將村民的房前屋後都進行了綠化,以往垃圾亂扔的現象已一去不復返。 五是有利於推進基層管理民主。鄉村旅遊具有現代服務業的特性,它的發展為農村引入了現代管理理念。一些農村在基層組織的引導下,農村管理、決策更民主了;一些農村還成立了各種協會,民主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如尤溪鎮率先在台州市成立了鎮級農家樂協會,協會定期舉辦經營戶經驗交流、培訓、考察等活動,實現了農家樂的自我管理、和諧發展。 二、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部門間的密切配合和社會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當前,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為: 一是項目規劃過程中沒有很好地考慮旅遊元素。小流域治理、新村建設等項目在規劃時欠考慮旅遊元素,尤其是原先具有比較豐富的旅遊資源的村鎮,等項目實施完畢後想到旅遊又去重新建設,造成投資浪費。 二是村莊整治過程中沒有很好地保護古村古建築。村莊整治按照建設部門的政策要求,農村建房必須「拆老屋、建新屋」,一戶只允許有一處住宅。因此,一幢幢水泥樓房拔地而起,而一大批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被拆除,目前老房子已為數不多。有些村莊因人口稀少或地處偏辟,向中心村、中心鎮進行整體搬遷,更是全村拆除。 三是城鄉一體化推進過程中沒有很好地保留農村韻味。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是新農村建設的方向。但在推進過程中,不能搞千篇一律。目前,各村村莊改造沒有很好體現本地文化特色,建築風格大同小異,「走過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走過一鎮又一鎮,鎮鎮像農村」。此外,鄉村旅遊帶來的商業氣息使農村原有的「農韻」逐漸消失,如很多農家樂辦得像城市酒店,還專門聘請廚師掌勺,農家菜成了點綴。 三、以發展鄉村旅遊來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幾點建議。 旅遊具有「興一業,旺百業」的作用,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有條件的村鎮要把發展鄉村旅遊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的同時,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注意各規劃銜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宜認真調研分析本地旅遊資源,結合行政村調整,明確域內空間布局,形成縣城、中心鎮、一般鄉鎮、中心村、一般村、特色村相結合的「重點突出、梯次合理、特色鮮明、相互銜接」的村莊布局規劃體系,要避免無潛力可挖的地方人為造景和有潛力可挖的地方卻視而不見,要強調對一些有歷史和人文底蘊的古村落的保護和修復。且市內各規劃在制定時要相互銜接,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突出地域特色,體現差異性和多元化。鄉村之美,固然在於鄉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田園野趣,但是,如果千村一面,則也會缺乏生機和活力,容易引起審美疲勞。因此,美麗鄉村建設必須因地制宜,尊重生態,培育地域特色和個性。對旅遊資源較豐富的地區,可把一個市當作一個大景區來規劃,把一個鎮當作一個功能區塊來建設,把一個村當作一個景點來設計,把一戶農家當作一個小品來改造。要善於挖掘當地的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利用當地的歷史古跡、風土人情,給鄉村建設注入人文內涵,展現獨特的魅力,既提升和展現鄉村的文化品位,也讓綿延的地方歷史文脈得以有效傳承。此外,還可從產業發展、景觀改造等方面入手,實現「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顯鄉村的特色和韻味。 三是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各渠道項目建設的整合。建設美麗鄉村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發展鄉村旅遊前期的基礎設施投入同樣需要資金投入。兩者在資金投入時,尤其是基礎設施投入上可以共享。各村鎮在建設項目包裝上報時,要積極爭取上級立項支持。各級職能部門也要多為村鎮出謀劃策,幫助爭取資金支持。村鎮一級也要發揮主動性,多方籌措資金,不能「等、靠、要」。 四是突出農民主體,注重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要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做好引導,通過讓農民得實惠,從內心來激發農民共建美麗鄉村的主動性。同時,充分挖掘農村現有的自然、人文和產業等資源,串點聯線,推進鄉村旅遊常態化發展。如積極落實旅遊惠民工程,創新推出鄉村趕集游活動,把鄉村旅遊與農村集市日有機結合,鄉村趕集游擴大了旅遊惠民的覆蓋面和受益面,各農家樂經營戶、土特產購買點、種養基地,乃至各小商小販,均能從中得益,農民得到實惠了,他們的積極性自然而然就調動起來了。

㈢ 未來鄉村旅遊該如何發展

鄉村休閑旅遊既不同於傳統景點景區式旅遊,也不同於早期的農家樂,而是要走綜合一回體化的現代鄉答村休閑旅遊模式,簡單來說,要讓遊客來到鄉村之後,有休閑享受的項目,有參與體驗項目,有閑情逸致的項目,有度假生活的項目,也就是有能讓人呆得住,呆著不想走,住了還想住的項目。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發展好鄉村旅遊要注意以下幾個要點:1.把發展鄉村旅遊納入解決農村問題、推動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戰略范疇,從政策層面進行有效推動。
2.突出強調保持鄉村自然人文環境的原真性。法國、日本等一些旅遊發達國家,在進行鄉村旅遊資源開發和規劃時,非常重視在原有的一些遺址上進行復原和整修,盡可能保持其傳統的、舊式的、古董的、原貌的民俗景點或博物館,使之成為鄉土式的綜合博物館。
3.鄉村旅遊應朝選擇的多樣化和方式的自助化方向發展。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普及化,旅遊者對鄉村旅遊品種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差異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㈣ 開發鄉村旅遊項目,要注意什麼才能更好的發展旅遊,促進新農村建設。

開發鄉村旅遊項目,要注意什麼?才能更好的發展旅遊,促進新農村建設。北京山合水易版規劃設計院研究權,發展鄉村旅遊,建議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認識到包容的旅遊市場結構是終極目標,發展鄉村旅遊要強調和諧、共容。對鄉村旅遊發展,政府要加強引導,從產業政策、資金、人才培訓等方面對鄉村旅遊進行扶持探索方向與模式。
二要有長期發展的目標,明確大企業是鄉村旅遊發展的推動劑。企業要營利,但也不要殺雞取卵,要重視對鄉村旅遊發展的保護,要與當地融合,吸引當地居民成為鄉村旅遊的骨幹,讓村民利益得到保護。
三要加強規劃,把鄉村旅遊發展提到發展戰略高度。要打造產業鏈條,進行綜合布局,要整合效益。一些生態環境脆弱的地方不宜大搞旅遊,要做景觀的保護。
四要反哺鄉村居民。現在鄉村居民的旅遊動機一般不是很強,在他們有了大量可支配收入的時候,就需要旅遊企業反哺,開發一些低成本的旅遊項目,讓農民增加眼界,也可讓農民知道如何接待遊客。
「加強規劃」山合水易規劃設計院的專家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著力點,旅遊發展,規劃先行。

㈤ 鄉村旅遊開發的核心物質

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復展,逐漸制呈現出產業的規模化和產品的多樣化。一些與鄉村旅遊相關的旅遊主要有:Agrotourism(農業旅遊)、Farm Tourism (農庄旅遊)、Green Tourism(綠色旅遊)、Village Tourism(一般指偏遠鄉村的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旅遊)和Peripheral Area Tourism(外圍區域的旅遊) 等。現在鄉村旅遊基本類型歸納為以下幾類:
①以綠色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觀光型鄉村旅遊。②以農庄或農場旅遊為主,包括休閑農庄,觀光果園,茶園、花園,休閑漁場,農業教育園,農業科普示範園等,體現休閑、娛樂和增長見識為主題鄉村旅遊。③以鄉村民俗、鄉村民族風情以及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鄉土文化為主題的鄉村旅遊。④以康體療養和健身娛樂為主題的康樂型鄉村旅遊。綜合以上內容河南省現代農業設計公司分析鄉村旅遊開發的核心都在圍繞「鄉村」這個主題找內容,這樣才能把把鄉村旅遊辦得更好!

㈥ 你對於鄉村旅遊發展與當地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有什麼建議

其實還是有一些建議的,就比如說鄉村旅遊和當地居民之間一定要有一定的互動性,就比如說我們在旅遊的時候,那些村民一定要在場,而且也要去和這些旅遊的人打好招呼,甚至去招呼一下,這樣的客人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畢竟品牌效應如果好的話,那麼肯定也會是更多的人的。

㈦ 新時代鄉村旅遊發展存在哪些機遇

新時代鄉村旅遊發展-綠維創景-旅遊規劃設計專家認為存在的問題很多。三農工作,是我國經濟建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連續6年把三農問題列入「1號文件」,而鄉村旅遊被認為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種有效途徑。在新時期下,我們認為,應該抓住機遇,加大力度推進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舞台上,充分體現旅遊的價值和作用。

在新時代我們可以藉助一下機遇來促進鄉村旅遊的大發展:

1、規模化發展的機遇

2、鄉村休閑資本化的機遇

3、政府扶持的開發機遇

4、基礎設施改善與市場機遇

目前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發展鄉村旅遊的熱潮,我公司在這方面有著非常豐富的開發經驗,在鄉村旅遊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了專題研究,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以下是公司的研究成果以供參考

1、《十七屆三中全會後鄉村旅遊發展研究報告》

2、《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奇跡》

3、《溫室休閑——鄉村旅遊休閑化發展的全時引擎 》

4、《旅遊產業導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5、《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力發展農村旅遊業》

6、《2006旅遊產業導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簡評》

經典案例:打造風貌街區,建設新農村,成就鄉村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將會是我國旅遊業的一個重點工作方向,鄉村旅遊對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作用越來越重要,希望我們院的研究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期待更多的有識之士來共同關注鄉村旅遊的發展。

㈧ 浙江省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現狀分析

在旅遊發達國家,觀光旅遊、度假旅遊、鄉村旅遊構成三大重要板塊,呈三足鼎立之勢。我國的鄉村旅遊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方興未艾。嘗到甜頭、得到實惠的鄉村紛紛擴大旅遊規模,有力的示範效應又使許多鄉村效仿跟進。借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強勁東風,各級政府非常關注「三農」問題與和諧社會的建設。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不僅是旅遊產業的重要板塊,而且是旅遊業反哺農村的有效的途徑之一。

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於二戰以後,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之後,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向著內容更豐富的休閑農業發展,即不僅提供農產品,而且形成一個具有田園之樂的休閑區,這種「農業+旅遊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鄉村旅遊,又可達到提高農民收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

當前,我國的廣東、北京、上海、浙江等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都市圈地區,觀光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起步相對較早,發展較快,形成了一批很有特色的觀光農業園區和鄉村旅遊景區,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1998年,國家旅遊局把「華夏城鄉游」作為旅遊主題,使「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做農家人、娛農家樂、購農家物」成為農村一景,使田園農家樂、花鄉農家樂、果鄉農家樂、竹鄉農家樂、漁鄉農家樂、湖鄉農家樂等成為城市新寵;2004年我國的旅遊宣傳主題被確定為「中國百姓生活游」;2006年,全國旅遊宣傳主題定為「2006中國鄉村游」,宣傳口號為「新農村、新旅遊、新體驗、新風尚」,進一步把我國的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推向高潮。

大力發展高效特色農業,走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道路。既調整優化了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結構效益,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了農業技術經濟效益;還建立了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大力發展了農業龍頭企業,提高了農業規模效益;同時,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實施農業精品名牌戰略,實現了結構調優、規模調大、效益調高、農民調富的目標。2005年,尚田全鎮農業總收入約1.6億元,而「彩色農業」就佔到了1億元,戶均約7000 元,「彩色農業」總收入比上年凈增逾1000萬元。

出遊便利,次數多,方式靈活,可採取分時度假。城裡人有閑,但閑不連續。從1995年開始,我國推出了「雙休日」制度;2000年開始實現了「 黃金周」制度。目前,我國全年的法定假日已達114天,約為全年的1/3。但這種休假是不連續的。隨著「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工作」和「工作是為了更好的休閑 」的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隨著假期的增多和延長,隨著帶薪休假、獎勵旅遊的興起,方便靈活、可分時度假的旅遊形式下定會越來越受到歡迎。而「農家樂」因多處城鄉結合部,恰恰能彌補這一需要。

以自住房進行經營,可根據營業需要進行改建或整修。我國的「農家樂」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形成大型的公司化經營的模式,大多還是以一家一戶為主,營業面積和內容等比較方便靈活。如添加人造景觀與娛樂設施等。

季節性較強。由於季節和農時的變化,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季節性。如花卉觀賞、瓜果採摘等。

至少具有三個實際價值:

1、調整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農家樂」的興起,開拓了農村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充分有效地開發利用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一是轉移了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農家樂」促使農民轉而利用農村現有的空間資源和綠色資源,就地發展第三產業,拓寬了勞動力轉移渠道;二是農戶收入增強,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三是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塑造良好的鄉村風貌,提高人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農家樂」正是傳統農業延伸的新嘗試和農業自然資源的新利用。

2、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農家樂」是城鄉文化的一個交匯點。「農家樂」的消費主體是城市工薪階層,他們是現代文化和城市精神文明的主要載體,「農家樂」必將加深城鄉相互的理解與認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大勞動就業。

3、推進旅遊業的發展。「農家樂」是現代旅遊的一種新形式,它豐富了旅遊的內容,擁有其他旅遊形式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讓遊客了解農業生產活動,體驗農家生活氣息,享受農業成果,普及農業基本知識;它開拓了新的旅遊空間和領域,使遊客走進「農業」這一大世界,以減輕和緩解城市旅遊地過分擁擠的現象,從而推動了現代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存在的問題

(一)跟風模仿、棄土從洋

由於缺乏規劃,各地「農家樂」發展往往表現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景象,從而讓遊客產生「審美疲勞」,讓遊客覺得「農味淡了」的感覺。而實際上,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一定要注重「農家樂」的特色開發,突出「農味」,反映當地多彩的鄉土文化、純朴的民俗風情和恬淡的農家生活,避免惡性競爭。

(二)惡性競爭、無序發展

由於「農家樂」發展歷史較短,業內統一規范尚未完全形成,多數從業人員「半路出家」,不少農家樂「土法上馬」,熱情過頭,強行拉客,吃住安全無法保障,降價惡性競爭或抬價宰客現象時有發生。

(三)竭澤而漁、不顧後果

「農家樂」是富民產業,由於現在還處於發展階段。不少業主或政府部門只把眼睛盯在收入或稅收上,不但不注意「蓄水養魚」,而往往不顧後果,竭澤而漁,有使「農家樂」旅遊被扼殺在搖籃的危險。

㈨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農家生態旅遊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生態農業為依託,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堅持「以農為本,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的發展方針,在建設「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的基礎上,將農業和旅遊兩種產業結合,讓客人享受清新自然、遠離污染的高品質生活。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