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二五旅遊業發展規劃
Ⅰ 十二五旅遊規劃的十二五時期我國旅遊業面臨的發展環境
對「十二五」時期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的環境有三個基本判斷:一是旅遊業繼續處於高速增長的新階段,二是國內旅遊成為產業發展的基礎,三是旅遊業進入歷史發展最好時期。
之所以這樣判斷,主要依據以下幾點:
(一)旅遊消費已經進入大眾化時代
近10年來,我國GDP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迅猛增長,進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新階段。「十二五」時期,隨著小康社會進程的穩步推進,我國人均消費水平將持續增長,消費方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居民消費將由實物消費為主走上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並重的軌道,居民消費結構將會發生重大變化。目前,我國剛剛實現每年人均出遊1次的目標,而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美、日、韓人均出遊均在7次以上,按照旅遊經濟發展規律,我國旅遊消費需求已經達到爆發性增長的基線,隨著公眾假日、休息日、帶薪休假等休息時間趨近於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一個巨大的旅遊消費市場將在「十二五」時期加速形成,旅遊將成為城鎮居民生活的基本內容和剛性需求。
(二)擴大內需政策的強勁拉動
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編制「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去年第四季度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和極其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黨中央、國務院應對經濟危機的一攬子計劃及相關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要看到,隨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加劇,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以及世界經濟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險性等多重因素,我國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仍在,「十二五」時期擴大內需和調整結構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旅遊業作為擴內需、促消費、保增長的重要內容,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此外,為應對此次金融危機,我國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民航等交通基礎的建設,財政補貼以及減稅等政策引發了居民家庭汽車擁有量激增,導致了交通格局和居民出行方式的變化,必將推動旅遊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三)國家重大戰略的有力支撐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2009年出台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為旅遊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幾年國家出台的25項重大區域戰略中,旅遊業也成為推進戰略舉措的重要內容,如要求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要求廣西建設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要求寧夏建設西部獨具特色的旅遊目的地,要求福建建設海峽西岸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要求西藏建設國際著名的旅遊勝地,要求新疆建設我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等等。這些重大戰略政策將在「十二五」時期進入建設和成熟的關鍵階段,必將成為旅遊業因地制宜,加快發展的堅定支撐。
(四)科學技術發展的有力推動
隨著科技進步和信息化、網路化技術的日新月異,旅遊業和信息業的融合發展將成為必然趨勢,旅遊業將藉助新技術實現新發展,一是旅遊電子商務普及應用加快,旅遊和信息向深度融合推進;二是3G等先進技術和移動商務的推廣應用,真正實現以人為中心的旅遊電子商務應用。
總之,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部署上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思路,正確把握旅遊業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編制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更加重視國內旅遊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Ⅱ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什麼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Ⅲ 甘肅省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應以什麼樣的標准靠攏,來提升旅遊競爭力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實施旅遊產業強省戰略,推進旅遊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的開啟一年。全省旅遊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省十二屆九次全委(擴大)會議及全國旅遊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建設旅遊產業強省戰略,全面貫徹落實全省旅遊發展大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著力在深化改革、規劃編制、景區項目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擴大客源、優化環境等方面下功夫,集中解決可進入性、可駐足性、可消費性、可回頭性問題,全面落實我省旅遊業改革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全力推進我省旅遊業發展壯大。
全省旅遊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是: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56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975億元,分別比2014年凈增3000萬人次、195億元,同比增長24%、25%。
Ⅳ 求一份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版,電子版或下載鏈接都可以,謝謝。不要徵求意見稿
http://wenku..com/view/20f0151314791711cc7917e2.html
一份草案,希望對您有回所幫答助
Ⅳ 求一份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版,不要徵求意見稿,電子版或免費下載鏈接都可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兩大戰略基點"和"兩大戰略重點"做出了系統部署,並明確提出"積極發展旅遊業"。兩大戰略基點是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兩大戰略重點是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建議》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是指導我們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旅遊業「十二五」規劃的戰略依據。
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國際國內環境來看,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高速交通體系的快速完善,特別伴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穩步增加而持續增長的大眾化和多樣性消費需求,都為我國旅遊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未來五年,也是國際旅遊市場環境更加復雜,國內旅遊發展方式轉變任務更加繁重的五年,本次規劃的戰略目標是在科學分析形勢的基礎上,搶抓戰略機遇,轉變發展方式,以市場化為導向,提升產業發展的綜合素質,加速推進我國旅遊業在大眾旅遊新階段又好又快地發展。充分發揮旅遊業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促進文化繁榮、人民素質提高和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綜合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我國旅遊業在世界旅遊經濟體系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編制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在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面向國民消費為主體的大眾旅遊市場,深化旅遊資源,特別是都市和鄉村休閑生活資源的開發力度,進一步擴大與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融合,把旅遊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始終把遊客的滿意和社區居民的滿意作為新時期旅遊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進一步發揮信息化為主體的現代科技、現代商業模式和專業人才在產業轉型升級戰略中的主導作用,把旅遊業培育成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本次規劃編制體系由規劃綱要、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三部分組成。其中專項規劃包括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旅遊公共服務建設規劃、旅遊人才建設規劃、旅遊信息化建設規劃和第二期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是對「十二五」期間旅遊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宏觀指導,專項規劃是對旅遊業發展支撐保障和關鍵任務的深化,區域規劃是對重點地域旅遊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它們一起對規劃綱要形成重要支撐。
第一篇發展形勢
「十一五」期間,在全面完成各項規劃目標的基礎上,我國旅遊業奠定了以國民大眾旅遊消費為主體、國際國內旅遊協調發展的市場格局,世界旅遊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在國際國內市場開發、產業體系建設、產業功能釋放、體制機制創新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突破,旅遊業發展的國家戰略更加明確。
展望未來的五年,我國旅遊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國家旅遊發展戰略和地方發展旅遊的方針政策更加明確,國際國內市場基礎更加穩固,產業格局更加優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速交通體系的完善、以信息化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以科技、人才和資本市場為支撐的現代商業模式的創新,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機制的深化等都為我國旅遊業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的發展奠定了現實基礎。
在新的發展階段,人民群眾持續增長且不斷變化的旅遊休閑需求與相對滯後的旅遊生產力之間的基本矛盾,科學發展的戰略目標與傳統的發展手段之間的矛盾,發展速度、規模與發展效益、質量之間的矛盾,以及國際國內經濟穩定、社會發展、自然環境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都是我國旅遊業在今後一個時期需要重點關注並加以解決的戰略問題。
第一章「十一五」發展回顧
「十一五」期間,我國旅遊業全面完成了發展目標,國際國內消費需求穩定增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產業功能有效釋放,為進一步建設世界旅遊強國打下堅實基礎。在應對各種危機和挑戰的過程中,政府在旅遊領域的危機應對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也得到了檢驗和提升。
在過去的五年裡,國內旅遊市場的主體地位牢固樹立,旅遊業發展與人民群眾的關系更加緊密,成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旅遊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經濟的促進作用日益顯著。
一、旅遊業擴大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更加突出,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十一五」期間,我國旅遊業先後迎來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09年建國60周年、2010年世博會和亞運會等盛事,同時也遭遇了汶川特大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等眾多不利因素的沖擊。我國旅遊業抓住了發展機遇,表現出較強的產業適應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在產業發展的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目標。
2010年我國旅遊業總收入預計為1.44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6700多億元,超出規劃目標1.23萬億元17.1個百分點。旅遊業直接就業人數1150萬人,比2005年增加400萬人,超出規劃目標(1000萬人)15個百分點。
「十一五」期間,國內旅遊得到進一步發展,牢固樹立了在產業中的主體地位,旅遊消費在居民消費的比例持續上升,在擴大內需戰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確保了「十一五」期間我國旅遊業平穩較快增長。2009年,我國國內旅遊收入突破1萬億元。2010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預計為21.5億人次,比2005年增加近10億人次,超出規劃目標(17.8億人次)20.8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收入1.15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6200多億元,超出規劃目標(8500億元)35.3個百分點,國內旅遊收入占旅遊總收入的比例由2005年的68.8%上升至79.9%;居民出遊率1.4,比2005年增加0.5,超出規劃目標(1.31)7個百分點。旅遊已經成為人民群眾重要的生活方式,有力地推動了人民素質提高和生活質量提升。
圖1-1 2005-2009年旅遊總收入
圖1-2 2002-2009年國內旅遊人數
圖1-3 2002-2009年國內旅遊收入
bjhhlv newsdetail/4205_1.html
Ⅵ 十二五旅遊規劃的十一五時期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旅遊業取得明顯突破的時期。主要表現為: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逐漸優化,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產業功能有效釋放。
在經受四川汶川地震、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等諸多不利因素沖擊下,旅遊業表現出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調控能力,通過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化危機為轉機,我國旅遊業在各行業中率先實現復甦和增長,旅遊業總收入首次突破一萬億元,國內旅遊總人數首次突破20億人次,入境旅遊人數、旅遊外匯收入首次進入全球前五位。在全國旅遊行業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確立的總體發展目標。
旅遊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突破,基本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旅遊產品結構,相對完善的旅遊服務功能、具有競爭力的現代化旅遊產業體系,並形成了以國內市場為主體、三大市場協調發展的格局。
產業競爭力明顯提升,旅遊要素發育更加成熟,旅遊投融資體系不斷完善。度假產品、專項旅遊產品、旅遊新業態成為投資熱點,海外上市成為新興旅遊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其他產業開始介入旅遊業,加速了旅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
旅遊業日益受到社會關注,成為擴內需、調結構、促增長、惠民生的重要力量,在旅遊產業地位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融入國家戰略體系。國務院明確要求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陸續實施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加快發展旅遊業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加快發展鄉村旅遊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戰略措施。
服務國家外交戰略取得明顯突破,積極實施對外開放,國際旅遊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進一步確立了世界旅遊大國地位。
Ⅶ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方向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1、提升旅遊要素發展的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加快旅遊業與文化、體育等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培育形成新的優勢領域,完善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發展模式創新,加強新要素投入和現代產業運行方式運用,推進旅遊業集聚發展,提高產業素質,提升產業競爭力。
2、提高旅遊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行業協會改革,提升行業協會服務行業發展的能力,促進新型中介組織發展。放寬旅遊市場准入,打破行業、地區壁壘,鼓勵社會資本公平參與旅遊業發展,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旅遊產業。推動旅遊企業面向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加快培育旅遊業市場經營主體,促進旅遊業的集團化、網路化和品牌化發展。「十二五」時期爭取有中國旅遊企業進入全球500強。
3、加緊旅遊發展模式的現代化改造。加強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以及現在代公司治理結構和商業模式在旅遊業中的廣泛運用,推動旅遊企業的自主創新。促進旅遊業與金融、保險、信息、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的廣泛融合,推動旅遊業現代商業模式發展。推進旅遊產品和服務的升級,滿足多樣化的現代需求。
4、加快旅遊產業空間布局的國際化進程。以旅遊業作為提升國家整體形象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旅遊民間外交功能。面向國際市場,提高設施和服務的便利化程度,培育一批國際旅遊精品。全面對接國際標准,提升旅遊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國際旅遊合作,形成一批示範性國際旅遊合作區域,提升中國在國際旅遊事務中的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結合「走出去」戰略,加快海外接待體系建設。
Ⅷ 甘肅旅遊的發展歷程
世界銀行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城市發展局瑪拉·沃里克博士為團長的世界銀行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識別團一行17人,在甘肅省世行貸款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項目辦主任、甘肅省旅遊局局長鄧志濤和各相關部門的陪同下,赴六個項目市(蘭州、白銀、天水、酒泉、嘉峪關、張掖)對省項目辦提出的初選項目進行了為期11天的考察識別工作。考察結束後,甘肅省世行貸款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協調領導小組組長孫小系在蘭州會見了世行項目識別團一行。
世界銀行將向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提供貸款4000萬美元。主要用於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和文保規劃完善、旅遊市場分析及人才培訓、旅遊區相關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改善,世行的專家此次來蘭就是為了了解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和甘肅的社會、經濟、旅遊資源、旅遊業發展狀況。
孫小系會見時說,甘肅省政府非常重視此次世行貸款甘肅文化自然遺產保護項目,因為甘肅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自然遺產,但是,由於甘肅的經濟發展在中國相對還比較落後,對旅遊資源的開發、自然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和開發存在著不少的困難,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將促進全省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和旅遊業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鑒於世界銀行的貸款不是無償援助,甘肅在前期的項目篩選上對項目的實施和將來貸款的償還問題已做了周密的安排。總體來講,甘肅要借鑒以前實施世行項目的經驗,把這一期項目圓滿完成。
瑪拉·沃里克團長說,世界銀行對這個項目的關注程度是非常高的,首先這個項目給世界銀行一個機會能夠參與中國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同樣也能夠參與省裡面的一些發展戰略。而且這個項目給世界銀行一個機會能夠參與國家一級甚至是世界一級的文化自然遺產的保護工作,同樣這個項目也使世界銀行能夠與甘肅一起做出高質量的關於旅遊業發展的工作,這樣的發展能夠使人民群眾受惠。作為我們來講,這個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可持續的保護開發這些文化自然遺產。瑪拉·沃里克團長十分看好甘肅旅遊業的發展前景。她說,經過考察我們發現甘肅旅遊非常有潛力,通過政府的投入,通過了解旅遊業的市場,開發出適合市場的旅遊產品,文化自然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將能夠使旅遊業得到最大的效應。通過項目作出旅遊戰略方面高質量的規劃,這樣能夠帶動一些強制性的條文規定,另外能夠帶動私營部門對旅遊業的參與。希望甘肅省做好文化自然遺產保護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給各地起到一個好的示範作用,同時,能夠引來更多的海外投資者。
在總結會上,世行項目識別團對甘肅旅遊資源和旅遊產業發展、文化自然遺產價值以及對社會、對世界產生的影響給予了高度評價,表達了強烈的投資意向,並對考察的項目初步認為:項目准備工作認真充分,省項目辦和各項目市及項目單位的前期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甘肅方面提出的項目總體上符合世行貸款的投資方向和要求;個別項目規劃和設計建設內容還有欠缺,還需要做必要的調整。同時,世行方面還通報了下一步開展項目預評估、正式評估和項目談判及提交世行董事會的時間進程表和工作計劃。中科院專家為甘肅旅遊業發展獻計謀策
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12月9日,甘肅省旅遊局組織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分院、蘭州大學、甘肅省林業調查規劃院、西北民族大學、浙江省旅遊職業技術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對由蘭州大學和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主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設計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項目進行了了評審。該項目由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長副院長安黎哲負責。
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在甘肅省西南部,位於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處。屬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地質構造上處於秦嶺與昆侖兩大地槽褶皺系的連接處。是古代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之一,即史稱「河南道」, 是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10個藏族自治州之一。平均海拔3000米。山脈主峰高度多在海拔3500—4500米之間。甘南藏族自治州地處長江、黃河上游,境內河溪縱橫,主要有黃河、洮河、大夏河、白龍江。山原之上湖泊、濕地、峽谷、瀑布眾多,多處有大型溶洞,被稱為「天池」,奉為「神湖」。聚居著藏、漢、回、蒙、土、撒拉、保安、東鄉等24個民族。全州寺廟林立,宗教氛圍濃烈,以藏傳佛教為主,包括主要教派傳承、原始苯教、伊斯蘭教等。其境內的拉卜楞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東方梵蒂岡」之稱。
「甘南藏族自治州設計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對甘南藏族自治州設計旅遊業從自然人文背景、旅遊發展歷史現狀、旅遊資源綜合評價、旅遊資源吸引潛力評價、旅遊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旅遊市場與需求潛力分析、旅遊產業定位與發展戰略、旅遊發展PEST分析、旅遊發展SWOT分析、旅遊發展支持系統分析、旅遊商品發展規劃、旅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旅遊經濟系統規劃、旅遊形象系統規劃、旅遊產品規劃、旅遊市場營銷策劃、旅遊發展的政策和策略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規劃。專家組通過評審認為規劃突破了傳統的旅遊規劃模式,聚類旅遊資源和線路旅遊資源的分析有創意;在旅遊市場調查上,從市場發展趨勢、甘南旅遊市場結構及產品和市場的對應關系的分析准確定位了甘南旅遊的目標市場;在空間布局上採用三層區劃,以帶串聯的規劃思路,針對性強,九大旅遊區的空間構架符合甘南旅遊發展的實際,有較強的指導性;旅遊形象策劃准確地把握了甘南州的地脈、文脈。專家組認為規劃基礎研究深入、科學有效,分類指導措施有力,有利於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Ⅸ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是什麼時候正式發布的
中國旅遊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於2011年6月正式發布。
2011年8月正式印刷發版,刊號為ISBN 978-7-5032-4195-6,售價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