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旅發展 » 文化旅遊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文化旅遊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發布時間: 2021-01-08 09:08:12

⑴ 在此基礎上,對完善黃山市文化旅遊開發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和對策。翻譯成英語

On this basis,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cultural tourism in the city of Huangshan.

⑵ 論旅遊發展對民俗文化的影響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某地為例

給你找一篇現成的論文,那東西網很好找,你自己總結一下吧!

打造特色旅遊品牌 促進產業快速發展
涼州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自漢武帝開辟河西四郡起,一直就是河西乃至西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重鎮,素有「四涼京華,河西都會」之稱。千百年來,生活在涼州這片沃土的先民們,創造了亘古未有的歷史文明,遺存下豐富的文化遺產,雷台漢墓、天梯山石窟、文廟、羅什寺、海藏寺、古鍾樓、百塔寺及銅奔馬、西夏碑等,這些文化遺產不僅記錄了涼州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偉大的創造精神,而且為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資源,並逐步得到了開發利用。從旅遊資源總量上看,目前,已完成了「量」的積累,但要實現旅遊開發「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的格局,卻遇到了旅遊規劃缺乏大手筆,旅遊開發「小、弱、散、差」、旅遊精品打造不夠、旅遊發展缺乏後續力等諸多問題。如何整合資源,打造旅遊精品,開發富有特色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旅遊品牌,從而實施精品帶動戰略,建設旅遊經濟強區,成為我們思考和解決的首要問題。一、准確定位,樹立核心旅遊景區旅遊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和一個地區,如果沒有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沒有配套完善的旅遊設備,沒有良好的旅遊環境、旅遊服務和安全保障,旅遊業就難以興旺發達。特色是旅遊之魂。雖然,涼州旅遊資源豐富,但由於缺乏大手筆的規劃和大力度的開發,仍處於缺乏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小、弱、散、差的局面,這就導致了涼州旅遊產品長期在國內外旅遊市場中缺乏競爭力,長遠來看也就缺乏持久吸引力和生命力。所以涼州旅遊業的發展必須要打造富有特色的旅遊品牌。必須在依託古代現代的各種文化底蘊,深挖「五涼」文化、西夏文化、天馬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佛教文化、飲食文化等,在鮮明的旅遊文化地域特徵的基礎上,准確定位,整體規劃,系統開發,打造特色旅遊品牌。那麼,涼州旅遊的核心景區是什麼?怎樣開發建設才更具特色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所謂核心景區就是特色突出、內涵豐富、規模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輻射帶動作用的比較成熟的旅遊景區。近年來,我們打出了「中國旅遊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等促進武威開放開發、經濟發展的幾張名片,這些名片均以最富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涼州旅遊名勝和產業優勢而推出。其中,「中國旅遊標志銅奔馬的出土地雷台」、和「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百塔寺」就是涼州富有特色且極具影響力的景區,而且,通過近幾年的規劃開發已初具規模,而聞名遐爾的莫高葡萄酒的生產基地又在城東生態農業旅遊開發區內。所以涼州旅遊核心景區,小而言之可以是雷台旅遊景區和百塔寺旅遊景區,大而言之就為包括百塔寺、天梯山石窟、莫高葡萄長廊、沙漠公園、黃羊綠色食品園及長城遺址、騰格里沙漠等人文自然資源在內的城東生態觀光農業旅遊區。因此,在構築涼州旅遊產品的格局上,要以雷台、百塔寺為核心,優先發展打造為武威的旅遊品牌產品,以品牌為號召,以點帶面,輻射全局。二、突出特色,面向市場培育精品旅遊首先必須要有能夠吸引遊客前來的吸引物,才能帶動客流,進而帶來物流和貨幣流等。在旅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沒有打得響的旅遊產品,很難在市場站穩腳跟,更談不上發展。因此,涼州旅遊必須要營造一批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有強勢吸引力的高水平旅遊名牌產品,才能最大限度凸現資源優勢和競爭優勢。旅遊品牌是產品質量本身重要性的必然反映,產品質量是品牌的基礎。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中國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這說明品牌和質量是一個戰略問題,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產品所屬地的形象。涼州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明顯,一大批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蘊涵極高、開發價值極大的旅遊資源,是涼州發展旅遊經濟的最大優勢所在。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隨著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城鄉、區域、經濟社會、人與自然、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發展的精神,抓緊涼州旅遊精品建設,精心規劃、精心設計、精心建設、精心管理、精心服務,以精品促進發展,以精品帶效益,是當前涼州旅遊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發揮旅遊資源優勢,實現涼州旅遊可持續發展,建設旅遊經濟強區的關鍵所在。首先,要將百塔寺建成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國家級民族團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物保護基地和文化旅遊勝地,進而挖掘出百塔寺這個旅遊品牌的巨大潛力帶動城東旅遊區;同時,要建設連接城區、天梯山石窟,輻射城東的區域旅遊中心,還要開發蓮花山風景區及西營葯王溫礦泉等新興高品位旅遊產品。其次,要盡快實現現有旅遊產品的優化升級,打造一批特色各異、門類齊全的旅遊產品。第三,要著力開發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這是涼州旅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重點。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發展的龍頭產業,要實現旅遊經濟的跨越式目標,關鍵在於吸引遊客,增加遊客的人數和游覽次數,核心在於延長停留天數,目的是要擴大綜合消費。不可否認,雷台、文廟、百塔寺、天梯山石窟等傳統觀光型旅遊景點,在涼州旅遊業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而且現在和今後仍將繼續發揮作用。但是,隨著旅遊市場的發展變化,人們的旅遊需求已由單一的觀光轉向參與、娛樂、體驗和休閑。而傳統旅遊產品恰恰不能滿足遊客的這一需求,依靠它們實現客源增長,延長在涼停留時間,增加旅遊綜合消費可能性不大。但是,對於城東生態旅遊的開發,為我們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可能。因為,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是一個集歷史文化游覽區、農業科技示範區、沙漠綠洲游覽區、珍奇動物觀賞區、沙漠腹地探險區、沙漠生態觀賞區、農耕飲食文化區、莫高旅遊度假區在內的綜合性旅遊區域。這一旅遊景區的建設,既可作為涼州歷史文化游的延伸,又可豐富涼州旅遊的內容,彌補涼州旅遊的不足,給遊客提供全新的旅遊體驗。在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區的開發上,要以自然文化為基礎,以歷史文化為依託,以生活文化為核心,突出三種文化,體現游樂結合,達到體驗目的。通過讓遊客「尋古覽勝、體驗時尚、享受自然」,使遊客感受從容歡暢的生命體驗節奏、清新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鮮活豐富的旅遊文化元素,從而形成以健康體驗為主題,集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療養健身為一體的大型旅遊度假勝地。三、形成合力,共造涼州旅遊「航母」建設涼州旅遊品牌必須舉全社會之力,必須在全區上下達成抓旅遊就是抓經濟,抓旅遊就是抓中心的共識,形成整體合力,採取多種形式,大力開發涼州旅遊產品今後,涼州旅遊應堅持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開放為契機,以創新為動力,採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文化帶動等措施,恢復提升歷史人文景觀,開發整合現有旅遊資源,加速形成旅遊區域中心,進一步增強旅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圍繞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兩條線,確立旅遊開發的重點,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國家級旅遊精品景(區),徹底改變目前各旅遊景點開發各自為政,「小、弱、散、差」 、的開發格局 ;要通過對具有推動作用的旅遊景區(點)的開發擴散,集中力量,有重點地開發優質旅遊增長中心,促進資源優勢向產品優勢、市場優勢的轉化。第一,要高標准、高水平,高品位地對涼州旅遊進行整體規劃,形成發展的總體藍圖。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要重點作好精品旅遊景區、旅遊線路、特色文化和旅遊項目的規劃編制工作。使旅遊發展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銜接,與區域發展規劃、年度實施計劃相協調,與建設、交通、林業等各相關專業規劃相結合,使旅遊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第二,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走「以資源換資金,以市場換投入」的路子,建立內外並舉,上下齊抓,廣開財源的社會化、市場化的旅遊投資體系。要改變「有多少錢就開發多少資源,建設多少項目」的舊做法,樹立「先講項目再設法籌錢」的旅遊發展新理念,積極吸引外資、民資、財資等,多渠道解決開發旅遊的資金來源,形成政府、部門、企業、社會、個人眾人拾柴的積極局面,共建精品旅遊景區,共創涼州旅遊的良好局面。第三,要深度挖掘旅遊資源的文化內涵。旅遊經濟是特色經濟,特色是旅遊的靈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礎。旅遊精品的建設,只有藉助文化內涵才能更具魅力、更具生命力。旅遊文化建設應加強旅遊目的地文化建設和旅遊景區文化的培育以及特色文化的開發。因此,除了對景區文化的提煉以外,主體上應加強西涼文化的研究,並輔之以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涼州建築文化(古城、殿堂、寺廟、園林故居、墓葬遺跡)、金石文化(青銅器、碑刻、印幣、岩畫等)、石窟文化(天梯山石窟的繪畫、雕塑、建築等石窟藝術,石窟的淵源、發展、影響等)、佛教文化(名剎、高僧、講經弘法)、西夏文化(西夏文、西夏文物遺存)及民間民俗、飲食文化的研究,提高旅遊景區的文化附加值,以增強涼州旅遊產品的活力。第四、要實行品牌一體化,使旅遊景區組成相對緊密的聯合體,統一打造涼州旅遊的品牌形象,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這樣可整合旅遊資源,降低經營成本,壯大旅遊規模,使遊客在有限的時間內游覽更多的景點。涼州文化旅遊資源豐富,但景點景區又相對分散,提供給遊客的是破碎的、片段的、單調的產品,而產品的內在結構不夠合理,缺乏互動、參與、刺激的內容,遊客難以產生高質量的旅遊體驗,無法滿足遊客的期望值,很多遊客慕名而來,又失望而歸,直接影響了涼州旅遊形象的樹立。很多人認為,涼州有許多國家級、省級文物,認為這是發展旅遊業的資本。其實文物不同於旅遊資源。這是因為旅遊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行業,遊客的消費決定旅遊產品的供給。一些歷史遺跡從專業角度看,具有很大的魅力,但從旅遊角度看,一些文物古跡,由於年代久遠,與現實生活脫離太久,無法吸引旅遊者,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為此,我們必須根據市場需求,在弘揚歷史文化,包裝開發文化資源的同時,選擇一批有市場需求,能吸引遊客注意力的景點進行開發建設,並對現有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實行品牌一體化,從而推動涼州旅遊業的發展。因此,涼州旅遊產品在打造精品時,就要根據其內涵和特色高起點規劃,大起點投入,高品位建設,整體性開發,使之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特色突出、內涵豐富、景色優美的品牌景點,並以打造的雷台、百塔寺等景點為龍頭,以時尚的生態旅遊、求知的科考旅遊、特色的文化旅遊、體驗的探險旅遊、健康的體育旅遊和溫馨的鄉村旅遊為主體,以城東生態農業觀光旅遊和城西葯王溫礦泉療養度假旅遊為兩翼共同構築涼州旅遊發展的大聯合、大聯動、大產業、大旅遊的格局,聯手共造涼州旅遊的「航母」

⑶ 旅遊商品化的對策及思考

傳統文化是促進麗江旅遊發展的催化劑,納西族的人文精神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亮點。麗江保存了完整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級的人類文化財富。文化資源是麗江最大的優勢資源,麗江最大優勢也就是文化優勢,如果喪失了這一點,麗江旅遊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世界文化遺產將會名不副實。因此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一) 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保護傳統文化的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是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尤為重要。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納西人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要考慮怎樣使傳統與現代整合,怎樣才能使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護、發展和傳承。但只有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必須喚醒納西人民的保護意識。首先,在各機關單位、農村和學校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培養納西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加強農村學校的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更加豐富自己的母語詞彙,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三是通過社區的教育,鼓勵家長主動承擔起向子女傳承文化的責任,鼓勵人們以講納西話為榮,以維護傳統文化為己任。四是通過有關部門開發和規范民族傳統節日和服飾、歌舞、飲食等,使納西族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二)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嚴控無度的文化開發
旅遊業波及的地區,作為旅遊資源的地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被商品化。雖然麗江依託文化創出了品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引來了更多的外來開發商打文化的主意,使當地文化商品化的趨勢愈演愈烈,文化也就被大量的塗改,變得面目全非。作為納西人,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開發商以優勢文化的習慣整理、加工、包裝民族文化,使民族傳統文化舞台藝術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這實際上是對民族文化進行掠奪式開發,已成了一種假造的民族文化,從而破壞了民族文化的變遷軌道,極不利於民族地區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文化開發必須嚴格控制,有關部門應該作好以下工作:一要規范旅遊市場,堅決杜絕短期行為的所謂「文化」開發。二要正確引導,讓當地人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旅遊之中,自覺擔當起維護傳統的使者。三是繼續發揮好民族研究專家和學者的作用,為政府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獻言獻策。
(三)保護古城,保護古城的人文景觀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傳統聚居地,是納西族傳統文化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載體。數百年來,納西人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享受著寧靜安詳的生活。這座「活」著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由世代以古城為家的居民們創造出來的,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構成了獨樹一幟的「活」的古城文化。因此保護古城文化最重要的是留住當地的土著居民。之前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都是較有效的,但這項工作必須抓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動員社區參與,把社區居民作為旅遊發展的主體進入旅遊規劃,旅遊開發等涉及旅遊發展重大事宜的決策、執行體系中。將社區的環境、社會和文化背景都納入旅遊發展規劃之中,使旅遊發展的整體目標和重點與本地居民的目標和重點相互協調一致,正確引導當地居民在依靠旅遊獲得利益的同時,自覺維護傳統習俗和生活習慣,主動參與到維護傳統的行列中。二要關注古城居民的生活狀況,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如果對古城居民的要求和困難視而不見,讓大多數居民眼睜睜看著旅遊經濟所帶來的種種好處自己不能從中受益,反而還要忍受由於旅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承擔旅遊發展的各項成本(包括環境、社會成本等)。這種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可避免地產生抵制、消極和敵對情緒。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願望、要求、態度、看法和權利,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要尊重當地的意識形態,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通過運用當地的知識,吸納當地的做法,將當地的文化價值觀和傳統與民俗旅遊開發相結合,使推出的旅遊活動能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與支持。不斷地征詢並採納當地社區的意見和建議,使之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使居民都能從旅遊收入中體現出在古城居住的優越性,成為旅遊開發的主人,而非旁觀者或受害者。三要不斷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和商品經濟意識,逐步增強他們適應市場和保護自己文化的能力。
(四)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
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倫理體系受到了強烈沖擊,導致一些諸如傳統道德失落、秩序失控的現象發生,給人一種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消極印象,極大地損害了麗江原本良好規范的旅遊氛圍,直接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應大力發揚民族精神,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得以恢復,使納西族的優良傳統能夠繼續傳承和發展。在弱小民族面臨強大主流文化進入而處於困惑時,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應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用良好的道德風尚樹立納西人的形象。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存危機,同時也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導致了信仰危機、道德危機、情感危機、家庭危機。納西社會卻是一個重視情感生活的社會,老人受到愛戴,親情與友情是維系社會存在發展的基本手段,它營造的溫情籠罩著每一個社會成員,使他們從生活中找到幸福。人倫與親情是人類存在的精神支柱,呼喚人與人之間的愛,應該是人類永遠的精神財富,而納西文化卻恰巧具備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品質,是對現代文明的重要補償。因此,發揚民族精神並不是回頭路,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與選擇,將會有利於麗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重視教育,不斷提高納西族的整體素質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古以來,納西人民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歷朝歷代的傑出人物和「天雨流芳」的牌坊,給我們留下的不是吃祖宗飯,走回頭路,而是一種警示和激勵。在所謂納西族先進、文明的贊譽聲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農村教育,重視各中學的輟學現象。一是進行升學教育,激勵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二是不斷提高旅遊業的服務檔次,提高用人的標准和要求,逐步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長效投資與現實經濟利益的認識。
四、小 結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中的延續,它負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著一個民族在其歷史的自我生存發展中不斷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創造力以及自我約束力。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已成為引人注目的一個熱點問題,大力加強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應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注釋:
[1]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2]郭大烈,和志武.納西族史[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
[3]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4]馬曉京.西部地區民族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 [J].旅遊學刊,2000
[5]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6]李頡.納西族傳統文化功能的轉移[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7]和愛紅.麗江古城的保護和開發研究[J]. 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
參考文獻:
[1]馬曉京.西部地區民族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J].旅遊學刊,2000,.
[2]王嵐.雲南民俗旅遊資源開發中的幾個問題[J].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3,
[3]和愛紅.麗江古城的保護和開發研究[J]. 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
[4]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5]李頡.納西族傳統文化功能的轉移[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6]方慧,黃琪,周芳,熊瓊芬.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7]郭大烈,和志武.納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8]陶偉.中國「世界遺產」的可持續旅遊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
[9]肖星.嚴江平 .旅遊資源與開發[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0.

⑷ 淺談旅遊業發展對策研究

(一)強化旅遊大管理意識
貴州要加快發展旅遊業就必須對旅遊業實施全面、全方位、權威性的管理,覆蓋全行業,對市場的多層次發揮作用,形成調控體系,實現由單一部門管理旅遊向相關部門共同管理旅遊的方式轉變。旅遊的綜合性 和依託性使行業跨度大、行業界線模糊,旅遊市場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門多,旅遊管理部門不可能包攬其它管理部門的職能,對旅遊市場的有效管理必然是一種聯合管理,應處理好旅遊管理部門與相關部門管理的關 系。相關部門必須把涉及到本部門旅遊方面的管理作 為自己份內的事來抓.職責到位.形成有效的旅遊管理體制 。
(二)塑造旅遊形象,加強宣傳促銷力度
盡管貴州在塑造旅遊形象的道路上走得很艱難,而且成效甚微。但筆者認為貴州還是必須堅持塑造出一個鮮明、易記的旅遊形象,因為形象樹立對於貴州旅遊持續發展的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發現幾乎所有旅遊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在旅遊開發時都是追求一種將整體而非若干景點作為旅遊吸引力因素來推動市場,依靠形象吸引旅遊者前來旅遊。貴州過去塑造的旅遊形象、打出的宣傳口號變化太多、特色不明。如今貴州旅遊形象定位應站在全國這個角度,從旅遊者心理感應和市場需求的角度來考慮,貴州旅遊形象設計既要符合自己的資源特色和歷史文脈,又要對市場有吸引力。在對外進行旅遊宣傳時,應在建立一個總體旅遊形象的基礎上再針對客源市場的特徵予以區劃。如貴州的總體旅遊形象可定為「神奇貴州多彩風」,然後針對沿海地區推出「原生態自然風光、五彩民族風情」形象;www.bfblw.com/lw1.asp?ID=177對中原市場推出「綠色喀斯特王國、秀美山水之鄉」形象。諸如此類,讓貴州首先在世人心中留下一個深刻旅遊形象後,又在不同的客源市場擁有獨具特色、不可替代的旅遊吸引形象。
(三)突出旅遊文化內涵,打造特色旅遊精品
當前在文化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形勢下,旅遊經濟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開發出的旅遊產品檔次和附加值越高,競爭力就越強。貴州的旅遊文化本底是豐富的,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和特色文化資源。但現在缺乏挖掘、整合及宣傳。貴州可在紅色文化、古鎮文化、夜朗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屯堡文化、酒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讓貴州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內涵緊緊纏繞在一起。在挖掘整合基礎上,要將貴州旅遊文化性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方式推廣出去。其中,舉辦文化節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文化節是結合地方特有人文資源與文化資產所舉辦的節慶活動,喚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更成為觀光客的主要吸引力,2005年中國·貴州黃果樹瀑布節所推出的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就是一個成功的示例,它為貴州旅遊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提升了貴州旅遊的文化和品位,但該節目在畫面精緻性、市場運作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要想打造貴州旅遊品牌,提高貴州旅遊經濟效益,僅憑一個黃果樹瀑布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我們貴州擁有一批在國內乃至國際上具有吸引力、競爭力的高品位旅遊產品。

⑸ 要寫一篇關於某地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對策研究的論文,但是完全沒有頭緒,不知道從何下手,求大神幫忙

可以先去網路文庫看看,如果嫌資料不多的話還可以去萬方這類網站看看。如果對於論文的要求比較高,免費的論文無法滿足需求,只能找網上那些付費的論文了,或者去圖書館找資料。
一般的論文,分為分析的目的和意義、目前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也可以加一個實例來加以分析。

⑹ 求論文 我國休閑旅遊的swot分析及開發策略

對旅遊行業管理部門而言,要考慮旅遊發展的遠景,原有的項目規劃、產品建設、服務體系等都需要調整和適應。新的休假制度實行後,旅遊市場預測難度加大。當務之急是要抓住機遇把握旅遊市場動態。同時,旅遊行業管理部門的安全監管壓力加大,而且遊客活動的范圍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景區,多樣化的個性旅遊方式會給旅遊安全監管帶來嚴峻考驗,城市旅遊危機管理勢在必行。

休閑度假旅遊開發面臨的困難

休閑度假旅遊是旅遊者支配自己的「閑暇」時間用於度假旅遊活動,以達到放鬆、體驗、娛樂、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為和過程,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已引起政府和旅遊業界的極大關注和重視。如何協調各產品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將休閑度假這一新型的產品融於原有的旅遊產品,是新休假制度實施後必須關注的焦點問題。首先要處理好觀光旅遊及其他旅遊與休閑度假旅遊之間的關系,在傳統觀光旅遊產品中融入休閑度假的概念。休閑娛樂項目的設置要符合消費能力與消費習慣,對高檔的娛樂產品要適當控制,增加大眾休閑項目,特別是對民間豐富的傳統游藝項目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以深度挖掘。
休閑度假旅遊由於其涉及面廣、要求高,在由觀光型旅遊向休閑度假與觀光並重型轉化過程中必然要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土地利用中的矛盾、管理體制上的矛盾以及與風景名勝區的矛盾。由於城市化建設在不斷發展,土地資源日漸稀缺成為開發建設的限制性因素。旅遊用地屬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
然而旅遊項目是產業關聯度較大的長線投資項目,綜合效益好但直接效益並不一定很好,如果沒有部分旅遊房產等直接經濟效益較好的項目作為補償,投資熱情並不高。開發休閑度假旅遊不僅要有固定的度假區的建設,而且還要有各種休閑活動的配合,如閑適性的休閑觀光、各種休閑文體活動、休閑購物等,與城市建設、社會服務系統、文化產業、商貿業等其他產業都有密切的關系,加強與相關產業的系統整合,特別是深層次體制上的整合對於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是很重要的。

發展國內休閑度假旅遊的對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休閑度假旅遊產業,驅動休閑度假旅遊市場
旅遊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新的休假制度對旅遊產業發展的影響,加強對休閑經濟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明確休閑度假旅遊在旅遊產業中的地位。休閑度假旅遊規劃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合理配置目的地的旅遊資源,科學考慮景區或者旅遊目的地的長遠發展戰略。休閑度假旅遊的發展要符合國情和旅遊環境的特色,符合目前旅遊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互動、參與、文化性強的休閑產品成為新休假制度下旅遊業轉型的特徵。 要處理好觀光、會議、居住、獎勵與度假等的關系,在功能與方式分類上可以突出會議度假、獎勵度假、親子型家庭度假、情侶度假、銀發度假、分時度假、休閑農庄等重點市場的驅動。要加強城市休閑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交通條件、娛樂設施、文化設施、景觀建設的改善,重視城市生態休閑環境和休閑文化品牌的培育。結合城市特色,推廣基於休閑活動的旅遊產業發展模式,開發各類具有吸引力的休閑度假旅遊產品。
旅遊經營管理部門可以聯合媒體,組織車迷俱樂部、驢友俱樂部和熱心讀者參與一些個性化的旅遊活動,例如鄉村採摘游、自駕游以及戶外探險等新興旅遊休閑方式。作為景區和旅遊目的地應當順應形勢,必須考慮自駕車因素,建設多層級服務的自駕車、房車營地,形成旅遊目的地基營式度假體系。
(二)構建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體系,提升傳統民俗文化品位
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假日經濟格局,遊客的出遊時間將更具靈活性,形成從短線到長線,從春季到冬季的多時段、多季節、多線路的多元化旅遊形式。旅遊部門要以旅遊新需求為出發點,增加休閑內涵。要加快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積極推動城郊旅遊發展,規范提升鄉村旅遊。通過深度挖掘、創新培育,加快開發建設一批滿足高端消費的高端休閑度假旅遊產品。加快開發一批能適應大眾休閑需求的旅遊產品。建設具有示範作用的遊憩對旅遊行業管理部門而言,要考慮旅遊發展的遠景,原有的項目規劃、產品建設、服務體系等都需要調整和適應。新的休假制度實行後,旅遊市場預測難度加大。當務之急是要抓住機遇把握旅遊市場動態。同時,旅遊行業管理部門的安全監管壓力加大,而且遊客活動的范圍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的景區,多樣化的個性旅遊方式會給旅遊安全監管帶來嚴峻考驗,城市旅遊危機管理勢在必行。

休閑度假旅遊開發面臨的困難

休閑度假旅遊是旅遊者支配自己的「閑暇」時間用於度假旅遊活動,以達到放鬆、體驗、娛樂、健康和自我完善目的的行為和過程,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已引起政府和旅遊業界的極大關注和重視。如何協調各產品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將休閑度假這一新型的產品融於原有的旅遊產品,是新休假制度實施後必須關注的焦點問題。首先要處理好觀光旅遊及其他旅遊與休閑度假旅遊之間的關系,在傳統觀光旅遊產品中融入休閑度假的概念。休閑娛樂項目的設置要符合消費能力與消費習慣,對高檔的娛樂產品要適當控制,增加大眾休閑項目,特別是對民間豐富的傳統游藝項目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以深度挖掘。
休閑度假旅遊由於其涉及面廣、要求高,在由觀光型旅遊向休閑度假與觀光並重型轉化過程中必然要遇到許多困難,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土地利用中的矛盾、管理體制上的矛盾以及與風景名勝區的矛盾。由於城市化建設在不斷發展,土地資源日漸稀缺成為開發建設的限制性因素。旅遊用地屬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
然而旅遊項目是產業關聯度較大的長線投資項目,綜合效益好但直接效益並不一定很好,如果沒有部分旅遊房產等直接經濟效益較好的項目作為補償,投資熱情並不高。開發休閑度假旅遊不僅要有固定的度假區的建設,而且還要有各種休閑活動的配合,如閑適性的休閑觀光、各種休閑文體活動、休閑購物等,與城市建設、社會服務系統、文化產業、商貿業等其他產業都有密切的關系,加強與相關產業的系統整合,特別是深層次體制上的整合對於發展休閑度假旅遊是很重要的。

發展國內休閑度假旅遊的對策建議

(一)科學規劃休閑度假旅遊產業,驅動休閑度假旅遊市場
旅遊相關部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新的休假制度對旅遊產業發展的影響,加強對休閑經濟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明確休閑度假旅遊在旅遊產業中的地位。休閑度假旅遊規劃要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合理配置目的地的旅遊資源,科學考慮景區或者旅遊目的地的長遠發展戰略。休閑度假旅遊的發展要符合國情和旅遊環境的特色,符合目前旅遊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互動、參與、文化性強的休閑產品成為新休假制度下旅遊業轉型的特徵。 要處理好觀光、會議、居住、獎勵與度假等的關系,在功能與方式分類上可以突出會議度假、獎勵度假、親子型家庭度假、情侶度假、銀發度假、分時度假、休閑農庄等重點市場的驅動。要加強城市休閑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交通條件、娛樂設施、文化設施、景觀建設的改善,重視城市生態休閑環境和休閑文化品牌的培育。結合城市特色,推廣基於休閑活動的旅遊產業發展模式,開發各類具有吸引力的休閑度假旅遊產品。
旅遊經營管理部門可以聯合媒體,組織車迷俱樂部、驢友俱樂部和熱心讀者參與一些個性化的旅遊活動,例如鄉村採摘游、自駕游以及戶外探險等新興旅遊休閑方式。作為景區和旅遊目的地應當順應形勢,必須考慮自駕車因素,建設多層級服務的自駕車、房車營地,形成旅遊目的地基營式度假體系。
(二)構建休閑度假旅遊產品體系,提升傳統民俗文化品位
帶薪休假制度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的假日經濟格局,遊客的出遊時間將更具靈活性,形成從短線到長線,從春季到冬季的多時段、多季節、多線路的多元化旅遊形式。旅遊部門要以旅遊新需求為出發點,增加休閑內涵。要加快鄉村旅遊度假區建設,積極推動城郊旅遊發展,規范提升鄉村旅遊。通過深度挖掘、創新培育,加快開發建設一批滿足高端消費的高端休閑度假旅遊產品。加快開發一批能適應大眾休閑需求的旅遊產品。建設具有示範作用的遊憩商務區和環城遊憩帶,開拓夜間娛樂市場,開發水上運動休閑娛樂項目,啟動精品節慶工程,開發特色表演項目。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增強了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傳統文化影響力,旅遊區域可能出現以近郊、祖地為目的地的清明掃墓旅遊和以賞月、家鄉為目的地的中秋親情旅遊兩輪旅遊小高峰,並將促進傳統土特產的熱銷,興旺傳統旅遊商品市場。旅遊經營部門要適時調整自己的旅遊產品和線路安排,加深旅遊的文化內涵和民俗特色,努力用文化休閑品牌提升旅遊產品層次,以旅遊項目展示文化意蘊,把挖掘文化內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務貫穿於旅遊產品要素建設之中。要積極培育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市場。 商務區和環城遊憩帶,開拓夜間娛樂市場,開發水上運動休閑娛樂項目,啟動精品節慶工程,開發特色表演項目。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增強了國家法定節假日的傳統文化影響力,旅遊區域可能出現以近郊、祖地為目的地的清明掃墓旅遊和以賞月、家鄉為目的地的中秋親情旅遊兩輪旅遊小高峰,並將促進傳統土特產的熱銷,興旺傳統旅遊商品市場。旅遊經營部門要適時調整自己的旅遊產品和線路安排,加深旅遊的文化內涵和民俗特色,努力用文化休閑品牌提升旅遊產品層次,以旅遊項目展示文化意蘊,把挖掘文化內涵和提升文化品位、提供文化服務貫穿於旅遊產品要素建設之中。要積極培育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市場。

熱點內容
微山湖島旅遊攻略 發布:2021-03-16 21:45:18 瀏覽:387
適合78月份國內旅遊的地方 發布:2021-03-16 21:42:27 瀏覽:6
文化旅遊部單位 發布:2021-03-16 21:42:22 瀏覽:118
深圳周邊游推薦免費的 發布:2021-03-16 21:42:18 瀏覽:696
塑州旅遊景點 發布:2021-03-16 21:40:53 瀏覽:84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發展前景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58
旅行社psd 發布:2021-03-16 21:39:03 瀏覽:174
常州旅遊業發展現狀 發布:2021-03-16 21:35:14 瀏覽:330
棋牌在線游戲必去797ag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217
有四個旅遊團三條路線 發布:2021-03-16 21:33:30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