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區文化旅遊局
① 深圳市龍崗區安監局長是什麼級別
深圳副省級城市幹部高配,龍崗區安監局局長正處級幹部。
② 深圳龍崗區的簡介有嗎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部,經濟特區管理線以北。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連羅湖區、鹽田區及香港,西接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總面積940.9平方千米(「龍崗區政府網站」為844.07平方千米)。200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9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460萬)。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518172。代碼:440307。區號:0755。拼音:Longgang Qu。
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地勢屬低山丘陵濱海區,區內最高的山峰是位於大鵬半島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3℃,最高氣溫37℃,最低氣溫1.4℃,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
基本概況
龍驤虎步,騰蛟起鳳。
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接深圳經濟特區,西連寶安,北通惠州和東莞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儲備豐富的土地資源、風光旖旎的黃金海岸和歷史悠久的客家文化,是改革開放的熱土和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
揚帆競渡賦華章,開拓進取譜新篇。龍崗區委、區政府謀大局,抓大事,著眼長遠,關注民生,使龍崗煥發出蓬勃生機。近年來,龍崗各項指標年均以兩位數速度飈升,經濟發展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8.68億元,增長18%;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一個規劃科學、產業發達、環境優美、文化繁榮的新龍崗,正以其嶄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
躬身盡責促和諧,革故鼎新再騰飛。目前,龍崗區委、區政府正帶領百萬勤勞智慧的龍崗人民,借深圳成功取得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的東風,緊抓本屆運動會主場館落戶龍崗的歷史性機遇,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實施自主創新和發展循環經濟為戰略支撐,努力推進和諧龍崗、效益龍崗、平安龍崗、生態龍崗建設,把龍崗打造成為代表深圳21世紀發展水準的現代化中心城區。
經濟建設
龍崗建區以來,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各項指標持續快速增長。目前,龍崗區進入新的發展周期,經濟總量占深圳市經濟的比重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呈現出又好又快的勢頭。2006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3.87億元,第一、二、三次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2.47、694.59、356.82億元 ,三產比例是0.2:65.9:33.9 ,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現代物流、商貿、運輸、文化產業、房地產、海濱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初具規模的外向型經濟格局。
◆工業 龍崗區具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有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和豐富的土地資源,土地儲備量居全市六區之首。2006年,全區實現工業增加值662.4 億元,佔全市的比重達23.2%。在工業產業結構方面,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63家,其中超億元的重點企業近228 家,成為穩定和拉動全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48.6 %,成為工業發展的支柱;民營經濟保持迅猛發展勢頭,2006年共吸引民企投資50 億元,已接近外資規模。全區已形成了產業以工業為主導、工業以高新技術和現代裝備製造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以民科企業為主導的新格局。
◆農業 龍崗區是深圳市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擁有農業用地10000公頃、海域440平方公里。通過加快發展花卉生產、種苗繁殖和海水養殖,積極推行規模生產,推廣先進技術,走出了一條設施化、園區化、科技型的現代都市農業發展道路,形成了 「設施農業」、「園區農業」、「海洋農業」並重發展的農業結構和以水果、蔬菜、花卉、畜牧、水產五大產業為龍頭的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堅持生產與研究並重和科技興農的發展戰略,不斷擴大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導的碧嶺農科園規模,引進了雜交水稻、轉基因棉、雜交芥菜等一批高新農業項目,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現代服務業 現代服務業整體布局初步完成,成為龍崗區新的經濟增長點。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24億元)增幅首次超過GDP增幅,第三產業增加值從2002年的177.8億元增加到305.5億元,年均增長17%。全區金融市場已初步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開放型格局,共有銀行支行23家、各銀行分支機構104家、農村商業銀行11家(網點93個)。區內物流、旅遊、文化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平湖物流基地成為國家物流試驗園區,大芬油畫村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2006年山海龍崗旅遊文化季的帶動下,全區共接待遊客649.4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6.19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龍東的義烏小商品城,是龍崗發展商業服務業的一個重大嘗試,區政府近年的重點扶持項目之一,吸引了深圳本土知名品牌吉爾福百貨等大公司的進駐。
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78.68億元,增長18%;實現工業增加值813.94億元,增長22.2%;消費品零售總額248.16億元,增長18%;固定資產投資379.98億元,增長14%;出口總額226.52億美元,增長33.7%。財政實力大幅增強,國地兩稅總收入206.61億元,增長25.9%;一般預算收入56.67億元,增長28.2%;13個街道財力平均增長3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萬元,增長8.7%。
發展規劃
按深圳市《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2020)年,龍崗區是東部發展軸心.范圍包括龍城、龍崗、橫崗、坪地、坪山和坑梓街道。劃分為2個組團,即龍崗中心組團和東部工業組團。功能定位為東部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具體來說,
1.東部發展軸是惠—深—港區域性產業聚合發展走廊,主要承擔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等功能。
2.充分發揮羅湖中心區的輻射功能,重點開發大運新城、坪山新城,推進東部通道、蓮塘口岸、廈深鐵路、深惠城際線等重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龍崗中心服務功能和大工業區發展水平。龍崗區是五大城市副中心之一,龍崗中心包括大運新城和龍崗中心城,在進一步發揮綜合服務職能的基礎上,重點發展文化體育和商業服務業,成為深圳東部地區及輻射粵東地區的綜合服務中心。
歷史文化
龍崗區歷史文化悠久,已發現的文物古跡多達400餘處。區內以大鵬咸頭嶺遺址為代表的咸頭嶺文化,是環大鵬咸頭嶺遺址珠三角地區史前人類活動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鵬所城是深圳市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人是中國漢族的八大民系之一。在寬闊的龍崗土地上,留下了很多客家先民的足跡。鶴湖新居、大萬世居、龍田世居等60多處客家民居,將一一向您生動地講述客家的風土人情,客家人的勤奮、努力和自立。其中佔地14432平方米的鶴湖新居,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客家民居,氣勢恢宏,別具一格,被譽為「客家民居建築藝術的結晶」。[2]
[編輯本段]社會事業
龍崗區經濟健康發展的同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處處彰顯人文關懷,和諧城區正在形成,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龍崗區連續兩屆被評為「深圳市文明區」。「鎮改街」前,全區省級高標准文明鎮覆蓋率達70%。
◆科技 龍崗區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區」、「全國科技進步示範區」及「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創建單位」。全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專利申請量(達4949)、發明專利量和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近600件)三項指標列深圳市六區第一位;區內擁有各級工程中心16家,啟動建設天安龍崗數碼新城,建立東平興民營科技企業孵化器;龍崗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2006年發布《龍崗區知識產權發展現狀白皮書》,制訂《龍崗區知識產權工作推進計劃》。區內13個街道均成立了科協組織,擁有8個專業學會及各類科普教育示範基地14個,科技特色學校27所,建有一支2000多人的科普志願者隊伍。
◆教育 龍崗區是「廣東省教育強區」,教育綜合實力居全省先進水平。全區共有辦學單位356個,其中公辦中小學校78所(省一級有39所,市一級有13所),民辦中小學校99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0所(省示範成校9所,市骨幹成校1所),龍崗中專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167所,在校學生27萬人。全區各類教育結構合理,類型齊全,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體系完善。
◆文體 龍崗區已初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功能的文化設施網路。投資達5.5億元的龍崗文化中心,集書城、圖書館、影劇院、展覽廳、文化館等多功能設施於一體,是目前深圳市功能最齊全的文化中心;多次舉辦大型國際、國內賽事的龍崗體育中心,與正在規劃建設的深圳大運中心一道,構成龍城西區體育新城;隨著廣場、公園、新華書店、社區活動室、社區圖書館等精神文明硬體設施的不斷建設完善,城鎮居民出家門步行不超過10分鍾,即可到達一個公眾文化場所。全區大力加強「一街道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的群眾文化建設,打造出一批客家文化、廣場文化、民俗文化名牌。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籃球、乒乓球、自行車、游泳等優勢體育項目多次在國家和省、市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衛生 龍崗區是全國第一批「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達標區,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各街道衛生監督所和預防保健所,建立起遍布區、街道、社區的衛生服務網,全面推行合作醫療和外來勞務工醫療保險制度,醫療救治體系、預防保健體系、衛生監督執法體系、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婦幼保健體系和健康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620家,病床2904張,衛生工作人員9481人,高級職稱以上醫師902人。
◆社會保障 龍崗區已建立起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社會保險制度。綜合醫療保險、住院醫療保險、勞務工醫療保險等多層次醫療保險能滿足各種人群需求,131萬員工得到社會醫療保險,141家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及醫療服務網點遍布全區;全區有173萬名員工參加工傷保險,基本實現工傷保險全覆蓋。區內已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開展了法律援助、醫療救助、助學救助、住宅困難救濟等社會救助活動。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龍崗區轄13個街道(龍崗、龍城、坪山、坑梓、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坂田、南灣)。
基礎設施
交通: 龍崗區是深圳市東北部的交通樞紐,擁有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全區公路通車里程722公里,路網密度達86公里/百平方公里,機荷(深圳機場-荷坳)、深汕(深圳-汕頭)、惠鹽(惠州-鹽田港)、鹽壩(鹽田港-葵涌壩光)、水官(布吉水徑-官井頭)、清平(深圳清水河-龍崗平湖)一期、鹽排(鹽田-排榜)等7條高速公路跨區而過。正在加緊建設清平二期和橫坪(橫崗-坪山)、沙荷(沙灣-荷坳)、龍沙(龍景立交-沙灣)、東部通道等干線道路。
已正式動工建設的地鐵3號線是深圳市軌道交通二期工程優先發展線路之一,全長42.659公里,起點位於深圳市紅嶺中路,貫通龍崗、羅湖、福田三區,途經龍崗區布吉、南灣、橫崗、龍崗、龍城五個街道,計劃於2010年6月通車,將使龍崗與市中心區實現無障礙交通,大大提高市區內組團間的可達性和城市一體化進程。為配合3號線建設,205國道(深惠公路)深圳段將按第二條「深南大道」的標准進行改建,雙向八車道設計,徹底打通龍崗交通主動脈。
貨運方面,龍崗區緊鄰鹽田港,區內有平湖物流基地、深圳市大工業區等工業園區,貨運需求旺盛。廣深鐵路、平南鐵路(平湖街道-深圳市南山區)、平鹽疏港鐵路(平湖街道-鹽田港)貫穿全區,在其交匯處建有大型的平湖南鐵路編組站。海上運輸方面,龍崗區南面緊鄰國際大港鹽田港,西距蛇口港約35公里,區內還建有沙魚涌等多個客貨運碼頭,最大可泊15萬頓級的液化氣油輪。
通訊: 龍崗區通信條件達到國際水平,融合了世界上先進的通信技術網路。區內有15個電信營業中心,服務網點遍布全區各街道,可提供包括圖、聲、文一體化的多媒體通信業務,可與世界各國、各地區的城市直接聯絡。全區寬頻主幹網建設成熟,用戶接入十分便捷,全面實現了通訊網路傳輸光纖化、交換程式控制化、業務綜合化,「數字龍崗」已成雛形。
供水: 龍崗區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充分,各類水務工程設施完備,布局合理。2006年全區日均供水總量109萬噸,年供水總量3.98億噸,水質合格率達99.8%。區內已建成水廠24座,擁有中小型水庫88座,擬擴建水庫22座,總庫容量2.36億立方米,可供水量17883萬立方米。東深引水工程和深圳市東部供水工程均經過龍崗區境內,每年可向全區供水4.53億立方米;區內中水回用、海水利用實現零突破,中水回用率達2.3%,海水利用300萬噸。
供電:龍崗區電力設施完備,電網布局合理,電力供應充裕,年供電能力達1037.5萬千伏安。區內設有龍崗供電局,各街道辦均設有供電所,為各企業提供優質的用電服務。區內共有變電站34座,其中50萬伏變電站2座,22萬伏變電站7座,主變總容量900萬千伏安。2006年新開工建設變電站11座,投產4座,東部電廠一期順利投產,供電量累計為122億千瓦時。
商貿:龍崗區已形成以13個街道辦事處的主體市場為軸線,與中小型集市相聯通的市場交易網路,華南工業原料城、龍崗建材物流中心、集銀皮革市場及龍城世貿商城、沃爾瑪、萬佳、新一佳、天虹、歲寶、吉之島、蘇寧電器、國美電器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分布在全區各大商業黃金地帶和住宅小區,交易十分活躍。全區現有各類規模較大的商品市場100多個,一批高起點、高標准建設的專業化批發市場應運而生,經營范圍涵蓋五金、皮革、茶葉、電子、建材、五金、農副產品等十多個商品門類。
環境狀況:龍崗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深圳市首個獲評「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行政區,是深圳市最適宜人居的區域之一。全區森林覆蓋率達41%,綠化覆蓋率達40.5%,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9.6%,東部近海海域水質保持良好,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區域環境雜訊控制在60分貝以下。全區已建成污水處理廠9個,污水日處理能力達43.5萬噸;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2座,生活垃圾清運率達100%,垃圾無害化日處理能力達2000噸;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全區共有各級綠色單位107個,「鎮改街」前已有省級生態示範鎮(村)8個、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6個,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最密集的行政區域之一。
服務設施:龍崗區具有比較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各類商業、娛樂服務設施星羅棋布。全區擁有各類商業和社會服務業網點4萬余個,登記在冊已開業的賓館酒店百餘家,其中星級酒店9家,在建高星級酒店3家,還有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人才交流中心、職業介紹所等中介服務機構。
歷史沿革
1992年11月11日,龍崗區與寶安區同時建制。
2000年,龍崗區轄10個鎮。總人口1714908人,各鎮人口: 平湖鎮 235702 布吉鎮 513016 橫崗鎮 292731 龍崗鎮 272037 坪地鎮 88461 坪山鎮 128273 坑梓鎮 75612 葵涌鎮 41729 大鵬鎮 52359 南澳鎮 1498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龍崗區轄10個鎮(龍崗 坑梓 坪山 橫崗 布吉 葵涌 大鵬 南澳 平湖 坪地),90個村委會、23個居委會。
2003年11月26日,龍崗區撤銷龍崗鎮改設兩個街道辦。龍崗、龍城兩個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將在2004年1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擬設立的龍崗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4.12平方千米,管轄新生、盛平、南聯、南約、同樂、龍東、龍崗7個村委會和龍崗、平南2個社區,辦公地點擬在原龍崗鎮政府。擬設立的龍城街道轄區總面積約61.14平方千米,管轄原龍崗鎮愛聯、回龍埔、龍西、五聯4個村委會和盛平村的荔枝園村民小組,及龍崗鎮代管的紫薇、天健、愉園3個社區。
2004年,深圳市民政局《關於同意撤銷龍崗區平湖等九個鎮設立平湖等九個街道辦事處的批復》(深民基[2004]17號):
撤銷平湖鎮,設立平湖街道辦事處。平湖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平湖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9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40.77平方千米,總人口13.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平湖鎮政府大樓。
撤銷布吉鎮,設立布吉街道辦事處。布吉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布吉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5個村委會和15個社區,總面積84.08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布吉鎮政府大樓。
撤銷橫崗鎮,設立橫崗街道辦事處。橫崗街道辦事處管轄原橫崗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9個村委會和4個社區,總面積83.97平方千米,總人口17.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橫崗鎮政府大樓。
撤銷坪地鎮,設立坪地街道辦事處。坪地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坪地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6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總面積53.14平方千米,總人口7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坪地鎮政府大樓。
撤銷坪山鎮,設立坪山街道辦事處。坪山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坪山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14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127.22平方千米,總人口9.14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坪山鎮政府大樓。
撤銷坑梓鎮,設立坑梓街道辦事處。坑梓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坑梓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5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40.49平方千米,總人口5.3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坑梓鎮政府大樓。
撤銷葵涌鎮,設立葵涌街道辦事處。葵涌街道辦事處管轄原葵涌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98.86平方千米,總人口5.43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葵涌鎮政府大樓。
撤銷大鵬鎮,設立大鵬街道辦事處。大鵬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大鵬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6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76.24平方千米,總人口3.29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大鵬鎮政府大樓。
撤銷南澳鎮,設立南澳街道辦事處。南澳街道辦事處管轄原南澳鎮的行政區域范圍,共有8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總面積114.04平方千米,總人口2.4萬人。街道辦事處設在原南澳鎮政府大樓。
區劃調整後,龍崗區轄11個街道。
龍城街道:轄 愛聯、龍西、五聯、回龍埔、紫薇、天健、愉園7個社區。
龍崗街道:轄 新生、龍崗、南約、同樂、龍東、南聯、盛平、龍崗墟、平南9個社區。
平湖街道:轄 平湖、良安田、新南、新木、山廈、鵝公嶺、平湖、白泥坑、輔城坳、上木古10個社區。
布吉街道:轄 布吉、長龍、龍嶺、沙灣、德興、南龍、龍珠、麗湖、國展、茂業、四季花城、中海怡翠、東方半島、布吉村、水徑、上李朗、下李朗、甘坑、坂田、崗頭、雪象、丹竹頭、南嶺、吉廈、沙塘布、樟樹布、廈村、三聯、鳳凰、羅崗30個社區。
橫崗街道:轄 松柏、華僑新村、保安、四聯、西坑、安良、六約、大康、黃閣坑、橫崗村、荷坳、華樂、銀荷13個社區。
坪地街道:轄 圩鎮、怡心、坪西、坪東、中心、六聯、年豐、四方埔8個社區。
坪山街道:轄 坪山、金龜、馬巒、江嶺、坪環、六聯、碧嶺、湯坑、石井、田頭、田心、竹坑、沙坣、南布、沙湖15個社區。
坑梓街道:轄 坑梓、龍坑、秀新、龍田、金沙、沙田6個社區。
葵涌街道:轄 葵涌、葵涌村、三溪、高源、土洋、溪涌、壩光、官湖、葵豐9個社區。
大鵬街道:轄 大鵬、鵬城、嶺澳、水頭、布新、王母、下沙7個社區。
南澳街道:轄 南澳、南漁、東漁、東農、南農、水頭、新大、東涌、西涌9個社區。
(社區名錄由根據《深圳市行政區劃代碼》整理,截至2004年底)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龍崗區轄11個街道(龍崗、龍城、坑梓、坪山、橫崗、布吉、葵涌、大鵬、南澳、平湖、坪地)。
2006年,布吉街道一分為三: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辦事處。原布吉街道總面積84.12平方千米,常住(半年以上)人口10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83萬人,現下轄34個社區居委。4月29日,布吉、坂田、南灣3個街道正式掛牌成立。
布吉街道:總面積30.89平方千米,其中建成面積20.09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51.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7.13萬人。轄18個社區居委,其中布吉、水徑、三聯、甘坑4個是「村改居」社區居委,布吉圩、龍珠、長龍、德興、麗湖、龍嶺、國展、茂業、中海怡翠、東方半島、羅崗、光華、鳳凰、金排14個是非「村改居」社區居委。
坂田街道:東連布吉,南鄰福田,西接龍華,北靠平湖,總面積28.5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7萬人。下轄坂田、崗頭、雪象、四季花城4個社區居委。
南灣街道:東接橫崗、北連平湖、西臨布吉、南與羅湖相望,總面積24.68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4.88平方千米,常住總人口21.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萬人;下轄南嶺村、沙塘布、樟樹布、吉廈、廈村、丹竹頭、上李朗、下李朗、沙灣、南龍、寶嶺、康樂12個社區居委。
③ 龍崗的文化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22 10:40 深圳新聞網
龍崗——深圳市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總面積844平方公里,依山傍海,有「山海龍崗」的美稱。在這片不足全國版圖萬分之一的地方,廣場文化、客家文化、龍文化相互融合,企業文化、休閑文化、現代文化交相輝映,油畫藝術品業、印刷業、體育休閑業、文化旅遊業、現代娛樂演藝業蓬勃發展,文化產業呈現出「數量大、產值高、亮點多」的鮮明特色。據了解,龍崗區現有文化經營單位2000多家,產值高達40多億元,全區文化產業的從業人數接近15萬人。文化產業正成為龍崗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未來的支柱產業。
保持「三大傳統文化」開拓「新三大文化」
廣場文化是龍崗文化發展中最具亮點的工程之一,也是群眾參與最廣的文化活動之一。目前,該區廣場文化的年演出量達到1500多場(次)、年接待觀眾551萬人,年活動經費達428萬元。如今,龍城廣場因常設「周末藝術廣場」活動、舉辦國際攝聯第24屆年會采風活動、全國第二屆舞龍比賽、第三屆中國國際舞獅邀請賽等多項規模大、影響廣的活動而美名遠揚,被中央新聞單位譽為「深圳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還被評為廣東省首屆十佳文化廣場,廣東省建國五十周年十大標志性建築。
龍崗是客家人聚居地,常住人口中,90%都是客家人。弘揚客家優秀傳統文化,發揮地域文化優勢成為該區發展客家文化的宗旨。近年來,龍崗多次舉辦客家文化藝術節,積極開展客家山歌創作比賽,山歌擂台賽,客家民俗旅遊等客家文化活動。在此基礎上,還出版了《客家民謠》、《客家圍龍屋》等書籍,進行鶴湖新居、坑梓圍屋群等客家文物旅遊開發等,全方位推動客家文化的發展。
龍文化是龍崗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目前,龍崗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圍繞著「龍」的文化項目有:以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龍園,向全國徵集龍形藏書票,出版「龍」藏書票專集,舉辦龍書法作品展覽,邀請100位書法名家書寫「龍」字,並結集出版《百龍墨寶》等。1997年開展了為配合廣場文化建設而舉辦的「全國第二屆舞龍比賽」、龍攝影大賽,2000年舉辦了「龍年龍崗杯國際龍書法大賽」,並在龍城廣場建起了全國最大的由著名雕塑家韓美林設計的青銅龍雕。龍崗區還培育了多個民間舞龍文藝隊伍。
繼這「三大傳統文化」之後,龍崗又提出了開拓「新三大文化」的戰略,即企業文化、休閑文化、現代文化。龍崗區內企業有近萬家,將這近萬家企業的文化做活成為龍崗區今年文化普及的又一重點。今年8月,龍崗區舉辦了首屆「企業文化節」,上千家企業參加了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隨著區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閑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龍崗區依山傍海,具備打造「休閑文化」的天然基礎。目前,龍崗區已經建立起包括100多個免費休閑廣場在內的公眾休閑服務體系和包括高爾夫球場、歌舞廳、影劇院等在內收費的產業服務體系。龍崗現有的歌舞廳、卡拉OK廳、電子游戲廳等文化娛樂場所近1000家,產值近2億元,形成了與傳統文化相對的「現代文化」。
「四個一」形成文化產業新亮點
「文化創造價值,環境催生產業。」本著這一發展思路,龍崗區的文化產業已經逐步形成「四個一」的文化產業新亮點。
「一村」——布吉大芬油畫村。中國油畫第一村、全國第五大書畫產易市場、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美術用品、藝術品集散基地,擁有個人油畫工作室達700間,門店300家及8000名畫工,2003年出口交易額達3000多萬港元,產值達到一個億,產品暢銷全世界,成為世界聞名的「油畫製造工廠」。
「一群」——印刷產業群。深圳與北京、上海並稱中國三大印刷中心,擁有印刷企業1700家,年產值超過150億,而龍崗三分天下有其一。在龍崗匯聚著500家印刷企業,幾乎可以囊括印刷業的所有門類。全球印刷企業紛紛在此設立分公司,擁有像當納利、天時、力嘉國際、中華商務這樣的印刷業航空母艦。龍崗的印刷業每年增加值超過16億元,從業人員達到十萬以上,擁有世界一流的印刷設備以及一流的設計、印刷人才,成為深圳建設「設計之都」的製作基礎和工藝支撐。
「一圈」——龍城體育休閑文化圈。在龍崗中心城,東起龍園,南至龍崗植物園,西有龍崗公眾高爾夫球場、國際自行車賽場、體育公園,北有清林徑森林公園,中有龍城廣場、余石嶺公園,一個體育休閑文化圈已經初步形成。規劃佔地6.2平方公里的龍崗區體育公園,現已開發了2平方公里,完成第一期建設,包括全國第一座公眾高爾夫球場、國際標準的自行車賽館、神仙嶺國際網球中心等。深圳國際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八萬人體育場、一萬人體育館)也將規劃落戶於此。華南最大的休閑文化廣場——龍城廣場,最具特色的龍主題公園——龍園,以及投資5.5億的龍崗區文化中心、投資2.6億的龍崗區體育中心均被納入龍城體育休閑文化圈。
「一帶」——東部濱海旅遊文化帶。在龍崗東部13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海濱旅遊的三要素——陽光、沙灘、海浪一應俱全,被稱為深圳的「夏威夷」、深港地區海濱休閑的「後花園」;下沙、東沖、西沖等天然浴場點綴其間,分布著金沙灣、金水灣、大澳灣等休閑度假勝地;深圳目前惟一的遊艇俱樂部以及惟一的海景高爾夫球場也在這里;深圳的第二高峰——七娘山,成為登山探險者的樂園;最新發現的咸頭嶺遺址,將深圳的歷史追溯到了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中期;龍崗還是深圳惟一的國寶「大鵬所城」的所在地。人文歷史更給海濱旅遊增添了古老與現代、時尚與傳統的內涵。
「三個思路」
指導今後文化產業發展
在文博會現場,記者采訪了龍崗區文化體育局局長楊鋼勇。他說,今後龍崗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有三條思路。
第一,文化產業應著重培育文化產業的主體。楊鋼勇認為,沒有文化主體的文化產業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大芬村成功的意義並不僅僅因為它每年創造了一個億的產值,更重要的在於它產生了中國第一代從事油畫生產的企業家、經理人以及真正意義上的油畫工匠,而他們就是中國第一代文化產業主體。這個主體一經誕生,解決了中國文化產業主體缺位的問題,使中國的文化產業開始了一個新紀元。
第二,創設良好的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和氛圍,這是政府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最需要做的。這個環境包括寬松的政策環境、藝術氛圍、生活環境,便利的交通信息環境,低成本的營商環境,臨近世界市場的客觀環境等等。以大芬村為例,如果說大芬油畫村第一人黃江落戶大芬村是個偶然,那麼大芬村能夠發展到今天形成產業化就存在著必然性,而上述環境就是使偶然變為必然不可缺少的。例如早在2002年,龍崗區政府實行行政提速,減去了「美術品經營項目審批」程序,成為深圳六區中惟一一個削減該項目審批程序的轄區,為大芬村油畫經營者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寬松的經營環境。
第三,大力發展各種類型的中介機構、行業協會,在政府與文化產業之間建立起溝通與交流的紐帶和橋梁。龍崗區計劃在今後一兩年內在原有的美術產業協會、高爾夫球行業協會的基礎上,再成立起印刷產業協會、歌舞娛樂業協會、網吧經營者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他們在溝通政府與企業、規劃行業發展、協調行業糾紛、規范行業質量與服務標准、推動行業良性競爭中的作用。注重發展文化中介組織,發揮文化中介機構在文化市場中的作用。
④ 深圳市龍崗區公安分局掃黑除惡辦公室電話號碼多少
舉報電話:010—12389
⑤ 深圳華僑城文化旅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龍崗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深圳華僑城文化旅襲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龍崗分公司成立於2012年03月07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游樂項目技術開發、策劃和設計等。
法定代表人:尹超波
成立時間:2012-03-07
注冊資本: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7106047648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寶龍社區寶龍工業城錦龍一路9號多利工業廠區E棟
⑥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怎麼樣
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深圳市龍崗區文體旅遊局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深圳旅遊局在哪怎麼去
深圳旅遊局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三路市民中心C區一樓8200320082003201深圳市羅湖專區旅遊局羅湖區文錦中路羅湖管理中屬心大廈21樓0755-256666310755-25666630深圳市福田區旅遊局福田區福民路區委大樓26樓2609房0755-82918333-2616 、 0755-29185550755-82918631深圳市南山區旅遊局南山區桃園東路南山區政府大廈8樓0755-266675540755-26542170深圳市鹽田區旅遊局鹽田區深鹽路2088號區行政文化中心大樓6樓0755-252286110755-25228855深圳市寶安區旅遊局寶安區23區海關大樓0755-278481080755-27849315深圳市龍崗區旅遊局龍崗區中心城清林中路海關大廈東座12樓0755-289496630755-28949660 經過 市民中心 的線路: N9路 15路 E18路 高峰專線19 38路 41路 高峰專線43 60路 64路 107路 123路 232路 234路 235路 236路 374路 398路 K578路 B686路 四號線 二號線
⑧ 深圳龍崗區有什麼旅遊景點
龍崗區自然環境優越,依山傍海,風光秀美,盛產鮮活海產品和其它農副產品,是深圳市生態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深圳龍崗區免費旅遊景點主要有,壩光鄉村風景區、馬岱山郊野公園、七娘山郊野公園、楊梅坑等。下面深圳龍崗區旅遊景點大全詳細綜合了深圳龍崗區的所有旅遊景點。
三門島:海岸線長13公里。三門島度假村位於三門島的中心腹地,從北扣碼頭出發步行約需10分鍾。數十棟樹皮屋頂的石頭房零星的點綴在島上相思湖邊的樹林里,客房布置樸素自然,周邊環境清幽宜人。
大鵬所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它是明清兩代中國南部的海防軍事要塞,有著600多年抵禦外侮的歷史,涌現了賴恩爵、劉起龍、劉黑仔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英雄。深圳今又名「鵬城」即源於此。大鵬所城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楊梅坑:據稱是深圳最美的溪谷.在南澳鎮的西北面位於七娘山脈與老虎坐山之前,有一片長滿了楊梅的山丘,山丘下面的村莊就叫做「楊梅坑村」。楊梅坑是由兩條大坑匯合而成。一條是正尾坑,源頭在大雁頂與三角山之間;另一條便是大坑湖,源頭是七娘山。一路清潭連連,風景秀麗,兩側林木茂盛、鳥雀爭鳴。
深圳文博宮:文博宮依山傍水,風景迤邐,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未來「文化+旅遊」開發潛力巨大。文博宮依山傍水,環境優雅。美麗193大街旅遊區和溫馨美麗的溫莎堡別墅區的項目會吸引無數地產投資客和高端消費群體,鳳儀山上有400年悠久歷史的七聖娘娘廟,廟內香火鼎盛信眾遍布廣東珠三角,這些均屬於帶動文博宮消費得天獨厚的條件。
七娘山:七娘山位於深圳市南澳鎮,是大鵬半島南島的主要山峰,為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峰錯落有致,山勢險峻、雄偉,山中奇峰異石、岩洞、山泉、密林、以及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交相輝映,多彩多姿。在這里,沒有城市的浮塵與喧囂,神奇中透著平凡,迷人又連結著親切。